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2024-04-28

《9加几》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凑10”的算理,学会用“凑10”法计算9加几和8加几的式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异中见同的分析对比能力。

二、教学重点

分析“凑10”的算理,正确计算9加几、8加几的式题。

三、教学难点

会根据一个加数凑10的需要,恰当地把另一个加数分成两部分,然后进行连加计算的两步思维。

四、教学过程

1.准备题

9+()=10 9+1+1 9+1+3

9+1+4 9+1+5

9+1+8

8+()=10 8+2+1 8+2+2

8+2+5 8+2+6

8+2+7

①刚才我们口算的这些题有什么特点?

(注:通过准备题把“凑10”的两步思维分开进行练习,减缓知识的坡度,为学习9加几和8加几的进位加法,做了知识和思维的渗透。)

②下面应用这些知识来进一步学习加法,出示课题。

2.新课

(教师与学生都准备好“个位”“10位”两个数位筒和若干根小棒。)

例1口述:个位数位筒里有9根小棒,(师生共同数)手里有2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9+2(板书)

第一层:讲清算理算法。

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因为数位筒里的9根小棒是一部分,手里的2根小棒是另一部分,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就是求两部分的和,所以用加法计算。)

②个位筒里的9根小棒表示几?手里的2根小棒又表示几?

(个位筒里的9根小棒表示9个一是9,手里的2根小棒表示2个一是2。)

③能不能把这2根小棒直接放到个位筒里?为什么?

(不能。因为个位筒里最多只能放9根小棒。)

④怎么办呢?大家讨论。

(9根小棒再添上1根就是10根,可以捆成1捆放到10位筒里,这样还剩1根小棒。)

⑤为什么1捆小棒就要放到10位筒里?

(因为9加1等于10,1捆小棒表示一个10,所以放在10位筒里。)

⑥还剩的1根小棒是几?应该放在哪个数位筒里?

(还剩的1根小棒表示一个一,应该放在个位筒里。)

⑦现在数位筒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10加1等于11,一共有11根小棒。)

(注:学习“凑10”的算理,突出数位、计数单位、进率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层:突出“凑10”的思维过程。(把小棒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①想一想,9加几等于10?把2分成几和几?

②边演示边说:9加1等于10(捆成1捆放入10位筒),10再加1等于11。(把1根小棒放入个位筒)

③谁到前面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边说边演示?

④每个同学边动手操作边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第三层:看算式原有的表象认识逐步抽象概括出算理。(边说边板书)

⑤指名学生看算式说思维过程。

(注:“凑10”的思维过程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以形成表象,并概括出简明的语言。)第四层:运用迁移规律进行学习。

小结: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9和哪个数相加,就把哪个数分成1和几,9加1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例2.口述:个位筒里有8根小棒,加上5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8+5(板书)

第一层:每人边动手边说。

①想一想8和几凑成10,把5分成几和几?

②8加2等于几?(放在哪个数位筒里)

③10再加几等于多少?

④哪位同学到前面来写出思维过程。

第二层:分别写出8+6、8+7、8+4的“凑10”过程。小结:因为8和2凑成10,所以8与哪个数相加,就把哪个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加几就等于10几。

3.分析对比找规律

①9加几、8加几凑谁、分谁有没有规律?

(都是把大数凑成10,分小数。)

②9加几和8加几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相同: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10”法。

不同:由于9和1凑成10,8和2凑成10,所以小数分的不一样。

小结:今天学习的9加几和8加几的进位加法,都用“凑10”法进行计算。方法是:把大数凑成10,把小数分成两部分。

五、作业

9加几、8加几的计算及计算的思维过程。

六、简要说明

“凑10”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主要计算方法,是重要的数学内容,而9加几、8加几又是学习“凑10”法的开始,因此要特别重视讲清算理和算法的思维过程。本课就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重视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再学习7加几、6加几„时,就可以类此推理,运用迁移来掌握。

篇2:《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准实验教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96 页~ 98 页。教材分析 :

“9 加几 ” 的情境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也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借助 ” 我们的校园 ” 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 , 选取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 , 如 ” 跳绳 , 踢球 , 跑步 , 分牛奶等 , 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 , 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根据一年级小学生活泼 , 好动 , 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我们大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 创设 “ 机器猫和我们共同学习” 这一情景 , 整个情景贯穿课的始终.课文中的主题图 , 我们放在了练习的环节中 , 这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求新 , 求异的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 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 , 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 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 ” 用数学 ” 的意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 20 以内的数及

其运算的经验,他们喜欢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数学。通过前面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初步了解十进制。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异,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安排摆一摆、数一数 , 圈一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算理,优化算法。学好这部分知识将学生的后续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学目标 :

.让学生学会用 “ 凑十法 ” 来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 应用 “ 凑十法 ”,正确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 “ 凑十法 ” 的思考过程。渗透转化思想,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 : 小圆片 , 题卡 ,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 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课堂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机器猫)。这节课,它将带领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复习。

1.出示数的组成(2---9)2.你能看着扑克说一道连加法算式吗 ?(出示课件)3.想一想()里填几(课件)设计意图 :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新课做铺垫的 , 先是复习数的组成 , 然后连加法(9+1+4)等 , 最后填空题.每一步的练习题都是下一个练习的基础,也都是为凑十法做充分准备的。可以说是本节重难点的 “ 药引 ”。.二.实践操作 , 自主探究 :

师 : 机器猫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 还为我们准备了礼物呢!快看看 , 是什么 ?(课件 : 玩具小熊)谁能看图口述题意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 师 :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熊 , 怎样用算式来解决呢 ?(生说师板书 9+3)那怎样计算 9+3=?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9 加几)

师 : 到底怎样计算 9+3 呢 ? 你都有些什么方法 ? 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 — 小圆片代替玩具小熊动手摆 , 过摆边和同桌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9+3=? 师 : 谁愿意到前 边用 老师的学具和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师 : 谁愿意到前面边摆边说.预设 : 会有 3 种情况

生 1;一个一个的数.师归纳 , 这种方法叫点数法.生 2: 顺着 9 往下数 , 师归纳 , 这种方法叫接数法.生 3: 从 3 中拿出一个圆片和 9 凑成 10,10+2=12, 师归纳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并适时板书.师 : 这几种方法中 ,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 为什么呢 ? 让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用的都是什么方法来计算的.(课件四个小动物的方法).师 : 送走了四个好朋友 , 机器猫来到了一所学校(课件)你能看图口述题意并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9+5)你用什么方法算的(生说凑十法)刚才我们用凑十法计算 9+3 9+5 都是

拆什么样的数和谁凑成十来计算的 ?(教口诀 : 看大数 , 分小数 , 凑成十 , 加剩余)师 : 机器猫真高兴有你们这些聪明的朋友 , 它想考考你们 , 敢接受它的挑战 , 吗 ? 师 : 拿出题卡 : 一.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二.用凑十法计算(学习反馈 集体订正)设计意图 : 用两个不同的算式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同时 , 掌握了凑十法及其算理。通过摆一摆 , 说一说,同桌合作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并及时用言简意赅的口诀加强对凑十法的理解.用具有挑战性的语言 ,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三.课间休息 : 师生随音乐共同做手指操 四..趣味练习, 巩固升华

师 : 机器帽要和我们做个对口令交朋友的游戏 , 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小巴掌 , 老师说 9+3 得多少 , 大家边挥舞小巴掌边说 ,9+3 得 12, 小巴掌上写 12 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得 12, 站起来说对了 , 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游戏开始)

篇3:“9加几”的教学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自己探究“9加几”的方法。

2.初步理解“凑十法”, 弄清“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考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习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用“凑十法”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搭建学习阶梯

引入新课是教学的起点。引入的目的一是为新课学习做铺垫;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以及连加、连减的基础上教学的。本环节通过复习凑十儿歌及口算, 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 既强化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又为后续的学习搭建阶梯。教学分两步进行。

1. 复习凑十儿歌:9、1, 8、2真调皮, 7、3, 6、4也淘气, 5、5一起排排队, 合在一起都是10。

2.口算。

9+1+2 9+1+5 9+1+3

二、创设情境, 探求新知

“凑十法”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 也为今后学习“凑整”做了思维及知识准备。因此,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此, 安排学生观察主题图, 拓宽学生思维, 同时有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看牛奶箱图上, 强化了情境的有效性, 为提出问题找到了支撑。进而让学生展开动手摆小棒的操作探究活动, 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充分交流、动手操作的基础上, 理解“凑十法”及其原理。同时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本段教学按观察提问、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优化算法等环节展开。

1. 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场景画面。

师:期盼已久的学校运动会终于来了!你看, 运动健儿们有的踢毽、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咱们一 (1) 班准备给参赛同学送些牛奶 (课件切换到牛奶箱图) , 请同学们看屏幕,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提哪些数学问题?

入学不久的学生对于观察图、选择有用信息都会有很多困难, 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 将问题集中起来。如:

问题1:纸箱里有9盒牛奶, 纸箱外有4盒牛奶, 一共有几盒牛奶?

问题2:纸箱里有9盒牛奶, 纸箱外有4盒牛奶, 纸箱里的牛奶比纸箱外的牛奶多几盒?

问题3:纸箱里有9盒牛奶, 纸箱外有4盒牛奶, 纸箱外的牛奶比纸箱里的牛奶少几盒?

2. 同学们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说明大家勤于思考。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一共有几盒牛奶”这个问题。

3. 学生独立思考, 想出解决“一共有几盒牛奶”的方法之后,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

生1:一共有13盒牛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先数纸箱里的盒数1、2、3……9, 再数纸箱外的盒数10、11、12、13。

师:还在别的办法吗?

生2:我也是数出来的。我数的方法是把数9记在心里, 再接着从10开始数。也就是10、11、12、13, 一共有13盒牛奶。

生3:箱里有9盒, 放进去1盒, 箱里就有10盒, 再加上箱外的3盒, 就是13盒。

生4:也可以把箱里的6盒拿出来和箱外的4盒放在一起, 这样箱外就有10盒, 再加上箱里的3盒, 也是13盒。

师: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完成9+4=?。

4. 小组合作摆小棒。 (指导凑十摆法。)

(在学生摆小棒的同时, 教师视情况指导摆法并与算法结合理解算理。)

(1) 左边摆9根小棒, 右边摆4根小棒。把右边的小棒分一根出来, 凑给左边的9根, 左边就变成了10根, 再把左边的10根和右边的3根合在一起, 就是13根。也可以把左边的6根分出来, 凑给右边的4根, 右边就变成了10根, 再把右边的10根和左边的3根合在一起, 就是13根。

(2)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用准确语言表达。)

生1:先把4分成1和3, 9+1=10, 10+3=13。

生2:先把9分成3和6, 6+4=10, 10+3=13。

生3:因为10+4=14, 所以9+4=13。

5. 优化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你觉得其中哪一种最方便快捷。 (让学生在普遍认识的基础上熟悉并选择“凑十法”。)

6. 板书:9加几。

三、实践运用, 巩固方法

学生学习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 (或合作) 解决问题, 交流算法, 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这节课教师结合学生实际, 适当引导点拨, 有效促进了学生对“9加几”算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收集信息。 (课件再次出示运动会画面。)

师:运动会正在进行哪些项目的比赛?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各小组由专人集中收集的信息, 由于学生识字少, 可以用符号、图画等表示出来。)

2.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各组准备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

小组讨论, 交流问题。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3. 解决问题。 (选择其中两个问题解决。)

(1) 问题: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赛跑和跳绳的一共多少人?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 全班交流算法。

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计算时怎样想。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填写算式。通过学生说图意, 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 引导解决, 较好地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五、全课总结, 升华提高

通过学生质疑、师生释疑、自我总结, 让学生再次回顾“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问题:

篇4:“9加几”教学设计

[关键词]9加几 凑十法 计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8~8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口算9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掌握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贴有红色圆点的盒子图,黄圆点,卡片等。

【学具准备】贴有红色圆点的盒子图,学具黄圆点,答题纸。

【教学过程】

篇5:《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的经验上得出计算9加几的几种方法,并通过比较,体验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每人2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1、课件播放背景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师:同学们,今天光明小学举行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想去看看吗?出发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

第一关:口算。

10+2=

10+9=

10+6=

10+7=

10+3=

10+8=

师:为什么大家算得这么快呢?(十加几就是十几。)看来10加几的计算难不倒大家。第二关:你还会算吗?

9+1+2=()9+1+4=()9+1+6=()

9+1+7=()9+1+3=()9+1+9=()师:这里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样快?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9+1=10。(板书:9+1=10)

师:有了10以后再计算是不是简单多了?(生:是)看来10是我们计算的好帮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对又快。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运动场上的比赛已经开始啦!快跟着我去看看吧!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出示单元主题图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你认真地看一看,都有哪些比赛项目?(有跳绳的、有跑步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师:还看到什么?生:有拉拉队

生:数牛奶

3、课件出示牛奶图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一些牛奶, 纸箱里装了几盒?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9)纸箱外有几盒?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几盒牛奶?)

4、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和同桌先说说。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告诉老师吗? 预设:(1)(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

12、13共13盒。)

(2)接着数: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3)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

5、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刚才有的同学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13盒牛奶,也有的同学通过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9+4怎么计算。

6、师:怎样计算9+4?用1根小棒表示1盒牛奶,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生动手操,再同桌交流。

7、上台汇报

预设:

(1)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再数一数,一共有13根。(2)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小棒,从右边拿1根小棒放在左边凑成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13根。师:你更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

8、借助课件介绍“凑十法”

师:从4盒牛奶中拿出一盒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箱子外剩下3盒,一共有13盒。你会说吗?边摆边说。请一两位学生上台边摆边说。

9、师:如果要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该怎么写呢? 师边板书边说明。

10、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计算9加4时使用的方法在数学中叫做“凑十法”,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10加几。这样我们的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

11、小试牛刀:9+8=?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寻找规律

1、做一做第1题

生先独立完成,师下组辅导,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2、做一做第2题

(1)计算完,观察每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每一组的得数都相等。9+3相当于9+1+2,9+6相当于9+1+5,9+9相当于9+1+8。

副板书:9+3=12 9+6=15 9+9=18(2)追问:(出示口算提卡)9+2相当于?9+4相当于?9+5相当于?9+7相当于?9+8相当于? 相应补充副板书。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个位上少的那个1哪儿去了?

揭示课题并板书:9加几

3、练习

你能快速地记下这几个算式吗?谁来挑战?

4、花朵后面藏着几?

9+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好方法? =15

9+

=16

9+

篇6:《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9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初步理解凑十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流程】

一、怡情导学

师:恭贺同学们在秋季运动会上夺得了年级冠军,你们平时喜欢做运动吗? 现在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到某小学运动场上观看运动会?不过,只有闯关成功我们才能获得参观的入场券,大家要加油哦!

快速抢答:9+1+n,追问:你们怎么算得那么快?

小朋友们你们不仅算对了这组题,而且还发现了规律,我们得到了入场券,咱们出发吧!【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口算感悟到:9+1=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此练习为“凑十法”的运用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悦纳互动

1.观察主题图,试说算法。(课件出示课本88页的全景图。)

师: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啊!你观察到了哪些运动项目?让学生自由的说。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牛奶图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牛奶图并说一说搜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 “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教师追问: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一共有多少盒牛奶的?(教师巡视,搜集算法)

预设方法一:学生可能会采用数数法、接数法; 预设方法二:组成法; 预设方法三:凑十法;

如果出现凑十法,教师追问:你是怎样凑十的,让学生边用学具演示,边说凑十法。随后询问:谁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找2-3个学生再完整的说一说凑十的过程,之后教师用课件直观演示孩子们的思考过程:从外面的4盒拿一盒放进箱里凑成10盒,箱里的10盒和箱外的3盒相加,一共是13盒。使学生对“把9凑成10”有个初步的印象。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这一步中如何计算9加几,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2.优化算法,归纳总结。

①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比中逐渐发现哪种方法最简便,哪种方法有缺陷。从而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

②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

学生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计算9+4,边摆边说你是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圆片,完成凑十的过程。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凑十的表象,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拿几剩几得十几。” 并追问:1拿哪去了?强化凑十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搜集了一些学生说算理的小歌谣,如:为了给9凑成十,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见9想1凑成十,4可以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等等。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即要求他们会思考,又能从直观到抽象,还要会用语言表述凑十的过程,负担较重。所以我把算理简化成“拿几剩几得十几”,这样简洁明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3.巩固算法,渗透思想。

让学生用小圆片摆9+6,9+3的计算过程,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几次操作、观察、口述的过程。使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深化算理的目的。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出课题并板书。然后询问:我们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箭头将9加几的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渗透转化的思想。4.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让学生说出说有9加几的算式还有哪些?教师板书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并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三、展示点拨

(一)基础练习。

1.运用规律,速算9加几。让学生快速抢答9加几的口算。2.圈一圈,算一算。

(二)综合练习。

1.比一比,赛一赛。计时速算9加几的口算。

2.把2、3、4、5填进去,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每横行、竖行合起来是16。层次三:提高练习。

找规律填数。想一想,问号下面藏着几?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展示的空间。【设计意图:为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完善对9加几计算的认识,在练习设计中我紧扣重点,既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悦纳提升

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全课进行小结。

上一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答案下一篇:感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