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2024-05-01

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共9篇)

篇1: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由于我国地势至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使得了大河向东流。

2、我国地势复杂,多山地、丘陵、盆地,使得植被多样化。

3、地势对气候影响较大,很多地区的小气候不同(地势差异),使我国气候多变。

具体的,比如:中部地区为平原,降水相对丰富,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适合农业发展;

东部地区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温度相宜,降水丰富,交通便捷,经济发达;

西南地区有云贵高原,交通不便,西北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降水少、蒸发旺盛多为沙漠,这两个地区经济欠发达等等。

篇2: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本节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在知识结构上层层递进;本节知识点众多,需了解的地名、特征很多,要多指导学生读图,根据学生以前学习掌握的方法从中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势和地形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地形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及其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地理统计图标的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学习本节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分析各地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篇3: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方言  浙江省方言  方言岛

一、引言

受人际关系、区域联系和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的语言资源丰富多彩,方言作为区域内的交流工具,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性,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趋同倾向。瑞典语言学家马尔姆贝格(B.Malmberg)指出:“高山和密林往往是方言的分界线,且大多分界线是泾渭分明的,因为要穿过高山或密林进行交往不是不可能,只是特别困难。”[1]英国学者帕默尔(1983)提出“决定语言接触的社会交际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空间中进行的接触和运动,所以言语像一切文化现象那样,为地理因素所决定并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2]我国古代亦有关于方言分布的地域差异探讨。《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迟速异齐,……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孔颖达疏:“以水土各异,故言语不通。”《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可见,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形、地貌,山谷、平原、河流等,都会影响方言的地理运动轨迹,即方言分布的格局受到自然地理的影响[2]。

长期以来,我国的方言研究侧重于“为语言进行地理分类”,多注重对语言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的研究,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杭州方言略说》《温州方言的儿尾》《浙江方言词汇内部差异例述》等,在浙江省许多地区新编纂的地方志中,也均有一定篇幅介绍本地的方言特征及分布情况等;与此同时,方言的地理因素分析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比较单薄。

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整理、比较对照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等方法,试图探索浙江省方言空间分布与地理要素的关系,尝试开辟自然地理要素对我国方言影响研究的新视角。

二、浙江省方言的空间分布与特点

参照《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方言的地理分类即为方言分区,依据各地方言的异同,汉语方言分区大致有5个层次,即“大区—区—片—小片—点”。浙江省内部方言存在“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分布情况较复杂,除了畲话、客家语、赣语方言岛以外,主要包括吴语、徽语、闽语、官话等,其中吴语是使用人口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方言。[3]浙江省方言分4个方言区,即浙北区、浙西南区、台州区、温州区。其中吴方言区大致分为6片,即太湖片、宣州片、台州片、金衢片、上丽片、瓯江片,还可细分为小片,如太湖片包括苏嘉湖小片、杭州小片、临绍小片、甫江小片。徽语分为绩款片、休黟片、严州片、祁姿片;闽语也细分为闽东片、闽南片。

浙江省方言区之间的边界犬牙交错,边界上的方言相互交汇、渗透,语言现象多样化;行政区划与方言区划并不重合,且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行政区内却使用相同的方言,如嘉兴、绍兴、宁波三个行政区同属吴语太湖片[4];但是在一县之内的南北、东西方向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别,如文成县内方言又分属吴语瓯江片与吴语上丽片,同一市的城区与郊区乡镇的方言也会出现不同,因地理位置的远近,互动与互懂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方言区包括不同的方言片,表现出块状组合、分离分布的特点,如浙江省境内的主要方言吴语,其分布范围最广,细分的6个方言片,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吴语太湖片分布于浙江省的东北部,为吴语的核心区。从整个浙江省方言来看,方言的差异性较小,绍兴市、湖州市、杭州市、嘉兴市、宁波市间的方言比较接近,为浙江省的浙北区方言;吴语宣州片主要分布于临安市一带,使用人口较少,位于浙江省的西北部,周边邻近安徽省;吴语台州片集中分布于台州市区域,南北延伸到宁波市的宁海县、金华市的磐安县以及温州市的乐清市;吴语瓯江片大部分位于温州地区;吴语金衢片分布于金华、丽水、衢州三市之间,其地域间的交流较多;[5]吴语上丽片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的西南角,如淳安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泉市、青田县等地区;浙江省西北部、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官话、徽语、闽语,都是浙江省与周边省市接壤的区域,其方言区呈现出集中连片式分布。

同一方言区中也会出现个别“方言岛”的特殊分布,如客家话方言岛大致分布在金华市辖区、衙州市辖区、龙游县、江山市、遂昌县、松阳县、龙泉市、泰顺县、玉环县等地;赣语方言岛分布在衙州市辖区、常山县、淳安县、建德市等地;畲话是畲族使用的一种方言,与客家话、闽语等南方方言有些接近,主要分布在景宁、丽水市辖区、云和县、苍南县等地。浙江省境内的方言岛如客家话、赣语等,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山区,方言岛处在其他方言包围之中,一般都成为双方言区。[6]

三、浙江省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分布及特点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总面积104141平方公里,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北邻上海市、江苏省,西连安徽省、江西省,南接福建省,东侧面临东海,海岸线曲折,海湾、岛屿众多。

浙江省内的地形、地貌较复杂,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浙江总面积的70%,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大体上西部和南部的海拔较高,全省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一般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六种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最大的河流为钱塘江。[7]在古代,由于受到高山阻隔,交通不便,若不是出现战乱或天灾,不同区域之间的百姓很少有来往,从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人群在空间上的隔离。换言之,高山、河流、森林、沙漠、沼泽等各式地形无疑都是影响不同方言形成的重要原因。[8]

四、自然地理对浙江省方言分布的影响分析

参照《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中B3-3图、B3-7图、B3-9图和B3-10图,可以看出,浙江省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没有高山大川等自然屏障的阻隔,地势相对较低,地形相对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河网纵横,交通相对较为便利,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往来。太湖水系及京杭大运河(浙江段)所形成的水路网络将这一地区连为一体,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生活环境,为语言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这个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比较接近,体现出较强的内部方言一致性,即浙北区吴语太湖片分布区域较大。浙北区吴语可细分为杭州小片、苏沪嘉小片、林绍小片、甫江小片[9];河流、海洋对方言的发展亦有促进作用。如钱塘江沿岸,语言文化是互通的,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较便利;西南部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其中位于龙泉市的黄茅尖,海拔约1921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约185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浙西南地区由于山川地形的影响,交通不便,阻碍山脉两侧百姓的来往,减弱了不同方言间的相互接触,区域间交流较少,当地人民几乎终身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方言相应地表现出独立、复杂难通的特点,彼此之间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如存在“闽语、吴语、徽语”三种方言和一些方言岛。[10]

宁波方言属于吴方言太湖片颇具特色的次方言,既有吴语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女孩儿”一词,宁波方言称之为“小娘屄”,金华东阳市方言称之为“小内家儿”,台州市三门县方言称之为“奶人”。另外,宁波地处东部沿海,便利的海运与内河航运,高度发达的商贸经济和海洋文化,有利于宁波与外界的交流。舟山话也是吴语甬江小片的一个分支,舟山与宁波一衣带水,舟楫往来,历年海禁解除,回到舟山的人多数都是从宁波过去的,历史上舟山和宁波同属甬江文化圈,所以舟山话和宁波话十分接近,内部一致性很高。[12]

台州市方言大部分属于吴语台州片,其有6个县市区濒临东海,除了位于台州市腹地的临海市和椒江县外,有很多县市都与其他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接壤,如三门县北部与宁波的宁海县相连,西部的仙居县南邻温州市的永嘉县,西接丽水的缙云县,北靠金华的东阳市和磐安县等。台州市的整体地势较平坦,仅西南部即大陆内侧的部分地区为浙东丘陵。这种地形特征决定了台州方言带有周边各片方言的特点。与丽水市缙云县交界的仙居县,两地自古以来因仓岭古道联系密切,仙居县方言和缙云县的东乡话非常接近;台州内部自古多山地、丘陵,交通阻隔,特别是台州北部的仙居、天台两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宁波与台州之间被崇山峻岭所分隔和阻挡,台州和温州间又横亘着一条长达4.1公里、曾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公路隧道,这种地理上的闭塞性,形成了台州方言自身的相对独特性。[13]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其西面靠山、东面临海,所处地形较复杂且多样化。瓯江下游南岸境内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洞宫、括苍、雁荡等山脉,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市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温州是个多方言的地区,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温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都与众不同,成为一种特别难懂的方言,连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同属吴语区的人也难以听懂温州话。

浙江省内部的方言出现隔山不同,隔水而异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山脉、河流构成了地理障碍,它们限制了山脉两边、河流两侧人们之间的日常来往。一般而言,在山脉或河流同一侧的人群之间由于来往较多,其方言间的相似性较多,与此相应,异侧的人群因交通极为不便,交流受阻,其方言的差异性较大。

四、结语

因自然地形、地貌的组合特点,浙江省方言的分布格局与复杂程度不同。尤其是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的沿海地区,方言表现出多样化特点。浙江省方言形成、分布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外,移民、行政区划、交通、传媒教育、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等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方言的地理分布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探讨自然地理因素对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个较大的研究课题。

以往的方言研究往往偏向于定性描述,更多的是对语音、语法、词汇的列举解析,缺少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究与其他学科交融等问题,通过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辅助方言研究,增强对方言地图的可视化解释,加强方言的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对了解、认识我国丰富的语言和形态,促进语言的交流沟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

香港: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8.

[2]孙宜志.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及其在汉语中的实践[J].龙岩学院学

报,2012,(3):21-25.

[3]傅国通,方松熹,蔡勇飞,鲍士杰,傅佐之.浙江吴语分区[J].杭州大学学报(增刊),1985.

[4](法)R.布洛东.语言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徐越著.浙北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7.

[6]王文胜.处州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8.

[7]徐越.杭嘉湖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5.

[8]游汝杰.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

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7-76.

[9]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3):232-237.

[10]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

理,1991,(3):1-5.

[11]李荣.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几点意见[J].方言,1985,(2):

55-60.

[12]李如龙.汉语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许宝华,汤珍珠,游汝杰.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J].方言,

1984,(4):247-254.

[14]阮咏梅.台州方言在吴语中的内外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

文科学版),2010,(1):13-18.

篇4:八年级地理地形与地势测试题

1.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势主要特征:地势_________,呈_________级_________状分布。中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类型_________,山区面积_________。

2.五种基本地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各有哪些主要地形区?(P59图B、P60图D)

4.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势有何优越性?(p59-60)

5.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及位置。

6.读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主要山脉[15条]的名称、走向及位置。

7.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

8.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最大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名称。

9.黄土、黑土各是哪一地形区的特色土壤?

10.中国十大名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黄山)的名称及所在省区?

1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

12.下图剖面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13.读下列中国地形略图,完成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山脉F的走向为________。

(2)图中地形区:高原①是_________;盆地②是__________;平原③是________;丘陵④是_________。

(3)⑤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⑥所在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4)我国疆域最西端⑦是:____________。

(5)河流:a________,b_________;由图可知,两条河流均发源于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

(6)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D_______、E_______、巫山和雪峰山(用字母G在图中标出雪峰山)。

(7)我国第二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__和盆地。

篇5: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1、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形种类与分布以及地形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二、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教学的策略是: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三、说学情、学法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设计本节的内容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为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二课时为地形复杂多样,第三课时为山区面积广大。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二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三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1和图2.2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3页活动2、3、4三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篇6: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明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本节为第二课时,知识内容分三部分: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本节内容紧承接前面对中国地势的学习,与后面“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共同组成对中国地形的学习。

2.本节核心内容是主要山脉极其地理位置,学习本节,构建骨架,才能较好的把握其他类型的地形分布,进而形成中国整体地形分布特征。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是零碎、杂乱的,需要系统化。必须交给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

2.克服学生的惰性,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地图找、填、画。

3.引导学生对方法总结。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复杂多样地形 2.读图熟悉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3.理解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培养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描绘地理事物,绘制简单分布图的能力。

5、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及其地理位置;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篇7: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篇8:三要素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大豆 施肥 三要素 产量

在柳河县某些地区,大豆产量始终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产施肥技术尚未完全普及,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不高,肥料搭配不合理,尤其是在连年施用磷肥的地块,施用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作者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对大豆施肥效果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别选定在柳河县向阳镇、三源浦镇、兰山乡和柳河镇四个地点进行,参试地块和肥力状况详见表1。

1.2试验材料 参试肥料:氯化钾(K 50%)、磷酸二铵(N 18%、P 46%)和尿素(N、46%)。

1.3试验设计 2009年试验采用4个处理:纯氮处理,采用尿素(N46%);氮磷处理, 采用磷酸二铵(N18%、P46%) ;氮磷钾处理,采用磷酸二铵加氯化钾(N18%、P46%、K50%);无肥处理为对照。2010年试验地与2009年选在同一地块,为重茬,试验处理与2009年相同。小区施肥量:纯氮处理施尿素0.36kg,磷钾处理施磷酸二胺0.9kg,氮磷钾处理施磷酸二胺0.9kg加氯化钾1.12kg。每个处理小区面积60m2, 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施肥方法:按不同处理施肥量,老沟深施、顶浆打垄,点播株距为20cm双株,并在关键生育期间对主要性状进行定点定时调查,最终进行小区测产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要素配施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 通过试验结果显示:氮、磷、钾的配施能明显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植株根系发达、根瘤增多、植株繁茂,比无肥处理根重增加38.8%,比氮磷处理增加22.4%,比纯氮处理增加57.6%,根瘤重量比无肥处理增加131.3%,比氮磷处理增加59.5%,比纯氮处理增加268.8%。室内考种结果可以看出:氮磷钾处理的大豆株高、荚数、粒数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与无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14.5%、28.1%、48.6%,与氮磷处理相比,分别增加7.7%、18%、3.2%。从田间调查结果还明显看出,大豆单施氮肥对大豆根重和根瘤都有不良影响,根重及根瘤重比无肥处理减少11.9%和37.3(见表2)。2010年试验田设在2009年相同地块,连续进行了对比试验,从6月10日~ 7月10日每隔5天进行定点调查大豆的株高及地下部有关性状。结果表明:播后40天株高无明显差别;45天后差异逐渐明显,以氮磷钾处理优势明显。对大豆根瘤鲜重的调查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根重无明显差异,氮磷钾根瘤鲜重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播后45天比无肥处理增加27.5%,比氮磷处理增加34.2%;播后55天和播后65天氮磷钾处理相比于无肥处理和氮磷处理分别增加为353%和120%。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豆氮磷钾配施可以明显增加大豆根瘤重、从而增强其根瘤固氮作用,以此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2 三要素配施能明显提高大豆单产和经济效益 通过2009年田间试验其结果表明:经氮磷钾处理,大豆的产量在柳河县4个试验点中均居各个处理之首,平均产量为3652.5kg/ha,比无肥处理增产33.5%,纯增收4282元/ha;比氮磷钾处理增产10.5%,纯增收1342元/ha;纯氮处理产量相比于无肥处理有一定增产,其增幅达到6.9%。2010年在重茬大豆地上进行的肥料试验产量结果和2009年试验结果相同。氮磷钾处理大豆产量依然处于各个试验处理之首,平均产量3575.3kg/ha,比无肥处理增产69.4%,纯增收8932元/ha;比氮磷钾处理增产15.4%,纯增收1982元/ha。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重茬大豆的种植,只要保证氮磷钾三要素的施用合理、充足,仍然可以获得高产。同时可以看出:三要素缺一不可,各元素不可替代,不可忽略任一要素,只要滿足三要素的供给,就能明显提高大豆抗病、抗虫及抗逆性。

3讨论

通过两年连续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不仅不能互相替代,又缺一不可,施用一种元素可以增强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缺失某种元素可以减少其他元素的吸收,只有在合理配施的基础上才能够表现出高产。2009年和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元素配施,才能明显促进根系发达,植株繁茂,增加根重,根瘤数量多,提高大豆产量,比无肥处理增产33.5%~69.4%,纯增收4282~8932元/ha,比氮磷处理增产10.5%~15.4%,纯增收1342~1982元/ha。

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施用氮肥,大豆根瘤数量明显减少、根系发育差、营养生长时间延长、叶面积系数过大,最后导致产量不高。在生产上,只有氮磷钾配合合理才能使其根系发达、根瘤增加、植株发育健壮。

篇9:地势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要素 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成长 企业家薪酬

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四大类: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分配应得的报酬,形成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劳动力所有者得到工资,工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资本所有者得到利息,企业家得到经营利润,其他如技术、专利、信息所有者得到特殊收入。

以上四种生产要素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创新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冒险精神、自信、判断能力的长期积累以及对利润的直觉敏感和把握等方面素质。企业家是凭借企业家才能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做出判断、决策、创造利润的人。企业家凭借企业家才能把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和创新活动,由此使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各自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企业家的决策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企业家才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薪酬的高额性

对企业家才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重视,在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学理论上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古典经济学家们着重论述了劳动、资本和土地这生产的三要素,因此在其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部分,生产函数中的各项要素包括了资本、劳动、土地,就是没有企业家才能的位置。只有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集大成者马歇尔首次将“工业组织”与劳动、土地、资本并列为四大生产要素,并提出了著名的“四位一体”公式。“工业组织”是指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包括对生产和经营目标的选择以及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各种其他要素(土地、资本、劳动、技术等)的组织。这种“工业组织”即企业家才能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其他生产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1.企业家才能的地位和职能

关于企业家的地位,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博士在他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这样论述:社会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经理人员是协作系统因素中的关键因素,经理在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协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以便协作系统能够维持运转。这里的协调就是对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的协调,通过协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所以,同样的设备、劳动力、技术在具有不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领导下,所起的作用或所创造的财富是不同的,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关键在于该企业领导者所具备企业家才能的大小。所以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是其他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打比方说,好的科技人员好比珍珠,而企业家就是一根线,没有线就穿不成项链。而按企业家才能分配,使能为企业和个人不断增加利润或收入的企业家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促进企业家成长,使之有动力将更多的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更好地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企业家才能的职能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如果说经营管理能力所起的作用是驾驭企业人、才、物的运转平衡,那么创新能力则提供了企业向前的动力,而承担风险的能力则是瞄准远方的目标。三者兼有之则会在平衡中前进,在前进中平衡,目标才有可能达到。因此,以上三种能力是企业家才能所必需的职能。

2.企业家才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薪酬的高额性

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绝不等同于一般的劳动要素,它是一种高级生产要素。马歇尔认为企业经理人员是特别人才,优秀的企业经理是一种很稀缺的经营管理天才。在市场经济下,越是稀缺的人才、天才,越要支付较高的价格,因此企业家的高收入中包含着一份“天才租金”。企业家的收入超过社会一般人的工薪收入的部分,就是“天才租金”,它可以表现为较高的月薪或年薪,也可以表现为年终奖金(分红),还可以表现为经理期权带来的收入。可见企业家的价值在于发现市场机会创造价值。显然企业家的贡献与对它的激励力度呈正比。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3年4月28日报道,美国首席執官(CEO)1980年的平均收入是普通员工的42倍,1990年是85倍,2000年是531倍,2001年是431倍,2002年是282倍。而在我国,上海荣正投资公司2002年调查了我国100家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平均净利润超亿元,而董事长的年均薪酬4.947万元,最高的年薪10万元,最低的三个董事长公开年薪3万元以下。《上海证券报》2002年完成的以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的人员59%认为现行的薪酬制度不足以吸引和激励人才,认为公司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仅占6%,没有一个认为企业家的贡献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二、优化企业家成长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家的高风险、高智力投入比一般管理者或其他普通职业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要大得多,对企业家的心理承受力和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企业家的收入分配如果不能与其贡献相适应,会大大抑制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企业也就不可能真正搞活。我国企业家阶层的不平衡、不满足,就会使企业家缺乏敬业精神,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或违法行为,云南红塔山的褚时建现象值得深思。反贪污,反腐化,强化敬业精神是必要的,但也应该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给予生产要素提供者以应有的回报,使企业家得到应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严格监督,那样效果必将好得多。使企业家做到以企业为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较高水平的企业家薪酬制度,并推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

1.企业家成长的薪酬激励

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一方面来自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社会声誉、地位等,另一方面来自个人的物质收益,这是构成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对企业家的薪酬激励可从以下三种形式展开:

一是精神激励。优秀的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和社会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这是他们从事该职业的本钱和获得较高有形收益(或货币)的筹码。他们一般不会拿事关自己前途命运的人力资本开玩笑,而必须通过企业经营的成功确保自身人力资本的保值升值。因此,企业的成功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其努力工作的有效激励。

二是物质激励。企业家报酬是否合理对其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合理的薪酬可把企业家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股东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保证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利益的增加。面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高薪竞争,国有企业必须大幅度加薪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高薪”标准应该由经理市场价格决定,一般应不低于非公有制企业。

三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手段。在设计对企业家的激励手段时,要注意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激励效果,以免企业家可能产生短期行为。把提高企业家自身人力资本的精神激励手段和合理的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既可以刺激企业家做好企业当前的经营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企业长远经营的兼顾,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健全企业家成长的薪酬约束机制

为了使企业家的行为合理化和规范化,使他们偏离企业目标的机会主义行为能够被控制在可以被接受的范围内,健全对企业家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保持对企业家的替代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人的聘用主要通过职业经理人市场完成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一个竞争行业的企业和公司都在想办法聘请一流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的职位具有替代性,这就成了一个最大的激励因素。只要存在对经理人职位的替代性,在职的经理人员才会有紧迫感、责任感,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经理人职位及相关的收入权而努力工作。

二是建立经理人竞争机制。由于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决定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利益主体,但是,可以通过引入经理人竞争机制,把经理人的薪酬要求降低在合理的范围。目前,中国的经理人市场发育不成熟,中国经理人的经营能力也相形见拙。通过合格经理人之间的竞争,提高取得经理人职位竞争的公平性,并藉此降低对经理人的薪酬支出。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家薪酬量化的依据,按企业家才能分配对企业家成长会起到鞭策、鼓励、激发潜能的作用。因此,健全企业家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大伟:提高企业家激励的有效性.经济管理,2003年第23期

[2]唐大章:高薪造就企业家.经济管理,2003年第21期

上一篇:北站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宝宝满一周岁生日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