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2024-04-12

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通用6篇)

篇1: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1、市场经济模式

以英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对市场不加干预,认为市场自身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注重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展、两次工业革命等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成为市场的主导。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这样,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英法美和俄德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亚洲除日本外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又重新受制于列强)。

2、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政府通过法律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措施与凯恩斯主义基本一致。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刺激消费和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限制投资和消费。在社会政策方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3、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时期重点是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也导致片面、僵化等一些弊端。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具有欧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实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5、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认识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在古代,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并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人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逐步建立了世界市场。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大增,并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美国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历经坎坷,其国力一度与美国抗衡,但由于政策失当,导致了联盟的解体。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各种地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纷纷建立,世界经济出现许多新变化。

制度创新、社会变革与经济革新、技术革新的关系。

篇2: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自然经济:

与商品经济相对应,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3)新思潮的萌发。

2、表现:

(1)洋沙输入,“纺”与“织”分离

(2)洋布输入,“织”与“耕”分离

(3)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棉布的消费者

(4)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发生变化

3、影响:

(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2.近代企业的发展

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3.城乡联系的加强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联系加强,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个体生产的局限性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上和协作不发达,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篇3: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

(一) 古代大学

形而上学知识型 (本体论知识) 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当时出现了一批新知识分子——哲学家, 他们一天到晚观察天象、苦思冥索, 思考世界的起源与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形而上学知识论认为, 世界是从某一特殊的本源派生出来的, 真正的知识是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 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知识, 一旦获得就永远有效。西方的高等教育可追溯自古希腊始, 当时很多人围绕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思想家身边进行着非正式的学习。其后, 诸如柏拉图的“学苑”及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学府都得到继续发展, 培育了几代教师, 而至罗马时代, 学校的发展更为稳定。这些古代高等教育形式基本上只是一群师生的自愿结合而已, 虽然实质上它们已有大学的意义了, 但它们没有法人组织, 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大学。

渊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博雅教育 (又称自由教育) 就是今天通识教育的源头。博雅教育的语根 (liberal) 源之于“自由” (liberty) , 即不束缚于肉体, 也不束于体力, 而任由心思驰聘, 向真善美的无境苍穹翱翔。希腊人有句成语译成拉丁文就是encyclius disciplina, 其意即是“多才多艺的训练”或“均衡的发展”。富有美感的希腊人将博雅教育的理想解释为个人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为了促进这三方面发展的不偏不倚, 希腊人于是演化出其被后人众所周知的“七艺”。希腊人信奉理性的心灵必须要追求事情的本质, 并能够确定什么是最终实在与永恒的, 而知识即来自对此实在的理解。所以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以追求知识的发展为首要任务, 以获取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为终极目的。其主要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论辩、逻辑及口才训练等科目, 在教学方法上也很多样化, 如两难论式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性思辩法、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等, 都是古代大学探讨高深知识学问所不可缺少的方法。因此, 形而上知识论促成了当时学人们在知识问题上进行讨论和辩论的形式与风气。简言之, 古代的高等教育是由一群对追求知识真理有着崇高热忱的师生团体开始的, 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个人文雅的性格及智慧的内涵。

(二) 中世纪大学

现代大学真正起源于12世纪欧洲的大学。中世纪所谓的“大学”其语源来自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 原义是指一种行业的行会或自治团体。因此, 大学原义即是指一种由学生或教师所组织形成的行会。12世纪以前, 由古代的文化遗产 (希腊与罗马文化) 与基督教哲学结合而产生的中世纪文化与学术, 主要由“修道院”和“司教座学校”继承和传授。12世纪以后, 由于各种宗教、精神及政治运动开始蕴酿, 道统的学术体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随着辩论、逻辑思考以及三段论法等新的治学方法的产生, 促成了当时哲学、神学、法学及医学各领域的独立研究, 社会形成了广泛尊重知识的风气。在这种气氛下, 来自各地的学生和教师聚集在一起, 自发地形成了学问研究集团。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 师生们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 组成了教师或学生行会, 这些行会就是中世纪大学的前身[3]46。如, 意大利最古老的波隆那大学便是由学生行会发展而成的大学;而法国最早的巴黎大学则是具有教师行会性质的大学。两者可以说是中世纪大学的两大典型。

中世纪大学虽然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但当时的学人并无研究学术的真正自由。在当时罗马教会主导的“教会一元化的真理体系”支配下, 人的理性只能在教会所设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任何对正统教义的怀疑和挑战, 都被视为异端而加以严酷镇压, 大学只是教会传播宗教教义的工具, 一切行政与教学权, 完全操控在主教管辖下的神职人员手中, 宗教神学知识在整个中世纪占据着大学知识的统治地位, 成为一种霸权知识。在学科领域方面,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神学、哲学、法学和医学等四个学科领域, 这影响到后起大学的研究范围。在知识结构方面, 虽然中世纪对知识的概念保留了亚里士多德式的“七艺”组织的基本结构:“三艺”中的三种语言艺术 (文法、修辞、论辩) 和“四艺”中的四种数学艺术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但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世界中, 这些知识是无阶层的, 而现代欧洲大学从中世纪大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却是试图在七艺中建立一种知识的阶层秩序, 原本神学位居首要, 哲学居于其次;而“七艺”随着时代推进发展成为现代学科后, 如哲学、数学、文学、科学, 神学不再是知识的核心了。

在大学发展史上, 15世纪后创建的大学才是人类精神觉醒、理性抬头的象征。当时大学组成的“学者集团”, 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学术与维护真理, 希望与当时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威相抗衡。这些追求真理的学者聚集于大学而赋予了大学世界主义式的性格, 大学因而成为“普遍性知识”的温床, 它不受制于特定的民族国家, 而是以普世律则为其依归。随着欧洲大学学术自由及学科专门化理念的兴起, 大学保持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创造性动态, 当中国、希腊、回教世界、印度以及中世纪晚期的基督学院还停留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课程只限定于一些特定领域——欧洲大学已经走在新知识专门化的道路上。由于学术传播技术 (如印刷设备) 的缺乏, 当时的知识很少被再生产与流通, 因此, 中世纪时代的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 此种形而上的知识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知识。

中世纪大学的成立提供了知识探究的场所, 增强了学术研究的风气, 学者们担负起保存文化、传承文化与创造文化的重任, 成为“从人文主义到人文科学”大转换的重要角色, 他们直接带动了14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随着17世纪民族国家的兴起, 中古大学渐渐丧失了跨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性格, 而蒙上国家主义的色彩, 大学发展也开始出现国家的概念。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 导致传统大学的功能发生转变, 进而促使知识的性质产生变化, 大学的整体思想体系已逐渐从基督教的教义转移至现代的实验科学及理性逻辑的研究精神上, 即大学进入了“现代科学知识型”时期。

二、现代大学:现代科学知识型

现代性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末期, 随着欧洲势力的不断扩张而传播全球。城市的复兴 (11-13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4-15世纪) 、海外探险及殖民主义 (15-19世纪) 、资本主义发展 (14-20世纪) 、宗教改革 (16世纪) 、民族国家 (15-17世纪) 、民主革命 (17-18世纪) 、科学革命 (17世纪) 、启蒙运动 (18世纪) 、工业革命 (18-19世纪) 等, 上述现代性的重大事件和精神形成了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轨迹。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是否也隐含了不同的知识转型与社会知识论?历史社会学家杰拉德·德兰迪 (G.Delanty) 从“知识转型”的视野进一步阐述了“现代性”。他从“知识模式”转换的角度将现代性的历史发展分为:古典的现代性 (从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 历经16世纪的宗教改革, 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及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 , 自由的现代性 (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末) , 组织的现代性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 , 晚期的现代性 (20世纪70年代至今) [4]。以下借用德兰迪的历史划分阐述各个时期的大学知识模式与学科知识特性。

(一) 古典的现代性

古典现代性时期的知识模式可称为“革命型的知识”, 其知识型源于地理、医药、天文上的新发现, 绘画、音乐、建筑上的新技术, 以及哲学与宗教上的新阐述。此种知识上的变迁对日后欧洲新文化模式的累积及社会制度的架构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直接导致了现代国家的形成与政治制度的现代形式。

在大学课程方面, 文艺复兴的学者在古希腊罗马作品中重新发现了博雅教育的人文理想, 因为博雅教育是以古希腊及拉丁文学知识作为内容, 这些课程科目被称之为“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也因倡导描绘人所具有独特价值而产生, 它反应了人在美感方面的深沉体验、道德意念的崇高追求以及智力冥思的驰骋无际, 人文学科也自然成为博雅教育课程的主科。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导致基督教世界分崩离析,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开始逐渐成形。因此, 在十六七世纪设立的大学不论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 都更加注重本民族国家和地方的利益与需求。已有数百年传统的大学, 在迫于外在环境压力的改变下, 也必须要回应教会和民族国家之间权力的消长。尽管基督教神学在大学中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已经不再是大学课程设置中唯一的规准。例如牛津、剑桥大学, 由于英王亨利八世和教会的冲突, 不得不在1535年取消原本学生数量最多的教会法课程, 逐渐转向以培育绅士为主的博雅课程[5]。自此揉合宗教和世俗, 既注重伦理陶养和道德灌输, 又强调古典人文学科的系统训练, 以培养社会精英阶层的绅士教育, 成为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英国大学教育的主要特色。

17世纪被誉为欧洲史上“科学的世纪”, 这一世纪不仅出现了几位现代科学巨人, 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等, 也出现了培根、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现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知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深刻批判形而上学知识论的绝对性、终极性和抽象性, 明确提出了一种与形而上学和神学知识观不同的新的知识观:科学知识型。培根认为, 人类认识世界越多, 就能越脱离愚昧, 迈向幸福。因此, 知识就是力量。而外在的物理实在只要经过量化处理, 转化为客观知识, 就可为人类理性所认识。笛卡儿则主张, 被认识的世界必须是可以由理性、客观的方法所证明, 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 方能发现唯一真理, 并获得可以掌握并驾驭世界万物的“理”;而价值、判断、意见、解释、情绪等主观性的特质, 仅是人类对世界的非理性运思的结果, 是不可靠的, 必须被排除在客观的科学知识之外。启蒙运动以来的知识论遵循上述信念, 强调建基在科学理性知识上的社会才有无限进步的可能, 唯有人类走出蒙昧, 了解自身及世界, 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因而十七八世纪成为欧洲史上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时代, 对传统大学的改革有很大影响。

1694年, 德国哈列 (Halle) 大学的成立带动了传统大学改革的风潮。哈列大学在课程上作了划时代的学科安排, 纳入当时反映时代精神的课程内容, 如数学、自然科学、地理、政治、法律和道德哲学等, 并进一步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对抗久居高位的神学, 将大学发展与社会潮流紧密结合。其后于1737年成立的哥廷根 (Gottingen) 大学承袭了哈列大学的精神, 在课程内容上求新求变。哥廷根大学除了保留逻辑、形而上学、伦理学等传统课程以外, 还开设实验心理学、自然法、物理学、应用数学等课程, 这些新式课程广受学生欢迎。哈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课程创新精神, 为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打下了稳固基础。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理性、自由、人权、博爱思想的传播, 向封建权威、专制、神学发出严峻挑战, 形成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 也进一步奠定现代大学的发展理念。1636年至1740年是美国宗教改革的年代, 此期间美洲英属殖民地最先成立的三所大学——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大学——由三个不同教会兴建, 都属“宗教改革时代的学府”。随着宗教改革, 世俗力量大增, 此时美国大学课程还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中世纪大学的原样, 改变较少, 课程要求精通古典语文, 伦理学、形而上学以及自然哲学是课程的主要内容。1745年至1776年是美国的殖民地时代, 在此期间美国大学课程新旧并陈, 知识内容一方面是以神学观为中心的宇宙观为主, 另一方面则强调来自洛克与牛顿作品所彰显的科学开明观念。随着启蒙思想的影响, 大学中“启蒙精神”逐渐占据上风, 设置了很多实用性的学科课程。总体而言, 殖民地时代的美国大学在履行宗教义务及满足当地实际需求上, 双方取得了平衡点, 也提供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世俗化的知识盛宴。

总之, 在古典现代性时期, 大学并非知识生产的核心, 此时的知识生产者多是制度外人士, 包括文字工作者、无所依附的知识分子以及贵族阶级或圣职改革人员。当时所发展的知识模式是改革性知识及解放性知识。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 都表达着知识要从政治和神学的权威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种自由流通的言说, 知识可以受个人支配, 它启蒙思想、解放人性。实证研究的兴起与理性主义的萌芽促生了现代科学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强调, 唯有当科学通过实验证实时, 才能称为是一种知识;同时理性主义也宣称, 知识最明确的形式是源于心智的明确性。虽然当时的知识是实证主义式的, 但是就当时知识的民主性 (知识开放给一般民众而非属于制度权威的特权) 而言却也是解放式的。然而当知识从贵族权威中解放出来后, 却也很快地屈服于初期专制主义国家的羽翼之下。随着17世纪中期以降英国皇家学术基金会的成立及国家资助的各种研究机构的兴起, 一种追求制度化的力量也在古典现代性时期兴起了。这种力量同时带动了两种知识形式的兴起:一种是大学内的制度化知识;另一种则属于制度外的公共空间, 也就是市民化社会的知识。此时期大学效忠对象也从教会转至国家, 而且慢慢与社会相脱节, 成为研究高深学术的“象牙塔”。“知识转型”在此阶段形成, 并在美国及法国大革命达到高峰。在早期现代时期, 文化现代性的兴起大多起因于大发现时代的新式学习所导致的知识模式大转换,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 古典现代性的基本文化模式 (人文主义式的文化统一) 理念, 以及文化与自然的统一性, 已无法符合当时社会所需, 因而古典现代性终结了。与此同时, 古典现代性的知识模式特性——革命性、解放性、人文性的知识, 开始受到19世纪后启蒙时期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挑战。

(二) 自由的现代性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揭开了现代化社会的序幕。启蒙运动认为, 无知是人类迷信的根源, 人类若想走出迷障, 迈向幸福进步大道, 必须祛除无知代之以科学知识, 而对知识自主性的追求就必须要诉诸于人类理性。因此, “勇敢地运用你的理性” (康德) 成为启蒙的最强音。诉诸于理性的“启蒙时代”来临后, 教育家们纷纷倡言要摆脱知识权威、解放思想束缚, 启蒙论者希望将社会与知识予以合理化地分类, 认为理性与知识能毫无限制地应用到所有领域, 包括社会领域和道德领域, 因此整个19世纪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型高唱的世纪。在此科学理性知识论的范式下,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取代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家和神学家, 成为工业社会中新的知识精英, 大学也成为生产知识的主要场所。

随着18世纪末自由现代性的兴起, 欧洲大陆出现了一批新人文主义大学, 例如德国的柏林大学和英国的人文博雅学院。这些大学以知识的自主性理念为基础, 用康德的观点将现代性大学视为“批判理性的悍卫者”[4]。康德在其晚期著作《学院冲突》中, 讨论了学术自由及西方大学理念等问题, 他认为哲学具备理性及自由的特质并且象征现代性, 能促使大学成为追求与研究真理的场所, 因此学术活动上的自由权力应该让渡给哲学家们[6]。康德之所以强调大学学科中哲学的重要性, 是希望对当时社会弥漫功利主义的腐败氛围提供一隅可供明辨价值的思维出路。在此, 知识的目的除了需兼具实用与功能的用途之外, 仍需保留启蒙运动以来所追求的真理价值, 大学要成为传递真理知识的场所, 以此而有别于其他社会机构。康德的思想对洪堡影响非常大, 他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时, 就以康德的理念来规划他的大学。洪堡将大学视为学术知识的“研究中心”, 他将康德思想中抽象的大学理念和具体历史社会情境中的国家及知识生产关系辩证结合, 使我们看到一个兼有纯作理性思考、不直接牵涉任何功利目的的学术型大学, 以及生产符合现代民族国家标准的有用公民的实用型大学。前者为真理而真理, 它不断后设地以知识本身作为对象来建构知识, 在一个自由思考批判、不断自我创新的无限知识活动中推动科学进步;后者则把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用于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国民健康、法律实践和精神修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 其是工具性、利益性导向的大学功能。在洪堡等人的带领改革下, 德国大学摆脱中古以来一脉传承的神学旧传统, 将大学重新改置并调整了大学教育的方向。德国大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知识的追求, 强化人的理性能力;德国大学一方面恢复古希腊学术思想中以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和基础;另一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理性思想, 用理性将个别现象的研究统一于一个大系统内。

除了德国的新型大学外, 其他国家的大学也进行了学科调整。苏格兰各大学一改传统的文/哲、神、法、医4学院的组织架构, 改设专门化的单一科系, 开创了新的学术领域和课程, 产生了一批学术专精化的学者。苏格兰模式成为19世纪英国新兴大学的模仿对象, 例如伦敦大学1826年成立时, 就分为医学、法学、政治经济、化学、物理、现代语言、逻辑和哲学等学系。法国大革命后, 法国国民会议决定改革高等教育, 关闭了22所中世纪建立的大学, 改设各种专门学院及专门性的研究机构, 设置的单科学院, 后来统称为高等专科学院。而启蒙时代的美国大学, 启蒙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各个学科, 甚至连神学都设法融入科学及理性。

随着大学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大学成为引导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及创新知识的思想库, 今天大学的源头即是18世纪晚期研究取向的大学, 而非中古时期的大学;转型为研究取向的大学是一个新的“知识政体”, 这样的知识政体需要一个新的科学社会组织, 而知识的制度化产生了专业化与专门化的科学家, 取代了过去广泛涉猎的通才。现代大学与中古大学的不同之处, 是从程序转化到国家的概念上, 现代大学的诞生伴随着国家主义的兴起, 知识由一个封闭的调和系统, 转变成为彼此歧异的知识型态[7]。自由的现代性时期结束于19世纪晚期, 当时的焦虑文化导致了现代性的危机, 即对真理、自主与理性的怀疑与拒斥, 随之而来的是组织的现代性。

(三) 组织的现代性

1. 技术性课程与实用型知识的兴起。

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到来, 19世纪的大学课程也开始大力引进科学的新发展。例如英国工业发展的诸多重镇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努力之下, 许多城市学院陆续升格为城市大学。城市大学配合各地的工商业发展, 提供大量的实用性课程以培养专业人才, 因此城市大学最初的开设几乎全是工程、机械、造船、采矿、治金等职业性课程。在德国, 1870年代以后, 各地原有的专门学院陆续升格为工科大学, 提供建筑、土木、机械、化学、治金、采矿等技术性课程。而以追求知识统一为理想的柏林大学, 在19世纪中叶之后却因各种学科日愈分化, 其当初试图通过哲学将所有学科统一的理想, 已变得十分困难。此外, 面对德国快速的工业化, 大学无法坚持纯粹的学术研究, 必须兼顾国内工业发展而开设技术性课程。1862年, 美国国会通过《莫里尔法案》, 利用出售联邦政府土地所得资金, 在每个州开办强调机械和农业课程的“赠地学院”, 培养工农业方面的实用人才。《莫里尔法案》的通过, 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农业、家政、工程等实用性课程开始正式进入高等学府, 与古典学科分庭抗礼, 法案使美国的高等教育摆脱了纯古典及纯形式化的传统, 使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实用导向。

1904年, 范海斯 (C.R.Van Hise) 出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 他大力强调大学应该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服务作用, 这就是著名的“威斯康辛理念”。范海斯主张大学教授应该善用其拥有的专家知识, 协助政府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民主发展。在范海斯的领导下, 威斯康辛大学在1915年建立了为全州服务的知识推广部, 提供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共研讨、一般信息与福利等服务, 成为推动大学服务功能的代表。威斯康辛理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 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 使服务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第三项功能。”[3]286

2. 学科专精化与学科组织化。

19世纪末, 许多原本是“职业”的领域如新闻、教育、工程、药学、护理、企业管理、公共卫生、农业、图书馆服务、公共行政等, 都打着“专业化”的旗帜进驻大学, 成为大学中新的知识领域, 随后工程、企业管理、师范学院等专业学院纷纷成立, 形成了课程的职业主义。如何提升新的职业至专业地位成为当时大学变革的重要主题。原本捍卫博雅教育的学者坚持大学专业科目与学士学位阶段的文理科目应严格区分, 但在哈佛大学选修制度推行后, 学士阶段就必须包含专业学程, 以满足专业学院的要求, 因而许多职业科目都纳入到大学课程。大学课程不得不分科设系, 在选修制的推动下, 造就了学科专精化。为满足专业及学术研究的需要, 学者们也不得不变成学科专家。以前学者以博著称, 现则以精见长, 既专又细又尖, 这是学科知识演进的现象, 加之现代科学知识的暴增, 新学科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出现, 更助长了这种趋势。此外还有一股力量也影响了大学的学科专精化, 即大众以功利取向来挑选大学。许多大学为抢夺生源、筹措经费, 因而开设了许多实用性课程来吸引学生, 为他们未来谋职或从事专业工作做准备。大众的诉求, 导致大学应用科学的势力大增, 人文社会科学也奋起直追, 这两类教授都大声疾呼:应广设实际生活及“民主式”的公共服务课程, 大学的价值是以“实用的功利”及“社会效率”为标竿。

随着学科专精化, 学科也走向组织化。以美国为例, 从1890年到1905年, 美国几乎大部分学科, 都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如1869年成立的美国语言学学会、1879年成立的美国考古学会、1884年成立的美国历史学会、1885年成立的美国经济学会、1892年成立的美国心理学会、1905年成立的美国社会学学会等。与此种“专业学会”相平行的发展, 是大学的学系组织架构, 也依此来筹划。学科研究从此有了双层组织:一是学科组织团体 (学会) 的出现, 成为展示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舞台;二是大学学系本身要履行更高深的学术研究。由于教学工作已更由大学教授来承担, 大学开始强化学术专业的重要性, 大学教授也借此机会成立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AUP) , 以争取学术专业权利, 尤其是学术自由的权利。

3. 学科知识的工具性目的。

实用性知识的兴起与服务社会的大学功能发挥, 导致学科知识的工具性目的大行其道。知识不再是以知识本身为目的, 而是从属于逻辑运作的一环, 关注于满足个体和社会世俗性发展的能力。“大学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将专业的知识与组织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以提升国家的、社会的以及经济制度的效率。社会性的价值与特殊的利益需求间所产生的冲突会慢慢地被消弭, 而带有价值性、道德性的哲学、神学, 会被更明确的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及自然科学所取代。这些工具性的理念凸显出社会知识论的改变, 那就是规范性和哲学性的策略已经转变成改革主义者所倾向的具体实际性知识。他们认为科学专业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出具科技性、组织性的策略来使得政府、社会福利与教育达到更有效的运作。于是, 知识本身被重新分类了, 学科专精化的制度更巩固了专业实用知识的合法性地位。”[8]如此一来, 传统现代性大学的知识价值退位了, 教育机构成为更具功能性的导向, 强调技术甚于价值观。在“效率”和“功用”的尺度下, 知识与教育更像超级量贩店。人们不再问知识“是真实的吗?”而是问“有用吗?”、“可出售吗?”、“有效吗?”。在商业化的知识情境下, 大学已完全地专注于客观的、可计算的、精确的以及可验证的运作方式, 大学完全视知识为商品, 这种商品经过消费性巧思与精心包装后, 称之为我们熟悉的学分、课时以及课程。学生进入大学不再是关心社会进步的解放思想的自由知识分子, 而是要去接受专业的训练。大学被要求去创造技术而非创造理想, 大学最初欲使人们建立人文精神的理想已渐褪色, 传统大学的角色已逐渐被“职业训练所”所取代, 它已经被专业主义以及装配线式的学术精神腐化了。这种高等教育实用性的趋势, 表明了学科、课程设置从学术能力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变, 也表明了谁决定什么是有用的知识、谁的话语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关系。

三、后现代大学:后现代知识型

现代科学知识型从古代知识型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的“客观性”、“绝对性”信念, 遭到人们批评, 认为它产生了新的知识权威和知识霸权, 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科学知识型所造成的消极社会影响正越来越明显, 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型, 即后现代知识型[2]114。科学知识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形态, 由民族国家所建制化的知识, 以及由现代性、专门性、例行性所合法正当化的知识——已渐渐产生分裂与断层, 产生了以下几种知识转型:第一, 过去由民族国家所规范建制的知识, 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 已逐渐可由社会其他制度来生产。第二, 过去在学术界内的学科知识结构原本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领域为基础, 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无论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已经再发展成为新兴主题, 从建构的观点来看, “自然”与“社会”已无法再由现代性的类别观点视之。第三, 民主与公民权的兴起也挑战了旧有观念, 当人们讨论与知识相关的议题时, 所重视的是“文化或科技上的公民”。随着大众化教育、媒介与科技的新发展, 知识比以往更容易获取。知识的扩张性也造成知识的竞夺性, 知识的内容更充满政治上及文化上的价值歧义。第四, 过去“两种科学”间的争议, 当今已转换为专业知识与非专门知识间的界限问题,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与专家文化的“正当化” (delegitimation) 功能的解构呼声四起, 使知识的再定位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4]。

(一) 后现代性的知识情境与后现代大学的学科知识特性

20世纪50年代起,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 知识面临第三次转型进入后现代时期。利奥塔在后现代文化论述奠基性著作《后现代状态》中, 集中研究了当代知识结构及其功能的根本变化。他认为, 二战以后, 西方社会中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主要的变化是知识的信息化、媒体化、技术化、符码化、商业化、全球化和政治化及其多样化[9]。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不仅不同于古希腊时代的知识, 也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的近代社会的知识。当代知识论述结构的符码化, 使一切有关真假区分的科学认识活动变得更加相对和不确定。当代知识论述中真理标准客观化问题的彻底丧失, 也标志着作为西方文化灵魂的哲学和普遍主义的形上学基础的彻底跨台。利奥塔从现代知识到后现代知识的转变来说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知识转型, 这种知识转型主要是对“科学知识”合法化危机的一种回应。利奥塔认为, 在新的知识转型中, 知识是以外在符码方式进行传递 (相对于传统上认为知识经由“心灵与智慧的训练”的现代性观点) , 知识供应者和知识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正在倾向于商品生产者与商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完成了自己的“商品化”。也就是说, 后现代社会的知识不再以知识本身的追求与心灵智慧的陶冶为最高目的, 知识已成为一种商品, 经由计算机信息的管道贩卖到各种网络, 任何人只要会运用计算机与网络, 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知识。今天计算机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霸权形式, 知识的控制机构也从“国家”手中转移至“知识网络”, 每个人都处在知识网络的一个环节上, 都可以像以往的专家那样行使自己的知识权力, 接受知识、消费知识、转述知识、生产知识, 大学机构的自主性将丧失, 大学教授的身份也将改变。似乎科尔 (C.Kerr) 所谓的大学转变已出现, 在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 科尔所说的“多元化大学”已成为知识经济中“知识工业”的重要推手,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 不可避免地要向社会提供服务”[10], 知识的功利实用思维已渗透至各种政策与实践中。

(二) 晚期现代性的高等教育变迁与学科知识特性

20世纪90年代起, 世界掀起一股全球化浪潮, 全球化将世界整合成一个大型市场, 加速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市场化”。后现代知识的形成在全球化推动下加速了其知识反思性、知识大众化、知识商品化、知识国际化及学科制度间疆界的拆解与模糊等历程, 即知识疆界的拆解与新连结的产生。

1. 大学与产业间疆界的拆解与新连结:

学科知识的实用逻辑与商品化。经济全球化导致后工业经济形态的产生, 新经济依赖科学、技术与管理取代了传统型经济的资本与劳动力。新经济体制可以说从过去标准化的“福特主义”转向消费者导向的、弹性多元的、即时的“后福特主义”。1996年, 经合组织 (OECD) 发表《以知识为本的经济》的文章, 首次系统阐释“知识经济”的概念, 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资源的拥有、配置、生产与使用为最重要的经济形态”。在这个“知识”成就未来的时代, 各国政府与民众都视知识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 知识社会的形成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推手。在知识经济形态为主的“新经济“逻辑下, 大学作为知识发展与创新的重镇, 成为各国发展国际竞争力的火车头。在福特主义时代, 大学被视为国家公共投资的枢纽, 而在后福特主义时代, 大学在各国财政预算紧缩下却被视为财政负担, 大学于是走出“象牙塔”, 开始了各种“创业”活动, 知识的资本化与大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开始进入大学发展议程, 大学正发生着从象牙塔向创业范式的演变, 企业与大学间的各种产学合作的“新连结”生成, 追求独立品格和自主权力的传统大学理念, 大学与社会 (产业间) 保持的疆界一时被拆解, 产学合作成为主流。大学被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结果是大学学科所生产的知识符应了科学的、技术型的、组织化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都是工业与服务经济的主要角色。此外, 全球化时代中, 教育和商业服务、销售、金融等并列为“服务部门”, 是全球贸易中重要的服务性产品,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当大学屈服于市场需求, 知识转化成为生产与效用的工具性目的, 大学无法再维持知识圣殿中“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想, 传统大学负载的“公共利益”之理念也将烟消云散。因此, “产学研”合作我们要特别注意大学独特的学术任务与自主精神, 只有当大学的灵魂带着象牙塔精神走出象牙塔的时候, 大学才能走得更好。

2. 知识精英与社会大众间疆界的拆解:

学科知识与终身教育连结。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 (P.F.Drucker) 1993年出版的《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中认为, 资本主义后的“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 资金不再是主导经济发展的力量, 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才是经济成长的动力。知识的生产率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行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因此, 知识资本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网络技术的发展, 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全世界刮起了以“E”字为首的文化旋风, 向世人宣称“E-learning”的时代来临。今天知识的获取已不再限于学校, 整个社会文化工业都是教育的场所, 人们对终生教育、远距教学、媒介素养愈来愈重视, 这种趋势也冲击了高等教育, 3C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Cognition) 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推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大学教育的疆界推至无限, 以往受大学教育是少数人或阶层的特权, 现在已经是大众的一项基本权利。网络技术加速了整体高教市场学生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往高等教育的人口以18岁至25岁的年轻学生为主, 在职学习与终身教育使得非传统型中高年人口的学生回流学校。网络科技使大学远距离教学蔚为风潮, 高等教育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高等教育学生结构改变的现象, 使许多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纷纷跃跃欲试, 想运用其财力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大举投入高等教育, 与传统大学一较高下。因此, 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 可能会在不久将来彻底改变大学的本质。营利大学、成人大学、网络大学等, 都将是全球化下未来的高教发展趋势。可以预见21世纪中期之前, 高等教育的课程将呈现以下特色:一是分化, 避免与其他科系或大学重复开设课程;二是全球化, 教育质量的差距因网络科技的发展而缩小, 而全球性的教育合作及竞争也相对增加;三是个别化, 符合学生个别需求的“消费者导向”的课程, 代替了以往依照大多数人需求设计的课程;四是集中化, 集中资源发展本大学具有特色的专业、研究中心或跨领域的学程, 以增强大学的竞争力。总之, 后现代与全球化不仅将高等教育带入前所未有的大众化、科技化、市场化、企业化时代, 这些变迁更拆解了原本现代性下的知识疆界, 包括知识生产单位 (大学机构本身与其他社会机构) 的界限, 知识合法化的界限 (专业知识与业余知识间) , 以及知识结构中各学科领域的界限。

我们从“知识转型”来看大学学科知识 (包括课程) 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可发现有以下趋势: (1) 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变迁, 知识在每一个时代中都有不同的面貌与社会功能, 并进一步影响高等教育的知识观;大学学科知识在某种程度上, 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产物。 (2) 从学科的广博与专精分化上看, 从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大学课程知识的广博, 到现代与后现代时期大学学科的专精分化变迁。虽然后现代全球化时期有所谓跨学科、学科疆界拆解的论述, 但现实上更集中于专业性、实用性的学科课程, 与其他大量职业化、分化的学科相比, 只是占一少部分。 (3) 从强调教育的博雅与专业上看, 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的课程教育强调的是博雅性与全人发展, 到了现代与后现代时期, 大学课程上所建制的学科是专业化的培训, 知识一再被建制为学科制度与专业主义。 (4) 从重视课程的古典与实用上看, 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课程教育强调的是古典的人文学科, 到了现代大学则兴起了实用性、职业化、为产业界所需的学科课程。在全球化知识工业、知识经济与后现代时期的知识实用逻辑下, 大学课程更趋向实用技术化与职业主义。 (5) 从大学的理念与功能上看, 在古代大学及古典现代性时期, 大学强调其博雅、绅士、全人等教化功能;而从现代性时期到后现代时期以来, 大学在国家竞争需求的要求下科学研究的功能备受重视, 在效用性与实用主义当道的时代, 大学被赋予了社会服务与生产效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文彬, 胡春光.试论大学学科边界的形成与分化[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7) .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贺国庆, 王保星, 朱富文, 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6, 286.

[4]Delanty G.Challenging Knowledge:The University in theKnowledge Society[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19-24.

[5]戴晓霞.大学模式和理念的演变[C]//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台北:杨智图书公司, 2000:10.

[6]Kant Immanuel.Kant:Political Writings[M].Cambridge an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45.

[7]Delanty G.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 era:fromknowledge as an end the end of knowledge?[J].Culture andPolicy, 1998, 12 (01) :9.

[8]Popkewitz T S.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Research[M].New York and Lonson: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1:83-84.

[9]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49.

篇4: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关键词: 社会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变革与创新

当前的历史教学,往往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较强,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刻板,没有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中心。引入社会史的学习内容,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时代的风貌和历史发展的特征,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历史科学体系。

一、社会史观的含义

社会史观是指以社会的角度观察和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所认为的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中以辩证唯物的方法看社会。社会史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化、大众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社会史观与其他历史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历史学科的完整性和专业性,忽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历史教学中的论证式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将历史事实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要对问题得出答案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或是传统的表演式教学方法,根据老师制定的教案进行有序的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公开听课和上级检查,学生只是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已经完全失去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历史教学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制订了历史课程改革策略。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社会史观被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因为社会史观和其他史观不同,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分析历史,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意义

1.完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人对做某一件事或是学习某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内在的动力就会驱使自己反复不断地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促进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要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原则,然后利用丰富生动化的人类历史生活场景反映时代的特征和生活的风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辛亥革命,传统的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等重要人物,包括武昌起义的成败、意义等,而引入社会史观后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关注农民、会党成员等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因此,以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历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社会小人物和一些社会小事件中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社会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引入,促使教师在专业化教学中不断得到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和知识大纲,而是倾向于对时代的关注、学生的关注,让教师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规律,熟练运用史料,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查询史料,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搜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历史课件,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字史料的解读能力。

3.扩展学生认知维度,增强历史探究能力。

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能力。社会史观重视纵向发展,在学习社会史时必须借鉴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和生态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为社会史提倡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社会史研究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史学的这一特征,开展情景教学和史料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人类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局限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层面,从而扩展学生的认知维度,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

4.强化区域历史教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社会史的跨学科研究特点,加强对区域历史的学习研究,同时也可以利用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对校本历史课程进行开发。另外,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调查进行学习。多样化的历史调查活动,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利用区域社会史的研究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

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用社会史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为社会史更贴近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大,利用社会史进行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辛博.社会史观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篇5:高中历史经济生活中常考知识点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

生产模式: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

组织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 个体农耕

时 代:氏族公社、夏商周 春秋、战国开始

2、土地制度:

⑴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⑵商 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开始实行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⑶封建社会:

①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3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最主要)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②土地公有制: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4、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二、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冶金

⑴冶铜: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⑵冶铁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2、纺织 ⑴中国最早发明丝织技术。

⑵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⑶元明: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陶瓷业:

⑴制陶业: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⑵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宋代景德镇是瓷都------元彩瓷:青花、釉里红------明五彩、斗彩瓷------清粉彩、珐琅彩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三、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 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

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 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③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④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重农抑商” 政策

⑴史实: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时期---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

⑵影响:

①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②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

③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2、“海禁”政策

⑴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

⑵影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⑴产生:时间、地点、部门----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

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⑵明清时期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抑制工商业的政策;

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第二部分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⑴原因:①经济根源 (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根源:

⑵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⑴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开始

⑵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⑷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殖民扩张

⑴对外贸易发达。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⑵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

2、英国的殖民扩张

⑴手段:①海盗式劫掠;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②进行商业战争。

③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④进行残酷的黑奴贸易。

⑵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3、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

(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三、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形成过程:①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

⑶、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洋务运动

(1)背景:①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出现危机。

②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形成

(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4)内容:

①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

第一家----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规模最大--------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②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

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5)评价: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起推动作用

③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补充:中国近代化

(1)在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逐渐取代封建专制独裁;

(2)在经济上,从生产方式来看,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从性质上来看,商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在思想文化上,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的思想文化。

其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4、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因素: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2)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二、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变化

①服饰:长袍马褂 与西服革履并行;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②饮食:西餐馆;烟酒茶等日常食品在近代发生嬗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首开使用新工艺技术

③住房: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④习俗:“断发易服”、不缠足运动;

社交礼仪----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握手、鞠躬 ;

“老爷”“大人”称谓被“先生”“同志”被取代;

婚丧仪式由铺张繁琐愚昧走向简洁文明。

阅读报刊、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

①、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②、仁人志士的推动;

③、民主思潮的促进;

④、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二、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交通

①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②水运: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新式水运业诞生。

③航空:冯如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2、通讯

①邮政:18,“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设立邮传部;

19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报刊:《申报》;维新派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2、影视: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是《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第三部分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一)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② 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2、特点:① 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② 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 破坏性严重

3、影响:

⑴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⑵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⑴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⑵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 复兴工业——核心内容(3)调整农业政策(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积极----直接影响:是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3)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总体评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

(1)积极: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2)消极:由于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1973年以后,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⑵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

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⑶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战后进一步加强,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2、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①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⑵内容:农业---粮食税

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⑶意义:①表明苏维埃共产党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而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斯大林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经验教训: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三、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⑴内容:农业领域自留地,开荒,种玉米;工业领域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

⑵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消极---结果失败---根本原因: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⑴内容:工业领域运用价值规律;农业领域扩大农场自主权

⑵评价:结果失败---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性变革

⑴内容:经济领域——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允许个体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⑵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

第四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建国后,两大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

按阶段划分:过渡时期(1949—195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一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实践:

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1949-1956)。

⑴、1949---1952年,经济调整,经济形势好转

⑵、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⑶、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⑴初期有益的探索----56年中共八大制定正确决策:

①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②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⑵失误-----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8年“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①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③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⑶纠“左”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教训:①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

② 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⑤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⑥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二、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

②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③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2、决策:①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

③作用: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

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四、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经济稳定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史实:① 1980年起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

② 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后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 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五部分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⑷作用: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一项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⑶影响: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即欧盟)

⑴建立过程:

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经济合作组织)。

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⑵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范围从经济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⑶欧元的诞生: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对欧盟经济发展有利,也对欧洲政治联合起推动作用

⑷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⑴建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署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⑵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

⑶影响: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加快拉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亚太经合组织

⑴成立: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

⑵组织原则:①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⑶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⑷影响:①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②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进程:

⑴ 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⑵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⑶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原因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⑶、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⑷、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⑵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5、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

②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③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

⑴建立: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⑵作用: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⑴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⑵影响:

①积极意义//机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篇6: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高中历史知识点

2、更名田和固定丁赋: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土地归耕种者所有,曰“更名田”; 17,清政府规定康熙五十年(127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3、摊丁入亩——⑴内容: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⑵、作用:这是我国封高温导热油泵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物品种推广(棉花推向江北;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粮食产量大增);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三、手工业的进步

工具革新;技术提高、种类增加;分工细密;规模扩大、产量提高;新生产关系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四、资本主义萌芽

①、产生:明中后期,在江南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②、标志: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③、发展:清代规模扩大;分工细密;部门和地区增多。④、特点:缓慢,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⑤、缓慢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剥削沉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市场狭窄;地主商人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资金缺乏,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⑥、影响:标志封建制度在经济上走向衰落。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1、商品经济活跃: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商贸城市;出现了如北京、南京等数十座商贸城市;江浙地区农村工商业市镇兴起。

上一篇:第一次做豆沙包作文400字下一篇:普车工序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