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2022-12-2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从古至今就传承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 其文化蕴含丰富、历史底蕴浓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 它作为甘肃等西部地区的特殊山歌文化, 对甘肃等西部地区的文化内涵有重要的记录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水平的进步, “花儿”这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出现了障碍。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 “花儿”被列在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五百一十八项中其中。这就深刻地证明了“花儿”所蕴含的重要的文化价值, 也暗示着“花儿”将在文化长河中被重视起来, 这将是“花儿”前进的新动力。但是只是文字的标识并不代表着“花儿”就一定可以发展壮大, 在当今这个文化全球化的大浪潮中, “花儿”如何真正的站的稳脚步将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完善的任务。

一、遵循整体性保护的条件

社会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判断中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其实就是一个整体, 一旦不能把握住让人们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 而只是针对片面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解甚至只是单一了解, 不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环境,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看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蕴含文化的意蕴和内涵。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重点就是需要关注其整体的发展特征, 不仅要看到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还要了解它们此时此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不但要着重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 更要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刻需要的传承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 有一定的困难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像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能够手手传承,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如果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够, 不能够去接受和继承它们, 它们是很难进行传承的。

“花儿”是起源于甘肃、宁夏等的西北省区的一种民歌, 它的传承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中九个民族使用汉语一同所歌唱出来的, 这九个民族分别是回族、汉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藏族、裕固族和蒙古族。“花儿”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不息的发展了几百年, 在这几百年中逐步形成了的大范围传唱面积, 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是顶级的存在, 是其他一般民歌所不能比的。“花儿”不单单只是具有其本体的研究意义, 它是蕴含了西北大部分地区和九个民族的文化冲撞和情感的融合。完全不夸张的说“花儿”简直就是我国大面积区域文化交流的一篇典藏。因为其地域文化广阔, 所以更要注重“花儿”所必须的是对其整个部分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

“花儿”的发展是历史文化悠久、多个民族所共有、文化区域范围空前中产生的文化积淀。如果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追求对其整个部分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话, 其中对有效的办法便是成立“花儿”文化保护特区, 让它成为一种活跃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形式。实际上在二零零六年“花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花儿”就是已不同的“花儿会”所申报的, 它的承载样式丰富多样, 各地都有其特有的“花儿会”, 其中“宁夏回族山花儿”则是单独一体的, 这些地区之间的花儿会展示出“花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地区之间的“花儿会”是分不开的,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发展。

根据统计, 在西北地区各式各样的花儿会每年都会举行好几百次, 而参与这些花儿会的人们更是有几十万。在一年中的上半年中, 各式各样的花儿会就会不断开展、空前浩大, 可以说花儿为花儿会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而花儿会则使花儿更好更完整的传承下去。花儿会的开展融合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以及农时等多种内容, 它是涉足于民众之中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花儿这种传唱的实体。花儿会大多在当地庙宇附近展开, 大多与庙会的时间相符合, 在花儿会上当地的民众便都聚集于此传唱花儿、游玩。所以因为花儿会的原因, 花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唱方式深深的浸入了当地民众的心中, 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实事求是的保护

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因此对“花儿”的传承也应如此。“花儿”的传承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口传, 是一种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成百年的生活中不断地即兴发挥, 然后将生活方式, 环境特点, 地域文化慢慢的融入到传唱之中, 展现了人们的音乐素养和智慧, 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延续下来的, 是一种即兴的口传文化技艺, 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 在表演的过程中表现为即兴发挥, 每次演唱都有他独特的变化。这才是“花儿”的根本。因此在传唱过程中要保持即兴创作, 让实事求是的发展成为主题。

对于“花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非常珍贵的, 具有很重要的文化资源价值, 也是对于历史文化的变迁的非常重要的见证。要充分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都有很重大的意义, 同时也能够加强国际的交流与融合, 在国际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时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作为西北地区传统的传唱花儿是作为当地群众的心里话, 是西北地区民众的生活体验, 他们的传承体现也很简单明显, 其传承都是世代的儿童沉浸在其长辈的传唱中, 所以花儿一般都是从长辈传承给儿童。但是现在科技的发展迅速, 儿童们的童年大部分改变为在教室中进行义务教育, 使得儿童们与长辈相处的时间受到了影响, 儿童们失去了先天之中“花儿”这种文化的传承, 因此很多的孩子并不在会唱花儿。所以“花儿”不应该再恪守不变以前那种的传承方式, 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与生活方式对“花儿”的传承方式进行改进, 而当代的教育方式也为花儿的传承提供了方式,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唱放到当今的教育课堂之中, 让花儿在课堂中继续代代传递, 也让更多希望了解“花儿”的人们有了学习的机会。这就为“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开拓了更湛蓝的天空。

在西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已经有了这样的课堂, 在西北师大, 兰州大学都设立了“花儿”传唱课程, 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这样的课堂对于如此浓厚的文化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真正的将其传承下去, 还是需要在儿童小的时候就要进行相应的教育, 将花儿课堂组件引导在中小学的课堂上, 让儿童们从小就能从实践做起, 从小就唱出那种生活的诗情画意, 从而更好地激起孩子们对“花儿”的兴趣。

四、结束语

要将“花儿”持续的进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将他们落实到西北群众的主体之上。

按照他整体性的发展, 尊重花儿的生存繁衍方式, 跟当今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规定相适应, 这样才能展现它独有的魅力, 让它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摘要:“花儿”是起源于甘肃、青海等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又名“少年”。这种艺术是民间演唱的一种山野之歌。这种艺术中蕴含了当地人丰富的风土人情, 是我国西部文化的一种见证与凝聚体。从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看, “花儿”便是西北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 展现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此如何更好的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是刻不容缓的话题。

关键词:花儿,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洁琨.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7.

[2] 陶雨芳.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上一篇:高职数控专业两年制教学改革的研究下一篇: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