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贪污腐败现象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看待贪污腐败现象

如何看待腐败现象

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

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

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

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

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作为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近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个方针,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通过现有的那些数据,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要依据我国国情,实行综合治理,制定长效防范措施,达到最终消除腐败目的。以下,是我一些粗浅建议: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与源泉。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的观念、腐败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现在,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如果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就会导致群众观念淡薄,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就会导致精神不振,道德操守滑坡,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那么容易就陷入泥潭,究其根源,还是在思想上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

第二: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而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由于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这就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

第三:加强监督

对廉政建设和消除腐败来说,加强监督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

在这里,我们必须通过专门机关(如人大、纪委、监察局等)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途径,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监控,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执行,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消除各种腐败现象的目的。 第四:加大惩治力度

根据2011年2月份的一项关于两会热点问题推出的大型网调显示,就当前腐败滋生的原因,77%的网友认为是惩处力度不够。关于有效遏制腐败的途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惩治腐败,清正廉洁,这是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心所向的基础。

总之,我们充分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当今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一个政治清廉、民主公正,国富民强的中国将不是梦想。

第二篇: 如何看待中国的腐败现象

谈到中国的政治问题,无论是懂政治的还是不懂政治的,首先想到的都是腐败问题。在生活中或者是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对中国政府的谩骂,不少市民在每次谈到中国腐败问题时,总是情绪性地发泄多,理性的提意见的少。我常能听到身边的人总说一句很极端的话:“中国的官员有哪一个不贪?”在未深入学习、了解中国政治之前,我也曾有过这种消极的态度。但自从看了一篇《大学生如何看待腐败问题》的报告后,我的思想得到极大改变。 它首先让我明白,解决贪污腐败是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有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也有这个问题,而且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一种体制的国家都避免不了为这个难题头疼。腐败问题一直以来从没有能达到根除的地步,即使是排在最廉洁国家前列的瑞典、挪威这些国家也绝对不敢说他们是绝对的廉洁的政府.所以说我们以一种消极的甚至是极端的态度看待我国的腐败问题是不正确的,正如那位作者所说的,腐败是国家的“癌细胞”,一旦患上了,是不可能一下子治好的,我们要给我们的政府一些耐心和时间,要对他们有信心。

如果政府干部生活作风有问题,比如嫖娼和赌博,一旦被查出是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我们一直都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全世界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被开除才是不正常的。但其实在西方国家里这些官员是不会受处分的。我们国家对干部的要求相对于西方国家 来说要严格得多了,很多事在西方不算什么问题,但在中国是绝对禁止的。可见我们国家的反腐工作是绝对不会比其他国家的差。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

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

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

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

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作为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执政党的地位也构成严重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转换,法制不健全,以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腐败现象在中国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反腐败成为政府的一大重要任务。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在党的十七大政府报告中,胡锦涛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近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这个方针,反腐败斗争在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通过现有的那些数据,我们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 美容养 家庭家务加班须知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要依据我国国情,实行综合治理,制定长效防范措施,达到最终消除腐败目的。以下,是我一些粗浅建议: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与源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搞好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理想信念动摇,必然导致精神贫弱、思想空虚,错误的观念、腐败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现在,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并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如果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就会导致群众观念淡薄,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就会导致精神不振,道德操守滑坡,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高级领导干部,那么容易就陷入泥潭,究其根源,还是在思想上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 第二: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现有的廉政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而此法律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由于反腐斗争的形势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新的样式和类型的腐败现象不断产生和发现,这就需要不断产生相应的法律条文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是防治腐败现象,进行反腐败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

第三:加强监督

对廉政建设和消除腐败来说,加强监督是关键。如果不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那么就是有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也会是一纸空文,只有做到违法必究、一查到底才能真正贯彻好指定的各项廉政法律。且法律监督体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程序和一个职能健全、功能强大的执法监察组织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另一种新型腐败的泥沼。

在这里,我们必须通过专门机关(如人大、纪委、监察局等)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途径,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监控,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执行,以形成严密的监督网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社会氛围,从而达到消除各种腐败现象的目的。

第四:加大惩治力度

根据2011年2月份的一项关于两会热点问题推出的大型网调显示,就当前腐败滋生的原因,77%的网友认为是惩处力度不够。关于有效遏制腐败的途径,8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惩治腐败,清正廉洁,这是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心所向的基础。

总之,我们充分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反腐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当今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一个政治清廉、民主公正,国富民强的中国将不是梦想。

第三篇:如何看待和对待执政党内的腐败现象

剛剛又和一個朋友討論貪污的問題.. 他似乎已經到了對中國社會現狀絕望的地步了.. 但是我卻希望大家能在批評之餘 能看到中國的進步..

..

從07年7月份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落馬開始. 仿佛就吹嚮了反貪汚腐敗的哨子 從 陳良宇的追隨者秦裕 到 單次受賄居然高達1500萬的胡星 從 群衆舉報了9年才告倒的龐家钰 到 給小姐小費居然高達5萬元的何閔旭.. 短短的5個月內.多達十數名貪官落馬..從古至今 反貪汚腐敗從來都是歷朝歷代的重點任務.. 可是貪汚腐敗卻從未斷絕過 我覺得貪汚腐敗不可能根絕.. 腐敗的根源在于人的貪慾. 其土壤却是權利的存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貪慾,這是人性之惡. 而有人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結構進行管理.. 這就存在著權利的分配和運用. 也就是腐敗所産生的土壤.想要消除這兩點是不可能的.

對于腐敗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手段和措施來應對..

以我們國家而言, 歷朝歷代都主張以修身養性,提高個人品德操行素質來克制人的貪慾. 從根源上來杜絕和减少腐敗的産生. 另一方面也主張通過嚴刑峻法來打擊這種現象,通過嚴刑峻法來達到震懾作用,使後人不再犯

而西方國家則主張建立一套良好的規範來約束政府官員的權利, 譬如美國, 美國的各級檢察機構在貪污受賄案件的調查和起訴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被認爲是美國最主要的反貪機構. 美國的檢察體制具有"三級雙軌"的特點. 檢察機構建立在聯邦,洲和市鎮三個層次上.不過這三個層次上的檢察機構都是相互獨立的. 他們之間並無上下隸屬關係. 所謂"雙軌" 則是說其檢察系統由聯邦和地方兩個子系統組成, 兩者幷行 互不幹擾.

前者是從根源抓起 應該說治本 但從我國歷朝歷代的情况來看, 很明顯效果不佳.. 因爲人之本性 趨惡易 趨善難.. 而社會複雜多變,當你身處高位的時候,要想拒絕利益的誘惑,一般人很難做到.要從本源上達到目的不但需要花費巨大的毅力和時間,而且很容易功虧一簣.. 至于嚴刑峻法更是治標的一種特殊手段, 短期或者個別地區一時間能起到一定效果 但在人的貪慾下 這種效果顯得很有限.

西方國家的方向看上去似乎好一些. 但他們一樣存在弊端. 所有制度和規範都存在缺陷和漏洞 在人的貪慾驅使下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出針對這些防範和約束性制度的手法 這會極大制約這些制度作用的發揮.. 而且制度越嚴密越規範越完善難免也會影響到政府辦事效率..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指出,厦门特大走私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危害极其严重,揭露出的腐败问题触目惊心,由此案引发的教训非常深刻。我们必须从关系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把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要教育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警自律,筑牢拒腐

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严重失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厦门特大走私案,无论是其案值之高、偷逃税额之多,还是其作案手段的复杂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个经济犯罪案件。经查证,走私犯罪集团走私的商品包括成品油、植物油、香烟、汽车、化工原料、纺织原料、通信设备、电器、西药原料等数十种,案值高达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

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造成的一个直接恶果,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而更多的是主观随意的人为因素,实为腐败现象的繁衍栖身提供了条件和土壤。由于党和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不力,也就为一些腐败分子从制度缺陷中找到了谋私的机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情况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新体制还未最后形成,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很多,这些都给搞腐败者以可乘之机。表现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尚未到位,因此,当一些改革措施出台后,常常会出现制度法规配套跟不上去的情况,一些人便处心积滤地钻政策漏洞的空子进行经济寻租活动;表现二,由于一些政府官员和党员干部的法制意识薄弱,他们竟然敢于无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而恣意妄为,在法律政策面前采取“撑死胆大的,吓了胆小的”和“见了绿灯赶快跑,见了红灯绕着跑”的错误抵触做法;表现三,我国目前还处于准法律阶段。现有的条例、准则和法规在数量上也不能算少,但事实上,对政府官员和党员干部的约束很小,远没有达到法律上应该达到的强制性效果,比如对于权力腐败行为的强制就很疲软无力,至今还没有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反腐败专门法律制度,另外来看,一些领导干部还常常“以权越法”,凡此种种,都在客观上助长着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因此说,由于农民小生产者固有的宗法意识和自由散漫劣根性的影响造成党员干部法制意识薄弱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间的矛盾,是党内产生腐败的又一个重要社会根源。

第四篇:论贪污贿赂罪――浅谈我省交通行业贪污腐败现象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投资开始大幅攀升,社会资金大量涌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不完善的制度结构相结合,出现的最引发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即交通行业贪污腐败日趋严重。贪污贿赂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经济犯罪,它是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风的严重腐败行为,是侵入党和国家肌体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和预防。全国交通系统腐败案件的持续高发,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交通行业形象,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对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交通系统在思想上、社会舆论上、工作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从1996年以来,全国有12个省、区交通厅的21名厅级领导干部受到查处,其中厅长10人。据不完全统计,还有367名处级及以下人员被查

贪污腐败

贪污贿赂罪 经济犯罪

预防与监督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投资开始大幅攀升,社会资金大量涌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不完善的制度结构相结合,出现的最引发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即交通行业贪污腐败日趋严重。那么在交通行业,贪污贿赂犯罪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它的发生有什么原因及如何进行预防,笔者结合自己的学识,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贪污贿赂罪概述贪污贿赂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经济犯罪,它是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风的严重腐败行为,是侵入党和国家肌体的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和预防。

(一)、贪污贿赂罪概念和主要特征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主体工作人中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玷污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的行为。贪污贿赂罪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绝大部分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少数犯罪可以由单位或一般主体构成。如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等。还有一些只能由单位构成,如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

2、贪污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犯罪动机多种多样,不影响本类犯罪的构成。

3、贪污贿赂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使用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类犯罪行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大部分犯罪都与一定的职务或职责密不可分,二是都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4、贪污贿赂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同时,多数犯罪还侵犯了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empirenews.page--]

(二)、贪污贿赂的主要犯罪

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的行为。

3、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论处。

4、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而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6、隐瞒境外存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隐瞒境外存款不申报,数额较大的行为。

7、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8、私分罚没财物罪。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

二、交通行业贪污腐败问题的现状近几年,交通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大、投资多、交通行业成为腐败问题的多发、易发区。全国交通系统腐败案件的持续高发,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交通行业形象,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对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交通系统在思想上、社会舆论上、工作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从1996年以来,全国有12个省、区交通厅的21名厅级领导干部受到查处,其中厅长10人。据不完全统计,还有367名处级及以下人员被查处。其中的教训发人深省,形势相当严峻。从案件的种类来看,串案、窝案较多;从案件的性质来看,贪污受贿案居多,而且涉案金额巨大;从作案的手法来看,大多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直接干预插手招标投标、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经济活动,为他人谋取利益,从中收受巨额贿赂。分析这些腐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主观方面讲,是他们放松世界观改造,背弃党的理想和宗旨,私欲极度膨胀的必然结果。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交通系统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腐败分子钻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的漏洞,谋取私利,给一些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提供了条件。加之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监督弱化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监督部门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作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管理体制的漏洞,客观上导致了监督的弱化和管理的盲区。

三、我省交通行业贪污腐败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三任交通厅长被查处

1、1997年曾锦成。曾任职务:周口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1989年9月至1996年2月期间,曾锦成利用其担任省交通厅厅长和周口行署专员职务之便,先后在其办公室和住处内,收受他人贿赂,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共计37次。收受14.5万元人民币、0.95万美元,以及录像机、空调、电视机、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价值8.7万余元。所收受赃款、赃物除案发前曾锦城主动退回0.9万元外,其余在案发后全部被追缴。判刑:1997年10月6日,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曾锦城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受贿所得赃款、赃物全部予以没收,上交国库。[!--empirenews.page--]

2、2001年张昆桐。曾任职务: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曾喊出“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口号的张昆桐在任建设厅副厅长和交通厅厅长期间,先后受贿21起、37笔,共计100多万元。其中,他在建设厅任职时受贿近37万元,在交通厅任职时受贿约31万元和4万美元。张昆桐在涉嫌受贿和挪用公款被采取措施时,距他的前任、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因犯受贿罪被判处15年徒刑的时间仅1年零10个月。判刑:2001年3月27日,受贿100多万元、挪用公款10万元的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张昆桐,被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2003年石发亮。曾任职务: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继原河南省交通厅长曾锦成、张昆桐先后因巨额经济犯罪被判刑后,后任的河南省交通厅厅长石发亮2003年2月又涉嫌重大违法违纪行为被纪检部门立案审查。石在上任之后提出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但据有关方面现已查实的情况,石发亮涉嫌经济犯罪的数额及实施犯罪的手段[1][2][3]下一页 已超过了前两任。

(二)、三任交通厅长“前赴后继”被查处的原因分析

1、建设工程:诱人的金山。据了解,我国高速公路每公里平均造价超过3000万元。以浙江省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沪杭甬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为3000万元;其后的甬台温、杭金衢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升至4000万元。

2、工程层层转包:腐败产生的关键环节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部门管理的格局,虽然有利于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专业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造成了多头管理难以避免的弊端,使建设工程招投标各自为政、部门分割问题突出,形成行业垄断。这在客观上为领导干部插手分散自主管理的专业工程项目提供了机会。

3、绝对权力缺乏必要的制约 。我国现行的交通投资体制是在交通系统内部封闭运行,采用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一切规费资金由交通部门自行征收使用,对外融资实行统贷统还,独立设置项目法人,再加上不受制衡的招投标市场,导致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绝对化。

4、管理机制政企混合 。在资金运行,材料运行程序上也暴露出内部管理机制上的问题。有的领导部门和下面企业分不清,如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兼任企业的董事长,虽然是个别现象,而且现在这种现象少多了,但还没有完全杜绝。

5、用人机制问题 。腐败现象暴露出来我们的用人机制有问题,干部任用、考察,包括上任以后的监督,控制、教育。我们党的用人制度没有问题,但我们对领导的选拔、考核、任用、管理、监督、教育机制等有问题。现在对一把手的监督,更多是靠自觉。现在管理权力过于集中,领导干部面临的腐蚀诱惑大,现在施工量和施工单位的矛盾是突出的,加上交通建设中利润空间大,这部分资金(主要是国家资金和贷款)赚钱后大部分可以如期到位,这也是对干部不利因素。

6、监督真空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驻部纪检组在监督过程中也有很多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如:地方的交通厅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该由地方党委和纪委管。交通部门不是垂直领导是业务归属指导的关系,因此很多情况下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但从全行业上,交通部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作为行业主管监管的责任,也有对普遍出现问题,调查研究,提出改正意见的责任。[!--empirenews.page--]

四、交通行业贪污腐败现象的预防与监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从实践看,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以展变化,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是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深入推进全省交通系统反腐倡廉工作。

(一)、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对大多数党员干部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还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在教育的内容上,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教育,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充分认识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能用来谋取个人私利。三要加强求真务实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四要大力加强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遵纪守法,做到令行禁止。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摸索和总结,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要继续抓好警示教育,运用反面典型,进行直观、形象、具体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育教训,防微杜渐,做到自警、自醒、自律。同时,还要总结、宣传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广泛宣传勤政廉政的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正气,鼓舞士气。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等各方面的作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筑起不倒的精神长城,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的侵蚀。

(二)、健全制度,从根本上防止权力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腐败现象之所以蔓延起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沿用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新旧体制转换中的缝隙和漏洞,为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了空间。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内部运作机制,使腐败分子无缝可钻,无机可乘,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四项改革”和“四项完善”的要求去做,即:加强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要结合我省交通行业特点,以对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干部任用为重点,在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交通建设规划、计划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办法、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以及招投标监督实施办法,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进一步完善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制,坚决杜绝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招投标的行为和暗箱操作、明招暗定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计划决策制度,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确定和安排上,实行各市申报,交通部门现场考察,交通、发改委共同审批,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集体决策;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建立健全以现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继续落实“收支两条线”等规定,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国企改革和各公路建设项目公司的财务监管,推行派驻财务总监的做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或利用改革之机谋取私利,化公为私,规范国有企业和项目公司负责人的行为,防止成为权力的牺牲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行政,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把交通建设的有关政策、目标、内容向社会公开,把项目选择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的用人机制,健全一种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完善一套纪律严明、制度完备、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empirenews.page--]

(三)强化监督,以权治权。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权利缺乏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反腐败的决定性胜利在于使权力支行得到有效监督。从这些年揭露出来的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来看,一些领导干部的权钱交易行径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软弱乏力。由于现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漏洞,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同级党委不敢监督、同级纪委也不敢监督。为了强化党内监督,中央制定并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监督方面的经验,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开启了党内条例监督的先河,必将有力推进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的进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条例》精神,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监上一页[1][2][3]下一页 督要突出重点,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中招投标、工程分包、材料采购、设计变更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二要加强对计划、财务、征收、人事等重点岗位的监督,尤其对收费站内外勾结倒票等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要坚决严厉查处,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三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决不允许个人说了算。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接受监督。加强监督要完善事前监督的预防机制,加强对权力“源头”的控制,把监督关口前移;要完善事中监督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行为的控制,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避免权力运行脱离轨道;要完善事后监督的惩戒机制,惩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警示作用,遏制腐败现象的发展和蔓延。加强监督要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监督覆盖面,务求取得实效。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共产党不允许有任何特殊党员,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法律的权力,唯有如此,才能纯洁党的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对各类腐败案件,一经发现,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秉公处理,严惩不贷,绝不手软。通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震慑和打出腐败分子,使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心理上后悔莫及。查办案件既要坚决又要慎重,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在重点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还要着力查办一批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照职责、权限和程序,依法有序办案,加强案件审理,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要重视信访举报工作,认真排查案件线索,既要严惩腐败分子,又要保障党员的合法权利。

当前交通系统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反腐倡廉工作十分繁重。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只争朝夕抓发展,坚持不懈反腐败,为交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empirenews.page--]注释:[1]《刑法学》,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4月出版,裴方川主编,第156页。 [2]《邢法各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周振想、李汝川主编,第393-406页。[3]《贪污贿赂罪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2月,李希慧主编,第112页。[4]《受贿罪研究新动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6月,孟庆华主编,第54页。[5]《贪污贿赂犯罪疑难案例精解》,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0月,张建南主编第123-126页。参与文献资料:[1]《刑法学》,政法大学出版.裴方川主编。 [2]《邢法各论》,当代世界出版社,周振想、李汝川主编。[3] 《贪污贿赂罪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李希慧主编。[4] 《受贿罪研究新动向》,中国方正出版社,孟庆华主编。[5] 《贪污贿赂犯罪疑难案例精解》,中国检察出版社,张建南主编。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你如何看待贪污腐化

贪污腐化,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早在原始社会就应运而生,历史悠久。它既是人类的本性,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欲望是人类不可改变的本性,也就决定了人类不可避免的私欲膨胀的特性。 人们对贪污腐化自古以来就深恶痛绝,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打压的方法。相反,随着时代的进步,腐化亦有越演越烈之势。 当代中国的腐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由此而生出一个新的腐败词——“制度性腐败”。什么是“制度性腐败”呢?就是一部分腐败分子通过权力性结伙方式,利用已有的组织,建成一个跨系统、跨地区、跨行业,实行境内外勾结,对社会财富实施疯狂掠夺的一种体系内腐败。可见,这种腐败使制度内的所有监督都变得苍白无力。它会使地方政权发生蜕变,为一小撮腐败分子所把持,所以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和平演变

腐败的基础是权力,腐败的目的则是金钱。我们首抓重点应该就是解决好人的贪念产生的原因问题,不解决好人生需求真知我问题,一切监督机制、法律机制、教育机制都会被贪婪分子一一攻破。人们总说贪污腐化之风盛行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但是,源头问题不处理好,不仅机制无法健全,而且再健全的机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惩治腐败,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

1. 要遏制贪腐现象的社会基础,就是要认真解决好社会财富悬殊问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铁律。少数人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会对人们的贪念起到导向作用。国家公职人员之所以贪污腐败的数量要超多私企工作人员,不就是由于薪酬收入悬殊导致的心里不平衡吗?倘若工资待遇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让人满意的高度,有谁又会愿意去冒险伸出贪婪的双手呢?如何遏制社会财富悬殊而又不致于影响经济快速发展,的确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但这是贪污腐败现象的根源,这个根源不除,想要彻底扭转社会贪腐现象,是不可能的

2.严肃处理,从小做起扼杀萌芽事件。我们要认真抓好小贪腐现象,将贪污腐败扼杀在摇篮中,不给它成长。贪腐现象的产生有赖于其存在的土壤,这个“土壤”有两种养分,一种一上述财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另一种则是因社会意识的不坚定。我们社会现在对贪腐的意识存在极大的矛盾,一方面骂别人贪污,一方面自己想发财。大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要逐步形成遏制贪腐的舆论氛围,千方百计抓好小贪腐现象,认真从吃请送礼着手。既不至于牵涉太多的关系容易处理,大量的小贪腐现象被处理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环境,更会提升民众的认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加强监督仍是制衡权力腐败的有效方法。法律和党规党法上的问题是落实和执行的问题。如何使这些法律和制度能够有效地落实执行,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尽管前面我们说制度内监督对于制度性腐败效果不大,但监督是多方位的,在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同时,我们尤其要发挥新闻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多管齐下,必能起到好的效果。 4. 要加强对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古人常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子罕辞玉》中,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宋人把玉当宝,可子罕却当廉洁为宝,这一句:不若人有其宝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迫切的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一个人真正存活在世界上需要花费并不巨大,关键就在于你对金钱的理解。我认为人生观最重要的是: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下一篇:如何落实分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