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2024-04-28

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精选14篇)

篇1: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在幸福世界中的感悟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幸福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寒冷的冬天恨不得把人冻僵,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可时钟仍然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都快6点40了,我却还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迷迷糊糊中,仿佛看到一个人影从我房门前走过。我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冲动,竟撕开了瞌睡的大网,想爬起来看看那个人究竟是谁。

于是我掀开被子,穿好鞋子,套上毛衣,猫着腰悄悄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厨房有人!我慢慢向厨房走去,透过玻璃门,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在炉子前忙着什么。悄悄地拉开玻璃门,看到妈妈在给我坐早餐。

之间妈妈上身披着一件棉大衣,下身只穿这一条很薄很薄的棉毛裤,冻得不住地搓手。妈妈为了不惊动我,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小心翼翼,唯恐打破了什么似的。看着妈妈的动作,我的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这是,妈妈转身拿鸡蛋,发现了躲在门旁的我。“哦,把你吵醒了啊,既然醒了就去洗漱一下吧。妈妈给你做你最喜欢的鸡蛋面。”妈妈急促地说。

洗漱完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端上了桌。面条仿佛是被妈妈训练过似的,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鸡蛋下面。我迫不及待地咬了口鸡蛋,嫩嫩的蛋黄溢了出来。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溢出的蛋黄不就包含着妈妈对我的爱吗?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幸福不必轰轰烈烈,幸福不必惊天动地,只要细细品味生活,细细品味身边事,哪怕是小小的鸡蛋,都会让人感到妙不可言。

篇2: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坎坎坷坷、跌跌撞撞、恩恩怨怨、懵懵懂懂着一路相随而来。

人的一生经历的转折和曲折太多太多。生命说长很长,长的就像蜿蜒的溪流潺潺不息,长的就像草地上蒲公英的种子,自由在飞翔。说短真短,短的就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短的就像划起的.火柴,瞬间就泯灭了。

有人说人生就像运动场上的赛跑,只有相同的起点,却没有相同的终点。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块大大的蛋糕,外观的美并不代表心灵的美。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只沙漏,不经意间从指缝间流失了。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杯美酒,越久越浓郁,越甘甜无比。又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杯茶水,越淡越清香。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剂苦药,吞不进去咽不下。其实每个人的人生处境都如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挣扎着、忙碌着、奋斗者、抗争着、坚强着,或为事业、或为爱情、或为权势、或为钱财、或为地位、或为梦想,总之在拼搏着、奋斗着,这就是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没下完的棋,高瞻远瞩,放眼未来的人为事业而倾力。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的人为钱财而食亡。

人生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超乎寻常的磨难,挺起脊梁的的看见了彩虹。被困难压弯腰的人只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看见碗口大的天。

人生就像海浪中扬起的风帆,遇见再大的风浪,牢牢把握船舷的风帆都会迎着朝阳远航。逆境中不堪迎接挑战,被搁浅在沙滩,在叹息中怨天尤人,不思进取,最终在汹涌的波涛中被淹没,留下的只是微弱的叹息和挣扎。

人生是一场琢磨透的游戏,规则与潜规则都会让人跌若起伏,逢场作戏只是一种庆幸,但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结局都会出乎意料。

人生就是一首无字歌。人生就像初升的太阳,就像夕阳的晚霞。人生就像一位勇敢的攀岩者,更像一位驰骋于沙漠的猎手。人生都会有过辉煌,闪过星光。人生都会流过泪水,在泯灭中看到生的希望。人生应该无怨无悔,人生应该妙不可言。

人生是一种简单的修行,越简单越好。生活的阅历使自己更加成熟,更像一匹千里马。历史让人生经典,岁月让人生更加灿烂,。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划过绚烂的彩虹。人生就像一颗石子在做着自由落体运动,落地的瞬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人生在抉择中成熟起来,人生在静谧中得以安宁。

篇3: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一、实施“学生第一”的理念

学校在“开展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与引导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 深入思考, 认识到“学生第一”依然闪烁时代光芒。叶圣陶指出:“教育是有最终的目的和价值的准绳的, 教育者的义务便是使儿童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知识, 确定他们的新人生观”, 养成“自觉的, 自动的, 发展的, 创造的, 社会的”现代人。纵观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可以发现, “学生第一”是一种教育文化的自觉、教育精神的自觉、教学方法的精髓, 由此可以推断实施“日记教育”, 将能使“学生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二、“学生第一”实施策略

依据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为实施“日记教育”提供思路:基于对学生素质的发展需求, 创新学校管理, 在课堂内外倡导“学生第一”的理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写日记, 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加大“开展适合小学生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力度, 最终促使孩子全面多元的发展, 构建立体的“日记教育”。

三、创建“学生第一”教育生态

以叶圣陶“学生第一”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创建教育生态, 建立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生态环境, 促使学生感悟生活, 润泽心灵, 幸福成长。学校定期举行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 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舞台, 开设“游泳、棋类、笛子”特色课程, 开展“三礼”教育和《新二十四孝》、《玉兰经》、《玉兰飘香》、《玉兰花开》、《平直廉谣》校本课程开发, 以多元的“日记教育”形式进行具体操作, 让学生从书本中来到现实, 发现特长, 培养爱好, 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

四、开发“学生第一”课程资源

学校通过开发课程资源, 从学生生活出发, 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 沟通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联系, 使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学校开发“学生第一”课程资源, 开设“两体一艺”的课程, 将“游泳、棋类、笛子”三大特色课程, 入班级、进课堂、融生活, 同时开展“学有所成、我有五证”的实践活动, 对“弈棋”、“书画”、“艺术”、“游泳”、“阅读”进行考级, 在具体的活动中有体验、有收获、共成长。学生享受着幸福成长的快乐, 挖掘自我创造的潜能。

五、实施“学生第一”策略

以“学生第一”教育思想为引领,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进行互动, 实施“开展适合小学生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实际操作, 学校衍生出了一系列《创新日记》教学。开设日记栏目:《心灵鸡汤》写上励志名言、格言、警句, 激励积极上进;《今日灵感》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主意、点子、思想火花、很有诗意、很有哲理的句子等) ;《新鲜经验》记录活动中所学知识或者活动后的收获, 不断更新, 加以保鲜;《得失偶记》反思自己在活动中学习、工作、思想、言行的得失, 进行分析, 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在反思中前进。

1. 感悟生活。

开展“学生第一”相关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动手、动心, 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产生切身感受和体验。学校的“三礼”教育是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必须接受的三大“学生第一”课程。

2. 润泽心灵。

“学生第一”课程为学生创设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精神环境, 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学校推出白居易文化活动及《新二十四孝》、《玉兰经》、《玉兰飘香》、《玉兰花开》、《平直廉谣》等活动。每周的吟咏白诗和《平直廉谣》、《新二十四孝》、《玉兰经》, 促使学生体验内在的古韵情怀, 浸透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 并让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定期撰写一份“白居易故事新编”或画出“白居易新传”的漫画。通过学生对名篇的再次创作, 开展灵动思维与心灵深对话, 实现生命的交往互动, 拥有互属的生命意义和共有的发展空间, 给予甘露润泽心灵。

3. 幸福成长。

为了落实“学生第一”教育思想, 学校着力打造四大精品主题活动:感恩活动、诵读活动、项目活动、课堂活动, 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平台, 从书本走向实践。这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方法展示,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投入到自主创造中, 去不断地创造自我, 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篇4:在行走中感悟幸福

下了三四天的连绵细雨,天气终于回到了立秋时的溫暖和煦。地面上又落了层色彩斑斓的树叶,阳光也灿灿的带着些暖意,好像一个很久未见的羞涩少女,又仿似一幅淡淡的写意画。偶尔传来的几声鸽子呢喃和行人的脚步声,映衬得这座戈壁腹地的小城格外恬淡静谧。

早上,我独自走在上班途中,听着手机里播放的音乐,慢慢地走,细细地听,不由得庆幸现在还有这么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晨,陪自己度过一段清静恬淡的时光。

时间尚早,街上三三两两走着些人,路边的商铺显得异常清冷,到路过小学门前时,由于要躲避纷至上学的人潮和车流,便习惯性地放慢了脚步,看着路一旁的学校和街景。

几个晨练的老人神情矍铄地结伴而过……

一个个年轻的母亲,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学校大门,仍往里探着头,久久不肯离去。此时此刻,她们的孩子在干什么?是不是还在为昨天未完成的功课操心呢?

一阵小推车的叫卖声传来,四周立刻围满了人,偶有一两个因钱物不清争吵了起来,引来路人闲闲的围观……

一辆洒水车播放着音乐驶过,路人纷纷嬉笑着躲避,待过后,继续疾步赶路……

一个个背着大的小的、漂亮的普通的书包的孩子,从远处陆续不断地欢笑着、嬉闹着走来……

一只只麻雀,叽叽喳喳在枝头蹦来跳去,忽高飞忽落地,一堆一堆的寻觅跳跃觅食,直到行人走近,才呼啦一下飞散了。呵,这自然的小精灵,已成为四季里一道生机勃勃的景致了……

这就是我每天早晨所看到的人和物,自然和风景,每天陪伴着我的生活万象。不管我每天看不看它们,它都这样自然而然发生着,存在着。

有哲人说过:“幸福,就在平凡而如水的岁月里,它细微而琐碎,平淡而无奇,深远而悠长,充盈着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对它的拥有,关键在于如何去发掘和享受!”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越来越懂得生命的苦短和人生的坎坷,越来越明白每个人生活背后的难处,也越来越懂得感恩和敬畏,生怕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举动,会伤害了谁或埋下了祸根!因此,也很早就开始学着,在为人处世中怎样设身处地地体谅和原谅他人;在待人接物中,怎样谨慎细微地尽力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差错。

回眸人生,生命从诞生到归于泥土,源于一个个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在平淡如水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努力地与周围的人、与眼前的世界快乐和谐地相处,才能在平凡和琐碎的日子中感悟幸福,享受幸福。

篇5:在文学世界中的感悟作文

我坐在椅子上,古色古香的桌子上放着一杯刚斟好的淡茶,清新之香缓缓飘出,一手是轻罗小扇,一手是文学着作,就这样,我走进了内心中的文学世界。

文学世界中的四季。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四季交替的美丽。

文学世界中的英雄。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英雄强烈的爱国之情与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学世界中的花儿。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人们对花的`怜爱、理解与喜爱。

每当我开始阅读起《三国演义》,我的眼前总浮现出诸葛亮的身影,而我心中却总是想说:“你是那个谈笑风生的仙人吗,你是那个高贵儒雅的学者吗,你是那个满腹经纶的儒生吗,你是那个鞠躬尽瘁的丞相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以借东风烧掉孟德的船,你可以开空城骗走仲达的兵,当刘备病逝之后,阿斗仍是个扶不起的昏君,你为什么不自立王朝呢?因为你是诸葛亮,你的心中只有忠心,没有别有用心。在文学世界中我读懂了你的心。

在这个文学世界中,我感悟到无穷的力量向我涌来,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6:在世界中感悟作文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名人传》中则突出了他超强的品质。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带给了人们不朽的名曲。晚年的他随着耳朵失聪和眼睛失明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以说,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是不幸的,然而这位音乐家并没有对自己的命运就此屈服。即使他不能像常人一样倾听美妙的乐曲、欣赏优秀的节目,但他仍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第九交响曲》。有的乐曲声音像雨露般的展现在朦胧的山野之中优美地灵动,声音又像在星空下万马奔腾,像苦茶那样慢慢回到了最后竟有股甘甜味……给人以丰富的遐想。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海伦介绍了波莉文老师来前即后来的转变。她从幼儿开始就失去了双眼。在文中她曾介绍到自己就像一只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汹涌的波浪在前面翻滚,十分迷茫。然而波莉文老师的到来给了他一次全新的体验。渐渐地她学会了写字,如何与他人交流,最后铸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海伦的境遇是悲惨的,但她铸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给人类创造了永久的精神财富——不畏惧一切挑战!

篇7:在世界中感悟作文

看着台上的试卷,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前几日老师才表扬我学习方面有进步,但今天我看到了那不堪入目的试卷,深知自己并没有老师所说的那么认真努力,而且还十分容易满足······忽然一束光闪耀着投入了教室。

一缕阳光,看似十分平凡的东西,但它却十分不凡,它慷慨地将自己的能量送至每个地方。清晨草叶儿上的露珠在闪烁着,如颗颗钻石;花儿在阳光下蓬勃生长;鸟儿在阳光的沐浴下,唱着自己的歌。而我们不也一样吗!活在阳光下的人们,无一不是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个体,每个人都勇敢地做一个最闪亮的存在,不发光就会不自在,要活出自己的姿态,对于这世界,才算不平凡。

我跑出教室,奔向操场。在阳光世界中感悟。在它的照耀下,每件东西都会显得十分真实,虚伪与浮华都会尽显原形。在阳光下,一切东西都会变得好起来,心情愉悦。

回到教室准备下一科的测验。两天后,它来了。我已做好准备,在拿起卷子的那一刻起,胸有成竹的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我自己的解答,无畏的写下去,即使我并没有拿到好成绩,但我努力了,就不后悔。

篇8: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共和”一词的起源与古典共和的内涵

中文“共和”一词, 最早用于公元前841年, 西周暴君厉王荒政逃匿, 众臣民推举周公与召公, 代表君臣国民共同执政, 国号“共和”, 当年曰“共和元年”。前后共行其政十四年, 大行善政, 政治清明, 经济活跃, 天下太平, 万民称颂。中国历史也从此开启了明确的纪年、纪元的文史传承。

这是中华民族在“天下为公”、太极和合的中华本原文化导引下, 有幸在2800多年前做过的原始“共和”之梦。

当时取国号名为“共和”的字义, 乃共同执政协和天下之意。“共”, 是多人或大家协同的意思;“和”, 左“禾”右“口”, 乃调五谷以适众口之意涵 (古有调酒器, 名“盉”, 专门用来调和各种谷物酿制的酒, 以达到最佳味道。此字上“禾”下“皿”, 禾指五谷, 皿指器皿, 其造字原理与“和”相同) 。那么, 那时的“共和”, 就是多人或大家协同治国理政, 以达到满足天下大众利益和需求的目的。

西方的“共和” (英语republi) 一词, 起源于拉丁文respublica, 意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务”, 由此延伸到管理“人民的公共事务”的共和政体, 即人民的公共事务应由人民自己来作主决择、管理, 国家的最高管理者不是世袭或禅让的君主, 而是由民主选举方式选出的人民执政代理人。

西方最早并最著名的古代共和政体, 是公元前九世纪前后建立的定期换届选举执政官的古希腊城邦共和国, 以及公元前509年建立的罗马共和国。两者的共同点是: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二、定期换届选举, 由公民一人一票民主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执政官, 平民、商人、知识分子、奴隶主和贵族都是公民, 都享有公民权利, 而奴隶不是公民, 没有公民权;三、执政官向选择他的公民负责, 并接受元老院和公民的监督, 重大公共事务由执政官和元老院或召开公民大会共同讨论决定。

这是西方民族在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推翻世袭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 创造并实现的古典“共和”之梦。

现代“共和”的基本制度与理念

历史在螺旋式上升的演绎中进化。现代共和则强调所有国民都享有公民权, 共同定期选举本国的各级领导人和立法机关;共同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国家的治理和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监督, 包括直接参与 (如全民公决或当今的网络投票、网络议政等) 和间接参与 (如选举并授权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决策, 通过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等等) ;为保障上述公民权利的实现, 必须由全体公民共同制定并监督实施一部至高无上的国家根本大法——共和国宪法, 保障民权, 限制公权, 确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和政府工作人员侵犯, 确立国家和政府的公权力接受公民的监督和法律的制约。这, 就是以宪政和法治保障民主与共和。

为中华民族走向共和奉献一生的中国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共和”理念是:天下为公;共和万岁;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共和政治, 就是公民授权公仆为全体公民服务。

综合东西方共和理论与共和实践, 从政治哲学角度观照, 共和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 主权在民;公民为本, 宪法至上;全民参与, 共同治理;互动制衡, 共享和谐;均衡发展, 共求幸福。共和的基本制度是: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各社群、各区域乃至各公民个体共同参与, 和衷共济, 民主选举各级领导人和各级立法机构;民主决策制定宪法等基本法律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民主管理“人民的公共事务”;民主参与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民主监督国家工作人员 (“公仆”) 和国家公权力 (“公有物”) 的运行。这, 也恰恰合乎当代中国执政党提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民主四大原则。

确立了上述共和基本理念、建立了上述共和基本制度的国家, 才能称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无论叫资本主义共和国, 还是叫社会主义共和国。否则它便不能称其为“共和国”, 充其量是名不符实的“共和国”。这便是笔者2003年参加修改宪法学术研讨会时提出的一项原则:国名要与国体、政体和国家基本理念相一致。

“共和”与“多元”之关系

有人说:“共和”一词本身已包含了“多元”的意思, 没有必要再加“多元”二字, 不必提倡“多元共和”。

笔者不以为然。一则从“共和”概念与内涵的历史成因来观察:虽然古希腊、古罗马的“共和”已包含了一定的多元性, 譬如贵族与平民、商人、学者多个阶层共同选举执政官, 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重大决策, 但其“多元”得还不够, 他们把奴隶阶层、妇女阶层和外邦移民排除在外;至于中国西汉时期的“共和”施政期, 充其量是周公、召公暂代汉朝皇帝执政、为国家和臣民做了些好事而已, 还谈不上真正的普世意义的“共和”, 更谈不上“多元”了。

二则从“共和”体制与原则的现代实践来考察:仍有不少具有“共和国”国名的国家, 就不是“多元共和”, 而是“一元共和”。有的是一个或少数几个阶级的共和 (譬如前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 把地主富农阶级和资产阶级等都排除在外、“专政”掉了) ;有的是一个宗教内部的共和;有的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党派内部的共和 (譬如当年阿拉伯复兴党一元统治的伊拉克共和国, 不但屠杀了几十万国内不同派别的民众, 连自己党内不同政见者也不放过) 。

三则从哲学层面来研判:一元共和, 是内部共和;多元共和, 方为内外共和。无论是阴阳对应面, 抑或是矛盾对立面, 都应该共生共存, 互补互容, 共和共济, 和而不同, 方能和实生物, 多元共赢。

鉴此, 笔者力主“多元共和”, 旗帜鲜明地主张:突破阶级、阶层、民族、宗教、党派、团体的界限, 突破利益群体、矛盾各方乃至“敌我”的局限, 实行民族和解、全民共和, 进而协和万邦, 携手世界, 实现全球多元共和!

多元共和的基本内涵

多元共和, 包含了各阶级、各阶层共和。工农商学兵、教科文卫法, 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男女老少, 都应平等参与, 多元协同, 互补共进, 互助共治。

多元共和, 包含了各民族、各宗教共和。满汉蒙藏回, 黎苗土壮维, 百族平等, 共商国是, 互助共赢, 互利和乐。佛道儒耶回, 五教合和;仁义慈善爱, 万教归宗。中华龙文化, 便是多民族图腾和合、多文化互补共荣的多元共和的文化典范。龙的图腾本身, 就是多元一体、和谐共荣的象征组合:马首、蟒身、鹿角、猪鼻、虎眼、鹰爪、鳄嘴、鱼鳞与鲵须。即由中华多民族的九种 (九为最多) 图腾崇拜的水、陆、空中代表性动物形象组合抽象而成, 融汇了各民族的利益、尊严和文化, 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互补共进、和谐共荣的多元共和、太极和合本原文化。遗憾的是, 龙的多元和合形象, 被后来的封建皇权专制者扭曲、利用, 成为一元独霸天下的皇权“天子”的象征, 甚至自称为“龙”, 把“天下为公”、公推禅让的“公天下”, 篡政夺权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家世袭的“家天下”。

多元共和, 还包含了各党派、各群体共和。各党各派、无党派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利益群体, 纵使利益取向不同, 政见各异, 都应相互尊重, 多元互动, 求同存异, 求同化异, 都应协和共进, 肝胆相照, 互督互促, 共治共享。

多元共和, 还包含了各少数族群、各公民个体共和。各族类群体, 不论大小多少, 一律平等同权, 多元协进。各公民个人, 不分高低贵贱, 一律人人平等, 多元共享。

多元共和, 还可包含世界各国共和。各个国家, 无论大小强弱, 一律平等相处, 协和共进, 共商全球大事, 共订全球规则, 共护地球生态, 共求人类和融。这, 便是世界共和。

多元共和, 包含了民主宪政与法治的内涵;宪政与法治, 又保障民主与共和的实施。

多元共和与和谐社会之关系

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已过十年, 提出和谐社会的六大要素内涵也已过八载:

“民主法治”, 是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石;

“公平正义”, 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诚信友爱”, 是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安定有序”, 是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

“充满活力”, 是和谐社会的创新动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

然而至今, 社会矛盾依然此起彼伏, 不和谐的音符时而干扰着主旋律, 非有序的竞争不时冲击着市场……究其原因, 一是“人均GDP超过3千美元的社会转型期必然迎来社会矛盾多发期”的社会学规律起作用;二是“没有制约的绝对权力必然产生绝对腐败”的政治学规律所致。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探研的问题: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和内涵要素的基础上, 还须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基, 提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各大要素的体制建构、施行路径、系统方略和实施步骤。

从哲学角度探索, 多元共和, 恰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基 (《商场现代化》2013年3月上旬刊《思维充电》栏目文章已对此作了较充分的阐述) 。而从政治学角度探研, 多元共和, 恰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也恰恰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共建幸福中国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且将多元共和一一对应观照和谐社会六大要素的关系:

多元共和, 是“民主法治”体制基石的应有之义;

多元共和, 是“公平正义”基本理念的宪政保障;

多元共和, 是“诚信友爱”人际关系的制度纽带;

多元共和, 是“安定有序”运行机制的体制护栏;

多元共和, 是“充满活力”创新动能的动力源泉;

多元共和, 是“生态文明”生态和谐的和平使者。

联想到本文下篇将要阐述的多元共荣乃建构幸福中国与幸福世界的共同归宿, 也可以断言:多元共和, 也是通向多元共荣幸福世界的必由之路! (待续)

配图作者简介

篇9:在福利院感悟幸福

在充满“年味”的寒假里,一些人享受着团聚的快乐,一些人体验着过年的热闹,还有一些人走出家门,在旅途中寻找人生美景……但对于奋斗在教育一线的班主任们来讲,他们的寒假生活别具一格,不同寻常——他们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着自我的提升和发展,醉心于将教育工作和日常琐事相融合的高品位生活。

本期《专题研讨》中,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班主任们的寒假生活吧,看看他们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来丰富生活、提升境界的呢?

2015年元旦刚过,一位同事打来电话,询问我这个假期有何打算。我告诉他,自己并没有出去旅游的计划。他马上表示,福利院的领导打来电话,想请我们再次去为孩子们补课。

临夏州儿童综合福利院,是一所集残疾儿童救助、孤儿收养等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我已连续四次利用寒暑假去那里为孩子们补课了。但这次我的情况与以前有点不同:自这个假期开始,父亲就从村小退休了,他打算带着母亲出去旅游。如此一来,如何照顾家中快两岁的儿子就成了一个难题。去,还是不去?最后,无奈之下,我决定将儿子送到亲戚家,接受了这个邀请。

在家享受了两天假期,1月15日,我就出发了。一切流程和前几次一样——早上7:30统一乘车,7:50到达福利院,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吃早点,8:10开始补习功课,12:15吃午饭,下午的课程于4点结束(此后还有专门的阿语老师要上1小时阿语课),我们统一乘车返回,大约会在5点到家。

拿到课表后,我看到此次的辅导对象变成了二年级的孩子,而我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辅导的那一批孩子如今已升至五、六年级了。也就是说,这次我所要面对的是全新的面孔,需要重新了解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

二年级的孩子共有22人,在检查他们的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时,我发现一个男孩用左手拿着铅笔灵活旋转着,右胳膊则弯曲着面向怀里压着本子,还不时转头与同桌说笑。看到这一情景,我下意识地认为他的行为习惯比较差,想纠正他便不假思索地说:“用右手握笔写字。”这时,其他孩子提醒我:“他没有右手。”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仿佛变得空白,下意识地对他说了句“对不起”。他也不以为意,还抬起头冲我笑了笑。后来我才了解到,他小时候因患病不得不对右手手腕处进行了截肢。

辅导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一名孩子的表情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可能有脑部残疾。写字时,他右手的手指蜷在一起,只能用左手吃力地握着铅笔艰难书写;回答问题时,他也说话含糊、吐字不清,还时不时地把脖子往后歪一歪。

课后,我了解到,在这些学生中,除了上述两人是残疾,其余二十人都是孤儿——他们从小得不到父爱和母爱,甚至还因疾病缠身落下残疾,我简直不敢想象,假如在旧社会,他们的处境会怎样。好在如今有福利院的照顾,我为他们感到幸运,也默默为他们祝福。

1月29号,为期15天的假期辅导结束了。结束前,我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测试。当看到他们的进步,特别是看到那位只能用左手写字的孩子竟考了100分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我为他们而骄傲!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知识带走他们的不幸、让爱心带给他们温暖和幸福!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市新华小学)

篇10:在书卷世界中感悟作文

自从我降临人世,书卷就如同影子般跟随着我。时光的流逝冲淡了我对许多东西的钟爱之情,而对于书卷的那份情愫却怎么也淡不了。在与书本相约的日子里,我那洗尽铅华的心灵,总是在睿智与激情中荡漾。

记得还在牙牙学语时,唐风宋韵便已浸润了我幼小的心灵;稍大以后,那些清词丽句常常能勾起我五彩斑斓的梦,雁落平沙的神情在绚丽的梦境中浮现;乃至走进中学,感受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丽,才越发觉得自己的灵魂在读书中升华了。于是,我便时常徜徉于书山中:遥望远方的繁星春水,静静地守护窗前最后的`藤叶,俯视山下的呼啸山庄,感悟眼前的死水微澜。书本让我跨越时间的鸿沟,体味人类精神中的一次次辉煌。

也许有人会说,好书者呆板,没有生气;但更有人说,书卷绚丽多彩,引人入胜。想一想,一个能够脱口说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能说他没有生气吗?一个能够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的人,能说他没有情调吗?环境在变,人世在变,唯独不变的,好像只有对书卷的爱好了。那感觉,正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它是那么真诚,那么坦荡。

当快乐的花瓣在我面前飘荡,我会漫步于静静的康桥,在徐志摩的柔情中流连忘返:我会为自己建一座高楼,与杜甫一道登高远眺;我也会独坐窗前,想象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清逸。当悲伤的暴风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雪莱那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心头的坚冰渐渐消融;麦琪的经历则让温情的火焰照亮了我迷茫的前方;顾城那闪亮的黑眼睛,更教会了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篇11:在童话世界中感悟优秀作文

童话,是灰姑娘穿着流光溢彩的水晶鞋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童话,是丑小鸭化身为美丽的白天鹅之后得到的无数人的回眸;童话,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温暖的火苗中带着对幸福的追求飞往遥远的国度。我在一个个童话中感受人生的美与丑,爱与憎,在童话世界中感悟人生百态。

我始终向往着可以像丑小鸭一样拥有蜕变为白天鹅后的美丽,万众瞩目的光彩,然而,社会生活上拥有这样奇遇的`人为数不多,在现实与童话的交织中,我渐渐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读生活,解读童话。

尽管羡慕丑小鸭的完美蜕变,可丑小鸭在蜕变之前所承受的嘲讽与讥笑显得令人窒息,无法喘息,如果现实中的我受到这样的屈辱,我会坚持下去吗?我有足够的勇气去坚强面对吗?——不!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都不甘寂寞,我害怕一个人在家,害怕一个人去吃饭,别人的嘲讽令我耿耿于怀,听到一句受不了的话我就会立刻反驳,不出口气决不罢休……

姐妹们的欺负,同伴们的嘲笑,大黄狗的不屑……丑小鸭能够忍受,可母亲的遗弃呢?面对各方面的重压,丑小鸭的母亲也不得不赶走它,在世界上有谁可以忍受自己母亲的背叛呢?在这则童话里我认为点睛之笔就是丑小鸭化身为白天鹅之后回到自己的母亲的身边并亲吻了她,如果现实中的我在最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时候被至亲无情的抛弃我还会对她心存感恩吗?——不!

现实中的我如果受到别人的伤害一定不会记住那个人,感恩于她,哪怕是一小点伤害我也会很讨厌那个人,并实施反击,根本不会理睬昔日的情谊……

篇12: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洗完后我又打开电脑,舒服地浏览起网页。一个苏联学家统计的数字吸引了我:在一年里,一个家庭妇女要洗净18000件餐刀、餐叉和勺子,13000个盘碟,6000个碗,3000个饭锅和砂锅,往返搬送餐具的重量约有5吨,一年之内所走的路程约有公里。多么震惊啊。中国的国情不同,数字会有差别。如果统计出来,其结果必定更加令人震撼。我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作为母亲对家人的爱。况且,从摇篮旁的精心呵护,到学步、学话时的贴心鼓励,再到成长历程中的殷殷关怀,母爱时时陪伴我们左右。母亲一路所耗费的心血、所付出的爱又怎可用数字计量。

不是凭着对家庭的爱,又怎么能日复一日地坚持为家人服务。这些虽然平凡,但谁又能说不伟大呢?!

美丽,不是伟大的专利。平凡中,一样可以有别样的美丽!

想到这里,我怏怏地去洗碗了。咦,水池里还有好几个碗呢,回身一望,妈妈正在忙着为我擦皮鞋。我狡黠地同妈妈商量:“妈妈,我把水池里的碗都洗了吧。您给点我辛苦费,我去买个泡泡机。”妈妈闻声直起腰,责怪地看了我一眼:“怎么洗两个碗还要钱?你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撅起嘴:“又不都是我吃的。”妈妈抢白道“那难道我烧的饭都是我一个人吃的?你算算你长这么大,我为你洗过多少碗。”我无言以对,心中暗暗思忖:哼,我长大后多给点钱,就当扯平了。

妈妈换了一个工作岗位,也需要去出差了。临行前,她百般不放心,对着我叮嘱这嘱咐那。我满不在乎地回答:放心吧,地球少了谁都转。心里却想:哈哈,这下没人管我了。我自由了!没过两天,新鲜劲还没过,我立即遇到了难题:学校临时要准备样东西,我找遍了家中的所有角落,依然不见踪影。然后,晚上又被通知:明后天要考古诗。我更郁闷了,妈妈不但打理我的生活,还是我学习上的好助手。有了妈妈,我可省不少事呢。平时不觉得,也许是太平凡,等到不在身边时,却体会到了无限的温暖和爱意。

篇13:从幼儿的世界感悟教育

一、游戏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 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女儿出生后, 我就买了很多玩具, 从毛绒玩具、遥控玩具、益智玩具应有尽有。当她上了幼儿园后, 我还精心为她挑选了很多拼图的益智玩具。对于这些玩具, 她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好奇心十足, 反复摆弄, 很是入迷。我从六块的拼图让她玩起, 在开始时给予指导, 此后她便开始自己摸索, 不久之后, 她的技术便越来越熟练。然后是十块、十二块……一直到六十块 , 许多个色彩斑斓的小片片混在一块儿, 她一眼就能看出哪块应该拼在哪里, 动作飞快, 令我望尘莫及。

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时要强于家长。孩子们为什么会学得比成人快, 其优势往往源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 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幼儿眼中没有学习的概念, 他们的意识中, 学习就是玩, 对于感兴趣的东西, 会表现出持久的热情和毅力。专注、投入, 这正是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 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幼儿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 忽视激发出幼儿学习的热情。

第二,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幼儿之所以学得那么认真或者说是玩得那么认真, 主要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包括运用了各种感官、动作、语言甚至是无意识在内的全部生命机能, 所以才玩得轻松, 学得高效。

那么如何能做到让幼儿全身地心去感受、体验、学习呢? 我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更高的标准。

南京前线文工团幼儿园 供稿

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在教学中设置情境, 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 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 恢复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使个体更真实融入到情境中, “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其过程, 并以此为基础, 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大班社会活动“我当哥哥姐姐”中, 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去体验一次当哥哥姐姐的感受, 其间设置了让猫哥哥姐姐帮助猫弟弟妹妹爬树、过独木桥等情境, 让幼儿通过真实的情境表演去感受当哥哥姐姐的责任以及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当哥哥姐姐的愿望, 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的社会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只有亲身经历或者体验学习过程, 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给空间, 就是给发展。

二、吃饭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 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女儿别的方面都表现不错, 唯独吃饭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顿饭吃个一小时那是常有的事。小区里也经常看到大人拿着碗追着幼儿吃饭的情景。为此, 我也想了很多方法, 又是威逼又是利诱, 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长期经验总结, 我觉得有两招相当管用:一是比赛, 二是夸奖。

我们全家都参与吃饭比赛, 并评出名次, 女儿非常热衷于这样的比赛。对于第一名还是第二名非常在乎。自开展比赛以来, 她吃饭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 当然我们成人并不是真的跟她比赛, 总会故意放慢吃饭的速度, 等一等她, 但还要装出吃得非常努力的样子。这样, 她大多都能拿第一。当然有时真的吃得慢, 得第二第三也是有的, 这时及时的夸奖就最有效了。听了鼓励的话后, 女儿马上变得有信心了, 吃饭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连不爱吃的蔬菜也主动多加几筷。

基于以上思考, 要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持之以恒地努力, 坚强地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 对评价方式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恰当评价, 变虚夸为有效激励。教育的态度就是“赏识”, “赏”是欣赏, “识”是认识, 只有用心去发现, 才能发现闪光点, 才能欣赏, 才能鼓励和赞扬。只有赏识下的赞扬才是发自内心的, 而不是肤浅和敷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回答问题后, 教师就说:“我们表扬一下某某小朋友。”全班一起鼓掌:“棒棒棒, 你真棒! ”教师则不作任何点评。这样的评价不能起到真正鼓励的作用。好的赞美应该是具体的, 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是问题回答得好还是说话比较完整响亮, 要有针对性地给予赞美。

其次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收获才会有动力。比如:大班社会活动“坐公交”, 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学看公交站牌, 学看线路图, 在感知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幼儿带着兴趣去学习。

三、运动篇

女儿最近迷上了打羽毛球, 但是她的动作协调能力差, 空间方向感差, 一开始连球都碰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并注意调整难度, 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于是在教的过程中, 我深深体会到“喂球”的艺术, 也体会到这门艺术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发给幼儿的球不能太高、太低、太左、太右、太前、太后, 要不偏不倚发到刚好她接到的位置为好。她回过来的球却是球路古怪、难度较大的。为了幼儿能多接球, 我必须前后奔跑, 左救右捞, 满身大汗。幼儿就是在这样的“喂球”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打球。

说起这陪练的工作既辛苦又枯燥, 但这就是教育啊!

第一, 对于幼儿来说, 教育就是“喂球”。教师就应该把教育的目标、要求、知识经过反复设计和考虑,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到让幼儿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消化吸收。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获得成功。这就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第二, 教育不仅是练幼儿更是练教育者。要给幼儿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喂好球”, 对陪练的能力和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教育就是服务, 教育就是帮助。教育者不辛苦, 受教育着必定要受苦。

基于以上思考, 要使幼儿能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对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14:在幸福的世界中感悟

女人想,虽然离了婚,但是两人又没什么深仇大恨,吃就吃吧。

吃饭时,服务生送来一盘糖醋鱼,男人马上夹起一块鱼给女人说:“吃吧!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菜。”谁知女人红着双眼说:“我很烦你,你这个人就爱自以为是,大男子主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从来不管别人的感受。结婚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你还不知道我最讨厌吃的就是鱼吗?”

这时男人的话声也带起了哽咽:“你总是不了解我对你的心,时时刻刻我都在想,要如何讨你的欢心,总是把最好的留给你。你知道吗?这辈子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糖醋鱼。”两个如此深爱着彼此的人,却因为沟通出了问题而面对分开的局面。这是爱情的问题,还是婚姻的问题呢?

两个人在饭后分手,分道扬镳。他向东走,她向西走。两个人都怕自己反悔,约定好一个月之内不通电话。男人在走了两站路以后,手机响起,是女人的电话。他犹豫了好久,最终也没有接通。男人回到家里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阵阵如火燃烧般的痛在心底无情地煎熬着。他考虑了很久,强忍着痛苦打电话给太太,想要表达他内心的后悔。电话始终没有人接听。

在打了无数遍以后,终于有人接通了,却是一个陌生的男人:“喂,你好!”男人心中有如刀割一般,久久无法释怀,正要赌气挂掉的时候,电话那头的男人又说话了:“请问你是这位女士的先生吗?手机上显示的是‘老公’两个字啊!”

“嗯,我是她的先生,你是哪位啊?”话中带着明显的敌意。

“哦,我是医院的医生,请你快到陆军总院来一下,你的夫人出了车祸,正在抢救啊!”

如五雷轰顶般,男人箭一般的到了医院。原来女人在和男人分手后不久,心神恍惚,过马路时竟然被一辆急行过来的汽车撞倒。女人在昏迷之前打了男人的电话,但是他却没有接。

“医生,我老婆怎么样了,您一定要把她救活啊!我给您磕头了!”说着,就要跪下去。

医生连忙把他扶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救她的,现在她正在手术,她的头部受到严重撞击,即使清醒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男人在医院空荡荡的走廊里来回踱步焦急地想:“如果她死了,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面对自己呢?”

急救室的灯灭了。

几名医生推门走了出来,那个医生脸色凝重地走到他面前:“我们已经尽力了,她估计活不到明天早上了。你进去看看她,准备后事吧!她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为了赌一口气,竟然让自己深爱的人在心碎中死去。男人迈着沉重的腿进了病房。病床上的女人已经看不出模样了,满头的纱布,只有眼睛和嘴巴在外面,男人肝肠寸断地爬到她床前说:“我来晚了!”

话还没说完,眼泪已经淹没了一切!

正想轻轻地去握住女人的手,却惊奇地发现女人的眼角湿润了,两行细流浸湿了纱布,女人的嘴唇微微地抖动着,好像要说些什么。男人急忙把耳朵贴了上去,隐隐约约地听到:“我……给你打电话,只是……想告……诉你,冰箱里有速冻……饺子,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保险单和……存折,密码是你……的生日,还有……我喜欢你做的……面……条,还有……我……爱……”话还没完,女人的嘴却再也张不开了,她再也呼吸不到这人间的空气了。男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嚎啕大哭,他要把自己的眼泪哭干。

面条!她还记得面条!结婚这么多年,他只在她一次生病时,为她做了一顿极其难吃的面条!

1个月以后,男人打开抽屉里的那张保险单,投保日期就是当年他们俩的结婚日,受益人当然是他的名字。金额不大,只有1万元。

但是当中夹着一张字条:

亲爱的老公:

当你发现这张保单时,应该我已经不在这人世了,无论我们今后会怎样,或许离婚,或许……

只要你知道,我爱你的心始终不会改变,照顾你的责任更不会终止,即使我走了,这些保险金将代替我,继续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一如我仍然在你身旁。

我在天堂里说爱你!

看到这里男人早已泣不成声。她到临死前还是想对他说声“我爱你”!

两个人会走到一起结为夫妻,都是因为爱情。只不过两个人表达爱意的方式通常不一样,如果拿自己的方式来衡量对方付出的爱,那结果通常是不尽人意的,被此影响,结局有可能就是各奔东西。

我们就算是再相爱,也无法完全知道对方的想法,有时候,不妨大声说出自己的爱。毕竟,有太多太多的爱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男人在失去了妻子之后才深深地体会,世界上最幸福的三个字就是——“在一起”。

(摘自西祠胡同网)(责编 伊娃)

上一篇:桥第一课时下一篇:关于开展“质量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