英汉语篇的哲学观探索

2022-09-10

1 引言

语言和哲学的关系问题最早是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独特的语言观。到了上世纪初, 欧洲的“新洪堡特主义者”。特别是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Sapir和Whorf继承并发展了洪堡特的理论, 提出了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设”。其基本点是: (1) 语言相对论 (linguistic relativity) 。语言不同的人, 有相应不同的思维。意指持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 有着相应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 (2) 语言决定论 (linguistic determinism) 。语言决定思维;思维不可能脱离语言而存在。“萨皮尔-沃尔夫假设”在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此以后哲学与语言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哲学家们将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主题从思维和理性的活动转向了表达这种内容的语言本身。哲学家们认为语言就是思想, 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思想本身。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也开始研究语言与思维与现实的关系。本文支持“语言相对论”, 认为持英汉两种语言的人, 其思维方式和特征等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英汉语篇语义的差异。本文拟通过对比的方式, 揭示英汉语篇语义的不同点, 进而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哲学观。

2 英汉语篇对比

重形合和重意合也许是英汉语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区别。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这是很多语言学家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认识。英汉两种语言或意合或形合的特点决定了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各有偏重, 英语语篇常通过连接词即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并列连词、从属连词、介词等构成子句之间的并列或主从关系, 以实现显性连接。英语语篇则往往不通过连接词, 而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时空概念等将子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实现隐性连接。语义连接对于语篇来说至关重要。汉语语篇以形合和显性连贯为主, 偏向于更多地使用形式词语来体现语义关系, 而汉语语篇则以意合和隐性连贯为主, 相对地偏向于依赖语义的逻辑联系。[1]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方式上的这种差异充分反映了英汉语所蕴涵的不同思维和思维方式

3 语篇与哲学

3.1 语篇与思维方式

汉英民族天各一方, 难免各有各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首先集中表现在段落结构的组织方面。英语段落的篇章结构的特点是:表达的思想必须做到语义直接相关。同时段落的语句、语义必须以一定的连接手段按固定顺序、合乎逻辑、明晰地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直线流动的实体。这说明西方文化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方式。每段段首经常有主题句, 而且每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段落内容必须与主题句相关, 段落结构严谨, 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演绎式的思维方式。每个段落由话题、主体及结尾组成。主体部分陈述除必须与主题句直接相关外, 还必须做到一般论述和具体论述、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平衡。比较注重形式完备。西方人倾向于把人类活动当作一个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注重得出结论或论证话题的过程的陈述, 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反映了西方人重分析重理性。而这一解决问题或论述的过程往往以明晰的连接手段衔接起来, 如表示因果、对比、附加、让步、举例、结论、顺序和对照等手段, 这些连接手段会直接引出语篇的语义。注重形式论证。

汉语语篇完全依据语义逻辑决定分句的排列顺序, 在语言整体上为叙述全面、周到, 务求突出整体性综合框架。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重整体思维即综合思维方式, 强调平衡和整体程式。东方民族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使得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 强调“从多归一”的思维方式。这种直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的观念表现为:人与自然, 主体和客体不是分离的、对立的, 而是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客体没有被作为独立的对象划分出来。

英汉两种语言的篇章结构与其思维模式相关。中国文化偏重直观和整体式思维, 而西方文化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 西方人又偏爱演绎推理式, 这就导致了语篇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别。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差别才能在英汉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致。在英语教学中才能避免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篇构建模式套用到目的语之中, 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败。

3.2 语篇与意义体系

英汉句子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 意合和形合是各种语言都使用的连接手段, 但由于语言性质的不同, 使用的侧重点也不同。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注重“形合”hypotaxis。英语语篇是借助语言形式手段, 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句子的连接。使用的形合手段远比汉语要多;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 英语的段落一般总有一定的框架, 主题句是全段的出发点, 其它成分借助各种关联词进行组合, 结构复杂, 虽形散而义合。体现了西方的分析性思维和“主客二分”的方式。分析性思维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并把两者分离、对立起来, 分别对这个二元世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西方思维的逻辑性注重从事物的本质来把握现象, 这是思维对事物整体加以分析的结果。分析性思维把整体分解为部分, 加以分门别类, 把复杂的现象和事物分解成具体的细节或简单的要素, 然后深入考察各部分、各细节、各要素在整体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联系, 从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为了解整体及其要素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依据。在西方, 笛卡尔开创的西方近代哲学明确地把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 以“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近代哲学家, 使之成为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模式。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注重“意合”parataxis。汉语语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他们之间的连接, 注重内在的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这样就使汉语的语法隐性化, 它的语法关系的表达直接依赖于语义、语序和逻辑。汉语语篇的形式规范不很重要, 关键在语义表达。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不滞于形, 而是以义统形, 不易作形式上的分析。而是要求读者从语篇中“悟”出语言的意义。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佛教都重视悟性。先秦的思想家甚至认为过多地关注语言的形式, 会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主张对语言的运用要慎重, 以免“怀其文, 忘其直”。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也强调在借助语言系统时, 必须忘却语言本身

4 结语

以上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以及哲学探讨说明了不同的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重悟性的, 直观的, 综合的和整体的;强调思辨, 强调内部和外部世界、主客观的整体性和天人合一。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为:重理性, 重分析, 注重形式论证;注重形式完备, 主张主客体分明。

但是语言与思维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不是单向的问题。思维和思维方式影响语言, 语言也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承认语言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类思维的作用的产物, 然后又强调语言对人类认识的反作用, 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比的方式, 揭示英汉语篇语义的不同点, 进而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哲学观。

关键词:英汉语篇,哲学观

参考文献

[1] 郭梦秋.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特征对比[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上一篇:探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与外形修复治疗下一篇:从护理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看护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