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2024-05-16

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共8篇)

篇1: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滇黔桂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的论文

摘 要:本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结合滇黔桂三省的统计年鉴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滇黔桂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滇黔桂地区间只在三次产业部门这样的宏观层面上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而在工业内部行业间相似水平大大降低。因此,滇黔桂地区产业结构间只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并且这种趋同现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滇黔桂地区;相似系数;产业结构趋同

一、文献综述

滇黔桂地区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下,滇黔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且该经济区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与近年来人们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出现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表现出的忧虑一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滇黔桂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的产业同构现象,是否存在由于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困境。

二、滇黔桂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

(一)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

产业同构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组成类型、数量比例、空间分布、关联方式等方面演进变化趋于一致,结构差异逐步缩小的现象。目前,测度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主要有:结构相似系数法,结构差异度指数法,Krugman结构差异度指数法,区位商法等。本文采用了结构相似系数法。结构相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地区i和地区j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 是i区域k 行业增加值占所属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j区域k 行业占所属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其中的值在0-1范围变化,系数越大,则表明两地区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当=0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趋同,当=1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趋同。根据经验判断,一般在评价国家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时,以0.85为标准来判断相似程度的高低,然而由于一国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没有国家之间的差异大,所以在对评价时,将相似系数判断标准提升到0.90。

(二)滇黔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业高度和合理化程度。本文采用层面结构相似系数来考察该地区的产业同构性。把20滇黔桂三省统计年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代入上面的计算公式,求得滇黔桂三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

表1:滇黔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数据来源:《云南省年统计年鉴》、《广西省2010年统计年鉴》,《贵州省2010年统计年鉴》。

从表1中三省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看,三省产值结构相似系数非常高,均高于0.99,其中云南—广西两省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998;贵州—广西次之,云南—贵州的最低为0.991。从产值构成角度分析,20滇黔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995。如果按照0.9的标准来判断,滇黔桂三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层面均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由于是在一个非常宽泛的三次产业层面上进行的相似系数的测算,这本身会导致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因此,并不能仅此而草率地判断滇黔桂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现象,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结构层面进行分析,这里对单个产业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是否相似是有必要的。

(三)工业内部行业结构相似性分析

研究产业同构问题需要相把稳定的产业作为分析对象,由于第一产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第三产业又具有无形性、消费与生产同时性等特点,因此,一般会把工业结构作为分析区域产业同构的主要对象。本部分主要采用结构相似系数方法,从工业内部行业结构来分析滇黔桂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三、结论

从上述研究来看,虽然滇黔桂地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上存在高度相似,但仅在工业经济中,产业同构现象并不显著,尽管有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是良性的,很少存在由于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因而可以缓解人们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严重趋同给滇黔桂区域经济发展造成资源浪费、过度竞争等严重不利影响的担忧担心和忧虑。

不少学者 (王志华, ;冯邦彦, 2010;王永锋,)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时,认为区域间的产业同构并不一定是区域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其内在必然性。同样,我们认为滇黔桂地区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相应的政策制度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直以来,滇黔桂三省均以传统农业生产为经济基础,工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因此,虽然滇黔桂地区存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里有经济发展和产业水平分工的必然性因素,同时也有统计分析上的原因。

从滇黔桂地区产业布局的特点看,要解决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应突破地域分割的旧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从宏观产业布局出发,统一调整工业布局,以期实现区域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以后的产业布局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模式。目前滇黔桂地区产业布局的模式应该是:以昆明、南宁、贵阳为产业辐射中心,以周边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为依托,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任兆璋,王晓燕 桂滇黔国有企业结构趋同合意性和非合意性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7卷第6期,11月。

[2]王志华,陈圻,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与同构的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 1)。

[3]王永锋,华怡婷,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 2)。

[4]冯邦彦,邵帅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 2)。

篇2: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1.概述

资源型城市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远景规划,导致其资源型城市在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困难重重。本文以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为研究目标,深入分析淮南市煤炭产业结构的特点和现状,提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伴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研究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由于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盛行国家干预主义,尤其是英国1936年成立的巴洛委员会,设法遏制产业和人口向伦敦中心过度转移,和美国罗斯福政府大力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这种老工业区出现结构性衰退,政府采取经济手段促进其产业转移,可以看作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初步尝试。

第二阶段,理论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开始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的研究。马什(B.Marsh)和欧费奇力格(C.Oeallaigh)主要从居民归属感和人口静态特征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研究。卢卡斯(R.A.1ucas)对单一工业社区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对矿区发展生命周期方面进行了研究。塞门斯(siemcs)提出通过规划来改善矿业资源城市的生活质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重点转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就业问题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其中对于劳动力市场问题尤为重视。

2.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我国专家学者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研究,也是伴随着宏观经济与城 市发展过程而进行的。

李文彦在1978年发表的《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和城市规划问题》开启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研究的先河。刘红,杨伟民等人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健康发展进行阐述。樊杰对我国煤炭产业转换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单

一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期,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深入,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危机,国家加大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01年12月辽宁省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此后,国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方面的研究也一时兴起,每年都有两部以上理论专著出版。如2003年出版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王青云)、《从刚性到柔性一一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李清均);2004年出版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学》(齐建珍等)、《中国资源(矿业)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科技战略研究》(贾敬亭、黄黔、徐铭)等;2005年出版的《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张米尔)、《中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李成军)等。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具体、系统,达到了高潮。

3.选题背景

淮南市是一座因煤炭产业开发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并且以煤炭产业为 支柱产业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淮南市煤炭产业开发于民国时期,崛起六、七十年代,因煤炭产业的高速发展,淮南市一跃成为我国较大的城市,但是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煤价的下跌,由于自身产业发展的瓶颈的制约以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等新经济形式的影响,煤炭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缓慢、生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淮南市煤炭产业仍然面临着煤炭产业结构单

一、粗放式开发等缺点。本文立足于淮南市正处在煤炭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为理论支撑,同时结合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及政策建议,为促进淮南市未来产业发展更加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

4.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淮南市过于倚重煤炭产业的局面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立足淮南市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未来淮南市产业发展的趋势,考虑到淮南煤炭产业对环境污染和历史欠账等问题,指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是淮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淮南市从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力度,加大了促进淮南市煤炭产业

转型步伐,结合淮南市自身产业的特点,加快接续产业资金、技术、政策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扶持力度。从而实现淮南市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因此应大力发展淮南市煤炭、电力、机械、化工、新兴产业等多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从而实现淮南市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淮南市经济更加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

5.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按照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展开论述。论文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淮南市产业的现状,在淮南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而煤炭产业又居第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进一步阐述了淮南市的资源禀赋和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现状,以及淮南市煤炭产业主要产业结构单

一、产业链短小、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产业发展环境薄弱等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以及经验启示,可以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借鉴的经验。

第三部分,通过SWOT分析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淮南市产业转型中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复合模式三个模式中,结合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选择了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模式,即复合模式。

第四部分,提出实现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政策和建议,从政府、人才、社会保障、技术等角度为突破口,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产业上主要包括培养其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具体建设淮南市煤、电、化三大基地的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医药、电子、机械、轻工、建筑等新兴产业,形成淮南市多元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五部分,论文主要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研究路线及拟解决的问题

6.1研究路线。

本文拟先从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演化的规律对比分析入手,着手分析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现状,尤其是煤炭、电力、化工为主体的淮南市产业的现实,同时结合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产业转型理论,以及淮南市未来煤炭机械、生物制药、电子工业、建筑、轻纺工业、服务业等新兴的接续产业的发展趋势。

6.2拟解决的问题

6.2.1提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必要性

6.2.2在淮南市产业转型上如何合理规划淮南市煤炭产业发展,使淮南市各产业发展趋于合理,从而促进淮南市产业转型成功,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7.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这是本文研究方法的灵魂。系统分析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系统分析方法的原理,本文把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作为一个系统,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淮南市煤炭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判断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本文研究方法的主线。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是当今科学研究的趋势。本文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对淮南市产业结果进行判断:从煤炭产业内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本文在理论研究之后,对淮南市煤炭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的政策和建议。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淮南市煤炭产业转型存在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得出淮南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此外,文中还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8.进度安排

2011年9月-2011年11月:收集资料并到淮南市相关部门索取数据图表资料。2011年12月-2012年4月:完成论文主要内容(五个部分内容)

2011年5月-2012年6月:论文排版完善、论文答辩

9.参考文献

[1]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人民出版社,2004;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出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4.69.

[4]赵俊平,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87.89

[5]马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仁[J],求是杂志,2005,16.79

[6]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安树伟,张杏梅.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冲国科技论坛,2005(4):11.15

[8]齐建珍,杨中华,张龙治,工业转型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5

[9]赵金龙,陆益龙,安徽省经济增长极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3):25-29.

[10]陆玉麒,董平,王颖,双核结构模式与淮南区域发展[J],人文地理,2004,19(1):32.36.

[11]周民良,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2(11)

[12]袁朱,我国煤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06)

[13]李连济,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选择——以山西煤炭城市为例[J],经济问题,2004(05)

[14]万晓琼,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05(02)

[15]王建平,陈元朝.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02)

[16]郭成龙,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硕士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4.

篇3: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

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于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认识泾渭分明。大部分学者认为, 由于发展阶段的相似性、自然禀赋的同质性、地区行政垄断以及相似国际市场需求和外资产业区位偏好造成我国各大经济区尤其是沿海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陈艳华, 韦素琼, 2007;刘瑞明, 2007;于良春, 付强, 2008;贺灿飞, 刘作丽, 王亮, 2008) 。部分学者对产业同构现象包含的合理成分进行论述 (江小涓, 1996;郝春和, 1997;王书芳, 1997) , 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企业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成长的具体体现, 是对改革开放前重工业化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补偿性调整, 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还有一些学者对产业同构进行了划分, 将其分为非正常趋同和正常趋同 (王书芳, 1997) , 合意性趋同与非合意性趋同 (陈耀, 1998) , 认为笼统地否定产业结构趋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妥的, 要针对不同性质的趋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对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研究中, 较多学者认为珠三角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 专业化部门与主导产业存在结构雷同现象 (翁计传, 2006;王■, 2008) 。产业同构阻碍了一体化进程, 使得各城市之间的竞争紊乱无序, 既削弱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也造成城市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郭惠武, 杨永福, 2008) 。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与指标判断珠江三角洲产业趋同程度, 分析珠三角产业结构发展趋向, 然后剖析产业同构现象产生的原因, 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简要结论。

1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研判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组成、数量比例与空间分布等方面演进变化趋于一致, 结构差异逐渐缩小的过程。一般来说,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不是指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化, 也不是区域工农业结构或农轻重结构趋同化, 而是指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的趋同现象。研判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必须以相对稳定的产业作为分析对象, 由于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存在较大波动, 第三产业具有产品无形性, 消费与生产同时性的特点, 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通常作为分析与判断产业趋同问题的主要依据。因此, 产业结构趋同往往表现为区域间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出比重趋于接近、地域属性日趋淡化、空间布局逐步均衡。从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 以广州与深圳为例, 从2007年两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看, 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中广州与深圳的有6个行业相同, 同构率达60% (如表1) 而且位次较为相似。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 (2008) 整理得到

判断产业同构程度必须以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及其体系作为依据, 大多学者通常采用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于1979年提出的度量方法:

其中:Sij是结构相似系数;i, 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n是制造业结构包含的产业数, Xik是区域i中第k个产业占制造业结构的比重;Xjk是区域j中第k个产业占整个制造业结构的比重。Sij的值在0到1之间变动, 其值越大说明两个地区间制造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也愈大。依据相似系数计算公式, 以通常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为依据, 按照《广东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2003年和2007年①珠江三角洲9个中心城市②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结果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2004年和2008年)

从2003年和2007年珠三角9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对比来看,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制造业相似程度出现明显分异, 如果按照0.7作为产业同构划分标准的话, 其中36%的城市间存在产业同构现象, 而64%的城市间产业相似系数低于0.7。这说明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呈现集中化趋势。 (2) 制造业相似系数在逐步降低, 除个别城市间产业同构系数有所上升外, 绝大多数城市间2007年的同构系数均低于2003年的水平, 说明珠三角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在逐步下降。 (3) 产业同构的城市基本上在空间上也毗邻, 其中同构系数以惠莞深最高、其次是广佛肇, 再次是珠中江。那么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是否影响了区域内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否造成了规模不经济从而导致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低下?为此, 我们要进一步考察工业成本费用率与工业增加值率来给予解答。

数据来源:2008年全国及广东统计年鉴

从珠三角9市2007年的工业成本费用率与工业增加值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来看, 珠三角的产业趋同已经妨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2007年全国制造业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平均水平为7.43%, 在珠三角9市中只有广州的9.29%超过全国水平, 其他8市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工业增加值率则出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象, 与此同时, 珠三角占据了全国近10.2%的GDP, 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28.1%, 这种条件下存在的产业同构问题说明珠三角地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 各种各样数量巨大的要素汇集在珠三角进行组合与生产, 但产出的效益却是不高的, 表明珠三角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 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2 珠三角产业同构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从上述分析来看, 珠江三角洲存在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导致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增加值率都较低, 产业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素的区域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没有产生相应的规模经济与正外部经济效应, 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理空间毗邻性和发展阶段相似性

从宏观的供给角度来看, 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两岸城市由于空间上的毗邻和资源禀赋等经济发展初始条件的类似。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使得投资环境均质化, 从而各个城市在选择本地主导产业时拥有的比较优势基本相同, 再加上整个地区基本上都是外向型投资为主, 出口导向也造成产业选择空间狭小。其次, 由于珠江三角洲9市处于近似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 其需求结构也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进而形成了相近的需求偏好, 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作用下, 各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会呈现出相似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中, 工业无一例外地都拥有重要地位, 即使是广州这样的中心城市, 其第二产业增加值也占近50%的比重。

2.2 企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相似性

从微观的企业角度来看, 企业均有一个产生与成长的周期。在早期阶段, 企业的规模较小, 产品近似度高。到了成熟阶段,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也会逐步提高。目前珠三角大量存在的是中小型的加工制造业, 这些企业主要靠订单和贴牌生产生存, 企业规模较小, 产品相似度也较高。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 产品一般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区域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珠三角企业大多处于成熟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阶段, 企业创新空间不大, 市场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企业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没有主动地定价权, 造成了产品的同构和利润率的低下。

2.3 地方行政垄断与保护的壁垒性

珠三角地区的各市经济在整体上仍处于“小而全”、“大而全”状态, 这容易形成地方产业保护樊篱, 造成紧邻城市间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 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形成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区域分工的角度出发, 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必要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 而应享受国际分工的好处, 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 集中生产成本低的产品, 以换取所需的其他产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地区间通过各自资源禀赋进行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实现产业发展的“有序化”和“效率化”, 以规避地区间内耗性竞争带来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和技术、资源、人力的浪费。珠三角地区由于地区行政垄断借助政府的力量扭曲区内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消费水平差异甚至是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对于区域产业同构变化趋势的作用, 从而大大降低了在市场经济自发作用条件下根据各市场主体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发展方向所造成的产业结构差异性。

3 珠三角产业同构发展趋势分析

既然珠三角地区确实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那么未来珠三角洲的产业同构是朝着更为严重的同构化方向发展, 还是朝着初步的产业区域分工与协作方向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是朝着逆工业化方向发展, 还是朝着产业集聚方向发展?由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以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作为衡量依据, 是较为简单与抽象的指标, 产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并未得到反映。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的情况下, 根据克鲁格曼 (1991) 和梁琦 (2006) 的研究, 本文引入了“产业专业化系数”甄别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到底是走向进一步趋同或是专业化分工。产业专业化系数定义为:

下标j和k表示区域, i表示产业 (设有n种产业) 。qij和qjk分别表示两地区的i产业的产值, qj和qk是两地区各自的总工业产值。如果区域j和k区域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 即对所有的i产值份额都是一样的, 那么该指数为0。如果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 分工越明显, 该指数为2。该指数可以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 指数值越高, 两地区行业差异程度越高;指数值越低, 两地区产业同构性越大。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1999和2008) 注:括号内为2007年专业化分工系数

根据表2分别测算得到的1998年和2007年珠三角核心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系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伴随产业的转移步伐的加速, 珠三角主要城市2007年的专业化系数较1998年均有明显的提高, 说明珠三角城市间产业正逐步由同构走向分工。由于珠三角地区主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传统行业, 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因此在90年代中期, 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但伴随着激烈的竞争, 各个地区开始进行产业调整, 同时核心城市也将部分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及重化工业转移到其他城市, 这对缓解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业的转移, 使得核心城市更加专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 从而优化了珠三角核心城市的产业分工。

一般认为, 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的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4市间的结构相似系数确实很高, 但从专业化分工系数来看, 城市间的分工系数也最高, 在结构高度相似的情况下存在产业分工现象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 4市的产业同构但产品不同构, 例如以珠三角被认为同构程度最高的电子与通信行业为例。4城市在细分的31种电子及通信产品的生产中有2/3的产品种类只在1个城市生产, 另外1/3的产品则是2个城市的主要产品, 而且2个城市间还都表现出较大的产量差距, 呈现出主次有序的竞争态势。因此, 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这个行业里, 产品在4个城市并非如想象的存在严重同构的问题, 相反各城市的电子和信息产品的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并且围绕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产品链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分工。 (2) 珠三角制造业中绝大多数行业的产品市场并不局限于区内, 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巨大市场, 使得在区域内看似因趋同而过剩的产能得到了消化, 因此大多数的行业没有出现普遍的恶性竞争。同时, 珠三角大部分城市的外贸依存度都十分高, 外资拉动与对外出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再加上国际产业转移过来的并不是以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为重点的产业, 产业的关联度较低, 使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与比较优势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所以较高的产业同构系数并不必然意味着产业分工水平的较低。

珠三角的产业同构实际上更多是区域内产品水平分工的表象, 仅看到热门产业在各个城市同时出现, 仅从产业结构层面进行判断就作出产业同构严重的结论, 是不够严谨科学的。尽管珠三角城市间的确存在产业同构问题及无效率竞争现象, 但从专业化分工角度来看, 珠三角的产业与行业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 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已经初露端倪, 制造业已经在珠三角城市群之间形成初步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事实上, 珠三角制造业的集聚在引发结构趋同的时候, 也促进了区域内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链的延伸。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特有的“二律背反”现象。目前,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的趋同已经为产业集聚准备了基础。存在于珠三角的产业同构、产品不同构现象, 恰恰是培育以大都市圈经济为平台的产业集群的重要产业基础, 是珠三角的特殊优势。

4 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目前, 珠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 企业发展尚未进入成熟阶段, 再加上珠三角地区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使得珠三角产业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趋同性, 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 地方政府的竞争和趋利行为加剧了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珠三角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也是为今后珠三角地区的专业化分工,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与提升竞争水平的必要准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珠三角过去产业同构、产品不同构的状况是市场调整的结果。倘若新一轮产业同构的状况逐渐严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 与祈望政府调整相比, 更应该把权利还归市场。今后, 珠三角必须加快制度建设, 加快珠三角一体化步伐, 设计区域之间的对话协商以及区域合作机制, 以解决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减少行政体制分割造成的市场与资源分割的负面影响, 推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减少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过分干预, 才能有效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快从产业结构趋同走向产业集聚与分工。

参考文献

[1].Sun G.Z.Ng Y.K.The Measurement of StructuringDifferences Between Economics:And Axiomatic Characterization[J].Economic Theory, 2000, (16)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文忠.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09

[4].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2) :15~18

[5].贺灿飞, 刘作丽, 王亮.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地理学报, 2008, (8) :26~29

篇4: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

【关键词】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各地根据自身区位条件、生产要素空间分布和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即区域经济运行中基于资源配置而形成的发展路径选择)。在著名的“苏南模式”的作用下,苏锡常地区的城乡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苏锡常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和最快的增长极,三市仅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人口,却创造了占全省40%的GDP和财政收入。

但是,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该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频受学术界指责,该地区产业同构被认为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大多数舆论导向都认为苏锡常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严重趋同,极大地阻碍苏锡常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苏锡常地区近几年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未出现明显的衰落迹象。产业结构趋同真的阻碍了苏锡常的发展吗?产业结构趋同真的仅有负面影响吗?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指标选择

如何度量国家整体或者局部产业机构的趋同程度,以往研究给出多种方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9)提出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度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但该系数只能从静态角度来度量两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Krugman(1991)提出计算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指数,即“克鲁格曼指数”。该指数可衡量区域间行业的分工程度,但不能度量分工程度与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王志华(2006)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改进的克鲁格曼指数”,该指数可把产业间的同构程度和分工程度联系起来。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提出用区位商来度量一定区域的产业聚集程度,并间接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李学鑫等(2004)发展了区位商指标判断方法提出了区位商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该指标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反映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比较优势,但是区位商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某个地区的实际专业化程度。此外衡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指标还有霍夫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洛伦兹指数等等。本文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创新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尹希果和李后建(2010)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多维空间角度重新构造新指标反映苏锡常地区整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并且对影响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参考。

为了简化研究程序,本文只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并且把这几个因素看成是空间上四种不同的作用力,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各种作用力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影响示意图

从图1可知各种因素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有正向、负向作用力,当这些作用力达到平衡的时候,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就会维持原状;当这些作用力不平衡时会出现两种状态:当促进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力更大时,产业结构会趋同;当阻碍产业结构趋同的作用力更大时,产业结构就会越表现出差异性。图1中X 轴表示的是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Y 轴表示的是第二产业占GDP 的比重;Z 轴表示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产业结构的趋同程度就是图1中黑色点的聚集程度,黑色点的聚集程度越高就表示三大产业的趋同程度越大,我们用式(1)来表示三大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jt =(1)

公式(1)中€%jt 表示的是某个时间段研究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jt 越小表示趋同程度越高,n 表示研究的区域数目,xnt表示的是某一地区某个时段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其他照此类推;x表示所有研究区域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的平均值,其他照此类推。(x,y,z)表示三维空间中这些点的中心点,某个区域某个时段产业结构在空间中对应的点如果越偏离中心点,那么这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2000~2008年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见表(1)。

表12000~2008年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1999~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观察可知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值基数较小,€%j值在0.02~0.06 之间,根据€%j的性质可知苏锡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2000~2004年,€%j值呈增高趋势,这说明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在该段时间减弱。2005~2008年,€%j值呈减小趋势,这说明该段时间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强。总体来看,苏锡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趋同值较小,这说明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一直较高。

二、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某些因素对产业结构趋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本文构建如下的计量模型:

Y=€%Z0+€%Z1X1+€%Z2X2+€%Z3X3+€%Z4X4+€%e (2)

上式中Y表示根据公式(1)计算出的苏锡常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趋同值,X1表示实际经济增长率,用来度量苏锡常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X2表示地区内部贸易程度,是苏锡常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苏锡常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X3表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苏锡常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该地区与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X4表示地区的投资水平,是苏锡常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GDP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的投资规模程度;€%e为误差项。

根据1999~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选取苏锡常三市的上述数据,利用Eviews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Y=0.135698-0.018139X1-0.451348X2+0.016523X3-0.010262X4

s=(0.070981)(0.092839)(0.221749) (0.006992) (0.052535)

t=(1.911767)(-0.195384)(-2.035405) (2.363028)(-0.195340)

R2=0.878079 R2=0.756158F=7.202028DW=1.547747

三、实证结果分析

首先看经济发展水平(X1)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苏锡常地区的GDP增速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减小0.018139个百分点,即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会增加。地区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等相似会形成相同需求,经济越发达时,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强烈,会形成相同供给市场促使产业结构布局一致。

接下来看苏锡常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X2)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度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社会零售商品交易总额与GDP 比值(X2)也加大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且其影响幅度比GDP增长率大得多。苏锡常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指标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会减小0.451348个百分点,这说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这一作用力对苏锡常产业结构趋同的促进作用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显著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

其次来看对外贸易开放程度(X3)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作用力的大小。苏锡常地区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提高一个百分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增加0.016523个百分点,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会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对外贸易程度加强了苏锡常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得该地区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促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表现出差异性,弱化了产业结构趋同。

最后看投资水平(X4)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影响,从回归系数看,投资水平对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作用相对不显著。投资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值减小0.010262个百分点,即投资水平的提高会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大。这可能是因为苏锡常地区的投资条件类似,投资的规模化效应促使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提高。

四、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必然性

由以上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投资水平的提高,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增加,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同向、相辅相生的。苏锡常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上,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有着存在的必然性。

(一)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有关

产业结构演变的总趋势是依次产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由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工业化过程中。现代技术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就越大,因为处于同一和近似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会形成相近的资源结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在相同工业发展阶段表现出趋同的产业特征。苏锡常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结构趋同。

(二)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和资源禀赋的相似性有关

苏锡常地区内部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为地区间相似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苏锡常地区资源禀赋,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要素禀赋及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制约因素都类似,这给产业结构趋同提供了良好基础。由于资源禀赋类似,各地政府在选择本地区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时,往往有相同或类似的选择。因此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或某些产业上的同构,是地区经济专业化和综合发展与产业布局的经济学原则相结合的要求。

(三)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要素流动也对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生正面的影响

苏锡常三地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相关区域之间在产业经济发展的方面具有互相学习和模仿的可能。同时紧密的经济联系,必然导致要素的流动,以及由此而来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进而在相关区域形成"重合"的产业,即造成产业的同构。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地区内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形成的以技术转移为主要载体的产业转移,是苏锡常三地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

(四)运输成本与地区消费结构的相似性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地区产业同构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的产业与产品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如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过大,会人为拉大区际协作的空间距离,导致各地区产品交换的费用增加。把某些产业或产品就地分散生产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地区产业同构,但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苏锡常地区由于经济联系紧密,资源禀赋类似,消费结构也处于近似水平。为了节省运输成本,企业在苏锡常地区随机选择产地生产,久而久之,就带动了三地的产业结构趋同。

五、结论

本文利用一个新的度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指标€%j,通过计算 发现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同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经济水平、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投资水平对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辅相生,该地的产业结构趋同有着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

[3]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4]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9):50~56

[5]尹希果,李后建.产业结构趋同测度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4):10~13

[6]石康,齐援军.产业结构趋同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产业结构趋同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J].经济经纬.1999(l)

篇5:河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河南省是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产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经营愈加困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凸显,诸多因素叠加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河南省必须顺应能源革命发展趋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一、河南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受能源资源赋存制约,河南省以煤为主的生产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今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促进产品多元化,在煤炭产业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5年底,全省累计查明煤炭地质储量289.47亿吨,年均增长0.66%,建成了平顶山、义马、郑州、焦作、鹤壁、永城6个大型煤炭基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五年来兼并重组小煤矿490个,淘汰关闭215个,累计去除产能3300万吨/a;在建矿井数量为15处,新增生产能力为1293万吨/a。截止2015年底,河南省现有生产矿井及在建矿井共有517座,其中大型矿井48座,中型矿井80座,小型矿井389座,总设计生产能力为22654万吨/年。但是受国家经济增长和煤炭形势的影响,河南省煤炭产量逐年递减,2015年产量为1.25亿吨,与2010年相比,煤炭产量累计下降41.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经过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河南已形成以河南能化、平煤神马、郑煤、神火等四家企业为主,地方煤矿为辅的煤炭资源开采格局,产业集中度达到了95%,煤电一体化、煤电铝、煤化工等链条逐渐完善。骨干煤炭企业选煤厂56座,总入选能力为1.05亿吨/年,原煤入选总量为7540万吨,原煤入选率达到71.8%。5家煤制合成氨公司,年生产能力合计为124万吨合成氨和192万吨尿素;7家煤制甲醇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35万吨;5家煤焦化共公司,年生产能力为700万吨;煤制其他化工产品(煤制焦油、煤制液化天然气、三氯氢硅歧化生成硅烷)年产量33.6万吨。初步形成了集煤田地质勘探、科研教育、煤矿设计、矿井建设施工、煤炭生产开发、矿山机械制造、洗选加工和煤化工、煤发电、煤层气开发、煤化工等于一体的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煤炭科技创新机制正在形成。五年来,全省煤炭工业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推动了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了一批国家 1

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高校、科研单位的主要转变方向。

矿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015年土地复垦面积为1597公顷,比2010年增加77%。随着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增强,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煤矸石利用率由2010年的87%提高到2015年的99.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由85.5%提高到87.4%。

二、河南煤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阶段,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新要求,河南省煤炭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煤炭开采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河南省煤矿开采历史普遍较长,有些已经超过百年,长期高强度开发导致资源接续紧张、煤层埋藏深、开采条件复杂等问题,煤炭生产成本普遍较高,不具竞争优势。目前,省属骨干煤炭企业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300元左右,而同期山西、内蒙、新疆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130—220元、80—180元、50—120元。与西部地区相比,河南省煤炭开采条件和成本处于劣势,这种局面从长期看难以改变,由此对煤炭下游深加工产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这是谋划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加工转化处于低端,优势产品领域较少。目前,河南省煤炭深加工主要包括煤化工、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盐化等领域,除部分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外,主导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精深加工产品少,大宗产品多,同质化严重,加之资源、能源价格较高,相当一部分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高耗煤大型转化项目,在甲醇、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大宗产品上占据显著成本优势。河南省煤炭成本劣势决定了以煤为原料的化工初加工领域竞争力逐渐减弱,在煤炭下游加工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减弱,也对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生存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大幅度增加,资金链紧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底河南省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骨干煤炭企业平均达到80%以上;今年以来,在国家去产能相关政策调控下,煤炭价格有所回升,但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河南省煤炭企业到了不转型就被淘汰、转型慢也会被淘汰的境地。面对严峻挑战,河南省煤炭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才能实现脱困发展。

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河南省多次出现出现持

续大范围雾霾天气,郑州市位居2015年中国空气质量最差10个城市第九位,不断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长期的燃煤积累是大面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煤炭开采利用对水、土壤等污染程度逐渐加深,煤炭清洁化生产程度不够,煤层气、矿井瓦斯和矿井水利用水平低,全省采煤沉陷面积达到1.1万公顷,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同时,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和环保法的实施,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三、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河南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突破,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以去产能为主线,加速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煤种没有竞争优势的矿井一律关停,其中包括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确定的13类落后小煤矿、产能小于30万吨/年的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与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具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到2018年,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254万吨。

(二)以优化煤炭结构为核心,加快产业一体化发展。从煤炭品种来看,河南省除了褐煤外,其他煤种均有赋存,其中以贫瘦煤、炼焦煤、无烟煤居多。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河南省煤炭除无烟煤、炼焦煤、动力煤等部分优势品种外,相当一部分煤种不具价格优势,但河南省靠近煤炭主要消费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应结合煤电、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铝等下游产业需要,发挥无烟煤、炼焦煤、贫瘦煤等煤种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优质无烟煤、炼焦煤煤矿接续项目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符合政策要求的动力煤煤矿接续项目,在满足省内产业下游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拓展省外市场。

(三)加快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实现先进产能替代。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贯彻落实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下,实行产能指标企业内部无障碍置换、企业间市场条件置换和地区间指标交易补贴制度。对于煤炭企业内部,在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前提下,快速实现资源禀赋条件好、埋藏浅、煤层厚、构造简单、开采成本低的矿井对长时间高强度开采成本高的矿井替代,不设置门槛和障碍。对于企业间交易,成立国家级和跨区域的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平台,实行竞拍方式实现产权的有效交易。对于跨区域交易,以新增税收的部分比例向去产能地区进行补贴。

(四)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一站式能源服务。要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引导河南能源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等骨干煤炭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煤炭储配园区,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

设区域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优化以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核心的煤炭价值链,构建煤炭开采、洗选、掺配、配送、信息、金融、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能源物流产业链,实施绿煤战略,提供煤炭改性提质、炼焦配比、煤炭清洁利用等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实现为客户提供从矿井向车间延伸的一站式能源综合供给服务,提供个性定制服务和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五)加快产能技术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要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效率,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河南省煤炭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在资源勘查、现代化矿井建设及运营、煤炭机械制造、煤炭洗选和掺配、坑口电厂建设集运营、煤基产业链开发等优势,加大对内蒙、新疆等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加强与中亚、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能源合作,推动煤炭优势产能和技术输出,收购国外优质煤炭资源,建设现代化高效矿井,发展境外能源合作园区。

参考文献:

篇6: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8月17日 ,中国矿业大学“矿大2013暑假电气实践团”在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时间也进入了倒计时,虽然只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呆了为数不多的时间,但同学们却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特有的凉爽气候,黄土高原的微风,不断开发发展中的中国西部。

今天的实习地点是王家山矿第一综合采区主、副井提升绞车房、风扇房。早晨8点,实践团来到魏家地矿的主副井绞车房附近,发现这次主、副井绞车房不同于魏家地矿,相离不仅只有200m,而且不在主井塔、副井塔最高层上,全部都在地面放置,实践团借此难得机会,决定在好好比较王家山矿及魏家地矿的`设备之外,再对主,副井绞车进行比较。

同学们第一次观察后发现,王家山矿的主、副井绞车在外型上几乎毫无差异。在询问过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告诉实践团,这两部绞车在外型上的确看不出什么不同,但事实上有本质的不同,主井主要负责运送人员和监测主井皮带,载重量小。副井绞车主要负责提升设备,材料和矸石等,载重量大。基于这个特点,主井绞车最大提升速度3.86m/s,采用直径30mm钢丝绳,减速器传动比31.5,配用YR450-8(450KW)供电。副井绞车最大提升速度4.62m/s,减速器传动比为20,配用Z560-ZA(720KW)直流供电。除了这些最主要的区别,还有很多细节也是不一样的。之后,同学们又参观实习了两个绞车的配电室设备。

下午3点,同学们来到第一综合采区压房,发现构造与魏家地煤矿也有不同,但大部分设备是相似的。压风房主要承担本区井下风动工具,风动机械及压风自救装置所需的供风任务。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观看电气自动化设备,设备采用高压软启动贵启动压风机,控制可控硅的出发角就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并且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将会自发进行自动控制保护,无需人工操作。实践团表示大开眼界。

18号将是实践的最后的一天,带着收获的知识实践团的成员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王家山矿。

★ 小学教育调查实践报告

★ 中矿大产学研调研团队成都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 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论文

★ 中矿大“羽翼支教”实践团在小包庄小学调试网络支教设备

★ 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业教育论文

★ 教学中赞美性评价的实践研究教育管理论文

篇7:煤炭产业结构趋同化研究论文

全球资料同化中误差协方差三维结构的准确估计与应用Ⅱ:背景误差协方差调整与数值试验分析

利用NMC方法针对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方差、三维相关与特征长度来揭示T213L31模式的误差主要特点,并与传统更新矢量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调整.结果表明NMC方法结果与更新矢量方法结果在大体特征上基本吻合,但细节上的差异不可忽视,特别是对背景误差方差与特征长度的`估计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NMC方法倾向于高估天气尺度波的背景误差,而低估次天气尺度到中尺度波的背景误差.通过对背景误差方差、特征长度的调整,显著改善了背景误差功率谱的分布特点,使得NMC方法结果与更新矢量方法结果更为吻合.通过三维变分同化与最优插值中观测与背景误差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发现两者结果基本一致,但三维变分同化在850 hPa以下的温度场和300 hPa以上的风场统计结果都表现出背景误差相对于观测误差偏小的特点.背景误差相对于观测误差偏小有助于保证分析场中质量场与风场平衡,消除了大气底层和高层质量场与风场不匹配现象.在数值试验中,针对不同的背景误差均方差与特征长度的特点,分析了分析增量和预报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准确的背景误差估计与优化工作改善了预报效果,使得北半球三维变分同化的120 h预报效果整体好于现有最优插值.

作 者:龚建东 赵刚 Gong Jiandong Zhao Gang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刊 名: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64(6) 分类号:P4 关键词:背景误差协方差   NMC方法估计   更新矢量结果调整   数值对比试验  

篇8: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自1984年被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考察团提出之后[1],不断引起国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与思考,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来,随着各地区“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区际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切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事关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深入梳理与归纳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然后从技术、空间和产业3个维度介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接着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进行梳理,在深入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非合意性之后,对现有文献中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炼出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理论问题,并阐述了理论研究的可能方向与发展趋势。

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又被称为“区域产业同构”或“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术概念,其内涵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益丰富。较早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进行概括的是赛风、朱明春(1990)两位学者,他们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倾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集中表现为区际产业结构差异的不断缩小[2]。夏兴园、李洪斌(1998)认为应该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来讨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也就是说,区际产业结构是否趋同不仅要有指标来衡量,也要通过考察在某个区域空间内是否存在产业或产品脱离市场需要,在低技术水平上进行规模不经济的重复布局、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等经济现象来判断[3]。陈耀(1998)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不仅表现为区际产业结构差异趋于缩小,还具有产业的地域特点不甚明显、各地区产业门类日益齐全,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行业和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均衡化、集中度下降等特点。同时,他从概念的含义上对“产业结构趋同”与“重复建设”、“大而全”进行了区分,指出“结构趋同”概念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反映区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更具有一般性意义,可以认为是分析一般经济现象较为严格的学术术语[4]。

随后,翁计传(2006)提出产业结构相似性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形成了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格局,并且这种相似性较高的产业格局不是表现为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或区域工农业结构或农轻重结构趋同化,而是指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的趋同现象,特别是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趋同现象[5]。陈建华(2007)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区域间产业组成、数量比例与空间分布等方面演进变化趋于一致,结构差异逐步缩小的过程及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行业门类逐步齐全、区域间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出比重趋于接近、各行业的地域属性日益淡化、空间分布走向均衡[6]。较为综合的概念由石涛、鞠晓伟(2008)给出,他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发展倾向,或指不同资源禀赋的各个区域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产业结构布局,具体指在各区域产业活动中,区域内构成产业体系的各子体系的构成形式、比例以及各子体系间所处地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等趋于相同或相似。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差异缩小、各地区工业产品结构趋于接近、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区域分布集中度下降、许多产品的生产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7]。

由此我们知道,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不仅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结果,也是一种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表象是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差异性的不断消失,其实质则是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相似性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一系列正面或负面效应。然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本身并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事实上仅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2],根据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才能给出合意性或非合意性的价值判断。

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对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或不同的产业或行业层面的产业趋同程度进行了测度,下面我们从技术、空间和产业3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

2.1 技术维度

关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度,现有文献中存在多种方法。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9)提出的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5,8,9],但该指标只能从静态的角度来度量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并且只有通过比较该系数随年份的动态变化趋势,才能捕捉到产业结构趋同或趋异的信息。梁琦(2004)和蒋金荷(2005)利用产业分工指数(Paul R.Krugman,1991)[10]和产业的区位熵,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和产业的地方专业化进行研究发现,1995~2002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总体上是减弱的[11,12]。Poncet(2003,2005)从区际贸易角度证明了中国省区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13,14],但是Naughton(2003)利用1987年和1992年中国各省区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5]。另外,赵峰、姜德波(2011)利用区位商指标来测度区域产业趋同程度,该指标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反映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比较优势,但是区位商只是一个相对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某个地区的实际专业化程度[16]。戴德颐(2007)从区位基尼系数与利润率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趋同问题[17]。此外,衡量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指标还有霍夫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洛伦兹指数等等。

2.2 空间维度

在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度结论取决于地域单元、时间跨度和计算方法选取中的差异性。梁琦(2004)通过计算和分析中国区域制造业分工指数及其变化率后发现,1997~2001年中国各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在总体上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即区域产业结构同构趋势不断减弱[11]。然而,贺灿飞等(2008)发现,我国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似性,但随着产业细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区和全国相似程度最高,西部落后省份和全国相似性最低[9]。戴德颐(2007)从区位基尼系数与利润率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结果表明在1987~2000年间所选行业里,绝大多数行业的利润率与区位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即此阶段我国的行业分布变化总体上符合利润率规律,不存在产业同构问题[17]。尹希果,李后建(2010)通过构造新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度量指标以测度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程度,研究表明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产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趋同程度,但不同的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性[18]。

其他学者也对中国较大地域单元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梁琦(2004)通过计算和分析中国区域制造业分工指数及其变化率后发现,就内部分工现状而言,长三角同构性更大,而环渤海互补性更强;不论是环渤海还是长三角,不论是区域内部比较还是全中国范围内比较,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地理位置靠近、空间距离短的两地区,或者在行政区划分上相近的两地区,其产业结构较为相似[11]。翁计传(2006)在对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珠三角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专业化部门与主导产业存在结构雷同现象[5]。但冯邦彦、邵帅(2010)的研究表明,虽然珠三角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但已经出现产业分工协作的趋势[19]。陈建华(2007)发现,从区位商角度可以鉴别出长江三角洲的产业与行业的侧重点开始出现不同,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已经初露端倪,并显现出产业的空间分工与协作关系[6]。陈勇江(2010)发现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呈现出分化的状态,并未导致过度的恶性竞争[20]。王永锋、华怡婷(2008)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从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主要工业产品3个不同的层面,对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环渤海地区的省市间只在三次产业层面上具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而在工业内部以及主要工业产品上相似水平大大降低,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间只有一定程度的趋同,不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并且这种趋同现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21]。邢子政、马云泽(2009)的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22]。但是张贤等(2006)通过引进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东部三大都市圈的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后得到,中国东部特大都市圈产业结构趋同的结论[23]。另外,韦素琼等(2010)应用相似系数从三次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3个方面着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闽台产业同构的现状与变化并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了两地产业同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24]。对省域层面上的研究,如吕志坦(2006)发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仅存在于福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结构两个层面上,而在工业行业结构层面上并不明显[25]。赵峰、姜德波(2011)发现,苏北地区的产业同构趋势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16]。陈淑静(2011)通过从多维空间角度重新构造新指标来测度苏锡常地区整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结果发现现阶段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是合理的,是苏锡常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26]。

2.3 产业维度

还有一部分学者以某一产业为对象,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进行测度与分析,如蒋金荷(2005)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区位熵两个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与产业的地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在总体上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12]。王丙毅、徐鹏杰(2008)以山东省的农业产值数据为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具有同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趋势正在日趋强化[27]。何有良、张翼(2010)在对广西农业的分析中发现,在自然禀赋条件相似、制度文化因素相同和共同的市场腹地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同有着必然性,而且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农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供给不足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后天因素[28]。宋志涛(2011)在构建两期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法就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分割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趋同最重要的因素[29]。

我们发现,空间地域单元、时间跨度和测度方法以及产业或行业层面选取上的差异性,都有可能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度结果。在相同的产业层面上,随着上一级地域单位的不断降低,较大区域内部各个地域单元产业结构之间的趋同程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倾向,但是随着区域空间范围的不断减小,其内部各地域单元的产业结构趋同度会不断增加。另外,在相同的区域空间内,基于不同的产业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随产业或行业的不断细分大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3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各种区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产生也是如此。在现有文献中,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经济发展阶段相同说

从现代技术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相似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30]。随着经济向高度化发展,相继出现重工业化、深加工化和技术集约化趋势,在相同的工业发展阶段,表现出趋同的产业特征,因为处在同一或近似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区域,其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进而形成相近的资源结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6]。

3.2 地方利益博弈说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真正成为地区利益的代言人和实现地区利益的主体。Young(2000)认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是由于在资源扭曲的情况下推行渐进改革,下放财权导致了既得利益,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便会制造更多的资源扭曲,并视此为渐进改革的一个陷阱[31]。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利益代表,往往采取各种非经济手段来干涉市场,在选择建设项目时更看重利润的高低,很少考虑是否与本地实际情况和区域分工相联系,短期利益高于长期利益[32]。

3.3 官员政绩追求说

中国现有的政治晋升制度对地方官员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产业趋同化。周黎安等(2004)认为基于GDP政绩考核机制的压力,使地方官员不顾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投资于能创造较大产值的产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趋同[33]。由于片面的政绩考核观引发了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地方政府为了在短期内尽快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都会不顾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争上项目、盲目投资建厂,进入所有可能获利的产业,建立其相对独立的产品体系和销售本地产品的垄断市场,这样必然会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和市场分割[34,35]。

3.4 知识与技术溢出说

刘传江,吕力(2005)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地区的产业同构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36]。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推进产业结构趋同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技术转移甚至产业转移,进而培育类似或雷同的产业。

3.5 资源禀赋相似说

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要素禀赋等等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资源禀赋均值区域,产业流动性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业结构趋同。陈勇江(2010)认为各区域间建立在相似的自然禀赋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所具有的较强趋同倾向,也应是必然与合理的。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水平越接近,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就越大,尤其是处于较低层次与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区域更是如此[20]。

3.6 机制体制相近说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即受到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限制,各地区共同的体制、共同的机制,必然产生类似的发展方式。但是,相近的发展水平,相近的科技水平,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重要原因。地区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是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中背离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导致损害地区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和区际比较利益、宏观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趋同。

3.7 协调机制缺失说

张维迎等(1998)认为现有的财政制度安排使得地方官员倾向于投资某些价高利大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在体制转轨中,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更加突出了追求地区利益动机的冲动[37]。各个地方政府都明白自己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行为必然导致的后果是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和不合理,但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地区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因为在中央政府没有对政府间利益关系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采取有效的协调机制之前,如果谁先放弃,谁就会丧失地区经济发展的机会。各个地方政府的这种源于地方利益的博弈行为,继续使地区产业结构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得中央政府要改变产业结构趋同的目标落空[38]。

4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非合意性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合意性与非合意性之分。陈耀(1998)从产业结构趋同对区域专业化分工产生的结果出发,认为合意性趋同主要是指围绕专业化部门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倾向,非合意性趋同是指与区域专业化分工相背离的倾向[4]。冯邦彦、李建国(2006)根据其不同的形成机制,将区域内城际产业同构分为行政类同构和集聚类同构,前者指由行政力量而不是市场的规律所形成的区域内城际产业同构,后者指由分工细化、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导致的某些产业在特定区域内城际集中而形成的产业同构[39]。李燕华等(2008)提出了综合性的观点,认为合意性趋同是指在市场机制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区域间市场需求结构、要素条件的相似性及产业资本的自由进入而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正常范围的趋同,即合意性趋同;而非合意性趋同是指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基于地区利益或政绩意识,脱离当地经济发展与建设的条件和特点,背离区域经济分工的客观要求,片面追求地区产业结构体系的独立性、完整性。使用财政资金或通过其直接、间接控制的国有企业,进行不负长期或最终责任的投资活动而造成的产业结构趋同[40]。赵峰、姜德波(2011)在对苏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分析时,以能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判断标准,认为没有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同构就属于合意性趋同[16]。

我们知道,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判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合意与否时,以形成机制为标准是不可取的,其原因在于产业同构的形成机制仅仅是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合意或非合意现象的解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产业规划和区域产业政策对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很多产业集群是在政府各项区域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这些产业集群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换句话说,行政力量形成的区域产业同构并不都是非合意性的。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市场机制也存在失灵的情况。“市场化失灵”也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同构,这种产业趋同就是非合意性的。区域产业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与推动地区产业升级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发展,因此,判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合意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是否能够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也有文献从地区利益协调机制、政府职能转型、区域产业政策以及统一市场建设等角度对非合意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35,38]。虽然关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几个关键问题尚未解决。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合意性的形成机制、精确测度合意性的同构程度以及合理界定产业结构趋同的地域单元范围等问题,不仅是该领域发展的理论需求,也是我国区域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5.1 结 论

已有文献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趋同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缺陷。

(1)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算来说,虽然众多学者对不同地域单元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多数是三次产业层面的分析,其结果无法说明区域间产业结构变化态势。

(2)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来说,多数学者认为有国家或地方调控引起的趋同统统不可取,这一观点有失偏颇。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均值区域内部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不仅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还有利于产生技术溢出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结果来看,很多学者认为结构趋同只会带来资源浪费、市场分割、恶性竞争等负面效应,而不加区别的反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产业同构。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力量形成的产业同构是可取的,我们追求的是产业结构同构下的产品差异化。

5.2 研究展望

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领域的后续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从细分行业层面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各种形式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所在,并做出区域产业结构的合意性与否基本的价值判断,为实践活动中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2)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意性趋同和非合意性趋同的内涵进行清晰的、科学的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合意性的形成机制及其相应政策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在规避非合意性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同构度,通过市场竞争效应、集聚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的产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3)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否,与区域的空间范围大小有关。大致说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空间范围成“U”型关系,也就是说,在一个区域空间内,较大地域单元之间产业同构的合意性和较小地域单元之间产业同构的合意性均大于中等地域单元的产业同构合意性,而且中等地域单元之间的产业同构往往是非合意性的。那么较大、中等与较小地域单元之间的空间边界究竟在哪里,究竟多大空间范围内的产业同构是合意性的?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否也会随两个既定区域之间产业同构度的改变发生变化。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度的上升(或降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非合意性)会下降(或上升),甚至转变为非合意性(合意性)。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合意性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度是什么?虽然已有学者提出这一问题,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8],但目前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预期是,合意性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度是一个集合区间,在这样一个区间内,产业结构的趋同有利于合意性机制的形成,从而推动区域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

上一篇:初中英语重点难点下一篇:老年人做手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