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2024-04-20

深圳人才发展环境(通用8篇)

篇1: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深圳出台若干措施给力人才发展

“破难题、补短板”。日前,深圳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简称《若干措施》),在人才安居保障、给各类人才“松绑”、落实人才自主权、优化人才服务等方面大胆突破,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土壤,再造特区人才竞争力新优势,再创 “孔雀东南飞”。

一、政策点多 惠及面广

《若干措施》总共有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涵盖了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既有针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特殊支持政策,又有针对各领域各层次人才的普惠性政策,惠及院士等高精尖缺人才、博士后等研究人才、高校毕业生等中初级人才、工匠等技能人才以及创客等人才群体。

“一个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只要入户深圳,就可以拿到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1.5万,硕士2.5万,博士3万)。同时,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并不受缴纳社会保险1年的时间限制。”深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博士后人才进入深圳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从事博士后研究,将可以获得不超过24万元的生活补贴,在站期间享受租用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还能租住博士后公寓;出站后留在深圳从事科研工作,可以获得3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而且外地博士后出站来深工作的,给予相同的科研经费资助。

对于来深圳创业的留学回国人才,《若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留学人员30-100万元的创业资助,特别优秀的项目可达500万元。符合高层次人才条件的,可享受高层次人才的相应待遇和支持。

对于创客人才,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可以享受高层次人才的一系列待遇;其他外籍人才,符合条件的,在出入境居留、住房公积金缴存和提取、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也能享受一些绿色通道或优惠待遇。

弘扬“工匠精神”,实施技能人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选择100家左右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试点,按一定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组织开展“鹏城工匠”评选活动,面向全国举办“工匠之星”技能大赛。鼓励支持优秀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国际性职业技能大赛。

二、改革举措多 突破性大

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多。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若干政策》提出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取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政许可,减少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选择若干家市属中小企业开展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试点等。在落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方面,提出在高校、卫生系统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相衔接的职称制度,将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面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等。在发挥用人主体积极性方面,提出推进行业组织参与人才评价,在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认定机制等。

为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若干措施》除给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外,还尽可能地给人才“松绑”。比如,在解决身份顾虑方面,提出实行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管理,为市外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来深创新创业,在市相关单位可在5年内按事业单位编制内管理。在支持离岗创业方面,允许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三年为一期,不超过两期。在支持兼职方面,提出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员兼职。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提出要推行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经费审计方式。此外,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小微企业和对口帮扶的汕尾、河源及西藏、新疆等地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服务。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适当向偏远地区倾斜,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在偏远地区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的人才予以资助支持。

三、投入力度大 支持标准高

财政和社会的投入力度大。《若干措施》实施后,每年市级财政的投入达44亿元。同时,注重调动企业主体、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人才团体等参与人才引进、培养和开发的积极性,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如设立80亿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政策支持标准高。重要政策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等城市基本拉平,资助政策标准基本上达到国内最高水平,部分政策领先。如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的资助最高1亿,对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300万元,对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每年12万元和科研资助30万元。对新引进人才给予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1.5万、硕士2.5万、博士3万元,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和范围在全国领先。

向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扶持。《若干措施》对人才的扶持不是一个节点,不是一个方面。比如,对高层次人才既有生活上的奖励补贴,又有团队科研、基础研究、项目资助等方面的支持;对大学生既提供租房和生活补贴,又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资助扶持;对事业单位科研人才既有相关奖励补贴、科研资助,又有放宽因公出国境管理、支持离岗创新创业等。

为保证《若干政策》真正落地实施,深圳市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采取“一年一调查、一年一评估”的办法,广泛听取企业、社会公众和人才的意见,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研判,根据需要及时对人才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性文件。

篇2: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发布 《2014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

人才奖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4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申报指南》已经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联席委员会审定通过,现予发布。

特此通知。

附件:2014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申报指南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9月11日 附件

2014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

人才奖申报指南

根据《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暂行办法》(深府„2011‟121号),为做好2014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以下简称“创新人才奖”)申报工作,现制定申报指南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14年9月15日至2014年10 月31日

二、申请人基本条件

(一)截至2013年底,在本市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连续工作的时间达到12个月以上。

(二)收入条件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2013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额在30万元以上;

2.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人2013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额在25万元以上。

(三)在我市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申请人具体条件

(一)申报时所在单位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

1.获国家或我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物流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

—2 —

2.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总部和金融机构总部的一级分支机构,以及经市政府批准可参照金融机构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待遇享受相关政策的机构;

3.属我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总部型企业(具体指列入市政府审定通过的深圳市总部企业名单的企业);

4.属我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和未来产业单位(具体指获得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以来扶持计划安排和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安排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建设单位);

5.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需具有独立法人资质);

6.属我市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企业(按照《深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发改„2012‟46号),企业范围主要为我市重点发展的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科技与其他专业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

(二)申报时在上述用人单位担任以下职务之一的:

1.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监事长、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以及金融机构副职以上的高管;

2.我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总部型企业以及驻深金融机构总部(包括经市政府批准可参照金融机构总部待遇享受相关政策的机构)内设一级部门的正职;

—3—

3.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担任学科带头人或市级以上重大课题负责人(重大课题指自然科学500万元以上、社会科学20万元以上的课题);

(三)任期内的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资助的团队带头人、核心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可不受工作单位及职务限制。

(四)申请人未被认定为2013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四、申报材料

(一)申报单位提交材料。

1.《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和《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申报人员汇总表》各一份(以上表格由申报网站生成,申报表中所填内容须与提交的书面材料信息一致,打印后由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2.本市地税部门出具的2013单位纳税证明(收原件);

3.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申报单位为事业单位的提供,验原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通过证照信息共享系统查询,可不提供);

4.总部型企业及驻深金融机构总部(包括经市政府批准可参照金融机构总部待遇享受相关政策的机构)需提供设置内设机构的文件复印件(验原件)及组织架构图(此图由申报网站生成,图中所填内容须与公司实际组织架构一致,打印后由经办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4 —

5.企业符合申报条件的其他相应资质证明材料:

(1)金融机构总部和金融机构总部的一级分支机构需提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金融许可证复印件(验原件);

经市政府批准可参照金融机构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待遇享受相关政策的机构需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复印件(验原件);

(2)国家或我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需提交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3)获我市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和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需提交有关认定证书或文件复印件(验原件);

(4)现代服务业企业需提交企业从事现代服务业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含企业经营情况说明及其他相关资质证明材料等);

(5)其他符合企业申报条件有关资质要求的证明文件。

(二)个人提交材料。

1.《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个人申报表》一份(此表由申报网站生成,申报表中所填内容须与提交的书面材料信息一致,打印后由个人签名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2.申报人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可通过证照信息共享系统查询,外籍和港澳台申报人可不提供);

3.本市地税部门出具的记载申报人2013年全年12个月工资、薪金所得实缴税额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收原件);

—5—

4.所在单位出具的申报人2013的工资、薪金明细表(工资、薪金明细表需加盖用人单位财务章);

5.申报人符合申报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1)在企业担任相应职务的,需提交正式任命文件复印件(验原件)以及2014任职情况的证明文件(收原件)。

金融机构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高管人员,需提交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任职文件和公司任命文件复印件(验原件),基金管理公司的分公司、金融配套服务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高管人员需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或总部正式任命文件复印件(验原件);

(2)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担任学科带头人的需提交有效的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和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收原件);

(3)市级以上重大课题负责人需提交课题立项批准文件复印件(验原件)和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收原件);

(4)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资助的团队带头人、核心成员和项目负责人需提交相关批准文件复印件(验原件。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可通过证照信息共享系统查询,可不提供认定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收原件);

(5)申报单位出具的个人现实表现证明并加盖公章,证明应包括以下内容:申报人依法纳税,无不良诚信记录,无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等;

(6)其他符合个人申报条件有关资质要求的证明文件。

—6 —

注:所有申报单位和个人需提交的复印件材料均需由申报单位经办人签署“和原件一致”字样并签名后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五、申报程序

(一)网上申报。

1.申报单位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网站(网址:http:///)“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申报系统”进行注册登记,并为符合申报条件的个人填写申报信息;

2.申报单位汇总本单位全部申报人员信息后,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提交申报信息;

3.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对于符合基本条件的单位信息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申报单位在申报系统中打印有关申报表格和申报资料,并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提交纸质申报材料;逾期提交不予受理。

(二)提交书面申报材料。送审的申报材料需复印的,请用A4纸复印清晰,并按材料清单要求顺序排列、装订整齐。

(三)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审查申报材料。

(四)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创新人才奖申报情况,编制创新人才奖2014奖励方案,并提交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联席委员会审定。

(五)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联席委员会审定奖励方案后,由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制奖励专项资金支出计划,—7— 经市财政部门核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部门在市政府批准后,根据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提供的拨款账号信息,在20个工作日内将获奖人的奖励金划入其个人账户。

六、其它事项

(一)本申报指南由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负责解释。

(二)创新人才奖申报情况将纳入单位和个人诚信记录。申报单位应当认真审查申报人资格和申报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真实完整、申报资质有效,以及申报系统中所填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提交信用记录机构,取消单位本的申报资格和该申报人3年内评奖资格,并追究有关单位、人员责任。

(三)受理部门: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地址:福田区深南中路1025号新城大厦东座二楼业务大厅。

(四)咨询电话:25942923,25985997,25942910,25985175,25942906。技术支持电话:25895576。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3年6月3日印发

—8 —

篇3: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2.水土流失严重。全国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造成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长江流域的60%泥沙来自中上游开垦的坡地, 仅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达到5.33亿吨。水土流失导致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 减少耕地100多万亩, 损失的肥力相当于4500万吨化肥。

3.环境污染加剧。自20世纪90年代, 由于我国乡镇企业迅猛蓬勃发展, 乡镇工业的烟尘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 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因为污染, 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粮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环境污染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造成资源恶化, 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巨大压力。人口过快增长, 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 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就业难等问题;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 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 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 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 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5.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引缺水受旱面积持续增加, 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涝灾害严重, 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滥采地下水, 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三、建设我国生态农业的应对策略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从我国国情出发, 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 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 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 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的增强与完善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应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 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 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 完善有

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 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方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是稳定和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3. 以生产无公害粮食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畜牧业、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 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 农牧结合、农林结合, 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是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

攻关研究, 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方面, 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 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5. 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

农业的产业化开发,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 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 (下转第76页)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人才培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各地都在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科学制定规划首先需要确定对人才的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一、人才培养定位的内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种类及人才规格, 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 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应当依据社会人才分类、规格和结构、我国社会人才现状及需求、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确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高层次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各自的科研和工作领域有突出表现, 为国家和社会发展

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也不断提高, 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分化, 从高层次专业人才到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从科技型专业人才到学术型管理人才, 尤其对工科人才的人文社科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才多艺的学生才会在一个全面竞争的世界里出类拔萃。”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校长Willaiam Schafer教授介绍, 学院正着手努力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研究能力, “这些让学生有更大的附加值, 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显然, 人才培养的定位受各种文化、科技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将成为人才培养定位的指引。

1.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生产力飞速发展, 市场化程度迅速扩大, 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快, 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参与国际交流的地域扩大, 高等教育要迎接教育全球化的挑战, 必须把目光放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培养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人才。

2.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知识的不断创新,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如数据处理与系统分析师、机器人技术师、企业估价员、证券咨询员、投资分析员、外汇交易员等。因此, 高等教育的使命已不再单纯地被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培养人才, 还应主动适应社会转型, 培养大量具有创业精神和综合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3.教育观念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教育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显现了人本思想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满足社会需要, 也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 尊重和支持个性的充分发展, 因此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等新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这些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不仅对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要作相应调整, 而且教育的宗旨、标准、组织方式也要作相应的改进。

二、大学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深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深圳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城市, 开放程度高, 人才需求量大。各类型的企业多, 高科技中小企业、民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北京、上海高很多, 随着深圳产业升级和知名企业的总部经济的形成, 深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数量级的增加。目前深圳所保有的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均较低, IT业人才、软件研发人才、金融人才、物流人才、策划人才需求量大。深圳创业的氛围浓郁, 创业市场的成熟度高, 对创业类型的人才吸引力大, 对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掌握文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都是深圳未来发展急需的人才。很多高科技企业表示, 最需要“懂专业技术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2.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 深圳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 总体而言, 深圳高等教育还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与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深圳的地位相比, 高等教育的发展显得相对薄弱。近年来, 深圳经济发展长期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仅仅排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之后, 但是高等教育在大中城市中还未进入前40名, 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最后, 即使是与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同类城市宁波、大连、厦门相比, 也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 与深圳的城市定位相比, 显得相对薄弱。深圳的目标定位是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 然而, 深圳的高等教育无论是从生源、学术影响力还是在人才培养上, 都难称得上是国际化。深圳共有各类高校11所, 其中包括4所市属高校 (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 、深圳大学城的3所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所省属民办高校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华职业技术学院)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等10所普通高校, 以及1所成人高校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12%和38%, 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格和层次均有待提高。

第三, 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比, 显得相对薄弱。深圳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 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吸引外地大学生来满足需求, 但是从长期看, 深圳的高等教育必须担当起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责任。同时,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 个人的学历期望值也会提高, 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层次也需同步提高。

3.大学城的人才培养定位。深圳大学城是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 创办大学城旨在实现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提高深圳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后劲, 提高经济质量、人口素质和文化品位, 促进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学城内的三所研究生院分别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明确定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 突出“国际性、创业型、复合式”的育人特色。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是:“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素质教育和当代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可以看出, 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深圳大学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城校园文化是教育环境的根本

在三所大学文化融合的背景下, 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着手, 大胆创新,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 不断促进各院和大学城的健康发展。

1.建设兼容并蓄、传承创新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城全体师生在传承校本部优秀的精神文化基础上长期共同的拼搏奋进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为师生所认同和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是大学城的文化内核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2.建设科学规范、激励自律的制度文化。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社会发展逐步依赖知识生产的历史进程中, 借以促进大学高度社会化并维护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通过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大学城制度, 可以平衡各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完善各院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范各院之间的关系。

3.建设崇尚科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生活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及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和文化品位, 是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落脚点。以生活文化建设为基础,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4.建设环境优雅、先进完善的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物质层面的建设, 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校园环境建设要着力营造安全、人文和美化的校园环境。以关键空间节点的环境建设为重点, 要体现大学城的凝重与活力, 更要体现大学城的特色和风格。

四、深圳大学城教育环境营造策略

1. 依托各院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各院前沿学科实验室、交叉学科实验室作为科技平台,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大学城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1个,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1个, 正在筹建中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大学城人才培养要充分依托大学城内跨学院、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 秉承共享共用、交叉融合、前沿创新的培养理念, 充分利用各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通过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学科交叉, 为大学城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营造一流的环境。

2. 营造课程互选、上课互听、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的大学城教育环境。

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环境融合,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大学城各院各具特色,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提供了优质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紫荆大讲坛、自然讲坛、东方人文论坛、博士后创新讲堂等系列品牌论坛, 使各院之间资源共享、相互影响, 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学术文化氛围。。

3. 建设各具特色的各研究生院校园文化。

各院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形成大学城文化风格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主要力量。各院校园文化建设立足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腾飞的文化背景, 在传承、发扬母校文化建设传统的基础上, 创新理念, 建设多元融合、兼容并蓄的中国特色大学城校园文化。有效整合各校区宣传媒体资源, 充分发挥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宣传廊等在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院际互通、内外互通的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支持各院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建设。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和指导, 为其开展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大学城校园文化增加生机与活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整体校园氛围, 为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 艺术文化活动和生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确保学生对大学城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五、结论

我国社会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次。深圳大学城的建设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所组成的大学城, 在传承母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 开拓创新, 搭建了前沿的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了丰富的校园文化, 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篇4:高国辉:深圳的环境决定未来发展

高国辉副秘书长介绍,本届高交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发展”为主题,全方位展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结合,促进更高层次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中国经济信息》:您提到深圳有一个期望,就是通过高交会平台实现“全员创新”的愿景,我们都知道深圳作为一个特区城市,一直都是中国科技创新排头兵、桥头堡,中国东部和南部发展优于西部和北部,未来深圳怎样带动北部、西部的一些企业和创客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

高国辉:要创新得有大环境,整个文化环境能不能达到那个水平,决定了能不能创新。深圳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形成了创新的文化,有很多学者认为深圳是文化沙漠,这是错的。因为深圳通过移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很多同仁都知道,深圳这个地方允许你创新失败,但是不允许你不创新。你失败了可以起来重新做,这就是深圳文化、深圳理念。另外深圳市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和创客的发展。因为我们有经济实力,2014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预计深圳GDP增速仍然能保持或者接近10%,财政增速可以保持在20%多一点的水平。按照这个预计,深圳全口径税收可以接近5000亿元。除了交给中央的3000多亿元以外,深圳可以留给自己支配的有近2000亿元。2000亿元很多可以用于民生方面,也可以拿出来支持我们原来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我们政府也可以拿出相应财力来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创客的发展,可以说别的政府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实力。我们土地的出让完全是用于拆迁补偿,我们并没有把土地买卖用作地方财政支配,这就是深圳财力的优势。有了文化优势,有了财力的优势,有了环境的优势,有了空气的优势,很多创客一定会落地深圳,通过招聘人才、招聘团队,深圳的创新创业机会一定是最好的。

篇5: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内涵是把人才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的首要位置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想构筑人才高地,必须努力构筑具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和发展环境,形成全县人才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数量相对充足、结构趋于合理、素质明显提升、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目标。

建立三项保障措施,保证人才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不断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三是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保障。逐步建立各类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实施十大人才重点工程,构筑人才资源开发高地。本着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原则,着眼于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战略转型,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着眼于培养、稳定和

篇6: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浅谈永州人才环境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环境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政策,下大力气狠抓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聚集、使用,全市已经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大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各类人才茁壮成长,为建设速度永州、活力永州、和谐永州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深深感受到永州人才环境建设的热力和温暖,现就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发表一些初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市委高度重视 倾力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抢占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权。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人才优势,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正在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人才资源开发日渐强势。永州地处中部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在人才建设的硬环境上处于弱势,更容易受到人才冲击、人才争夺、人才流失的不利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压力,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加大宣传,教育市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企业家是稀缺资源的观念,采取多种举措,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纳入规划,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保障。《永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一批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产权代表;建立一支精通世贸规则、能够监督国有资产有效的专职监事队伍;综合运用企业内部培养、市场招聘等手段,培养一批高素质民营企业家。《规划》还将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究开发经费等等,都一一予以明确,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从制度上、政策上、资金上提供了可靠保障。

鼓励创业,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舞台。永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中部崛起的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走“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围绕长丰汽车等骨干产业承接配套,建立了长丰工业园;围绕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蓝山为重点,建立了“蓝(山)、宁(远)、道(县)、新(田)加工贸易走廊”;围绕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全市初步形成起南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制造、通信电子、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北面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园区的建立,产业的承接,做大了人才载体,用事业留住了人才,让那些想创业、能创业的人找到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永州的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吸引了大量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其中,以长丰集团当家人李建新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猎豹”汽车,打造成响当当的一流品牌汽车;尤其是更多的优秀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浩植物油公司总裁刘翔浩、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龙米业公司董事长罗济民、湘妹食品公司董事长周太平、天圣有机农业公司董事长李拥军、恒惠饲料集团董事长陈平衡等等,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把永州的粮食产业化舞动得风生水起,把永州的粮油资源精深加工成名优米面油,畅销外地市场,业内已有“湖南优质大米五分天下永州占其二,外销名优大米永州居首位”的美誉,全省“大米加工企业五强”排名,永州天龙、银光米业公司占有两强,“食用油加工企业五强”排位,金浩植物油公司位居首席,“十佳诚信企业”推荐,恒惠饲料公司位列其中,“成长性十佳企业”评选,湘妹食品公司榜上有名,永州粮食产业化位居全国先进行列。这些打造“中国名牌”、“湖南名牌”产品、享誉省内外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家,是市委、市政府优化人才环境,激活人才资源,实现永州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最好例证。

破除壁垒,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永州市委、市政府敢于冲破行政机关干部只能进、不能出,企业干部只能扎根企业、不能进机关的屏障,适时将一些年纪较轻、思想较活跃、业绩较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到行政机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创新求变的思路、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本领,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提升才干。去年,市委采取优中选优,将四名优秀国企负责人交流到行政机关工作,稳定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激发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为改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帮助。永州市委、市政府对那些曾为国有企业发展做出过贡献,在企业改革改制中勇于担当、做出成绩的企业负责人关爱有加,从政治上关心这些人才、经济上补助这些人才,减轻他们面对的压力。采取专门措施,让他们供职于企业临时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国有改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继续为企业改革、维稳、发展服务。此举,不仅稳定和储备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备感温暖。

企业全力跟进 创新人才发展“小环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也是党的政策落脚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湖南永州下河国家粮食储备库、湖南省冷水滩面粉厂是库厂合一的国家大二型粮食企业,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其中高级职称10余人、技师30余人,本科学历50余人、大专学历120余人、中专中技学历200余人,可谓人才济济。2003年,企业实行改革,全体职工置换身份,近500名职工全部成为“社会人”。人向何处去?企业何处走?是散伙走人,把人推向社会,任人才流失?还是发挥人才作用,整合资源,创新再发展?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留任的几位班子人员面前。在艰难的思索过程,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市委关于人才环境建设的要求,深刻领会到“人才是企业的财富”,决定采取“留”、“荐”、“帮”、“扶”相结合的人才管理和使用办法,让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共同创业发展。

发展产业,留住人才。我们对接现代企业制度,联系企业实际,形成了“五大实业和谐发展,八个项目创利生财,做大做强湘君产业”的科学发展思路,增加就业岗位。所谓“五业和谐发展”,是指发展“以惠农为主的粮食订单业,以面粉为主的加工业,以储备为主的仓储业,以货场为主的服务业,以经营为主的贸易业”等五大产业;所谓“八方创利生财”,是指“面粉面条系列产品加工,副产品加工转化饲料,粮食储备保管,粮食贸易经营,大宗货物中转,闲置车间仓库租赁,资产招租利用,物业开发管理”等八项实业全部开动,实现人员安置就业、企业创利增收。这些产业项目设立经营、管理和技术岗位56个,通过公开竞争,招聘能经营、善管理、敢开拓的骨干人才到位。这些骨干人才发挥领军作用和集聚效应,滚动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门路,开辟就业岗位近500个,帮助那些有就业愿望、又有就业能力的置换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积极外联,推荐人才。对那些有一技之长、一心想另谋高就的人才,我们再就业服务办公室积极向外单位、外企业推荐,帮助他们找婆家、谋发展。我市熙可公司、恒惠饲料集团、步步高和家家福超市,以及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半以上来自我们单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原副厂长、高级工程师刘彰明同志自愿置换身份后,到一家民营企业任总工程师,年薪10万元以上;统计师桂艳萍、工程师曾凡忠等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已在我市知名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干的重要位置。

主动服务,扶植人才。对那些有一定的经营思路和经营实力、想自主创业当老板的人才,我们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选准门路、组织培训、筹集资金、开业经营,圆了一批人才的自主创业梦。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单位置换身份职工中脱颖出几个经营大户,涌现出一批资产在几十万元以上的老板,如麦麸经营大户陈向东、豆粕经营大户谢碧馨、副食经营大户伍李萍、房地产新人张柏林、杨六春等等。这些人才创业有成,既是我市人才环境建设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才环境建设政策的工作成果。

建立一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既是永州赶超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认真落实市委人才环境建设政策的工作要求。为此,我提以下三点建议:

完善《永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建议增加党政机关优秀人才到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挂职或创业的具体政策。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服务,又可以为公务员熟悉市场、更好地驾驭市场经济提供锻炼舞台。

大力引进培养激励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加大专业技师和高级技工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引进的高级经理人才,建议给予10—15万元的安家补助费。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予奖励。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应有计划的对本市骨干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或送进高校“充电”,或选送到沿海地区大企业挂职,或派到科研机构研修。

篇7: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一、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公司近年来,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狠抓基础工作,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人才资源的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在了解人才队伍实情上下功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前提,是要科学、准确、真实地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在这方面,我们在充分掌握公司人才队伍的实情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一是深入调研,尤其是对机构改革后的公司系统人才队伍的现状,加大了调研工作的力度。在每半年听取一次各个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汇报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了面对面的交流等形式,深入到人才队伍中,客观准确地掌握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工作状态;二是召开每个季度座谈会,对每个人的思想状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认真了解,掌握人才队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变化;三是制定措施,我们制定出了加强人才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计划,并责成专人组织实施。目前,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指导,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机关各职能部门,是一个单位工作的主要渠道,其人才队伍建设是领导决策落实的纽带和桥梁,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公司党委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直接主管,有责任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近年来,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我们在丰富培训内容和改进培训形式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在培训内容上,适应形势和工作要求的变化,突出针对性。安排培训内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容时,既注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又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任务、国、市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等综合知识,以利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性。由于每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经历不同,学历水平不一,在培训形式上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请专家讲课、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等形式,同时,我们还将组织有关人员到上一级部门边工作边代培,以求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增强规范性。我们把对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适时在党委会、经理办公会上听取工作汇报,对工作提出要求。并按职能要求,积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日常沟通协调、经验交流和工作总结等工作,使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我们以学习为起点,努力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实现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近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突出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二是抓业务知识的学习。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化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WTO规则的学习,把握大局,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抓学历教育。有计划安排有大专学历的干部,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等途径,完成本科学历,并计划在三年之内45岁以下的干部全部达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四是抓计算机实用技能知识学习。根据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分层次组织学习培训。有些部室的人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员必须具备电脑专业技术水平,其他部室的干部也要掌握基本微机原理和操作技能。计划到,本单位45岁以下干部都能达到市人事局规定的计算机(中级)应用水平。五是抓外语知识学习。根据现有人员的外语基础和岗位要求,我们分初级和中级进行培训。同时,还建立和完善各项学习、培训制度和等级考评办法,注意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学以致用,学用并举,努力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尽管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着眼于全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体制性障碍。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导致人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体制和机制之间的矛盾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短缺,而且分布不合理。二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奇缺。三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迫切要求我们将人才资源的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我们总的指导思想:

(一)、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人才机制

第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应达到的素质标准,分类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明确培训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措施。第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智力引进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制定和落实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智力引进办法,增强本单位对人才和智力的整体吸引力。第三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改变官本位、论身份、唯资历、唯文凭等用人观念,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改变人才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的落后用人制度,建立流动配置、合同聘用、竞争上岗、科学评价、严格考核、强化监督等新的用人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人才效能的关键所在。一破除人才壁垒,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使其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渠道。二加快培育与其它要素市场相衔接的人才市场,切实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确立企业和人才的平等市场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的人才管理新体制。

(二)着力营造人才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人尽其才,就是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引导和激励人才努力工作,让所有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显现。

第一,着眼于整个社会环境的营造,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才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各类人才才能茁壮成长,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系统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为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摒弃嫉贤妒能、不思进取、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人见贤思齐,确保各类人才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第二,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打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流通渠道。当前,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已成为造成人才资源浪费、人才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把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同时,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向企事业单位流动;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

篇8:深圳人才发展环境

一、人才个体需求分析

需求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理论, 很多学者运用需求理论来研究人才管理问题。在这些需求理论中,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人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次序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 属于低级需求, 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求。阿尔德佛发展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提出需求的ERG理论, 认为人具有生存、关系、成长三种基本需求。三种需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可以同时存在, 某种需求满足越少, 人们会越渴望满足这种需求。此外, 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需求理论, 认为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就会产生三种重要的社会性需求: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交往需求。在这一基础上, 他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方法, 归纳出成就需要引发的动机因素, 形成了测定“杰出”和“平庸”差别的量化标准。

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能以其创造性劳动, 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与一般的劳动者和人力资源是有所区别的。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 在于其能力优于一般人, 并且以其能力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人才并非不食五谷杂粮的神仙, 一般人有的需求, 人才同样有。人才与一般人在需求方面的区别在于人才拥有一些一般人所不具有的高层次需求。而且, 相对于那些低层次需求来说, 人才更看重其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根据上述需求理论, 本研究将人才的需求归纳为以下5种:

1.生存需求。指人才对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条件的需求, 主要包括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和人身安全保障, 享有基本的居住条件和出行条件, 免遭痛苦或疾病威胁等方面的需求。

2.社交需求。指人才对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主要包括维持亲情、发展友谊、获得爱情以及归属于特定群体等方面的需求。

3.尊重需求。指人才对获得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的需求, 主要包括获得认可、名声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求。

4.成长需求。指人才对自己的个体素质得到全面充分提高的需求, 主要包括智力和才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增长的需求。

5.成就需求。指人才在事业方面追求创造和超越、争取获得卓越成就的需求。成就需求是人才最为看重的需求。

二、基于人才个体需求的人才发展环境建设对策

(一) 努力创建宜居环境, 满足人才生存需求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创建的《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7项一级指标。德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和《焦点》杂志每年推出“宜居城市排行榜”包括好学校、安全的街道、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供人们自由进行艺术和休闲活动的空间等30项标准。美国宜居城市的标准包括良好的教育、充足的就业机会、便利的交通和美丽的风景等。阿根廷的宜居小城则让人们买得起好房子。本研究认为, 满足人才生存需求的宜居环境至少应该符合环境优美、社会安全、交通便利、收入较高、房价适中、就医容易等特征。

1.要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葱郁的绿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因此, 应通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科学规划城市绿化工程, 做好城市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等措施, 营造“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宜居环境。

2.在社会安全方面, 要抓好社会治安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腐败事件的查处力度和执法不公的治理力度, 努力构建吏治清明、司法公正、治安良好的社会民生安全网络。

3.在交通建设方面, 要将交通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 通过优化交通网线布局,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优化整合公交线路, 完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等措施, 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行效率。

4.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解决分配机制不健全、分配秩序不规范的问题, 逐步提高人才收入水平。

5.加大房价调控力度, 使房价稳定下来并达到适中的水平, 让人才买得起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增加卫生资源的覆盖率, 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包括境外资源合资、独资办医或参与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鼓励其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慈善医疗机构和中医机构, 建立适应人才健康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医药卫生体制, 解决人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 积极构建和谐社区, 满足人才社交需求

当代社会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分离, 使人才对社区的依赖性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却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人与人之间平添了许多隔膜。一个社区里的居民抬头不见低头见, 却相互很陌生, 人才的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 应通过和谐社区建设, 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温馨感, 增进邻里感情, 满足人才的社交需求。

和谐社区建设, 一方面要完善社区硬件设施。社区硬件设施的健全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 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要坚持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 单位、社会投入为辅的投资机制, 建设包括社区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社区俱乐部、健身房、乒乓球活动馆、室内篮球馆、室内台球馆和棋牌室等在内的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 使活动中心不仅成为社区居民学习、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 还成为社区居民交往和沟通的场所。另一方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积极健康的社区活动可以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广泛而紧密地联系起来, 加强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亲和力, 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和谐发展。社区要结合实际, 以社区居民的爱好、兴趣为出发点, 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 为社区居民创造共同活动的机会, 建立居民之间的情感网络。

(三)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满足人才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相对于一般劳动者而言, 人才的尊重需求更为强烈, 要求更高。因此, 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以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政府应通过深入调研, 清理和废止那些不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旧政策和旧体制, 制定出符合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的新政策。要从政策上引导人们淡化“官本位”意识, 树立“知识本位”意识, 真正构建尊才、爱才、惜才、用才、护才的制度环境。同时, 对政策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跟进,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各级组织要完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 摒弃不利于人才成长的观念, 纠正论资排辈的不良习性, 坚决同嫉贤妒能的歪风邪气作斗争, 确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 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 努力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使各类人才能够平等竞争, 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 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 开辟多样性的人才成长通道, 为人才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3.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关心、支持人才工作, 参与、促进人才工作。对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各类人才, 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 工作上放手使用他们, 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各类事务中要让人才充分发表见解, 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甚至抱怨, 让人才真正感受到自身受到了重视。

(四)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满足人才成长需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J.马丁测算, 人类的知识是每三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知识折旧率”的说法:“一年不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 人才要满足其成长需求, 就得不断学习。而仅靠自学往往不能满足人才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需求。因此,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为人才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条件就成为知识时代满足人才成长需求的一个必然选择。

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7年, 我国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支出7122.3亿元, 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9%, 比2001年世界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别低1.5和2.6个百分点, 比2000年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而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07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等学校比上年度分别增长56.86%、62.38%、13.54%、20.64%、3.32%。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经费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各级教育生均经费的增长率。可见,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要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步伐, 必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 增加高等教育投入。首先, 政府财政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逐步提高高校生人均拨款水平, 要增加对高校基本建设支出的规划。教育主管部门要调整教育支出结构, 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 建立高教募款机制, 多元筹措高等教育经费。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 提高高校捐赠收入的比重。通过提供教育服务、咨询与培训、校办产业、科研合作、技术转让与服务等形式增加高校自我创收收入。再次, 要积极落实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政策, 筹集资金用于新校区建设。最后, 要积极引入市场融资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以设置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形式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 着力打造事业平台, 满足人才成就需求

事业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尤其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来说, 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满足人才的成就需求需要有事业平台。因此, 要着力打造多种多样的事业平台, 为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1.人才事业平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 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 为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事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 需要弄清楚自己的资源优势, 找准自己的特色产业。要依托优势资源,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提高优势产业的综合实力。要通过实施“集团发展, 上市经营”战略, 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要强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 拉长产业链条, 推进产业内部关联聚集,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和高起点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也可以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 应通过分类指导, 建设多种类、多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载体, 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创业平台。要在高校科技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园区、农业科技 (示范) 园区等各类园区开发建设基础上, 鼓励设立创新创业人才特区, 在宏观政策上予以倾斜。在特区完善各种服务设施, 严格把关, 保证进入特区经营的企业或学校的质量, 最终在特区建起一个充分满足人才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小高地”。还要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 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让人才看到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 满足其成就需求。

参考文献

[1]康锦.宜居信阳风华正茂[N].大河报, 2009-07-28.

[2]马晓丹.国外宜居城市:看重和谐软环境[J].书摘, 2008 (7) :70-72.

[3]潘裕民.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J].基础教育, 2008 (10) :34-37.

上一篇:杭电会计练习答案下一篇:市结对帮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