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2024-05-22

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通用6篇)

篇1: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深圳卷烟厂“十一五”期间信息化总体规划

深圳卷烟厂“十一五”期间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国家局《数字烟草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深烟”的建设,力争建立位居全国前列的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目标。第一,提升企业信息硬件水平,建立完善企业计算机及网络支撑系统,实现多操作系统(WINDOWS、UNIX等)、多数据库(SQLSERVER、ORACLE等)环境下的数据共享;建立企业广域网系统,通过专线与国家局、中烟实业、深圳市烟草公司等进行联网,实现视频会议系统、数字语音系统、数据上报系统;建立企业VPN和KVM系统,实现远程办公和远程机房监控。第二,推进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使财务与产、供、销业务一体化,实现产品成本、管理费用、投资等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建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对关键指标进行考核,促进企业管理目标实现;规范企业业务流程,按订单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与采购,降低原材料库存资金。第三,建立完善企业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对车间进行优化排产,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加强产品的在线质量检测,提高卷烟设备维修效率,与卷接包数据采集系统、制丝车间中央控制系统、能源动力中心、高架仓自动化物流系统进行集成,提高生产指挥的能力。第四,建立客户关系系统,改善营销手段,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加速市场信息的反馈。第五,建立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从国家局数据中心获取行业生产经营数据,共享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数据,对财务状况、市场营销、生产状况、采购及库存、设备状况等进行多维度的挖掘,为企业决策服务。第六,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规范企业办公流程,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完善企业门户系统,提供员工沟通与交流平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及时发布企业营销信息,提高企业形象。第七,建立企业信息化安全体系,实现数据备份、防病毒、防黑客攻击、入侵检测、用户身份认证等系统,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第八,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等基础工作,打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篇2: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之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最先进的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发展“创汇农业”到发展“三高农业”,进而快步走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促使农业向着更复杂、更独特、更富有都市气息的多目标、多功能系统转变。虽然我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主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由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转变为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由大田加简易设施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化、园区化的生产方式;由“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为“公司+科研+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十五”期间,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我市农业逐渐形成了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花卉 五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比重较大(见图1-1)。

2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2年4月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特别是2005年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深圳市农业产业化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现了农业生产体系创新。通过调整,我市农业生产摆脱了比较效益低下的传统结构,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水产、水果和花卉为支柱,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我市农业企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企业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基本形式,涌现了一批如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果菜贸易公司、旭联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公司、永桦农产品有限公司、科普特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龙达实业有限公司、寰通农产品有限公司、园林集团、源兴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现了农业投入机制创新。全市农业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大型工商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领域;三是个体私营企业独资、入股参与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也逐年增多; 四是出现了外引内联跨区域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良好态势。四是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创新。全市农业企业以生产基地为依托,根据香港市场和本地需求调整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创汇型农业商品生产。五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创新。深圳较早地

根据深圳和香港两个市场对鲜活产品的需求,在企业中实行了内外贸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形式,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联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六是实现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总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

3科技型农业不断发展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渐萎缩,深圳农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我市农业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高科技型的种子种苗工程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级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龙岗区坪山碧岭建立了研发中心,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研究;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了市超级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创世纪公司在坪地高桥建立了国内首个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研发中心,其研发成果(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在我国黄河流域等产棉区广泛推广,同时推广到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深圳市农科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深圳建立了太空育种基地,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的花卉种子已升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禽流感植物可饲性疫苗研究;此外,“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已建成了光明维生种苗工厂等。高科技型种子种苗已逐渐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亮点产业。

4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都市农业发展道路,投资建设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建成了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名优水果生产和畜牧业三个现代化功能区。经过五年建设,深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成为集农业现代化生产、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普教育及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此外,深圳河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科普特大鹏高新农业园区建设已开始启动。

5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始终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构筑全国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建设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三个交易平台,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战略,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

2001年,深圳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几年来,按照农业部试点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为基础,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确立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绿色深圳的战略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具有深圳特色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民心,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明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平方米。

2.4.1 优势

区位优势: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地处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深圳背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群,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人口达二千多万,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完善,由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盐田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深圳和香港的距离。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我市鲜活产品出口带来极大方便,形成了发展创汇农业的巨大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陆海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滨海旅游业。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市、区和街道政府的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

市场优势: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早的引进市场机制,为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口岸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农产品市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三栖口岸体系,拥有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连续十多年居全国同行榜首的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及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较发达的批发市场体系,进出口贸易额较大,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

土地流转优势:我市各区已完成了农村城市化,实现了从农民变居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转变,土地所有权属性的转变,为土地流转和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优化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园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政策、机制优势:我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机制相对灵活,有利于都市农业的发展。劣势

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我市农业土地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严重制约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下滑

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城市和工业废水排入水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有关部门在绿化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用地自身环境仍然相当脆弱,加上土地资源紧缺,林业用地受到侵蚀,出现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步降低、森林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当前,我市都市农业生产正在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提高,对从业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市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地带动深圳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劳动者多为外来工,业务水平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于适应都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

农产品流通体系

市场是连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为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需要按照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建设,有效调控。

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市场;对区域专业化生产显著,规模比较大的区域,建设、完善相应产品的产地集散市场;扶持流通企业和大户;配套农产品流通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造畅顺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真正形成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

网上流通: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为我市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体系

在政策措施上,应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活动,对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推广服务氛围。同时,政府在财政资金上,对维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给予大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硬件建设上,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硬件平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设施。

在人才体系上,引进、构建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团队,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

在农业产学研合作上,充分利用市属院校、科研机构的农业与生物科研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按照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形成多节点、网络化、分布式的农业科研模式。

建设市级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启动农业科技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全市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成果转化工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用生物、信息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组织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农业标准化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联合攻关,大力研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的保鲜、贮运、深加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提高全市农产品的竞争力。

建立市、区二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基地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先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与技术组装配套,可为带动大范围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深圳市各区、街道,同时涉及到农业、发改、国土、规划、财政、城管、水务、环保、旅游、科技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指导协调全市都市农业发展。为此建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各涉农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农林渔业局负责全市都市农业的规划制订、工作协调、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组织实施;发改局负责将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安排一批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财政局具体负责都市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都市农业建设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平衡和资金安排;水务局做好都市农业的水利规划及实施工作;环保局对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对农业的污染进行检测,对都市农业园区、基地的土壤、水源进行检验、检测,治理和保护其生态环境;旅游局配合农林渔业局开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工作;科技局对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持。

(三)增加投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

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圳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

变化,二、三产业占了经济的绝大部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稳步发展。目前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为非农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农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城市发展提出了反哺的要求。从财力上看,我市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

多予,就是要逐步完善政府、外资、企业、个体“四轮齐转”的农业投入体系,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少取,要尽量减轻农业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负担;放活,对于我市农业来说,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建议政府采取灵活机动的机制和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动力和活力。

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

篇3: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9月19日, 天津卷烟厂举行“十一五”技改项目搬迁启动仪式。局、 (集团) 公司党组成员、天津卷烟厂厂长李钢成宣布搬迁工作正式开始。随着6辆装载着首批卷包设备的汽车驶向新厂, 天津卷烟厂“十一五”技改项目搬迁工作全面拉开序幕。

本次技术改造, 新征土地40861.2hm2, 实际利用土地327亩。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项目一期工程, 国家局批复投资9.18亿元 (如包括土地、购置设备、外网配套约15亿元) , 新建卷烟生产联合工房、动力中心、综合办公楼以及其它生产、生活辅助设施, 总建筑面积约90000m2。同时新增一批现代化的制丝、卷接包设备, 建设一流的信息化系统。项目二期工程, 国家局批复投资1.8亿元, 新建成品周转库、原辅材料库总建筑面积约50000m2。项目建成后, 将形成年产400亿支 (80万箱) 卷烟的生产能力。

篇4: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篇5:深圳卷烟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深圳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30多年来,深圳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抓住经济特区开放、发展的先机,以大规模引进外资带动国际经济合作,以不断扩大开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我国东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较强和开放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都市。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外贸出口、引进外资、外经合作等领域继续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为深圳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对外贸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持续优化。外贸作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拉动因素,其发展伴随深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2011年,深圳实现进出口总额4141亿美元,是1979年的24708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1%。2011年外贸出口实现2455.3亿美元,连续19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深圳对外贸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快速增长。2006-2010年深圳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增长速度分别为29.9%、21.1%、4.3%、-10.4%、28.4%,在2010年达到3467.5亿美元。在贸易规模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加速调整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大幅提升,由2005年的19.4%上升至2010年的31.6%;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持续升高,2010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77%和53.2%。新兴市场的贸易地位显著提升,与新兴市场的贸易份额从2005年的15.5%上升至2010年的20.3%。民营企业竞争力表现突出,贸易比重快速提高,由2005年的12.6%上升至2010年的25.7%,贸易额大幅增长了3.9倍。来料加工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非法人企业逐年减少,占货物出口比重(“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增长速度显著快于货物贸易。

(二)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特区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深圳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5969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863.09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5.18亿美元。利用外资方式呈现多元化。我市利用外资起步于“三来一补”项目,逐步发展成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三来一补”、对外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利用外资方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尤其是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 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底,深圳有超过1000家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近三分之一。现代服务业吸收外资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外商投资主体产业,创业投资、国际货代、保险经纪、管理咨询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世界500强等大型跨国企业踊跃投资。截至2011年底,累计有超过18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百亿美元。此外,外资来源地结构不断优化,投资项目技术层级和水平显著提高。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深圳发展开放型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深圳与各国际经济体的合作。

(三)深圳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步伐提速。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全国率先把“走出去”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加以实施,“走出去”成效显著,成为城市发展新的亮点。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经核准新设境外投资项目331个(其中企业317个、机构14个),同比增长29.3%;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9.02亿美元,同比增长3.25%;中方协议投资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2010的对外投资流量、存量均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位,占全省60%、全国13%以上。对外承包工程保持领先。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130.16亿美元,增长28.99%;完成营业额97.04亿美元,增长20.20%。2011年我市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均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首位。“走出去”经营层次不断提高。深圳企业“走出去”投资方式从以设立海外销售网点和营销 机构等为主,逐渐转变为在境外投资办厂、获取资源能源、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资本运作等,并通过跨国并购、参股、换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实现。投资区位从以香港为主向多元化市场发展,投资领域也不断拓宽,由最初集中在贸易、运输、建筑等领域,逐渐扩展到电子通信、高端家电、生物制药、集装箱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走出去”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涌现了一大批具有高度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民营企业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磨练中,深圳涌现了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大族激光、好易通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外向型民营企业。成立首个国家级境外(越南)经贸合作区,为企业“走出去”打造新的平台,也为全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该项目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四)深港合作不断深化。在CEPA协议和两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港合作”深度不断升级。两地产业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其中“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快速推进,创新基地、服务平台等产业合作项目有序实施;“深港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区域合作发展规划;深港边界区开发提速,《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签署,两地联手推进河套ABC三区前期研究;深港口岸对接实现新突破,西部通道、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三大跨境设施如期建成;“一地两检”、“风险式分类 监管”等便利化通关模式率先引入;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等跨关区无缝对接机制有序运行。

(五)贸易摩擦应对成效显著。深圳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区,遭遇的贸易摩擦类型、数量和涉案金额在全国都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率先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的基础上,2006年又成立了市WTO事务工作领导小组。自机构成立以来,初步建立了以工作站为核心的基础网络,先后颁布实施了《深圳市应对入世行动纲要》等;极大地推进了应对入世的各项基础性建设进程;配合清理相关政策法规,废止和修改与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不符的法规和规章,为深圳新制订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草案提供了WTO合规性咨询;建成反倾销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有效维护深圳产业安全;组织协调和指导企业应对印度对我国数字传输设备(SDH)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等案件,使我市企业重大案件应诉率达到100%。深圳应对各类贸易摩擦工作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有力地保住了企业多年打拼的国际市场份额。

尽管深圳开放型经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贸增长方式仍显粗放性,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重低,民营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力量薄弱,加工贸易附加值较低,服务贸易和进口贸易发展滞后。二是利用外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吸收外资的行业、来源和方式单一,引资的空间载体受限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引资数量不足。三是对外投资和合作竞争力仍然不强,对国际市场的驾驭能力较弱,国际营销 网络尚未形成体系,境外技术、资源等稀缺要素争取力度不够等。克服和解决上述问题,将成为深圳市“十二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点。

二、深圳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国际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调整,国际经贸形势呈现诸多新特点、新趋势,其中有机遇,更有挑战,深圳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的变革期。

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将经历一个复杂曲折的复苏过程。发达国家开始着手调节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方式,国际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实质性恢复,国际市场增量空间相对有限。亚太主要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良好,并呈现群体性崛起势头,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凸显。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需密切关注全球经贸形势变化,积极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主动适应全球经贸格局的不断调整。

国际经贸环境日趋复杂。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外经贸发展环境日趋严峻。部分国家为维护本国劣势产业,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频繁发起“双反”及“特保”诉讼,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此起彼伏。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部分国家近期发起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诉讼,矛头直指华为、中兴等高新技术企业,这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首次遭遇反倾销调查。美欧等危机重灾区为转嫁国内经济发展压力,频繁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意图挤压 “中国制造”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气候环境变化成为新时期博弈工具,发达国家借助碳关税、碳壁垒等手段,限制、减缓后起国家经济和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日益提速,我国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经贸合作进程。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秘鲁等自贸区协定陆续签署;东北亚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中国-海湾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正加紧研究推进;深港澳合作、CEPA补充协议、ECFA协议等正加快推动落实。经贸合作层次也不断升级,实施内容逐渐从初期货物贸易自由化扩大延伸至服务贸易自由化、双边投资自由化,同时配套建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这既为深圳积极参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安排、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对深圳充分利用我国区域合作协定安排下的各种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原产地优惠证明等提出了挑战。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趋势。一方面,全球科技型产业蓬勃发展,激活了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配臵,先进制造研发环节、高端价值链工序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日益提速,国际服务外包正由传统信息技术外包向业务整合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高增值领域渗透,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一轮产业承接机遇。另一方面,印度、巴西、越南、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产业承接的竞争压力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口号”和“出口倍增计划”,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向母国回流,这也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需求自给能力,人为延缓了产业的迁移速度。深圳科技型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具备一定的承接优势,但也应正视外部竞争压力,树立主动出击意识,争抢全球产业转移资源。

国内城市竞争压力日益凸显。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也在不断调整,珠三角地区原有的政策、产业等先行优势被逐渐分流,深圳外经贸发展的竞争压力日增。一是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环渤海两大经济圈层加速崛起;二是中部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承接产业转移提速;三是西部的成渝、北部湾、关中-天水等经济区政策优势显现。区域发展格局调整分流了外资、人才、产业、政策等优势,使珠三角地区外经贸发展的资源集聚能力面临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深圳作为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核心支点之一,应依托先行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将原有政策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配套优势,以良好的产业协作氛围再造新时期外经贸资源集聚洼地。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也要做相应转变。一是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负荷持续加重,产业调整和升级压力日益紧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刻不容缓。如果出口发展继续追求规模、数量和速度,资源环境必将难以承受。二是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亟待提升,我市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其他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较低端的位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是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必 然选择。三是创新日益成为国家政策着力点,而传统加工组装型产业发展模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去甚远,塑造以品牌、技术为依托的新型竞争优势成为发展新要求。深圳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重镇,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转型要求,打造新时期竞争优势,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进一步促进开放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适应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我们应着力于创新发展、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全球范围内配臵和优化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

(一)国家要对深圳外经贸发展政策支持

1、争取国家批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目前,深圳市范围内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6个,海关监管场所40多家,构成了我市保税加工贸易的基本体系。尽管这些区域发展早、园区多、成效明显,但也面临特殊区域数量多、面积小、分布散、辐射效应有所弱化的挑战,其整合和转型有利于提高园区运作效率、丰富园区业态功能,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因此,要争取国家批准福田保税区升级为福田综合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沙头角保税区整合升级为盐田保税港区,争取国家在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深圳空港保税物流园区(位于沙井-福永片区),进一步扩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面积和领域。

2、努力扩大保税区进口业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进口促进政策支持(进口许可),努力争取深圳保税区成为国家进口促进政策的试点,以建设保税展示平台、保税交易服务中心、进口商品分拨中心为重点大力开展保税区进口业务,提升保税区进口集散功能。

3、深化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国家批准深圳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从人民币保值增值和贸易媒介两方面共同推动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争取更多银行获准从事离岸银行业务,并支持“走出去”企业在国内设备采购、产品回销贸易等更多领域采用人民币计价和交易。积极争取成为国家资本项下境外人民币投融资结算各项试点的先行城市,更好地服务于深圳“走出去”企业的发展。

(二)创新外经贸管理体制机制

1、重构对外经贸财税支持体系。转变传统普惠制的外经贸财税支持模式,建立以结构调整、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新型支持体系,对体现技术创新、品牌营销、供应链控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外经贸企业及其产品给予重点支持。依据外经贸增长速度,探索逐步扩大外贸扶持资金规模的途径。结合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探索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出口退税快捷通道,缩短退税周期。

2、建立全市对外经贸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市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对外合作、国际援助等领导、协调机构,建立联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 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调行动。帮助企业化解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降低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关贸、税贸、银贸、汇贸、检贸、工贸、港贸、科贸等协调机制作用,形成全市合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3、建立地方性外资并购审查工作机制。探索设立地方性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工作联络小组,积极配合商务部做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所可能造成的行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影响的评估,发挥地方政府产业预警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的作用,降低外资并购项目对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影响。

(三)拓宽外经贸企业融资渠道

1、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强化对中小企业进出口信贷支持。引导和利用商业银行资金增加对外经贸领域的支持,积极发展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租赁等贸易融资业务。

2、加大信用保险支持。利用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支持外向型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扩大重点产品和重点市场的出口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覆盖率,努力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保险服务。

3、加大融资担保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贷款额度可依据企业应得退税规模确定。进一步扩大保单融资规模,对有订单、有效益、收汇有保障、风险有控制的出口企业给予支持。引导和支持融资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外贸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融担保,调动社会资本 参与经营的积极性。

4、加强资本市场支持。支持外贸企业发债融资,鼓励和引导符合外贸发展方向的企业集合发债。加大对重点培育企业改制上市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解决融资问题。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外向型企业积极引入PE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项目资金来源。

5、其他融资支持。引导外经贸企业,特别是“走出去”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利用境外银行、股票、债券、信托等各种融资平台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拓宽深圳企业的境外融资渠道。鼓励外经贸企业采用设备金融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减少大型设备对经营资金的占压规模。

(四)强化对加工贸易升级服务

1、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指导。加快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的实施方案和措施,鼓励各类企业服务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指引。创新加工贸易企业电子审批和监管模式,减低企业审批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保证监管到位。

2、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探索将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短期奖励资金改为长期促进升级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加工贸易优势产业发展、转移工业园建设和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利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将转型升级的加工贸易企业纳入扶持范围,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研发 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展清洁生产。

3、争取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动全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争取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支持,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提升国际产业分工链中的地位,发挥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集聚带动和技术溢出效应。

(五)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

1、加大对“走出去”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外经贸“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对境外资源合作开发项目、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境外加工贸易园区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对参加国际竞标和对外援助竞标项目投(议)标给予支持,对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和“走出去”队伍培训给予支持等。

2、加大对“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加强与国开行、中信保等机构合作,积极推荐深圳市“走出去”重点企业及项目,鼓励重点企业争取银行贷款。定期召开与金融机构的联席会议,探索开发新的融资品种,研究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企业境外资产抵押贷款等新型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承接对外工程承包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3、加强对企业“走出去”信息服务。努力延伸政府信息服务网络,探索在重点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目的地建立深圳常设代表机构,负责研究当地市场和资源情况并将信息反馈国内。增强对企业“走出去”的信息服务能力,及时搜集 发布国家和深圳市“走出去”政策措施,以及提供权威、即时的境外市场需求、国别投资环境、地区法律法规和重点企业资信等信息。

4、搭建企业“走出去”的对接平台。结合政府高层出访,办好以“走出去”为主题的经贸活动,与有关国家(城市)招商机构共同举办投资推介会,寻求与有合作意向且与深圳产业对接性强的地区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有选择、有步骤地的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动本市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六)改善贸易救济及援助制度

1、强化救助支持体系建设。扩大贸易救济的支持工作,协调行业商(协)会等中介组织,支持企业依法参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申诉应诉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支持政府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构在案件应对工作中提供法律程序研究、应诉协调和应诉方案选择等专业服务。

2、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创新预警方式,推进趋势预警、重点产品预警和专项预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主动规避和预防贸易摩擦。加快建设产业安全数据库,在重点的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建立完善的进口预警机制,维护全市重点产业安全。

3、确保外经贸政策措施与世贸规则的一致性。认真梳理我市外经贸政策,完善合规性审查制度,尽快制定《深圳经济特区与贸易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合规性审查办法》,推动深圳市外经贸政策文件与世贸组织原则和制度接轨,提高与 贸易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防范贸易风险。

4、推进建立公平有序的外经贸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妥善处理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积极应对WTO争端案件和各类贸易摩擦案件,做好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应对工作。加大反垄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反垄断地方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积极配合商务部做好各项反垄断工作,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反垄断培训和指导,及时为相关企业海外反垄断案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支持,建立健全国外反垄断防范和应对机制。

(七)营造良好外经贸配套环境

1、加快园区建设优化载体环境。高标准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尽快完善九大产业集聚基地的配套设施;研究编制我市东西两翼保税走廊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前海湾保税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为有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具备功能叠加和政策优惠的发展平台。

2、加快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商务手段,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为出口企业提供无障碍、成规模、成体系的电子商务服务,提高出口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加快企业经营方式与国际接轨步伐,提高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采取“政府支持、资源共享、专业服务、企业受益”的模式,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的初期建设投入及运行维护给予扶持。

3、积极营造贸易便利化环境。实施大通关工程,加强边境口岸建设,不断改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环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口岸吞吐能力;改善海关、边检等部门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意识,实施电子政务公开化,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措施。

篇6:XX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按照《XX市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建设目标,我市努力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1.电信业

我市通信业现已初步建成集光纤、程控、微波、数据、无线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通信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程控电话网、光纤传输网、数据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网等多种形式的通信网络。

2004年,全市交换机总容量264.9万门,其中:固定交换机容量134.7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130.2万门,宽带业务网端口10.12万个,电信业务实现营业总额12.86亿元。

2004年,全市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2万户;电话普及率33.7部/百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http://)出口带宽增加到2x10G;以满足Ip语音通信、出租电路及大客户上网需求的Chinanet第二平面(简称:CN2)出口带宽增加到4x10G;XX电信Ip网络出口带宽期末将达到60G;下南门及北分局核心汇接路由器到CN及CN2分别以10G接口交叉连接(总带宽80G);各分局及县局到两个核心汇接路由器以2.5G交叉连接;以ADSL为主打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宽带网络将达到30万端口,覆盖范围将延伸到所有行政村及99%以上的家庭;2005-2010年交换机容量扩容40万门,期末容量达到150万门,用户数达到13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6%,互联网人口比例达到15%以上。

全市城区有线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100%,入户率达90%以上,开展数字电视节目业务,实现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开设本市电台文艺频道,无线数字电视发射,节目套数约50套,实施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的农村覆盖。

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每百户20台;行政机关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60%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

重点建设“十二金”工程,即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四个工程,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和“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业务系统工程建设”。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城市信息化

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交换网络。

大力发展多种类、多速率的移动通信业务和增殖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加快改造全市有线电视网,积极发展新的增值业务。引进和研发新的互联网络技术,促进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发展;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互联网,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普遍服务的建设和经营方针,综合利用地下、地上传输通道,建设XX市集约化弱电管网工程。

按照方便市民、美化城市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城市信息亭和公众电视墙等公众信息化工程。

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

2.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

完善“中国XX”政府门户网站及子网站建设,建成XX市电子政务网控中心物理平台及应用系统。

结合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工作岗位、业务及其工作流程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进行精简优化。推动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

加快机关内部办公的网络化、无纸化。内部办公的文件,均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推进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为政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矗

2007年底前,60%的党政机关公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50%的党政机关对社会公众服务在网络上实现。在此基础上,到2010年,构建起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框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基本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业务的网络化和政府内部办公的网络化、无纸化。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跨部门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从而初步实现政务信息化。

3.推进国民经济和企业信息化

重点是推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包括金融、税收、公安、商贸、旅游、教育等)等领域的信息化。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信息网,为农业在育种、种(养)植、栽培、加工等方面提供应用技术信息服务,以信息技术带动我市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与装备,建成若干家“数字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以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建设,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建成覆盖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数据库。逐步形成含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尝民政福利等领域为一体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普及社区信息化,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社区。

完善科教资源体系和科教数据库,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教信息服务;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育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系统,促进各学校信息的互联互通,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进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实现全市医院信息系统联网,建设医疗卫生数据库。建立咨询信息服务系统,开展方便群众的专家网上挂号预约及与国内各大医院联网的远程医疗等业务。

5.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根据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职责需求,理顺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机制,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快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点开发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重点建设以XX市政府公用信息平台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网络,将全市的旅游、娱乐、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源和各个公用信息站点联网运行,并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查询的网点,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服务,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设和完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历史文化、空间基础信息等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

加快企业和消费者信用记录信息库建设,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资源。

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突破口,将一批有价值的文献和音像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可联网检索使用的数据库;建立健全宣传、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宣传、文化活动。

三、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基本举措和战略重点

(一)基本举措

1、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体系

强化XX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根据我市一些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同时各区县(市)、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各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负有业务领导和指导的职责。在企事业单位广泛推行信息主管制度。建立各大电信运营企业每月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为及时制止和查处市(县)电信企业不规范经营行为,建议省通信管理局授权地方信息办履行监管职能。

2、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投融资环境体系

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区两级财政的积极性,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

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将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合理安排科技三项费用,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中,要统筹考虑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将信息化投入纳入项目预算和决算。尽快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鼓励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方向转变。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上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搞好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共建,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和资金分散投入使用和管理。

3、强化市场运作机制

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授权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和筹资。

市政府对经营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招标,授予中标的企业特许经营权。加大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标准、安全、资费等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凡是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企业,取消其特许经营权。

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发展有关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工程监理机构、认证机构、社团组织、产业孵化机构等。通过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建设,带动和扶持一批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

4、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建设

制定鼓励、扶持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从事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给予优惠。

加强行政执法和宣传工作,严惩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犯罪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强信息化法制宣传和舆论监督,强化政府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安全、教育、普及活动,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

结合国家和省里制定的法规和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市场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管理、纠纷仲裁、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为行业、企业、个人兴办与开发信息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关注国际信息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事实上的工业/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技术接轨。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用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已有的成果。围绕我市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在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审查,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积极参加国家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测评工作。

5、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管理职能。建立XX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开发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等。

推行相关的政策标准,加强对信息安全产品、服务商资质、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测评认证工作。建立健全网络专业岗位及培训、考核等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网络进行信息安全检测。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并保证信息安全投资所占的比例;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于已建的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安全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安全测评。

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6、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专业型和操作型三类信息技术人才。

一是加强现有高中等信息人才的培养,扩大信息专业人才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比重。建立完整的岗位培训制度,加强在职信息人员的继续教育;建立充满活力的信息化人才培养、考核和评估制度。

二是抓普及、抓推广、抓培训。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培训讲座。充分发挥电大、职大和各社会办学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急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把信息化知识培训纳入市、县两级党校的培训课程,建立计算机考评制度,对广大公务员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及电子政务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加强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建立起一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的骨干教师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我市的人才优势和科技教育优势,为吸引国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二)重点项目和具体措施

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重点抓好“1261”工程(一个信息基础设施,二个信息资源网络,六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一个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的发展。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全市信息化水平将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建设“数字XX”奠定坚实的基矗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用户计算机接入网,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三网融合,努力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提高全市网络覆盖率。

(1)通信传输网

传输网是信息传输的基础,也是通信网的基本骨架。“十一五”期间,努力推进传输网向“全光网”发展,SDH网络向光网络演进。

长途传输网建设突出以光纤为主,卫星、微波为辅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光缆将新建3万芯公里,主要是市区及县城实现光缆进小区,县乡间光缆扩容,实现村村通光缆。

本地传输网以环网为主,广泛采用波分复用技术,提高传输能力:将已建成的两套32x2.5GWDM波分复用系统升级为32x10G波分系统;新增一套32x10G波分复用系统;新建一套以2.5G设备为主,专门承载大客户出租电路的专用SDH网络;新建10G设备为主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SDH环网;将县-乡的网络升级为10G网络或2.5G网络,所有乡镇节点升级为2.5G设备。继续优化无线市话网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质量。

(2)广播电视网

加快全市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化。

“十一五”期间,投资2-3亿元改造我市现有的有线电视网,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综合数据利用于一体的高质量、多功能、交互式的宽带综合业务网,与全国、全省实现互连,成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改造后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环状星型网。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光节点总数为368个,采用二级光网传输。主干网采用50公里24芯光缆环网,实现城区光纤主干网为西北、东南两环,整个网络采用一个总前端(市局总前端),5个分前端(德山、南站、城区东、西、北)。二级光网采用“全星型”结构,光缆6芯,长1000公里。光节点以下同轴延长分配网采用“星树型”结构,楼栋用户采用集线分配方式。整个网络由现在的单向传输改为双向传输,逐步开展多功能服务。根据城市发展状况,逐步增加光节点。

突出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改造和小区分配网改造两个重点,在现有城区网络和市县光纤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市区县、乡镇三级广电网互连。开展数字电视业务、数据业务、Internet接入、VpN专网业务等,为网上增值业务和扩展业务的开展打下基矗

城区有线网络干线原则上由城区电力杆架设改建为走地下管道,新规划的城区要求有单独的有线电视专用地下通道,没有规划入地的,继续沿电力杆架设。

抓住全国大联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地接入网现有频道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电视业务服务平台,开展付费数字电视广播和交互式数字电视应用。

积极开展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多媒体传输业务,开展视频点播(VOD)、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网络多功能业务,开展音频、视频网上广播等业务。XX市城区将在2006年完成模拟信号关闭工作,下一步将普及机顶盒。各区县(市)城镇和乡镇在2007年底前完成。

(3)固定电话网

以电路交换业务为基础,大力开展各种增值业务,丰富服务内容,满足用户需求。

重点优化本地网络结构,发挥网络效益。长途网机线协调发展,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质量,合理配置网络资源,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全网安全可靠性,逐步形成以NGN下一代技术为主体的双汇接交换网络。在下南门及北分局分别新建长途局及纯汇接局,在市局及每个县市新建一台NGN交换机,共计新建13台交换机,交换机扩容40万门,期末容量达到150万门,用户数达到135万户。

2005年,中国铁通XX分公司将完成投资约5000万元,用于新建和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覆盖XX市城区全部及部分县区,以满足广大用户对铁通业务的需求,将实现新增交换能力50000门,发展各类用户30000户。

(4)移动通信网

大力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在充分发挥现有GSM900M移动网络资源基础上,发展GSM1800M系统作为大中城市扩容的重要补充手段,跟踪和探索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实验及应用,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发展数字移动通信网。

继续扩大无线网的通信能力,以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以GSM900为扩容主体,合理优化现有的GSM1800网络资源;加强对城市人流集中地区的室内覆盖,加大边际网的建设,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加大网络优化的投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引入半速率等技术手段,缓解春节高峰所带来的容量紧张状况;做好与3G无线网的协调发展。

到2008年,全市无线载频数达到约6500个,基站数达到约630个。到规划远期,全市载频数达到约8430个,基站数达到约810个。GpRS/3G核心分组域建设目标及规模:到2008年,全市SGSN容量达到30万,3G信道规模达到1400个;到规划中期,SGSN容量达到420万,3G信道规模达到1540个;到规划远期达到105万,3G信道规模达到3150个。XX移动交换网发展重在增加网络能力、提高网络质量。2008年规划期内,全市交换容量达到142.5万户;到规划中期,全市交换容量达到195万户;到规划远期,全市交换容量达到300万户。“十一五”期间XX移动还将对智能网、数据及多媒体网、CMNET网、Ip电话网等其他网络进行建设和扩容。XX联通2005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新建移动基站53个。

(5)以Ip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网

积极发展以Ip为基础的多媒体通信网;逐步采用IpOVERSDH,IpOVERDWDM和超高速路由器等技术组建宽带Ip骨干网,形成集多种业务为一体的Ip核心网络。

积极组建宽带Ip城域网,大力发展智能化小区和商务楼,智能化小区做到“千兆进小区、百兆进楼宇、十兆进家庭”,商务楼做到“千兆进大楼、百兆到层面、十兆到桌面”,努力建设可提供多种业务,以Ip为基础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平台。

“十一五”期间,在宽带Ip多媒体网络平台上,开放具有一定质量保证的Ip电信业务。Ip电信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相结合,向用户提供多层次服务质量保证的电信业务。“十一五”期末,XX电信下南门及北分局核心汇接路由器到CN及CN2分别以10G接口交叉连接(总带宽80G)。各分局及县局到两个核心汇接路由器以2.5G交叉连接。将继续加大对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力度,全市新增20万端口,同时逐步提高宽带接入网络的接入速率、网络质量及网络覆盖面,逐步提供具备Qos质量保证体系、可溯源的高带宽接入网络。XX电信将逐步推广使用ADSL2+技术,在市区、县城及城镇利用ADSL2+技术提高上网速率(最高达25mbps),在农村利用ADSL2+技术增大覆盖范围(最远可以到7km)。到2010年底,XX电信宽带网络将达到30万端口,覆盖范围将延伸到所有行政村及99%以上的家庭。为配合国家数字电视的推广计划,XX电信宽带网络通过改造将支持IpTV业务,宽带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看电视,数字电视用户可以通过宽带网络看电视。

(6)接入网

以光纤靠近用户为原则,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缆、同轴电缆和无线等接入技术和手段。在本地接入网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开放接入网的建设和经营,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加快带状接入网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无线接入方式,促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

(7)邮政业

以建设现代化邮政为核心,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邮政运营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不断提高邮政服务水平。做强三大平台。(营业网平台,投递网平台,邮件处理、运输网络平台)。计划在全市新建20个标准化骨干邮储网点,新增ATM自动取款机19台。

2、加强二个信息资源网建设

(1)市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及协同办公系统网络(即政府信息资源内网)

在各党政机关和各委办局局域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互联,形成涵盖市政府各部门的综合应用网络,实现政府各部门间非涉密不公开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及办公信息化水平。市政府各部门需向社会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条例法规,通过安全监管统一向社会公布,使全市人民及时的了解我市的重大举措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2005-2007年市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及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就是以资源为核心的建设先期建设文件型的应用,为将来的业务数据整合打好基础,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以一个体系(全市的目录资源管理体系)、四大平台(公共资源管理配置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为主线构成,为将来构建行政并联审批、辅助决策系统、统计报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招商引资系统、公共数据库建设等各种业务系统打下基矗

(2)“中国XX”政府门户网(即政府信息资源外网)

进一步完善信息“中国XX”政府门户网站各栏目建设,并集中力量建设好宏观经济、政策法规、招商引资及企业和产品等一批大型数据库,并做到数据准确,查询方便,使之成为一个集中统一,标准规范、开放互联、内容丰富、安全可靠、服务高效率、综合效益显著的经济信息网络,为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

3、加强六项重点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

(1)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GIS软件平台,利用数据库的管理、查询、统计和GIS的空间分析、数学分析模型等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辅助办公工具,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并能有力的推动XX市“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进程。

前期目标:以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为中心,以规划方案审查系统为辅,紧紧围绕规划业务的实际,侧重对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结构框架的组织构建、地形图查询和红线图进行管理,逐步实现网络化办公。建立满足规划审批管理、批后管理、违法监察管理、勘察测绘管理等业务要求的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建立现状地形图、规划管理信息(如1:500、1:1000、1:2000等比例的地形图、各种规划图、红线图等)数据库,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检索、更新、编辑以及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业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效地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图、文、表、库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

中期目标:在已建立的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上,建立各个规划子系统。梳理规划信息的结构层次,使各子系统具有相互独立的数据体系,同时又相互构成完整的规划地理数据库,进行综合查询、叠加分析等。

远期目标:以计算机软硬件为支撑、以数字地图为基础空间数据、以规划业务所包含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为资源,利用GIS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和数学分析模型等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决策支持系统。以规划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城市各部门业务应用为对象,建立城市空间信息库,逐步引入其它空间信息(如地质信息等)、属性信息(如人口、社会、经济等)和分析功能(如三维分析功能、网络分析功能等),充实信息内容,拓展应用领域,实现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房管、市政、交通、工商、绿化、消防和环保等城市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数据共享。

(2)人口信息共享系统

分三步建设好人口信息共享平台:第一步是到2005年,整合公安、劳保、税务、民政、教育、计生等6部门的人口信息,实现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与人口基础信息库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并在市级人口基础信息库试点工作;第二步是到2007年年底,进一步扩充信息共享部门,开发信息服务产品,拓展服务模式,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提供人口信息服务;第三步是到2010年年底,基本实现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个人信息共享,凭借人口基础信息库,大力推进公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湖南省是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共享三个试点省市之一。通过这个平台,全市将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充分共享,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提供决策数据支持与人口信息社会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有了这个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今后公安部门就可以通过了解个人的出生、工作单位、死亡、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加强户籍管理、打击犯罪;计生部门就通过获取婚姻状况、育龄妇女户籍基本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税务部门通过掌握自然纳税人居住的基本户籍资料的准确情况,减少税收流失;劳动部门通过利用人口死亡信息,有效减少和避免冒领、骗领养老金等现象的发生。

(3)教育信息网支撑平台

建成以XX教育信息网和多媒体校园网为支撑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覆盖全市教育教学相关部门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网络和现代化教学环境,实现教育系统学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代远程教学。

建成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开放式、智能型的信息管理和办公决策系统,实现市教育局与各区县、学校的计算机联网,建立完善的XX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网上传输,高效率、高质量地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日常办公、宏观协调、科学决策服务。

建立适度规模的教育教学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和资源交易运营模式,建立充实而完善的、适用于实际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群,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提供网络支持和信息帮助。实现教育信息的有序流通和教育内部、外部的信息合作与交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示范窗口。还要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业务,整合全市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以市直、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内部局域网(校园网)。全市初中以上学校和城镇小学都必须建成电子台账,建设教育行政电子办公系统,实现所有非涉密公文信息网上传输。建好全市教育信息公众网,促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力争在两年内,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评测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职能分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4)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金保工程)

建立涵盖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项内容和覆盖全市各级社会保险机构的信息网络。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劳动法规数据库和劳动职业介绍等各类劳动、保险数据库系统,实现网络互联,达到人员、基金的实时管理和控制,及时反映全市社会工作的运行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逐步推广社会保障应用系统,实现全市社会保障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金保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两大系统(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三层结构(市、盛中央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四大功能(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

“金保工程”一期统一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搭建市级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建立标准统一的应用系统,重构和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实现对经办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2005年底前完成金保工程一期的统一建设工作。

建立数据中心,设备资源统一管理,技术资源统一管理,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做好数据管理工作,建立劳动保障数据平台,最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积极推动联网应用,研发各类全国联网监测软件,建立异地业务信息交换平台,确保盛市、县信息无障碍传输和数据安全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使用全国统一的社保核心平台应用软件。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开通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建立劳动保障网站和社区公共服务窗口,做好网上事务办理、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统一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安全支撑平台,制定与主干网的联网安全方案。制定社会保障卡技术标准,统一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5)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应用试点

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设,健全电子商务、电子安全认证体系、安全支付结算体系和协同作业体系。以《XX市物流业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为重点,加快团体贸易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电子商务认证系统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和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电子商务支付中心等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建立电子认证和信用体系,强化金融监管,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

根据行业特点,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成熟技术推进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建设好企业内部网络,提高企业研发、管理和营销等综合管理信息化程度,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

(6)城市电视墙和公众信息亭建设。

优化电视墙建设方案,尽早启动城市电视墙的建设。通过电视墙的建设,丰富市民生活,美化城市环境。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青岛、成都等地好的经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我市信息亭建设。在对公众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模式上,把握便民利民根本原则的前提,采取成熟的公司化运作方式,将电视墙和信息亭作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的亮点工程来抓。

以“公众多媒体信息亭”等公用信息设施建设应用为契机,抓好XX市组织机构信息卡“一卡多用”试点和推广工作。防止重复发卡、多机构发卡,实现信息卡公用信息共享。

4、加快信息安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借鉴省内外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先进经验,采用省内外信息安全的通行办法,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推行安全认证制度,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建立标准化质量体系结构。重点搞好信息网络及安全产品的测评认证工作,建立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制度和实施体系,以及pKI安全体系下的登记中心(RA)。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完善服务体系,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湖南华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坚持以光电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公司主导产业——光电信息产业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是可视电话、DVR硬盘录像系统等图像处理产品,CCD摄像机及CCTV电视监控工程,民航机场安防智能检测装备系统,网络安全产品,GpS车载电子系统等五大板块。开展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工作,并进行技术创新和必要的技术改造,在“十一五”末期达到年产9亿元人民币,年利润7000万元的经济规模,把公司建设成为光电信息产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湖南寰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05年6月投资1亿美金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以达到年产1000万个手机显示屏模块的生产能力,计划于2006年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在完成第二期工程建设后,年综合产值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年利税水平将达2.5亿元人民币。2006-2010年公司将完成投资2.57亿元,扩建年产1200万支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实现年销售收入9.96亿元。

湖南嘉业达电子有限公司计划2006-2010年期间,分别完成投资1500万元和1000万元,新建年产2000万支片式压电陶瓷滤波器生产线和年产30万件的汽车传感器生产线,实现年销售收入6700万元。

湖大远程“十一五”期间将投资1.7亿元,年产LX龙星网络计算机25万台,终端服务器9000台,预计销售收入5亿元。

XX市应用化学研究所“十一五”期间将投资4000万元,新建年生产100吨的电子纳米粉体材料生产线,预计年销售收入1亿元。

上一篇:关于我国IPO发行价格确定的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下一篇:快乐小书虫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