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问题

2024-04-18

如何看待问题(共9篇)

篇1:如何看待问题

如何看待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谈之六

所谓问题,就是我们工作和建设上的弱项和短板。无论哪个单位或者哪项工作,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决定着领导干部水平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抓落实、做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的本质反映。

一、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善于发现问题

工作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认识中把握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全面、具体、真切掌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认识上的盲点、工作上的缺点、前进中的难点,从而找到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招数。一要关注细节。许多问题的产生和暴露都是有症候的,特别是一些案件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苗头和端倪可察。如果我们对此麻痹大意,工作就跟不上,就会使小问题变大,最后酿成大祸。因此,要注意从细枝末节抓起,做到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二要认清本质。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深化过程。因此,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应当把敏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三要预见发展。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在判断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它的过去和现在,预测它的将来。古人云:“有道 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认知、发现问题也一样,要以点上的问题为线索,在面上搞好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解剖一个点或多个点,了解哪些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属于个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必然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偶然性的,从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大胆揭露问题。

每一个单位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敢不敢揭露本单位的问题,是考验领导干部责任心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工作态度端不端正的重要尺度。一要摆脱看待问题的名利思想。有的同志认为“丑事家家有,不露是高手”,喜欢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小问题说成没问题,主要是怕揭露自己的问题,在领导那里“丢分”,在群众那里“丢脸”,在别的单位面前“丢人”。其实质是名利思想是问题滋长和繁殖的温床,谁遮掩自己的问题,不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越捂越多,越积越重,使自己最终陷入困境,积重难返,自食苦果。因此,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揭开比捂着好,自己揭比领导揭好。只有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老老实实对待问题。二要树立正视问题的正确态度。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地向上级汇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避讳,不遮掩,以便上级掌握真实情况,帮助总结教训,解决问题。要有“家丑”不怕外扬的气魄,敢于给自己的问题曝光,敢于拿自己的短处跟人家的长处比,敢于听别人说长道短。乐于学习人家的经验和长处,补自己的不足。三要具有直 面问题的宽广胸怀。俗话说,要想了解自己的问题,最好问问别人。基层人员处在工作的第一线,对平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同志工作指导上的问题看得清,知得细。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对主动揭露问题的单位,领导干部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埋怨,切实形成人人都敢揭短亮丑的良好风气。

三、强化问题意识,就要深入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是一个深入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实际的了解,用新的认识丰富已有的认识并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决策的过程,注重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一要结合实际。人社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查找到问题的症结,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单纯按上级指示办、盲目学着别人搞、简单照着过去干的工作方法,把心思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从大量的感性素材中提炼带规律性的东西,找到切合实际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二要善于思考。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对问题萌芽的感知度,掌握问题产生的基本途径,增强思考问题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既要时时从大处着眼,着重关注那些关乎全局的问题,又要处处留心小事,盯住最显而易见的部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事物,实现思维的发散加工和收敛加工的有机结合,防止思想僵化,不断推动和深化问题研究。三要相信群众。基层群众是人社工作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基层长远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坚定地相信基层、依靠基层、关心基层,认真倾听基层的呼声,科学总结基层群众的创造,运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各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大家,有效解决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四、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全力解决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带领班子成员搞建设,谋发展,固然要做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上篇文章,更关键的是要做好下篇文章,一项一项落实各项措施,实打实地地解决问题。一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时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个人出政绩与推动单位建设发展统一起来,把解决问题真正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工作的每一环节中,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的每一项措施的落实上。要把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看作是对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勇于担重任、破难题、克难关,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越是难度大的问题,越要下工夫去解决。越是群众反映最多、困难最大的问题,越要敢于碰硬,敢于触及问题的,主动靠上去解决。二要带头解决突出问题。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带头解决好信念不坚定的问题。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不断增强明辨是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牢固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解决好在位不尽责的问题。想问题、抓工作、做决策、办事情,要多考虑基层需要不需要,多考虑基层满意不满意,坚持从广大基层人员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决策、民主政策,坚持从本单位的财力、物力着眼,量力而行,量力而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抓,重点问题深入抓反复抓,通过完善的制度,形成抓落实的良好习惯,真正把科学决策落到实处。第三,要强化自律意识,带头解决为政不清廉的问题。要严守廉政准则,力戒攀比心理,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谨防因权欲、钱欲、色欲的膨胀跌入欲海深渊;要力戒侥幸心理,谨遵“手莫伸,伸手必备捉”的警训;要力戒放任心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和政治本色。三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解决基层建设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要大胆地试,积极地改,不能只是等上面下指示、给办法。要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在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中拓展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新思路

篇2:如何看待问题

3、我认为觖决小学生“早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细心观察,温情教育做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每一们学生,一旦发现班级里学生表现出来了“早恋”行为要及早进行教育,不必小题大做,但也不可任其发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根本就不懂,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温情教育,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感情方面的问题,说一些对他们身心健康不利的道理,切不可粗暴对待,简单了事。这些学生思维更敏捷,容易情绪波动,产生极端行为。所以,对他们更要倾注十倍的爱心。

二、联系家长,亲情教育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早恋”现象,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家长的亲情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的接触大人的活动,多给他们讲解一些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道理,家长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当孩子面说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话题,建立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

三、引导学生正确接触网络随时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家庭也都有了电脑,电视更是家家都有,要引导学生正确接触网络,不要接触一些对自己身心不健康的东西,多看一些不意义的节目和信息,更不要效仿一些不适合自己年龄的现象。

篇3:如何看待中小学生择校问题

关键词:学生,择校,问题

近年来, 关于择校的话题已经日见发热。为什么会出现择校现象呢?择校有那些利与弊呢?怎样看待和解决择校问题呢?

一、为什么会出现择校现象呢

产生择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人口流动产生择校。

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的“移民化”倾向加剧, 导致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日益增多, 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 就开始择校。

2. 对子女期望值产生择校。

重点中小学和新生的特色学校毕竟还没有普及, 于是出现了优质的学校资源数量达不到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的现象, 有能力的家庭会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 没有能力的家庭也会为了孩子的发展千方百计地争取择校的机会。

3. 还有一部分人把子女择校看作是身份和地位的

象征, 只要能择校, 不惜重金, 尤其是城市居民家庭独生子女比重上升, 几乎所有家庭为了孩子都会舍得花钱择校。

4. 学生的择校必然会给一些学校增加生源, 有了生

源, 学校的经费必会充足, 带动了教师待遇的提高, 这也就促进了教师的择校。

二、择校有哪些利与弊呢

任何事物, 有利就有弊。人们出自不同的利益,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必然得出不同的认识。

1. 择校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

当然这里所说的择校指的是教师的择校。在择校过程中, 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优化教师队伍, 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择校现象的产生促进了一些学校自身的反思, 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了择校现象以后, 一些差的学校一定会转变观念, 提高管理水平。社会上就择校现象谈论和评价学校, 就会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3. 择校现象有利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大量的投入必然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推动学校上台阶。有的学校为了保证本校优质生源不流失, 不得不改善办学条件。

择校也有弊端。

1.有的家长和学生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择校, 为了进一所好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 其实这未必是好事。

2.择校现象的产生导致了个别学校生源、教学资源的膨胀。

三、怎样看待和解决择校问题呢

1.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为了防止和减缓义务教育的两极分化, 政府可用政策引导的办法从择校费中提取一部分, 用于改造薄弱校, 用减少对重点校投入的部分用于改造薄弱校, 以推动学校建设的均衡性。

2. 从大局出发认识择校现象。

如果不是为了子女的高水平教育, 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是不会慷慨解囊的。择校费的投入, 增加了教育资源的存量, 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禁止择校生对全社会教育不利。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 对择校生应采取允许的态度。

3. 可以探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

全面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办好每一所学校, 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手段。当务之急是要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 特别注重对薄弱学校的扶持, 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 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

4. 扩张教育资源总量。

应破除政府包办教育的陈旧办学模式。允许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教育。应打破“办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的限制, 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区域内每一所中小学, 逐步消除校际间的差距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治本之策。

5. 通过宣传, 帮助家长改变传统观念。

家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学校好是很重要, 但关键是孩子要学。他不学再好的学校也不起作用。他若想学差一点的学校照样成才。

6. 生源分流。

现在社会上不缺大学生、研究生, 一些技术型人才特别吃香, 他们文化水平不一定高, 但却拥有大学生、研究生没有的技术, 这难道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去上一些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分析对待择校问题, 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有所帮助, 我们还应该帮助身边的人正确分析,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参考文献

[1].商江.如何看待择校问题.法制与经济.2006, (2) .

篇4:如何看待发展代价问题

关键词:社会问题;理性精神;实践检验真理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18-02

一、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社会矛盾

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要看到任何具体事物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之中。发展的眼光具有前瞻性。这里利用了矛盾的普遍性特征。矛盾无处不在。先放下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首先下手搜集不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一切矛盾,然后从这些矛盾中筛选分析,哪些是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由于主要问题引起的连锁反应。然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实践的分析,探出实践的发展规律,理论上进行总结,找出对应对策。不仅搜索当前的矛盾,结合社会发展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探索一段时期内的具有可能性矛盾。

总结经验在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搜集矛盾,要尊重事实,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讲,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过程,但都离不开总结经验。一切的有可能,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或现有的基础上的。

二、分析研究社会主要问题

当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日新月异。但发展的脚步与社会的承受能力已不成正比。发展的背后自然条件是什么,是人、资源、环境。这些是最自然因素。发展是无限的,资源环境是有限的。

为何我国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因为过去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发展也要面临着瓶颈。过去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不想承应。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配应的社会结构。如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过去的发展与人的意识文化有所背离。发展的过快没有引起人的意识价值观念的良性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与发展实践相比,具有滞后性,需要长的时间的转化和国家有效制度的指引。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制度和完善的社会意识机构的指引,会引起人们片面的、武断的、非主流的意识观念。缺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的主导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的引领。过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产生矛盾。发展的过快,只一味的追求经济指标,靠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生产,缺乏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先进的结构框架,只能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其最终接受恶果的只能是人类自己。

分配机制是影响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一个不具备宽松的相对自由的、公平正义的分配机制会产生人们的不公心理,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劳动与分配的公平包含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人是有勤拙智愚之分。社会在发展时就会出现财富的两极分化。这里就牵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我国是后发展的国家,国家人口多,可耕地少,城乡分化的现实国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是需要一定时间,并且伴随有一定的难度。

教育问题就业也是目前社会的重要问题。大学扩招,敞开大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上大学,人们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去上学读书。但就业就有问题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却又没有那么多的岗位。为何没那么多的岗位,是因为毕业生的过快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呢,还是因为缺乏一个完全运转起来的社会的机制呢。

三、坚持理性精神

当前国际国内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评价,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所不一。科学认识和准确评价中国发展问题,就要坚持理性精神。目前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是人们实践的胜利和理性的回归。

坚持理性地认识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真实的问题,是科学的举措。目前中国还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优越性还未充分显示出来。若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大的优越性就需要更大程度的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建立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社会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转型。中国正面临着 “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由农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城镇社会。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基础上,中国确立了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由于人们心理上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独立自由和民主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使中国迅速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发展的巨大成果。

中国发展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由于它彻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现代化必须的物质基础;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现代化必备的社会制度;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了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现代化跨越式发展。这是是唯物史观的胜利,是发展的进步与创新。

四、坚持实践检验真理,反思中国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我国发展成果的检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包罗万象,只立不破的。发展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在社会的具体应用时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作为理论它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解决一切的实践问题。对于问题的理解,毛泽东曾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理论对于实践结果具有总结性,分析性。在总结的同时又有预测性,指导性。但要时刻的注意实践的发展动态,时刻注意理论的时代局限性,理论毕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理论的社会应用时,充分的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力求最大限度的解决主要矛盾,缓解次要矛盾,力求最大限度的在解决主要矛盾时牺牲最小的代价,尽量避免新矛盾的最大化产生。不要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避免盲目化。

在肯定已有成果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深刻地反思现阶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有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整体社会领域发展与分配严重不公、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中产阶级尚未形成等。导致上述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一是“效率优先”与市场的逐利本性,二是市场机制的漏洞与不健全。一个深层普遍性的原因则是文化文明领域止步不前。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世俗文化在传统秩序瓦解,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社会发展中价值共识和继续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难于拧成一股力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忽视了大力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理分化,跟上发展速度的脚步,使每个领域都确立自身的规则和尺度,相互之间则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世俗的、功利性的,而不是以文明的现代价值把现代化建设简化为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而不是由现代价值理性主导的全面的社会建设和文化重构。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现代化文化进行重构举足轻重。

唯物辩证法有关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辩证地对待破与立。

要全面、正确地看待及评价中国的发展道路,不要沉醉于“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喜悦中,中国发展道路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课题,还在继续进行之中,能否取得成功,要看是否能够准确定位,是否具备不断总结经验、学习他人,预见、规避和应对风险以及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的能力,我们不能因为一时一地之得而滋生盲目乐观、骄傲自大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7年。

[2]林娅,《未来与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

[3]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高峰,《社会发展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李丹(1982-),女,河南省漯河市人,哲学硕士。工作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

篇5:如何看待学生上网问题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也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上网问题,使

网络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呢?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首先认识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internet,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如网络可以用来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知识、下载资料、远程教育、了解实时新闻、网上聊天、休闲娱乐等作用。

二、人们对网络的一些看法

1、正确对待网络,否则也会“玩物丧志”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社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我班有一学生几乎每堂课都偷着睡觉,问其原因,说是晚上学习到很晚睡眠不足。开始我就信以为真,认为他学习刻苦,身体疲倦,于是嘱咐他要多注意休息。该同学以前表现很好,成绩也不错,我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在深夜11点左右翻出学校围墙溜出去上网!为了所谓的“升级”,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学习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结果导致彻夜不归,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家人的劝说都被他置若罔闻。网吧真正成了是非之地,学生深受其害。

2、警惕信息时代的“电子鸦片”

据报道,某少年在网吧一呆就是17个昼夜,玩在网吧、吃住在网吧。从家里偷出的1000元一扫而光。某高学一女学生由于迷恋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和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友见面,结果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她那份所谓的幸福而丧送了自己的青春。像这样的事实已是屡见不鲜,惨案频频发生。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力度,网上传播的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邪教组织更是利用网络宣扬歪理学说。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三、目前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观察,目前在网吧上网的人大致分3种,一是看新闻,或者是查资料获取信息,这类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但这种人为数不多;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三是网上聊天,OICQ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朋识友”、开拓眼界,这类同学多是和同学、老师平时交流比较少,内心空虚。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同学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冠冕堂皇地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四、正确认识、对待网络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许多学生家长对它爱恨交加。不过,互联网虽是影响力极大的新媒体,但也只是一种媒介,其社会效益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如同不能因为电视播出了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的节目就“取消电视”,我们也不应因看到网上有许多负面内容而“关闭网络”。扭转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要从改变内容传播入手。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

我们应该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这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上网。不断有统计数字表明上网人数最多的还是学生,我们也曾为此而备感欣慰。但是,学生上网之后做些什么呢?那些沉迷于聊天和游戏的学生,不仅耗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通宵达旦上网之后,第二天有的逃课,有的到课堂上睡大觉。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他们,平时懒得跟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跟家长、老师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还总是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网络在很多学生眼里还只是一种时尚之物,上网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的本来意义。如果说他们如此上网是“玩物丧志”,也许有些过分;但是说他们上网是掩盖在亮丽泡沫下的“不务正业”,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五、营造“绿色”网络,抵制“黑网吧”对学生的影响。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身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也充分感受着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便利,我们广大同学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甚至有些过度,这不得不令人有些担忧。对于学生而言,虽然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网上仍然有着太多的诱惑与隐患,时常从报纸上读到关于某大学生沉溺网络爱情,到头来发现是骗局的报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俊的问题:拿什么奉献给孩子们?

首先,对学生进行遵守公约,文明上网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诉网络道德环境。

其次,开设“绿色”网吧,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教育。

“黑网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面对“黑网吧”,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有人说,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聊天室和游戏抓住了当代中学生的心。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就喜爱这些东西。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得不到有效排解,孩子们才会更多地流连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刺激和情感发泄。“黑网吧”就乘虚而入,迎合中学生这种心理,成为孩子们寻找心灵寄托、发泄内心情绪的替代场所之一。最近,社会有关部门已经重视了以“黑网吧”的管理力度,取缔了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并对经营性网吧业主进行教育,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学校结合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网,除上好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外,在课外活动和周六下午对学生免费开放,这都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因沉迷于经营性网吧而出现的逃课、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教育工作者也因势利导,开始主动利用网络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灵困惑,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共同构筑“绿色”网吧来降低“黑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如此“釜底抽薪”,让“黑网吧”失去了它滋生的环境。

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网”入其中,许多媒体将网络称为“电子毒品”实不为过。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以主人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

篇6:如何看待““秘书病””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29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官员的秘书问题近日被屡屡媒体被关注到。4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了习近平在1990年3月,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时的讲话,讲话主题是谈秘书工作,习近平要求秘书不自恃,“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据报道,去年来云南、广西、河北省平山县都曾下发通知,要求取消当地的专职秘书。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秘书病””问题

当媒体在谈论“秘书病”时,它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显然的是,这重点指向的其实是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部分官员秘书的过多现象,1980年,中办发布《关于中央领导同志机要秘书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正省部级以上领导才可以配专职秘书。但放眼现实,为县处级领导配备专职秘书者都随处可见;二是秘书腐败现象的接踵出现。近年来,不仅官员与秘书连续落马的新闻时常见诸报道,甚至秘书成为领导“贪腐掮客”的也不鲜见。

客观地评价,就媒体所指出的这两种“秘书病”而言,后者的纠偏难度无疑要远甚于前者。因为针对秘书数量过于泛滥的现象,进行强制性的规定,或者进行秘书制度的相应改革,它的治理效果应该可以被想象。但具体到“秘书腐败”的问题上,一切并没有这么简单。部分官员的秘书为什么会成为那个轻易腐败的群体?自然是因为他们分享或延伸了领导手中的部分权力,进而利用这部分权力寻租。由此出现了“二号首长”“XX第一秘”等匪夷所思的怪现状。

以上是并不难厘清的逻辑:其实所谓的“司机腐败”、领导家人腐败和秘书腐败有着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一些官员手中就掌握着不受约束的权力,或是局部的行政运行没有被严格限制在法治范围内。没有被关进笼子的权力,一旦邂逅到本身就存在着弹性空间的行政生态,那么“与领导亲近的人“,自然更容易获得某种寻租的机会。此时倘若其中的领导人自身亦存在贪腐的事实,那么秘书成为“贪腐掮客”就会顺理成章。并且,因为特殊的身份,秘书会更快地推动贪腐官员的堕落化进程,且让此种腐败具有特别的隐蔽性。

篇7:如何看待员工离职问题

员工离职是一件很正常的问题,即使老板再怎么不舍,也改变不了离职的事实,因为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公司一辈子。但是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员工的离职问题呢?cubicHR专家提出了几条建议:

1.开除员工一定是员工的问题

在开除员工时,老板自然会找出一堆开除的理由出来,这些理由有99%往往集中在员工自己身上,至于老板自己,当然是一点责任也没有的,也不深入研究一下,员工不称职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反正认为员工有问题就直接把员工开除掉,实际上,员工出问题,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与老板的管理水平有关,当员工已经要到开除的地步时,老板才是最应该检讨的,甚至可以说,开除员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说明了老板搞不定这个员工,只有开除了事。

2.假定员工要在公司干一辈子

大多数老板都希望这员工安分守已的一直工作下去,对于员工的收入和公司内部发展等方面往往都是从长线来考虑,实际上呢,所有的员工都将是离职员工,所有的员工都只是在你的公司里短暂工作而已,他们都是要走的,考虑员工的收入和在公司的内部发展,更应该从短线来考虑。

3.员工不是你的财产

有的老板为什么舍不得员工走,根本原因是把员工看成是公司的资产了,认为自己对员工是有所有权的,所以,容不得员工有自己发展的想法,一旦遇到员工主动要离职时,先是好言相劝,万分不舍得,续尔又是恩断义绝,横眉冷对。其实,老板与员工只是合作关系,并且是短期性的工作合作。员工只属于他自己,不可能属于某个公司或是某个老板。

4.忌讳与员工谈到离职的话题

一般来说,在员工入职和正常工作期间,老板一般是不会与员工谈起这个离职的话题的,等老板和员工谈起这个话题时,十之八九已经快要闹翻了,其实,所有的员工都将是离职员工,离职的这个问题大家迟早都是要面对的,若是能早点谈开这个话题,也许对大家都好,在员工刚入职的时候,完全就可以提前把关于离职的一些话题先谈好,将来即便是离职,大家也都是有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5.是主动离职还是主动送人

篇8:当代青年应如何看待台湾问题

关键词:台湾问题,两岸关系,两岸统一

一、坚定信心, 立足统一, 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已进入攻坚阶段, 社会矛盾凸显期和人口高峰期接踵而至、金融危机的爆发, 更是使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政府正集中精力, 促进社会变革, 化解社会风险, 推动经济继续发展, 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转变, 推动综合国力继续提升, 似乎无暇重点顾及台湾问题。更有人悲观的认为, 台湾问题由来已久, 日美插手态度日趋明显, 台独份子气焰嚣张, 分裂图谋昭然若揭。还有人认为由于台湾对于大陆共产党及其历史行为始终抱有怀疑, 对于回归后的台湾未来抱有怀疑, 对于两岸治国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抱有怀疑, 对于保持两岸关系现状的诉求占据多数台湾民众, 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困难重重, 统一大业遥遥无期, 保持两岸现状似乎已成定局。这些思想有其原因和条件, 但不应成为我们坚定完成中国统一的障碍。我们决不能忽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最核心国家利益, 任何政党、个人都承担不起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历史责任。因此, 除非中国完全丧失收复台湾主权的实力, 否则绝不会坐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因此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 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有实力应对台湾问题中各种国际因素的干扰, 突破各种敌对势力对于中国统一问题的阻碍, 坚信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2011年6月11-17日, 第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成功举办, 论坛紧扣“聚焦基层、共享成果”的主题, 突出了“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 这是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涉及议题最宽的民间交流盛会, 进一步拉近了两岸基层民众的纯朴情感, 强化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我们要看到两岸双向、直接、全面、对称、正常化的民间交流已然拉开序幕, 这有利于两岸民众增信释疑, 促进两岸民众感情融合, 强化“合则两利”的两岸发展观, 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我们必须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这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生动体现。这种信心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化为对民族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化为对祖国事业拼搏进取的不懈动力。

二、不断坚持发展, 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发展是硬道理, 是解决中国前进过程中所有事情的关键。中国要实现维护国家安全, 实现经济建设目标, 要靠发展;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 重塑大国地位, 要靠发展;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要靠发展。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更要靠发展。只有坚持发展, 才能不断增加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才能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事务参与权和话语权, 才能增强我国的对外影响力, 才能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奠定基础。

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视察和日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时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 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我们也应以此为戒, 我们应珍视祖宗披肝沥胆、苦心经营之所得, 应承担护卫疆土、保境安民之重责, 做守成之猛士, 绝不可再辱先辈风华、炎黄赤血, 誓保卫中华领土和主权之完整, 使之得享后辈, 福荫子孙。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是指我们不惧怕任何外来势力插手、干预台湾问题, 不担心“台独”分裂势力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 不忧虑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联合的战争叫嚣或战争恫吓。台湾问题分属中国内政。只要和平还有一丝希望, 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 以最大的诚意去争取和平, 决不轻言放弃”。2005年胡总书记就曾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坚持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体现出中国政府度对待台湾问题的最大诚意。同时, 中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 而是针对国际破坏因素和“台独”分裂分子的。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 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平, 才能使台湾问题不会无限期的拖下去。

总之, 分裂与统一, 一直是中国强盛与否的标志。每当国家统一时, 中国就会发展迅速, 国力强大;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

篇9: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学所讲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此时系统功能达到了最优。不平衡则是指相反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未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包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对东北和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主要项目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与东部差别不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199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投资环境优势,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由于投资效益最高,国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势,迅速拉大了其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差距。

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实际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致富。开放政策的路径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由四个特区,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再到内陆。沿海省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尽了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率先发展起来。等到优惠政策惠及内陆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拉开。可以说,今天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是过去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性问题。1984年以后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发展加速,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重点在城市推进,城市的定位视野窄,没有做城乡一体化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局限于自我发展的圈子里,辐射功能、带动功能、聚集功能、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础设施没有向周边乡镇延伸,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先是采取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要素收入高于劳动收入占比,突出效率优先了,公平原则没有兼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

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片面、不协调的、不够科学的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未,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要落实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在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调整投资结构和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发挥区域优势。

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6%,推进城镇化不但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要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机制,规范垄断部门的高收入,消灭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收入。

五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上一篇:教师说课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迟日江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