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看待反腐

2024-05-01

大学生如何看待反腐(通用7篇)

篇1:大学生如何看待反腐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政府一系列的反腐治贪事件

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反腐问题格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看待政府一系列的反腐治贪事件?我认为还要辩证全面地看待。

分析腐败问题的原因,除了腐败分子的艰苦奋斗的信念不坚定,易被物质所诱惑;廉政意识淡薄,个人权力观和价值观扭曲等主观因素外,有关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也是导致相关人员腐败的重要原因。只要制度存在薄弱环节,便会给不法者以可乘之机,若制度较完善,而执行不力,没有一个较强大的监督机制,便会让相关法律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变革迅速,对外经济交往频繁的时期。在这个过渡期,无论是在政策上,体制上,还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漏洞,这样就给腐败分子大搞权钱交易以可乘之机,我国的反腐也进入关键期。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高压、强力反腐,尤其是‘打虎’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震慑了贪官,振奋了百姓。自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已完成十八大来20省份省部级官员涉嫌违纪违法行为的立案调查,并将其所涉犯罪问题和线索移交至司法机关处理。显然,国家对腐败问题的治理卓有成效,我们应当坚定党和国家反腐的信心,当代大学生不能因为现存的腐败问题而对党失去信心。

个人认为反腐工作最重要的还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我们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夺取反腐败斗争最根本的力量源泉。所以,我想,只要我们把我们中国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发挥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篇2:大学生如何看待反腐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中国现当代大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目前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形式政策是理所应当的义务与责任。在我看来,反腐不仅仅是政府和检察院的工作,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学生是国家培育出来的良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昌盛、繁荣民族的重任…..【关键词】大学生反腐工作正确态度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在哪个文明哪个国家哪个历史时期,都存在贪污腐败的情况,可见腐败并不是近代特有的现象,更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中华历史五千年,无论哪朝哪代,在开始时政治都是较为清明的。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历史朝代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时光流逝,到了中后期社会黑暗官场贪污腐败严重,最终走向亡国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史为镜,深知反腐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新旧体制交替,社会迅速变革,对外交往日益频繁。随之伴随的是法律体制不健全,人民法制意识欠缺的客观现状。在此情形下政府各机构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腐败现象,腐败带来了一系列其它不公正结果,使得一小部分人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使得广大普通民众和国家的利益受损。本着中国国家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全面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打击贪污反腐倡廉势在必行。

在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

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中国现当代大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目前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形式政策是理所应当的义务与责任。在我看来,反腐不仅仅是政府和检察院的工作,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学生是国家培育出来的良木,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昌盛、繁荣民族的重任。从自身做起,从而影响辐射到社会。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

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利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当前社会上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所流行的利益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观也是贪污腐败能如此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这些不成熟不科学的价值观同样也是是教育缺失的结果,教育被公认为人类精神和智慧成长的神圣领域,我们作为现当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新一代应当以身作则,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廉洁修身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素质较高,因而要正确看到并重视这一问题,反腐倡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习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认真学习马克思思想、毛泽东思想等,从中寻找廉洁修身的道路。拒绝不良诱惑并勇于与腐败贪污行为作斗争,做到在强权、利益面前不低头,坚持永远廉洁修身决不半途而废。从自身做起,从而影响辐射到社会用行动以身作则的告诉人们廉洁修身的重要性,积极宣传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从我们身边的人做起,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如此下去最终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这几年被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在被查处后才幡然醒悟有不少都表示了忏悔,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落马干部都是因为没有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犯下如此错误,使得自己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现在后悔莫及也无济于事,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

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政策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大了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特别自总书记任职以来我国的反腐力度与规模更是不断加强,表现了国家领导和党治理腐败的决心。

第十八届中共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基本纲领。

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高压、强力反腐,尤其是‘打虎’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震慑了贪官,振奋了百姓。自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已完成对11名省部级官员涉嫌违纪违法行为的立案调查,原北京市市长陈希同,远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原铁道部副部长罗云光、张辛泰等社会上的一大批贪官相继落马,表明了“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口号并不只是一句口号。

尽管在以总书记的领导下,反腐行动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滋生消极腐败的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工作仍然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越是取得成绩,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加速发展,越要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反腐斗争形势,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醒目的位置。

我认为,反腐工作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我们反腐败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中的重要有机部分。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要始终维护和帮助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因为反腐不仅仅是关乎我们的个人利益,更关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反腐倡廉势在必行,就如同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此下去最终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

篇3:理性看待网络反腐现象

1 网络反腐和其发展背景

网络反腐, 即各种监督主体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政府行为、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 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1]网络反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互联网已成为群众参与反腐的重要形式, 特别是近一两年“房叔”、“表哥”、“香烟局长”、“局长日记”等各种因网络反腐、微博反腐曝光的事件层出不穷, 主要是人们运用了网络传播效果强、影响范围广、警示作用大的优势, 可见网络反腐作用在日益增大。

2003年, 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网络举报平台, 被称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的李心德创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这也是我国网络反腐标志性的一年。2006年1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通了全国行贿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2007年底我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开通, 到2009年, 中央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 进一步拓宽了民众网络监督的渠道。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强调反腐高压态势必须保持,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延续至2015年的反腐风暴再次向世界证明“习式反腐”绝不是政治表演。据一组数据表明, 2008年到2012年5五年期间通过网络反映的腐败典型案例有39件, 其中, 2008年2例, 2009年3例, 2010年7例, 2011年8例, 2012年19例。并且39个案例中, 除1起涉及中国红十字会 (即郭美美事件) , 其他涉及1名副部级官员, 12名厅局级官员, 19名处级官员, 13名科级及以下干部。[2]这些数据显示, 利用网络手段反映官员腐败的现象逐年递增, 网络监督气势汹涌, 已成为发现和严惩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 大众也可以看到国家更好的利用网络促进信息公开, 保证发言权, 开展舆论监督, 更好的弥补了体制内监督的缺位和软弱, 实现政治民主化, 倡导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2 遇到的瓶颈

网络反腐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危及公民个人、集体的某些权益, 甚至是国家安全。他带来的积极效应显而易见, 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网络监督还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存在有些网民通过网络散布谣言,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甚至出现“仇官”、“仇富”、“仇警”等网络问题, 网络监督发展还面临着规范、完善的制度化困境。[3]这些网络应用的复杂问题也增加了监督部门管理上的难度。

2.1 局限于事后反腐

网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 针对具体案件进行发言、讨论、分析都将对腐败惩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惩治性的事后反腐应由党和政府相关体制内机构承担, 网民的反腐维权行动虽然体现了自己的监督权力、维权精神, 希望事后惩治能起到“杀一儆百, 以儆效尤”的效果, 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缺陷, 不符合现有法律规范全面性。网络反腐本应该发挥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如果只是局限于惩治性的反腐, 长期如此既不利于具体反腐败斗争的科学化, 也会对利用网络力量实现其监督产生一定的负作用。

2.2 信息曝光者的心理和动机不明

网络上散播腐败信息的曝光者动机各不相同, 有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有的是为了打击对手, 有的是仅仅是出于不满等等。如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朱小红的妻子林菁2011年7月14日至8月1日连发多条微博, 称自己老公经常在外嫖娼, 并长期包养有夫之妇为其购车购房。微博中她还提到自己老公给情人江某购房的钱是“赃款所得”。这几条微博引起了众多网民极大关注, 迅速被转发和评论。出于不同目的曝光腐败行为的还有很多, 可见, 网络反腐参与的人员从曝光信息的人员、参与讨论和传播信息的网民、管理网站的相关人员、以及网络反腐对象, 其所在的机构部门, 这些参与的人都可以理解为相互博弈的结果。

通过其中的一些案例笔者看到, 有些透漏出来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 有的只是凭个人主观推测,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特别是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在网上发布信息时, 夸大其词, 颠倒黑白, 误导网民, 给网络带来了干扰性。特别是像突发性群体事件和社会热点之类问题的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时, 不同的网民受到自己情绪、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不能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看待事件, 且很难辨别这些信息的动机, 在相关部门调查过程时, 都无疑增加了反腐的社会成本, 增加了查处事实真相的时间, 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2.3 体制内反腐体系与网络反腐没有形成对接机制

2012年11月14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这样一组数据, 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3759件, 结案639068件,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8429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584人。全国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81391件, 涉案金额222.03亿元。2014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 处理71748人, 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坚决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许宗衡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建立健全防逃追逃追赃机制, 协调有关部门成功将赖昌星等一批外逃的重大案件涉案人员缉捕归案。[4]这其中有一部分案件是靠低成本催生高效率, 小鼠标拉下大贪官。网络反腐, 成了2013年全国两会会场上的争论焦点。但是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儋州市副市长郑刚也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 “个人监督的力量比较薄弱, 还可能带有不良动机或情绪, 这让网络反腐往往真假相掺, 其客观性会打折扣。”以后这种反腐方式的效用会下降, 正所谓“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网络反腐是近几年新起的反腐渠道, 相比传统的反腐途径是简单了许多, 但网络舆论自身就存在很大局限性和非理性因素, 再加上网络反腐事件在受理、反馈方面过程中, 都没有形成明确的程序规范和期限规范, 网络监督信息难免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同时, “人肉搜索”的无限制, 人们的名誉和隐私都会受到侵犯。这也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限定, 网络监督不能在法制化轨道上正常运行造成的弊端, 所以在网络反腐过程中, 如何建立网络反腐相关制度, 更快的与反腐体系接轨成为非常重要与迫切的问题。

3 完善网络反腐的合理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 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 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网络时代推进了公民社会的历史潮流, 并且作为一种舆论监督形式, 实质上也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它激发了社会监督的活力, 调动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网络反腐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1 预防与惩治并重, 充分利用网络的宣传作用

对于腐败行为, 严惩是一种必要手段, 注重防范, 预防也是关键。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综合治理、惩防并举, 只有这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从源头解决腐败问题。明清时期朱元璋的“剥皮实草”也没有使官吏贪腐的脚步有所放缓, 贫寒出生的他对于腐败深恶痛绝, 但作为最高的统治者的他在反腐问题上也不得仰天长叹:“我欲除贪赃官吏, 奈何朝杀而暮犯。”而现如今, 从山西“表哥”杨达才, 到广州的“房叔”蔡彬, 再到重庆的“雷冠希”雷政富, 频频的腐败官员的落马, 也让公众对国家惩治腐败重拾信心。[5]

结合国外反腐经验看, 不断解决权力的科学配置、阳光运行、正确行使监督权力, 更需要因地制宜有所取舍才更快完善反腐机制。比如建设良好的官方反腐网站, 提高反腐网站的整体水平, 密切对广大网民的交流, 加大对信息弱势地区的网络建设, 提高当地的网络普及率, 宣传网络知识, 扩大网络反腐的群众基础。设立预防腐败局, 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网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揭发腐败现象的平台, 也是宣传推广反腐的重要渠道。通过合理管理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预防与惩治反腐。

3.2 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 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

对于网络反腐的话题, 争议者不乏其人, 他们认为网络反腐主要是靠文字、照片、视屏等途径“揪出”贪官, 容易流于表面化。就这样的形势, 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公民隐私外泄, 将严肃的反腐问题变成娱乐的话题。这些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 前不久被爆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 经过证实, 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工程师, 她所拥有的6套房产, 也都是合法资产。但是由于之前不明人士的怀疑与曝光, 她无辜的陷入人们热议的话题中, 也侵犯了她的人身权益。

要想保证良好的网络监督环境, 首先还是通过舆论正确引导网民行使监督权。一些非理性、极端的网络讨论风气, 对网络传播造成了消极影响, 而要改变这种风气, 仍要依赖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特别是作为一名网络舆论管理者, 在对待网络中表现出来的民意, 要尊重也要疏导, 不能一味屈从于民意就放弃该有的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舆论引导网民, 并时刻注意网络舆情的状态, 即时更新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 引导社会舆论。其次, 及时做好信息的处理。当发现一些恶意攻击他人、社会、国家的不良言论, 要运用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过滤或屏蔽在网络之外;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 经过正确识别和定向追踪后, 在最快的时间里进行舆情分析, 迅速向相应部门反应情况, 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数据, 有利于节约对案件的处理时间, 举报者也能较快得到反馈信息。最后, 公民本身要强化自身的监督意识, 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网络公民需要培养自己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正义感, 应主动引导网络舆论朝健康方向发展, 有责任主动避免舆论演变成网络暴力, 进而引发社会突发事件。[6]公务员、党员这些更应该明确义务和职责, 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3.3 推进网络反腐规范化, 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朝克曾说, 从历史角度看, “运动式反腐”尽管一时轰轰烈烈, 但终究难逃“人去攻息”;从现实看, 网络反腐呼声很高, 但也频频遭遇缺少制度支撑的瓶颈;从国外反腐经验看, 通过制度上规范约束权力, 强化监督, 才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唯有把群众的反腐热情和巨大能量纳入制度的轨道, 推进反腐制度建设, 才能釜底抽薪、直指要害, 持久发挥遏制腐败、打击腐败的有效作用。”[7]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时兴的反腐倡廉手段, 在本质上它只是畅通了腐败信息的举报渠道, 网络监督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手段, 而反腐败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反腐可以借助网络, 但不能依赖网络。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监督, 关键是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反腐败体系。

首先, 纪检监察部门如果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监督受理机制, 从受理的机构、期限、处理结果以及对结果不满的诉讼等。通过法律和制度的规范, 正确引导理性参与行使保护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不仅能顺利查处腐败行为, 还能界定网络反腐的主体、范围和内容。其次, 改进信息的发布制度。做到准确、及时公布, 杜绝虚假信息, 以确保大众所看到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对那些故意诬告陷害的举报者加以追究, 并及时澄清;再者, 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坚决保护举报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人身安全, 防止其受到人身攻击。

总之, 对于网络反腐问题已逐渐常态化, 它所带来的成效和影响力日益占据反腐的重要位置, 也是公民比较直接参政的重要手段, 虽然现在各项措施还不够完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网络管理日趋成熟化, 网络反腐真正成为反腐证策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 它必将能在反腐工作中发挥极致作用。

摘要:近年来, 网络反腐, 因为其传播性之快, 影响力之大, 为反腐倡廉开启了监督的新途径, 且已经成为反腐的一股强大力量。同时, 人民大众也应该清楚认识到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 在一片欢呼声后, 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反腐的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走得更远。文章通过叙述网络反腐的发展背景, 分析在当前的工作中遇到的瓶颈, 并提出几项解决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反腐,瓶颈,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3) :33-37.

[2]李显锋.网络反腐5年曝光39个案件[N].京华时报, 2013-12-12.

[3]张鑫.民间网络反腐亟须制度化出口[N].法制日报, 2009-03-16.

[4]中纪委.高级干部中腐败案易发多发影响恶劣[EB/OL].http://news.sina.com, 2013-11-21.

[5]李雪.对网络反腐的几点思考—以司法机关为视野[J].法制与社会, 2013, (3) :138-139.

[6]张亚明, 李新华.党风廉政建设下网络反腐的效应分析[J].行政论坛, 2011, (4) :9-11.

篇4:理性看待网络反腐及其实质

一、网络反腐的兴起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网络监督也成为其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作用,要求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健全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中央和各省(区)、市先后开通了“网络举报”,方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国家管理和公共事务,网络问政新技术以日新月异的态势和速度,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网络发言人出炉、网络新闻发布会召开、网络举报、政府微博、官员微博等政治管理创新方法层出不穷;社会大众也逐渐走向理性表达、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权利与责任平衡的“网络公民”时代,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网民一再证明自己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建设性推动者。

2011年4月13日,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干部周文彬为了举报所在单位领导,选择了“自首式举报”,在网上直播了自首过程,称自己与单位领导贪污行贿。此事迅速引起网友围观,亳州市纪委介入调查。周文彬因此被网友称为“中国网络反腐实名举报第一人”。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反腐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凸显党中央打造“党内生活新常态”的坚定决心,而刘铁男成为因微博实名举报而落马的首位省部级高官,被微博等网络方式举报落马的人,刘铁男并不是第一个。不雅视频事件当事人雷政富、“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表哥”局长杨达才,他们一个个都是在被网络曝光后倒下,网络举报已经成为继来信、来访、电话之后又一重要举报渠道。

为什么网络反腐能迅速兴起?其表面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方便、公开、快捷、高效,而实质则是反映了执政者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以前举报渠道存在不足等现实问题。传统举报渠道满足不了人们在反腐败方面日益增长的更加方便、公开、快捷、高效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这是网络反腐能迅速兴起的真正原因即深层次原因之一。

二、网络反腐的实质

网络反腐实际上是利用互联网这种电子媒体进行批评、检举、揭发、控告、发表言论等行为。网络作为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手段,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公众发表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线索的工具和平台。网络具有便利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其准入门槛基本为零,而且网络上的言论更为自由,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网民便可以自由地写信发帖或者进行讨论,形成了最为广泛的社会监督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电子媒体,跟传统媒体一样,也具有公开信息、调查报道、反馈意见和舆论监督的功能。而且,网络的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更快,受众面更广,能够将网民的批评意见和检举报告在“网声”中迅速高度聚焦,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攻势。网络的两重性使网络反腐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最全面、最有效的结合,是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平台。

2009年5月再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词典》将“网络反腐”收录词条,词条中讲: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据此,网络反腐的主体不仅包括广大网民,而且包括国家专门机关,如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

所以说,网络反腐的实质,是民间反腐力量得到制度认可,并形成新的监督体系,从而使反腐形成官民有机互动的良好局面。其背后所体现的是政府善治的深刻意蕴。网络反腐整合了三方面的内容:网络、民意、执政能力。毋庸置疑,不论是对于民众、政府官员还是对于社会,网络反腐都以其特性使反腐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虽然网络反腐仍存有一些缺陷,但是相信在社会进步、科技腾飞的今天,网络反腐体系一定会被进一步完善,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5: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反腐的力度

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1304班

姓名:陈铭

学号:6300613166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反腐的力度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首先我们要明白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牵制,当权者在运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分配社会各项资源的时候,由于人性上的弱点,导致资源分配丧失公平。腐败作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和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认为腐败只有中国才有或者说中国最严重是一种偏激的认识,其实世界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腐败比中国严重的都大量存在。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处于某些特定的阶段时腐败会更容易滋生。改革开放以来,我过正处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与成熟阶段,各种观念的入侵与交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反腐制度措施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的综合原因导致我国的腐败发生率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相当大增加。但是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这种腐败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纵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基本都出现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包括腐败在内的各种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对党执政兴国的信心,激发对生活工作的热情。

按照我们党提出的目标,我国要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也才过去二十来年,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阶段,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虽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但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的时间短、进程快,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这也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之一。

腐败犯罪是无形的,对腐败犯罪的打击和查处的难度也是最大的,而每件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也往往是巨大的。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对其存在的深度、广度、以及对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民众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使民众对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反腐败的信心,安心地从事经济建设,同时,国家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有针对性的长效预防机制。这样,国家就可相对地对腐败行为有一个总体的掌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而不再象以前花费了高昂的办案成本却仍总是处于一个尴尬的被动局面。

面对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党中央的认识是清醒的,反腐败的态度是坚决的,采取的措施是得力的。如果这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是按照中央的路数开展反腐败斗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程度将比现在要严重得多,也决不可能有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如果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不断加大斗争力度,措施更得力一些,工作更扎实一些,一些腐败现象也不至于像

现在这样严重。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既要看到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能期望采取几次大的行动就能彻底解决;又要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是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我们越应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只要全党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大斗争力度,就一定能够把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遏制住,进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正确的认识腐败与反腐败之后我们就要着手解决目前在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要点,这个体系既要包括从严惩治措施,又要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这个体系必须要把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统一起来,在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权力监控、源头治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光有制度没有落实,一切制度都将是空壳。“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何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制度上保证权利运行的公开,同时将监督权交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制度上必须明确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是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建立责任制,让权利运行时刻处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在利用群众监督时,必须拓宽监督渠道,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水平,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得到行驶。

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反腐倡廉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消极腐败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总的发展态势是好的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还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反腐倡廉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尤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庞大的国有资产和公共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范、失察、失控,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居安思危,越是取得成绩,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加快发展,越要同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指导和深化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全面系统地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明确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刻分析和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就一定能够有效切除腐败这个“政治之癌”,建设一个河清海晏、官清民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资料:《2013中国反腐报告》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篇6:你是如何看待我国的反腐倡廉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进方向,更好的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二、造成这种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

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

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

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

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三、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

(一)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明显,但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反腐倡廉建设总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二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进一步规范;三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四是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五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能力不断提高;六是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但是,反腐倡廉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育不扎实,效果不明显。一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往往不分层次地搞“一锅煮”、“一刀切”;二是教育内容不丰富,大而空的东西多,联系实际的内容少;三是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重过程、重参与、轻效果,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

2、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够好。一是制度的安排和设计本身存在漏洞与缺失,导致规范制约权力的功能大打折扣;二是制度的宣传教育不够,良好的制度环境没有真正形成。三是对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大,一些规避、违反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严肃地查处,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

3、监督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激励机制,不愿监督。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监督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二是缺乏透明机制,不能监督。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逃避监督,公开制度不落实,公开手段不先进,导致群众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监督。三是缺乏保障机制,不敢监督。由于缺乏保护举报人的有效措施,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班子成员对班长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都难以实施。

(二)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但形势仍然严峻

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在资金密集的领域和行业,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一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三是重点领域和环节腐败易发多发的状况仍未改变。突出表现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土地交易、矿产资源开发、财务管理、选人用人等领域和环节,无论从信访反映、查办案件,还是民意调查的情况看,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位居前列。四是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反映仍然比较强烈。尽管通过这些年的严肃整治,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在一些部门和行业,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

(三)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但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

1、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而产生的,只有私有制被消灭,国家、阶级消失之后才能真正消除腐败现象。

2、多发易发的腐败问题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从物质条件来看,我国目前生产力不发达,物质和文化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资源分配权力过于集中,造成了很多的腐败机会和条件。从人的因素来看,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依法行政”的思想树得还不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从社会环境来看,受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人把腐败当作“臭豆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四、反腐倡廉工作发展趋势探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反腐倡廉工作总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更加有效地治理各种不正之风,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更加有效地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多角度、广渠道、全方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反腐倡廉工作的系统性将进一步增强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整体联动、综合防治、全面推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更加注重提升惩防腐败体系的整体功能。教育、制度、监督三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融合,功能将进一步整合,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推进的态势。进一步加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衔接,从全局出发进行系统谋划和设计:通过坚持不懈的反腐倡廉教育,为制度建设和监督工作强化思想基础;构建严密的制度体系,为教育和监督工作提供法制保证;

2、更加注重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合效应。单纯靠打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单纯靠预防也不能完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做到治中有防、防中有治,惩防结合、相辅相成。

3、更加注重增强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反腐倡廉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更加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核心,是我国政权的根本属性。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必将更加充分地彰显以人为本的特性。

1、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行为,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更加注重社情民意。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中,更好地集中群众智慧、听取群众呼声、体现群众要求、实现群众愿望,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三)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各项改革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深化改革,消除滋生腐败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制度漏洞,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虽然近30年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既是制约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改革,成为经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1、更加注重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进相关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办分离,建立公共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制度,大力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

2、更加注重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相关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快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市场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篇7:大学生如何看待反腐

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一些腐败分子携款外逃受到关注。监察部部长、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黄树贤表示,不管腐败分子跑到哪里,跑出去多久,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将其绳之以法。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要求。执政以来,党的执政地位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总的来看,中国反腐败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目标上重视效果;略上止血优先;对象上虎蝇齐打;力度上持续高压;领域上军地同步;环境上开放透明;能力上硬其筋骨;主题上猛抓作风;手段上借力网络;决策上咨询专家。

上一篇:安全质量大会发言材料5则范文下一篇:剪雪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