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探讨论文

2022-04-16

摘要:陕甘宁革命老区整体坐落于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之上,大致囊括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6个市,是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大本营。区域内各类自然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明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社会发展探讨论文 篇1:

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讨

2005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保证这些民族地区的发展,该规划提出五年内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的目标,即每个聚居村都要实现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安全饮用水、有安居房:有基本农田(草场),以及“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三个指标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近五年来,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国家民委等近20个中央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以出台特殊政策和措施等方式,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规划》实施以来,共投入各项扶持资金25.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5.72亿元、占63%,地方配套及其他资金9.34亿元、占37%,安排各类扶持项目8065个。资金投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资金总量的83%;另一类是群众增收项目,占资金总量的17%。同时,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省区按照“省负总责”的要求,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以我省为例,根据贵州省民委的一项研究报告,毛南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平塘、惠水、独山3县的6个乡(镇)、46个行政村,2008年末总人口30858人,占黔南州总人口的479%,占3个县总人口的2.9%。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毛南族的帮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毛南族聚居的46个行政村,通乡公路、通村简易公路均已建成;广播电视覆盖率、农户通电率分别达到96%和99%,无线电话网络基本覆盖聚居区的乡、村;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达37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8年毛南族群众人均纯收入达2150元,较2004年的1350元增收800元,增长59.26%。2008年对14个村按国家标准进行了验收,14个毛南族规划村的通路、通水、通电等12个考核指标全部达标。通过了省的验收。

但是,与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要求比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与问题。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问题突出,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以我省平塘县为例,卡蒲毛南族乡文盲、半文盲占当地总人口比例分别为9.1%和1.5%,部分学校没有电脑,图书资料很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多数依靠县、乡、镇、村,来源单一,教育经费投资无法保障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政策和制度安排、文化教育落后和人才资源匮乏,都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几个突出矛盾:一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增长过快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三是加快发展与科技文化水平低、人口素质不高的矛盾。

为了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一问题战略意义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国22个民族人口数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八。但是这22个民族却占到了我国56个民族的40%。解决了6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22个民族得到了繁荣发展。因此,对22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重点帮扶意义十分巨大。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稳定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如果民族团结搞不好,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文化差距不断扩大的地区往往是民族矛盾突出、突发事件频繁、社会不稳定的地区。因此,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为了进一步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抓好科学规划。2005年lO月,按照“贵州省编制扶持毛南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会议”的要求和“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州负主责,县负全责”的原则,我省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十一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06----2010)》,几年来,我省认真组织实施《专项规划》,不断加大对毛南族专项扶持的资金投入,通过整合资源,投入到46个村的项目达554个,总投资达11738.4万元。其中,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资金投入4077万元,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119万元,交通、扶贫、农业、民政、教育等部门投入资金达2385.8万元,群众自筹达2156.6万元。这就充分说明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各地正在进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口较少民族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望,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党政主导、规划先导、投入引导、政策指导的作用,按照统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来制定规划。

第二,用足、用活、用好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优惠政策。“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加快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要努力把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不断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发展,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聚居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和配合,积极争取新的更多的优惠政策。

第三,尽快将潜在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一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是,落后的经济条件,使得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要创造条件,将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努力把资源优势变为强大的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国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都相当丰富,可以说是待开发的宝地。要千方百计把资源开发好、利用好,通过发展产品的加工业、制造业,实现产品的转化和价值的增值,逐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多年来,各人口

较少民族所在省份充分利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把旅游业和传统手工艺品做大做强,做成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重要的增收来源。黑龙江省为19个人口较少民族村改善学校、医院、文化站设施条件,建立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云南省启动7个人口较少民族各建1个小型特色博物馆项目,大力挖掘整理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成功的范例。

第四,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的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要注意让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从这些项目建设中得到利益和实惠。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还比较艰巨,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这些地方与全国各地的交通和联系,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落后问题。

第五,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要发展,必须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之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要确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建设生态环保体系。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越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坚决纠正“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战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本上是以农牧业经济为生存发展的条件,发展农牧业,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砍伐森林,开展造林护林活动,遏制生态退化趋势,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

第六、优先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教育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要最大限度地支持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口较少民族人才,努力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要改善教学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现代化教育。大力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结合,造就适应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要在“十二,五”期间,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所有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要支持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口较少民族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努力改善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

现在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有两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要抓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生活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行“小民族”大政策,实施“小民族”大扶持,实现“小民族”大发展,使各民族在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进,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龙菲

作者:胡丽华

经济社会发展探讨论文 篇2: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

摘 要:陕甘宁革命老区整体坐落于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之上,大致囊括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6个市,是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大本营。区域内各类自然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区经济社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受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区域内自然、社会环境复杂,在区域整合过程中要以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为长期目标。

关键词:革命老区;资源丰富;发展落后;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海霞(1965-),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一、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现状

(一)革命老区基本概况

陕甘宁革命老区包括现在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地跨2省1区,共辖6市,比历史上的陕甘宁边区范围略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曾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过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

老区整体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坐落于黄土高原之上,黄河穿越而过;从干湿带的划分上看,处于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区域内,年400mm等降水量线以自东北——西南的走向穿越该区域;气候降水方面,因深处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明显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大,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土壤松散,垂直节理发育,以黄绵土、风沙土为主。

区域内各种矿藏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多且品质上乘,现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39%,煤层气资源量占全国16.4%,石油可采资源量占全国6.7%,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占全国10.5%,镍、铜、铅、锌、铬等有色金属,钯、铱、锰等稀有金属,金、银、铂等贵金属以及其他非金属矿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6市总面积1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325多万,2010年经济总量3428.2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西部大开发至今,6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均收入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革命老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陕甘宁老区所辖6市坐落于资源丰富的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中,资源丰富、储量大,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很好的资源基础。长期凭借先天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形式,使6市极端贫困的面貌得到有效改善,从总体上看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当前区域内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面分布广

相对于省域内其他城市而言,在发展速度方面仍待提高,6市经济总量在陕西、宁夏、甘肃所构成的大陕甘宁区域中所占比重偏小仅占21.7%。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水平看,陕甘宁三省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陕甘宁老区的农民年人均收入更低于本省水平;从农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水平看, 陕甘宁老区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08年划定的国家级贫困县中,陕甘宁革命老区6市所辖50个县(市、区)中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由此可以突显出该区域经济发展任务的繁重。

2.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环境—经济成本收益失调

气候干燥, 水资源短缺,生态调节能力脆弱, 加上长期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致使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作为具有“贫困地区的分布呈现与脆弱的环境类型分布相一致的空间集中分布特征”的典型,以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区,其处于满足温饱的初级发展阶段的生活水平与重化工业所带来的重度生态环境污染之间的失调,则很好的说明了老区经济产出收益与环境生态污染之间的比例失衡。

二、革命老区发展落后原因分析

由于陕甘宁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远离中心的边缘区域,因此区域内外优劣势特殊性较强。内部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资源优势明显,优势的资源又可以支撑优势产业的发展;外部面临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发展机遇,大量政策的倾斜,使区域具备了很好吸引各类生产要素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地带, 资源承载能力较低,加之人为破坏严重,使得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充分发挥预期作用。老区经济发展矛盾重重,要实现发展上的突破首先就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造成矛盾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清:

(一)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老区资源利用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陕甘宁革命老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处省级毗邻区,位置偏僻、远离各自省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属于改革后发区中的后发区。计划色彩的传统体制长期影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体制与政策中行政命令色彩浓厚,各级政府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特点,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经济事务管的过宽过严,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

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实行分权管理和财政包干制度,地方间各自为政,实行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只谋求行政区域内的发展,忽略地理区域内力量、资源的整合,没有从整体角度考虑和安排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政策,行政经济盛行。这样就导致三省区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虽然区域内各类资源储量丰富,但却造成了开采规模小、效率低、浪费大,局部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

(二)产业结构单一,深加工能力差

产业发展单一,结构矛盾突出。受自然、社会因素影响,农业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生产条件差,产量低,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严重不足;各种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为老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资源基础,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例偏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育层次低,装备差,结构不稳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小。

长期以来,只注重于投资见效快的初级能源开采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煤、油、化工等深加工业规模小,设备简陋,集约化程度低,就地转化能力差,深度开发不足,产业链短,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基础设施落后,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受地形和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老区在包括电力、供水、交通、通讯、邮电等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上总体表现比较落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以铁路为例,老区特殊的产业、能源结构以及铁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使得铁路的发展在老区实现脱贫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在陕甘宁区域内铁路路网单薄,铁路标准较低,联系通道数量少,“客货难以兼顾”的运输瓶颈依然存在。

陕甘宁老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相对于其他西北地区而言更接近中东部发达地区,拥有较好的地缘优势,根据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是一种先天的贸易输出区域优势。但是受传统行政思想和绩效考核的负效应影响,这种优势带来的跨区贸易量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

(四)二元结构凸显,城市化水平低

西部大开发使西安、重庆、成都等核心城市的经济社会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但对于更广泛的二三线城市,并没有带来预期希望产生的效果。由于区域内地广人稀,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自然条件恶劣,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以农民为主的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偏低,不能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工业经济使第二产业高度畸重,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工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很低,工业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农村与农业的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又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人口素质和分布等因素影响,区域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力低下,严重的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化的原始动力不足。由国家投资兴建的能源、冶金等重工企业在本区工业中唱主角,地方工业非常薄弱,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使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没有成为实现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有限,水平较低。

(五)补偿机制落后,生存环境恶劣

区域内城市大多属于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矿产等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而目前国内资源的开发仍旧是以某个专门的专管部门为中心成立的开发总公司来承担。这种开发管理方式,如果只注意本系统的利益而忽视地方的利益,达不到促进资源开发、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如果在开采非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不去注意如何提高开采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相应产业,脱贫致富,一旦资源开采完毕,将使开采区陷入永世不能翻身的疲困状态。

在现实中,区域内资源开发利益分配过度向央企倾斜。每年开采资源所获利益中70%以上归央企所有,国家获益20%以上,地方仅仅收益2%,这种严重的分配不均,使得三方共管的生态补偿机制长期难以实现。

区域西部有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在强风力作用下,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中部河套平原为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区;东部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生态调节能力脆弱。长期以来“先破坏、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致使该区生态环境退化、污染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自2003年起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沿海地区,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后,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更是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陕甘宁经济区,因其拥有的丰富资源和富有活力的发展潜力,其未来发展方向极可能是西部未来缩影。要发挥陕甘宁地区的带动作用就必须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举的道路,就要积极探寻双赢发展的途径。经济要驶上可持续发展的匝道就要坚持以下几点思路:

(一)加强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从领导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增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意识,明确分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陕甘宁老区的区域一体是一种典型的弱弱联合,各方要想打破低水平的均衡状态,首先就要打破行政上的各自为政,解决好能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加强联合,共同开发区域内优势资源,促进各方优势互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改善毗邻区投资环境,促進毗邻区经济发展。

(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发展经济首先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老区并不是不想改革、不想发展,而主要是受一种在社会上比较普遍的保守、守旧思想所阻碍。因此要打破这种思想限制,首先就要加大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力度;同时在社会上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在学界领域鼓励学术跟进,努力改变百姓和各类投资者的观念,创造良好的开放、开发、竞争的社会舆论氛围,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

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人力。人力的基本方面就是体质和智力,智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因此就要加快教育的发展,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提升资金利用率,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师资力量,提升综合教育实力,加强自身人才“造血”能力;同时改进人才激励制度,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保留各路人才。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

陕甘宁革命老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造就了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绿色、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因此可以通过完善产业政策,加大针对农业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技术投入,以市场为导向,以地域为品牌,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造,提升农业生产率,打造生态农业,提升农业基础性地位。

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工业结构,协调轻重工业发展;加大资金、技术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建设立体能源化工基地,推进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上游、中游、下游产品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及延伸;同时要从长远角度规划产业结构,积极寻求发展多元化替代产业。

给予第三产业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宣传,改变旧的就业观念,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将旅游业与传统工业、农牧业相融合,围绕旅游产业内部食、住、行、游等各要素,构建生态旅游主导产业——旅游辅助产业——旅游关联产业的大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效益提高。

(四)完善运输网络,扩大跨区贸易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很难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财政瓶颈是基础设施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因此要积极扩大资金来源,吸纳各方财力提升资金利用率,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网的空间布置和电网、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

基于老区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居大量比重的现期发展结构,货运量的需求弹性相对较高,因此承担货物长途运输的铁路建设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要加快构建以铁路为核心的陆路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强化与中东部地区通道建设,加强区域联系;公路要加快完善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道路网,实现内引外联、通江达海;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地区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老区经济现在面临着总需求与总供给微弱均衡的状态,在经济和生态复合系统中还存在“贫困—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整个区域经济系统基本上陷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和“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低水平均衡实现经济增长,根据老区现状就应采取“非均衡重点突破”的战略,选择区域内重点地区和关键产业进行集中投资;努力加强与中东部邻近地区的区域联系,借助其市场,扩大贸易,增加需求,以期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跨区的流动和补充,最终达到老区“低谷”隆起的发展目的。

(五)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

城乡发展不均不仅影响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继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积极改变传统户籍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引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现存农村用地。以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消费需求。

协调轻重工业、三大产业、区内外经济的发展,打好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依靠城市的规模化和集聚性拉动企业的集中,进而形成区域内人口的集中、城市人口的增加。

(六)完善补偿机制,搞好生态建设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陕甘宁区域内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在目前无力改变整体自然环境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现存未受影响的区域的保护,努力改善、改变已受影响的区域;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天保、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的开展和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树立政府绿色GDP的核算评价体系;运用宣传、教育等手段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明确“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

资源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以协调各个区域间的关系,划分各级政府的权利;其次要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利用市场供求来决定资源价格,来保护资源不被破坏或减少破坏;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做到政策上配套、行动上保证;第四要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最后要建立新型的环境补偿机制,明确参与各方的权责,尤其要处理好中央、企业、地方政府三者的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开发的收益,要本着“支持老区,回报老区”的思想,通过资源开发来最终带动老区的发展,在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治理压力中,也要做到“中央、央企、地方三方共治”。

参考资料:

[1] 原慧慧.陕甘宁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06).

[2] 张惠远、蔡运龙、赵昕奕.环境重建—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J].资源科学,1999,(03)

[3]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 席晓勇.大西北投资贸易与区域协作研究[J].发展,2008,(04).

作者:王海霞 黄磊

经济社会发展探讨论文 篇3:

地理国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探讨

摘要:十二五期间,国家组织实施了全国范围的第一轮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地理国情作为基础国情的重要部分,能够客观反映我国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的基本情况。目前,国家正组织新一轮的地理国情数据更新任务,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系统性的工作。文章从政策、技术、部门协作等角度对地理国情信息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及改善建议。

關键词:地理国情;服务;经济发展

一、概述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信息具有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地理现象,可以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制定、经济结构布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等管理决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形成了系统、权威的本底数据,并实施了标准时点核准工作,利用两期数据开展了多种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全国范围的地理国情普查、监测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下一步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也存在着地理国情信息应用不足、支撑体系不健全、成果和服务方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在立法、机构设置、技术体系、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不断提升地理国情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二、地理国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如图1所示)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技术标准、监测机制等方面均是全国统一,因此监测信息的尺度在全国范围内是基本一致的,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地理国情监测能够提供任意区域不同时间的生态、经济等信息,因此可以做为政府决策在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评价的依据或参考,同时也可以做为政府官员离任审计的参考或依据。国家正在推动的“多规合一”工作,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目前浙江、海南、山西、四川、黑龙江等省开展了地理国情服务多规合一工作的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地理国情监测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方面开展了合作。基于地理国情有机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编制形成经济发展与区域布局、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一体化规划。地理国情信息还在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发展变化、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众多方面得到应用,目前针对这些方向,国家组织了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城市空间格局变迁、生态保护区管理、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沿海滩涂变化监测等多个应用示范,取得了一定的监测成果及较好的应用效果。

三、主要问题

(一)地理国情信息应用不足

过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生产与需求脱节,仍以计划性的基础测绘为主要生产任务,这种延续多年的传统测绘生产模式,注重讲究方法科学性、程序严谨性、数据准确度,缺乏从服务快速、简便、高效等角度考虑,导致生产出来的数据无人问津、束之高阁的现象比较突出,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地理国情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从立项、组织实施、成果推广都紧跟需求,主动作为。但由于种种原因,地理国情信息的应用与预期还有不小距离,地理国情信息应用不足还较突出。

(二)支撑方法体系不够完整

一方面缺少法律政策方面的支持认可。目前“地理国情监测”还尚未写进测绘法,约束力不强。利用地理国情信息还属于倡导性的工作理念,没有深入到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中;另一方面技术支撑有待加强,地理国情信息理论上能应用到绝大多数行业部门,但是具体到“怎么用”“如何用”上需要加强实践和研究。

(三)成果和服务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地理国情信息成果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所有部门用户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加工,特别是深入进行数据挖掘,真正做到好用、实用、有用。在服务方式上,还应由单一离线式数据拷贝向提供离线、在线、调用等多种服务方式发展。在服务机制上应切实减少简化审批环节,建立健全地理国情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四、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监测成果有利于准确掌握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可以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区域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获取系统、准确、完整、现势性强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需要以政府来主导实施,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但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权威性,现阶段还必须得以政府主导的形式来开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部门间协作的作用,争取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在纵向上,要建立健全中央、省和市县三级联动的监测分工协作机制,在横向上,要沟通协调,拓展完善与其他部门的共建共享或分建共享合作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是一项系统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来完成,包括建立主导工作总体实施的管理机构,共享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发布监测成果的成果发布机构,以及支撑工作顺利实施及不断提升建设水平的技术研究机构。其中管理机构是政府部门,应改变目前临时机构的现状,以独立、长期的机构形式存在较为合理。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具有权威性、客观性的特点,而且是多时态的信息,需要建立针对不同需求的发布机制,需要发布的信息根据需求侧重点及发布形式不完全相同,如面向政府管理决策的核心信息可以通过政务内网的形式向部分部门发布,面向社会公众的完全可公开的信息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发布,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发布机制,并且需要不断丰富信息发布的内容与形式。地理国情监测具备的信息十分全面,涵盖人文、地理、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涉及到很多专业部门的专题信息,由于各方出发点、利益诉求,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包括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体系及服务形式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具体的技术研究机构来进行支撑,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科研院所,或者在高等院校设立相应专业等形式来实现。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是一个逐步实施、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确定“政府主导”的思路,才能确保工作持续、常态化开展,必须注重“部门协调”,才能打通部门间的隔阂,兼顾全局利益,最终将地理国情监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做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将地理国情信息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中

地理国情信息具有多时间、多层次、空间化的特点,通过综合考虑时间、空间、经济指標三个维度,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经济模型,能够研究经济发展规律、预测经济发展趋向,进行经济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从而取得经济规模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服务方式应由“被动式”升级为“主动式”,通过不断的努力,变成“请专业部门用”变为“专业部门主动用”,使地理国情信息逐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中,以充分发挥地理国情信息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空间基础、监督检查等提供保障服务的能力。

(三)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提供长期服务

地理国情监测是我国在跟踪国际发展形势,借鉴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为使测绘工作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新任务,该任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积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实践完善。

五、总结

要充分利用、调控和整合优势力量,形成规模化地理国情监测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服务,并实现业务化、常态化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依法监测,明确地理国情监测法定地位,推进建立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法律规范体系,出台《地理国情监测条例》等配套法规,确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法定地位。围绕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发布、信息共享与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适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地理国情监测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泽龙.基于国情数据的区域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5.

[2]罗名海.城市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研究与应用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 2014(06).

[3]王家耀,徐青,成毅,等.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概论[M].科学出版社, 2014.

[4]王家耀,崔晓杰.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研究报告(2014)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刘芳,桂德竹.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体系与服务模式初探[J].遥感信息,2014(04).

(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作者:贾夙 王红燕 刘现印

上一篇: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