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节中感悟亲情

2024-04-13

在细节中感悟亲情(精选8篇)

篇1:在细节中感悟亲情

“让亲情在细节中流淌”

一、听讲故事,导入新课

1、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我们一起观看。

(播放央视公益广告《打包》)

听了这个故事,看看同学们神色,老师知道,此时此刻,你们被深深震撼了。同学们,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让你感动?

小结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是一幅让我们为之动情的画面。其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不都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吗?这给了我们作文上的一个启发:表达亲情首先从“细节”开始。

2、细节是什么?

二、赏析美文,感悟细节

老师准备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与同学们一块儿来欣赏,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通过细节来表达亲情的,请听配乐散文《牵着妈妈过马路》。

(配音朗读《牵着妈妈过马路》,学生品味)

学生找出最感动的细节,在旁边加上批注。交流。

三、观照画面,寻找细节

(课件展示:执教者事先准备了一组通过细节来反映亲情的画面)

师: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组温馨而熟悉的画面,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

师:这些画面一定也激起了我们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回忆,现在请大家闭起眼睛,好好搜索自己生活中的这些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积累生活,描绘细节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屏幕。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是一幅传世名画:是一首经典老歌……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请以“难忘”为题写一个片段,表达你感悟到的亲情。

(生写,尽量在5分钟以内完成)

五、各抒己见,评点细节

(借助投影仪,习作展示,作者朗读)

师:三位同学为我们捕捉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被忽视的美的瞬间,大家来为他们的片断作个点评吧!小组间可以先交流交流。(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8:我觉得张磊同学的细节把握很真切,所以很感人,尤其是“我清晰地感觉到一颗父爱的心在跳动”“泪水沾湿了被角”等细节写出了父子深情。

师:是的,父爱原来也是这么细腻!

生19:我们觉得何蒙蒙的材料很好,如果能将“我转过身来,看到妈妈正弯着腰”之后的动作展开来写,写得具体些将会更感人!

师:老师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弯着腰”的情景浓缩了母爱的全部内容,所以若能展开写就更好了!

生20:我们小组一致认同李志存同学的细节描写,他不仅让我们读懂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更明白了“母爱无处不在”的真谛。“妈妈不舍的眼神,无声的挥手,远去的背影”牵动着我们的心……

师:你说得太好了,李志存的确很会抓细节,你的分析同样很感人!

六、音乐作结,回味细节

师:这堂课,老师带同学们走近了身边的亲人,感悟了爱的细节,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真实地记录下那一个个画面,那一个个细节,真诚地去颂扬这份至爱真情吧!

(在《烛光里的妈妈》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篇2:在细节中感悟亲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细节,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能运用细节描写传达亲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情图片引发对生活的回忆;通过美文赏读与教师点拨,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3、让学生感悟亲情,并懂得珍惜亲情。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写好细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述: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99年lO月的一天,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高速运行的缆车突然间从高空坠落下来,23名乘客中22位遇难,只有一位两岁的孩子幸免于难——他,就是潘子灏。因为就在缆车即将坠地的那一刹那,在所有人慌乱而绝望的尖叫声中,他那年轻的父母,以一种超凡的冷静,用双手托起了他幼小的生命,留下了这世界上最深情的凝望„„结果,小子灏得救了,而这一对父母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当人们从废墟中发现这个小生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他年轻的父母几乎用尽所有的力气用他们各自的双手紧紧地托着小子灏幼小的生命„„这些年来,这个故事一直感动着所有珍爱生命的人。

2、听了这个凄美的故事,再看看同学们略带湿润的眼神,老师知道,此时此刻,你们也被深深震撼了。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呢?说说感动的理由。

3、导入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一幅幅让我们为之动情的画面,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提到的细节,这个故事正是这些感人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亲情。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块儿来探讨一个重要的作文话题:让亲情在细节中流淌

二、出示导纲,仿写练习,感知细节。

1、师述:闻名世界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感叹“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由此可见,决定一篇习作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2、仿写练习。(屏幕显示示例:亲情是放学回家后母亲的一声嘘寒问暖)

3、通过仿写练习,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细节吗?

4、师点拨。

三、师生互动⑴美文引路,体悟方法

1、师述:是的,就是因为有了“细节”,才让亲情有了最为精当的注脚,那我们该怎样把这些感人的细节描画出来呢?

2、请学生认真阅读手中的资料,用笔划出文中让你感动的细节,想想让你感动的理由。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生结合美文说细节描写的方法。

4、师点拨。

四、师生互动⑵观照画面,寻找细节

1、课件展示:一组通过细节来反映亲情的画面。

2、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五、师生互动⑶捕捉细节,传递亲情。

1、这些画面激起了我们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回忆,现在请大家好好搜索自己生活中的这些画面,运用老师刚才教的细节描写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节,传递生活中的至爱亲情。(5分钟,200字左右)

2、全班交流。

3、各抒己见,评点细节

六、归纳:

1、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2、抓动情点, 以小见大

3、鲜活细节, 表现人物音乐作结,回味细节

这堂课,老师带同学们走近了身边的亲人,感悟了爱的细节,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真实地记录下那一个个画面,那一个个细节,真诚地去颂扬这份至爱真情吧!(在《可怜天下父母心》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篇3:在细节中感悟亲情

由此看来,让孩子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并让孩子通过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亲情,是对孩子最好的震撼他们内心深处的教育。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借助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呢?

一、走近亲情

让学生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故事,激活亲情。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的艰辛,本人在上课时特意从网上下载母亲分娩的过程 (视频) 给学生看,看后并让学生扮演怀孕的母亲,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看完视频和表演,学生们纷纷说:“原来自己都不知道母亲十月怀胎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特别是在生孩子的时候,更是受尽痛苦的煎熬,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世上是多么不容易!是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的生命,母亲太伟大了,以后,我要好好孝敬母亲,报答父母。”对母亲的爱自然就产生了。

1. 搜集父母爱自己的故事,牢记成长中父母的足迹

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孩子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孩子生病时,只有父母时刻记在心上,关心孩子。半夜起床到医院去挂号,不辞辛苦日日陪在身边。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孩子家离我们的学校很远。可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家长不惜花费一大笔的借读费,有些甚至为了接送孩子方便,还特地买了一部电动车,真的是风里来雨里去。这样的父母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还有些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好好读书,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更加重视,几乎每天都到教室来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拿出钱让孩子参加社会上的各种速成班、培训班、兴趣班的学习……正是由于父母的栽培, 才使我们孩子的成长如此精彩!可是孩子能理解妈妈早晨的催促声吗?孩子能读懂自己生病时母亲担忧的眼神吗?孩子能体会到一道精美菜肴、一件悄悄披上的衣服、父母那殷切的期望和关爱吗?孩子会感动于上学时奋力骑车弓下的背影、夜色中候在楼梯口接过书包的双手吗?或许成长中的这些片断、这些足迹他们认为是应该的!因此上课时,本人特意安排一个节目是:讲述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学生讲完后,我对他们说:“孩子们,记住爸爸妈妈在你成长中留下的足迹,用感恩的心真挚的情记录下这些动人的足迹,大声说出“我爱你们”、“谢谢你们”!真正让孩子们去走近亲情,感悟亲情!

2. 回顾往事,为父母制作一份写真集

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当孩子有了成绩、荣誉时,是否想过父母为了这一刻已年华早逝呢?教材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外贸公司应聘时,主考官问他有没有给自己的母亲洗过脚。这个大学生愣住了,满脸绯红。虽然他很爱自己的母亲,但却压根没洗过母亲的脚,更不知洗母亲的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回家后,他决定要亲自为母亲洗洗脚,替她按摩一番。他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不能松开……已显衰老的母亲的脚,浓缩了母亲一生一世的沧桑,镌刻着母亲抚育孩子的艰辛。母亲正是靠这双脚,满世界奔跑,才一次又一次为她的孩子带回希望。父母的脚踩出了孩子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父母的脚曾站立成一棵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同时又被岁月剥蚀,那晚,这个孩子终于理解了母亲。

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岁月的痕迹已悄悄爬上了父母的额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都有些大不如从前了……看了这些,做为孩子的我们怎能不内心为之一震呢!所以上课完后,我布置学生周末回家后,去翻翻父母的相册,看看曾经风华正茂的父母,再看看如今沧桑的父母。回校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问问孩子:“同学们,你能想起父母的样子吗?”接着让孩子拿起画笔,画出自己的父母,或者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父母,为他们的父母制作一份写真集。

3. 用诗歌、歌曲,或身边赞颂亲情的故事,激起学生心底的爱

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这是一种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许多赞颂父母的歌:如上课时,为了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爱,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导入:“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 (那) 三鲜馅儿 (他) 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 这个人就是娘啊, 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 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 (那) 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 (那) 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 (那) 病床上有人 (他) 掉眼泪,你露出 (那) 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咱的妈……”优美、动听的音乐响起,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沉浸在回忆当中,有些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一面听,一面擦眼泪。我知道,这音乐已经深深打动学生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已经引起共鸣。其实,亲情就是一种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赞颂亲情的感人故事。记得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的《人与社会》栏目曾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小东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自从家里买了电脑以后,小东就沉浸在电脑游戏中,完全不能自制。小东的爸爸对小东道理也讲了,打也打了,还不能使小东改掉这个毛病。为此,小东的爸爸决定赞助一位贫困的大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让小东到这个贫困的家庭去亲身体验。小东开始还不理解父亲,觉得很开心,可当他看到爸爸资助的那位贫困大姐姐的家时,小东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改掉沉溺电脑游戏,其实是在赞颂浓浓的父爱。所以老师上课时应该多寻找些赞颂亲情的诗词,多留意些赞颂亲情的故事,让学生们始终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

4. 父母恩情知多少

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平常我们爱吃什么样的菜,爱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裳、看什么类的书籍、我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相信父母都能脱口而出,十分在意。换做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以及他们的习惯和爱好又了解多少呢?有些孩子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曾经有一个孩子以为自己的母亲非常爱吃鱼头,因为每次吃饭时,他总看到妈妈第一个把鱼头拿去吃了。他想:鱼头的味道一定比鱼肉鲜美。直到有一次,他把好不容易抢到的鱼头送入嘴中,他才明白母亲爱吃鱼头的原因是想把好吃的肉让给自己。这让他对母亲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们也要努力尝试多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对父母的深入了解,让学生回去问问自己父母的各种喜好,问问父母的生日,并牢记在心。

二、回报亲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之恩,何以为报!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1. 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 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当爸爸 (妈妈) 生的时候,要照顾他 (她) ,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给他 (她) 听,在爸爸、妈妈生日、节日时给爸爸妈妈送上自己的祝福。

3. 帮父母做家务事

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我们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把体谅父母,关心父母落到平时一言一行的小事上。每天可以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例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 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听听父母工作的事。这样不但能够在沟通中积累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我们还在不知不觉地交流中增长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5. 倾听父母的教诲

对父母的教诲,要多听、多记,并付出行动。但也不是盲从。外出、回家要和父母打招呼,一来让父母放心,二来也是有礼貌的表现。有什么事与自己的父母商量,让他们帮助拿主意,让父母感觉到你是尊重他们的。

6. 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认认真真地学习,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父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作为子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习搞好,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三、延伸亲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尊重长辈,爱护幼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情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引导孩子,把亲情扩大到家庭其他成员,使孩子爱所有的亲人。有一位妈妈问孩子:“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郑重其事地说:“妈妈,我说实话,你可不要难过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是你,是我姥姥。”听完这句话,那位妈妈差一点流下泪来———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欣喜,因为亲情得到了回报而欣喜。因为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照顾他,孩子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孩子最初爱的种子是由外婆播下的,她的爱滋养了孩子的心灵。孩子渐渐长大,就把对父母的爱扩展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进而扩大到爱所有的人,爱全人类。一个内心充满亲情的孩子,走上社会也必然会令社会充满爱,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和谐而稳定,昌盛而安康的。

所以为人父母者,不要忽略孩子每一个爱的行动。要经常带孩子去探望老人,逢年过节带上孩子回家团聚,让孩子感受大家庭里那浓浓的亲情,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亲情的满足。教育孩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所以为人师者,心中要有亲情。只有这样才会关心学生,融入学生梦幻的心灵,为学生编织美好的憧憬;教师心中充满亲情,才会尊重学生,全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才会研究学生,挖掘深藏于学生的潜力之宝,开采那富有活力的智慧之库;教师心中充满亲情,才会勇担责任,用自己的才识志气,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用毕生情感滋润学生的希望之田!一个充满亲情的学校,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照顾,像是一个和睦融洽的大家庭。

同学们,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回报亲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敬之心;孝敬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之中。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思想上让父母放心,在学习上让父母省心,在生活上让父母少操一份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摘要: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 孝敬父母, 尊敬长辈, 是做人的本分, 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可是, 现在的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 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加上成长中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成熟, 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 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 因而对父母不知孝敬, 不懂得如何孝敬。由于父母过多的呵护, 使学生习惯了来自父母的爱, 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很少想到为父母付出自己的爱, 久而久之, 就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因此, 家长、老师应利用特有的家庭氛围、课堂氛围, 多和孩子谈心、接触, 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和情感需求, 及时送去温暖的心灵阳光, 教育他们珍爱真情、关爱他人、施爱社会, 奉献大众。为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 本文在上《难报三春晖》时借助教材, 从“走近亲情”“、回报亲情”“、延伸亲情”这三个方面阐述, 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

关键词:走近亲情,回报亲情,延伸亲情

参考文献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

[2]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2008.3

[3]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南方出版社2005.7

篇4:在歌声中感悟亲情的美好

作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卷面书写5分,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唱歌,不仅仅是享乐

嘉兴一考生

“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它摇着日月,它摇着星索,它摇着妈妈无字的歌。”

汽笛声由远及近,她转身蹲下身子,和我商量着说:“乖乖,妈妈很快就会回来,松开妈妈好不好?”我摇摇头,眼泪汹涌。“妈妈答应你,真的,很快就回来。”她转身抱住我,轻吻我的额头,滚烫的眼泪落在我的脸颊上。

她的背影最终消失在人潮中。我在心底无声地叫着妈妈,眼前浮现出那段快乐的时光。

她给我梳了我最喜爱的羊角辫,牵着我穿梭在拥挤的集市中;她给我盖上我最喜欢的小薄毯,坐在床边不厌其烦地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她让我坐在岸边的石板上,自己挥舞着木棒重重地捶着衣服,还不断地叮嘱我不要玩水。

极目望向远方,那里有我最爱的和最爱我的妈妈。

妈妈,愿你在远方一切安好。

“这凳子里,父亲仿似巨人,轻抚给腰背磨残了的凳,无奈凳里只有遗憾,在远远的以前,凳子很美,父亲很少皱纹。”

我第一次见他并不愉快。妈妈让我喊他爸爸,我倔强地扭过头,生硬地喊了声“叔叔”。他也不恼,只是轻轻地抚了抚我的头。

我知道他。我最喜欢的那件白色连衣裙就是他买的,那个歪着嘴的辫子娃娃是他买的,那个我最喜欢背的粉色米妮书包是他买的。

耳边传来呢喃声,我感受到胸前温热的宽背,迷迷糊糊地睁开眼,黑漆漆一片。

“放下来给我背一会儿吧。”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没事,不累,快到家了。”他压低声音回答。

迷迷糊糊的我只记得有一个人背着我走了很久很久。“爸爸!”我至今都忘不了他那张喜极而泣的脸。

爸爸,愿你在未来一切安好。

“长满绿色青苔的屋檐,面前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藏着外公的童年,皱纹早已爬上他的脸。”

七八岁正是疯狂玩耍的年纪。一吃完饭,我就溜得没影儿。

“娟儿,在俺家吃饭,吃完再回去。”村东头的二婶喊住我。我摸摸瘪瘪的肚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她二婶,你见过咱们家娟儿没有?”咚咚的敲门声伴着急切的呼唤声。二婶急忙去开门。

外公一眼瞄到正坐在堂屋捧着碗吃饭的我,他快步走过来一把拽起我:“玩够了为什么不回家啊,你不知道我和你姥姥找了你多久,你要是丢了……”

忽然他举起手,我下意识地闭上眼微微扬起了脸。“咚”,一个“地梨”就赏给了我。

别过二婶,我和外公踏着月色回家,黑乎乎的晚上我丝毫不害怕,因为有外公在。

上帝喜欢好人,所以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把外公接到了天堂。

我下意识地摸摸额头,外公赏给我的“地梨”好像还在那儿。

外公,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让我轻轻吟唱一首歌,歌声里不仅有快乐,有感恩,还有思念。

(本文摘自网络)

这道半命题作文,给出后半部分题目,要求考生补充前半部分题目。写好这篇文章,补充文题是关键,而补充文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不仅仅”和“享乐”两个关键词。“不仅仅”是“不只,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的意思,从题目看,除了“享乐”外,还应该有比“享乐”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更重要、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补题时首先要思考所补充的词或短语是否与“享乐”有逻辑上的联系,如填“挫折”就是说不通的;其次要思考所填写的词或短语除了“享乐”之外还有什么内涵。如果能挖掘出“享乐”之外的深刻内涵,一定能写出自己独到的所感所悟。如“打篮球,不仅仅是享乐”,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过生日,不仅仅是享乐”,因为过生日意味着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更意味着自己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个文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重点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引导考生思考并发掘生活现象背后隐含的深意。

1.旅游不仅可以享受到快乐,还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明白道理。可以记叙自己与家人到某个名胜古迹游玩的经历,选取几个重要的景点加以描写,从欣赏美景中获得了快乐,并从中感悟出“无限风光在险峰”等道理。

2.品茶不仅可以带来身心的愉悦,还可以从品茶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可以选取爷爷喜欢喝茶这一素材,写“我”与爷爷一同品茶,自己由不喜欢喝茶到爱上喝茶,感受到了品茶的快乐,悟出“学习像品茶一样,有苦有涩亦有甜”“品茶如品人生”的道理。

3.读书不仅可以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还可以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成就未来。适合写成议论文,举范仲淹划粥苦读成为文学家、司马光“警枕”立志读书,写成《资治通鉴》等实例,也可以引用“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等名言。

这篇中考作文,运用了四个小标题,以“哆唻咪发”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串联标题”是指在文章的段落之中点缀几个小标题。这好比是万花丛中的几点绿,会让文章格外惹眼。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提纲挈领地概括文章的内容,小标题的作用亦如此。小标题可以营造文章的氛围,可以提示文章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写作上的便利,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过渡性的语句。拟定的小标题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如满分作文《画家的一生》用“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0年”、“公元2047年”四个年份展示画家的思想转变;也可以以事情发展为序,如满分作文《我能行》的三个小标题“初来乍到”、“最后决定”、“一鸣惊人”脉络清晰地点出了事情的发展及结果。运用串联标题法要注意:

小标题的个数设定。一般以3~5个为宜,太少则无法体现小标题的作用;限于考场作文字数的限制,太多则会使小标题下每部分文字过少,使得情节、内容抽象化、简略化。

小标题的内容设计。小标题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所以拟定的小标题要紧扣题目,围绕主旨。小标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或呈现并列关系,或表现递进关系。此外,小标题的拟定应以简明、准确为原则,字数不宜过多,小标题之间要形成一种结构美。

这是一篇赢得阅卷老师一致好评的考场佳作,因其内容丰富、选材巧妙、结构美观、主题鲜明而获得满分。具体来说:

一、选材精当,从不同角度感受亲情的可贵

任何一篇文章,材料都是第一位的。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选取真实而新颖的素材,才能夺得高分。这篇考场佳作从生活中选取了三个与文章中心相关的素材,特色鲜明:“哆”部分选取的是小时候和妈妈分别的场景,并写了由此勾起的美好回忆。生活中我们应该也体会过和爸爸、妈妈分别的时候,这样的时刻是最容易表达离情别绪、感受亲情的,所以选取这样的材料非常合适。“唻”部分选取与继父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详写了他背“我”回家的情节。阅读这个部分,我们很容易被考生与继父的真挚感情所感染,可以断定这个素材的真实性。“咪”部分选取外公因找不到“我”而着急,并“赏我‘地梨”这一细节,表现外公对“我”的爱。三个部分,所写的人物不同,但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亲情的美好与可贵,以此突出“我”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

二、结构美观,从不同方面展现清晰的层次

文章的结构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表达的需要。在突出文章中心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形式,对于一篇中考作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篇文章,以音调“哆唻咪发”贯穿全文,不仅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还暗合了标题中的“唱歌”,让人耳目一新。主体部分三个大的段落分别写母爱、父爱和外公对“我”的爱,每个部分字数没有太大的差距,使得文章在结构上显得匀称。更值得称道的是,前三部分正文段首分别引用了赞美母亲的歌词《童年的小摇车》、赞美父爱的歌词《空凳》和赞美外公的歌词《外公》,非常契合文章内容,让读者一搭眼就知道这部分文字要写的是什么,自然引起下文,同时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妈妈,愿你在远方一切安好”、“爸爸,愿你在未来一切安好”、“外公,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三个结尾句分别又交代了三位亲人的现状,并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祝福。这三个看似可有可无的段落起到了总结这部分内容的作用,同时构成段间排比,增添了文章结构的美感。

三、细节真实,从不同侧面表达真挚的情感

篇5:捕捉细节,感悟亲情(教案)

授课人:徐维斌

上海市澧溪中学

教学目标:

1、积累生活中的母亲的细节描写,体会以“小”见真情。

2、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感悟亲情。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呢?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可以说关于母爱,是常见的作文命题,也是同学选材运用最普遍的,那么如何把握细节,写出真情实感,今天,老师愿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捕捉细节,感悟亲情(课题)

二、捕捉细节(音乐、诗歌)

师:说起母爱,我想到了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懂你》。谁会唱吗?

师:今天我把这首歌的MTV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谈谈MTV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母爱。(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 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MTV中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如果要求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感动情节写下来,该如何落笔呢?别急,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三、范文引导

师:这是我们同学的一篇习作见材料1。请大家自由朗读,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师:你觉得作者讨厌妈妈的唠叨吗?

师:说的好!你的母亲唠叨吗? 师:你读的懂妈妈的唠叨吗?

师:其他同学呢,你的妈妈会唠叨吗? 会的请举手。

看来我们的母亲也是爱唠叨的。母亲为我们所做的小事体现了爱,原来唠叨也是爱呀!那么母亲的严格要求呢

师:对,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小作者写作时选取了妈妈的唠叨来体现母爱,这说明他平时对母亲的言行观察的很仔细。这是否也给我们启示呢(平时应多观察母亲;要多留心妈妈的语言和动作。你看作者就很好的把妈妈的唠叨语言写出来了。)

师:说的很好。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板书: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

(发下材料《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师:这样我们有许多小事可以写,那该如何取舍呢 我们来看材料2《你是我一生的感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

师:谢谢!读的很好。看了本文后,谁能说说哪个情节最令你感动吗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作者选取的是一件小事还是大事?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呢

师:任何小事都能很好的表现吗

师:对,特别应把当时的情境交代清楚,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来,我们总结一下: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板书: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四、课堂练笔。

师:这样,不仅有事可写,而且能很好的表达情感。(板书:事;情)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尘封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选取你认为最能表达深深母爱的一件小事,写一个片段,注意刚才我们总结的写作启示。能写吗?

【学生当堂练笔(10分钟)。学生点评。】

教师总结:希望我们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的身后有母亲注视的目光;也无论我们的母亲是多么的衰老,多么的体弱,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人。

五、布置作业。

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篇6:在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人类的智慧,历史是生动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

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不再仅仅是讲过去一些东西,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生动再现,在认识和评价中渗透着真挚深厚的情感,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励人们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

如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探讨“笑”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是充满母性的笑;有的说是洋溢爱情的笑;有的说是表示感谢的笑;也有的说是固定模式的笑等;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亲切之感。》、《最后的晚餐》耶稣与门徒犹大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善恶。把耶稣的镇定自若和叛徒贪婪、懦弱、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之,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文艺复兴注重“人”这一情感。

再如讲抗日战争时举了两个典型的细节,一是在南京大屠杀时,展示了一段感人至深《我与75岁的父亲有关南京大屠杀见证的通话》。一位在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中幸存的老人用他南京地方口音的讲述过去那段残酷而又真实的历史:“一晃都快过去69年了,当时我才7岁,你四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南京人到处都逃难。有亲的投亲,有友的投友,我们提前跑到江北农村你姑奶奶家去躲了。当时你四叔太小,便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日本人进了南京城之后,烧杀抢劫,林老人、小孩也不放过。他们砸开我们家大门,见人就杀。把王老太杀死后,对你四叔开了一枪,那一枪正好打在你四叔右腿上,当时你四叔昏死过去,不然恐怕就没有命了。日本鬼子抢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连藏在屋梁上的家谱也抢走了。后来是邻居张大伯冒死带你四叔出来,找了位土大夫把子弹取出来,才保住了性命,可你四叔那条右腿永远残废了。那时侯,我们在农村,白天藏在庄稼地里不敢出来,天黑才敢回家。经常看到被日本鬼子砍掉头的,开枪打死的,用刺刀刺死的,有的妇女肚子都被日本人剖开了,看到老老少少的尸首,真是残不忍睹。”这段口述历史,真实而又具体,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课堂上一时一片寂静,而学生的思维却积极地流动起来。二是讲到百团大战时插入了一件事:聂荣臻救日本孤儿。就这两个细节在班上展开讨论:聂荣臻该不该救日本孤儿?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指出:“两军激战,八路军勇救敌人的遗孤,权衡利弊,聂荣臻送还日本孤儿,是对生命的虔诚和爱护。八路军也好,聂荣臻也好,都是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凶残无比的日寇感到自惭形秽,感到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抗日战争这段所有人都熟悉的话题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历史和感悟历史,除了传承世袭的恩怨仇恨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使命,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伟大。在历史教学中用“细节”说话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质疑历史知识细节。特别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是喜欢张扬个性的,当老师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的讲述中不那么具体详尽,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时,他们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而他们的质疑,往往会带动了课堂的生动、成功。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细节的问题,老师应该给予加以鼓励和赞扬。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个性化。

篇7:亲情在细节中流淌作文

亲情之歌

亲情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稚嫩的心灵;亲情像清晨的雨露,滋润了我的心田;亲情是我人生中最坚固的后盾。家人的爱与关怀给予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在遇到风雨挫折时,陪着我一起排忧解难,让我觉得,再大的困难,也微渺至极,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它我将永远不会贫穷。它是我心底的一首永远不会过时的歌。

师生之歌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站在了毕业的门槛上,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竟充满了不舍。三年的时光,就要流到了尽头,往日的谆谆教诲,回响耳际,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了。离别的时刻为何来得如此匆忙,我们不禁叹息道。时光在流逝,不经意间,我发现了老师您眼角的皱纹,看到您眼中闪过的失落。您说:“我们长大了,到展翅飞翔的时刻了。”我却想说:“无论我们飞得再高再远,我们的心永远都系着您,因为您将我们的希望高高地托起!”即将展翅飞翔的时刻,我们将带上您的祝福,搏击长空,在蓝天下挥洒着浓浓的师生情。

友谊之歌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友情,人生就会是一片孤独和乏味。

我的心里一直回荡着一首歌,那是友谊。还记得,刚上初一时,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切都那么陌生,大家都相视一笑,来自不同的学校,即为共同的梦想而奋斗。或许就是这种情让我们的心更贴近了吧!转眼间,我们已临近毕业,三年的同窗友谊,短暂而美好,昔日的欢声笑语依稀在耳畔回旋。离别时,不必彼此说着华丽的语言,因为从彼此的眼眸中,已领悟到彼此的情深意重。那份情,浓得化不开,散不去,凝然化作了一首首最令人心动的乐曲。让我们一起谱写友谊之歌,唱响友谊之曲吧!

篇8:在细节中感悟亲情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研究, 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整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扎实学习, 夯实专业根基

1.经过培训的学习, 我才真正明白“学习如聚沙”“厚积而薄发”的含义

面对知识丰繁多变的世界, 面对一双双聪明而又渴求知识的双眼,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俗话说:“一个人能走多远, 看他与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 看他有什么人指点。”的确, 经过培训学习, 亲自聆听实验小学学科带头人的精品课, 让我真切体会到对教育的理性思考, 对教育的无限热爱, 对教育的万丈激情, 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对待学习的“韧劲”、敢于实践的“闯劲”、积累时的“恒劲”, 都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在教研活动的经验交流, 无不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容, 给了我具体操作指导, 使我受到了观念上的洗礼, 也有了理论的提高。

2.接受理论培训的同时, 我们深入课堂, 在他们的课堂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反思自己的课堂, 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

实验小学的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课堂教学风格以及对孩子爱的体现, 让我感叹。学生变成了学习主人, 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其次, 辅导我们的老师:李新、郝宏伟、曲志华, 在英语方面绝对博学多才, 虽然教学风格不同, 但他们在课堂上的风采让人神往, 口语流利, 理论独特。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兴趣

曾经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模糊、疑惑”之处, 而通过培训学习, 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小学英语教学要以人为本, 激发兴趣, 而学生的兴趣主要源于教师的个人魅力、综合素质, 因此, 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基本功。教师在引入新知或复习时间可用的方式有许多, 例如, 曲志华老师在教授基数词变序数词时, 它采用编成歌谣的方式来学习, 使学生容易记住。

2.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 而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最烦恼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 这次培训的老师就给我们提出应当创设情景, 巧妙地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 同时,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 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 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 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如, 郝宏伟老师的自主高效的课堂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成长。这也是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能往往只注重了教师的“教”, 却忽略了学生的“学”, 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碰撞, 也正是这个碰撞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三、教研活动新感触

1.魅力创造奇迹

有一种力量它是无形的, 但它对人的影响却是无穷的, 它就是人的魅力。相对小学英语的队伍而言, 我们是一批年轻人的队伍, 曲老师年长我几岁, 看着她, 感觉自己很渺小, 它的境界超越了我们, 她自然、时尚、洒脱、乐观,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吧!同时她做事比较严谨认真, 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榜样。也因为如此, 曲老师带领着教研组的教师们专心研究教法、学法, 他们的集体备课让我感慨万千。她们都是根据身边或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在集体备课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说课、评课中各抒己见, 如果我们将这种风格嫁接到我们身上, 势必也能影响到自己, 影响到我们的学生, 从而产生神奇的效果。

2.实践了, 才会理解真正的意义

任何东西的形成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 不断的修剪, 不断的完善才能成型的。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要想走得快, 就一个人走, 要想走得远, 就一起走。”我相信教师是在课堂中成长起来的。

3.理念要新, 观念要转变

如果我们老师的锻炼多了, 而不是一味地只是懂得向我们的学生灌输知识, 回过头来反思得少, 观察得少、设想得少, 势必会造成我们自己单一的发展, 而忘记我们也是一个多元体。我们既要学会怎样去教, 又要学会怎样去评。

回首培训的日子, 踏实走过这半学期的学习、实践、反思的成长历程。在这里, 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 一种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教师的一天, 学生的一生”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力争成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我想,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 在师一日, 便不可荒废半日, 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 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 我会更加努力,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2残疾人专职委员规范化职责下一篇:新版社保卡或明年推广 医保个人账户将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