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2-09-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 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 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1 创设游戏性情境, 提高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爱说, 爱笑, 爱动, 爱玩, 并且, 大脑兴奋状态时间持续不长, 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 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 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 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如果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特点迁移到课堂上来, 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 就能再度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游戏中得到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时, 笔者设计了《投信箱》的游戏, 先准备好写有数字“1、2、3、4、5”五个信箱和写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再把算式卡片平均分给四个小组, 最后让学生把卡片上的算式算出来, 再把它投到相应的信箱中去。 (如5-3=2, 就把这一卡片投到2号信箱中去) 学生每投对一张, 就为本组获得一面小红旗, 以小红旗多的那一小组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精神高度集中, 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游戏, 突出一个“活”字, 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兴趣浓厚, 积极主动性高, 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创设故事性情境, 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笔者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联想到数的起源, 于是, 就给学生说了关于古代人记数的方法。原始人为了安全考虑, 一般都是群居, 男人出去打猎, 女人在家带孩子。为了统计有多少人出去打猎, 或者捕捉到了多少只野兽, 都要用到记数。当时还没有发明数字, 他们有的就用小石子表示数量, 数一个物体, 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子, 聪明的祖先们还想出了“逢十进一”的办法, 当有了10块小石子后, 再把他们换成一块大一点的石子, 表示已经有了一个十, 或者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表示数量, 一个结表示一个十;还有的在树木上刻出划痕来表示数量。学生听了很有兴趣, 感觉到我们现在的计数方法太了不起了, 用几个数就字能表示出那么大、那么多的数量, 因此觉得数学很有意思, 那节课同学们兴致很高, 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3 运用现代化手段,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课标》中指出:教学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其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动画以及悦耳的声音, 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难为易, 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教学,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小学数学第一册加减混合是第六单元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 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 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 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 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的计算障碍, 笔者在教学上运用了电教手段, 用动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在教学先加后减的混合计算时, 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 又飞来3只, 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的场面, 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一方面直观地反映了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另一方面又表明计算顺序。这样, 轻松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取得了在黑板上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不仅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教师也感到了教的乐趣, 提高了使用多媒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又如, 在教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时, 笔者设计了一组有趣的练习测试。先出示一道算式, 由学生来作答, 答对了一题, 旁边的兔子就会很高兴地奖励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如果答错了一题, 旁边的兔子就会很生气, 给了一个有虫子的坏苹果给你, 测试完毕后, 给出一个分数, 并有一些激励的语句。这样生动形象的练习测试, 怎么能叫学生不喜欢呢?

4 在合作学习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 学生一旦满足了这一需要, 受到别人的肯定, 那么就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 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让学生在相互交往、相互启发的过程中, 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如在教学第一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 先分好四人一小组, 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表象对物体进行分类, 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 摸一摸每一种物体的形状是怎样的, 再四个人之间说一说, 最后汇报给老师, 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这样,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了, 学习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每一位同学都非常积极, 非常投入到学习中去。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 体验到参与之乐, 思维之趣, 成功之愉。

在巩固新知的时候, 让学生四人一小组, 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物体, 根据自己的意愿, 搭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并说说自己是用了什么形状的物体来搭的。通过小组的合作, 不但起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

5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的知识, 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比大小》的教学时, 笔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取素材, 让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室, 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用什么数字表示?谁大谁小? (如:电脑的数量和黑板的数量比, 我们的教室有一台电脑和两块黑板, 那么2大于1。) 这样, 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 既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 在教学高矮的时候, 笔者先叫一个矮的学生和一个高的学生站在讲台上, 让学生比较谁高谁矮, 通过这样的明显的对比, 初步让学生知道高矮的表象, 接着, 笔者再叫一个中等的学生与一个矮的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说出哪个学生高, 这时同学们都说那个中等的学生高, 接着, 笔者让矮的学生回去, 指着中等的学生问:“这样, 同学高吗?”这时有很多学生都说高。笔者并不急于公布答案, 而是叫了一个高个子同学来比, 这里, 那些认为是高的学生都笑了, 他们这时知道, 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出来的。笔者把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完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 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 而学生又乐于解答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总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的精神, 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浅谈高校会计档案的收集归档和管理下一篇:浅析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