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2024-05-07

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精选6篇)

篇1: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卷烟品牌发展态势解析

发布时间:2007-08-0

3近年来,中国烟草坚持“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提高总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性目标,积极实施卷烟品牌整合扩张战略,着力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卷烟品牌发展总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外部环境的日趋严峻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卷烟品牌要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在体制、政策、营销、技术、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回顾:近年来中国卷烟品牌发展成效显著

亮点一:品牌发展“强者趋强”,重点骨干品牌持续扩张。过去一个时期,中国卷烟品牌曾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强者趋弱”现象,制约了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的提高。最近几年,中国卷烟品牌“强者趋弱”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一批重点骨干品牌规模持续扩张,总体上呈现出“强者趋强”的良性发展态势。2006年,全国共有12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和8个产销量超过100万箱的优势品牌。今年上半年,全行业有19个品牌销售额超过了50亿元,其中,“中华”、“云烟”、“白沙”、“芙蓉王”、“双喜”、“利群”、“红河”超过了100亿元;有14个品牌产销量超过了50万箱,其中“红梅”、“白沙”、“红金龙”超过了100万箱。近年来,上述品牌年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30%左右,总体上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红塔山”产量达57.9万箱,销量达56.9万箱,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7.2%和131.3%,预计全年产销量将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亮点二: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重点骨干品牌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全国卷烟品牌整合扩张取得了显著进展,品牌数量不断精简压缩,品牌集中度持续提高,重点骨干品牌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2002年,全国生产卷烟品牌758个,最大的10个品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15.9%。到2006年,全国卷烟品牌生产数量被压缩至224个,比2002年减少了534个;最大的10个品牌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31.9%,比2002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品牌生产数量被进一步压缩到165个,按销售额计算最大的10个品牌在全国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为41.2%,按销量计算最大的10个品牌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为37.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4和6.1个百分点。当前,行业工商税利的一半以上来自重点骨干品牌,重点骨干品牌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强。

亮点三:高档价位卷烟品牌增长强劲,品牌竞争格局发生较大变化。高档价位重点骨干品牌是烟草行业提高形象、提高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品牌,是实现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华”、“芙蓉王”、“玉溪”等高档价位卷烟品牌增长较为强劲,其中,“中华”2006年销量同比增长25.9%,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5.4%;“芙蓉王”2006年销量同比增长32.8%,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4.5%;“玉溪”2006年销量同比增长35.7%,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6.0%。除上述3个高档价位品牌外,“黄鹤楼”、“苏烟”两个高档价位品牌增长也非常迅速,其中“黄鹤楼”2006年销量同比增长34.8%,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9.3%;

“苏烟”2006年销量同比增长33.7%,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7.7%。此外,“云烟”、“利群”、“南京”等品牌零售价超过200元/条的高档规格也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无论从绝对销量还是从市场份额来看,近两年高档价位卷烟品牌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档价位卷烟品牌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虽然保持了较强的优势地位,但市场份额趋于下降;有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有的市场份额则呈现上升趋势。

亮点四: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拉动重点骨干品牌发展的效应迅速显现。近年来,行业通过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特别是通过工商管理体制分开和实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06年,全国卷烟省际间交易实际执行量占国内销售总量的比重为38.9%,比2004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省际间交易实际执行量占国内销售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43.0%。随着各省卷烟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环境不断好转,发展空间逐步扩大。总体上看,近年来重点骨干品牌市场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张,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地区,重点骨干品牌的成长态势更为良好。譬如,“红塔山”、“玉溪”、“中华”、“芙蓉王”、“云烟”、“白沙”、“利群”(按增长率排序)2006年试点地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3%、73.9%、67.4%、59.3%、45.0%、35.2%和31.6%,比该品牌在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分别高出2.4、38.2、41.5、26.5、14.7、16.8和3.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拉动重点骨干品牌快速发展的效应正在迅速显现。可以预见,随着“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范围的扩大和向“按订单组织生产”延伸,重点骨干品牌将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亮点五:工商企业共同培育卷烟品牌的意识在迅速增强,工商双方协同营销取得了积极进展。近年来,工商企业按照国家局的总体部署,纷纷把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作为最为重要的任务来抓,在协同营销、共育品牌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围绕培育重点骨干品牌,工商双方在共同研究分析零售客户和消费者行为特征、提高品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加强交流互动,进一步构建了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一些工业企业有效实现了研发前移,根据目标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品质和提升品牌形象,其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些商业企业自觉地把品牌培育作为应尽的责任,主动为工业企业做好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宣传营销等各项服务,有力地支撑了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和壮大。当前,工商双方共同培育卷烟品牌的意识正在迅速增强,如何以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为纽带构建新型工商关系,工商双方在理念上、行动上、方式方法上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和推进。

直面: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的现实

现实一:规模实力和市场集中度与国际卷烟品牌差距较大。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集中体现在重点骨干品牌上,而重点骨干品牌的竞争实力又体现在与国际卷烟品牌的比较上。近年来,尽管中国卷烟品牌取得了巨大发展,一批重点骨干品牌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国际卷烟品牌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譬如,2006年奥驰亚集团的“万宝路”销量为927万箱,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美元;日本烟草公司的“柔和七星”、奥驰亚集团的“蓝星”、日本烟草公司与雷诺兹美国烟草公司共有的“云丝顿”三大国际品牌销量均超过了200万箱,销售收入均超过了100亿美元。而同年中国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白沙”为175万箱,仅为“万宝路”的19%;销售额最大的品牌“中华”为39亿美元,仅为“万宝路”的12%左右。除了规模差距之外,中国卷烟品牌在目标市场的集中度也远远低于国际品牌。譬如,2006年“万

宝路”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40.5%,“柔和七星”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为32.2%,分别是“白沙”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9.4倍和7.5倍。目前,全球绝大部分国家最大的10个卷烟品牌市场集中度已超过80%,比中国卷烟品牌的集中度高出一倍以上。

现实二:对国内和省内市场依赖度过高。长期以来,中国卷烟品牌基本都是依托国内甚至省内市场发展。虽然以云南卷烟品牌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骨干品牌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均有销售,但总体上看,当前许多卷烟品牌对省内市场的依赖度仍然过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比较低,影响力比较小。譬如,2006年全国销售额最大的10个品牌对省内市场的依赖度(省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为42.1%,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度(国内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为96.0%;全国销量最大的10个品牌对省内市场的依赖度为51.9%,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度接近100%。而同期跨国烟草公司的核心卷烟品牌多为全球性品牌,境外市场销量占主导地位。从2006年境外市场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来看,中国卷烟品牌不到1%,而奥驰亚集团卷烟品牌为81.9%,英美烟草公司卷烟品牌为99.6%,日本烟草公司卷烟品牌为55.9%,帝国烟草公司卷烟品牌为87.5%。从各个跨国烟草公司核心品牌的市场覆盖面来看,目前,“万宝路”为160多个国家,“柔和七星”为40多个国家,“云丝顿”为60多个国家,“健牌”为70多个国家,“登喜路”为120多个国家,“好彩”为90多个国家,“波迈”为60多个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卷烟品牌不但境外销量很小,而且境外市场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少数国家的海外华人,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还很有限。

现实三:相关的配套及保障措施亟需跟进。第一,烟叶原料、尤其是高等级原料的有效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通常情况下,烟叶需要经过两年左右的醇化期才能投入卷烟生产,因此烟叶原料必须提前两年进行采购储备。近年来,随着卷烟品牌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如何从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获得有保障的烟叶原料,是当前许多重点骨干品牌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第二,实现异地加工、多点生产是绝大部分卷烟品牌规模扩张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处理好品牌输出与输入方的利益关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防止出现大的市场波动,当前在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都有许多需要继续探索和改进的地方。第三,“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促进了工业企业之间的适度竞争,逐步打破了原有品牌格局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平衡,营造了有利于优势品牌持续扩张的良好环境,但当前在工业快速响应商业订单、工商企业主体能力以及工商共同培育品牌的机制建设等方面,迫切需要实现创新和突破。第四,部分卷烟工业企业联合重组规模做大以后,患上了一定程度的“大企业病”,一些企业出现决策效率低下、市场反应迟缓、职责分工模糊、业务流程不顺畅、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这对品牌培育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现实四:品牌基础素质有待提高。在专卖体制保护、特殊市场(主要是礼品烟市场和公务烟市场)需求拉动和相对较低的税收负担下,中国卷烟品牌虽然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但在研发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文化内涵等品牌基础素质方面,总体水平相对较低。目前,许多卷烟品牌依然存在高原料、高包装、高投入现象,成本竞争力较弱,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在品牌培育维护过程中,目前还没有走出工业企业过度重视高结构,商业企业片面追求高毛利的“双高”误区,许多卷烟品牌在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较为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低水平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风格特色不鲜明,品牌文化建设较为落后。此外,中国卷烟品牌发展历史相对较短,面临的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较为特殊,品牌运作市场化程度较低,如何构建形成一套定位清晰、架构合理、流程顺畅、营运高效、保障充分的品牌运作模式,当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

现实五:社会环境压力日趋加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后,烟草企业面临着额外成本不断增加、广告赞助日益受限、社会形象有所弱化等巨大压力,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为切实做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相关工作,国务院已于今年4月27日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可以预见,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烟草企业在广告宣传、制造包装、税收价格、消费需求、公共关系等方面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卷烟品牌培育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特别是卷烟包装警示语的增加,对以礼品性消费、公务性消费为重要支撑的高档价位卷烟品牌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思考:推动中国卷烟品牌持续发展的对策

对策一:在卷烟百牌号基础上,着力培育壮大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近年来,几大跨国烟草公司均以发展少数几个重点品牌为支撑,全力推进品牌全球扩张战略。譬如,在排名前四的跨国烟草公司中,奥驰亚集团重点发展“万宝路”和“蓝星”两大品牌;英美烟草公司重点发展“健牌”、“登喜路”、“好彩”、“波迈”四大“全球驱动品牌”(Global Drive Brands);日本烟草公司重点发展“柔和七星”、“云丝顿”、“骆驼”、“沙龙”四大“全球旗舰品牌”(Global Flagship Brands);帝国烟草公司重点发展“大卫•杜夫”和“威斯”两大品牌。我国地域广阔,消费层次较多,消费习惯差异较大,卷烟品牌发展必须坚持以百牌号为基础。同时,要整合优势资源,在卷烟百牌号基础上,着力培育壮大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以此实现烟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总体竞争实力的持续提高。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和国家局、总公司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同时,中国烟草应始终坚持市场化取向和竞争力导向,对现有品牌进行全面分析和梳理,积极构建重点突出、定位清晰、层次合理、体系完整的品牌结构。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方向,认真搞好市场细分和品牌细分工作,避免一味追求税利增长和高档高价的片面倾向,把提高品牌目标市场占有率、提高实现“两个跨越”的能力、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提高技术含量以及打造品牌个性特色、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对重点骨干品牌发展方向和工商企业行为的引导。要充分发挥烟草专卖专营的体制优势,健全完善配套的“扶优扶强”政策体系,努力为重点骨干品牌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重点骨干品牌在引导消费、创造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骨干品牌对行业整体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努力实现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的持续提高。

对策二:推动卷烟工业企业跨省联合重组,加大卷烟品牌定向整合力度。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要求实行更加严格的计划管理;而培育壮大卷烟品牌,客观上要求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品牌在生产指标方面的束缚,实现烟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此,要在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切实履行好总公司对所属企业的出资人权利,一方面继续推动已经实现省内企业联合重组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发展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产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卷烟工业企业跨省联合重组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着力培育壮大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要妥善处理好市场机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坚持现有卷烟生产计划管理体制前提下,深入推进卷烟产销衔接模式改革,对卷烟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新增的计划指标应主要用于扶持重点骨干品牌;对于产大于销品牌的“剩余指标”,要通过定向整合方式,调整用于生产重点骨干品牌。

对策三:加强烟叶基础工作,积极构建与卷烟品牌规模扩张相适应的原料保障体系。解决烟叶原料的瓶颈性限制,是培育卷烟品牌的关键性环节。为此,烟叶生产要切实围绕卷烟品牌的发展需要,优化种植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加强配套技术研究,认真搞好部分替代进口烟叶工作,切实保障烟叶原料的有效供给。卷烟工业企业要加强配方和工艺创新,进一步挖掘原料的使用价值,拓宽配方的视野和思路,解决对高等级原料、局部地区原料和进口原料依赖度过高的问题;要积极参与烟叶育种、种植技术、烘烤工艺和特色烟叶的研究和开发,高度重视烟叶基地化建设,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超前谋划烟叶原料保障工作。全行业要按照《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等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和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从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在国家局、总公司的主导下,要进一步完善烟叶生产、流通和打叶复烤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构建卷烟工业与烟草农业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和谐共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对策四:加强工商协同和批零互动,为卷烟品牌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卷烟品牌是中国烟草的宝贵财富,发展壮大重点骨干品牌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当前,要继续深入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和组织生产工作,不断提高网络建设整体水平,切实加强工商协同营销,努力提高卷烟品牌适应市场、创造需求、引导消费的能力和水平。要按照“两个跨越”的要求,坚持统一市场的方向,工业企业要解决过分依赖省内和国内市场的问题,合理选择目标市场,不断提高省外和国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商业企业要解决过分依赖省内品牌的问题,合理选择目标品牌,切实加强对卷烟品牌的培育和支撑力度。要构建工商企业共同培育品牌的机制和环境,工商双方既有专业分工,又要紧密合作;工业要围绕品牌做企业,商业要围绕品牌做市场;工业要保证市场供应,商业要保证渠道畅通;工业要更多地研究消费者,商业要更多地研究零售客户;工业要进一步突出品牌核心价值、突出品牌主导规格、突出品牌风格特色、突出品牌技术创新、突出品牌质量控制、突出品牌主体标识,切实提高品牌基础素质,商业要进一步完善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切实克服非市场因素,保障卷烟品牌之间的适度、有序、公平竞争。为协调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环节利益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卷烟价格管理体系,合理确定各环节价格差率,切实维护零售客户的合理利益。要努力把零售客户纳入统一的品牌培育体系,从战略高度与零售客户建立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切实加强批零互动,真正形成各环节齐心协力共同培育卷烟品牌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对策五: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认真做好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各项工作。《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后,国际烟草市场发展环境变得空前严峻。要紧紧抓住现阶段我国市场非常宝贵但可能稍纵即逝的战略性机遇,进一步推进实施品牌整合扩张战略,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产销规模大、市场覆盖面广、消费者忠诚度高、综合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品牌。当前,要切实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在认真履行公约条款的同时,积极研究由于包装改变、广告营销限制、税负提高等控烟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要切实改变拼原料、拼包装和一味追求高结构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力争在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精心组织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力争在烟草育种、卷烟调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要推动烟机工业与卷烟工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培育卷烟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和保障。从全球卷烟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卷烟品牌在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淡

味型低焦油工艺配方、烟气及烟支燃烧剩余物减量化处理、低成本多点均质化生产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尤其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包装创新和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努力在履行有关控烟政策的同时,维护好高档价位卷烟品牌的目标市场,避免目标顾客和目标消费群体的迅速转移和流失。

对策六:加大打假打私力度,切实减少假冒商标卷烟。假冒商标卷烟的盛行,对卷烟品牌尤其是重点骨干品牌构成了巨大威胁。为切实减少假冒商标卷烟,当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联合打假长效机制的作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努力提高卷烟品牌的防伪水平,不断增加造假贩假的难度和成本。要与零售客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努力提高零售客户依法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向消费者广泛传递卷烟品牌的相关信息,努力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链接

近年中国卷烟品牌发展大事记

2001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了“2001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品牌”名单,36种卷烟获此称号。同年,国家局制定了《中国卷烟品牌战略研究提纲》。

2002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发展战略;同年8月,国家局推出99个卷烟优等品牌号。

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工商分开体制改革,带来了工商企业的整合和变化,逐步形成大市场,促成大品牌的产生;同年底,国家局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品牌,为中国烟草打造强势品牌阵营指明了方向。

2004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布出台了《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

200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培育10多个全国重点骨干品牌。

新闻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保江

篇2: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中国卷烟品牌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五”期间重规模扩展和“十一五”期间从“单纯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化两个阶段,呈现出发展环境趋好、品牌强者趋强、扩张支点上移、定位日渐清晰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中国卷烟品牌发展战略将以“532”的品牌规模体现行业发展,以“461”的效益贡献体现行业价值,以减害降焦体现“两个至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前沿:在2010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代表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卷烟品牌未来发展新目标:“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全行业要培育出2个产销规模超过500万箱、3个超过300万箱、5个200万箱以上,定位清晰、风格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并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即“532”发展目标。同时,“着力提升品牌价值,通过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培育出12个批发销售收入(含税)超过400亿元的品牌,其中6个超过600亿元、1个超过1000亿元”,即“461”发展目标。这是继2002年国家局提出“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行业发展目标和2006年提出“两个十多个”的品牌发展方向之后的又一重要品牌发展目标。与之相呼应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局党组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这也是继“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局提出“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行业发展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战略任务之后的又一重大转变。这一系列发展目标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烟草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将酝酿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既是整个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而这一系列变革的着力点,将从品牌开始,以品牌体现。

我国卷烟品牌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三大”战略推动品牌规模扩展

2000年,中国卷烟品牌注册商标多达1181个,2568个规格。面对行业“散、乱、小、低”的发展格局,2001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卷烟产品结构调整的意见》,制定了《中国卷烟品牌战略研究提纲》,11月国家局公布了“2001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品牌”名单,36个卷烟品牌获此称号。同时,中国烟草行业开始逐步关停年产量10万箱以下的小厂,对年产量10万箱-30万箱的企业实行兼并,对40万箱上下的中型烟厂实行重组,从政策上开启了国产卷烟的品牌发展之路。

2002年,国家局提出“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整个“十五”期间,“三大”战略成为国产卷烟品牌规模扩展的政策基础。2003年开始,行业实施了“工商分离、联合重组、调整职能、理顺资产”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带来了工商企业的整合和变化,逐步形成大市场,促进大品牌的产生。2003年,国家局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品牌的概念,为打造强势品牌阵营指明了方向;2004年8月,出台了《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进一步指明了卷烟品牌整合的方向。“十五”期间,国产卷烟品牌发展基本还处于“重规模扩展”的阶段。行业的品牌战略都是为了进一步整合精简行业品牌个数、提升品牌集中度,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大品牌规模。这一时期,增长较快的都是中低档烟品牌,它们通过企业自身资源整合,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国卷烟品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层次的规模扩张阶段。

●“两个十多个”促进品牌价值提升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局在2006年出台了《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着力培育十多个全国重点骨干品牌和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2008年,公布了《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目录》和《定向整合品牌目录》;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指导意见》。在“两个十多个”战略构想指导下,“十一五”前期,以“红梅”、“红河”、“红山茶”、“白沙”为代表的全国性强势品牌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品牌输出,积极抢占计划指标、聚集发展资源,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十一五”后期,品牌更加注重从“单纯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转化,以“红塔山”、“双喜”、“云烟”、“七匹狼”、“白沙”为代表的中高档烟品牌成为各卷烟工业实施定向整合、推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源型品牌”。这些品牌在全国卷烟大品牌阵营中逐步崭露头角,形成了“大品牌赢得大市场——大市场整合大资源——大资源推动品牌大发展”这样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而“中华”、“芙蓉王”、“玉溪”、“利群”、“黄鹤楼”等高档烟品牌更加注重规模价值含金量,在保持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和溢价能力,以高结构成为国产卷烟品牌的另一支主导力量。

●“532”、“461”引领品牌目标集聚

到2010年“十一五”计划结束,以“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为战略任务的上一轮行业改革即将完美落幕。尽管改革发展、联合重组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但以“大”为标准的品牌发展目标已然达成。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以“强”为目标的品牌竞争将拉开帷幕。

新一轮行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卷烟上水平”,其核心是品牌发展上水平,“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将引领国产卷烟品牌目标集聚。“532”和“461”的品牌发展方向,就是要在品牌规模上体现行业发展,在效益贡献上体现行业价值。到“十二五”末期的2015年,由“532”和“461”阵营所组成的“十多个大品牌”,将囊括中国烟草规模和效益排前的所有品牌,总量将达到3500万箱以上,将占中国卷烟销量的2/3强,将是中国烟草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资产。更重要的是,“532”和“461”目标的提出,将如同“工商分离”一样,成为新一轮行业改革的突破口,进而巩固和提高改革成效,加速和推进改革步伐。

我国卷烟品牌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

十年来,从“36个名优烟”到“百牌号”,再到“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我国卷烟品牌发展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正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品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趋势: ●政策引导加强,发展环境趋好

近年来,行业通过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也支持了大品牌的发展。无论是工商分离、联合重组、理顺资产管理体制等体制层面的改革,还是改革卷烟交易方式、价格梯次化、定向整合、工商协同营销等机制层面的改革,其作用力最终都体现在品牌的发展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政策导向作用下烟草工商企业的思路转变和行为调整,正是卷烟品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两个十多个”战略的提出,极大地增加了卷烟工业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各工业企业纷纷调整品牌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品牌整合,联合重组企业抛弃自有品牌情结,放眼长远、融人发展,促进了大品牌的成长。又如,定向整合政策促进了计划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品牌通过争取需求进而争取更大的市场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计划的瓶颈制约。再如,价财税联动调整营造了价格公平竞争环境,使品牌能聚力于质量、创新、价值等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总之,政策的导向作用日益显著,使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环境不断好转,发展空间逐步扩大。

●规模稳定增长,发展强者趋强

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头10年,中国烟草行业在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发展变革后,“产销增加,结构提升,效益增长”三个趋势始终没有改变。卷烟销量从2000年的3368万箱增加到2009年的4548万箱,年均增加118万箱,年均增长4%;单箱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6463元提高到2009年的16134元,年均增长10%;行业工商税利从2000年的105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131亿元,年均增加408亿元,年均增长20%。如前所述,卷烟单品牌产销规模在这十年间,也从不足3万箱增长到30多万箱,增长了十多倍;百万箱以上规模的品牌从无到有,发展到现今的12个。品牌“强者趋强”突出表现为:一是高档烟品牌的成长性明显快于中低档卷烟;二是规模较大品牌的成长性快于规模较小品牌;三是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当前产量前十位品牌的集中度已经达到38.2%,较2000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结构持续提升,扩张支点上移

从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销量增长速率与品牌结构关系的研究来看,我国卷烟品牌规模扩张速度与单条批发均价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主要原因除了市场需求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单条批发均价过低的品牌,市场容量缩小,且品牌盈利能力不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批发均价高于300元/条以上的高档烟品牌如果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则会引起价格不稳,销售出现动荡,价格变化对这些品牌规模扩张有较大影响。单条批发均价在50元/条—180元/条之间的产品,恰好能平衡上述存在的两种矛盾,品牌结构在这一区间的大多数品牌销量增长均较为迅速,尤其是以“红塔山”、“芙蓉王”、“玉溪”、“云烟”、“利群”、“黄鹤楼”等为代表的品牌,销量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卷烟消费结构将更趋“橄榄型”——农村和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将有所提高,消费的低档卷烟结构将有所上移。而高收入阶层的享受型消费将逐渐趋于理性,超高价位卷烟的增长势头将进一步减缓。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卷烟的单条批发均价将达到每条100元左右,届时零售价70元/条-80元/条、100元/条、200元/条的卷烟必然是主流价位,“十多个大品牌”也将在这些主流价位中产生。单条批发均价低于50元条的品牌在未来的定位中,已经丧失了结构提升的机会,这些品牌规模持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

●定位日渐清晰,支撑作用明显

品牌定位,就是赋予品牌一个特定的形象,使其能够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随着国产卷烟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化,品牌定位日渐清晰,进而成就了企业定位的日渐清晰,对行业平稳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品牌定位过程中,品牌数量从2000年的一千多个整合到现在的一百多个,大企业基本确立了“效益型+规模性”的品牌架构,如上海烟草集团“‘中华’、‘红双喜’、‘中南海’”,红塔集团“‘玉溪’、‘红塔山’”、红云红河集团“‘云烟’、‘红河’”、湖南中烟“‘芙蓉王’、‘白沙’”,湖北中烟“‘黄鹤楼’、‘红金龙’”,浙江中烟“‘利群’、‘大红鹰’”等品牌组合,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有限的计划资源发挥出最大的配置效应,也促进了市场优势资源的相对集中。同时,近年来围绕品牌定位所实施的差异化战略、文化塑造工程和品类构建工程,突出了品牌特色,形成了品牌所特有的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定位的清晰,也使得品牌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愈发明显,为未来的大品牌竞争格局奠定了基础。当前,“20+10”个重点骨干品牌基本代表了各工业企业的未来品牌发展方向。一方面,这些重点骨干品牌在本企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行业的支撑带动不断加大。2009年,30个重点骨干品牌占全国卷烟的产销比重超过50%,实现的税利占工业企业总税利的75.7%,实现的利润占工业企业总利润的85.3%,且这些比重还在以每年4-6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

未来我国卷烟品牌发展趋势展望

在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党组明确提出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并且特别指出:“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品牌发展上水平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重点品牌规模扩张、要积极实施减害降焦、要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就此战略任务,“532”是规模扩张的蓝图,“461”是价值提升的愿景,减害降焦是“两个至上”的体现。品牌的规模和价值将构成反映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大品牌”的发展目标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型”调整深化为追求“价值规模型”,是行业在认识品牌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新的跨越,是在品牌发展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532”发展目标的提出,表明行业在大品牌的发展上还没有达到目的,还要继续做大品牌,也表明行业做大品牌决心和信心比过去更大了。未来,“532”品牌的底线是200万箱的单品牌规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红塔山”和“白沙”最有希望进入2个500万箱品牌行列;“红河”、“双喜”、“云烟”、“红金龙”最有希望进入300万箱品牌行列;“利群”、“黄山”、“七匹狼”、“娇子”、“黄果树”最有希望进入200万箱品牌行列。

“461”发展目标的提出,既表明提升卷烟品牌结构是品牌发展价值提升的必然要求,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体现行业价值、发挥专卖体制优势的必然要求。品牌价值,不单纯指价类结构,还承载着科技、文化、形象等附加价值。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华”、“芙蓉王”、“玉溪”、“利群”、“红塔山”、“云烟”、“黄鹤楼”、“红金龙”、“白沙”、“双喜”、“红河”、“南京”、“苏烟”、“七匹狼”、“娇子”等重点骨干品牌都有希望在2015年达到4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规模。其中,“云烟”、“玉溪”、“红塔山”、“芙蓉王”、“白沙”、“利群”、“黄鹤楼”、“双喜”等品牌最有希望进入销售额600亿元以上品牌行列,“中华”最有希望进入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品牌行列。

●减害降焦则不仅仅是品牌发展问题,更是关乎品牌生存的问题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国产卷烟品牌发展中,发展目标将依循“规模+价值+减害降焦”的思路演进,只有进入了“200万箱+400亿元+10毫克”这样的底线,才能确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品牌。未来,由“532”和“461”品牌共同组成的十四、五个品牌,将主导中国卷烟市场,其它品牌基本以满足区域化、个性化市场为主,现有品牌中的多数将退出历史舞台。为支持这一品牌发展战略,国家局正在抓紧制定“卷烟上水平”实施规划,核心内容首先是做好“增量”、“存量”、“调量”等三个600万箱的文章,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是增加对“

篇3: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1 分区域卷烟品牌发展空间评价模型

卷烟品牌的发展同时受自身发展及外部市场竞争状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品牌自身状况及其所在市场竞争状况两方面来衡量卷烟品牌的发展空间。我们用品牌自身需求缺口来判断自身发展状况,用卷烟品牌所在价区缺口和市场竞争格局来衡量市场竞争状况。

1.1 卷烟品牌自身缺口及价区缺口

产品的需求缺口是指有需求但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有需求缺口说明该产品存在发展空间,具有进一步扩张市场的潜力。卷烟品牌自身缺口是指对该品牌有需求但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价区缺口是对该品牌所在价区的所有卷烟品牌有需求但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

自身需求缺口= 需求量- 订单量

价区需求缺口= 价区需求量- 价区订单量

1.2 抢夺价区市场缺口的能力分析

卷烟品牌所在价区存在缺口,说明市场对该价区卷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该品牌能够占有价区缺口的多少比例,由市场的竞争状况及该品牌处在竞争市场中的位置决定。

表1 是根据市场类型和卷烟品牌在竞争市场中所处位置对卷烟品牌抢夺价区市场缺口的能力的评分表,例如,价区市场被某一品牌所垄断,即属于完全独占型,则大部分的价区缺口都将被该品牌所占有,故将其赋9 分,而其他品牌抢夺价区市场缺口的能力微弱,故赋1 分。

1.3 卷烟品牌在各区域发展空间综合评价

首先,将在销市场中卷烟品牌自身缺口、所属价区缺口及抢夺价区缺口机会评分作为基础指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本文采用等权重的方法。

最后,将指标和权重相结合,建立品牌发展空间综合评价模型,得到品牌在各区域市场的发展空间综合评分。

2 分区域卷烟品牌发展空间应用研究——以云烟(软珍品)为例

本文以2015 年5 月份,[170-220 元) 价位段的云烟(软珍品)为例,分析云烟(软珍品)在各个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进而对各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进行排序,找出发展空间较大的区域,为云烟(软珍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扩张市场提供数据支持。

云南(软珍品)目前在除浙江省外的32 个省级市场均有销售,根据各省级市场格局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得到云烟(软珍品)在这32 个省级市场中抢夺价区缺口机会得分如表2 所示。

云烟(软珍品)在各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综合评分如下表3,32 个在销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差距很大,其中,四川市场的发展空间最大,其次是云南、江苏和河北市场,青海、宁夏和甘肃等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较小。云南中烟可以对发展空间较大的省份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加强对该区域的品牌推广,迅速提升云烟(软珍品)的销量。

3 结语

本文以卷烟需求缺口为出发点,结合各区域市场的竞争格局,建立品牌发展空间综合评价模型,探寻卷烟品牌在各区域市场的发展空间。再根据卷烟市场的实际数据,计算云烟(软珍品)在全国在销省级市场的发展空间,得出云烟(软珍品)在四川、云南和江苏等市场的发展空间较大,可通过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扩大该地区卷烟市场。云南中烟还可将品牌发展空间评价模型做成应用系统,实时、高效地对中烟下的所有品牌进行发展空间分析监控,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支撑。

参考文献

[1]黄永东.邵阳市烟草公司省外卷烟品牌推广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2]张鹏宇.山东中烟“泰山”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高国辉.河北中烟工业公司“钻石120”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2.

[4]李伟,韩立岩.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5):87-98.

[5]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1(6):41-46.

篇4: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关键词:广西烟草;卷烟上水平;品牌战略;品牌培育

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财税创收和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可以说在“量”上的积累已趋于饱和,上升空间已经不大。然而,烟草行业的发展在“质”上的突破却可以大有作为,其突破的关键点主要在于培育和发展卷烟品牌,行动的起点在于制定卷烟品牌的战略规划。

1、推进广西卷烟上水平,制定卷烟品牌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1.1卷烟上水平的内涵

随着国际控烟反烟浪潮的推行,烟草行业面临上水平、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选择。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是烟草行业实现战略转移的突破口,有助于优化烟草产业结构,提升卷烟品牌价值,提高卷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全行业的竞争实力。2010年1月,姜成康局长明确把“卷烟上水平”确定为全行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在品牌发展、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基础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上水平的要求。在五方面工作任务当中,品牌发展上水平是最终实现卷烟上水平的综合体现,而原料、科技、管理、营销都是支撑品牌发展上水平的要素。其中原料是基础,是产业链的源头;科技、营销、管理是中间环节,支撑品牌发展;营销是连接制造商与经销商、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1]。可见,卷烟上水平所要求的“五个上水平”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需要全面认识,统筹谋划,系统思考,整体推进。

1.2广西烟草制定卷烟品牌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2]。烟草制品物质特性的高度相似及产品使用价值的单一,客观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品牌效应,即消费者购买或消费某种卷烟时,主要是受品牌因素的影响。烟草企业只有依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才可能在今后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策略,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本质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产品、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很容易被对手模仿,而品牌具有不可模仿性,因为品牌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一种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余明阳,戴世富,2009)[3]。

广西卷烟上水平目标与全国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以卷烟营销为核心任务的基础上,更强调了队伍建设、专卖管理、基础管理、规范建设等工作的全面推进。广西烟草若能在品牌战略研究方面制定出具体详尽的方案来,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实现的效果,整合市场资源,促进广西烟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2、现行广西卷烟品牌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2.1基于卷烟消费者层面品牌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2.1.1广西卷烟品牌的区域性强,品牌市场格局尚未完全打开

广西现存的最大两个卷烟品牌“真龙”和“甲天下”虽然在广西区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较高,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来,广西卷烟品牌在全国高端卷烟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销售仍以区域性为主,未来的成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1.2广西重点骨干卷烟品牌培育的关怀式营销策略不够

作为广西重点骨干卷烟品牌的“真龙”和“甲天下”,营销人员对其营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这两个高端品牌营销的关怀程度不够,其原因除营销激励不足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两大品牌营销的队伍素质不高,关怀式服务意识不强,营销技巧及投入营销情感不够等。

2.1.3广西卷烟品牌整合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固定的品牌消费群

广西目前的卷烟品牌除两大重点骨干品牌外,其他品牌呈现出规格多、杂、乱的状态,这不仅影响了两个重点骨干卷烟品牌的保持和发展,更造成了其他小品牌间消费群的相互竞争与打压,给区内整个卷烟品牌的建设带来不确定性发展因素。特别是小品牌间的恶性竞争行为,会使消费者付出较多的品牌选择时间和精力,带来产品功能、消费者身体、财务、社交、心理及时间上的各种风险,以至于难以形成固定卷烟品牌的消费群。

2.2基于卷烟生产者层面品牌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2.2.1强强联合的品牌交流合作不够,卷烟品牌价值的利用效率较低

广西的“真龙”、“甲天下”两大卷烟品牌与区外一些区域性较强的重点卷烟品牌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对于区外卷烟品牌在品牌运营与管理方面还有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在实际中广西烟草并没有能够积极争取到更多的对外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同时,在接受区外卷烟品牌进行本地区销售时,广西烟草公司也未能充分利用好广西卷烟品牌的知识产权来保证好区卷烟品牌的系统建设和健康发展,易给消费者造成一定误解,对自身品牌的维持构成威胁。

2.2.2广西卷烟的品牌定位尚不明晰,品牌经营存有风险

广西重点卷烟品牌“真龙”和“甲天下”虽已双双进入全国《卷烟百牌号目录》,但其仍没有形成明确的品牌个性与品牌主张,品牌价位相互冲突,品牌形象模糊混乱,对品牌价值整合、品牌发展及品牌扩张造成消极的影响[5]。广西卷烟品牌间差异性不明显,相互干扰性强的特点,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商业企业的选择。

2.3基于卷烟经营者层面品牌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2.3.1广西烟草品牌营销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近年来广西各烟草公司营销队伍建设反映的情况看来,肩负宣传卷烟品牌使命的营销人员存在“轻规范”现象:一是很多新招的非营销人员经常被随意借调为营销人员使用,既不能人尽其才,又削弱了整支营销队伍进行品牌宣传的效果;二是个别单位为追求销售额不惜违规操作——先把卷烟卖给零售户,再从零售户那里收回,最后集中倒出去。这些存在于营销队伍里的问题,对于广西卷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改进。

2.3.2烟草专卖式销售使得广西卷烟品牌的战略经营效率不高

烟草专卖是国家基于控烟角度考虑所规定的烟草销售的统一方式。从卷烟品牌及经销商品牌经营的角度分析,因烟草专卖很难破除区域性卷烟品牌的界限,使得不断打开广西卷烟品牌的难度较大,就提升卷烟品牌来说不得不承认其不足。在专卖制下,专卖店或是专卖柜一般附属于经销商的主业经营,经销商一般只会积极努力开展主业的营销工作,而对于辅业经营的卷烟销售缺乏相对的积极性,于是广西卷烟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于继承下来的固定消费群,对于提升广西卷烟品牌与拓宽品牌消费群无益。

3、推进广西卷烟上水平目标实现的品牌发展战略对策

3.1加强品牌建设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品牌价值

广西烟草提升品牌时,应主动与区外一些优秀卷烟品牌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在品牌战略规划和实施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相互学习,以知己知彼,并争取机会将自主品牌打入区外市场,以开拓广西卷烟品牌市场。同时还应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并不断发展。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好广西卷烟品牌的知识产权,逐步将广西卷烟的品牌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终意义。

3.2加强品牌营销队伍建设,倡导关怀式品牌营销

首先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使营销人员能够发挥所长,实现高效的专业化营销。其次,应重点对营销人员进行相关营销理论及品牌战略营销方面的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考核,以合理安排好营销岗位。此外,对一些拥有较强卷烟营销经验与营销技巧的营销人员应重点往营销理念、营销文化和关怀情感方面培养,让这些人员在向消费者实践关怀式营销活动后,可以达到让新老消费者重新或进一步认可广西卷烟品牌的效果。

3.3整合品牌优势,对小品牌进行瘦身

当延伸品牌没有区隔,起不到协同竞争的效果,或者延伸的品牌过多,非但没有收到预期成效,反倒会挤占企业资源,损坏母公司形象时,企业应当采取品牌瘦身策略,对品牌线进行瘦身[4]。发挥广西卷烟的品牌资源优势,就需将广西卷烟中那些销量大,消费群体多,但品牌效应不强的卷烟品牌纳入大品牌下,并在原有大品牌下分出一系列相对较低档位的子品牌,以吸收取消品牌后的原有小品牌,实现小品牌向大品牌的整合,并对其实施合理的后续品牌管理,以完成广西卷烟品牌的瘦身活动。但实现卷烟品牌形式瘦身后,广西烟草还应当继续对整合后的大品牌进行实体培育,通过不断调整新品牌卷烟产品生产中绿色物质的摄入、进行技术升级、生产工艺与流程再造,真正实现“低焦油、低损害、高水平、高品质”卷烟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并逐步通过提高售价以补偿增加的成本。这样,既留住了原有消费群,又通过品牌产品的不断优化升级培育了新品牌。

3.4应采取品牌差别定位策略,培养出广西卷烟的品牌个性

为缩小目前广西卷烟品牌与区外卷烟品牌的差距,在对广西卷烟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时应当采取差别定位(也叫做避强定位)方式,实行差异化的品牌战略以减少品牌定位的相关风险。

3.4.1突出品牌战略重点,做大做强 “真龙”和“甲天下”品牌(下转第79页)

(上接第81页)做大广西烟草,需要“大品牌”的支撑;做强广西烟草,就必须培育出“强势品牌”,并将其做精做细。建议广西烟草在抓住机遇,加快品牌整合的同时,更应抓住重点,做大做强“真龙”和“甲天下”两大重点骨干品牌,将其打造成为可互补的品牌,以降低品牌运营风险,提升广西卷烟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3.4.2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适应行业市场化改革

广西烟草公司应在价位、名称、定位和配方上实施差异化战略,在强化广西卷烟品牌整体形象时,应更加清晰定位出“真龙”和“甲天下”品牌的个性品质,避免市场认知上的混乱,增强品牌定位适应市场的能力。另外,广西烟草在品牌建设中应进行梯次化定价:“甲天下”品牌可定位为中低档卷烟(20 元/ 盒以下),“真龙”品牌可定位于中高档卷烟(20 元/ 盒以上),以利于消费者识别[5]。另外,还可实行配方差异化策略,在不同销售区推广不同口味偏好的卷烟品牌,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5争取工商协作,保证广西卷烟品牌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下,为实现培育和发展广西卷烟品牌的目标,广西烟草应当紧紧围绕市场,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工商协作,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解决好品牌培育的难题,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培育出全国性卷烟大品牌。

3.5.1构建工商培育品牌的分工协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广西卷烟工业和卷烟商业在培育广西卷烟品牌时应遵循分工协作机制,为提升品牌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可见表一。 表一 工商协同培育卷烟品牌的分工内容与工作重心

3.5.2深化工商协同营销,促进广西全国性卷烟大品牌的成长

广西的卷烟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应按照“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的要求,深化工商协同营销,构建一个分工专业、协同一致、组织有序、和谐发展的具有广西烟草特点的一体化营销体系,以品牌为载体,不断提升协同培育品牌能力,现实全国性大品牌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永照.论“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意义[EB/OL].(2010-04-1)

http://www.tobaccochina.com/news/analysis/wu/20104/2010331145350_402646.shtml

[2] 品牌_品牌一般的定义[EB/OL]. (2010-9-30)

http://baike.baidu.com/view/9013.htm

[3] 孙君荣. 新形势下烟草商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构想[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8(01).

[4] 汪秀英.企业品牌工程的运营与管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123-125.

篇5:卷烟品牌发展研究报告

纵观,全行业销售低焦油品牌卷烟88.6万箱,年销量25亿支(5万箱)以上的仅有上烟集团的“红双喜”、“中南海”、吉林烟草工业的“长白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与其它传统烤烟型品牌相比,无论是品牌规格数量,还是总体销量,都距完成2015年低焦油品牌规划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到2011年,据相关数据显示,仅第一季度,低焦油卷烟销量就已达到86.9万箱,接近全年的销量,低焦油卷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销量、结构以及品牌规格数量均快速增长。

2011年,低焦油卷烟销量实现“开门红”,快速增长的数字让行业倍受鼓舞,也需要更为理性地看待。

首先,2011年以来,低焦油卷烟销量较之于之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与及之前,行业低焦油卷烟销量进行的对比。,低焦油卷烟的合计销量虽然增长超过20%,但总量规模不足百万箱,市场份额只有1.89%。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自起,低焦油卷烟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销售收入仅61.59亿元,已达到120.34亿元,增幅近100%。,低焦油卷烟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低焦油卷烟发展趋势迅猛,低基数、快增长现象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调焦”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依据《卷烟》国家标准的规定,盒标焦油量(5-10)mg/支的卷烟其实测焦油量和盒标焦油量可以有2mg/支的允差,实测在10mg以下的就可以标8mg。而这一部分卷烟也都统计在低焦油卷烟之列。

对此,加快低焦油品牌成长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卷烟上水平”,行业还面临着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不均衡快变化——低焦油卷烟品牌分布格局

一项的资料显示:“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低焦油卷烟的销量分析可以发现,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于低焦油卷烟的消费能力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焦油含量8毫克/支以下的卷烟销量占地区卷烟总销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大连、福建等地区焦油含量≤8毫克/支的卷烟销量已经占到当地总销量的2%以上,浙江、江苏等地区低焦油卷烟销量比例也在1%以上,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低焦油卷烟的接受能力、购买倾向比其他地区高,他们对于低焦油卷烟的认识和对卷烟品质的诉求已经逐渐发生了转变……”

目前,低焦油卷烟在国内市场呈现分布不均衡,其中表现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究其原因,地方差异、企业规模、品牌结构等都是造成不均衡格局的原因。

从不同区域看,低焦油卷烟发展北方比较快,南方相对慢。东北三省一市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左右,而东北地区的卷烟总销量在300多万箱;加上北京等地,北方地区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远高于其卷烟总销量在全国的份额。南方方面,福建销量最多,达到11万箱。2011年一季度这种区域格局虽有改变,但是基本状况没有变。

从企业或品牌规模来看,小企业小品牌发展快,大企业大品牌发展相对较慢。中烟实业的企业体量相对较小,有两个企业及“长白山”和“兰州”两个品牌低焦油卷烟销量位居前列。及2011年一季度低焦油卷烟产销量较大的有上烟集团、福建中烟、川渝中烟等企业和“红双喜”、“中南海”、“七匹狼”、“娇子”等品牌。

从品牌结构来看,低焦油卷烟中端品牌整体表现较好,高端品牌在2011年一季度有明显突破。低焦油卷烟品牌主要在中低端,如“中南海”、“都宝”等。但是2011年由中端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明显,低焦油一类烟的比重大幅提升,一些高端品牌快速反应大步跨入低焦油阵营,“黄鹤楼”低焦油卷烟销量由全年的不足1万箱激增至2011年一季度的17.9万箱,“芙蓉王”没有低焦产品,2011年一季度销量1.1万箱,“利群”全年低焦产品销量不足0.67万箱,2011年一季度销量0.74万箱。

总体来说,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将给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多样性多元化——低焦油卷烟发展特点

我国烟草企业一直把减害降焦作为烟草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为核心,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突出中式卷烟风格特色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和集成,研究了一系列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的降焦综合技术,并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制定了有序的中长期低焦油产品发展战略。在低焦油卷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第一是区域性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例如,上烟集团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几款低焦油卷烟新产品,其中8毫克特醇“红双喜”的烤烟型卷烟,在大幅度降低焦油的同时,吸味口感依然十分出色。目前,上烟集团卷烟产品的平均焦油含量已经下降到了12.36毫克/支,所有产品规格中属于低焦油产品的比例一直在攀升。

第二,从技术路线看,灵活多样,有直接降焦的,有开发低焦油新规格的。

第三,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有的是精耕细作,有的是作为品牌的整体战略,有的品牌是

经营多年,如“中南海”、“红双喜”、“七匹狼(蓝)”等,有的是近几年异军突起,像“长白山”、“娇子”等品牌等。

第四,互动性效应。目前低焦油卷烟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品牌和某个区域呈现一种工商之间整体联动的效应,本土的品牌在当地都会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北京有了“中南海”和“长白山”,所以北京市场的低焦油卷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4%;上海有了“红双喜”,上海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占9.6%;吉林有了“长白山”,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达到了8.0%。这几个省市都是因为有了自己当地的低焦油卷烟品牌,所以低焦油卷烟在当地市场占的份额也比较大。

我国烟草行业在卷烟降焦课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全球来看,行业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在降低卷烟焦油含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体的消费习惯,而该类卷烟的配方本身就具有高焦油和香气浓度较高的特性,因此,卷烟焦油量的大幅度降低,无疑将导致烟味偏淡且香气不足,使消费者难以接受。因而在降低卷烟焦油量后,如何保持卷烟的香气、体现卷烟的吸味满足感,将是企业在低焦油卷烟,特别是在低焦油中式烤烟型卷烟开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低焦油卷烟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

低焦油卷烟能否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市场瓶颈,进行更深入的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走出具有中式卷烟特色的降焦之路,将是未来低焦油卷烟发展的关键。

“双低”技术面面观

从田间地头的一粒种子,到人们指尖燃尽飘落的烟灰,虽然是小小的一支烟,但却要经历烟叶、烟丝、卷烟等多种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烟叶栽培、工艺配方、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中式卷烟迈向“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道路上,虽然降焦理论各不相同,方式多种多样,技术各有千秋,但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减害,提升中式卷烟的安全性,为消费者筑起一道健康屏障。

——烟草育种

当一支烟还是实验室里的一粒种子的时候,它的化学性质就已经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烟叶,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各不相同,燃烧后产生的物质也不同。如果说烟叶是卷烟生产的基础,那么在育种环节降低烟叶有害成分则是卷烟减害降焦的基础。,国家局发布《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将烟草基因组计划列为重大专项之一。

在烟草育种方面,云南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达成意向,计划联合组建一个分子实验室,利用分子技术针对各种有害成分来改变烟叶的遗传性状,进而培育出低危害、低焦油、高香气、高品质的烟草品种,正是实验室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薄片

当烟叶进入工业生产环节,烟草薄片是卷烟配方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烟草薄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废物利用、降耗增效,更在于它还是卷烟减害降焦、提升卷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在卷烟配方中掺用部分烟草薄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烟叶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卷烟焦油量及有害物质含量。完全用烟草薄片制成的卷烟,其焦油释放量仅为10mg/支左右,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烟低60%左右。如果在配方中掺用20%的烟草薄片,可以使卷烟焦油量及有害物质含量下降10%左右。目前国际上销量较大的几个卷烟品牌中,烟草薄片的应用量已超过20%,有的甚至达35%。

在烟草薄片的几项生产技术中,以造纸法生产的薄片效果最为明显。比如广西中烟的“真龙”品牌能够成为“高香低焦”卷烟,生物薄片功不可没。

——滤嘴

在卷烟材料发展的历史上,滤嘴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它的出现顺应了控烟运动的发展形势,也使得选择性地减少或去除卷烟中的有害成分成为可能。

随着中式卷烟品类构建与创新的不断突破,滤嘴在解决减害降焦与保持吸味的矛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品类的构建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滤嘴新技术、新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它们在中式卷烟减害降焦、品类构建和创新中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娇子”就借力于“四川省卷烟减害降焦重点实验室”,从一开始就聚焦于卷烟减害降焦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专注这一领域已有二十余年。

——卷烟纸

除了烟用丝束,卷烟纸是行业推进减害降焦、提升卷烟安全水平的又一重要材料。卷烟纸不仅能直接影响卷烟产品的质量,而且其燃烧性和透气度也是影响烟气焦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燃烧性好的卷烟纸可增大烟支的静燃率,使烟支充分燃烧,减少抽吸口数。透气度大的卷烟纸增大了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的向外扩散和一定的空气稀释,每口焦油量也随之减少。所以,恰当地选择卷烟纸是降低烟气焦油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以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国际100(hts)”为例,该产品采用了多项高新技术:首创活性炭涂层成型纸,高效过滤烟气杂质;bio-tek生物减害技术的应用则使“红塔山国际100(hts)”降焦效果同比提升25%,优于欧盟市场准入标准;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ty-2卷烟纸,减少了烟气中一氧化碳的递送量,有效降低卷烟纸对自然烟草本香的影响等等。

——自由基减害技术

过去,烟草行业一直将烟草减害的重点放在卷烟降焦上,但降低焦油与满足消费者吸烟生理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看法认为选择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才是烟草减害的正确出路。特别是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气相自由基的研究工作。

在此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卷烟品牌是上烟集团北京卷烟厂的“中南海”。1989年,北京卷烟厂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攻关,历时6年,方才破解了自由基清除的密码。并成功推出8mg低自由基、低焦油卷烟规格。

——香精香料添加

卷烟减害降焦不可避免地要损失卷烟的部分香气质和香气量,易使口味失去原有的风格,这就需要通过加入另外的香料进行部分弥补,加香的作用之一是在降低卷烟危害的同时,弥补香气的损失,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比如湖北中烟在神农架林区建立天然本草中草药种植基地,从神农香菊等具有止咳、化痰、生津功效的中草药中,研制成150余种本草提取液,添加到1916、漫天游、雅香等产品中,同时致力于降焦增香型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焦油低至8毫克、5毫克、3毫克的产品储备,1毫克低焦技术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抢占中式卷烟减害降焦的制高点,减少吸烟对于人体的危害。

——特色添加

除了香精香料添加之外,还有一些品牌采取了其他成分添加的方式来减害,比如江西中烟的“金圣”通过中草药添加来减害;山东中烟的“泰山”品牌则是添加了茶叶成分;上烟集团的“中南海”则是通过自由基技术的添加来减害。

低焦低害“红双喜”

从烟草育种到薄片、香精香料的添加……,各卷烟工业企业和低焦品牌的减害原理各不相同,减害技术各有千秋,但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减害,提升中式卷烟的安全性。而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低焦油卷烟的上烟集团,他们的减害理念和技术手段无疑尤为值得人们关注。

一直以来,在减害降焦方面,上烟集团都坚持“讲得清、测得出、降得下、控得住”——即:降害原理讲得清,有害成分测得出、降得下,降害效果控得住。

上烟集团并不局限于单一减害技术的运用,而是注重在降焦同时,充分保持“红双喜“卷烟的产品风格及其丰满的香气,致力于卷烟配方、料香设计、物理降焦综合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上烟集团这些综合技术手段应用的杰出体现无疑就是“红双喜”。

——先进的降焦手段

据专业机构的研究证明,卷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主要来自焦油,焦油是卷烟烟丝中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是由多种烃类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组成的复杂化合物,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能给有效降低卷烟的危害性,国际上一般也是以卷烟中的焦油含量高低来评价卷烟的安全性。

而焦油是从何而产生的呢?源头就来自于烟叶,研究表明,烟叶燃吸时的焦油产生量与卷烟燃吸时的烟气焦油释出量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出产的烟叶所含焦油量是不同的,如果工业企业在卷烟配方中使用焦油量较低的烤烟烟叶原料,可以降低卷烟焦油量,从而提高卷烟安全性。

由此可见,面对烟草行业低焦低害的发展趋势,从源头上选择焦油含量较低的烟叶无疑是一条比较明智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对于上烟集团来说并不轻松,上海不产烟叶,这是上烟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瓶颈,但这反过来却让上烟集团在原料选择上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上海烟草的技术人员在全国各烟叶产区寻找优质烟叶拓宽原料的使用范围,选择与烤烟配伍性好、香气足、香气量大、生理满足感强的烟叶原料,并关注该类烟叶的种植、调制质量,建立烟叶基地,保证烟叶长期、稳定的供应。

除了精细选择烟叶、从源头上降低焦油含量之外,上海烟草的技术人员在配方技术中率先使用造纸法再造烟叶,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对改善烟草化学成分、降焦、降耗有良好的作用,是降低卷烟原始焦油释放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早在1949年,美国的雷诺公司就已经在所生产的卷烟中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成为国际上最早使用此项技术的卷烟企业。目前,在国际上,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世界上几个销量最大的卷烟品牌中,再造烟叶的平均掺配量超过20%,而“万宝路”卷烟再造烟叶的比重甚至已经达到了30%左右。

上烟集团是国内造纸法再造烟叶使用最早、最多的企业之一,早在1998年就率先开发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并成为卷烟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造纸法再造烟叶通过改进烟组配方,能够在保持香气的前提下有效地降焦,成为目前比较可行的道路。率先采用造纸法再造烟叶对产品进行改造的8毫克/支的“红双喜”品牌,刚一出世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这个做法的可行性。

在利用造纸法再造烟叶之外,上烟集团还在积极研究与应用香精香料技术。

伴随着焦油量的降低,烟味会变淡、香气会减弱,卷烟产品会失去原有风格,这可以从某些畅销品牌的系列低焦油产品推出受阻得到验证。如何在焦油量降低之后保持卷烟的香气和吸味不变,这对于致力于打造“高香气、低危害”的中式卷烟来说,无疑是一道很大的难题。因此,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增进和提高烟气浓度和香味,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借助于香精香料技术。

什么是中式卷烟的香精香料技术?加香加料就是在烟草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根据产品风格要求、叶组配方结构,选用各式各样的添加剂,平衡叶组的化学成份,衬托烟草香气,使产品更具特色。卷烟加香加料不仅能够改善卷烟的香气、吸味等品质因素,还有保润、保湿、防霉以及增强烟叶的加工性能等作用;也是提升产品技术防范能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领域。

国家局副局长张保振就曾经说过,发展中式卷烟需要加强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卷烟企业和品牌都在积极研究与应用香精香料技术,比如上烟集团和“红双喜”品牌。

上烟集团通过实施卷烟料香技术的专项研究,通过料香配方设计、调配等技术应用,解决了降焦和吸味矛盾;同时在就组建成立了“上海牡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从事烟用香精香料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其相关领域内的咨询服务,其产品直销上海卷烟厂,属上烟集团烟用香精、香料的唯一直供单位,并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定为烟用香精香料首批定点供应单位。

上烟集团在加香加料等创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较好地解决了降焦与吸味之间的矛盾,比如8毫克“红双喜”虽然焦油含量比原来17毫克“红双喜”大幅下降,但烟草本香仍然较为丰满投法,感官质量依然相当出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产销量年年翻番。

——独特的品牌精神

上海手表、海鸥照相机、永久自行车、中华牙膏、白猫洗洁精、上海药皂、百雀羚、美加净、海鸥洗发膏、六神花露水、大白兔奶糖、光明啤酒,这是一串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它曾经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吃穿行的各个方面,但是这由不同领域的产品组成的一串名字又有他的一个共同属性——上海制造。

上海滩,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各路英豪枭雄怀揣各自的梦想,汇聚于这片梦幻的土地,在风云际会中寻找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回顾新中国的六十载工业时,有两个地标不得不提:东北和上海。老重工业基地东北从经济层面包围了新中国的经济,上海则凭借良好的轻工业基础和国家赋予它的使命,在那个物资紧缺的计划经济年代,为全国人民生产名牌日用品,包括零食、牙膏、衣鞋、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上海,就没有那个时代的生活品质和时尚。

除了上述产品以外,上海的卷烟产品也是中国烟草的骄傲。他们出品的“中华”牌卷烟之所以能赢得“国烟”的美誉,关键是“中华”牌卷烟的吸味纯净,质量上乘,富有清香之气。除了“中华”之外,“红双喜”品牌也是上海烟草的经典品牌,同时它是中国低焦卷烟当仁不让的王牌。

1959年南洋烟草公司上海制造厂转业,“红双喜”牌卷烟正式归上海卷烟二厂生产。1993年,由原上海市烟草公司所属企业改制组建的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挂牌成立,“红双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前期基础上,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继续致力于“红双喜”低焦油卷烟产品的研发。1977年,11mg低焦油“红双喜”面市,成为全国第一款低焦油烤烟型卷烟。这款卷烟产品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1999年,“红双喜”(特醇8mg)亮相上海,创了中式烤烟的焦油含量新低。

焦油降低、品质不变。8mg“红双喜”在质量上保持原有“红双喜”品牌风格和香气特征,香气更细腻,吸味更醇厚。这也是“上海制造”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上海制造”的精神也同样传递给了上海烟草,那就是——做精做强。“开德国车,抽上海烟”,这句挂在消费者嘴边的话语也正是“上海制造”精神的折射。

很多人认为,8mg“红双喜”问世之后能够稳步的发展是因为它采用优质原料,在大幅度降低焦油的同时,吸味口感依然十分出色,精心设计,工艺精良,在质量上保持原有“红双喜“品牌风格和香气特征,香气更细腻,吸味更醇厚。但是这其中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8mg“红双喜“的价值或者说性价比。

从开发伊始,上海烟草就致力于研究性价比更高的低焦产品来回报消费者,8毫克“红双喜”也一直定位于1美元的卷烟,符合大众消费的趋势。在低焦成为中国烟草发展趋势的当下,上海烟草也把“红双喜”卷烟放在10元以内的价位,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低危害产品,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篇6:卷烟品牌调研

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卷烟消费结构的提升。

沂蒙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在农村市场,吸食者可以说没有品牌意识,卷烟价格是其选择的决定因素。在农村市场,销量较好的品牌就是价格较低的品牌,比如公主、老仁义、葡萄等。所以,在消费水平较低的市场,价格是决定消费者选择决定因素。不管你说得多好,老百姓手中没钱这是一个现实,这种情况决定了购买力低下,在短时间内也没法改变。关于拉升消费结构这一问题,我认为,农村市场不是主力军,农村市场潜力很小或者说暂时没有潜力。现在如果只单纯强调结构,农村这块市场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低档货源减少,烟叶、烟丝、假冒卷烟就会迅速占领市场,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二、城区市场,中高档烟的消费可以。低档卷烟有需求但不是必需!

城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中档烟的需求量较大!对拉升卷烟结构的潜力很大。比如精品大鸡,清香哈德门销售情况很好。高档烟销量较好的应属沂蒙山精品哈德门销量较差。总体来说,将军集团的卷烟销量好于颐中集团的卷烟。这说明人们对品牌的选择,与人们的吸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化。

针对这块市场,我们要坚决切断低档卷烟的供应,虽然以前也是这样要求,但没有做到实处。城区市场虽然对低档烟有需求,但城区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这样一来,如果市场上没有低档卷烟,人们有实力购买中档烟,价位主要在20元/条—40元/条。城区市场应成为拉升消费结构的主力军。

三、卷烟市场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规范是任何事物进步发展所必需的,只有规范了,发展才会有后劲。当前的卷烟销售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比如,低档烟回流到城区市场,个人行为的让利,不同市场间的相互渗透等等,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市场没有管理好,而且也搅乱了别人的市场,更为严重的是打乱了整个公司的计划,影响了整个费县市场。因此,我们不应只看自己的市场,也不要只看个人的利益,应该树立全局意识!大户批发现象也值得我们重视,有时,公司低档卷烟都没有,可是一些大的批发部却有,他们加价批发,这不仅影响了小的经销商的利益,也影响了市场的规范。这样看来,进一步规范市场,要先规范我们的意识,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

通过这几天的走访得知,喜庆大鸡虽然价格较低,但人们并不认同,销售情况很差。经销商反映,该品牌香烟口味不好,吸食后有恶心的感觉。当营销人员解释说。该品牌即为以前的琥珀时,人们不认同,说不如以前的琥珀好,普遍认为,喜庆大鸡就是以前的花大鸡。所以,我们是否要建议厂家改进配方?

卷烟品牌调研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上一篇:植物园手抄报下一篇: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