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2024-04-23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共15篇)

篇1:《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教学方法:

讲述与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断,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用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准备阶段 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对学生分组。 欣赏歌曲,按教师的要求成立学习小组。 创设轻松的情境,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新课导入

学习阶段 ((承转)屏幕投影各种地图,以游北京并结识新朋友――地图进入学习情境。 观察、体会 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屏幕投影天安门广场平面图,设疑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公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思考、回答,观察,动手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计算的能力

屏幕投影,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 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屏幕投影,图和练习题等。

简单总结。 边学边练, 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结论。

屏幕投影动物圆图,引出方向的问题

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看录象了解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 投影相关的练习学习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投影世界公园导游图局部,引出指向标定向的问题,并讲解方法,接着加以练习观察,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应用 把设计的活动贯彻始终

投影带经纬网的地图,提问旧知识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紧跟练习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播放录象,拓展实用知识。 回答问题,并了解更多实用知识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形象的比喻引出图例的知识,出示练习巩固知识。 自学、观察、比较掌握常用的图例,并会加以识别 学以致用,试着画校园平面图。

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给出结论、提问。

投影设计好知识结构。 积极回顾所学内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篇2:《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记住地图的三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2.学会利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3.掌握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网或指向标确定方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地图总结出地图的三要素并能通过练习掌握在不同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地图三要素的识记并能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2.利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难点】

掌握在经纬网地图或指向标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引导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

生:地图。

师:对,就是地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地图吗?都见过什么样的地图?

生:北京市旅游图,天津市政区图,小区地图、、、、、、师:非常棒,这些都属于地图。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地图都包括哪些要素?我们如何从地图中提取想要的信息呢?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阅读地图,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6页,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二)展示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同学们读一下学习目标?

生:某位同学们起立朗读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书本16-2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拿出红笔,在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时间5分钟左右,现在开始。

生:自主学习。

师:时间到!老师看同学们预习的都很认真,接下来咱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师:(给出几幅不同的地图)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这几张地图的共同之处,待会老师请同学们来展示你们讨论的结果,时间2分钟左右,现在开始!

生:积极讨论。

师:时间到,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好,A同学们来回答。生:每幅地图都有自己的名字,地图的右下角都有用符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师:这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每幅地图都有自己的名称,这个名称叫“图名”,而地图右下角的符号叫做“图例”。还有没有同学来作补充?好,B同学来补充。

生:每幅地图还都有一个箭头和小线段。

师:非常棒!那么这个箭头和线段代表什么意思呢? 生:方向和比例尺。

师: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所以咱们可以概括出,图例、方向和比例尺是构成地图的三要素。接下来咱们具体来学习一下地图三要素之一的方向。

对于方向,同学们知道哪些?

生:东、西、南、北。

师:除了东西南北这些基本的方向外,还有其他方向的表示,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给出图1),有了这幅图咱们就可以准确地说出不同方位的方向了。好,咱们来通过几幅图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方向的掌握情况(给出图

2、图3和图4)。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上如何来判断方向呢?

请同学们判断图2中A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图3中公路在村庄的什么方向,图4中校门在田径场的什么方向。先自己独立思考一分钟,再小组讨论2分钟,现在开始。

生:自主思考并讨论。

师:时间到,老师请同学来回答,C同学们来回答。

生: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公路在村庄的东南方向,校门在田径场的东南方向。师:这位同学回答的正确吗?同学们都认为他回答的正确?咱们先来看看正确答案。

生:对正确答案表示质疑。

师:同学们肯定是根据小学时学习的“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判断的吧?但是图2中有经纬网啊,仔细想想第一节讲经纬网的时候老师如何教同学们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断的?

生:回想第一节课内容,正确回答图2的问题。

师:在图3中,好像已经给出北的方向了吧?这个时候还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 生:经老师提醒正确回答。

师:咱们来总结一下: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线和纬线的方向来进行判断;在指向标地图上,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来判断;在一般地图上利用“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解答。

图1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图2 经纬网地图

图3 指向标地图

图4 一般地图

(四)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师:下面咱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这周末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动物园玩,但是所有的门票都被老师遗忘在动物园里的熊猫馆里了,现在需要同学们闯过三个关卡,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第一关:请根据这张动物园地图(一般地图)告诉我美洲动物区在象馆的什么方向?

生:轻松回答,西南方向。

师:恭喜同学们成功通过第一关。第二关:同样是这张动物园地图(经纬网地图)告诉我狮虎山在美洲动物区的什么方向?

生:稍有迟疑,正东方向。

师:回答正确。第三关:还是这张动物园地图(指向标地图)告诉我熊猫馆在狮虎山的什么方向?

生:答案有分歧。

师: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应该如何判断? 生:正确回答。

师:恭喜同学们顺利通关。

(五)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已经学习完了,老师请同学根据咱们黑板上的板书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D同学你来回答。

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节课主要知识。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加练习,下课!

五、板书设计

地图的判读

一、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

篇3:《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由于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另一种直观的语言, 能有效地将地理知识进行多维化的展示, 因此,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 能够合理地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不仅方便学生记忆,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一) 有效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地图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通过不同的图标向学生展示复杂的地理知识, 使得不同的地理知识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反复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和绘图训练, 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例如, 教学“地形地貌”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条件绘制不同的地形地貌, 以此强化学生对不同地形的理解, 如海拔800米的山岭以及海拔600米的山岭在图中的不同, 进而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的抽象性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地图知识。而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让学生进行绘图和读图, 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各种地图形象, 增强他们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的不断完善, 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加强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城市和居民点分布”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城市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交通线路图等信息, 总结出一些规律, 进而有效地判断出不同城市的不同自然、人文条件带来的不同影响。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地图分析事物的意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使用意识是地理教学合理运用地图的前提之一, 学生只有具备这种意识, 才能有效将地图与地理结合起来。为此,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地图对地理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例如, 在学生面对一组不同类型的地图时, 可以要求学生先根据地图与地图之间的不同来提出问题, 并让学生尝试去自主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教师再进行系统解答, 以此加深学生对地图的认识, 培养其综合利用地图进行分析的意识。

(二)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是运用地图知识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地图进行教学还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去认识读图时所遇到的图例名称和符号的意义, 进而一步步培养其读图能力。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以后, 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读图, 不能盲目读。此外, 在读图过程中, 学生需要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注重细节, 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会从错综复杂的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但是, 仅仅具备基础的识图能力是不够的, 抽象的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因此, 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 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能力

由于初中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地图, 因此, 学生对于地图的利用还不太熟悉, 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利用地图来查找地理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另外, 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画图习惯的培养。例如,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边看书, 一边模仿绘制课本中的地图。

三、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口述和理论结合是主要的教学模式, 而这种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了。地图作为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地图教学, 能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 能够有效简化教学过程, 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散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有效促进地理学科的教学。但是在地理地图教学的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相应的问题, 如加强学生的地图基础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等。

摘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合理地将地图教学融入其中,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要想能够合理应用地图教学方式, 还需要我们不断明确其基本的教学要求,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其教学目的。为此, 本文在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地图教学的重要意义之后, 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又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 以期能够切实做好初中地理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图教学,基本要求,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世平.探讨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0) :128.

篇4:《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

关键词:地图;基本要素;地理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理范围和地理事物的详略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引导】

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实地测量练习,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学法:实例分析、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设问质疑、自学归纳。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解决办法:讲解、观察、讨论、实验、应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知识能从感官经验向抽象理性跃升。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绘制校园平面图,比例尺;第二课时: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彩笔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计算机、投影等电教设备

3.教学课件:计算机投影演示——“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基本要素——绘制校园平面图”、有指向标、有经纬网等各类型地图。

4.互动要求: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读书、提问、回答、演示、讨论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二、新课

1.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实物地图、“地图与信息获取”

提问: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为什么人们使用地图?

总结:方便使用、直观、概括性强,其所表现的范围内容及详略等有多种类型规格,适应多种用途。

2.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画学校的平面图

(1)各组选派两名代表熟悉校园;

(2)代表返回教室,分组画学校平面图:一组画在黑板上、其他三个组画在八开的白纸上;

(3)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4)学生交流感受和经验;

(5)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投影“地图的基本要素-绘制校园平面图”,以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

(6)所有学生在纸上再画学校的平面图。

3.课堂作业

屏幕展示作业内容(Flash小动画),由几名同学上前操作电脑,完成几个“方向判断”、“请对应景物与其在地图上的表示方式”等几个小游戏。

4.小结:学生谈各自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参考文献:

李文田.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变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二中学)

篇5:《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分析?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这两项技能,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过接触。本节教学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图方向的辨别等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感受地图之美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学生回答:地图等。

学生通过课件浏览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临沂市地图、景点旅游地图等地图图片。用一些地图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之美”,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讨地图之用交流探讨?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组内交流

展示汇报通过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图知识的必要性。

承转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阅读地图之法识图例(一)地图“语言”──图例?

课件显示一些常用图例

师引导点拨:图例是对地图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1.尝试对照课件或课本自学本部内容

2.以竞赛活动的形式练习运用:写出下列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竞赛活动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阅读地图之法学比例尺(二)地图“语言”──比例尺

多媒体出示本小节的学习问题:

(1)比例尺表示_______比____缩小的程度。

公式= 。

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______式、________式、________式三种。

(2)乙图中,台湾岛地图的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为 式,转化为数字式为 ,用文字式表达为 。

(3)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地图上的直线距离约是7厘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 为 千米。

(4)比例尺的大小:数字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

师引导点拨:

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 000厘米

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1.学生对照自学提示,尝试学本小节内容

2.组内质疑交流,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3.找一位同学上前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并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学生讲解:首先要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承转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

阅读地图之法辨方向(三)地图“语言”──方向

方法一:

一般定向法,动手指一指

课件展示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位。

篇6:《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反思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

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3)同学们能否利用线段给出的比例尺,计算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

(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

篇7: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教学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感受地图的用途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过地图吗?比如你想去动物园参观需要寻找景点,请问你会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热点地区的位置,需要参考什么地图?

学生回答:导游图,世界地图等。 用一些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的用途广泛,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承转 那么什么是地图?如何在地图上获取各种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学会阅读地图 比例尺

(1)多媒体出示台湾岛地图出示问题:

比例尺的概念

公式

(2)多媒体展示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

师引导点拨:

强调: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值,是一个分数。转换时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100 000厘米

(3)提问:在台湾地图上,量得高雄到台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4)活动:判断比例尺的大小

归纳总结: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活动: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请问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归纳总结: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愈小,要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 比例尺应愈大; 反之,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学生回答,联系小学时学过的知识

(1)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练习:巩固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可以互相转换。找同学给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的转换

学生讲解自己量算高雄到台北间的实地距离的思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归纳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围的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有什么关系。

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通过学生的讲解,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法。

通过习题,让学生会判断比例尺的大小,记住要点。

利用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的实例,来归纳。学生记起来更好接受。

篇8:《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理范围和地理事物的详略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学引导】

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实地测量练习, 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

学法:实例分析、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设问质疑、自学归纳。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解决办法:讲解、观察、讨论、实验、应用,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对知识能从感官经验向抽象理性跃升。

【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绘制校园平面图, 比例尺;第二课时:地图上的方向, 图例和注记。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彩笔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计算机、投影等电教设备

3.教学课件:计算机投影演示———“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基本要素———绘制校园平面图”、有指向标、有经纬网等各类型地图。

4.互动要求: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读书、提问、回答、演示、讨论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 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 浑身绚丽多彩。” (迷底:地图) 同学们猜得对, 是地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二、新课

1.投影多媒体课件, 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实物地图、“地图与信息获取”

提问:让学生观察, 归纳总结为什么人们使用地图?

总结:方便使用、直观、概括性强, 其所表现的范围内容及详略等有多种类型规格, 适应多种用途。

2.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画学校的平面图

(1) 各组选派两名代表熟悉校园;

(2) 代表返回教室, 分组画学校平面图:一组画在黑板上、其他三个组画在八开的白纸上;

(3) 学生讨论、汇集在画平面图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4) 学生交流感受和经验;

(5) 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 投影“地图的基本要素-绘制校园平面图”, 以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画校园平面图的一些基本技能;

(6) 所有学生在纸上再画学校的平面图。

3.课堂作业

屏幕展示作业内容 (Flash小动画) , 由几名同学上前操作电脑, 完成几个“方向判断”、“请对应景物与其在地图上的表示方式”等几个小游戏。

4.小结:学生谈各自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摘要:地图,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是进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为了讲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可以先把课本上的地图暂时放在一边, 另外从网上找一张右玉县的地图。因为是自己生活的熟悉的地区, 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 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也确实如此。

关键词:地图,基本要素,地理原理

参考文献

篇9:《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关键词】地图;地图学习;地图技能

地图基本技能是地图学习,甚至地理学习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应加强读图、析图、记图、绘图等地图基本技能的学习。

1.读图技能的练习

学生在地图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是缺乏读图技能。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以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读图时要注意图名、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对地图要有目的、多角度的分析,提炼出地理特征、规律以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准确理解地图内涵,灵活应用地图信息。

(1)掌握正确的读图顺序

在阅读地图时,先强调地图的名称,再熟悉图例。此外,不同类型的图形在阅读其内容时,具体的顺序也不相同。

①对于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图形,如政区图、地形图等,可以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②对于表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和特点的图形,如地球运动图、人口增长图等,可以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如,在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时,从春分开始,依次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顺序阅读。③对于表示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图形,如地理特征图、模式图等,可以采用按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

(2)掌握图形的基本特点

不同的图形具有不同特点和用途,掌握图形特点,不仅有利于读图,也是学生正确绘图的基础。例如,在阅读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例”或“比重”。二是各构成要素的比例总和为100%。三是构成要素只是三项,不可增减。四是三项要素的数据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掌握了这些关键点,原本复杂难懂的图形变得简单明了,读图也就轻松自如。

(3)具体图形应灵活阅读

不同类型的图像有不同的读图顺序和方法,所以应根据具体的图形,结合上述方法灵活的阅读,而不能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去读千变万化的图形。

2.析图技能的练习

要读懂地图,就要深入分析地图,即析图。析图是在读图的基础上,力求找出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所获得的地理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处理,用来阐述与图形有关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地理核心理论。

(1)地理图形要素的综合分析

地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形成综合的地理图形,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由多个具有相互联系的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图形。因此,教学中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引导学生找出所给图形中标出或隐含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二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例如,分析某区域图时,先要在图中找出各个地理要素;其次,要说明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如纬度位置与气候的关系。

(2)地理图形要素的想象延伸

想象延伸就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一个区域中的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延伸到相邻或相似的其它区域中去。第一是空间分布延伸:①从交通干线方面的延伸:区域中主要交通干线向外延伸,通过的主要城市、大江大河、地形区、工业地带……②从河流方面的延伸:区域中主要河流向外延伸,通过的主要地形区、省区、注入的河湖海……第二是季节变化延伸:①从气候延伸,分析本区域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②从水文特征延伸,分析区域不同季节的河流水文特点;③从植被、外力作用等其它方面进行延伸。

(3)地理图形要素的对比分析

对比有三个要点,一是差异性,二是共同性,三是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如对西欧与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比分析,就应该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去分析。

3.绘图技能的练习

绘图是图形记忆和理解的过程。绘图过程就是学生模仿、记忆、想象的过程,能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较短的时间里构建比较完整的地图系统。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关键是要给学生提供机会。例如:在学完地图三要素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张学校或家庭的平面图。学生绘图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加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和绘图技能。

4.记图技能的练习

在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时,通常需要记住地图的轮廓形状。在教学中常采用象形记忆、绘图记忆等形象思维进行记图练习。

(1)象形记忆法

象形记忆法就是指将简单的图形通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发挥想象将某些地理事物与其相似的事物形象比拟,运用形象来记忆的方法。例如,黑龙江省像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天鹅的故乡);陕西省像一个蹲着的兵马俑(秦兵马俑出土之地);云南省像只开屏的孔雀(我国著名珍奇动物孔雀产地);世界的大陆部分形似倒置的三角形;巴西和印度的轮廓是三角形;山西省似平行四边形;吉林省如三角形等。

(2)分解组合法

对于复杂的图形,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而熟悉的部分,便于发现其地理事物的关联性与差异性,也便于学生对图形的记忆与分析。例如,非洲大陆可分解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的组合。

(3)绘图记忆法

在地图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直接在空白图上填写地理事物外,更要学生以空白图作为底图,先绘空白图,然后在图上填写内容。这种先绘图再填图的练习方法不仅能牢固地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能帮助记忆区域轮廓。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用图、读图、析图、绘图等地图基本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础所在,顺应国际地理教育发展趋势,体现新课改精神。由地图基本技能,发展到图形整合、图文转化,乃至无图思考的地图学习能力,是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想象及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篇10:《地图》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地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方便,如交通旅游、行军打仗、资源调查、天气预报等,往往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人们会读地图、用地图,那么,识辨地图上的方向,是读图、用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板书

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启发引导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同样在地图上适用。然后让学生说说地平面上有哪八个方向?

电脑展示

鼠标点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逐个点击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确认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动物园导游图”让学生读图回答:

①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东南)

②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西北)

③孔雀馆在金丝猴馆的什么方向?(正西)

④在这幅无经纬线、也无其他指示方向的地图上,你是如何来确定方向的?

动物园导游图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在这种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方向。

读图讨论

电脑展示“某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该图与刚才的“动物导游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以学习小组讨论、分析“想一想”提出的问题和归纳公路方向的变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某村平面图

想一想

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归纳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

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

①A在D的什么方向?

②D在C的什么方向?

③B在D的什么方向?

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①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

②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别,没有南北方向之分。如图中:C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东正西方向,即C在D的东方,D在C的西方。地球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地球一周360°,要选择两点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前方的在东——C,后方的.在西——D。

③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了。如图中:D在B的西南方,B在D的东北方。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

一是假设组合法

a.先看B、D的东西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东,D——西;

b.再看B、D的南北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B——北,D——南;

c.各点的方向组合起来,B——东北,D——西南;

d.二者的相对位置:B在D的东北方,D在B的西南方。

二是定位组合法,如B在D的什么方向?

a.确定定向点——B,参照点——D;

b.以D确定B在D的右上方;

c.D点向右——东,向上——北;

d.组合右上——东北,所以,B在D的东北方向。

提出问题

在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经纬线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方向?

引导分析

电脑展示下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启发、边分析。

1.经纬线特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或圆弧形)。

2.辨别南北极: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北极(如甲图);呈顺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南极(如乙图)。反之,根据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也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

3.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

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甲图),中心是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它周围的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北(D)外南(C),顺西(A)逆东(B)。

对于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乙图),中心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南(D)外北(C),顺东(A)逆西(B)。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提纲进行简单小结,强调重点在于运用。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下图中为某村路标:

已知该村正西为火车站;(F)

向东有影剧院、农机站;(E、D)

向南为百货商场及乡政府;(B、A)

向北通往县城并经过学校;(G、H)

向西北经过农产品加工厂去林场;(C、I)

该村东南有海滨浴场。(J)

篇11:初中地理地图教学 文档

克井一中张麦娥

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地图,巧用地图,妙用地图,用活地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质。初中地理教材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各类地图:有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的示意图;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我就多年的地理教学生涯中对图片的教学与应用作的一些有益的尝试作以下总结,也叫抛砖引玉,以与大家共享。

1、重视地图“学习地理必须运用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视利用地理图像。俗话说:“授人已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阅读地图?一看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指明此图表所属,这是读图的前提。与老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更突出了从图表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图片分散到各章节中,且图片大量增加,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图片,不然有可能会造成张冠李戴的局面。二看图表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三看图表内容。看时要细,要详。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2、精选教学挂图教学挂图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得着的直观教具。

一、乱用教学挂图在悬挂时没有遵循“左图右书,兼顾全体”的原则,挂图不醒目不显眼,导致部分学生看不清,课堂纪律混乱。教师指图不准确,“东南西北”的地理图上方位用词不用,被随口称作“上下左右”。

二、滥用 为配合全国各地的地理教学教学挂图往往会兼顾南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去选用挂图。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相关挂图就给挂上,一方面是黑板太小挂不了。一方面教学中难点也突破不了。太多太滥,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不用 受评价体制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重结果,轻过程。认为使用挂图不仅花精力费时间,效果还不好。

篇12:《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训练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地形剖面图)教材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完成 做一做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构成和等高线的阅读方法,现在再给你们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小组讨论,讨论后,由学生代表上台做讲解。请阅读?quot;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每小组集中讨论一种地形,要求对比说明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特点和所对应的等高线形态的`特点,同时请同学们读图时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

(2)等高线间的疏密所对应的地表形态;

(3)等高线弯曲方向和高度变化的关系;

(4)特殊地形所对应的等高线的形状

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纠正、补充。

(总结板书)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疏密:稀疏表示缓坡

密集表示陡坡

2.等高线的形状:弯曲部分向高处凸表示山谷,向低处凸表示山顶;

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有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计算机演示)动画:地形剖面图

教材生动的描述: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

(板书)地形剖面图

(学生活动)提问:刀从哪儿切?(明确剖面线的含义)在地形图上如何做切面?发给学生地形图,在教师指导下:

1.确定剖面线位置;2.在下方划线段平行于剖面线;3.做一个纵轴的高度表,形成一个坐标系;4.从等高线和剖面线交点处做垂线,到高度表所指示的坐标点处;5.连接所有的坐标点,绘制完成地形剖面图。

(反馈练习)习题

(总结)通过本章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这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下一章学习的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和以后各章学习都会用到的,我们必须要学好它。

〈板书设计〉

2.等高线的特点

⑴等高线的疏密:稀疏表示缓坡

密集表示陡坡

⑵高线的形状: 弯曲部分向高处凸表示山谷,向低处凸表示山顶;

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有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地形剖面图

〈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地形图、示意图,通过读图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建立起对地形图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由于读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信息量很大,学生又是初次接触这张图,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会感到困惑,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本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由空间到平面的转换方法。教材中的读图编排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这部分内容,用多媒体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图初步学习了地形图的知识后,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

进一步得到巩固,这个环节的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主要是组织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的形态特点,总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愿意主动参与。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读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价值观念上,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探究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的制作

1.制作材料及方法

(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山体最好切割成六层。每层穿两个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框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立柱上标高程。

(4)固定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在底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固定。

(5)等高线图的绘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较厚的白纸,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图一张,标明高程。

(6)安装:将山体模型的各层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

2.使用方法步骤:

(1)底板上有山体模型,向学生说明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为550米。让学生形成山体印象。

(2)依次加入每个高程(从100米到500米)相应的薄膜框架。侧视可见山体,俯视可见等高线图。

(3)将实体模型从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底板及木框。这时,侧视仍可显出山体,俯视则可见清晰的等高线图。

篇13: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法的拓展应用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与日常的生活和其他的科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通过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能有效帮助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地图教学法是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意识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的地图主要可以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因此,针对初中生的地理教学应当在原有地图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湖中的地理教学课堂更加科学细致化。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材中的地图课根据其科学体系将其划分为以下的三种类型:

(一)自然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自然地图指的是用来表示自然现象或者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些列符号,在教材中多用来表示经纬线等示意图,或者是表示地表地势的地形图,也可以是表示地域地区等的区域图,还可以是表示气候类型等的自然要素图等等。

(二)人文地图

在初中的地理教科书中,关于人文地理学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经济和区域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地理学课中的人文地图主要有人文要素和区域这两方面组成。其中人文要素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与地理分布的地图,这里的人类活动包括语言、行为等等。而区域地图则指的是特定区域的轮廓图,可以表示轮廓较大的到七大洋五大洲,也可以表示简单的市和区等。

(三)综合地图

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综合地图指的是在地图中不仅有自然地图的内容,还有人问题图的内容,并且这两种地图之间相互联系且没有明确的主次关系。然而要注意的是,综合地图中的内容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取舍,以防内容过于杂乱反而加大教师教学的难度。

二、初中地理拓展地图教学法的方式

结合上述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图类型,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拓展自己的地图教学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课教学质量。

(一)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法

地图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通过地图法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强化初中生的空间分布进而分配概念,虽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强对地图的理解,但却不能保证地图内容的简洁。因此,教师在使用中地图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地图的前挡选择来帮助自己拓展地图教学的方式,并且教师在焦旭过程中可以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地图相结合,形成一套程序化的地图教学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地图成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第二种语言。

(二)方法化的地图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将地图教学法更加的方法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地图教学法更加方法化:

1、多重表征法。

这种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区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地图对区域特征进行说明,并结合地图中的自然、人文等特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从而有效加强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2、区域比较法。

地理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性,而区域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时地引入区域的比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进而拓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而如果在地理的教学中不能将区域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地理教学的过程将不具备连贯性,并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的意识。

3、问题指向法。

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指向的方法来对地图中某一区域的特征进行总结,并探讨该区域地势环境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地图教学法的方式来进行地里的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明确课程知识的指向,从而才能从知识的指向中寻找最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地图。

三、实践化的地图教学法

当今社会正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各类高新产品如雨后春笋便进入现代化市场,因此,初中的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如各类网络地图的氤氲而生,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对自身周边的地图进行搜索,以了解身边的地理和交通特征,同时网络地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帮助学生规划最方便最快捷的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充分利用这些最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篇14:如何应用地图加强初中地理的教学

关键词:地理 教学 地图

地图是最丰富、最直观、最形象的地理教材和工具,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用好用活地图,不仅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特点和风格,同时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和空间思维、逻辑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应用地图加强初中地理的教学”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打好应用地图加强初中地理的教学的基础

讲清地图中的基本概念,比如地图上的各种注记、图例、比例尺和经纬网等,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各种不同的注记、符号以及它们的地理意义,并且会使用地图上的各种不同的比例尺去量算地图上任意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又懂得经纬网的概念及其用途,明白地图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则可以打下学习和运用地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地图加强初中地理的教学的方法

1、应用教材插图加强教学

教材插图是指教材中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片和地理图表等。它是组成初中地理课本的有机部分,也是初中地理课本从内容和形式上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最明显的特征。课本插图,它既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初中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既起到“教具”的作用,又起到“教材”的作用。概括起来,课本插图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图与课文紧密配合,互为补充,两者结合起来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说明问题和验证问题是课本插图所具有的显著功能。

(2)、插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更便于解释用文字难以说明的问题,插图在课文中的出现,往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利用插图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解决好教材的关键问题。

(3)、插图具有简明性和直观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图代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课本中有些内容只用三言两语提示而过,有些甚至只字未提,但有些问题又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如采用插图方式,既可以减轻课时有限的压力,又可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应用板图地图加强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板图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廓、地形、气候、区域、工业布局等图形的描绘。地理板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政区图中各个省区的记忆:山东省像个烟斗,辽宁省像老虎头,陕西省像一把钥匙,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甘肃省的轮廓像一根肉骨头,我国长江干流的形状像两个英语字母“V”和“W”的组合等等。……教学中运用地理板图的形象性,能够丰富学生的形象知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再例如:在讲中国铁路分布地图时,针对中国的铁路繁多成网络的特点,找出主要的铁路干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在黑板上先画出东、西方向的四条铁路干线(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再画出五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太焦—焦枝—枝柳线、宝成线),在画南北干线时,与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同时标出。并要求学生跟着画,教师边讲边画,画完讲完。一幅简单明了的中国铁路分布图跃然黑板上。这样讲课,既有效的节省了讲课时间,又使教学内容重点鲜明,达到化难为易,精讲多练的目的。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精神振奋,记忆效果好,学到的知识要比听老师单调的讲课学到的知识要深刻、牢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对地图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地理课的学习更为感兴趣。借助地图更为轻松的学习,这就需要地理课中地图更为灵活的方法。

3、应用综合地图加强教学

初中教材有许多地理知识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综合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综合地图的应用是必然的。例如在中国地形地势图的教学中,首先借助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區域范围、海拔高度等,然后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推理出这种地形地势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太平洋影响,使大河滚滚东流,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最后,将整节知识在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只成一张综合地图。由此可见,应用综合地图既可使我国地形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可以使得知识以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篇15:《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教案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会面临着诸多图例、地名,如果记忆不深刻,就会出现混淆,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地图的协助下,能够实现地理知识的空间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培养形象思维。为此,合理使用地图,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实现对形象思维的培养

为了对地图进行阅读,要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图形的意思,也就是要掌握图例的看法。图例代表是的地理事物,只有学会图例,才能看懂地图上不同元素所代表的含义,这集中体现了形象思维的作用。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分析比较复杂的地图,要先对其进行分类,掌握逻辑关系,而后再进行讲解。在一定方法和顺序的指导下,原本杂乱的事物会呈现一定的逻辑性,方便学生进行记忆,使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3.有助于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对地图进行绘制的时候,实现了记忆与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其在脑海中能够形成图像的概念,而后实现形象和具体的理解。

二、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

1.向学生传授读图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同时保证顺序合理。首先要学会看图的标题。标题代表了地图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是课程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找地图,了解不同图标的含义,实现目的性。其次,要学会正确看图例。对图例的掌握是看地图的.基础,只有准确掌握图例,才能增强记忆。最后,了解地图的内容。看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其中的内容,在地图的协助下,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传授用图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单一靠教材讲解会显得比较枯燥,如果充分利用地图,能够丰富内容,活跃气氛,将抽象变具体,便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3.传授填图的方法

教师传授只是地理课程的一部分,学生还需要在课下进行复习,而练习填图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上一篇:个人工 作总结下一篇:元旦小学教室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