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2024-04-22

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共11篇)

篇1: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江涛教授

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 课程目的

当前全世界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变”成为发展的主题。社会经济形势日新月异,行业变革不断涌现。如果企业家一味“闭门造车”不了解经济形势,就极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课程针对企业家的这一诉求,通过课程讲解:一是帮助企业家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判断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对企业家如何做出战略选择进行培训,帮助企业家正确地制定发展战略,以更好地应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新的问题,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规避发展风险,最终达到提升企业发展业绩的目的。

 课程对象

企业董事长、高管、总经理和企业负责人。 课程大纲介绍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一)几个观点:

世界格局在重建: 1.美国在调整 2.欧洲在衰落 3.日本在挣扎 4.伊斯兰崛起

(二)国际经济形势总结

二、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一)经济政策分析

1.从新常态到十三五规划 2.经济金融走势及政策分析

(二)两会工作解读

1.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 2.2017年重点工作解读

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江涛教授

(三)雄安新区现象分析

1.雄安新区的提出及价值

2.雄安新区规划及特色

(四)国内经济形势总结

1.2017-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2.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总体评价 3.中国经济七大发展动向

三、当前企业战略选择

(一)打好企业管理基础

1.案例分析 2.企业发展的两条线 3.打造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

(二)以资源整合作为企业跨越发展的手段

1.企业发展逻辑 3.资源整合三步法

(三)以资本作为推动企业跨越发展的方式

1.资本的三个层面

2.资本运作的方法及关键

四、总结与探讨

(一)把握政策机遇

(二)抓住行业机会

(三)做综合性企业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

(五)提供工具,掌握工具

(六)创新商业模式

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江涛教授

李江涛简介

 著名经济学家、管理突破专家

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 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

 央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点评专家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MBA、EMBA/DBA课程教授、博士生导师

 学术领域:复杂系统研究,战略规划,转型升级研究、商业模式设计

 学术成就: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煤炭协会管理创新一等奖

 提出“六大管理思想”、全方位管理体系管理理论,创立商业模式设计独特理论框架,主持多家千亿级企业战略规划,辅导多家公司上市,担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

【研究领域】

学术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杂系统演化、综合集成管理、理论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

应用领域:关注企业全方位改造,着力于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将复杂系统的理论应用到组织成长领域,提出了“财富成长、智慧成长、心灵成长”新观点,财富成长主要是解决企业的发展和盈利的问题,智慧成长主要是关注如何整合资源和做事情的问题,心灵成长主要是关注个人的幸福和心灵完善。

【研究课题】

复杂系统演化、企业的全方位改造计划、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设计与激励、融资规划、品牌建设、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大数据体系构建。

【主要著作】

先后出版过《资本运营理论与实践》、《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战略管理》、《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大时代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新生代——全面打造领导力驱动型企业》、《领导者战略思维与创新》、《小米:是否明日黄花》、《做自己的HR》、《从平凡到卓越》、《忠诚工作》、《卓越型企业的十二项突破》等著作和《如何打造领导者影响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关键——突破》、《忠诚工作:领导篇》、《忠诚工作:员工篇》、《做士兵突击式好员工》等光盘。参与大型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研究项目和撰写《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理论与实践》、《大型工程综合集成管理》,2009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得中国煤炭经济协会《基于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课题,管理创新一等奖。

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江涛教授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

李江涛博士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研究背景,并到欧洲进行学习和工作,有国内著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和政府工作经历。

李博士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研究和思考,对大量的中国企业大量的实践和辅导,结合西方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企业改造的八条线”的独特理论,被实践印证,并受企业的欢迎。曾担任多家国内著名企业顾问,先后主持多个超过十亿的并购项目。目前主持六家公司的上市辅导工作并担任总顾问,担任多家地市政府顾问,李博士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一直坚持企业实践效益原则,其咨询式讲课风格深受听众的欢迎,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EMBA班和总裁班,同时兼任北大等多所高校管理博士班授课老师和博士论文导师。李博士曾在交大的瑞金EMBA班的授课中被评为第一名。在清华、中央党校等高校授课评比也名列前茅,成为了清华总裁班的开班第一讲的教授,有开班“第一人”的美誉。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重点城市的企业担任内训、公开课、政府论坛的主讲人,为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一百多万人提供授课,学员主要是企业高中层管理者等。

作为国内研究管理突破的著名专家,有中国“突破第一人”的美誉,其授课光盘在全国数十家电视台播出,其中两个产品在亚马逊全球中文经管畅销榜排前二十名。

【主讲课程】

李博士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创造性提出企业改造计划,专注于企业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设计、融资规划、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体系构建,着力于现代企业的改造与能力提升。具体课程包括:

主讲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顶层设计之企业超常规发展》、《平台战略与实操》、《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经营与管理执行》、《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股权设计与激励》、《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转型与管理创新》、《新经济环境下领导者的战略思维与管理创新》

其他邀请课题:《公司改造-上市逻辑与战略规划》、《战略决策与高效执行》、《平台模式设计》、《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家族企业的传承与管理》、《企业国际化视野塑造》、《跨界思维-引领企业创新》。

针对政府和企业中高层领导:《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东西方文化对比》、《管理创新与决策艺术》、《领导艺术与方法》、《战略领导力》、《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赢在执行力》、《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国学智慧与人生》。

光盘系列:《如何打造领导者影响力》、《忠诚工作.员工篇》、《培养士兵突击式好员工》、《中小企业12项突破》。

课题:《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主讲人:李江涛教授

篇2: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近年来,一些具有发展理念的企业发现了自身能力水平的不足,意识到了创建学习型团队的重要性,于是不少企业老板不惜代价,踏遍千山万水参加各类行业培训,虽然综合视野方面获得了一些提升,但是由于培训行业引导方向的失误,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培训追求华而不实,使学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老板听了很多课,但还是不懂如何经营,不知道怎样开展日常管理。

这些问题说明,我国中小型企业培训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越是追求大而全,越是招致虚而空。俗话讲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建高楼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基础,高楼就无法建好。企业管理犹如带兵打仗,实战性很强,企业培训更应该注重管理基础知识与操作层面的结合,而不应该脱离企业实际高谈阔论。

根据本人多年对中小型企业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老板及管理层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所欠缺的是基本的系统化的企业管理知识,而不是高深的国学体系或者领袖人物智慧。如果他们不能立足于企业日常管理,就不能了解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带好团队,不能驾驭全局,不能把控好企业的发展航向。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情况特殊,一个企业的情况与另一个企业情况不同,如:管理环境、资本构成及人力资源构成都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素质、职业化程度不同,在管理上采取的方法就会不同。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必须制度化,流程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几个企业能够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所以,在管理上应该有所不同,不能采用同样的手段与管理方法。更多的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提升的是对管理原理及方法论的基本认识。如果在企业培训中,缺少了基础管理知识的培训,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

篇3: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1 网络安全概述

通常情况下, 网络安全 (Internet Security) 指的是在互联网络及计算机系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 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使其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互联网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安全的保障来避免和防御其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恶意入侵、非法访问以及信息丢失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 当前互联网技术及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网络安全是一项十分复杂技术, 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包括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数据信息加密技术、互联网络访问限制技术以及互联网络安全协议设定等。对于不同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使用者来讲, 网络安全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对于普通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使用者而言, 网络安全仅仅是能够确保其个人信息不被窃取或受到窥探;对于互联网络的管理人员而言, 网络安全便是对整个互联网络的信息安全进行保障和维护, 使其的运行状态能够保持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 继而防止不法分子的不良入侵;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网络安全则是对整个国家的信息网络进行保障, 防止并阻挡任何形式下的国家机密信息泄露和丢失。

2 我国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

目前, 我国在进行网络安全维护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相关技术比较落后, 而在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的软件和设备也大多来源于西方的发达国家, 这样的现状使得我国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将一直处于被他国监视和入侵的危机之中, 使得我国的网络安全防线形同虚设。与此同时, 我国全国上下的网络安全系统都十分的薄弱, 据可靠数据分析, 我国的互联网计算机系统防护水平是世界中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所搭建的大部分互联网络工程都存在着易入侵和易盗取的缺陷。大部分的网络安全系统构建公司都缺乏核心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 而网络安全维护人才的缺失更是造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并且在修复、维护、处理过程中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还发现, 我国的互联网计算机用户群体较为庞大, 但这些用户对于网络安全维护的意识较差。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更加注重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其的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便利, 但却忽视了其在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的过程中的网络信息安全。而造成用户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安全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环联网络的本身性质, 即开放性和动态性。计算机互联网使用者在操作的过程中, 只能通过计算机漏洞修复或计算机病毒清理的被动手段来对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而且不知, 在并不安全的网络模式下进行频繁的操作, 更会使自身的私人信息遭到暴露, 并使整个应用网络处于随时被攻击风险。

3 现阶段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

3.1 数据泄露

由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进行网络操作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其具体操作会在计算机内存中保留痕迹甚至完全保留, 如果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强, 很可能设置的网络口令不严格或将账号丢失, 这样就会加大使用者数据泄露的危险。数据泄露后很可能被恶意篡改或利用, 这将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特别是机密性的数据被泄露, 所带来的连带反应将更加巨大。

3.2 木马攻击

木马威胁是病毒威胁的主要表现, 它是黑客使用的一种远程控制工具, 即使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他自身的隐蔽性或捆绑方式进入使用者的计算机之中, 并且不易被发现。虽然现阶段使用者为防止木马攻击开始使用对广告拦截意识比较强的网络浏览器, 但是浏览器自身的脆弱性决定, 木马威胁仍然存在, 木马进入使用者计算机之后会直接攻击服务端, 篡取使用者对计算机的操作权限, 其中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等隐私类的操作, 甚至可以决定计算机的运营程序, 即使使用者发现木马的存在, 想找到其正确的位置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木马的攻击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了较强的威胁。

3.3 漏洞的威胁

漏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系统自身存在缺陷或网络管理者更新系统不及时, 漏洞本身并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可是当黑客利用漏洞对计算机进行系统入侵攻击时, 计算机的安全就受到了威胁。例如比较知名的特洛伊木马就是利用系统漏洞进入计算机篡取使用者的超级用户权力, 对计算机进行随意操作, 甚至可以对计算机桌面进行抓拍, 计算机使用者如果利用网络进行涉及到资金的操作, 那么其财产安全就直接受到威胁, 被特洛伊木马攻击的计算机整体没有安全性可言, 所以漏洞威胁仍然是计算机的潜在安全隐患[1]。

3.4 移动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虽然在计算机的基础上产生, 但其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计算机, 据专家预测, 未来将有可能任何电子产品都可以与网络连接, 现阶段手机网络连接已经实现, 可是随着产生的移动威胁可不容忽视。现阶段的移动威胁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网络资源被窃取、未经授权使用服务、地址欺骗等方面, 给网络使用者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

4 应对网络安全隐患的相应策略

针对各种网络安全隐患侵入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提升防范技术是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而且效果较为显著的解决措施, 本论题在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后, 将可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结为以下三各方面。

4.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之间配合组成的一种网络安全保护措施, 它处于计算机使用者与外界环境之间, 对除使用者方面以外的用户进行防范, 阻止其对计算机内部网络进行访问, 对向网络内部攻击的对象进行抵制[2]。由此可见, 防火墙是隔离使用者方面与外界的有力工具, 它对于计算机的整体安全具有防范作用, 对于外界入侵起到抵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数据泄露的可能性。防火墙是现阶段针对网络安全隐患所提出的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广泛的解决措施, 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的表现。

4.2 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而升级, 这为病毒防范也增加了难度, 现阶段的病毒防范主要是通过下载防病毒软件来实现, 目前比较被计算机使用者所接受的防病毒软件主要有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等, 这些防病毒软件主要是单机防病毒, 也就是通过使用者个人将软件下载到计算机之中对个人IP地址内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清除。相对于单机防病毒还存在另一种形式, 就是网络防病毒软件, 例如卡巴斯基、坚果云等, 这类防病毒软件是将单独的计算机连成网络, 一旦有网络以外的主体病毒入侵, 网络防病毒软件就会先于单机防病毒软件先发挥作用, 将病毒处理掉。

4.3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在防火墙处理后进一步的排除网络安全隐患的办法, 就是大家常说的IDS检测, 它通过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中搜集大量的入侵数据信息, 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 总结出常规入侵安全隐患的特征, 并通过这些特征分析使用者计算机中的数据, 实现对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检测, 它实质上是对防火墙技术的进一步深化, 将隔离渗入到使用者单方向之中,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第二道防线, 是一种风险预测机制, 最大程度的将风险控制在其发挥作用之前, 以降低使用者受到的伤害[3]。入侵检测系统不仅能够即使的检测安全隐患, 还能够针对安全隐患的特性进行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进一步储存, 这样就会在不断诊断处理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使其整体功能更加强大, 入侵检测技术是针对于木马进攻而研制出的程序, 所以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抵制了病毒对网络安全构成的威胁。

入侵检测软件、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软件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机之中, 手机用户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对其进行下载,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手机移动网络安全隐患, 对于网络的无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形式随着防范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变化, 所以网络威胁防范技术也在逐渐的向前探索。

5 结论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 计算机的使用群体越来越多, 网络安全隐患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所以提高网络防范技术, 将安全隐患尽可能的消除或有效的抵制是现阶段信息科技的主要任务。计算机的安全隐患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升级, 所以防范安全隐患的技术也不可能停止于目前水平, 网络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任重道远。人们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才可以使我国的网络安全得到提升。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几乎覆盖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但是与此同时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为了给广大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针对网络安全隐患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在对网络安全隐患深入分析后, 尝试性的提出应对网络安全隐患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安全,安全威胁,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普.政治安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对策[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张君毅.无线网络攻击建模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篇4: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分配;问题;对策

我国决定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出发点完全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项措施的初衷完全契合广大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但是政策在实施起来,还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需尽快解决。

一、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出台

经济适用房具有社会福利性,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者。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中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经济适用房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受到国家领导的大力重视和支持,但重视不代表这项工程完全没有问题,在工作的正式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引发其它的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本来有益的工程最后可能适得其反,与人们的利益相反。

二、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适用房是政策性保障住房,是用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国家福利。然而,目前在一些主要城市,其现状是,一方面许多符合条件的人买不起,住不到,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不符合条件的少数人却得到了,这些人自己不住,却用来出租、等待上市,准备大赚一笔。鉴于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分配公平问题。社会分配不公,很容易造成好事变成坏事,引发社会矛盾。

例如:某经济适用房放号销售几千购房,符合条件者连续几个昼夜拼死排队抢购形成几百米购房长队,上百名保安,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场面令人惊心动魄。并再次引发了对经济适用房问题的一场大争论。

政策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对象只能是中低收入家庭。但是,目前因统计和审核的方法和程序的不科学、不严谨,在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者当中,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中低收入家庭,而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反而负面效应连连,主要就是没有严格的、科学的、明确的分配标准,更重要的是实施起来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监督,因此造成了分配不公。

经济适用房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上是非常有力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过程中,问题也出现了不少。现在一些经济适用房不仅没有住上低收入的家庭,反而进入居住的则是一些有关系有门路的富人,结果经济适用房没有满足真正有需求的人群,反而成全了暗箱操作。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导致了低收入人群的强烈不满,不仅影响社会风气,更影响社会稳定。这样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群众就会开始怀疑政策的初衷,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三、应对措施

为了真正实现经济适用房工程的建设初衷,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实现低收入人群的住有所居的梦想,构建和谐社会,政府机关必须采取措施对这项工程进行完善,将正常的工作彻底落实。

(一)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现在经适房分配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国家方面政策的不完善是一个必然的原因,地方政府在经适房的管理和分配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管理上的漏洞,暗箱操作的情况,走人情,走关系,一切向钱看的黑暗现象导致了住房分配严重违反标准,这都是有政府工作人员难以做到清廉行政密切相关,和他们的素质是离不开的,如果他们安全按规矩办事,这些问题是必然不会出现的。所以,整顿经适房分配不公平现象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解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房屋非配中严禁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杜绝他们从这项工作中谋取利益的想法,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罚,做到查处一起,处理一起,坚决不能手软。

(二) 加快实行政府回购,促进房源内部循环

经济适用房是照顾低收入者的一种福利分配政策,当原申购者购买新的商品房时,国家应及时收回经济适用房,并按产权比例分配收益。实行政府回购,一方面能够使经济适用房不再具有商品房那样的增值、投机及炒作的功能,从根本上打击通过违规购买来谋取不正当利益及投资炒房的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牟利行为。另一方面能让经济适用房在最需要保障房的人之间加快循环流动,以有限的经济适用房资源解决更多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回归经济适用房的本来功能;并且可以大大节省政府投入保障住房的建设成本,使有限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严格控制经济适用房单价

对经适房价格的控制工作十分重要,坚决不能忽视,因为价格一旦过高,它就不能再发挥它经济适用的作用,不能再满足低收入家庭的要求。对于价格的控制,首先要降低建设土地的成本,这项工作政府一定要控制好,为经适房的建设提供价格低廉的用地:其次开发商的盈利要加以控制,这项工作本来就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定要时刻记着惠民工程的初衷:再次对于房屋建设中,各种行政性收费眼全部减免,这也是一项不小的成本节约。

(四) 严格审核、保证公平公正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对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住房,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买或租赁各类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对于住房资格的审核,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审核工作,坚决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因为经适房的居住资格必须是收入在一定水平以下,必须达到要求的收入水平,收入超过一定水平,住房就不能申请,在资格审核工作的进行时,相关部门必须提高注意力,仔细审查,保障需要者的利益。

(五) 缩小经济适用房的申请范围

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导致经济适用房大量流入了实际上并不缺房、着眼于升值的投资者手中,社会各界意见较多。为此,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范围应由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缩小为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这应当将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这些指标下调,保证低收入者能够尽早排上队,得到经济适用房,然后再逐步涵盖中等收入的人群。

篇5: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任何企业战略管理都只不过是从后向前看提出的一种路径假设,不是伟大的预言,不能确保你梦想成真。为了聚焦,决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制定出企业战略管理。有战略的管理的好处是可以面向未来做今天的事儿。

企业战略的管理的最后胜利不仅在于要努力去做,而且在于要坚持不懈。有多少企业,明明有很好的企业战略的管理,就是因为执行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半途夭折,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机会。在民营企业中,其在实施战略管理体系时往往由于不足,最终遏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容易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战略管理模式单一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更多的是对大型企业或成功企业经验的模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单纯的生搬硬套就导致了战略管理形式的呆板、不切实际,从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独有的特点,没有形成自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旦形成某种战略管理模式,就忽视币场实际形势的变动,失去了及时调整的先机,也就失去了战略管理的效用。

二、战略管理缺乏有效实施方案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更多的是设定远期目标,而忽视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反而是具体实施的步骤,返使得中小企业空有目标却不知道如伺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流于形式。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战略规划而不是战略管理水平上。

三、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

企业战略分析是对企业的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咯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还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未能转变观念,发展自身的战略管理。

篇6: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1)对创新的理解

(2)创新途径改变收入模式改变企业模式改变产业模式改变技术模式

一收入模式

例如麦当劳,从单一的卖汉堡的收入转向新资源引入,从而改变企业收入方式。我们所说的收入来源重在强调所使用资源之间的互相支撑关系。多种经营算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么?以麦当劳为例,麦当劳的多种盈利方式所牵扯到的资源其实是有密切的逻辑关系的。管理学中有种说法叫做异质性资源合作,互补、和谐、成果,共同产生新资源的过程。

二企业模式

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如日本产品造价低、维修费高,适合经济条件稍差国家的消费者,因为切入成本较低。而德国产品造价高、维修成本低,适合经济条件较好国家,后期维护成本低。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企业模式。

三产业模式

改变产业模式即改变产业关系,潘石屹是真的在做房地产,而王健林则是用房地产经营一个城市。

四技术模式

以苹果公司为例,研究大企业变迁的规律。一是在苹果崛起之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当一批成功的手机生产和运营公司,例如诺基亚。诺基亚首先为手机进行了市场地位即商务化和职业化,在其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恪守这一风格。而新产品的产生肯定是基于老产品的创新不足、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苹果手机提出的宽屏和电子键盘理念,适应并且引导着手机用户的核心需求。任何一种新产品的出现必然是以技术的发展作为支撑。当一个企业超越行业地位成为社会标杆时,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性的分析和把握。

篇7: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麦当劳最大的秘密,就是它最终不是靠汉堡赚钱,它是靠房地产零售赚钱。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麦当劳。

麦当劳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干一件事,即要把自己的管理做好,我们称它为“基础管理”。这里包括人要找好、生产线要设计好、制度要设计好。可以请咨询公司,也可以自己做,但是一定要加快速度,一个企业在这方面不要花的时间太多。为什么?因为这个上面花的时间太多,实际上是没有用的,是浪费时间。因为现在大家知道,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制度管理,这个管理太成熟了,你如果再花时间在这方面做,就太浪费这个企业了。

第一,基础管理做好了以后,企业必须做好品牌。麦当劳就是把基础管理做好,它有2万多项软硬技术专利。它做的那个汉堡包,上面撒得芝麻粒分布的很均匀,里面的气泡是4毫米,保持口感最佳。可口可乐喝的时候最好是7度,口感最好。它要求它的鸡块大小一样,它的鸡块炸完之后控油的时候,时间规定是四到七秒钟。如果鸡块控的不够四秒钟,吃起来就会很油,如果超过七秒钟会感觉很干。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做出了品牌。大家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公司基础管理不行,品牌不行,这个公司别的先别谈。就像赵本山一样,小品演的不行,你想都别想去中央电视台,你小品先得演好。你像郭德纲一样,你先慢慢把这个品牌培养出来,这是第一步,所以大家知道商业模式要先做基础管理,先打造品牌。第二步是什么?当你有了品牌,当你有了基础管理以后,你要建立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合作。麦当劳合作的方式是寻找加盟商。其加盟方式是接受全套的基础管理,接受品牌运营。也就是说,是复制一个标准这样能够控制其产品的品质。

第三,麦当劳最独特的一点是由总部进行选址。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商业模式最重要的东西——新的资源。什么叫新资源呢?就是我帮你选址,我租下来的时候我一下租三十年,甚至我把它买下来。然后我做二房东,我租给你。我一开始租的时候,我租两到三年,为什么?以后房租涨了,我跟着涨。

所以这个时候麦当劳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就叫房地产租赁业。因此商业模式它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能使你悄不声地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而且你在新的行业里面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这是第三个特征。

那么第四个是什么?第四个就是它要收你的原料费。他们要求原料统一采购的。因此麦当劳厉害到什么程度?你的管理标准是我给你的,你的原料我来控制,你连选址都是我选,就像龙虾一样,三吃。你赚什么钱?这个店赚钱归你,我保证这个店赚钱,而且我保证这个店赚钱不少。你挣的是店的钱,我挣的是加盟费,我挣的是房租,我挣的是原材料的钱。这就是商业模式。这里面围绕着麦当劳产生一些商业利益、商业利润、商业合作方式。所以商业模式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企业会把原来的行业给突破掉,进入新的行业。

第五步是就是进行扩大规模。他有了这样一个合作,形成了一个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连锁,这就是我们对麦当劳商业模式的描述。

麦当劳在全国,在北京选址的时候都会选择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他要提前对几年后的人流量进行预测。企业家应反思:你在做项目的时候有没有对几年后的什么进行预测,比如你对几年后的市场有没有预测,你对几年后的制造有没有预测,你对几年后的国家形势有没有预测。如果这些没有,就是你对基本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研究。

篇8: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煤炭企业扩张期是指企业优化完善产业布局,全力推进整合扩张,提高后备煤炭储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发展后劲的的时期。

融资工具是指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一、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2011年来第四次上调。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说:“持续加息会加大企业的还款压力,在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上涨的同时,如果融资成本也有所抬升,将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刘煜辉说:“从国内、国外经济环境看,都看不出央行暂缓加息步伐的迹象。过去10年来,扣除物价因素后,我国实际利率为正的1.33%,而目前实际利率仍是负数,从这一点看不排除央行还有后续动作。”

连平预计,二季度CPI仍可能在5%以上,本次加息后依然央行还会动用加息工具,具体时间将视经济运行情况而定。在4月份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得到了验证———央行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2011年来第四次上调,也是去年紧缩周期以来第10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历史高位,再次收紧了银行的信贷规模。

专家的预测与当前市场预期相吻合。沈建光指出“自去年下半年我国通胀压力持续显现以来,央行采取了‘名为稳健实则偏紧’的货币政策。

二、正在扩张中的H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高煤炭行业准入门槛,处于扩张期的H煤炭企业集团抓住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机遇。现已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去山西、内蒙等地拓展资源(有可靠的煤炭资源保障和后备煤炭资源储备是保证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通过整合重组再技改扩大产能,优化设计,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生产潜能……;加大新资源争取力度,优先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占有。扩张中的H企业集团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在国家‘名为稳健实则偏紧’的货币政策下,H企业集团积极应对。

三、积极研究多种融资工具特点,为“偏紧”的货币政策开出适宜企业集团发展的“融资良方”。

目前政府正在实施新一轮信贷紧缩政策,在此背景下,为做到未雨绸缪,H煤炭企业集团积极研究多种融资工具的特点。

(一)、理财委托贷款产品

商业银行通过向社会公众发行理财产品(利率高于当期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募集资金,定向为效益好的大客户发放贷款(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银行的收益为利差。这类产品特点是期限较短(一般为6个月或9个月)。

产生的背景:随着央行存款准备率地上调,银行的贷款规模收紧,对企业来说,通过贷款方式融资更难,尤其是对效益好的企业集团来说,更需要通过贷款这个财务杠杆来扩大规模增加其盈利;对银行来说,盈利空间缩小。于是理财委托贷款产品应运而生,可以为银行、企业、投资人带来互利三盈的局面。

理财委托贷款产品对大客户的要求:要有高成长性,是国家支持的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理财委托贷款产品适宜的应用范围: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或置换快到期的长贷短用的贷款,不适宜于用于长期投资,风险太高。

(二)、债券融资

目前公司常用的债券融资主要是通过企业债(或上市公司债券)、中期票据。

企业债(或上市公司债):是指企业(或上市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中期票据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债券融资较一般贷款融资都具有利率低的特点,可以优化企业集团的负债结构等优越性。

目前,我国债券审批分属于三个不同部门,其中企业债券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审批,中期票据由人民银行下属的交易商协会负责备案,而上市公司债券由证监会核准发行。上述三个部门在债券发行条件上存在差异。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债券发行余额不能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但在具体执行上,各债券品种审核标准并不相同。

由于债券发行规模都受到公司净资产规模的限制,如何利用企业债、中期票据和上市公司债券等不同债券融资形式在审核标准上的差异,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实现集团内债券融资规模的最大化,需要集团公司通盘考虑。

(三)、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具有手续简便,审批流程较短的特点,但其受人行信贷规模的严格限制。

(四)、其他融资工具

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办理保理贷款;票据较多的单位可以通过比较贴现息与贷款利率的高低,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银行办理适宜本企业的融资;近几年,保险公司也推出了债权投资计划等融资方式,只有企业条件符合保监会的要求,有较好的项目做支撑,这也是信用等级较高(一般是AAA企业)、效益较好的企业集团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利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平台

H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还充分利用财务公司这个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个平台,在合理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开办金融机构法人账户透支等业务,为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做好服务。

总之,H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当前“偏紧”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下,积极研究各种融资方案,综合平衡,根据资金的用途,通过债券融资优化资本结构、采用创新与传统的融资工具相结合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与本企业集团发展相适宜的融资之路,在“商海”中矫健地航行。

摘要:央行自4月21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2011年来第四次上调,也是去年紧缩周期以来第10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历史高位。在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正在扩张中的H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研究多种金融融资工具特点,为“偏紧”的货币政策开出适宜企业集团发展的“融资良方”。

关键词:货币政策,煤炭企业扩张期,融资工具

参考文献

[1]主席令第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

[3]国务院令第121号.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4]国际商报.加息如期而至.货币政策仍稳中偏紧

[5]主席令第4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5号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7]东方财富网.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

[8]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

[9]发改财金[2008]7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

篇9: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关键词】政府;企业;经济形式;策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2.2%,这是中国经济增长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外贸出口环境恶化,资源和能源不堪重负等瓶颈,这让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作出怎样的战略选择成为我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宏观经济尚未触底

最近,大家都在思考: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否已经触底了?很多专家和媒体在讲,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到了企稳回升的阶段,已经触底了。我们认为,虽然可以这么讲,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经济下行的时候,这是一种鼓舞大家信心的说法。但是,如果要从深层次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导致中国经济连续七个季度下行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出口受阻,整个世界经济状况仍然处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境况,而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占我国GDP的四分之一以上,这就导致了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出现连续下行的状况。另一方面,我们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就总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说: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在外部需求上去。所以我们还应该把扩大内需,特別是扩大消费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但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这个基本方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提出来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盘点一下,这个基本方针,这十几年来虽然是有进步、有成绩,但是却缺少实质性进步、缺少根本性的成就,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面临这个问题。总之,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甚至到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本性原因还是由于我们中国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没有实质性进展导致的。

(二)外贸出口不容乐观

在9月份的时候,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为1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4.71%,大家普遍感觉比较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企稳回升的阶段。但是我并不赞成这个乐观,因为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下行的幅度确实比较大。今年4月份,我国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长是4.9%,而2011年4月份这一数据是29.9%,一年期间,我国的外贸出口从29.9%降到4.9%,七月份的数据更令我们焦急了,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外贸出口仅仅增长1%。很多人乐观地认为,从7月份的1%到9月份的9.9%,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但是,我认为9.9%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世界经济已经复苏,更不能代表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有了根本的转变。就2012年全年来看,我认为,实现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0%的目标的难度仍然巨大。

(三)通胀风险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CPI增幅一直往下走,截止到9月份,CPI同比增长已经达到1.9%的低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通胀的风险高枕无忧了呢?我们认为还不能。虽然9月份的CPI增幅为1.9%,1到9月份平均CPI增幅为2.8%,但是CPI增幅回落主要原因是整个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没有出现暴涨,从而减弱了我们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外,由于中国粮食今年再次丰收,实现了“九连增”的伟大创举。所谓“粮价稳,百价稳”,我国粮食产量的“九连增”为我国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第三个原因,是由于今年以来,我国食品供给能力增加,从而使得过去导致物价上涨最主要因素的食品价格的回落。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我国CPI今年以来稳定在一个低位,达到年初确定的“2012年CPI稳定在4%以内”的目标没有问题。但是,我国广义货币发行量仍然很高,就今年的数据来看,9月份M2为943700亿元,同比增长14.8%,而1到9月份M2平均增幅为13.4%,由此可见,我国流动性仍然过剩,通胀风险仍然很大,通货膨胀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另外,目前,我国经济走到了成本上升阶段,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环境保护成本等等各项要素成本都在上涨,这些将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如何解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我认为应该靠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吸纳成本上涨,遏制通货膨胀,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创新的动力不强,所以很难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吸纳成本上涨,因此这也是我国面临的发生通胀的又一个大的风险。

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经济下行状况,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认为,投资本身首先应该是企业行为,一个项目该不该投、投多少、何时投,企业家肯定比政府官员更清楚、更了解市场,所以政府应该把投资问题交给市场、交给企业家。只有做到这一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企业主体功能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很多企业之所以还在维持旧有的模式,有很多是由于目前的价格因素没有到位,比如劳动力价格还没有真正市场化。为了让企业增加创新的动力,我们政府应该相应地提供一些配套措施。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由于在整个经济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的垄断。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企业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企业不用通过创新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所以也就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了。二是由于当今社会注重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现象导致的。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如果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没有人愿意做实体经济,那么实体经济的创新动力肯定不足。其次,作为政府来说,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和鼓励企业创新。比如:对于创新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免税的办法加以鼓励;对于技术改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给企业贴息。

三、中小企业要“合”、“精”、“创”

中国经济正处在新的转型周期,虽然基本面向好,但是内需不足、出口下降、企业不振、融资困难,给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和风险,而且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更加复杂和严峻。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大量中小企业命运引起社会关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转型。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第一,中小企业,尤其是珠三角中小企业应该把重心放在“联合”上。联合不仅指做合资企业,更指开放式、多形态,战略性合作。不是讲实体上兼并,而是要分享经营理念和信息。首先要联合自己,在国际产品市场、设计等各种信息、理念模式以及经验上实现共享。建立联合会、俱乐部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第二,中小企业要走“小而精”的道路。联合只是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但能否真正生存还取决于核心竞争力。这里的“小”,不仅是指固定资产规模、职工人数少,还有经营重心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但是潜力很大)。在理论上叫“利基战略”(指企业通过专业化经营占领市场,从而最大限度获取收益的战略)。中小企业不能再走那种高生态成本,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路线。当前我们提出要迈向消费经济,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机遇。

第三,中小企业的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欧美很多中小企业主出门旅游也不忘调查市场,他们对国际市场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比大企业还好。在美国,研究企业家就意味着研究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也有流程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理念的创新和经验模式的创新。中国有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但都来自大企业,中小企业中领先优质的企业不多,还需走强身健体的道路。无论转型还是结构调整,要强调集中在产业层次、政策层次。

【作者简介】

张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吴伟正,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篇10: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关键词】校园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前言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案例,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川师大杀室友案等等,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这些都反映了目前校园安全问题的严峻局面,怎样保证校园安全,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我国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及原因

当前高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心理健康安全隐患、居住安全隐患、饮食卫生安全隐患、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和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下面就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隐患。这是目前所有校园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主要分为性心理不健康、竞争心理不健康和减肥心理不健康三方面。由于大学生没有接受足够的性教育,产生歪曲的性心理时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由此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同时目前社会就业竞争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猛增,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又得不到外部世界的关怀,很有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发生自杀或他杀等校园安全事件,对自己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目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性,沉迷于减肥无法自拔,找不到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就以节食为主,因此产生各种身体问题,甚至引发厌食症,危及生命。

(二)大学生居住安全隐患。首先,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会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近几年,大学生频繁在宿舍内使用电饭锅、热得快、电熨斗等大功率电器,很多电器质量并不过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自燃或爆炸等问题,由此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很多大学生宿舍的安全通道常年封闭,或是堆满了杂物,发生火灾等突发性情况时,学生就会面临无路逃生的情况。其次,几乎每所高校的校外都会有很多没有合格手续的民房供学生租住,这种民房基本上都没有消防安全设施,并且管理松散,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出房屋,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三)大学生饮食安全隐患。基本上,我国每所大学的周围都会分布着很多小摊小贩,这些餐饮店没有合法的食品经营执照,也没有卫生许可证,价格方面比学校便宜得多。很多大学生为了便宜和方便,在这些违规的餐饮店就餐,就会产生身体不适甚至食品中毒案件,

(四)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当前高校的校园网已经成为了为全体师生服务的电信网,覆盖范围扩大了,功能也日益复杂,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熬夜或逃课上网,面临被退学的困境。同时,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深,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驗,在网络上认识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也不能及时辨别,轻易与其见面,威胁人身安全。

二、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针对上文分析的我国当前校园安全问题的五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在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办公室,对学生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建立长效心理健康防御机制。其次可以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灌输心理学以及心理卫生知识,传授一些心理减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技能,培养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再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向全体大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心那些情绪不正常的学生,积极加以引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校园治安保卫工作

规范学校治安管理工作,招聘专业的安保人员,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安保经验,学校对他们组织培训,使他们了解高校的教学规律、教育特点以及校园环境,以此成立一支校园内部巡视队伍,及时发现危险情况以及不良分子。同时,学校要与周边的城管、社区街道办事处、治安交通和卫生环保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各执法部门的配合,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督促他们少乘坐黑车,注意食品卫生,尽量不要去路边摊就餐,加强保护自身的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辨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在网上结识不良分子,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

结束语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运行,给广大高校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因此,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非常重要,不仅保障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龚彬彬,吴超,鲍瑞雪. 高校校园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策略[J]. 安防科技,2011,03:41-44.

[2]尹晓敏,方益权. 公共治理: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一种新范式[J]. 现代教育论丛,2011,03:13-17+6.

[3]丁昕. 高校校园安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120.

篇11:李江涛教授:《当前经济形式分析与企业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怪象 教学现状 应对策略

基础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学尤是,且扮演着扛鼎角色。或许承担的责任过重,负载的期望过多,语文教学总给人温水煮青蛙的惶惑感,恍如置身逼仄的楼道,上不去又下不来,个中尴尬可想而知。新课改已实施多年,语文这种困窘的局面依旧。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大幕已拉开,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准备好了吗?

一、当前语文教学怪象

在改革的鞭策下,基础教育快马奋蹄。语文教学理应反思现状,顺应改革大势,开创新局面。反观当前语文教学,某种程度上就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语文知识灌输或注入。当然,以上只是当前语文教学给我们留下的笼统印象,具体到课堂,怪象频发。

1.声光电影,华而不实

不管常态教学,还是公开授课,PPT、音乐、影视节录,都是语文教学的必备选项,仿佛失却这些装点,整节课的基调、品质或档次就会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原本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声光电影,竟然喧宾夺主,大有取代教学内容的趋势。幻灯片的闪现,音乐的渲染,影视片段的播放,学生完全陶醉在多媒体营造的境界中,而其所承载的教学内容,通通被学生抛诸脑后了。我们经常看到“视听盛宴”之后“师问生,生茫然”的情状。此情此景,甚为尴尬。

2.脱离文本,道德说教

语文课上不进行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的学习,成了侃大山的道场;以宣扬人文之名,随意解读、任性点评文本,充溢“圣人之言”。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典型特质,而不是唯一特点,更何况没有文本之“源”,又哪来人文之“水”?无“源”寻“水”,犹如无本之木,岂不是天方夜谭?学生不能沉潜文本,聆听来自文本深处的声音,就难以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就因只能停留在道德说教的浅滩而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必将消弭殆尽!

3.教学错位,死记硬背

一堂语文课下来,老师激情地讲,学生辛勤地记,下课铃响了,还要“晚点”几分钟!这就有了“晚点”老师排行榜,语文理所当然前三甲。再说,讲读课老师多讲点,尚情有可原,自读课也从头灌到尾,自个儿眉飞色舞,学生兴味索然。教与学完全错位,教学的和谐生态就被毁坏了。很多老师还为学生的“不配合”,只死记硬背而大为苦恼,须知学生不是木偶,是有思想有活力的生命个体!以教为主,死记硬背,已经不再适应当今语文教学。

4.三维目标,形同虚设

很多教学目标可谓“醒目”,形式上体现新课改精神,内容上却脱离教学现实。教学目标本为规范教学、明确教学任务服务,可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知道这节课主要讲学什么。三维目标徒有其表,形式漂亮,高大上,却不能具体落实到课时教学中。目标内容割裂,缺少内在逻辑,有拼凑、附庸风雅、跟风媚俗之嫌,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拟定,往往与“知识能力”维度风马牛不相及。目标设计脱离教学任务,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5.表演模仿,身心疲惫

老师最讨厌别人用“表演”点评自己的课,却又难脱其窠臼。学界前辈多次炮轰“表演”公开课的现象,批其矫揉造作,拿腔捏调,不能见真章。可炮声未歇,现在连听课老师也正襟危坐地习惯于“演”,学生也应答如流地谙熟于“演”,上课的老师更是耳熟能详地精熟脚本。教学中“模仿”大行其道。自主学习风吹来,就使课堂极尽“自主”之能事;合作学习潮涌来,就好一番折腾“合作”,不知道明天又兴起什么风潮!可最后自己仍两手空空,一无所得!什么模式时兴,手段前卫,一拍脑门现用现学,结果把“自己”弄丢了。教学看似水到渠成,终落得个中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二、语文教学怪象之归因分析

语文视创新为生命,创新使语文教学彰显兼收并蓄、厚重笃实的风范。可是面对假创新之名的怪现象,我们有理由怀疑当前的语文教学是真的病了。这些看新不新的怪现象深处到底潜伏着当前语文教学哪些值得警示的病因呢?

1.教师习惯性精神懒惰,侵蚀语文教学的创造活力

科技发达推动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这在语文学科上最为明显,老师不再为黑板书写而担心,也不用忧心落得一身白灰,因为有了投影仪;也不再为没有时间备课而担心,因为有百度收索和网络课件。教师更无须再花钱买参考资料了,也不须为某个字词,某个问题,四处翻书查检,你只需会用网络搜索引擎,一键就OK了!常说“扶贫养懒汉”,科技亦如此,许多语文老师不仅成了“懒汉”,而且懒得心安理得,以为这是新时代带来的进步。教师的案头书架渐渐空了,知识储备慢慢“水”了,除了教参,就剩些许快餐式的报刊了。语文老师少读书或不读书。阅读乃语文之基,没有了阅读,语文教学的创造活力从何而来?

当懒惰成为习惯,精神也无法逃脱。语文教师的精神懒惰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的陈词滥调,教学流程上的一成不变。一篇《蜀道难》,讲了多少年,还是借“蜀道凶险”隐喻“仕途”,“警告统治者”的调子。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在教参里有据可查。为何不能把它解读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为何不可把作者的浪漫气质作为解读这首诗的突破口呢?且说教学流程,从字词到内容,再从内容到思想,最后品味艺术,如此反复,不管什么样的文本,都依样画葫芦,倒并不大关心这只“葫芦”画出的效果如何。习惯性的精神懒惰,就像鸦片,它必将渐趋消磨语文教师的意志力,直接侵蚀语文教学的创造活力,而语文教学皮包骨头的清癯模样并不是什么语文风骨,而是语文人深埋心底无奈的痛。

2.语文常识常态性缺位,消解语文教学的本质内涵

语文,即言语,“是以言语(语言)为根本的包括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因素在内”[1]的综合体。可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往往轻视或忽视了“语言”这个特殊的身份定位,只将语文单一地理解为或文字、或文学、或文章、或文化等范畴,这无疑窄化或矮化了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科学认知;还有将语文概念扩大化,这才导致“泛语文”“非语文”,甚至“去语文化”倾向的出现。总之,语文既成了视域偏狭的怪物,也成了无所不容的神器。语文概念理解上的偏私,直接导致了语文常识的常态性缺位,对此,很多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老师陷入了困惑:和语文打了多年交道,自己竟然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模样!

语文常识,基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曹明海先生在《语用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一文写到:“从语文这个学科基点出发,应当肯定和确认‘语用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语用,就是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含“语用基本能力”“语用审美能力”和“语用思维能力”,其中“语用思维能力”应该是语用的核心。对语文常识和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直逼语文课程的本质内涵。所以,不能把握语文常识,科学定位语文课程的语用性,语文常识常态性缺位就被坐实,我们对语文教学本质内涵的理解就被消解得片甲难存。

3.考试指挥棒主导教学,损坏语文教学的和谐生态

考试对教学的主导作用极富中国特色,这在语文学科得到了极佳的表现。一篇课文她再精彩,也会因为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而遭受师生的白眼。考试这根指挥棒就像战场上的军刀,把教学内容修理得整整齐齐。一切以考纲为准绳,以考试为本几乎成了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口头禅,语文教师迫于行政或考试的压力,把服务考试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举个有趣的例子,如果今年的高考考了所谓新材料作文,那么在明年的历次模考中,甚至常规作文教学,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其他作文样式或被“屠杀”精光,抑或冷落一旁,理由只有一个:服从高考!

考试形式有多种,大考小考,中考高考,只要是考试,对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各种题海战术,刷题技法竞相登场。还记得媒体报道的一位由衡水中学考入香港大学的学生,他在高中三年所做的卷子,垒起来有2.41米高。本来充满生气与活力的高中生活,就在重复性的做题刷题中安然度过。阅读课成了答题模式梳理课,什么涵泳品味、体悟探究全被撇在一边,学生埋头苦记答题圣经,什么知识能力,什么过程与方法,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他们的眼中什么都不是,惟有分数高。“教”和“学”原本和谐的生态被考试生生地损害了,和谐的语文课竟成了镜花水月的奢望!

4.传统教育观根深蒂固,掣肘语文教学的变革创新

传统教育重在语文知识传授而忽视语文实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截然不同的地方。对语文知识的重视无可厚非,没有知识点滴积累,何来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指早期的经义教育和文字教育,由此所形成的授受教学方式或模式,对现代语文教学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新时期培养的语文教师虽然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或方式的影响,因为单从语文知识的角度上讲,传统教育方式确实极具优势,因为在短期内见效快,且正迎合当前应试教育的需要。

无论改革,还是创新,藕断丝连就会束缚手脚。语文教学改革不是革命,语文教学创新不是抛弃,但对传统教育暧昧不明的态度,无疑影响教学的改革落实和创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过去。”这句话放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境中也具有同样意义。以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环境等诸要素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一些陈腐的观念运作现代语文教学,恐有逆潮流而行之险,必适得其反。当然,我们绝不能抛弃传统教育,应该思考如何在传统教育的沃土上实现现代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因循守旧,作茧自缚,掣肘现代语文教学前进的步伐!

三、去除语文教学怪象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怪象的描述及现状问题的归因分析,我们不难理解语文教学在当下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引发的困惑、争议和思考。基础教育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接下来大规模的考试评价改革必将渐次铺开,逼使我们语文人必须正视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1.回归常识教学,还原语文的本体价值,让语文成为真语文

关于语文常识教学的话题,已经热了很久,可是捋起袖子,俯下身子,耐下性子,认认真真践行的一线教师却并不多见。当然,语文常识并不高深,通俗点讲,就是听说读写,就是遵守并落实“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就是语文最朴素、最真实的面貌;而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是语文常识演绎而成,它们的核心是“言语”。言语让语文成为萃取文化的智慧,生发智慧的灵光,塑造人格的精灵。离开言语,高谈“语文”或语文常识,无异于脱离泥土言说苗,落得苗枯泥白,得不偿失。言语即语文,是语文存在的家,是语文常识赖以栖息的地方。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先知》[3]一书中写道:“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当今对语文教学的探索,已经与“常识”渐行渐远,有些甚至偏离了“语文”的轨道,造成“非语文”“伪语文”现象充斥语文教学。人是客观的社会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4],“人居住于语言的寓所中”;一代代语文人筚路蓝缕,披沙拣金,不就为了让语文教学收获理想的发展吗?而今语文教学出现背离常识的现象,这或许是短暂的迷惘,历史的盘桓,希望我们之于语文的初心不改,多想想回家的路。让语文回归常识教学,还原语文的本体价值,即学习、研究和运用语言,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语文成为“真”语文。

2.改革评价制度,注重思维和能力培养,让语文成为“活”语文

考试是当前评价制度的主要形式,以中高考影响最大,因涉及升学等关系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备受社会关注,成为社会热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评价的具体细节上体现出了作为人文学科的诸多优势,也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评价目的单调,即以学习结果,也就是分数作为唯一的标杆,大考小考皆以成绩说话,至于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人格素养上是否取得进步被长久忽视;再如评价方式,一考定终身,这是所有考试的潜在规则。也正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会导致评价结果的误判,或者有失公允,严重到直接影响社会和谐。新课程改革以来,这样的评价制度很明显不再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而且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那么如何进行改革?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综合学科,内容上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并不夸张,而具体实现形式上讲,是实践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单一的评价制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学务必以学生整体发展为目的,当务之急在建构包含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在内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语文以言语为根本,思维是核心,能力是其最直接的体现;语文教学评价只有将思维和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才能将语文课程的效用和价值最大化,多维度地激活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也就因之成为“活”语文!

3.加强内涵提升,树立科学课程教学观,让语文成为“大”语文

教学水平提升,学科建设升级,任课老师是首要因素。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教学的实践者,学科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完善人格。由此可知,语文教师在课程建构和实践、课程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必须加强语文教师的内涵提升:一方面认真制定和落实国培、省培计划,通过优秀语文教师的培养,引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不断拓宽提升语文教师素养水平的途径,如鼓励支持语文教师开展田野研究、草根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等接地气的专业训练,以形成扎实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感素养等多方面融合的综合素养。最紧要是激活教师的内在驱动,使其有提升内涵的需求和热情,正常从事教学或学术兴趣的需要,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教师孜孜不倦提升内涵的冲动或激情。

在着力培养语文教师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课程内涵的提升。课程内容分为[5]“实然”和“应然”两个部分,语文课程内容构成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多义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在教学处理上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程内容从“应然”,即“应该怎么教”,到“实然”,“实际怎么教”之间必然有一个过程,即课程内容重构的过程;而课程内容的重构必然是在科学课程价值观指导下的建构过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脱离学生发展的要求。强化语文课程内涵的提升,不仅要丰富语文课程内容,而且应竭力探索语文课程内容建构和实现的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我们完全可以断言,语文教师内涵提升与语文课程内涵提升和谐同步之时,当是“大”语文梦想时代来临之日!

4.赓续教育传统,批判与继承并行不悖,让语文成为“长”语文

我国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经义教学、语言教学,再到今天的语用教学,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由于历史语境、教学对象及内容的差异,语文教学理念和要求必定存在差别。换句话说,过去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放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未必适用。教育发展以人为核心,是吐故纳新的扬弃过程,语文教学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作为学科教育的子系统,其发展所依循的逻辑规律必然趋同,即不应违逆批判与继承并行不悖的实践观。

武玉鹏先生曾言,“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有两个传统。一个是民国以前的以‘四书五经教育为主的传统”[6],一个是“近代以来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课堂讲解为主,并把某些西方语言学理论照搬、套用到我国语文教学上所形成的教学传统”,他提出用“改革”“改造”和“中国化”来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也即“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现代化改造”,和“对外国理论和经验的中国化改造”。语文教学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传统根基上,不断吸收、改革创新、茁壮起来的。深蓄传统的语文教学,它才厚重悠长;有创新的语文教学,它才长久可持续,在传统和创新的碰撞中更显丰厚的意蕴和持久的活力。既有文化意蕴,又有持久发展潜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才是有魅力的“长”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病”了,她不是偶感风寒,而是陈规陋习缠身。当然,我们无意重申学界一些所谓“语文教学积重难返”的论调,何况有唱衰语文教学之嫌,其悲观心态无益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发展。语文教学即母语教育,唯有胸怀坚定之信心,剖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正确归因,研讨应对策略,维护并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才能破解当前语文教学顽疾,促进语文教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田瑞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修订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曹明海.语用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J].语文建设,2015(1).

[3] 纪伯伦.先知[M].冰心,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14.

[5] 屠锦红.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6] 武玉鹏.是现代化,还是回归传统——也谈现代语文的出路[J].教育研究,2011(1).

上一篇:于秋夜的作文下一篇:高三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