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2024-05-04

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通用7篇)

篇1: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从关联理论看修辞格中的词汇语用现象

1.引言 就词汇语义的研究来说,词义主要是两个方面,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称概念意义或指称意义,代表着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语法意义则指词汇项所在的语法范畴所表达的信息.词汇项的`这两种意义都可以在词典中查到,称之为词汇的“词典意义”.

作 者:赵鸿瑜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9) 分类号:H31 关键词: 

 

篇2: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研究拓宽了一个新视角,它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交际,注重听者的逻辑推理过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悉言语交际过程中潜在的人类认知原则和行为原则,可以深入挖掘该理论在认知语用学方面的贡献.

作 者:任培红 REN Pei-hong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刊 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8 26(3) 分类号:H31 关键词:关联理论   言语交际   认知  

★ 修辞学作文范文

★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理论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 现代交际的基本礼仪技巧介绍

★ 叙事视角

★ 行政法学视角下的行政收费-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论文

★ 传统观念与现代理论耦合的会计理论发展

★ 现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古典公共性观念论文

篇3:从交际效应看英语歧义现象及教学

关键词:交际效应,英语教学,蓄意歧义,无意歧义

1. 引言

语言与社会、文化等因素不可分割,它们给语言构成了一个动态环境,因而语言中言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不同的言语可以表达同一语义,而同一言语也可作多种理解表达出不同的语义,这样就产生了歧义。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常见的感冒病一样……”(Kaplan, 1966)。Kess和Hoppe (1981)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Ruth M.Kempson (1977)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Leech (1983)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同时,在语言运用中,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也存在歧义现象。

很多语言工作者已经对歧义进行了研究,如吕叔湘(1984)、冯志伟(1995)、王琼(2001)、孟祥宇、刘娜娜(2006)等。但大多数研究未将其置于实际的交际使用和实际教学中加以探讨。这固然是因为歧义本身是具有不同释义特征的孤立语句,但是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将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孤立地对待,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特性的。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以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系统地建立“歧义”这一概念,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歧义,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2. 蓄意歧义和交际教学

蓄意歧义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或一语双关,或声东击西,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它常常是说话者的故意安排,通过多种语言手段在不同层次上反映出来,利用语言细微的差别达到耐人寻味或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这对交际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2.1 语音引起的蓄意歧义

在利用语音制造蓄意歧义交际效果时,同音(形)异义词(组)(homophones&homonym)经常被用来进行有意识的巧妙安排。如“When does the baker follow his trade?”,“Whenever he kneads the dough.”对话中利用了need(需要)和knead(揉面)这一对同音异义词,并配上“dough”的多义(既作“生面”,又作为俚语的“钱”讲),从而让读者或听者难以辨别出面包师到底是需要钱时就开始了生意,还是在他揉面时就开始了生意。

2.2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不仅产生于同形异议词,还产生于一词多义。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必须由其语境来判断,而语境不同或不明,或语境模糊,都会产生双关或暗指这样的特殊交际效果。如:The professor r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Gentlemen, order!”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教授敲击讲台并且大声说道:“先生们,安静!”全班大声喊道:“啤酒!”)“order”一词在英语中,既可理解成为“安静”,又可理解成为点菜或点饮料。所以学生们故意开玩笑回答“啤酒”。英语中的许多词不能按其字面意思来解释,因为具有作为习语的特定含义,所以这也成了蓄意歧义的一种来源。

2.3 句法结构引起的蓄意歧义

句法关系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蓄意歧义的效果,即在同一句子的内部因存在着不同的内在句法关系而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蓄意歧义。比如:John said the teacher is a fool.该句因为句法结构不同或说话者不同的停顿、不同的语调,便产生意思截然相反的两句话。可理解为约翰说老师是个笨蛋。也可理解为约翰说老师,约翰真是个笨蛋。

总之,在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蓄意歧义达到的交际效果,意识到幽默是智慧的体现。蓄意歧义体现了智力的优越,而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也需要智慧。在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让他们尝试在交际中自己使用一些结构,体验其效果,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3. 无意歧义与交际教学

据语言交际教学的观点,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损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有时就是无意歧义的具体体现。

如何避免无意歧义有可能造成的对语言交流的损害呢?从教师的角度看,首先应帮助学生系统地建立“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到在语音结构中,有限的音素交叉组合,同音词或词组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歧义误读;在词汇中,有限的字母组合拼写,会导致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在句法结构中,有限的句型进行组合时也有可能导致歧义出现。在学生树立观念后,教师可以从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3.1 语音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口头交际中,连续语篇的听觉单位是呼吸组而非单词,因此有不同单词组成的两个语音相同的呼吸组可出现同音异形的现象。如:Where’re those stools?和Where’re those tools?不同的单词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呼吸组形成同音异形异义,导致了无意歧义的发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在词与词之间少做停顿,互不粘连,或者在中心词周围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成分,便可以避免歧义产生。如:Where’re those stools for me tostand on?和Where’re those left-handed tools?

3.2 句法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句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陈汉生,1995)如:The doctor looked over my head.句中的over如果是副词,则和动词组成复合动词,意为examine quickly;如果是介词,则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意为look above。因此这种句子在交际中会有两种解读:第一,医生检查了我的头。第二,医生从我头顶看去。为避免和消解这种歧义,可以通过提示学生over一词在句中如果用次重音并且在over前不用持续连音,那么,听者会将over理解为副词;反之,over一词在句中使用第三重音,并且在over之前使用持续连音,听者就会把它理解为介词。

3.3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有两种形式:具有多个义项的一个词和拼写相同的多个词。孤立状态的多义词会有多个词义,但在交际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语料都有语境相随,起到制约的作用,因而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词义适合上下文,但如果语境对多义词制约不够严格,就会出现无意歧义。如: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the church.该句中,marry属一词多义现象,它有两种解释:第一,“与(某人)结婚”,这样全句的意思是:牧师Collins先生将在教堂和Jane结婚;第二,“给(某人)证婚”,该句又变为牧师Collins先生将在教堂为Jane证婚(Jane和另一位男子结婚)。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向义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结构和词汇学习和语境相结合,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联想,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反应。

4. 结语

对交际教学而言,歧义的产生源于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了解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的全过程,会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语言的语音和文字形式之间有着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理念。

另外,在英语实践方面,在组织学生按照交际情景学习语言时,不应忽略语言结构形式的掌握;而在教授语言结构形式时,也不应放弃其交际功能的学习。在讲解词汇和结构形式时,不应单纯着眼于其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而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

总之,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对其加以研究,有广泛而切实的意义。交际教学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语言学习,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语料又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活的研究素材。因此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无疑具有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collon, R.&Scollon, S.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U.S.A: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5.

[2]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周治金.汉语歧义消解过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熊学亮.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 1995, (1) .

[7]马建辉, 王春晖.英语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篇4: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关键词:关联原则;非语境歧义;语境歧义;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111-4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non-contextual and contextual ambiguity in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le of relev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ambigu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levance and that principle of relevance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disambiguating utteranc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principle of relevance, non-contextual ambiguity, contextual ambiguity, relevance

1. 概述

Dan Sperber和Deidre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涉及到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换言之,说话人在讲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向对方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的意图(曲卫国,1993)。正因为如此,Sperber和Wilson得出了有关人类交际活动的总原则——关联原则。第一,关联的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第二,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其中交际原则以认知原则为基础,而认知原则却可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足以对交际产生导向作用。人类的认知是以关联性为取向的,其程度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只有在两者间达到合理的平衡时,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才被认为具有关联性,但使话语引起听者关注和处理的并不是最大关联性而是最佳关联性。对于交际者来说,要想取得交际的成功,实现其交际意图,必须寻求一种最佳关联。对于发话者来说,交际是一种选择,他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受话者认知语境的假设和对当前情景的了解,以他认为适当的方式交谈,以取得预期的语境效果。

英语歧义现象在语言运用及言语交际中普遍客观存在着。Kess和Hoppe在《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1981)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中歧义无处不在”的理论。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换言之,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单位(包括词语、句子和语篇),它们在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在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但是却表达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意义,这就是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极其复杂,给翻译工作及其他语言交际活动带来许多困难。近几年来,很多语言工作者已经对之加以研究和分析(如姚巍,2004;张晓红,2008;周红,2002)。但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对歧义类型的总结和歧义现象的描述,且往往是从固有歧义出发,尽可能脱离上下文对歧义的语义和语境制约来进行研究,而未将其置于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加以探讨。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割裂、孤立地看待歧义句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特性的。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言语交际中的关联原则出发,就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加以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教学、交际、翻译等带来帮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歧义现象的分类

符号学根据语言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将歧义分为语形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还有些学者将歧义更加具体地分为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歧义。王健平从逻辑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合理歧义和合理歧义、无意歧义和故意歧义的分法。王建华先生指出歧义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但总体来说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语言本身的条件,二是客观存在的语境。这两个条件在歧义的产生中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存在着彼中有此、此中有彼的关系,只是有时以语言条件为主,语境条件为辅,有时反之。歧义来自于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和理解,因此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言语交际过程中种种语境因素的制约。语境既可能使一个多义的语言表达式转化为一个单义的语言表达式,也可能使一个语言表达式原有的多义继续存在,或者使其又派生出一些新的含义。王建华先生将主要是语境作用下的歧义叫做语境歧义,把主要是语言作用下的歧义叫非语境歧义。虽然从广义上来说,英语中所有的歧义都可以称为语境歧义但笔者认为王建华先生的分类方法比较客观科学地阐述了语言和语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在本文中采用他的分类法。

3. 非语境歧义与关联原则

非语境歧义是指主要是语言作用下的歧义,与具体的语境关联较小。换句话说,非语境歧义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从而导致交际效率低甚至失败的语言现象。在此,笔者从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简要探讨。

3.1 语音引起的非语境歧义

语音歧义是指借助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相同或相似可是传达的信息却不止一种而产生的歧义。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同音词、同音异义的词组和短语、不同的语音停顿和语调以及不同的重音等都可能导致的歧义。

首先,在现代英语的词汇中,同音异义的词数量很大,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如:right(正确的、右边的)和write(写)以及wright(制作者);knight(骑士、武士)和night(夜晚);sow(播种)和sew(缝纫)等。不同的语音停顿、重音和语调也会在语音层次上产生歧义,如a bee feeder(蜜蜂饲养员)和a beef eater(食牛肉者);gray day(阴暗的一天)和grade A(等级A)。又如:

(1)Why don’t you have supper with us? 就可能有以下两种意义:

a. Why don’t you come along and have supper with us?

b. Why don’t you have supper with us rather than lunch?

(2)Jerry said Tom is a fool. 停顿和语调不同,意思则截然相反。

a. Jerry said, Tom is a fool.

b. Jerry, said Tom, is a fool.

3.2 词汇引起的非语境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歧义产生是因为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自然语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其符号的一个能指往往对应多个所指,因而形成词汇的歧义。与语音、句法歧义相比,词汇层面上的歧义是一种基本的歧义现象,主要是由于“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因词义变化而引起的歧义;因词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如:

(3)The defendant’s speech ends in a long sentence.

由于“end”和“sentence”都属于一词多义,所以就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释:

a. The defendant’s speech results in a long prison term.

b. The defendant’s speech finishes with a long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客观世界在不断变化发展,“词义”也在随着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而变化。词义的变化或转移常常会引起句子的歧义。例如:

(4)Please give me a camel.

“camel”的原意是“骆驼”,但在这句子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指一支“骆驼牌香烟”,即美国一种老牌子的名牌香烟。如果不了解词义转移,就会理解成“请给我一匹骆驼”了。

词汇引起的非语境歧义还有一类也值得关注,那就是一个词兼属不同词性的兼类词。句子里有兼类词,就属不同的句式,其意思也就多样。例如:

(5)We saw the Indian dance.

a. 我们看了印第安人的舞蹈。(Indian:形容词;dance:名词)

b. 我们看见了印第安人跳舞。(Indian:名词;dance:动词)

3.3 句法引起的非语境歧义

英语语法结构复杂,千变万化。如果句子结构关系不清,就会造成句法歧义。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有副词的修饰关系不明、介词短语的修饰关系不明、句子成分引起的歧义、省略不恰当造成的歧义、并列成分引起的歧义、否定范围不清引发的歧义等。如:

(6)Visiting relatives can be a nuisance.

a. 亲戚来访是件烦人的事。

b. 走亲戚是件烦人的事。

(7)Our club demands change.

“demands”和“change”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在实际交际中,就有可能被理解成:

a. Our club demands to have some change.

b. The demands of our club are not the same as before.

对于这一方面,国内外语言学家已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里就不赘述了。

上述歧义为非语境歧义,是由语言结构的矛盾而产生的。平时话语中的许多小句严格地从语义角度上讲都是有歧义的,但语境、词语搭配、修饰限制关系以及一些普通常识补充了被省略的信息,从而排除了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很多,语音歧义可以通过重音、音渡、语调排除;词汇歧义可以通过语义场及特定的上下文来排除;句法歧义可以通过换用词(或词组)、改变PP(介词词组)在句中的位置等方法来排除(黄国文,1983:10);Chomsky的X阶理论对句法歧义的排除也非常有效(转引自陈思敏,1999:53)。在这些情形下,人们往往能够较容易地排除歧义,甚至有时在理解正确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意识到歧义的存在。究其原因,则是关联的认知原则在起作用,即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在可能有歧义产生的交际过程中,正确推理理解的过程就是排除歧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按一定思维规律,集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于一体,并在长期的语言和思维实践中已基本形成抽象的思维定势。交际者在说话时都设定了关于信息真实性、信息量以及交际双方理解力的一个标准,并相应地按此标准接收信息。而这种标准就是一种思维定势,它帮助听话人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一系列语言上产生的可能解释都在此推理过程中被取消,歧义消除。

4. 语境歧义与关联原则

语境歧义是指主要是语境作用下的歧义,与具体的语言关联较小。如:

(8)Mr. Wang: Mr. Zhang, how long will Jane be back to the office?

Mr. Zhang: Oh, she is asking for instructions from Director Li.

在上例中,张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王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似乎有点答非所问,没有关联。但是交际的双方却有着相近的语境(他们对李主任的了解),从而使得该回答与问句关联性很强。假如双方都知道李主任办事风风火火、说话干脆利落,那么王先生不难推断出珍妮很快就会回来。倘若双方已知李主任说话啰嗦、办事拖拉,王先生几乎可以断定珍妮一时半会肯定回不来。

为什么同一句话竟会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呢?很显然,这是因为句子的意义不仅要依赖它的语义内容,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该话语的语境信息。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宗教信仰、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Sperber & Wilson, 1986)。所以,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再据此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人能否使用正确的、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假如听话人使用了错误的语境信息,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再看一个交际失败的例子:

(9)A little boy comes in the front door.

Mother: Wipe your feet, please.

He removes his muddy shoes and socks and carefully wipes his clean feet on the doormat.

(Peccei, 2000: 1)

在本例中,母亲本身的话语意图是叫小男孩先把鞋擦干净再进屋。可是小男孩依据自身的认知语境,错解了母亲的意图,脱下鞋袜,当真在蹭鞋垫上擦脚。母亲与小男孩对“feet”这一概念的理解形成了错位,从而使母亲认为明确的话语显性表述变得不明确且含有歧义,形成语用失误,使交际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那么,听话人到底要如何才能获取说话人意欲让对方加以利用的语境信息?关键就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也就是关联的交际原则在起作用,即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根据这一原则,人们无论何时想要沟通,总会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听话人具有最佳关联。而听话人也只注意那些与他们的语境假设有关联、而且是最佳关联、并能产生语境效果的信息。事实上,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作的那种理解式解决。最佳关联原则是在理解中排除话语歧义的根本依据。下面的例子是某机场候机大厅里汉英对照的标语:

(10)吸烟请到吸烟区。

T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

(何自然,1997:128)

该标语既可以理解为“候机大厅里不准吸烟,想要吸烟请到吸烟区,以免影响他人”,也可以理解为“欢迎吸烟者到吸烟区吸烟,因为那里有香烟出售”,这就形成了语境歧义,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按照第二种方式去理解。因为在人人皆知吸烟危害健康,而政府又大力宣扬公共场所不准吸烟的大语境下,第二种解释与语境假设不产生关联;而第一种解释不仅与语境有关联,标语的意图也因被读者领悟并得到赞同而产生了语境效果。

5. 结语

众所周知,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由来已久,因为研究歧义不仅对语言交际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语言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王少杰,2006:124)。本文主要从关联原则的角度,探究分析了英语中非语境歧义和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歧义的产生与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紧密相连,而关联认知和交际原则是理解过程中排除话语歧义的根本依据。当然,关联理论在排除语言歧义方面也不是万能的,这一领域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Kess, F. J. & A. R. Hoppe. 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M]. John Benjamins Pub Co., 1981.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

Peccei, J. S.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ublishing House, 2000: 1.

陈思敏. 试用X-标阶理论来消除歧义[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53.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8.

黄国文. 试论英语歧义结构的形成与歧义的排除[J]. 外语学刊,1983(2):10.

曲卫国. 也评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

王蕾. 英语歧义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王少杰. 英语歧义现象解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24.

姚巍. 英语结构歧义分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张晓红. 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划分英语歧义类型[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篇5:论英语歧义现象的句法分析

论英语歧义现象的句法分析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屡见不鲜.本文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从Chomsky的深层结构为切入点,以大量实例对英语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分类和阐述,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消除歧义的方法.

作 者:王浩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歧义句   句法分析   消除歧义  

篇6: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 对外经济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书信交流非常频繁, 其中商务英语信函是最重要的形式。商务英语信函是以英语为表达手段, 以国际商务为目标, 以国外客户为服务对象, 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活动。要写好英语商务信函, 除要求业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 掌握涉外应用文体的固定格式、套语外, 还要注意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作用及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写作原则[1]。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必须遵守的语用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何兆熊认为,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存在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 多考虑一点合作原则, 便只能少考虑一点礼貌原则;反之, 多考虑礼貌原则, 便不得不牺牲合作原则[2]。因此, 要注意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二、概述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语用理论。他认为, 合作原则就是要求发话者和受话者在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交际双方的话题。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 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根据Grice的合作原则, 在交际中质的准则要求说话人不要说虚假的话和缺乏足够证据的话;量的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关系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之间要有关联, 不要偏离话题;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的话语含义避免晦涩、歧义、要简练有条理[3]。

礼貌原则是G.N.Leech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之后提出的。在Principles of Pragmatics一书中, 他系统地介绍了礼貌原则理论。礼貌原则是从修辞学和语体学的角度提出的, 每条准则又各有两条彼此对应的次准则:策略准则要求少让别人吃亏, 多使别人得益;慷慨准则要求少让自己得益, 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要求少贬低别人, 多赞誉别人;谦虚准则要求少赞誉自己, 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要求减少双方的分歧, 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原则要求减少双方的反感, 增进双方的感情[4]。

关联理论至今是一个非常新的理论框架, 是Sperber和Wilson对Grice理论的修正和补充。Sperber和Wilson认为, 关联理论是对明示-推理交际的总概括, 交际双方无须知道管束交际的关联原则, 更不必有意遵守它, 即使人们想违反关联原则也不可能, 因为每一种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关联性[5]。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他们想用这条规则来揭示语言交际的规律, 通过推理获知话语的暗含意义[5]。也就是说, 明示交际行为是听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桥梁, 听话者和受话者会根据语境效果自动构建最佳关联, 从而达到最优的交际效果, 而不是没有任何关联。总之, 说话者付出说出话语的努力越少, 受话者付出理解话语的努力就越少, 关联性就越强, 交际就越成功。

三、关联原则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中的作用

商务英语信函是国际商务中使用的各种函件的总和, 是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专业性记录。这些书面记录具有法律效力, 是对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和解决争端的法律依据。Bobby在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一书中提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应遵循的6条原则, 包括完整和准确, 要求商务信函叙述得当、数字精确, 商业惯用语使用准确并包括所有必需的信息;简明, 指在不造成含义不清的前提下, 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思想, 做到一个段落表达一个意思, 避免啰唆、冗长和拖沓;具体则要求商务信函条理分明, 表达内容确定、准确而又生动;文采指使用生动活泼、幽默的语言;得体指在撰写商务信函时强调对方的情况而非我方的情况, 要将对方的要求、愿望和感情记在心中, 寻找最好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读者;连贯指行文注意逻辑, 语意完整, 前后连贯[6]。

关联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要遵循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过程中, 只有以关联原则为指导, 才能实现写作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高度统一。

(一) 质的准则、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

质的准则体现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 是指交易方所使用的商务信函写作必须简单明了, 数字精确, 商业惯用术语准确, 有真凭实据。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要求己方处处为他方着想。慷慨准则要求照顾对方且损害自己的利益, 体现己方的热忱。

例1:4, 860 sets Color Television Set“Golden Star”Brand Model SS374 Customaty Packing.

在例1中, 对包装条款仅作Customaty Packing, 文字虽简单明了, 容易为贸易双方理解。但是, 贸易各国和贸易商会根据关联原则, 建立自己对Customaty Packing的最佳关联, 从而产生歧义, 引发贸易纠纷。双方对质的准则有不同的理解, 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必然导致己方的贸易损失。因此, 应该调整质量准则, 建立起对贸易双方共同一致的最佳关联。应该把这段话改为:4, 860 sets Color Television Set“Golden Star”Brand Model SS374 Transported in 40’containers of 810 cartons each.

(二) 量的准则、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

量的准则体现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 要求条款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有的需要信息, 不要用多余的文字表达多余的信息。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则要求写信函的贸易一方在态度上表现出对贸易另一方的赞誉。

例2:By the way, 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our cotton bedsheet have become popular on the world because of their durability and reasonable prices and it has been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However, if you place your orders before the10th February 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shipment.

例2中, 卖方首先陈述产品销售中遇到的困难:卖方的全棉床单因为经久耐用和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喜爱, 所以很难保证市场供给。卖方希望买方能够提前订货。事实上, 卖方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 就是“货物供不应求, 希望卖方可以提前订货, 方便卖方做好准备”。这段文字非常累赘, 提供了多余的信息。买方会根究这段文字建立自己的最佳关联, 认为卖方是在对买方乘机要挟, 增加麻烦, 暗示要提高价格。这样会违背赞誉准则和谦虚原则。因此, 应该把下列文字改为:Orders be-fore the 10th February would be appreciated and we could assure you of our promp shipment.

(三) 关系准则、同情原则和策略准则

关系准则体现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 就是要使信函的句子之间、段落之间、信函和信函之间都与商务活动有关联并且突出主题。也就是说, 信函应该在每一个部分都有关系。同情原则和策略准则就是要是受信人能够顺利地毫无障碍地理解信函的内容及重点, 能够尊重对方, 增进双方友谊, 避免伤害对方。例如:

例3:Dear sirs, we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19th November quoting us for the captioned Bicycles.While appreciating the quantity of you bicycles, we find your prices too high to be acceptable.The prices of raw materials have dropped considerably and the retail of you bicycles here has also fallen.It is hoped that you would seriously take this matter into consideration and let us have your reply soon.

例3中, 整封信件段落条理清晰、意思明确, 表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 当地自行车零售价已经下降。但是, 信函并没有表明信函发出者的真正目的, 即希望自行车购买价格可以下降, 而是过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 没有直接提出降价和降价幅度。根据关联理论, 信函接收者会为了自身利益, 假装不理解贸易一方的要求, 或者只是做出很小的让步。因此, 信函发出者应该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提出降价要求和降价幅度, 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在信件中可以加上一句:We would, however very much like to place further orders with you if you could bring down your prices at least by 10%.

(四) 方式准则和一致准则

方式准则体现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 就是在整个商务过程中信函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避免词汇合歧义, 使用符合商务行为的语言。一致准则增加双方之间的默契, 避免双方的不一致。

例4:We now offer you 2 million tons of iron ore for prompt shipment at$150.00 per ton CIF Shanghai.

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卖方即使想增进双方一致, 更好地达成贸易, 也容易从本国角度出发, 做出适合自己的关联。反之, 买方也会做出适合自己的关联。在例4中, 有两处含义模糊, 首先是重量单位是“ton”, 这一单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如公制中1公吨等于英制的1016吨, 在美制中等于907吨, 如果不说明采用哪个国家的计量标准, 就会引起误会, 容易造成贸易摩擦。此外, “$”可以理解为美元, 也可以被认为是加元、澳元等, 各国货币是采用浮动汇率, 这样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不同, 因此, 只有双方都能建立最佳关联, 才能实现方式准则和一致准则的统一。因此应该标明准确的货币符号。这句话应该改为:We now ofer you 2 million metric tons of iron ore for prompt shipment at USD 150.00 per metric ton CIF Shanghai.

四、结语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文明从事商务活动的重要表现, 这将有利于贸易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但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 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只有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 才能更好地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此为基础, 可以更加高效率地进行商务活动, 更好地减少甚至避免贸易摩擦, 促成商务合作, 实现预期目标。

摘要: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述了英语商务信函必须遵守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通过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 指出如何更好地使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并通过例证分析, 论证了这一关联理论对商务英语信函的指导意义, 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提供了一定意义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关联理论,礼貌原则,合作原则

参考文献

篇7:从关联原则看英语歧义现象

【关键词】歧义 成因 运用

一、简介

语言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由人们按照固定的科学的规则创立的,因此,句子和意义之间没有必要的对应关系。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句子结构符合语法规则,语义切合逻辑,并且其深层结构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意义,就会引起歧义现象,从而影响语言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引起交际者之间的相互误解。但是,恰当地运用歧义现象能够生动活泼的幽默效果,因此,对歧义的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一门语言是有必要的,也有助于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二、歧义的概念

词源学的研究表明,歧义一词原意为“闲逛”或是“双侧驱车”,随着时间的推移,歧义一词融入到英语中,其新的含有语言学的意义也替代了原来的意义。至于对于具体解释什么是歧义,有很多不同语言学家因强调不同的重点而给出不同版本的释义,但究其根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歧义所涉及的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三、导致英语歧义的原因

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是指由发音的相似性或同一性引起歧义现象,只有清晰的发音可以让人理解别人的谈论也使自己被别人理解。 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语音歧义在这一过程就起着能否使交际顺畅进行的关键性作用。究其原因,对语音出现不同理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同音异义词,连音,重音,不同的词群与语调

2.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由对一句话中同一单词的不同理解所引起的歧义现象。词汇歧义的成因主要有四种类型:一词多义或同音同形异义词,词义转变,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词素变更

3.句法歧义。句法歧义又被称作语法歧义或结构歧义,一个句子是比较完整独立的语言单位,而不是在特定的语言规则下形成词的任意组合。句法的不确定性和修饰成分的模糊性很容易引起歧义句,通常来说,并列结构,省略结构,不定式结构,否定结构等都会引起歧义,例如:“I know Simon better than you”,这句话就产生两层意思:(1)我比你了解西蒙;(2)相比于你来说,我更了解西蒙。

四、歧义的积极应用

应该尽量避免和消除歧义这一语言现象的频繁出现造成的交流障碍,但是,如果适当和灵活地运用歧义,也可以达到积极地效果。

1.避免和消除歧义的消极作用。正如前文所述,歧义的出现是由于使用者的不当用语或语法结构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从而阻碍了语音信息的有效传输并引起误解。结合引起歧义的原因,下面将阐述如何避免消除歧义的消极作用。

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通过强调词、句的重音,暂停,掌控重点表达的语音语调等来避免语音歧义,例如,强调词的重音有助于区分其词性,′accent,′record,′object 的读音为名词,而ac′cent,re′cord,ob′ject的读音为动词。

同一单词的字面意义与引申意义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说话或写作的过程中产生词汇歧义,可以在具有歧义的词汇前增加适当的限定词或者使用其他精确词来代替具有歧义的词汇。

在书面语中,可以采用重组词汇语序,补全省略成分,转换连接词,增补时间状语,扩充句子,适当运用标点符号等来消除句法歧义。例如,句子“Mary cannot bear children”,进行适当扩充后变为“Marry cannot bear children because she is sterile”或者是“Mary cannot bear children if they are noisy”,句意就非常清晰明了。

2.歧義的广泛应用。英语中歧义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交际的难度,然而,准确恰当的应用歧义还可以实现特殊的交际效果,这种积极应用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广告,及其他场合中都很明显和普遍。

举例来说:

“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 the waiter said to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 The man replied.

“Sea” 与 “see”为同音意义词,对话中的男士运用此种歧义以间接的方式表达出鱼不新鲜的意义,达到幽默不失风度的效果。

“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assuredly,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这是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格言,他充分利用了词汇“hang”的两层含义来表达他的主张:团结就是力量。此处,歧义的修辞作用是通过语言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所表现出来的,这样,演讲更强有力和具有说服力,从而使观众和读者印象深刻以达到政治宣传的效果。

五、结论

对歧义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因此,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研究歧义,以避免其消极应用及正确运用其幽默、委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绩效沟通机制下一篇:我曾经笑过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