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2024-04-07

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共9篇)

篇1: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中职青年教师校本培养的路径探析论文

一、校本培养的理念

校本培养是以学校为单位,以教学岗位为主阵地,由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师资培养,目的在于通过校本培养使教师获得主动学习和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其专业技能更好地发展。校本培养的理念是:“转好角色、安心工作、虚心请教、尽力提高。”转好角色:从学生到教师需要角色的转变,要从“别人教我”向“我教别人”转变,青年教师应争取让自己做到既活泼又严肃,课下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课上又要具有教师的威严。安心工作:医学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都会有到医院当医生的想法,学校各级领导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逐步对中职教师工作产生兴趣,安心做好本职工作,进而热爱卫生教育事业。虚心请教:医学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岗位培训,初次上讲台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认真听课,虚心请教。尽力提高: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耐心,要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足,要以鼓励为主,激励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校本培养的措施

1、做人、爱岗理念的培养

“80后”教师是家庭的宠儿、时代的宠儿,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敢想敢做,彰显自我,学历普遍高,但同时也自负、骄傲,做事不顾后果。笔者所在学校对青年教师进校后首先进行了关于如何做人、爱岗敬业的各种讲座,要求青年教师写出心得体会并自查自纠,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纠正。秦某,药学专业研究生,经全市考试招聘来到学校当实习教师,是学校首位招聘的男研究生,学校各级领导都对其满怀信心,期望颇高。他专业能力不低,但情商不高,不懂为人处世之道,不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做事莽撞,自恃清高,不懂得尊重他人。他曾多次和学校门卫发生纠纷,甚至拿刀相向。学校各级领导发现问题后,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告诉他做事要有底线,否则就会触犯法律,要学会尊重他人等做人的基本道理。本着以教育为主的人性化管理原则,再加上其本人有主动承认错误的良好表现,学校对其做出观察一年再转正及聘用的处理。

2、教学态度的培养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就是教师教学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就是成功的基石。学校为了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态度,除对正常教学秩序的督查外,还重点对教案、听课本、学生平时成绩记录、批改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在教案中,教学手段书写不够详细,不能反映教师的教法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听课记录中,有的教师听课次数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每年30学时的`要求,且有未听课随意编写的情况。学生平时成绩记录不真实,有的教师只上了半学期课,就已经把学生一学期的态度、纪律等各项分数全部评完,没有考虑学生后半学期的情况。批改学生作业不规范,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题,敷衍了事。培养及改进措施:一是教研室主任把教学督导组的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要求及时修改并补齐材料。二是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表扬先进教师,并进行展评活动。三是将各项评比结果与教师当年的岗位职责考核挂钩。通过检查、评比,培养青年教师形成端正的教学态度,树立积极、乐观、上进的思想,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3、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讲授之中。笔者所在学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组织了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比赛,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潜能。王某是学校的生理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赛前,她精心准备,积极向别人求教。在课件制作比赛中,她应用超级解霸软件截取视频,用优酷客户端进行视频下载,并进行格式转换,运用大量动画、视频和图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彩的讲解。她的课件集图片、动画、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不仅让评委有视觉的美妙享受,而且将抽象难懂的知识通俗、简化,便于学生接受,还进一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对教材的恰当处理。

4.教学艺术的培养

学校倡导青年教师在互相听课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技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杨某,是学校的药理学教师。她在讲解桃花的结构时,让每个学生自带桃花,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内容。在课堂上,她先让学生从外观上进行观察,再进行从下向上,从外向内层层解剖桃花,观察桃花的子房及胚珠,最后,辨别桃花的气味。这种直观讲授法不仅让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技能的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而教师的技能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技能培养。

(1)通过老教师亲自示范,教研组集体听课、点评,自我反思,做到了在听中学、在讲中练、在反思中进步。

(2)大胆启用新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厅举办的各类学生技能大赛。青年教师不负众望,辅导的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

6.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校用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方法,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校以高级讲师带头、青年教师参与为中心,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迄今为止,笔者学校已完成3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还有2项省级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中。通过科研活动,锻炼了青年教师总结经验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奠定了基础。

三、校本培养的改进

经过校本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笔者发现在听课、评课过程中,督导组教师的点评往往面面俱到,没有具体指出本节课存在的不足,青年教师点评意见印象不深,改进不到位。还有督导组教师在听非本专业的青年教师讲课时,点评意见不能针对问题的本质,提的意见都是针对教师的基本功,对青年教师专业的提高起不到帮助的作用。所以,笔者在申报有关青年教师的培养的省级课题,经过审批已被立项并在研究中,希望能更好地改进学校的听课评课制度,为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篇2: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理论胜任力的界定

教师胜任力研究概况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戴维·麦克里兰(David C McClelland)于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为了找出那些成绩优秀者和绩效平平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他建议用胜任力取代智力,并把胜任力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早期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企业管理中。上世纪末,教育领域开始关注胜任力研究,如唐纳德·麦德雷(Donald M Medley)在深入研究了教师职业胜任力特征后,认为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能力、专业态度或价值观。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教育领域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胜任力研究,如广州大学邢强等学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与实施成功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教师教育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

篇3: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一、现状分析

中青年教师是一支相对优秀的教师群体, 他们观念前卫, 有主见, 有智慧、有干劲、凝聚力强, 由于大多是初涉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地束缚, 很多教师出现了目光短浅, 只顾眼前的不正常倾向。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不少老师玩起了精力、体力大比拼, 靠挤时间、拼体力, 软磨硬泡出成绩, 不注重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不注重长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放弃了自己的终身发展与追求。

学校要竭力引领教师抛却“急功近利”, 追求长远发展, 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激励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并决心把“培养中青年教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常抓不懈。

二、为教师规划成长愿景

学校应该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要通过教师会、培训会等形式, 为每一位青年教师规划他们成长的愿景, 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 做到“一年一起色, 二年一变化, 三年一跨跃”, 鼓励青年读好书、出论文、提成绩、拿奖项、成名优。通过培养, 使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分别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冲刺。

三、培养策略

(一) 建立长效校本培训机制

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 分析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广泛研究, 有效建立中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及具体策略, 组建中青年教师培训阵地, 明确培养的方法、途径, 中青年教师根据学校培养条件, 确定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 建立中青年教师培训档案, 每位参培教师认真撰写个人的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学校根据教师实际, 给予一定的调整。

(二) 落实经常性培养措施

1. 提出任务。四个“一”:写一本专业日记;发表或获奖一篇优质论文;搞一项“小课题”研究;听一本听课记录。

三个“二”:读两本专业书籍;上两节公开课;举行两次个人业务展评。

2. 规划活动。

一是搞好“拜师学艺”活动, 每位学员听一位“名优教师”的课, 并虚心请教, 与名优教师结成“师徒”关系, 迅速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二是安排参加培训、学习, 组织“读书沙龙”活动;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三是举行小课题评比、论文、教学案例评比、专业日记或读书笔记交流等个人业务展评活动。四是合理提高。每位中青年教师对照既定目标, 对个人专业规划, 进行调整。学校在对其考核、审对的过程中, 对总体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创造和搭建各种各样的机会和平台,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

四、培训对象具备的素质:

按素质教育要求, 骨干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其基本职能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因此,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必须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责任感和积极性。

2.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⑴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较深理解, 能自觉贯彻党关于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⑵具有较为精深和渊博的知识, 不仅了解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水平, 而且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知识。⑶必须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教育基本原理和教学基本规律, 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差异。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或管理思想, 初步形成独特的教学管理风格。⑷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即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 概念表述准确, 阐明事理言简意赅、合乎逻辑, 语法正确, 口语流利, 有节奏感, 声音悦耳, 使学生不仅能正确理解教师的思想, 而且感到亲切、轻松。

3.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师对教学要有一定的监控能力, 即为保证教学成功, 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实施好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各项环节, 实行封闭式管理。

⑴计划与准备。备课要备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兴趣需要;备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任务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并预测教学中的问题与效果。⑵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努力促使全体学生的发展, 做到面向全体, 尊重差异, 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⑶教材的呈现。教学材料的组织源于教材, 优于教材, 建立正确的教材观, 尊重教材, 不“唯”教材, 更不“迷信”教材。⑷言语与非言语的沟通。即教师通过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篇4:校本培训与青年教师的成长

以人为本,激发潜能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我校目前各方面条件是较差,但发展前景不错。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在增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有勇于创业的信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争当教学排头兵。

2要有奋斗目标。不想当名师的青年当然也难成为一名好教师。好学校、好生源固然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恶劣的环境更能磨练青年教师的韧劲,激发人的潜能。事实上。农村的环境更容易让有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满足个人成长的愿望。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思想上统一了,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行动上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来指导。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的《新教师培训计划》已日臻成熟。该计划分三年来执行,禀承“一年熟悉教材,两年站稳讲台,三年过关验收”的宗旨,详细安排每学期培训内容,分步实施。我校规定的青年教师十项基本功在三年内全部培训完毕,确保培训有序进行,落到实处。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1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课程的实施及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师带徒”形式迅速转变为新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搭档”。新老搭配完成后,我特意点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取长补短,互促提高,资源共享。实践证明,老教师带“徒”的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信息的搜集整合等“新”能力也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一箭双雕。

2教师个体“理论学习”与“互动研讨”相结合。营造一个“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可使新教师少走很多弯路。几年来,除了图书馆的新课程资料,学校每年为每位老师订阅一份教学刊物,鼓励阅读,大力倡导理论学习,了解教育教学新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互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尝试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互动研讨式的理论学习,先由骨干教师整理材料主讲,教师质疑讨论。再让新教师当主角,定主题找理论,谈学习收获与疑惑,组内老师帮忙传道解惑。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中普遍存在对理论学习的“畏难”心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听评说课,三位一体,综合提高。培训中,我们一贯坚持“听评说”课一起开展的做法。听课,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督促,有总结;评课,每课必评,人人开口,敢评善评,对事不对人;说课,举办讲座,培训理论。名师示范,发放资料,公开课前必说课,人人过关。

善说。就善教;多昕。方能评。听评说课都过关了,教学水平自然提高,学校教研氛围也就浓了。活动开展四年来,我校老师在区内学校听评课,当评课“主角”的不少,大家都说这是得益于学校的听评说课活动。

4,以竞赛促提高,发展特长,挖掘潜能。新新师十年寒窗苦,终于为人师了,学校再总是机械地组织“培训”,居高临下地去“教”他基本功,听多了谁都“烦”。组织竞赛,那感觉就不一样,青年人谁不好强?鲜花、奖状、掌声……那都是青年人乐于接受的。那好,培训内容就布置成阶段竞赛活动:说课稿、三笔字、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中,基本功训练的十项内容就变成了十次表彰奖励,一张张烫金的奖状被获奖者小心翼翼保存起来。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证明。

培训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课堂观摩、外出学习、热点评说、读书交流、主题沙龙、集体备课等,但不管怎么变,不变的是培训的原则“新、活、实”,即“内容新、方法活、效果实”。

搭建舞台,鼓励冒尖

1敢于探索,对外展示。青年人头脑活,胆子大,电脑熟,信息新,敢于突破常规,上的课往往很受学生欢迎。趁着本地区率先开展新课标改革的契机,我校组织四个新课标探索课,用上了刚刚安装好的多媒体设备,接受兄弟学校几十名老师的检阅,结果深受好评。开课的几名新教师大受鼓舞,信心倍增,从此之后,教学更投入了。

篇5: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湖北省崇阳县城关中学三分校有教职工102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本科学历

68人,专科学历 34人;高级职称10 人、中级职称 62人。有教学班27个、在校生2000余人。城关中学创办70多年以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享誉社会。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和成果一等奖、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市级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级优秀社区家长学校、市级汉语文字示范学校、崇阳县群众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省、市级重点高中的升学率连续五年居全县第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构建高效课堂,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校一特、一师一特、一生一特已初见成效,现有国家级课题4个、省级课题4个。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学历层次较高、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为了让这些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将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舞台,促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

每周周前会前20分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一话”(普通话)、“三字”(钢笔、毛笔、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竞赛活动。

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1-2次理论学习。学习各个学科《新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准》及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并在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学校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具科学性。

4、强化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每月份学科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优教师的优秀教学录象 课例。当场点评,发表感受,记录学习心得。

积极发挥身边名师的作用,要求年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提倡青年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从各学科中取之精华,吸各学科之所长。

5、认真落实集体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学期开学校长亲自主持召开各学科教师会议,安排集体备课工作。本期我校教师的备课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周周二下午语文学科,每周周三下午数学,周四下午英语学科)、定内容(主要说下一周的公开课教学内容))。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学校除了教导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和包

级领导推门听课外,每周校长组织所有领导随堂听课,听后组织评课,对课堂教学情况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以此促使每一位教师备好课。

6、跟踪听课,提高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每周校领导一起到年轻教师班中听课,听课时,听后就评,评课时,指出优点,点明不足,让新进教师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

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学校将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积极推选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创新教学设计赛”、“优质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

8、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创建个人教学博客。坚持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困惑、烦恼和欣喜、感动。

9、在校园网上创建“青年教师教学论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的“硅谷”。

10、对青年教师进行撰写论文、专题心得的培训。11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并能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我校将继续进行校内教育技术培训,其主要内容:(1)课件制作,逐步使我校中青年教师人人都能制作和使用课件上课;(2)电子白板使用的培训。

12、聘请在论文撰写方面有特长的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撰写的技巧。如何取材,立意,论证,如何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论文撰写水平。学校每学期将挑选出优秀论文,向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推荐。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9人考取华师一附中、121人考取鄂高,40.6%的毕业生考取崇阳一中。我校足球队在咸宁市青少年足球联赛中获得冠军,在省级区域赛中获得第三名,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36人,其中、省优质课一等奖7人、市优质课特等奖与一等奖8人;在各级各类杂志和报刊发表和交流论文35篇。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课题研究先进个人15人,其中省级6人。我校教学骨干刘烊、王美林老师被分别选拔到英国、日本任教。2015年刘洋,李警,沈余霞,刘接力老师教学设计获得省级二等奖,李警老师《生命教育不能忽视青春教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16年丁青,李警,饶江华,王池平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省级优课。

篇6: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点是提高教师素质,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提高,根据区有关精神和教改科研的实际需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根据发展需要,学校制定校本研培,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

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必须及时对个人发展做好全面规划,并写好书面计划统一上交学校。以学为单位,凡是未及时上交者,每份扣款10元。

3、学校校长,教科处,教导处随时对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的教学“六认真”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其快速成长。

4、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小学达专科,中学必须达本科,未达标者,须在三年内,最迟不超过四年达标,否则,将对其所担任的工作进行重点调换。

5、在职参加学历学习达标者,学校给予200元的补助奖励。

6、为新分配教师指定辅导教师,举行拜师会,明确职责。

(1)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诚恳地向辅导教师或其他教师学习,每周至少听课1节;

(2)新参加工作地教师应提前对所上学科备好课,交辅导教师检查指导修改,认真听取辅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才能上课。

(3)新参加工作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地难点和疑惑,应及时向辅导教师咨询请教,讨论解决。

(4)辅导教师应耐心细致地扶持引导新教师上好课,给予思想,课程随时辅导,解疑答惑,促进新教师成长。

(5)辅导教师应随时到课堂听取新教师上课,并给予指导帮助。

7、新分教师或参加新岗位地教师,应上汇报课,听取大家地意见和指导。

8、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基本功培训、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活动,对无故不参加者,按有关制度严肃处理。

9、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10、请教育专家到校指导教学工作,进行讲座。

11、每位教师必须完成每学年的继续教育学时。

12、各教研组必须有计划地,按时开展好各项教研活动,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或组内培训活动、讨论活动等,促进全体教师地共同提高。活动必须有记载,有安排,有重点,有实效。

篇7:教师专业成长的层级培养校本研究

一、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概念的提出及其界定

西山小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和区域内素质教育品牌学校,有15%左右的教师属于学校的名师和骨干,是各个学科的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但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这类“名师”的形成主要靠个人自觉,主观努力,自我成长。学校80%左右的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有一定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主观上,他们有对专业引领的需求,有对先进理念的诉求,有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意愿。这部分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但拘于专业视野狭窄,发展动力弱,努力方向模糊,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理念、专业素养明显欠缺,制约了他们向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发展。学校还有5%左右的教师是类似于“学困生”的“教师”,主要表现为事业心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牢骚满腹,职业倦怠感较为严重,对新事物、新举措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厌恶感。他们需要的不单是先进的理念,还要千方百计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化解他们的职业倦怠,培植他们的教育情怀。而以往学校一般采取“一刀切”、“大一统”、“运动式”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针对性不强,对教师的特点和基础把握不准,对教师的专业需求厘定不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界定不准的问题。为改进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层级培养”的理念和思路,探索与实践教师培养的新命题。

1.厘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从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来看,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二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应把职前师资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联结起来,视为一个完整、连续的发展过程。研究侧重于入职后教师成长,它是一个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

2.界定了“层级培养”的概念。“层级培养”是指教师的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不同阶段,每阶段都有特定的职业发展任务。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因不同追求而不断帮助其成长的过程就是层级培养。

西山小学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依划次分为以下逐步上升的四个层级:

第一级:新手型教师,职业探索期,角色适应阶段。

第二级:胜任型教师,职业成长期,经验积累阶段。

第三级:业务精干型教师,职业高原期,专业成熟阶段。

第四级:专家型教师,职业超越期,专业引领阶段。

二、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的实施

1.确定总体目标。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关注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使教师能够树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通用能力、专门学科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专业行动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2.明确具体内容。

(1)纲举目张。结合教师成长和校本实际,条分缕析,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界定为四个阶段,即职业探索期、职业成长期、职业高原期和职业超越期。具体包括:如何让新手型的初级教师尽快成熟,进入胜任型教师的高级阶段,让骨干教师精益求精,向更成熟的职业高原阶段迈进,最终激励成名成家,提供必要助力,促成更多引领教育潮流的专家型名校名师。

(2)制定标准。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探索和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制定西山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层级标准。

(3)深层设计。通过对不同层级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研究,探索和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和内涵,设计各层级的内容,制定西山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实施方案。

(4)科学评价――明确教师专业评价的要素,结合层级培养方案制定西山小学教师层级培养评价标准。

3.实施过程。

(1)组织规划。主要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和配备人员、对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教师对层级标准的选择与判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西山教师专业成长层级目标和任务,见表1、表2。

(2)分类培训。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层级教师的成长目标要求,聘请校外各级专家进行科学指导,以讲座、报告、座谈等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不断推进。此外,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相关课程,开阔教师的视野,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理念。

(3)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提出以“名师引领,帮促青年教师成长”的培训思路,即以名师为龙头,引领青年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明确“名师引领”的职责权利,完善相关的活动考勤、过程督查、资料建档、表彰激励等制度,促使西山小学教师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素质全面,具有学者风范、充满人格魅力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形成西山小学标志性人才群体。同时,设立“名师工作室”,实现名师资源共享最大化;开设“名师讲坛”,体验名师成长轨迹;推行“名师带徒制”,形成教师培养梯队;展示“名师课堂”,传播课改新理念。西山小学以“名师引领”的层级式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引领作用,凝聚教师团队的合作力量,初步形成了研训中“师徒共营、全员互动、自主管理、超越自我”的层级培训新机制,促进了各层级教师内在的需求、内化的过程、内涵的提升。

三、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的实践成效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西山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成效。

1.基本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西山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达成了实验研究目标,即基本上构建了一个既高屋建瓴,又切合实际、优质高效,并有校本特色的西山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层级培养模式。西山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层级标准及目标评价标准如下:

阶段A:新手型教师、职业探索期、角色适应阶段。

层级特征:刚踏入工作岗位,观念新,朝气蓬勃,可塑性强,工作热情高。但在这个阶段,把握教学进度、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知识缺陷,所以经验积累、向前辈学习比学习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阶段B:胜任型教师、职业成长期、经验积累阶段。

层级特征:教师职业开始步入正轨,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制定教学计划,知道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讲课时,他们能让学生轻易地掌握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对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较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为了对课堂进行更有效地控制,他们会注意对所需教学信息作相应的分析,但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快捷性、流畅性、灵活性的程度。

阶段C:业务精干型教师、职业高原期、专业成熟阶段。

层级特征:具备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生成大量的教育智慧,并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自我实现;但职业发展动力减弱,满足于自身职业的日常成就状况,失去职业发展兴趣,不思进取,带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感。

阶段D:专家型教师、职业超越期、专业引领阶段。

层级特征:对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是直觉的,对教学情境中问题的解决不仅实现了快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还达到了完全自动化水平;学识丰富,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已经完全掌握了教学主动权,由固定的、常规的、熟练化的工作进入探索创新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了科学、理性的思考,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等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稳定的表现,并且成为其他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手型教师效仿的楷模。在教育科研上,他们开始总结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学经验,并能写出具有一定见解的教育教学论文,在不断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使研究能力达到自主发展的地步,见表3。

2.基本达到名师名校双匹配。实践证明,学校的层级培养机制初显成效,近几年来,西山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这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教师自我发展”先进个人等数十人,不少已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心教研组长,还有默默耕耘、着书立说多部的教育专家和作家。同时,学校还为顺德区兄弟学校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校管理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培训基地,顺德的“黄埔军校”。

西山小学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来就汇聚了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教坛精英,他们到了西山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众多教学新秀和名师专家在这里茁壮成长,众多的名师成长大大增加了西山小学名校的含金量。

篇8:青年教师的校本培养

那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校长应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校本教研搞得如何, 关键在于校长。近年来, 我主动承担起本校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责任, 有效利用学校的物力、财力, 把全校教师组织起来,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每周我都要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并指导教师教课, 我还亲自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并在《甘肃教育》、《现代教育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关于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论文。另外, 我还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我始终认为, 搞好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 校长要有科研兴校意识、超前的办学意识和服务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引导校本教研朝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建立纵横交错的校本教研网络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保证

校本教研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研组、年级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是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 全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因而, 要保证校本教研的有序进行, 学校必须拟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几年来, 我校相继制订了教研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等, 以及详细的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并使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了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 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具体联系一个教研组或年级组参与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约束, 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无序走向有序。

三、做好学校的校本教研, 需要脚踏实地, 不能搞花架子

为了使校本教研扎实有效地进行, 近年来, 我校在帮助和指导学校薄弱学科与年轻教师工作上下了一定的工夫。首先, 学校对薄弱学科教师实行定期调研谈心制度, 以鼓励、提高为宗旨, 帮助他们找原因、想办法。其次, 要求薄弱学科的教研组长必须拿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并形成书面材料向教导处汇报, 由教导处论证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并组织实施。最后, 对于青年教师, 本学科教研组长要专门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予以帮助, 帮助其找到存在差距的原因, 促使其提高教学质量。

四、学习交流是校本教研得以进行的重要途径

如果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校本教研虽然也能开展, 但过程会很艰难, 目标也不能优化实现, 成果也会受到限制。因而, 我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交流。通过学习, 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交流, 提升了全校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

五、组织个案研究, 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几年来, 我校每一个教研组每学期都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实况用摄像机拍下来, 然后拿到教研组播放, 播完后, 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 然后, 把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进行比较, 发现其闪光之处, 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 并找出其中不足, 引起为戒。而且学校还有意识地为教师建立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能够及时交流、研讨的松散型的校本教研机制, 做到了校本教研日常化、生活化, 让教师在欢声笑语中, 在兴趣与热情中, 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有话说, 说真话, 有事做, 做真事, 各抒己见, 各尽其才, 在交流中碰撞, 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这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奠定了扎实基础。

篇9: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关注点

一、关注师德建设,狠抓“立德树人”

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对职业的规范化要求不是很清楚,因此暑假中我们重点进行入职培训,首先组织新老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昆山市师德建设执行意见》,解读学校“和美西塘”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制度文化,研读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交流“爱与责任——西塘教育故事”;其次由各职能科室分别就工作制度组织培训,如人事处组织学习、解读“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德育处负责班主任工作开展要求、常规评比检查细则操作的培训等,建立职业规范意识,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能遵守基本原则,强化不碰“高压线”和“底线”的自我约束意识。第三,请新老师撰写《今天怎样当老师》学习心得,并进行分享。

另一方面,学校组织研读理论专著,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是最易接受新教育理念的群体,我们紧紧抓住校本培训的阵地,提出了“三个一”的要求,即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月阅览一期教育类杂志,每周撰写一篇理论学习心得。为了将这“三个一”落到实处,我们除了为教师每人每年征订不少于一本的教育教学报刊外,还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教育理论书籍充实图书室,供大家阅览。学校还鼓励青年教师建立8个读书会,每个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小组名(荷风书韵、秋掩书斋等)和读书口号(“杯沏灵韵茗茶翰墨书香人生”“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等”)。研读书籍由各小组自行选定,各自制定读书计划,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我们力求用文化引领青年教师,用精神感召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体会到职业的价值和意义,让“立德树人”入脑入心。

二、关注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1.愿景引领,指明前进的方向

教师发展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必须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选择的自由,这就要求着眼于激发需求、引领需求、满足需求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如此,教师们的生命成长才会实现主动发展,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于是我们以苏州市十二五立项课题《创新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引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理性思考,确定个人“最近发展区”,研制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设定“专业培训、教学能力、德育工作、课堂研究、名师发展”等长期目标,并聘请专家进行“一对一”会诊,秉持“以我为主+多方参考”的科学态度。在教师自我申报基础上,形成《西塘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要求教师发展与教师自我发展用契约的方式固定下来,并提醒青年教师,要经常努力使自己安静下来,默默拷问内心的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的愿景是什么?我的优势在哪?我应该做哪些改变?我希望拥有什么?激励教师努力在能力、表现和个人品格上有最大的成长、最好的表现,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积极引导教师寻求价值共识,立大志,做名师,将来成大师。

2.结对帮带,穿越专业的迷径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制定《师徒结对帮带制度》,就“教学工作结对”和“班主任工作结对”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具体的要求,签订结对协议,通过师徒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特别是在亮相课和汇报课、同题异构课中,使年轻教师穿越教育教学迷径,及时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各方面的技能,从而达到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依托地理优势,还开展校际间师徒结对,聘任名校骨干老师担任我校青年教师的师傅。如我校青年科学教师金玉燕在市实小师傅的指导帮助下,成长迅速,参加市“百节评优课”、科技教师实践能力比赛和自制教具比赛均获一等奖,工作5年来,已有3篇学科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比赛获奖30余次,2013年9月被评为昆山市“教坛新秀”。

借力外地名师工作室,指点教学迷径。新校区启用两年来,虽然学校通过“青蓝工程”组织师徒结对,但毕竟本校的骨干教师人数、力量有限,授徒最多的教务主任一人带了7个执教低年级语文的“徒弟”,指导、帮助新教师分身乏术。对此,我们借力扬州市葛敏芸名师工作室,来校听课,评课,作教材解读讲座,网上辅导教学设计,有效提高青年语文课堂教学能力。

3.研发课程,激活研究的天性

教育即实验,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的成长应寻求一种体验的方式,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深度卷入课程开发,激活他们的研究天性。让教师经历课程自行研发的过程,以促进他们独立、自觉、有深度的成长,进而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对此,我校以“文雅、灵动、阳光”的学生和美品质为目标,组建三大系列课程,其中“文雅系”指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灵动系”指向锤炼多才多艺和创新能力,“阳光系”指向塑造身心健全宽厚人格。语文老师开发绘本阅读课程、有趣的汉字课程、经典诵读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英语老师开发Happy English英语、快乐ABC课程、音乐教师开发形体课程、健美操社团,体育老师开发传统游戏课程、足球俱乐部课程。劳技教室开发快乐小农夫课程。……目前,我们共计组建52个社团,课程的研发,极大激发教师的潜能,凸显他们的个性魅力,还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课程的意义与内涵,焕发出新的职业热情。

4.组建团队,打造成长的高地

一是领头羊策略。项目主持人及项目小组就好比是“领头羊”,带领大家进行这个项目的研修。目前绘本阅读课程,书法课程都有领头羊。8个青年教师领衔青师读书会的日常工作。学校的愿景是为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各种机遇和可能,真正让干事的有舞台,改革的有呵护,创新的有激励,奉献的有尊严,发展的有支持,此举深受青年教师欢迎。二是招投标策略。我校开展的“和悦读书节”“和美艺术节”“和智学科节”“和乐科技节”等活动,都是先由学校制定总的活动构架,然后通过“发包”的形式,由青年教师招标其中的某项活动,设计出具体方案,审批中标后由其具体组织实施。三是成立磨课俱乐部。学校特聘特级教师为导师,通过磨课函授与面授相结合、专家磨、自磨、旁听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修。具体的实施过程是:理论研修、网络教研、个体试教、导师面授、成果物化。学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实行双向选择,一切皆指向我要发展,为用发展。

三、关注职业幸福,实施精细化管理

1.关注实际需要,及时提供贴心服务

针对新教师困惑“学生上课不听我,我该怎么办”,我们组织邀请了学校部分骨干老师,就这一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随后由新教师提出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骨干老师一一予以解答。至学期末,我们再次就此话题组织研讨,主题改成了“学生上课不听我,我是这样做的”,活动的“主角”也全换成了新老师。新秀们轮流上台,汇报他们一个学期下来的实践和收获。青年教师周驾在其写就的论文《抓住学生注意力,成就低年级高效课堂》中,把自己通过一个学期实践所积累的方法从“效果指数”“持续时间”和“推荐指数”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如其中的“个人奖励阶梯机制”,效果指数为“☆☆☆☆”,持续时间为“整个学期”,推荐指数为“☆☆☆☆☆”,而且每一种方法的采用都提出了应注意的地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次是指导家校互动。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们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鼓励、理解和支持。还指导青年教师和家长共建QQ群,经常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以便鼓励和督促学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和坦诚。同时,还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要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2.营造温暖的人文环境

关怀激励、真诚宽容每一位教职员工,缓解教师在社会、家庭和工作中的心里压力,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与自信心。例如教师生日送贺卡蛋糕、结婚送献花与祝福、每天一次阳光体育运动、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西塘春晚、趣味运动会,青年教师相亲会等,每位教师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幸福。在新教师入职一月组织开展新教师的“亮相课”活动,除了学校老师,新教师的家长们也走进教室。课后,学校精心安排座谈会,其中播放一段由各位新教师师傅秘密录制的视频,一句句饱含着师傅舐犊情深的话语,让新教师观看时感动得眼角都泛起了泪光。

3.多元评价,体验成长的幸福

开展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和月度人物表彰。“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教师也不例外。一所学校,每年的年度考核评优、优秀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等的评选,名额毕竟是有限的,绝大多数老师默默地辛勤付出,但上述荣誉的光环难以落到他们(特别是入职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的头上。为让更多的新教师得到他人的“欣赏”,满足其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学校特别策划开展“月度人物评选”、年度“最具成长力教师”评选,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获奖代表老师作交流发言,校长颁奖,少先队员献花,气氛之热烈令人心潮澎湃。

上一篇:“达标创优”月考核专题下一篇:警犬训导大队大队长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