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2024-05-06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案例: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和能源的发展。

意义: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土地污染。引起土地资源的浪费,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案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有利影响:缺水区缓解旱情,促进水 气交换,利于水循环,补偿调节河湖水量,缓解生态缺水。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缺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P26“阅读”)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会否产生不利的影响? 3.生物资源的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P27“阅读”)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培育和改良农产品,使其产量和质量提高;人类有目的的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2.区域内转移 劳动力转移: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会遵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

劳动力分布: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区域间转移

(讲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徙,形成产业转移。

低级产业迁出带来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产业升级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 低级产业迁入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且经济获得发展

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转移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4.产业转移的结果:

实现了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主的产业型向以知识、技术、服务为主的产业类型的过渡。不利影响减少

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怎么理解这句话

[课程拓展] 作为本章教学内容的最后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不算多。但牵涉到“案例研究”和学生课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其总结性的特点要突出。而且,本节内容的出新——“产业转移与区域环境”,是典型的跨学科边缘的内容,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援用实际事例,并且尽量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是教材对标准内容的延展。同样,教学中也可以借助教材牵涉到的概念、规律、案例等,进一步拓展,将拓展的知识或概念浓缩到一些即兴思考问题上。例如课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的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显然,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解释,在学习了产业转移的一些知识后并不难,但通过这种案例设问,就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事例可以达到同样的功效,关键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到这种拓展的重要性。

篇2: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篇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 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掌握了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 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对各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 要让学生对任意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差异进行比较, 还是有点难度。

教材分析

本课时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 即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方法;二是案例分析,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进行区域差异比较。

在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中, 本教材提出了区域差异分为自然要素的差异和人文要素的差异。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和掌握区域差异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区域差异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并初步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在以日本和英国为例的区域差异比较中, 课本以案例分析的形式, 通过对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差异的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能对任意两个或多个区域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课型设计

新授课

设计思想

一、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剪辑、制作视频素材 (全国各地典型区域差异欣赏,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欣赏视频, 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差异欣赏视频) ,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习和巩固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和比较内容。

二、通过选取日本和英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图片, 进行充分运用, 反复比较, 逐一分析日本和英国两大区域的差异。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及观看相关视频素材,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征。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3.掌握英国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两大区域的异同点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的比较内容。

教学方法设计

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设计

PPT课件;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素材《区域差异欣赏》导入课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进而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授】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找出比较两大区域差异的要点, 并要求学生现场记忆;通过课件逐一呈现区域比较的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分析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原因。

老师点拨:老师强调一下注意事项:比较两大区域的时候, 既要比较区域的差异性, 同时也要比较区域的相似性。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提问:比较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时, 在方法上有哪些注意点? (这个问题既起导入下文的作用, 又起对上面知识点的复习作用。)

答案提示: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进行;既要比较两者的相似性, 又要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通过课件呈现英国和日本位置图, 观看视频, 并结合课本归纳出两国自然环境的相似性。 (提示: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比较湿润。)

2.差异性

通过反复呈现英国和日本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及两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 结合视频,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区域差异。并完成下表:

老师点拨:对各要素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时, 不仅要记住差异性的要点, 还要学会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归纳出英国和日本两国经济上的相似性。

1.农业比较

结合课本和课件, 完成两国在农业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

老师点拨:结合课件上的两国渔场形成图, 分析两国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工业比较

观看视频, 利用课件, 并结合课本, 完成两国工业方面的异同点的比较。

(1) 差异性

通过课件中的两国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的来源图、工业城市分布图,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工业上的差异。

老师点拨:日本是如何克服“临海型”这一经济特点的?

(2) 相似性

通过课本, 结合历史知识, 可归纳出两国都是“发达工业国;岛国优势”的相似性。

3.思考:

(1) 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2) 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 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三) 小组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选取任意两个相对熟悉的区域,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差异性比较。

(四) 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 课堂测试

1.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1) 都属于海洋性气候

(2) 能源均不能自给

(3) 海运条件便利

(4) 对外贸易发达

2.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3.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A、B、C、D四个岛屿中有“硅岛”之称的是_______, 图中没有画出的属于日本领土的群岛是_______。

(2) 图中E、F、G三个城市中, ______有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

(3) 日本的地形______,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

(4) H处是日本的______渔场, 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 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

(5) 日本国内正酝酿迁都计划, 日本迁都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

【板书设计】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1.农业比较

2.工业比较

(1) 差异性

(2) 相似性

篇4: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自然环境中比较稳定的因素,考纲与课程标准一样,关注地形对人类活动中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密度的影响以及地形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见下表: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重点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平原对交通线路限制较小,道路网成网状、密度大,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良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对交通线路选线限制大,交通线路沿河谷延伸,山谷中道路应避开陡坡,陡坡上线路呈“之”字形弯曲。

【例1】图1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

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 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 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 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 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规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居住区位于丘陵地带,地势高,环境好,但是工程量大。工业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位于下风向。

【答案】D

【例2】(2011年高考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2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3题。

2.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水文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减小工程量,保证车辆平稳运行,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答案】A

3. 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B. 较少占用耕地

C. 缩短运营里程D. 保护野生动物

【解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因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国策。

【答案】B

此外,地形对植被(垂直分异)、地形对气候(重要成因)、地形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地球气候周期性冷暖干湿相互交替,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其次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活动,减少了自然环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全球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整个水循环过程。如下表所示:

解决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技术,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例3】(2010年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3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 ①B. ②C. ③D. ④

5.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 旱涝灾害增多

C. 某些物种灭绝

D. 土壤肥力下降

【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4.AC5.AB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资源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分布、利用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是高考的常考点。资源问题要综合地看,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因此重点掌握①我国主要陆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学会运用地图发现信息,获取信息,判断具体资源的分布特点。②运用图表材料分析我国具体地区在资源分布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黄土高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水土流失问题。③对某一地区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这一措施作出适当的评价,如运用地图中的信息和有关资料对我国南水北调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选择。

6.(2011年广东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有自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题干表述的信息可以推断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水的侵蚀、溶蚀和人类对植被破坏造成的石漠化现象。

【答案】C

此外,资源的加工利用与产业发展近两年成为广东卷关注的重点之一,如广东卷2010年第41题,分析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等资源利用中的产业发展。

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是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产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地理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天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五类,主要掌握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要辩证地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每年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台风,既要看到它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房屋,中断交通、通信,造成海难事故等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它带来一定降水,降低气温,缓解我国南方旱情等有利的影响。

7.(2010年广东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D. 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题探讨沙尘暴的影响,不是直接分析沙尘暴的危害,而是关注“降尘”,因此要辩证地看沙尘暴的危害,降尘有利于补充土壤的无机盐类,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D

本章考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是教材中是举例的方式阐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考纲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拓展开来,地形的影响可以开设专题,既探讨地形对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也探讨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都要逐一分析,同时加强方法归纳,总结规律。

(作者单位: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责任编校 李平安

篇5: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理解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能够辩证的分析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3.理解产业转移过程中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为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

(1)有利影响 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供给各地充足的能源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负面影响

(3)应对措施

山建设 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大量农田,浪费,破坏 污染、土地和

造成、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等

合理 矿产资源,提高利用

大力治理,积极推进矿山环境

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推进 矿

合作探究一:

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材料二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如:2002年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为14亿吨标准煤。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材料三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邻近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等城市相距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有哪些?

(2)煤炭开采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三节

合作探究一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正面: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等;负面:环境问题,破坏土地资源,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自主学习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大型工程:中国的、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 大利亚的(2)影响:(对调入区而言)

;澳①增加水源,扩大水域,缓解

缺水;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

水量。

②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

。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

合作探究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三个方案,分别是什么?

(2)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三节

合作探究二

答案(2)有利:水量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不利:东线:土地次生盐渍化;中线:移民问题;西线:正在规划,引发生态问题

自主学习

3.生物资源

(1)负面影响: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 减少。

(2)正面影响: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提高了土地的 和改良弄产品,使其 ; 产品提高了饲养的。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东水西调 D.北水南调

2.洛杉矶所处的农业带是()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和林牧业区 C.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D.亚热带作物区

3.影响上题所述农业带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光热 B.水源 C.土壤 D.地形

4.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①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

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④阻碍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5~6题。高二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三节

5.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6.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7.下列关于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B.在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植树造林,主要可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C.导致秘鲁渔场鯷鱼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D.人类可以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帮助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因而不用担心生物资源的灭绝

二、综合题

8.读“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高二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三节

(1)材料一图中A地区的地形区名称是

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

()

(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鄂尔多斯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4)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和消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的特点,从而使得很多国家都建设了调水工程,将水资源充足地区的水调至缺水严重的地区。由图中可以看出,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而许多城市、人口则集中在南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所以该地应进行北水南调。2 答案 C

解析 根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可知,美国的中部平原为小麦带和玉米带,东北部为乳畜带,东南部为棉花带和亚热带作物区,西部的高山、高原发展了大牧场放牧业,而洛杉矶所在的沿海地区则发展了水果和灌溉农业。3.答案 B

解析 该地处于亚热带大陆的西岸,尤其是炎热的夏季降水较少,因此在这里发展水果和灌溉农业需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条件。4.答案 A

解析 煤炭开采会破坏地表造成水土流失,采矿后易导致地面塌陷,废渣会污染环境。的危害。5.答案 C

解析 根据经纬度、河流及区域轮廓可判断,甲图位于里海沿岸,乙图位于两河流域,两区域附近共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天然气。6.答案 D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一章第三节

解析 在两水域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水体污染,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7.答案 A

解析 B项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主要起到防风防潮的作用。

二、综合题

8.(1)C(2)C

(3)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

篇6: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50分)

读某地区地理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山区一般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一般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是为通过更多山村

B.山区一般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是为增大线路密度

C.山区高速公路尽量走直线,主要是为了减少污染

D.山区高速公路尽量走直线,主要是为了缩短里程、降低成本

解析 山区一般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是为减小线路坡度;山区高速公路尽量走直线,主要是为了缩短里程、降低成本。

答案 D

2.影响千脚落地屋建设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为山区,该地千脚落地屋的建设主要与当地地形有关。

答案 A

读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聚落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主要有( )

①地势平坦,利于村落建设 ②水源丰富,利于航运 ③两山环抱,河谷开口向东南,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④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由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多为平原,地势平坦,利于村落建设;图中的西坞并没有分布在河流附近;由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聚落位于两山之间的河谷中,河谷开口向东南,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长江下游地区红壤广布,土壤肥力差。

答案 C

4.俞坞上下两村的空间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俞坞上村主要向南北方向扩展,形成团块状村落

B.俞坞下村只可能向河流下游扩展

C.两村向周边山坡扩展,形成新的村落

D.两村连并,形成长条状聚落

解析 由于俞坞上下两村位于河流沿岸,聚落形态呈条带状,其空间发展趋势最可能是两村连并,形成长条状聚落。

答案 D

读我国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是甲处( )

①地势较平坦开阔 ②河流汇聚,水源充足 ③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④海拔较高,气温更适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由等高线数值和密度可知,甲处等高线数值较小,且稀疏,说明此处地势平坦开阔,位于河流汇聚处,水源充足;从图中无法判断出该地矿产资源是否丰富;甲处海拔较乙处低。

答案 A

6.关于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L1线较L2线长,坡度小,造价低 ②L1线较L2线短,坡度大,造价高 ③L1线较L2线长,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 ④L2线较L1线短,沿途空气质量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由图可知,L1线较L2线长,造价较高,L1处部分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L1线沿途有景点,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而L2线距离化工厂较近,沿途空气质量较差。

答案 C

7.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

A.寒潮—霜冻—干旱—火灾

B.台风—暴雨洪涝—干热风

C.地震—滑坡、泥石流—疫病流行

D.暴雨—海啸—火灾

解析 地震能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灾害过后导致疫病流行。

答案 C

我国某地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读图,回答第8题。

8.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解析 关系图表示了对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

答案 D

9~10题图

如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路示意图,该地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9~10题。

9.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是( )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10.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干旱 D.泥石流

9~10.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这主要是由于该地的坡度较大,呈“之”字形修建公路可以减少工程量,也有利于行车。第10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夏季多暴雨,地势起伏大,当地的植被破坏也严重,因此该地的公路会遭受泥石流影响。

答案 9.C 10.D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蕴藏的淡水资源。

答案 C

1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解析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的冰川在加速融化,其分布面积和蕴藏量在逐步减少。

答案 A

13~14题图

如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都位于河谷地带

D.都位于北方地区

解析 滞洪区指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由图可知,图中滞洪区均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答案 A

14.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稀少 B.降水量少

C.河网密度小 D.平原面积小

解析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这是我国西部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15.有关全球变暖对下图所示两区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北坡雪线升高,南坡雪线降低

B.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短时期内尼泊尔有些高山湖泊可能引发洪灾

C.全球变暖,马尔代夫周围海域珊瑚生长旺盛

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旅游业和渔业将有更大的发展

解析 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雪线都要上升。冰川大量融化,短期内尼泊尔有些高山湖泊可能引发洪灾。全球变暖,破坏海洋生态,珊瑚有些会死亡。全球变暖,马尔代夫海拔低,有被淹没的危险。

答案 B

16.我国CO2的排放量较大,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答案 D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18.解析 滑坡、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降水特征和地表松散物质多少有关。防御此类灾害应植树种草、修建护坡工程等。

答案 17.C 18.D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领域。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满足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需求。读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0.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B.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区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19~20.解析 单纯开发矿产资源,一方面难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甲地应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结合图示知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与黄土高原,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乙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答案 19.A 20.B

如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

解析 读图可知,如果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凸出部分与南岸之间的水道将被泥沙淤积,所以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岸堆积,北岸侵蚀;因河漫滩一般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可以判断河流流速减缓,侧蚀作用较强,下蚀作用较弱。

答案 A

22.下列关于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B.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C.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水灾害

D.筑堤束水,蛇曲地貌将无法继续发育

解析 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但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增强河流的通畅性,减少泥沙沉积,减轻洪水灾害;筑堤束水,即在河流两岸修建水坝,不让河流分流,并加快流速,把泥沙更多地带到海里,蛇曲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答案 B

23.如图中有关南极企鹅数量变化的信息可以反映( )

A.人类捕杀是影响企鹅数量的主要因素

B.企鹅数量的变化与气候有关

C.人类对南极大陆的影响自人类踏上南极大陆开始

D.全球变暖导致企鹅数量变化

解析 此图可反映出企鹅的相对数量与降雨量有一定相关性,说明气候的变化会影响企鹅数量。

答案 B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解析 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生物能源,工业社会阶段以消耗矿产资源为主,后工业化阶段为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答案 D

25.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农业社会主要利用生物能源,故导致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

(1)与平原比较,山区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________的选择、交通运输________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以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比较大。第(2)题,山区为减少建设成本,降低施工难度,以公路为主。第(3)题,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第(4)题,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比较多的居民点。

答案 (1)方式 线路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地形平坦,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27.阅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新疆近30年来,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湖泊水位上升,面积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增加。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第(2)题,表中数据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利弊两方面。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旱情,有利于农业生产;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短缺,不利于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

(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

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28.3月我国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读图,分析此次寒潮对甲、乙、丙三农业区的影响是否一样?说明理由。(10分)

答案 不一样。对甲地影响最小,甲地为三江平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几乎不能生长农作物。对乙地影响次之,乙地为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强降温会威胁小麦安全越冬。对丙地影响最大,丙地为珠江三角洲,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很多作物正处在生长期,降温幅度较大,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如图“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峻后果有哪些。

(2)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________面积最小。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

答案 (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2)夏季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篇7: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知道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重点

篇8:浅谈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九五四年美国学者提出“环境科学”概念。一九六二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尔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 是一部有影响的环境科学著作。她通过揭示农药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 阐述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提出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特别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所谈的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生活环境。主要指人维持生活所直接需要的许多自然因素, 但也包括了一些被人化了的自然因素, 某种意义说它可以称为是社会因素。所以, 人类的生活环境包括了:空气、水、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矿物、太阳辐射等;还有农业生产中所驯化和改良了的动植物;通过工业来制造的食物、机器、设备、各种建筑物、公用设施、工厂、企业等;以及人类劳动建造的交通设施、大小城市、运河、水库、名胜古迹, 等等。上述许多自然因素都是适应人类的需要被纳入生活环境中的, 另一些因素则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人们在自然基础上改造加工出来的, 它们共同组成人类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和决定社会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状况, 规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当前, 从全球范围到区域环境污染面临着严峻的现状, 当然, 环境对人类健康损害也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首先是大气污染, 最主要的来源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合理的开发和认识上的局限性, 以及滥用科学技术,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如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尘、粉尘以及其它有害物。其次, 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在大气与地面之间形成二氧化碳层, 导致温室效应。再者, 过多的排放哈龙类物质, 如氟利昂物质, 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出现了臭氧空洞。另外, 各种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 污染了水源和生活空间等等。

污染物通过污染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人类必备的生存条件, 空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以多种形式损害人类健康。“病从口入”, 大都是通过食品污染而使人体受到损害, 污染食品的污染物, 往往又并非只是直接污染了进口的食物, 而是经过几次污染物的转移而实现的。例如: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水俣湾的水俣事件, 水俣病的形成, 首先是金属汞进入水体, 进而通过水体中微生物、浮游生物的摄取进入其体中;鱼再以微生物、浮游生物为食, 使污染物再次被转移并聚集起来;当人食入被污染的鱼, 便成为最终受害者。“病从鼻入”, 当大气被污染, 其危害是通过呼吸道而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物通过鼻孔进入鼻腔, 对鼻粘膜产生刺激作用, 进而被导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对肺泡产生不利作用。例如,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在洛杉矶城市上空出现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 致使整座城市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 刺激眼、喉、鼻, 引发眼病、喉头炎, 以及头痛等一系列症状。“病由眼得”, 大气污染中的某些强列剌激物, 诸如臭氧、醛类等, 则直接致害于眼部。另外臭氧空洞的出现, 使地球表面太阳紫外辐射量增加, 直接威胁地球表面人的眼部, 造成白内障病人增多。“病从耳入”, 例如噪声, 亦即人们并不需要的各种声音, 并没有什么污染物质进入人体, 但同样会损害人体健康。噪声不仅令人烦恼、干扰睡眠等, 而且会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消化不良和胃溃疡等疾病。因此, 噪声常被称为“无形的杀手”。“病从皮入”, 某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例如硫酸以及有机磷农药等, 它们的危害往往通过皮肤直接产生, 甚至能渗透到人体组织、器官。如果紫外线强烈, 能导致皮肤癌等病症。像放射性污染是辐射造成的。这些有害的辐射线, 一旦高强度的照射人体时, 分别产生穿透和电离作用, 使人体常到破坏, 因而使人产生恶心、呕吐、昏厥等现象, 重者会引起恶性肿瘤、骨癌、白血病等。

环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人类在面临严峻的形式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类随着认识自然能力的不断加大, 以及过去可借鉴的经验。走预防为主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环境压力的不断突出, 人类审视和深刻总结自已走过的工业化道路, 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心思想就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改善人类生活的空间质量。具体措施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从分散治理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从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转变;增加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走防患于未然之路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 体现着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表现出人类对于环境的有所作为。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是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之后所采取的主动行为, 亦即向污染宣战。

以预防为主, 还体现在人类自身方面, 当今的任何环境都不可能净化掉工业社会带来的污染, 只是程度大小而已, 所以人类在治理环境污染人同时, 应积极开展各种健身活动, 大力提倡普及全民健身运动, 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提供室内活动场所,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特别是将锻炼寓于娱乐之中, 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体育活动, 增强自身素质, 抵御污染空气等方面的侵袭, 保持健康的身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自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文同爱.环境保护对象研究[J].武汉大学, 2004.

[2]李笑春.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N].内蒙古大学学报, 1993 (03) .

上一篇:音乐新课程标准试卷下一篇: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