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2024-05-05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通用14篇)

篇1:《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满天繁星

近些天,参加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倾听并观看了范存丽和周卫红老师的专题讲座《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又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对“兴趣”这个词有了更深入近来的理解。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指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是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结果的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影响学生兴趣的三个因素是老师、数学和教学方式。

讲座中讲了通过调查了解到的学生喜欢什么样和不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这对我们平常教学中的行为,能够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在学校生活和教学中要尽力怎样做,争取得到学生的喜爱,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讲座中这样讲:从情感交流层面看,学生喜欢真心待自己、有爱心、很宽容的老师;喜欢公平的老师;喜欢经常鼓励同学的老师。从行为层面看,教师喜欢学生,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学生能感受到的爱心,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能总寄希望于“日久见人心”。从教师的个性特征层面讲,学生喜欢温柔的,善良的,大方的幽默的教师;喜欢能和同学一起做游戏的教师;喜欢每天都高高兴兴地上课,高高兴兴地下课的教师。喜欢知识丰富的教师。从教师的责任感层面讲,学生喜欢负责任的,认真讲课的教师。从教学习惯层面,学生喜欢留作业少而精,下课很准时的老师;学生喜欢上课多提问,多给同学想问题时间的教师;学生喜欢让同学发表自己意见的教师。

小学中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呢?这对我们改进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有帮助,教学中可以作为借鉴。

小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师多讲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多讲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常做一些数学小游戏,或安排抢答题;多动手;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不能拖沓,要有效率;讲课最好要画一些图,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最好让教室敞开着,到外面去上数学课,开阔视野,心情舒畅的学习知识。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些可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好玩”,学生就一定能形成喜欢数学的倾向,进而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愉悦的情感体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促发孩子的创造思维,形成爱学、会学的良好状态。然而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侧重于技术性训练,只关注数学学习有天分的孩子,对学习一般的孩子关注太少。使原来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学生,变为了做题的机器,对数学的兴趣逐渐被抹杀了。当然也不能走另一种极端,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兴趣,有趣的故事情节、大量的动手操作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数学课结束了还没有揭示数学的本来面貌,学生还没有体会到数学的真谛。

范存丽周卫红老师的讲座,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别有生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动画片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数学知识用动画片中的角色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二、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我们的课堂要选取同学生密切相关的题材。

三、提供争辩的空间,使学生乐享学习过程。

传统的数学是老师为主体,老师答疑、解惑,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吴宗宪老师改变了这种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争辩。针对一个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情感的互动,思维的碰撞来解决问题。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四、挖掘潜能学生在自我建构中感受进步。

新课标中提倡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摸爬滚打的真实经历中学习知识,领悟方法,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杨存丽、周卫红老师的专题讲座,向我们提出了几点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的几点建议:

一、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

我们要熟悉儿童的心理,了解儿童需求,把握儿童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二、挖掘教材趣味因素

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

四、永葆童心换位思考

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课堂上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教师要在意,不要将成人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

五、“营养、好吃”二者兼得

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本质要二者兼顾。

五、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以上方法是有递进关系的,是由表及里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循序渐进。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在职教师了解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很有好处的,是有帮助的。

篇2:《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猛溪教学点:夏显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指兴致,因为兴趣会激发出勤奋,而勤奋会创造出天才。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感兴趣,那么他将集中注意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极大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我了解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包括老师、数学和教学方式三个重要的因素。想让学生爱上你教的课,先让学生爱上你这个人,做一个学生真心爱戴和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趣”,教学时多采用一些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如经常做一些数学小游戏、运用动画课件学习数学、多动手等,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第二,我学到了一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比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特征”时,我说:“同学们:你们谁便说一个整数,我就能知道能不能被3整除。”这时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生活同数学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透过数学,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为学生提供争辩的时空,使学生乐享数学学习过程。在课堂中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感受成功的愉悦。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篇3: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 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需要我们去培养。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导入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 就能直接吸引学生, 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我们应从用英语向学生介绍课本插图 (以了解课文中要学习的单词和对话) 、师生之间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简单的问答、学生用简单的英语介绍值日情况、用英语演讲、让学生表演课本话剧或自编对话等形式进行导入。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为整节课做好开路的先锋。

二、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 运用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媒体创设情境, 可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力。如在Book5Lesson2的教学中, 我们可要求学生拿出自己家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在Book6 Lesson5中, 在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练习中, 教师可让学生课前做好分类, 总结出自己的识记方法, 在课堂上, 师生可共同找出最佳的识记方法, 这样会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效果会好一些;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课前设计一些对话,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演出来, 效果会更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课本内容做一些创新, 引导学生训练, 让他们逐渐提高成就感, 体验成功的做法, 促进其自信心的提高。

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活力、幽默风趣, 对待每个学生要和蔼可亲, 善于接触每个学生。

2. 在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讲一些谚语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谚语, 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增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学生对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 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其内容。当我们讲到有关Time时, 可说出有关Time的句子。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时间不等人) “Once time is lost, it can never return” (时间一去不复返) , “How time flies” (光阴似箭) 等等,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在不知不觉中会学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知识。

三、要抓好学生对音标的学习, 让学生轻松记单词, 避免土洋结合、汉英互注

音标是语音的基础, 读准音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的前提。一些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在掌握单词读音时经常用汉字、拼音给单词注音, 实际上是很难找到准确的发音的, 而谐音往往导致读音不准, 错误百出。如把Bus标成“爸死”, English标成“硬给利息”, Good标成“狗的”, Thank you标成“三克油”等, 都是不可取的。只要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听、多模仿、多练习,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记忆, 他们掌握单词的发音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多钻研, 先给学生介绍方法, 以指导为主, 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拼读, 寻求自己的记忆方法。持之以恒, 学生会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 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

四、通过对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持之以恒

英语是一门语言, 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才能更好地激起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尽可能多的听说环境。

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尽量多说英语, 有时可用肢体给学生做示范, 让学生明白其含义。老师若能坚持用英语和学生交流, 学生为了表现, 学说英语的欲望也会逐渐燃烧起来, 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需要我们花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去完成。如我们上课迟到可向学生说:“Iam sorry Iam late.”;当感到累时可说:“I am very tired today, Let’s have a short rest.OK?”然后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当头痛时可边摸头边说:‘I have got a bad headead today.”等等。在课堂表扬或作业评价时尽量用“Very good, Well down, Fine, Excellent”等简单的英语知识;如果学生所说句子有语法错误时, 我们不必急着去纠正, 要让他们开口说、大胆地去说。

要解决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问题是很难的, 这需要我们教师更深地钻研教材, 深入地了解学生, 平常善于观察、善于总结, 逐渐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他们慢慢动起来。这才能为教师教好英语、学生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于教好英语, 特别是对农村小学英语的教育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学生对所讲内容感觉枯燥、无味, 甚至上课开小差, 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试图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抓好对音标的学习, 避免土洋结合和英汉互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谈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问题。

篇4:《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96-02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问题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学生已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培养要渗透到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贯穿到课堂的全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就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就教育大方之家。

一、以实践活动中的“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不能缺乏实践操作,我们不能只考虑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思考发现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天性兴趣中“动”的利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动手空间,教学呈现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我们若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只要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明白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通过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进行各种有关面积计算题型的训练,学生一定会有较高的解题能力。但这样做学生真正得到发展了吗?本人在上这一课时,采取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等学具,借助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这张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比一比,那个小组的方法多。由于要自己动手发现真理,他们积极性格外大,探索的兴趣更加浓厚,很快的展开了活动,并以五种方法创造性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整堂课中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与兴趣,他们也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发展。

二、了解儿童心理需求,有的放矢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儿童学习数学不同于成人,要想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就要谙熟儿童心理,了解儿童需求,把握儿童认知规律,形成良好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世界,进而正确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保护儿童幼稚的心灵;“儿童教育心理学”还能帮助教育者认识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和规律,探索影响儿童学习的内部因素、外部影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特色。

三、挖掘教材趣味因素,以数学中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现行教材中,有的内容本身就充满童趣,易于孩子学习。有的内容则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趣味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和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的课规律性比较强,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进行探究;复习课要给足空间让学生自主建构;课堂上对模糊的问题采取争辩的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中感受到数学有趣。

五、永葆童心换位思考,以教师的言传身教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学习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将不被孩子认可,孩子也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要想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教师首先要被数学的魅力吸引,并永葆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意课堂上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使孩子的童年学习生活充满幸福、充满乐趣!

六、兼顾“营养、好吃”,处理好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不是单纯的让孩子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数学的本质,使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脱离儿童的认知特点生硬的向孩子传授数学知识,也不能为了迎合孩子的喜欢而降低内容的要求,表面的浮华是不能让孩子长久喜欢的,只有抓住数学的本质,利用学科的魅力去吸引孩子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七、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遵循小学学生及教材特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5:《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不仅可以引起人的持久而集中的注意,保持清晰的感知,启发周密的思考,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对人们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内心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兴趣就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

如何使体育在中学生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坚持采用形象化语言刺激提高中学生的兴趣

语言是中学生最直接、可靠的信号之一,是盲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有效工具,在体育教学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方法。语言准确、精炼、流畅、风趣、幽默、具体形象是教师的首要基本功,能直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讲解,调动和发挥学生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及运用调控功能,其触觉区、听觉投射区、运动区、体表感觉区以及语言活动区之间兴奋的选择性扩散,加速信息相互传递,让学生发挥触觉、听觉2个信号系统机能的相互作用,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离不开语言,教师必须把握讲解的时机,突出技术的重点,讲什么,怎么讲,在备课时都要详细地考虑到。上课时首先要讲明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要求;在讲授教材时要根据运动技术和难易程度进行全过程的讲解;在复习时可根据动作技术和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讲解清楚,重点突出,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自然就会高。如:讲解前滚翻时,先耐心反复讲解并解释联系到球体的形状,然后把动作编成口诀,“两腿并拢成蹲撑,低头团身腿蹬直,依次着垫头、背、臀,好像圆球滚得动,抱膝滚动成蹲立。”注重团身紧滚动圆滑,以启发学生想象球体,有助于领会前滚翻动作要领,激发、鼓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的讲解就应当生动形象、避免枯燥乏味,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讲解肩肘倒立,先讲解椅子的构造和稳定性,再把动作要领编成口诀:“两脚后倒收腹举(腿、臀),脚尖上升两臂侧压,两腿上伸至倒立,两臂夹肘,手虎撑腰背”,停止不动好像“椅”,启发他们去想象椅子,有助于领会肩肘倒立动作要领,激发盲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采用正确优美的示范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

大多数中学生有较好的触觉,触摸东西比较灵敏。在体育教学中的所有示范,中学生以触摸获得信息,教师示范的艺术性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师普遍采用的最简单、最方便、最直接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每次动作示范都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什么,怎样示范,什么时候示范,都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例如,在铅球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徒手示范蹬、送、转、挺、推、拔的做法,让学生按顺序触摸整个动作,在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然后特别提示学生注意触摸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节奏,并重点掌握推、拔的技术要领。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触摸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还必须注意示范的位置。示范的位置应根据运动技能、学生人数、动作性质以及安全卫生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示范时,教师要靠近学生的分排或分组,按顺序手搭手触摸示范,也可以让学生靠近教师,或指导已掌握动作要领的学生帮助暂时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学生。

示范新动作时应特别注意坚持正面教育,要强化正确动作。学生做完动作后,教师应及时作出评价,用“对”或“好”、“很好”或“有进步”给于鼓励、表扬,而不要用“错了”、1 “太差了”、或“不对”,避免学生丧失练习信心。要采用分解动作的教学方法。学生技能掌握是一个建立连锁条件反射的过程,可先把动作分解若干环节进行练习,然后把分解动作连接起来练习,这样做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但采用分解动作教学时,要注意分与合的结合,避免因分解而使动作失去完整性。

总之,教师优美正确的示范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三、多组织各类的体育竞赛

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向社会展示乐观进取、奋发向上风采的良机。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组织体育竞赛,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以及与社会的沟通和理解。

在指导中学生进行训练和比赛时,一定要一丝不苟地贯彻有关安全和卫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事故。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平时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协调地运用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切忌为了追求比赛成绩而忽略安全卫生要求,忽略运动本身的科学性和动作要领的准确性。

组织体育竞赛,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机会。要向学生讲述体育竞赛本身具有的奋发进取、吃苦耐劳、严守规则的体育精神,教育学生在比赛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正确对待对手,正确对待裁判的判罚,既要赛出水平,更要赛出风格。特别要强调集体的力量,比赛场上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同时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让他们懂得,学会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善于接受别人的评价。在比赛后要及时总结,针对情绪和思想上的变化,要求他们胜不骄,败不馁,通过谈心沟通,交流思想,使每一次竞赛都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举行各种体育竞赛,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使学生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得到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四、注重从整体构建生成性的课堂

生成性的体育教学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运动知识和技能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而构建的新模式。生成性的体育教学课堂,不但要有宏观的整合思想,而且要有微观的弹性设计,教学板块既简约又厚实,既有开放的空间,又有深化的支点。

生成性课堂的基本教学策略,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第一,体验促生成,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历或经验,来感知体育技能,在真切的感受活动中获得技能,发展身体。体验的方式主要有原生态体验、听觉冲击体验和自创情境体验等。第二,质疑促生成。抓住运动中的“可疑之处”,引发盲生心中的疑惑,然后将疑惑转化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要进行质量评价和有序梳理,并充分利用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第三,教学提问的设计,变“针对单纯的模仿性”课堂提问为“针对多维的使用性”课堂提问。为此要做到:1)提问的形式要具有情境性、趣味性、人文性、儿童性和艺术性;2)要强化提问的“问题”功能;3)要优化提问的运用,变答问的手段为对话的主题。

五、改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上课兴趣的保证。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喜欢体育,乐于运动是他们的天性。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让全体学生觉得老师时刻都在帮助自己,始终是“平等的”,这才能保证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改变“一刀切、一把尺”的统一练习、统一要求,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才能真正得到激发,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如果老师始终都坚持手把手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热忱,那么,师生关系自然就融洽了。为此,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征和实践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能达成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2 和成功的乐趣。

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和她们一起参加活动。通过谈心、闲谈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思想状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还可以及时倾听学生对课的要求和看法,改进教学工作。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父亲”般的爱去关怀她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因此,师生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小军.对激发高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xyd/data/img,2010年7月

[2]王硕恒.激发盲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8月中第20期总第173期

篇6:浅谈激发学习小学数学兴趣的策略

小学教育曾祥连

摘 要

《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兴趣是学习最好 的老师,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达到获 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是教师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从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多样活动、多媒体辅 助、多种思维方式、创设游戏、开展竞争、适当奖励等多个方面讲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精彩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兴趣

引言

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对学科兴趣 的强弱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学 具有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往往显得枯燥乏味, 各种怪异符号更让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进入五、六年级,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 化,学科难度加大,加之数学学科抽象性高,连贯性强,使得许多学生学而生畏,畏而生厌, 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造成数学成绩的不佳。作为数学老 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法是多种多样的,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兴趣是人 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 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所以,课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个 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一批零 件,王师傅要5小时完成,李师傅要6小时完成。”问:“哪位同学能给这道题提一个问题?”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有的说:“李师傅每小 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也有的说:“王师傅用的时间是李师傅的几分之几?”我说: “这些问题都没有错,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得到的”。此时,学生都感到很茫然:到底 要提什么问题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呢?于是我又说:“我要提的问题比你们提的难多了,谁能 告诉我,王师傅和李师傅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我这一“逗”,教室里立刻沸腾 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因为加工同样的零件,王师傅用的时间短,老师傅做得快,所以王师 傅是老师傅,李师傅是小师傅;有的说不一定,老师傅年龄大了,做得比较慢,而小师傅精 力旺盛做得快,所以李师傅是老师傅,王师傅是小师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我的 目的已达到,就说:“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只有王师傅和李师傅知道,我们大家都不知道。”通过上面这一番“逗”,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

二、联系生活,唤起兴趣。

数学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越来越强。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

界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 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 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由于受教材的篇幅所限,教材的呈现 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他们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断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重现与还原 “教材”的本来面目,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沟通生活与数学联系的“有 效素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提前给 学生布置了一道“粉刷教室墙壁”的课后题,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课后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进行实际解决。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大大加深 了学生对表面积的理解和掌握,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其实生活 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数学知识。同时兴趣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 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 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 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三、一题多变,培养兴趣。

数学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题或用多种方法解题,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的。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 功的喜悦,又必然激励学生去进一步攻克新的数学难关,使学生在“求技巧→兴趣→再求技 巧”的良性循环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一课,根据 学生反馈,出示: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场的2/5,全长100米,修 了多少米?变化一:改问题:还剩多少米没修?变化二:教师巧妙的在2/5这个分率后面加 上了单位“米”,添加了一个小小的单位,就由分率过渡到具体数,就引起了整道题数量关 系的变化,进而让学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应用题的变化莫测,这一点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 的,简单地看,盲目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变化三:将第三个条件全长100 米改为还剩100米没修,问题问全长共多少米?仅此一道题,在原题的基础上有三处变化,抓住重难点,抓住关键处,巧妙练习学生学习印象深刻,学习效率高。避免了教师出一题,学生写一题,浪费时间,效率不高。长时间造成学生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 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 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 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 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四、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 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一评价一一倾听一一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体积”时,让学生四人一组,用十二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 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自己归纳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激励评价,保护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 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不妨试用一下语句:“试 一试”、“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的意见呢?”、“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

真聪明!”一面红旗,一颗星,都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激励评价对保护学生 的学习

处的。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数学知识蕴含着 许多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 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平时指导练习时注重探索解题技巧,通过巧题巧 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的语言鼓励、表扬,肯定同 学的成绩,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一个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师生互动,达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我们教师要充 分发挥

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从小喜欢 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

篇7: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策略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发展学生创造力所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

作 者:戴锋林  作者单位:如皋市石庄初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学生   美术兴趣   策略  

篇8:《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一、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尊重和理解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 素质教育倡导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也并不是知识机械地移植过程, 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 教师的一个微笑, 一句鼓励的语言, 都会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 融洽的师生关系, 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心理距离, 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 真挚的师生情感, 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 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 而是靠理解、靠兴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二、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 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 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 而是因为他喜欢该科任教师。因此, 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时时注重个人仪容仪表, 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个人魅力。一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形象, 严谨的治学态度, 高昂的精神状态, 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热爱自己的专业, 有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 关心学生的前途,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师要塑造 “博学多才”的形象。不管是哪一科的老师, 都应具备宽泛的知识面, 这样就会给学生“博学”的印象, 让学生觉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此, 教师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储备还应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业余活动, 如体育、歌舞、绘画、书法等, 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 愉悦身心, 而且让学生觉得你多才多艺, 敬仰、崇拜油然而生。三是多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问题。教师如果仅关心学生的学习, 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 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用心灵去关注学生, 爱护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学生自然就会感激你、喜欢你, 从而“爱屋及乌”而喜欢你所教授的课程,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力求把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一) 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 适当制造悬念,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 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课题的问题情境。学生如果有了追求知识的欲望, 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经常处于“乐学”状态。教师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 还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注重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多样性。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语言美, 要用精炼、生动、富有逻辑性、多样性的语言;用清晰、响亮、舒缓、流畅的语音;用抑扬顿挫, 娓娓动听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调, 给学生以听觉上的美感。在课堂教学时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自身情感进行调控, 满怀激情地开展教学活动, 设法使学生不断受到感染, 让情绪亢奋起来, 使学生脑神经受到适当刺激, 对所学内容留下较深印象。

(三) 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中学的每一门课都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 教师要精心准备不要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 广泛吸收相关知识, 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 能使学生精神振奋, 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诗情画意中, 学生深受感染, 投入到课文中特有的情景中去了。如果引用得当, 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相关知识, 激发学生思维, 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知识。

(四) 挖掘教材的幽默因素。

比如在讲化学元素时我们可以利用某个元素的谐音, 把“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可以引导学生记忆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学生惊诧的目光注视着) 。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记忆,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化难为易, 让学生得到学习的快乐

(一)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教学模具等进行教学。比如地理课中的地图, 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 它为地理教学提供地理事物空间性状、分布及空间关系的信息, 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其他学科中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幅插图、一幅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 能达到以图释文, 图文结合目的, 教学模具更是形象直观,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理解,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 充分利用示意图进行教学,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些学科的教学中, 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简图进行教学, 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 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绘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边讲边画, 学生边听边记, 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 做到了视听结合, 头脑并用, 思维集中, 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不但能有效的掌握课堂内容, 同时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 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 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 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能提高教学信息传递质量、增加传递的数量、丰富传递的形式等。在教学中有许多教科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和事件的发生过程是比较抽象的, 看不见, 摸不着。如果借助多媒体, 利用动画来制造模拟这些现象和过程, 化不可见为可见, 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为动, 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 配之以精练的讲解, 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问题、热点问题, 唤起学习欲望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授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其知识量大, 综合性强是其共同的特点, 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 地理课中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地理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关系,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 增加学生的环境意识, 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公民的责任, 以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和当下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结合, 从学生最切身的体会入手, 从当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技现象、学校周围的环境等情况讲起, 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讲解可以激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意识, 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总之,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 引导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由知之者变为好之者, 由好之者变为乐之者, 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目的。

摘要:当前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本文通过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 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化难为易, 让学生得到学习的快乐, 关注身边问题、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问题、热点问题, 唤起学习欲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习引导

参考文献

篇9:《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52

历年来,数学作为传统的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在我国各个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是较为抽象的、符号化的知识系统,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数学成绩和能力一时之间都难以有明显的提升,以致学生们进一步消磨了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信心。事实证明,缺乏学习兴趣的状态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日渐消极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建立,积极探索和尝试有益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本篇文章即针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列举和展开。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们更多的发展空间

当下,教师必须要具备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乃至课堂活动等等教学相关事宜都是独断专行,没有有效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学习需要。这样的教学安排一般依据的都是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从提升教学效率方面来讲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教学失误,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权利。因为学生们一味在课堂上听讲笔记,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话语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数学知识,甚至说被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因此学生难以建立学习兴趣也是有渊源的。高中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预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相关数学的知识。除了小组讨论的形式之外,还应该在备课时、教学中、下课后都与学生积极交流学习的感受,有效吸收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想法,改善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使之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样就相当于我们提供了更多充分发表自己的数学见解、展示自我的空间给学生。如此,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体现学习主体地位,便能够积极發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身的逻辑思考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利于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长期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古往今来,启发式的教学策略一直是教育名家们不断强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求职的欲望和兴趣,帮助学生保持一个比较有生机的学习状态。我们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到一本教材、小到一道题目,都需要学生一步一步打好基础、找到最终的答案。因此教师可以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有效设置问题情境,请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高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原则。1.创设的问题不宜过难。我们创设情境的初衷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果设置的题目或者情境难度过高的话,很可能反而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怀疑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不宜过难,以免起到意料之外的反作用。2.创设的问题情境最好是学生们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不可避免地由于一些思维定势,很容易在一个知识点上、或者是解题的一个具体步骤上出现持续的失误,教师使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益于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题目,加深对具体容易失误的题目的印象,逐渐摆脱固有的不正确的思维、从而避免失误。

三、更多肯定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就是教师要更多地肯定学生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证明,成就感是一个人心理典型的积极体验,对一个人将来的行为动力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成就感作为每一个人都努力追寻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成就感的体验越多,也就越对自己有信心,就能建立起从事某一项活动或者事业的兴趣,能更加干劲十足的进行接下来的任务的实践。1.我们数学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不断得到积极的学习感受。学生的积极体验越多,就越喜欢数学这门课程,逐渐也就能够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和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2.我们教师要更多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毫无疑问,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的习得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进步时,一定不可以吝啬自己的表扬很赞美,要尽量给学生们最多的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美妙。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尝试多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学生都见证自己的进步、体验到进步的成就感和收获的快乐。

四、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高中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功课,但是很多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对高中数学不够重视,也没有培养起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一定要不断告诉我们的学生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离开了数学知识,很多事情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方便简捷,我们生活的星球也不会如此绚丽多彩。其实有关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例子无处不在、举不胜举,关键是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启发理解了数学知识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和数学在人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之后,就能够对数学的实用性有充分的认识,随后也就能更好地逐步建立起学习数学的长久兴趣。

篇10:《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刍议激发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文/林 娟

摘 要:着眼于目前职高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尴尬现状,提出激发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五个方向,尝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篇11:《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学习兴趣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具有“好胜”的心理特征,都希望自己在比赛中获胜。那么采用何种团队比赛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形”激趣,在合作中赛出学生爱美心 在体育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创造美、发现美,在美感中产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观。在体操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动作展示的形体美进行比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

在肩肘倒立的课堂中,5-6 人的小组合作模式可以是: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圆圈,面朝圆心坐在垫子练习。当学习完倒举腿和夹肘、撑背、立腰动作后,要求各小组进行一次以“开花”的形式进行比赛,看那组的“花”最美。

二、以“速”激趣,在合作中赛出学生求胜心 在小组合作的比赛中,以“速度”为主的比赛形式是课堂中最容易操作,教师最擅长常用,也是最能立竿见影的一种比赛方式。因为这种比赛方式来的直接、竞争激烈,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同时,对促进运动技术、技能的运用和形成,增加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以“速度”比赛形式在跑类比赛中运用较多,如: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十字接力、结伴跑接力、圆形接力、蛇形接力、触物折返跑接力等。这种形式的比赛在球类比赛中运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境”激趣,在合作中赛出学生好奇心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增强学生感知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

篇12:《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学习》

第一阶段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的课题组工作,这个学期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起步的阶段。为此,大家奉献出大量的时间,奉献自已的智慧。在市课题组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校现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教育实践的经验,老师结合学生有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情况,集思广义,定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定好了目标,研究对象,具体实施方法,分好了研究步骤及过程,对课题组人员合理分工,收获很大,下面我对这学期课题研究总结如下:

一、资源整合,集思广义

该课题研安采用集本备课活动。课题组长负责定好时间、地点先好主题,大家计论发言,从学生现状,现有的掌握现代技术的基础,课件的制作及效果,以及课上的效果,学生的反馈,公开课的设计按排等都在选题范围。课题组成员可以收集各种有关课题的资料,讨论、交流后再充分利用。

二、分工合理,上好公开课

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利用网资源,在学生的原有基础上,制作精致课件为本节课所用,集思广义,上好公开课。

三、注重反思,总结经验

这学期对于每节课,研究员都作好细致分析,在每次的课题活动时间,则点评公开课、拿示范课讨论,要求校极名师指导,做好每节课后的反思,总结经验。

篇1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随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英语越来越显得重要。 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堂。 很多老师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 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 每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同的,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 采用适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心理并不成熟, 好动、好奇、敢说、感动是其比较明显的特征。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对自控力不强, 为了更好地结合他们的特点开展教学,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孩子的兴趣比较容易激发, 教师可以使用动作和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参与表演。 例如, “Stand up”, “Sit down”, “Go back”, “Run to the window”等, 这些句子比较简单, 且可以让学生展示出句子的内容, 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句子的使用环境, 在短时间内可以记住句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 小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 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感受英语课堂的魅力和乐趣。

第二,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对图片和卡通人物是比较感兴趣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成为教学中有效的助手之一, 它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 在课堂上可以帮助教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用多彩的画面和有趣的声音吸引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学中, 以更高度的注意力接受和掌握知识, 以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学习, 感受英语学习的生动有趣。

第三, 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在最初的英语学习阶段, 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很有趣的, 但是随着水平的增加就觉得很困难, 当学生有这种情绪和状态时, 教师应该采用鼓励性的言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而不是批评孩子学习。 针对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 教师应该弄清学生的特点, 采取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我, 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并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分层提问, 对学习交差的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言语, 比如 “You are so great.”“Very good.”等, 让学生受到鼓励, 体验成功的感受。 当学生出现错的时候, 教师第一时间不应该是责备和批评学生,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先鼓励学生, 之后再委婉地让学生了解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做法, 让学生敢于开口, 善于开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是教学的主角, 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材施教是最佳的方式, 如此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有效得到提高。

第四, 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学。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 都对游戏比较感兴趣, 游戏可以较好地调节人的情绪。 在英语课堂上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 恰当的游戏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教学实践证明, 游戏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小学生生性好玩,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 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课堂上可以采用的游戏类型繁多,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研究选取适合学生的游戏, 常用的游戏有猜词游戏、表演游戏等。

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教师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有趣的游戏展开教学, 这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从而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第五, 与生活事物紧密相连。

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物的,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用生活实物或者图片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物的展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 例如在教学身体部位名称一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身体部位的单词指出来, 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第六,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教学质量需要检验, 学生的英语素养应该在初学阶段就得到较好的培养。 课堂英语教学的内容和知识量是有限的, 为了帮助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 课外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运用的载体, 更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 笔者比较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制作英语报纸、话剧表演等活动。 实践发现, 当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出现问题时, 他们会想办法解决以保证在下次活动中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言总之, 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最好老师, 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改变方式, 用更多的技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方.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庞博茜.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乔宇.小学英语愉快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篇14:《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学习总结

【关键词】学习兴趣;游戏活动;灵活运用教材;竞赛活动;及时评价

孔子說:“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有很多事情在实施上有很多的困难,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地采用游戏教学对低年级儿童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中,“1”和“6”是一组好朋友,“2”和“5”是一组好朋友,“3”和“4”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不要局限于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有明显的局限性。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根据灵活地根据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的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例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第几”时,开始我是理论性的传播知识,可是效果不佳,学生难以理解序数的含义。后来,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数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举起手来,看看和同学们数的是否一致。我们班学生本来活泼可爱,这样一来,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习转化为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使原来枯燥的知识充满乐趣。

三、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紧张积极地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需要灵活地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竞赛。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赛的胜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避竞赛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注重及时的过程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满足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在潜力发挥的程度上不一样。把一把尺子抛在孩子中,他可能永远排在后边,这轻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假如多抛几把尺子,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而又适宜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优势意识,满足他们对成功后希望得到表扬的心理要求。即使回答,没有全对,也要先表扬,然后在巧妙的给与指导修正,这既是对他们肯定也是对他们的欣赏,这样的评价、表扬,强化了他的品行优点,有可能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迁移到对数学的学习上来。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生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想方设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G].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上一篇:五月花开下一篇:2022全国婚庆行业(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