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4-12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07-20点击数:28来源:自治区政协农牧业委员会

甘肃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根据甘肃省政协常委会今年工作的安排,最近,我们组织了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把甘肃农业的发展,定位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和“4个1000万亩工程”,并相继出台了若干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专项扶持办法和发展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近些年来,甘肃因地制宜,从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入手,加快结构调整,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马铃薯、中药材、制种、酿酒原料、果品、草食畜、蔬菜、花卉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2700万亩,比2005年增加470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重点扶持的18个肉牛大县养牛259万头,占全省的52%;31个肉羊大县养羊1432万只,占全省的75%;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4880个。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一是企业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甘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增至1806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53个,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45.15亿元,销售收入340.5亿元,净利润27.8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6个,出口创汇2.01亿美元。二是品牌化建设有了新突破。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51个,质检机构通过质量认证的240个,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379个,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185个,获得“三品”(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228个、产品546种。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800个,比2009年翻了一番,带动农民会员和非成员农户140万户,组织统一销售农产品达到83亿元,专业合作社总收入达到62亿元。

4.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一是“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发展较快。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享誉省内外。形成了武威的人参果、武山县的“盘龙”韭菜、永靖县的“刘家峡”西红柿等一批地方品牌。二是标准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各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20个、面积达287万亩,总产量565万吨,总产值71.54亿元。创建了10个国家级、37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三是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向规模化经营转变。通过土地流转不断扩大经营规模,2010年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99.8万亩,较2009年增长5.4%。目前,蔬菜面积达593万亩,年总产量1236万吨,产值190多亿元。

5.省内外的工商资本进入了农业产业化领域。近些年来,甘肃省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比较效益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工商业资本进入。一些省内原来从事房地产、煤炭、贸易等行业的企业和省外知名企业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领域。

6.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省市县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省政府从2001年起,已经连续10年筹措专项资金扶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最近,省上又出台了进一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将达到22.22亿元,进一步加大了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

当前,影响甘肃省特色农业进一步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些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龙头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市场出现巨大波动时,多数企业难以应对。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也包括企业家对风险的认识、市场策略、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形势变化,影响了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的发挥。

2.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受金融体制和融资政策的限制,龙头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比较困难,尤其是中小龙头企业。93%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主要靠农发行、农信社的贷款,其他银行的涉农类贷款规模小,融资渠道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3.一些农产品基地建设滞后。甘肃马铃薯产量虽已达1100万吨,由于专用型品种缺乏,效益高的全粉薯条薯片加工企业原料不足。十几条肉牛肉羊屠宰生产线,由于牛源羊源不足,开工率只有20%左右,企业效益难以实现。

4.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还不健全。甘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数属于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服务型团体,利益和运行机制不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

5.产品流通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甘肃省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销售到省外、国外。如何有效促进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流通销售,防范市场风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6.科技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是为特色农业发展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健全,服务起点低,覆盖面不广,服务质量亟待提高。二是特色

农业的专业科研团队和研发中心还未完全形成,科技资源整合力度亟待加大。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很大。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加工水平和科技装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有较大差距。在龙头企业中,多数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投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资金也很少,装备水平比较落后。

我们认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在八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1.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实践证明,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速度和步伐。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土地入股、租赁、互换、转包、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进行确权后,让农民直接拿土地、宅基地、荒山林地参与流转经营,政府进行指导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双方利益。建议省上深入研究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土地流转政策机制,适时出台促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生产的具体政策。二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数量,对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参与产加销各个环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省上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在政府的指导下,研究解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各类问题,自强自律,发挥其创新体制机制、化解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研究拓展市场、带动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协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兴办加工物流业、展示展销、“农超对接”等工作。三是建立对龙头企业的奖励制度。每隔两年,由省政府对带动辐射能力强、社会贡献大、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奖,以促进甘肃各类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在基地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基地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所在。一是严格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以甘肃省“十二五”规划布局的四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重点,认真实施“4个1000万亩”工程及省政府出台的12个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办法,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严格落实保障措施和资金投入,保证建设项目按计划和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加快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抓好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抓好规划区内道路、供水、供电、温棚、圈舍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整区域配套开发。在土地供应上,鼓励集中连片和整流域开发,提升规模化水平。在资金投入上,采取争取项目扶持与农业货款支持相结合的办法,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倾斜。在养殖业上,特别要加大对基础母牛养殖的资金扶持力度。对饲养基础母牛的农户或大户每年每头补助1000元,由省市协调解决,以保护扩大肉牛种群,增加养殖存栏量。三要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和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总结编制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体系,积极开展产品和基地认证,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逐步由市场检测向基地检测、局部控制向全程控制延伸,确保质量安全。四是要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增加附加值。及时注册登记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依法维护品牌的严肃性,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3.在拓宽投融资渠道上要有新突破。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一是进一步落实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前不久批转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根据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扶持重点,把资金真正用在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广泛建立信贷担保机制。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省上也应统一或按不同产业分别成立融资担保公司,市县尽快建立信贷担保机构,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从省级层面破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保险门槛,扩大涉农保险范围。加大财政保费补贴的力度,提高保费补贴的标准。应积极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完善农业保护体系,进一步增强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产业规划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商资本等投资开发农业,全方位拓宽农业发展融资渠道。五是积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围绕重点产业,选择重点龙头企业,整合相关资源,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在更宽领域上进行融资。

4.在科技支撑上要有新突破。科技支撑是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建设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省农牧厅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此项工作为平台,针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确定研发资金,积极引导、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试验示范,不断提高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培训网点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及土地资源,加强校企、地企合作,为甘肃特色农业发展进行示范引领,提供科技支撑。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流程。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多出快出成果,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基层科技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支农工作力度。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示范、培训,大力推广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各类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特色农业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5.在精深加工上要有新突破。精深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快陇西“中国药都”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建议省上以陇西中药材市场为龙头,集中省、市、县三级中药材发展方面的全部财力,切实打造具备中药材出口贸易中心、期货交易中心、会展中心、贮藏中心、精深加工中心、包装中心、检疫中心、配送中心、电子商务信息中心等综合性、国际化、高标准的中药材

物流园区,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二是下决心整合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采取企业兼并,政府控股,或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发展联盟的方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模式,以定西市为重点,打造甘肃的航母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在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制种、果品、蔬菜、酿酒原料等特色产业中,论证筛选具有一定基础的重点企业进行扶持。省委农办今年已牵头对21户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6.在物流体系建设上要有新突破。物流体系建设滞后是影响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现在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在省内建设区域性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型物流园区。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的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各具特色的大型专业物流配送园,使其成为我省优势农产品的大型物流平台,以实现与国内外营销网络的有效对接。二是努力开拓终端市场。创新营销理念,鼓励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到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展示展销窗口,开设销售中心,建立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窗口,努力扩大市场空间。要瞄准终端市场,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壮大我省农业龙头企业的营销实力,主动引进面向终端市场的知名企业,利用这些企业的营销渠道为甘肃省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便利,扩大甘肃农产品外销份额和市场覆盖。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借鉴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好的城市的经验,提供适当政府扶助资金,支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大对肉类、马铃薯、果品、蔬菜等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冷链系统建设的扶持力度。四是拓展城市蔬菜配送业务。在甘肃一些中型城市,扶持建立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的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净菜加工配送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形成集基地生产、市场交易、批发中转、净菜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一体的经营网络,降低流通成本,让菜农和市民两头受益。

7.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突破。人才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第一资源。一是依靠政策和待遇使用好现有人才。充分发挥省政府已确定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农业专家学者的作用,对已退休的高级人才,通过反聘的办法,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同时,提高现有高级人才的福利待遇,留住人才。二是实施倾斜政策引进人才。设立“人才发展和创业基金”,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吸引其他地区优秀人才到我省施展才华,促使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发展壮大。鼓励持有专利技术或具有专业特长的高层次人才到我省创业,加大地区间人才培养对口协作力度,并规划培养长线人才,采用“借鸡孵蛋”的方式,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在全国知名院校或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为我省培养特色农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强化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有效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拓宽农村人才的培训渠道。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提高农村人才的培训质量;结合我省特色

优势农业产业市场发展的实际,培养一大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敢闯敢干、能走出去的复合型的农产品物流人才。四是加大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就业扶持的力度。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政府补贴“三金”,企业发放工资的办法,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就业,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

8.在工业反哺农业上要有新突破。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必由之路。一是切实落实“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优势农业产业开发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放大财政资金的效益。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开发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开发,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发展投入机制,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的后劲。三是不断总结完善各地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完善机制。

篇2: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苹果产业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掌握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找准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关键环节,以便整合资金、重点扶持,加快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农牧厅(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等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苹果重点产区开展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规模化生产基地、果品交易批发市场、苗木繁育基地,种植大户、相关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市县领导、业务部门、专业技术骨干、果农协会(果农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代表广泛座谈交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对我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成效、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等有了全面了解,对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形成了初步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苹果产业发展成效

(一)优势产区基本形成

苹果是我省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全省14个市、州都有苹果栽培。2008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369.78万亩、产量164.14万吨、产值29.05亿元,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产量、产值的59.86%、66.15%、71.07%(见附图

1、附图2)。其中,平凉、庆阳、天水、陇南4市322.79万亩(注:4市地方果业等业务部门统计面积为431.78万亩,其中,平凉117.30万亩、庆阳137.60万亩、天水119.72万亩、陇南57.16万亩,业务数据与统计数据有较大出入)、产量134.66万吨、产值23.84亿元,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值的87.29%、82.04%、82.07%(见附表

1、附图3)。农业部确定的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306.59万亩、产量125.09万吨、产值22.14亿元(见附表

2、附图4),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值的82.91%、76.21%和76.21%。从产区分布看,位于陇东南黄土高原的平凉、庆阳、天水、陇南(礼县、西和)是我省苹果主产区。该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适宜苹果栽培,具备最适宜苹果种植的7项指标。生产的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佳、耐贮运、营养丰富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农业部划定的苹果优势产区。这一区域栽培面积大、产业基础好、产量高、品质好、效益显著,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全国西北黄土高原苹果重点产区。天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2008年苹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27%和5.89 %,种植面积由2002年全国第6位,跃升到2008年第3位,仅次于陕西、山东两省。因新建果园面积大、苹果产量居全国第6位,与第5位相当。2003年农业部启动实施的第一轮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省仅静宁、庆城两县,2008年第二轮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我省有18个县进入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2008年农业部在平凉、天水各建立一个国家级苹果试验站。由此可见,我省苹果产业在全国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2008年全省苹果挂果面积210万亩,亩产值1384元;丰产期果园160万亩,亩产值1761元,分别比一般农作物平均亩产值高出900元和1400元,比较效益显著。从农民收入来看,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人均苹果收入为139.7元。其中,天水、平凉两市为445元和7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7%和30.2%。据业务部门统计,天水市苹果收入超过5万元的农户达2928户,平凉市达2150户,庆阳市达1530户。主产县静宁县2008年苹果产值达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苹果收入达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其中,苹果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户已突破8000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1130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18户,苹果面积、产值分别占全县农作物面积、产值的35.1%和60.7%。我省苹果由于品质优良,销售价格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国苹果产地收购价格最高的省份。苹果在全省农作物产值和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较快增长态势,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从一些高产高效的典型看(见附表

3、附表4),苹果的增产增收潜力巨大。麦积区伯阳镇曹石村种植苹果园1800亩,占总耕地的76.7%,2008年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653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96%;秦安县莲花镇冯沟村种植苹果4000亩,占总耕地的75.9%,人均苹果收入49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94%;静宁县仁大乡高沟村种植苹果面积3443亩,占总耕地的78.5%,2007、2008年人均果品收入4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9%;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种植苹果1362亩,占总耕地的92.6%,2008年人均苹果收入459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4%;礼县永兴乡文家村种植苹果3700亩,占总耕地的81%,人均苹果收入47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7%。静宁县仁大乡南门村陈芳明家有0.9亩果园连续5年产量均稳定在3.5吨以上,收入每年在2万元以上,2007年高达2.8万元,折合亩收入高达3.1万元;静宁县治平乡雷沟村雷托胜家的1.5亩苹果园,连续多年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2007年高达3.5万元。全省苹果优势产区内,苹果亩收入万元以上的果园比比皆是,充分说明,苹果产业是高效产业,致富产业。

(三)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全省已建成1000吨级以上现代化果品气调库130座、500~1000吨级气调库578座、机械低温冷藏库220座、以土窑洞为主的各种简易贮藏果窖3.2万个,总贮藏能力达72万吨,占全省苹果产量的44%。静宁县已建成贮藏营销企业15家,500吨级以上气调库26座,果品总贮藏能力16万吨,占全县苹果产量的70%。其中,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苹果主产区治平乡建设了贮藏能力达1.8万吨的气调库,2008年10月份以4元/公斤价格收购的苹果,贮藏至2009年5月份出售,每公斤价格上涨至10元,增值效益非常显著。

全省有各类苹果加工、包装、产后处理、苗木繁育等相关企业150多家。其中,有苹果浓缩果汁加工企业8家,浓缩果汁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可处理原料果80多万吨,生产的浓缩苹果汁95%出口;全省有自营出口权的果品企业16家,2007年直接出口苹果3.2万吨。2008年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但仍实现直接出口3.6万吨。建成果袋生产企业24家,年各类果袋生产能力26亿只;建成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清洗、消毒、分级、打蜡、包装等)生产线11条,年处理能力20万吨;有100亩以上苹果良种苗木繁育企业4家,苗木生产能力近千万株。还有苹果醋、苹果酒、苹果脆片等中小型加工企业9家,处于起步阶段。

全省建设中小型果品批发市场、产地交易市场60多处,年交易量约60多万吨,占苹果总产量的35%左右。随着苹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 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四)品牌创建成效明显

我省天水“花牛苹果”、“平凉金果”等苹果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静宁苹果”、“泾龙”、“赤诚”、“陇蜜”、“董志塬”、“礼县苹果”、“秦安苹果”等一批苹果品牌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花牛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花牛”商标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并进入了甘肃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防伪系统,获准使用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用“产地质量合格”防伪标志;“平凉金果”先后取得了原产地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5项国家级认证,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静宁苹果”、“秦安苹果”均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创建、保护、认证工作对提升我省苹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规范市场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名优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次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水果展览会等大型展会上,花牛苹果、平凉金果、庆阳红富士苹果等成了每次展会的一个亮点,以其独特优势赢得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荣获一系列金奖和“奥运推荐果品”、“中华名果”等称号,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

(五)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

苹果新优品种和以提质增效为主的先进实用技术、旱作栽培技术得到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标准化果园创建已经展开。全省先后制订发布无公害、绿色苹果和地理保护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甘肃省地方标准21项。富士苹果全园全树果实套袋、元帅系苹果果形剂应用、果园生草与覆盖、高光效树形改造、高接换优、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穴贮肥水、滴灌、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无公害、绿色标准化建园、“果草畜沼窖”生态果园建设推广,苹果GAP基地创建等开始推行,果农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积极配合农业部启动的标准化果园创建活动,标准化果园建设已经起步。天水市围绕“花牛苹果”由省上发布甘肃省地方标准7项,在麦积区城郊南山建立起了集中连片、规模化、标准化花牛苹果基地5.1万亩,水、路、林配套,其中3800亩连片山地果园配备滴灌设施,统一技术、标准化管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运作,起点高、发展态势好。2008年天水花牛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已列入了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平凉市率先探索苹果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创建与认证、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工作,已认证苹果GAP示范基地5034亩,建成标准化基地32万亩,注册出口基地6万亩,建成绿色苹果原料基地60.4万亩。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

从调研的情况看,近几年我省苹果主产区新建果园增速快,每年新增40~60万亩,苗木需求量在2500~3600万株。而我省果树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明显滞后,苗木供求矛盾突出。省内仅有的几家苗木繁育企业基础条件薄弱、总体规模较小,远不能满足新建果园对苗木需求。新建园所需苗木多从山东、陕西等省调入,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新建果园质量不高。部分农民为了确保品种质量,在栽植的第二年全部重新嫁接,无疑延长了结果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加之苗木繁育大量使用普通无性繁殖,病毒侵染退化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和效益。

(二)技术培训明显滞后

苹果产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全省苹果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与先进实用技术、常规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同步、不对称,技术培训明显滞后。技术掌握全面、生产管理精细的果农还不足10%。管理精细的果园能保持连年丰产稳产,实现优质高效,不论元帅系、富士系苹果盛果期果园亩产均在2.5吨以上,亩收入可达0.8~1万元,最高的可达3万元;而管理粗放的果园,单产和优质果率很低,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亩收入

一、两千元,甚至数百元。效益高低之差在几倍、十几倍。这既是不足,也是增产增收的潜力所在。

(三)产业体系还不完善

我省苹果产业链产中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极不配套,尤其是产后环节更为薄弱。从贮藏能力看,气调贮藏不到总产量的10%,冷链物流体系还是空白。就目前仅有的这些冷藏营销企业来看,由于受流动资金制约,不能实现满负荷贮藏,大部分果库以出租形式维持运营,调节鲜果均衡上市,实现增值的作用没能有效发挥出来。从苹果加工能力看,几家大型企业均为浓缩果汁加工企业,品种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大。同时,没有建立起果汁加工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均以等外果为原料,产品酸度不够,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虽然已有苹果醋、苹果脆片等加工厂,但这类企业实力不足,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看,采后经清洗、消毒、分级、打蜡、包装等严格处理的果品极少,特别是省内研发的纳米果蜡等新型保鲜产品的应用更少,仅有的产后处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分级包装上。

(四)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

全省苹果主产县、乡、村虽然创建了一些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大多数合作组织基础条件差、覆盖范围小、服务领域窄、功能不健全、运作不灵活,缺乏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受资金困扰,多数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加之果品经纪人培训、认证工作滞后,导致果农与市场的有效联结机制不完善,果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较弱,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实现产销有效对接。

(五)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支撑能力弱

我省水果的归口管理渠道比较乱,有些市、县归农业部门,有些归林业部门,与国家统一归口农业部的管理体制不一致。管理渠道不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2003~2007全国苹果规划期,农业部仅苹果套袋技术推广经费达2.5亿元,陕西、山东等主产区都得到了近亿元的扶持,而我省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扶持。由于林业部门的主要职能重点是生态林建设,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环境绿化等,其技术力量是生态林建设方面的,难以适应苹果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苹果主产区科技力量不足、经费困难,队伍不稳,知识更新慢,技术和信息服务滞后。

另外,我省大部分苹果园为旱地果园,没有灌水条件,部分山地果园配制农药用水都很困难,田间道路状况较差,给生产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全省几乎所有苹果园均无防雹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稳定现有面积,适度扩大规模,加强果园管理、提升生产水平;加强营销,扩大出口、增加效益。从种苗抓起,建立规范的良种苗木繁育供应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夯实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培训,建立现代栽培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丰产增收;加大保鲜贮藏设施建设,均衡上市,稳定价格,实现季产年销;加强新产品研发、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注重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苹果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根据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全省苹果产业重点应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压减淘汰次适宜区苹果栽培,适度扩大优势产区生产规模。到2012年,全省苹果面积发展到450万亩,结果面积350万亩。苹果产量达到280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优质果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5%以上。鲜果出口达到15万吨,鲜果贮藏能力达到产量的60%以上,产后加工处理占总产量的30%。其中,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面积420万亩、产量250万吨,产值由2008年的22.14亿元增长到75亿元以上(见附表5),分别占全省面积、产量、产值的93%、89%和93.5%,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增长,由2008年的628元提高到2000元以上。

到2017年,全省苹果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重点是优化产业和品种结构,提质扩产增效。18个重点县苹果面积达到450万亩,平均亩产值力争达到3500元以上,年总产值超过15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苹果收入由2008年的628元提高到5000元,使苹果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

(三)战略定位于区域布局

1、战略定位:根据我省黄土高原区适宜苹果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经过5?8的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一流的出口苹果基地;把天水陇南建成全国最大的元帅系列红苹果生产基地,跻身全国苹果主产省前三位。

2、区域布局:平凉、庆阳列入国家优势区域规划的11个县区,原面、川台地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发展富士系列鲜食苹果,重点推广惠民短枝、礼泉短富、烟富6号、宫崎短枝、长富2号、烟富10号、2001富士等新优品种;天水、陇南列入国家优势区域规划的7个县区,重点发展元帅系鲜食苹果,做大做优元帅基地,巩固“花牛”等优势品牌。重点推广阿斯、俄矮2号、瓦里短枝、天汪一号、首红、超首红、矮鲜等新优品种。在立地条件较次的区域,重点发展加工型高酸苹果,突出绿色生产,逐步创造条件,发展有机果汁。

四、主要措施与建议支持环节

根据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和目标任务,调研组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资金整合扶持力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力推动发展。

(一)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在天水、平凉、庆阳、陇南4个苹果主产市,每个市扶持建立1~2个500~1000亩规范化育苗基地,满足全省苹果产业发展新建果园的苗木供应。支持无病毒、矮化、半矮化砧木优质大苗繁育,缩短新建园进入结果期、丰产期年限;强化苹果苗木生产、销售许可证制度,实行定点生产、专业销售。

在4个主产市新建或改扩建规范化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5500亩,年产两年生优质苗木2500万株,三年生优质大苗500万株,基本满足全省80%以上新建苹果园苗木供给。每亩每年补贴1000万元,需550万元;对三年生优质大苗每株补贴0.5元,500万株需250万元,连续支持5年。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一是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提高培训。委托省内外科研院校,对18个重点县每年选派3~4名专业技术干部脱产系统培训6个月,连续实施3年,共培训300名,每年100名,使每个县有15名以上专业技术带头人。每人补贴培训经费6000元,每年需60万元。

二是对苹果主产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通过3年的强力培训,培训果农技术员24万名,使优势产区5亩以上的种植户每户有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明白人。每年8万人,每人200元,需1600万元。同时加大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的学历培训,利用5年时间,委托省内中等、职业院校,系统培训主产区1500名具有果树栽培专业中专学历的青年果农,使每个苹果生产重点村有2~3名有专业学历的果园管理技术能手,让他们扎根当地,发展苹果生产,确保可持续发展。每人补贴1万元(培训两年),每年需500万元。

(三)扶持发展果农经合组织,提高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省上扶持发展功能全、服务好、规模大的苹果经合组织。一是在每个苹果生产专业村扶持建立一个果农经合组织,3年共建立180个,每年扶持60个,每个补贴10万元,需600万元。二是用三年在18个苹果重点县扶持创建苹果产销协会18个,每个补贴15万元,每年扶持6个需90万元。三是果品经纪人培训与认证每年补贴50万元。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 针对我省果品贮藏设施条件薄弱、仓储规模小和吞吐能力弱的实际,加快高效节能贮藏保鲜库和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培育壮大鲜果营销龙头企业。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18个苹果重点县贮藏能力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苹果产后处理量达到总产量的20%以上,缓解苹果采后鲜果集中销售的市场压力,均衡上市,周年供应,实现增效。一是支持保鲜贮藏库建设。利用3年时间,扶持建立5000吨以上气调贮藏库20座、1000吨级气调贮藏库30座、500吨级机械恒温贮藏库60座,新增果品贮藏能力20万吨。每千吨奖励20万元,每年安排1000万元。

二是支持加工企业。对果汁加工企业按实际加工原料果的数量给予奖励,每加工1万吨奖励15万元,每年需600万元。

三是用三年时间,在18个重点县扶持50条中小型清洗、分级、打蜡等苹果产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产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享受农机补贴。

四是扶持4个主产市苹果市场体系建设。每市各建立1个中型果品批发交易市场,每个补贴50万元,按2年建成计,每年需100万元。

(五)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由省农牧厅牵头,依托省农科院、省经作站、甘肃农大、天水果树所及产地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聘请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岗位科学家担任顾问,组建甘肃省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围绕苹果产业化各个环节的科技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在重点产区建立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收集、分析苹果产业国内外发展动态与信息,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一是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在加大河西走廊苹果蠹蛾防控力度的同时,加大中部及陇东南对苹果蠹蛾等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监测力度,18个优势产区县每县安排10万元,每年180万元。

二是支持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在18个重点县创建100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的省级丰产高效示范园。每个果园补贴10万元,5年完成,每年20个需200万元。

三是组建甘肃省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指导组,研究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围绕苹果脱毒优质大苗繁育、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控、营养诊断配方施肥、保肥节水与旱作高效栽培、创新型整形修剪、标准化GAP生产与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生态循环型果园建设、早实优质丰产现代化建园技术、机械化与简化栽培管理技术、生物与技术避灾减灾和工程抗灾等方面,列出10个优先研究攻关的技术课题,以省内科研院校、技术部门、科技企业为主,开展科研攻关,公开招标,择优组织实施。每项课题每年投资30万元,每年需300万元,连续支持3~5年。产业体系专家指导组每年安排技术指导、咨询、产业动态调研、科研试验等工作经费50万元。

(六)争取将我省列入国家苹果套袋补贴投资计划

农业部于2005年在全国启动实施了苹果套袋补贴项目,每亩补贴标准为200元,总体投资规模较大。虽经积极争取,但我省一直未列入农业部投资计划。要进一步加大申报争取力度,积极做好汇报,力争将我省列入全国苹果套袋补贴投资计划,加快推进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果品优质率,大幅度增加效益。

(七)逐步理顺苹果管理渠道。借鉴陕西等省经验,建议省上组建(或加挂)专门的果业管理机构,逐步理顺苹果归口管理渠道,切实扭转因归口管理问题而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局面。目前,由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日常技术服务协调。联合调研组:

省产业化办公室:程浩明、李国良

省财政厅:谢

德、李敬元

省发改委: 郭延宁

省林厅:丁兴红

省扶贫办:王晓红

篇3: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㈠草原保护与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草原生态不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缓解

通过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和政策的实施, 全省牧区草原承包、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得到落实, 生态开始恢复。生产制度不断完善, 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牛羊棚圈及饲草料基地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舍饲圈养、异地育肥、加快出栏等综合技术有效应用。全省牧区已全部落实草原承包和划定基本草原面积1.7亿亩, 占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00%, 已建成草原围栏1亿亩, 补播改良草原2275万亩。监测显示, 青藏高原牧区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和产量平均提高15%、32%和19%, 西部荒漠牧区草原平均提高9%、21%和11%。随着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减轻了超载过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牧区草原畜牧业开始逐步向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方向起步。

㈡牧区生产方式开始转变, 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能力明显改善

甘南牧区积极实施农牧互补战略, 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推进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 舍饲和半舍饲养殖比重逐年提高, 牛羊出栏周期普遍缩短, 畜牧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2012年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28.8%和45.9%, 比2008年提高7个和7.1个百分点。12个半牧业县大力推广秸秆养畜、牛羊杂交改良、标准化舍饲养殖等配套生产技术, 畜牧业开始由传统分散养殖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2012年全省20个牧区县牛羊规模养殖场 (小区、联户) 发展到1258个, 规模养殖数量达到166万头 (只) , 占牧区牛羊总量的9.3%, 占牛羊规模养殖的13.2%。

㈢草原畜牧业效益不断提升, 市场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 全省草原牧区按照“稳定数量、提高质量、适时出栏、加快周转”的发展思路, 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培育和改良, 采取农牧互补和异地育肥等方式, 提升了产业效益。2012年, 20个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牛存栏164.6万头, 占全省33.4%;牛出栏45.7万头, 占全省26.7%;牛肉产量4.2万吨, 占全省23.2%;羊存栏830.7万只, 占全省43.7%, 羊出栏401.7万只, 占全省36.7%;羊肉产量6.3万吨, 占全省36.7%。牧区草原畜牧业稳步发展, 为增加优质畜产品市场供给, 满足牧区乃至全省和周边省区畜产品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㈣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初步奠定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家加大了草原保护建设力度, 实施退牧还草等项目和草原补奖政策。省上启动实施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饲草料加工利用、甘南退粮还草、牦牛藏羊选育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在各级政府关注和支持下, 扶持牧区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草原畜牧业政策性投入不断增加, 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为草原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㈤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 有效扩大了牛羊品种改良面

全省每年应用西门塔尔、利木辛、安格斯、南德温等良种肉牛冻精改良黄牛90多万头, 冻配改良面40%左右, 年产活优质杂种肉牛55万头以上。发展速度较快的张掖等地冻配覆盖面和牛的良种化程度达到85%以上。成年荷斯坦奶牛泌乳期产奶量提高到3500千克, 出栏肉羊个体产肉量达到15.7千克,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千克。甘南牧区全力抓好牦牛藏羊的本品种选育工作, 依托八个种畜基地建设, 大力开展了牦牛、藏羊的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 提高了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全州牲畜的良种率达到了48%。

㈥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促进提高了草原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

全省已具备生产6个肉牛和奶牛品种共100万支细管冻精的生产能力;已建设了永昌等5个肉用种羊原种场, 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进了1300多只优良肉用绵羊品种, 促进肉羊生产水平和产业化进程;已筛选出了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肉牛肉羊杂交组合以及最佳的育肥方式并得以大面积推广;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体系逐步建立, 繁殖控制与利用、饲养标准、饲料配方、舍饲养殖及青贮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全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一个高繁殖力、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草食畜集约化生产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二、存在问题

㈠自然环境严酷, 发展条件较差

甘南等牧区属高寒阴湿山区, 山大沟深, 环境严酷, 牲畜品种改良难度大, 个体生产性能低, 生产方式粗放落后, 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 农牧民增收步伐缓慢。河西牧区是重要的风沙源区, 大多地处干旱山区和荒漠戈壁, 干旱、大风灾害频繁, 荒漠化不断加剧, 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牧业发展。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人口增长、牲畜增加和长期不合理利用, 使草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㈡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仍在发展

玛曲县95%以上的草原出现了退化, 在黄河沿岸有220千米80多万亩草原出现了沙化。肃南县85%以上的草原生态恶化, 沙化草原面积逐渐扩大,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 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沙尘暴、泥石流、鼠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㈢草畜产业的优势发展受阻

牧区家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和“掉膘”损失依然存在, 家畜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低、出栏周转慢、商品率低, 暖棚、饲草料地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牧区优势产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 主导产业培育不足, 尤其是缺少对农牧业生产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产业规模小, 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 产业化程度低, 产业链条短, 带动力不强。

㈣经济发展与草原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

人口增长、牲畜增加、靠天养畜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 草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草原生态问题严峻, 需要保护和建设;另一方面是相对贫困, 需要加快发展。草原是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发展经济的主要依靠。为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草原过牧、滥牧、开垦等现象时有发生, 使草原得不到有效保护, 结果是草原持续退化,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草原保护的矛盾更为尖锐。

三、对策建议

㈠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建立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扶持政策, 引导农牧户改善基础条件,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及民营企业投资草原畜产业。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 增加对草原畜牧业的投入。采取项目带动战略, 在继续实施好现有政策和项目的同时, 从草原生态保护、特色畜牧业培育、优质草畜产品加工与品牌创建、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启动沙化草原综合治理、草原灾害防控体系建设、优质草产品基地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项目, 把草原畜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统筹起来, 把农牧、林业、水利、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整合起来, 形成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㈡构建草原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落实保护草原生态的各项方针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等法律法规, 紧密结合牧区特点和实际, 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 正确处理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关系, 草原牧区人、畜、草的关系及草原牧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以加快草原植被恢复为核心, 以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发展为目标, 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有效遏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 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原规范化制度和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制度, 促进草原合理流转。加大退化、沙化草原综合治理, 抓好草原鼠虫害防控。

㈢增强饲草料供应能力

加快发展草产业, 加强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牧草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完善草产品生产、加工、营销, 促进草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构建科学合理的草产业体系, 提高饲草产量、品质和供给能力, 减轻草原放牧压力, 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切实加强青贮氨化窖池和秸秆饲料储备库建设, 夯实秸秆饲料化利用基础。配备秸秆收获、打捆、运输、铡切、揉丝、粉碎、压块、加工等机械设备, 提高秸秆饲料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 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步伐, 支撑草原畜牧业发展。

㈣积极培育草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养殖大户、生态家庭牧场, 积极推行联户联牧经营管理, 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划区轮牧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牧民专合组织, 强化专合组织“为牧民服务、教牧民学技、带牧民入市、助牧民增收”的功能, 构建联户经营为基础, 专业合作社统一草畜改良、生产防疫技术、收储营销、品牌包装、防灾减灾及政策性保险, 促进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切实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引进草畜龙头企业, 增强产业化带动能力, 支持龙头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 提升加工档次和水平, 发展特色草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牧区特有的畜产品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区域性特色品牌建设, 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加快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特色畜牧“三品一标”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原产地地理标志) 和组织申报和认证认定。

㈤完善支撑保障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优良畜禽、牧草新品种选育, 加强牦牛育肥等关键技术以及退化草原治理等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研究与示范。建立一批现代草原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优质牧草种子基地, 加强牦牛、藏羊等畜禽的遗传资源保护, 改扩建一批优质畜禽原种场、扩繁场, 提高草畜良种利用率。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完善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有效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 严防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抓好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严把畜产品市场准入关, 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布局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特色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以及畜产品展销中心和交易网点, 发展特色畜产品专业市场。合理布局抗灾保畜饲草基地建设, 完善饲草料储备制度, 建立抗灾保畜长效机制, 切实提高抗灾保畜能力。

㈥促进牧民转产创业

篇4: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甘州区; 新型工业;发展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用生态文明、绿色环保和循环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业发展,使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至2014年底,全区工业企业达474户,从业人员18870人;全部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36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34.8亿元、2.9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8%;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0户,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企业33户,分别比2010年增加9户、19户,全部工业实现税收2.5亿元,占全区税收的20%左右。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发展,现已形成以火电、水电、光电、风电为主的电力能源产业;以玉米种子、肉牛肉羊养殖及屠宰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以高纯硅、铁合金等为主的有色冶金产业;以玉米淀粉、氟化铝、仲丁灵乳油、中药饮片等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以干法水泥、商品混凝土、钢化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工业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共引进工业类招商引资项目56个,完成投资75亿元,分别占新建工业项目的70%和80%,招商引资已成为助推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3.聚集能力不断提高。围绕打造“千亿元级工业园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服务企业功能,园区规划面积由最初的7.6平方公里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形成了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南滩光伏发电产业园“一区多园”发展格局。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78.8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5%,完成工业增加值2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3%。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实施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十二五”期间共争取企业循环化技改项目资金6200万元,实施节能减排项目64项,关停4家高污染企业,限期治理污染企业10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家。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5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63.3立方米,与2010年相比分别降低52.66%、25.62%。

二、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虽然全区新型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工业“短腿”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由于全区传统企业较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市场冲击的影响大,造成产业升级乏力,新型产业接续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地方工业占GDP的比重偏小。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6%,与全省、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比,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全国20个百分点。

2.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少,大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加工转化率仅为50%左右, 80%的企业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上,产品不精、品牌不亮、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3.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由于职能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在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上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企业不及时等现象。园区内工业用电、排污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4.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今年以来,全区工业经济受市场需求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保政策趋紧、融资困难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企业产品滞销、效益下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上半年全区7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6户企业因种种原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三、对策与建议

加快工业发展要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技术支撑为动力,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抓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以“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为前提,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电、排污、排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体系。按照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引导大项目、大型企业向开发区集中发展,形成定位合理、功能有别、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促进更多产出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落户园区。

(二)抓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全区资源优势,围绕壮大优势产业和延伸产业链条,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重大产业项目。按照“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瞄准重大项目、战略投资和关键技术,着力引进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500强企业投资兴业。严格落实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开通绿色通道,加强跟踪服务项目工作,真正达到招进一个、建成一个、达标一个的目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外向型业务,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发展能力、整体竞争能力,逐步培育壮大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外向型企业。

(三)抓技术创新,培育企业名牌产品

坚持用“互联网+”高新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技术研发工作正常运行,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借力攻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力争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严格落实品牌产品奖励政策,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张掖玉米种子” “有年金龙”马铃薯全粉等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力争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

(四)抓人才建设,完善企业用人机制

完善用人机制,从行政事业单位选拔懂经济、会管理、善服务的人才充实到骨干企业之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动力。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培养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创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进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着眼长远发展,完善企业服务生政策,着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职工队伍。实行企业优秀人才区政府津贴制度,加大非公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力度,鼓励企业人才提高学历层次和技术等级。

(五)抓发展环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篇5: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编研工作团队秉承“坚持原创、追踪前沿、打造权威”的皮书编研遵旨,对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绿皮书平台发布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是最新成果之一,也是一部关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权威性、综合性资讯文献,由总报告、综合篇、环境篇、产业篇四大部分组成,含18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客观探讨了甘肃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全省农业生态与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遵循、制度创新路径和技术创新策略。综合篇针对影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以全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农业标准化、中低产田改造中生态与环境问题等为研究重点,分析该领域的发展动态、本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搜集了全省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数据,从生态环境系统、资源利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准则层筛选了评价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形成《甘肃省市州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报告》。

环境篇以全省主要农业环境要素利用为主线,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从水资源利用、化肥、农药的减量化与高效化利用,农膜、秸秆及畜禽粪污的合理处置等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条件及状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产业篇围绕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布局,以全省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优质林果、中药材、现代种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把优势做强、把产业做大、把链条做长、把质量做优、把效益做高的目标,探讨切实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绿色发展的方略。甘肃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层次不齐,发展潜力巨大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各市州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层次不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河西绿洲灌区5市州在甘肃属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但荒漠化威胁严重,植被覆盖度低,水资源约束明显,农业生态系统高效但易损;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大多数市州中低产田比例高,受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双重制约,在省内属于发展地区;临夏州人口稠密、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双低,农业绿色生产的约束条件多;白银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处于转型发展期,城乡经济融合度低,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弱。这两个市州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转变思路寻求突破绿色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农业是各市州长期的目标和任务。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未来需加强科学管理

农产品质量是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初心”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紧抓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基本建成。近5年全省蔬菜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平均合格率均达100%,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未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亟待科技的推动,需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重点是破解技术难关,促进生产经营水平和监管能力的提升。在实施科学管理过程中,有两个重点亟待加强:首先是科学研究,包括农产品中各种危害因子和风险隐患的识别技术方法与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其次是科普宣传,一方面要针对广大的农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示范;另一方面是针对广大的消费者,要强化农产品生物属性的特征特性的介绍,包括农产品消费的方式方法和识别技巧的介绍,严防谣言或虚假科技信息。

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逐年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不均衡

2008~2015年,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054.07×109元,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土壤形成与保护的总价值最高,为187.44×109元;其他依次为水源涵养171.32×109元、废物处理148.16×109元、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21.05×109元、气候调节113.41×109元、气体调节106.68×109元、原材料生产96.79×109元、食物生产59.79×109元、娱乐文化49.43×109元。

尽管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在不断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不均衡。其中,森林>水体>草地>农田,历年合计的总价值占比分别为森林48.76%、水体27.08%、草地15.48%、农田8.68%;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贡献率为水体>森林>草地>农田;总价值贡献率依次为3.329、1.932、0.393和0.325。鉴于甘肃省休闲文化等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和农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贡献率较低,亟需开展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农业,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农业标准化是助力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科学、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的有力措施,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标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是用先进的标准体系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苹果、百合、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牧业和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标准化作为重要手段和强大引擎,紧扣当今世界食品安全标准发展趋势,构建产品有标准、生产有规程、质量可追溯、市场有监管、企业有诚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三是用品牌化战略带动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品牌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先行,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

四是“五动”齐聚形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强大合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农户主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科技、企业、农户五个方面共同发力的强大动力,通过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提高。

五是实施“五四”监管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的省、市(州)、县(区)、乡(镇)、基地五级质量检测体系与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监管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节前移,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从源头上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重道远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从区域上看,中产田主要分布在临夏州、陇南市、兰州市、武威市、定西市、白银市、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等地区,占全省中产田总面积的94%。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庆阳市、陇南市、定西市、白银市、甘南州、天水市、临夏州、平凉市以及兰州市局部地区,占低产田面积的99.4%。总的来说,除了河西地区以及中东部沿黄河主流及支流的灌溉区、长江流域的河谷地区少数高产区域外,中低产田在甘肃全省广泛分布。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牵涉面广,任务量大。根据甘肃省中低产田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协调生态与农业发展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健全机制、体制,确保中低产田投入,科学划分功能区,制定地力建设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对农地投入热情,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全省中低产田改造效率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耕地质量。

甘肃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

甘肃省水资源量更加趋于稀缺,各行业用水竞争更加剧烈。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近十几年来有小幅下降趋势,而林果、草地和鱼塘牲畜用水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农林牧渔业比例趋向协调, 农业用水结构逐渐向合理方向转化。

甘肃省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2003~2015年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甘南州、嘉峪关市、酒泉市、平凉市和庆阳市最高,武威市、兰州市、天水市和张掖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接近于1,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陇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次之,金昌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以高效节水的现代灌区农业和旱作农业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经济系统是实现甘肃省农业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根本途径。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多措并举,减施化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5条工作重点

一是果蔬茶高效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农户当前施肥模式下的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产品品质评价,优化施肥模式下有机氮与化肥氮的施用比例、专用有机无机肥用量配比及施肥技术、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研究。

二是粮棉油高产作物精准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化学肥料减量20%~30%条件下粮棉油作物专用肥农艺配方、适宜肥料种类、施肥方式,以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复合、复混肥机械化精准深施技术研究。

三是灌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微灌条件下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水肥协同供应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作物专用水溶肥产品的引进筛选和研制,专用水溶肥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等研究。四是旱作区地膜覆盖作物一次性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生长需求的一致性,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比例、缓控释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等研究。

五是与主推技术配套的新型肥料研发。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复合化、专用化及安全、高效、环保是当前新型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甘肃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不同栽培方式和地区间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甘肃省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相对而言,设施栽培条件下蔬菜、水果上的用药量高于露地栽培作物的用药量;杀菌剂的使用量高于杀虫剂的使用量。各个地区间的农药使用量也不平衡,使用量较高的地区依次为陇南、平凉、天水、武威,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19.1%、12.4%、9.6%、9.5%;其次白银、酒泉、定西、张掖市农药使用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8.4%、8.1%、7.7%、6.7%;其余市州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小,其中甘南州、嘉峪关市农药施用量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比值均在0.5%以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全省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投入有限、检测与监管的覆盖面、频率等都比较低,相关信息披露也不够及时。

甘肃废旧地膜残留得到有效防控,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016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达187万公顷,地膜使用量17.9万吨。但随之产生的残留地膜不但造成人居环境的“视觉污染”,更对土壤环境形成日趋严重的威胁。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甘肃总结出了“强化源头防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行政监管推动、技术支撑保障、法规引领规范”这一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促进农田残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了“地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有效防控了废旧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问题。2016年,甘肃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已提高到78.6%,棚膜基本做到了全回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重点用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但种植业废弃物收储体系还需健全

近年来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秸秆、尾菜等现越来越多地已被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广泛利用。甘肃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约80%,其中饲料化利用率约6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约为20%。甘肃尾菜利用以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肥料化利用方面主要以田间堆肥、半堆半沤、直接还田为主,生产有机肥为辅;饲料化利用方面以青贮发酵为主,还有少量的沼气化利用。2015年,全省尾菜处理利用率已达到31.3%,尾菜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遏制了尾菜污染环境的问题。收储难是制约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关键因素,是目前全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障种植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就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收储体系,政府要统筹考虑种养加工规划并对其各环节进行支持。缩小废弃物收集运输半径,降低收储运输成本,提升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水平。

养殖业污染物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第一污染源 畜禽养殖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全省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甘肃省畜禽养殖业年排粪量约9500万吨,排尿量约5000万吨,排污总量约1.45亿吨;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242万吨、BOD 199.94万吨、NH3-N 8.69万吨、总氮96.84万吨、总磷9.96万吨。养殖业废弃物粪便、污水逐年增加,导致土壤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害病源生物传播,以及恶臭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焦点问题之一。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粪污普遍采用干清粪工艺,实施固液分离,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液体污水进入沼气工程,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2000年以来,甘肃省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动员企业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粪污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线、污水处理池等,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实现了干湿分离,有效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压力,初步形成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循环模式。

天然绿色牛羊产品在行业领域已成为甘肃省畜牧产业的特色“品牌”

甘肃省草食畜产品主要来自于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及荒漠半荒漠天然草原和牧区,符合人们追求自然食品的消费理念和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日益得到市场的认可。如牦牛、藏羊、滩羊市场货源紧缺、价格上扬,“靖远羊羔肉”、“临夏手抓羊肉”、“东乡手抓羊肉”、“天祝白牦牛”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市场欢迎,已成为甘肃特色佳肴和陇货精品。甘肃省设施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按照“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各地突出特色,抓点示范,重点扶持,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及新技术示范展示于一体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产基地。以番茄、辣椒、韭菜等优势设施蔬菜产品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享誉省内外,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亚、港澳等地区。目前,甘肃省已建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12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40多个,认证蔬菜绿色食品基地64个,有效使用绿色标志的蔬菜291个,在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达96%。

目前,设施蔬菜节本增效精量化水肥一体灌溉技术、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核心的非耕地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设施“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种菜带头人和示范户,数百名“农技专家”、“土专家”活跃在设施蔬菜生产第一线,科技的推广为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面提升了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效益和品质,促进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初见成效,“绿色植保”理念初步形成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是通过滴灌或喷灌的的形式将可溶性肥施入田间的一种节水节肥高效利用技术。在沿黄灌区、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操作,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已初具规模,特别是通过土地进一步流转后,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和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全力推进马铃薯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和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在各主产区建立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引导马铃薯种薯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应用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助推了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实施,扶持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成立了“甘肃省植保社会化服务联盟”,对“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百强服务组织”授牌。这些扶持政策与措施的有效落实,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甘肃林果产业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截止2015年底,全省林果总面积120.1万公顷。已形成了以苹果、花椒、核桃、葡萄、枸杞、枣、杏、桃、梨、油橄榄、甜樱桃、银杏等12个经济林树种为主的陇中优质元帅系苹果基地、陇东优质富士系苹果基地、陇南大红袍系花椒基地、陇南优质核桃基地、河西走廊无公害葡萄基地、沿黄灌区无公害枸杞基地、陇南优质油橄榄基地等22个特色鲜明的优质林果生产基地。

“平凉金果”、“花牛苹果”、“秦安蜜桃”、“武都大红袍”等一批名优林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初具知名度和影响力;“巨峰葡萄”、“敦煌李广杏”等近百个果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绿色认证。优质经济林果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及应用日益得到重视。秦安、临泽、成县、静宁、积石山、康县、镇原等7个县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之乡。

甘肃绿色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步加强 甘肃省中药材主要产地土壤重金属残留调查分析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 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毫米/千克, 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共有5家中药材企业的6个基地通过GAP认证;通过无公害中(藏)药材产地认定的66个,其中面积大于1000公顷的有20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中药材产品有12项。

篇6: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

拜四俊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宁夏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中,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制约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理清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农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2003年以来,围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主攻关键环节,自治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龙头企业升级工程》等政策意见和规划措施,分制定发布产业扶持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形成了我区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

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枸杞产业带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目前全区面积达到70万亩,干果总产8万吨。清真牛羊肉产业带由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盐—灵—同—海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2010年预计,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89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300万只,牛羊肉总产量18.9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50%以上。奶产业带以吴忠市和银川市为核心区、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发展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奶牛存栏数41万头,鲜奶总产量11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17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马铃薯产业带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淀粉加工、鲜食菜用、种薯生产“三驾马车”相互支撑、互为促动,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年产鲜薯420万吨以上,已成为我区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量120万吨以上。设施农业发展由川及山,目前累计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600万吨以上。沿黄河、爱依河淡水鱼产业带养殖水面65万亩,稻田养蟹5.1万亩,水产品总量12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6公斤以上,位居西北5省区首位。优质粮食产业带以引黄、扬黄灌区为主,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优质粮总产260万吨以上。葡萄产业带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面积39.7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8万亩,总产量10万吨。红枣形成了灵武-中宁-红寺堡-同心-海原产业带, 面积达到84.6万亩,总产量5万吨。优质牧草产业带由引黄灌区粮草兼用、中部干旱带旱作草地、南部山区退耕种草构成,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600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00万亩,优质青干草总产450万吨。农作物制种包括玉米、瓜菜、马铃薯等作物,面积50万亩,生产种子(种薯)30万吨。苹果形成了以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宁县为主的产业带,面积76.2万亩,总产50万吨以上。道地中药材形成了以盐池为主的干旱风沙区甘草产业带和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产业带,人工种植面积达到

83万亩,人工甘草63万亩,甘草产量8万吨,野生资源400万亩以上。

特色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带动了一批产业大县相继建成,中宁、西吉、盐池分别成为中国枸杞、马铃薯和滩羊之乡,中卫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压砂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利通区奶牛养殖规模和水平在西北居领先水平,兴庆区花卉远销内蒙、陕西、甘肃等周边省区,彭阳县是全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9年,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度一般达到82%以上(银川市达到85%),主产区农民人均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纯收入一般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高的达到一半以上,其中中宁县农民纯收入中枸杞收入人均2000元以上,沙坡头区农民纯收入中硒砂瓜收入人均1500元,西吉县农民从马铃薯种植中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利通区农民纯收入中奶产业收入人均2850元,盐池县农民纯收入中盐池滩羊收入人均1100元,切实推进了优势产品向优势基地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二是农产品加工体系初步构建。按照举龙头、强基地、拓市场、树品牌、带农户的要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枸杞、清真牛羊肉、乳制品、马铃薯及玉米淀粉、优质粮食、脱水蔬菜、葡萄酒等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自治区龙头企业13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过5亿元的达到7家,过亿元的达到40家。全区枸杞加工企业138家,规模以上27家,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规模以上马铃薯淀粉加工流通企业25家,年可加工鲜薯150万吨,生产精淀粉20万吨、粗淀粉5万吨、糊化淀粉2.5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有乳品加工企业30家,年加工鲜奶能力110万吨。建成规模以上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18家,其中7家达到清真肉品屠宰加工国际标准,取得“出口肉品加工企业”资质。葡萄酒生产企业20家,年加工葡萄10万吨,其中,西夏王、御马等龙头企业的酿酒设备及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生产高档葡萄酒的条件。建成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5家,年鲜果加工能力40万吨以上,生产优质苹果浓缩汁6万吨以上,全部出口欧美市场。粮食加工能力稻米18万吨、小麦中高档面粉20万吨、玉米淀粉100万吨。201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形势看好,特色加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量、价格实现同步增长,蒙牛日产1000吨、伊利日产800吨高端液态奶项目落户银川、吴忠,沃福百瑞引进年产5000吨枸杞原汁和年产1万吨全自动饮料生产线,年消化枸杞鲜果1.23万吨,中航郑飞集团投资3.7亿元在青铜峡发展粮食全价值链产业项目,中粮、汇源、雨润、野娇娇、旺旺、娃哈哈、敦煌种业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在宁夏投资建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

三是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提质增效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控制,强化检验监测,推广加贴标识,严格市场准入,初步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区所有市县和29家农产品批发市场、40家超市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累计认定无公害产地439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289个,绿色食品

总量达到210个,有10个县(区)的12个基地获得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0多万亩,覆盖了全区80%的种植面积、85%的畜禽养殖规模和76%的水产养殖面积。宁夏大米、中宁枸杞、中卫硒砂瓜、贺兰山东麓葡萄、盐池滩羊、贺兰螺丝菜等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位居西部各省前列。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灌区小麦、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超过70%,机械收获水平达95%;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达到20%以上,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20%,设施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灵武市被列为全国农机规范化示范市。

四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三大示范区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以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13个特色优势产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突出产业化经营模式,引领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现代农业上水平。目前,全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20个,海原红古养牛示范基地引进优质肉牛品种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等为主推养殖品种,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肉牛养殖技术的提高,推进肉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平罗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完成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示范3160亩、示范以品种宁粳43号为主,开展水稻新品种引进、展示及肥效试验;彭阳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生产珍稀食用菌杏鲍菇为主,选聘科技特派员进驻基地创业、示范,产鲜菇180万公斤,创产值2000万元以上。全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128个,各类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2470个,规模化养殖占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主要粮食作物优质化率达到80%以上,奶牛成母牛年均产奶量达到6200公斤,位居全国前列。奶牛、肉牛、肉羊、水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45%、50%、55%。

五是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大力开展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农产品产销市场、冷链储运、农家店物流配送、营销、农超对接5大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宁夏枸杞、果汁、脱水蔬菜等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施农产品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香港、俄罗斯、蒙古、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水产品70%以上外销周边省区及西藏等地,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中卫硒砂瓜畅销广州、重庆、上海等30多个大中城市,并成功打入“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连锁超市。灵武市政府与华润万家超市签订500万公斤灵武长红枣销售协议,盐池鑫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与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签订176吨滩羊肉供应合同,宁夏金福来羊肉获得世博园区“准入证”,2010年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订货会达成订购合同15个,金额8.4亿元,仅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公司一家就签下马铃薯订购合同10万吨,金额2.4亿元;第二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共落实来宁投资置业、农产品贸易等项目671个,投资贸易总额393.1亿元。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灵丹”牌长枣、“杞叶青”牌枸杞清汁饮品、“宁夏红”牌枸杞果酒、“香山”牌硒砂瓜、“盐池滩羊”牌清真羊肉等知名品牌畅销全国各地,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塞外香”珍品免淘香米,“兴唐”大米,“沙湖”大鱼头,“碧宝”枸杞,“红色健康”无果枸杞芽茶,“塞北雪”挂面、小麦粉,“沙坡头”番茄等8个产

品获得金奖农产品。目前全区圣雪绒羊绒衫、夏进液态奶、塞北雪挂面、香山露酒4个农产品跻身中国名牌产品行列,5个农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圣雪绒羊绒服装、夏进及图牛奶制品、宁夏红、厚生记、中宁枸杞5个农产品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72个农产品评为宁夏名牌产品,33个农产品评为宁夏著名商标。

六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稳步发展。积极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区产业化组织达到2380家,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558家、中介组织带动型1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750家,带动全区52%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银川市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来自龙头企业带动,兴庆区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市场+金融机构”的组织模式,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中粮公司流转土地种植番茄4.2万亩,中航郑飞集团携手宁夏塞外香米业土地流转3.54万亩,签订订单26.2万亩;灵武兴唐米业、昊王米业等企业同农民签订优质原料农业订单12万亩,带动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七是产业化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先导,金融支农资金为主力,社会资金为配合的特色产业融资保障机制。2003年以来,自治区累计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近1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50亿元,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原则,实行“以奖代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特别是2010年整合产业化资金近5.5亿元,引导社会投资56.8亿元,打破了部门分割,集中力量办大事,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的支持作用,2010年上半年全区新增涉农贷款59亿元,其中惠农区农村信用社投放涉农贷款3.7亿元,同心县金融部门按照三户联保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抵押信贷模式,共为养殖户落实肉牛养殖贷款2.3亿元,平罗县周家八公司成功运用商标专用权获得了百万元的银行贷款,惠农卡、“融地贷”“融易得”等金融创新产品,为特色产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模式,切实解决了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

二、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先进省区相比,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既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

一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

三是市场培育不够,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品牌培育滞后,农产品品牌不少,缺少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驰名品牌,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

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除个别国家及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设有研发机构外,绝

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五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稳定的带动关系。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与协会规模较小、活力不足,未能有机联合农户进入市场。

六是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信贷资金严重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在我们调研中,龙头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融资比较困难,尤其是中小龙头企业。从企业本身来看,包括大部分区级龙头企业在内,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大多在1000万元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单笔成本也比较高,致使银行对中小龙头企业,特别是信用体系还未完善的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快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农业标准化、基地化建设为保障,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加快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产加销经营协调化发展,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深化产业发展认识。站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克服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观念,增强攻坚克难、敢于突破的意识,不断深化对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按照自治区“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扶持政策、一支研发队伍、若干个龙头企业、一个物流营销平台”的要求,结合农业“十二五”规划编制,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围绕“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13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四个百万亩工程”、“黄河金岸现代农业产业带”,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调整产业发展重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

二是做大产业发展基地。没有基地,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优势。基地规模不够大,仍是当前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最紧要的问题。进一步组织落实《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力争特色优势产业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到2015年,枸杞达到100万亩,肉牛250万头,肉羊1600万只,奶牛80万头,马铃薯400万亩,设施农业150万亩,硒砂瓜100万亩,适水产业100万亩,葡萄80万亩,红枣150万亩,苹果100万亩,多年生牧草800万亩,道地中药材170万亩,灌区成功打造九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初步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完成特色产业构建,初步建成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建成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三是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整合资金,用足用活相关政策,积极引进支持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组扩张,形成产业链接紧密、技术装备先进、专业分工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开展大招商、大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我区现代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促生一批龙头企业,提升我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到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00家,其中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达到20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超5亿元的20家、超亿元的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四是做活农产品市场。我区地域小,市场小,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营销平台,走外向型农业之路,是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以蔬菜、马铃薯、枸杞、淡水鱼等特色鲜活农产品销售流通为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现代市场交易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品牌推进和商标战略行动,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力争每个产业打造2-3个强势品牌,使更多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清真食品打入国内外高端市场。

五是增强产业科技水平。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科技是决定性因素。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全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三大示范区”。集中力量先抓好100个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档案、作比较、看效益,重点扶持,逐步升级,力争培育5-7个国家级示范区。加强示范点与区内外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实行首席专家和技术团队负责制,做到每个特色产业、每个农业类型都有示范点,力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新技术、新品种到位率达到90%,农机化综合水平70%,科技贡献率70%。

六是加强产业组织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实现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兴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努力规范运行机制,加快推行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500家,力争各类产业化组织联接带动全区60%以上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重达到90%,从事产业化经营农户的收入有大幅度提高。

上一篇:幼儿园纲要学习记录下一篇:纪检部的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