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2023-01-16

第一篇: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

国内对全球化的讨论正在深入。这一讨论一直存在不少热点和分歧。不同意见的讨论与商榷,对理论研究大有裨益。应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来诠释全球化的内涵,考察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全球化的讨论。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empirenews.page--]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empirenews.page--]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1][2][3]下一页 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empirenews.page--]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empirenews.page--]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右派、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empirenews.page--]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 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以后,中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相应承诺,正在从组织建构与管理制度上与WTO接轨,在更大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理性态度。

首先,应承认国际社会中“资强社弱”的客观态势。其次,不应过分强调“两制”之间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对立的一面,而应充分利用不同制度之间日趋密切的经济联系与俱荣俱损的特点,抓住机会加快发展自己。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看到,在全球经济中,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恰恰是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量的75%。其中,中美两国贸易犹为重要。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与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经济景气,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就宽松,发展就相对顺畅。“9·11事件”以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损,中国的出口状况马上由睛转阴,出口立即转为负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两制”的经济合作竞争状况将决定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反之亦然,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将最终影响“两制”的竞赛结局。在和平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尽快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力,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的大旗才能抵抗更大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对西方一些仍抱有冷战思维的人士的“和平演变”企图,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不能囿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思维惯性不能自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的转换,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已下降,经济与科技因素成为主导因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更多地已不再表现为冷战时期那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处于相对劣势的社会主义制度,现时并无能力也无可能取代强势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力量应在图存自强的目标下,积极推动相互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求共存双赢的局面,这是处于劣势的社会主义力量最现实与理智的战略选择。

第二篇:2012历史中考专题六经济全球化

2012历史中考专题六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内部之间发展不平衡

思考角度: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原因。

答:对内:革命或改革,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障碍。

对外:殖民扩张、掠夺;拓展市场。

2、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答:革命或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走向资本主义的。但是并不彻底,还有很多的封建残余。

3、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成就、代表人物、引领人类时代。 答:

第一次: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蒸汽时代 第二次:19世纪中后期电力的广泛使用爱迪生电气时代、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爱因斯坦信息时代

4、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例举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1640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1775 美国 独立战争

1789 法国 大革命

启示:

(1)一种新制度代替一种旧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激烈反复的斗争。

(2)人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所选择的道路也就不同,选择什么道路应从本国国情出发。 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4)要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第三篇: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便开始了全球化的征程,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得到迅速发展,因此了解和紧跟这种趋势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与现实意义。

2、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这课的要求:(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根据这一课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原因及影响;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能力目标: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教与学,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初步懂得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3、 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二、教学方法

宗旨:联系实际、分析案例、学生主导。

1、讲述法

2、问题教学法(直接提问,一题多式设问)

3、图片及材料阅读法

4、讨论法

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有体现。

三、教学过程设计(注重案例的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

波音公司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构件总重量的70%。

老师提问:以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趋势?

鉴于教材前两课未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具体的解释,教师首先从概念上解释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二)推进新课: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这节子目录论述了全球化趋势的进程、原因及影响。 (1)、全球化的进程和原因 教学设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1,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原因理清基本的知识点。然后由学生总结,

老师展示相关图片显示进程,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思考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引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词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调动学生情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设计:这是难点,理论多,分析角度复杂。老师引用世界对全球化不同态度的图片作为个案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全球化利弊共存。学生讨论:不同的反应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共存如一把双刃剑,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是什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紧接着探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

多媒体显示:

对全球化不同反应的图片

老师设问:不同的反应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双刃剑,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是什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怎样?请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分正反两方回答。 老师总结: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多媒体显示:

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老师设问: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运用学生讨论法、图片法和材料阅读法,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的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同时特别强调对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老师指出世贸组织最能代表全球化的应该是WTO。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 (1)、建立

教学设计:在屏幕上播放世贸组织的视频,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世贸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老师利用提问法和比较法总结世贸组织的由来、原则以及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的区别,对知识形成准确的认识。

(2)、作用

教学设计:这是重点。补充相关材料与图片总结出世贸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

材料二 根据韩国酒税法,韩国对国内烧酒征收35%的税,而其他进口蒸馏酒(威士忌、伏特加等)的税率是100%。欧共体和美国认为韩国违背GATT1947的第三条第2款,即国内税的国民待遇条款。世贸规定只有在对相同产品征税高于国内产品的情况下才违规,不是相同产品,征收不同的税是理所当然的。这个案子最终结果是韩国败诉。

材料三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香港举行,会议通过了《部长宣言》,规定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产品提供免关税。

学生思考:通过三则材料分析并总结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老师总结:

世贸组织的主要作用: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1)促进市场开放,加快世界经济发展 (2)调节贸易纠纷

(3)很大程度上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设计: (1)、图片展示中国加入世贸的历史片断,指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加入世贸。 (2)、影响:以正反事例及教材【历史纵横】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特别是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初步认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 表一:

案例1:从1998年到2005年,海尔开始走国际化道路,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据悉,2007年海尔洗衣机整体出口欧洲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还多,在德国,最大的电视销售渠道QVC中,海尔滚筒洗衣机创下了单日单型号销售记录,新品在上市第一天就销售了770台;在法国,最大的经销商K连锁店,不到两周的时间,销售了近5000台海尔最新式洗衣机,连展示的样机也被抢购一空„„目前,海尔洗衣机已成功进入欧洲前15位大连锁店中的12家,这场来自东方的“海尔风”给欧洲用户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竞争者带来了巨大压力。

案例2:根据中国商务部有关统计,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共计59起,涉及金额约2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且单起案例涉及金额不断增大,在59起贸易摩擦案例中,愈千万美元的大案共15起,另有4起金额超过1亿美元。2004年1季度,WTO各成员国又对中国发起11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同比增长83.3%,涉案金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倍。

学生思考:中国加入世贸产生的影响 老师总结:

对世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世贸体系 对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老师指导学生自由发挥中国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对策。

(三)总结新课:

运用图示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

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课外延伸

1、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所采取的对策。

2、开展社会调查,搜集经济全球化对当地发展影响的资料。

(五)、巩固练习 选择题

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第三世界国家 D 世界贸易组织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一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其突出的事例有( ) A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B 阿以冲突的升级 C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冲突 D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3、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世界经济统一于某一经济发达国家或集团的支配之下。

B 、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就像一个工厂的每一个车间一样,进行严格的分工生产。 C 、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消解。 D 它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相互对立、互相削弱 材料题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洲的20多个国家。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⑴、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四、课后记:

第四篇:我国企业与经济全球化

学习时报: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动

时间:2013-01-07原文作者:李建红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也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既面临不少潜在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经济脊梁的中央企业,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中国企业有效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变局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长远目标的战略举措。

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深刻认识这些变化,是明确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重要前提。一是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弱增长”周期;二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酝酿新的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三是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四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加速国际政治格局动荡。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更多表现为企业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过去 30多年中国企业在战略机遇期里快速成长。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经历了数次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但总体而言,由于中国经济保持有史以来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企业在这一黄金发展期间所面对的机遇大于挑战。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抓住了战略机遇期,成功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不断跃升。

未来10多年中国企业面对的挑战大于机遇。一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中国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三是非经济因素增加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风险。

成功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中国经济脊梁的中央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战略管控能力不强;国际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改革有待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

应对世界经济变局的主要着力点

加强战略思维,提升战略管控能力。中央企业要坚持战略导向,克服机会导向。未来 1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只有在科学战略引领下的企业才可持续发展。

企业战略的制定须建立在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立足自身能力,具有前瞻性和跨越周期的特性。中国南车集团以战略引领创新和产业转型是实施战略管控的成功范例。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南车以战略为引领,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结合自身情况和宏观趋势分阶段实施四大战略:“整合归核”战略,即在成立之初、专业能力不足的时候,集中资源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借力强核”战略,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缩短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创新造核”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领先,培育核心能力;“拓展扩核”,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培育未来“种子”业务。通过10年成功实践,中国南车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央企业应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提高海外市场份额,着力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培养全球化思维和开放视野,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营运、管理及文化全球化。另外,深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掌握国际竞争规则,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交集团的海外拓展是成功推进国际化经营的典范。该集团在巩固传统港口、公路建设、疏浚等市场的同时,逐步向机场、房基、电力、轨道交通、水利、环保等新领域拓展,同时带动投资、设计、咨询等业务走向海外,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

中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属地化原则,通过任用当地人才、尊重当地文化、与当地经济融合、努力创造双赢局面等措施,使企业经营深植于当地市场。以中远集团为例,自从开展美国业务以来,中远长期被美国列为“受控承运人”,在航线和运价等经营内容调整时需层层报批,极大限制了其在美国的发展。但中远坚持深耕当地市场,一方面,改善经营,确保航运质量、安全、环保、服务;另一方面,聘请美国公关公司,做好反华议员工作。在美国波士顿港口处于困境、数千工人濒临失业的时刻,中远应美方要求,冒着短期内亏损的风险大胆开辟波士顿航线并实现盈利。最终,中远成功摘掉“受控承运人”的帽子,之后更获批投资洛杉矶码头。

国际化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是成功“走出去”的又一关键。中央企业要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商务规则的企业家,同时不拘一格用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中西方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中国水电集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了国际经营人才的引进、选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在待遇、职称、职务任用上实行有别于国内业务的差别政策,集团聚结了一大批国际化精英人才,成为推进集团国际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强科技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拥有核心技术胜于对资源的占有,而品牌优势则胜于成本优势。过去30多年,我国的科技进步大部分依靠从国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在中国企业整体科技水平较低时,获取外部技术转移相对比较容易。但在中国企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甚至在很多领域已赶

超国际水平的情况下,对手不再愿意扶持跟自己实力接近的竞争者。因此,未来十几年、几十年,中国企业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研发必须依靠自我创新,不能再抱有继续依赖扶持的幻想。

中央企业要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好的战略是科技研发取得成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与任务,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研发设计、工程及生产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优化配置企业科技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把专有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南车集团和中远集团是两个成功的案例。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南车集团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利用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并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其他有协同作用的新兴产业渗透。以航运、现代物流和修造船为主业的中远集团,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期,全球造船行业的火爆时期,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抵御住短期获得暴利的诱惑,坚定转型发展海洋工程战略,建立国家级海洋工程实验室,并通过全球招聘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海工设计团队,成功建造世界一流海工。

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企业创新的一部分。如宝钢集团在立足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开发“服务先行的制造业”等创新商业模式。在纵向上,沿着钢铁供应链延伸,提供基于钢铁产品的增值服务或材料综合服务,在理念上推进“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在横向上,积极推动多元化产业,大力推进技术及商业服务模式,推动了公司服务业收入的迅速增长,在战略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根据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原理,企业经营高利润的环节更多体现在产品两端——稀缺资源和原材料、研究设计、销售推广和服务,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加工、组装的附加值最低。在国际分工中,一些中央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得企业的盈利水平在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时容易受到限制和挤压。未来中央企业要瞄准世界产业革命前沿,推动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长方式要从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同时,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制、多元化、证券化发展。此外,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使资源向优势行业和企业集中。

中集集团在上世纪 90年代完整地掌握了集装箱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成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供应商,占有接近50%的全球市场份额。中集集团在巩固集装箱地位的同时,规划发展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产品。第二代产品是机场登机桥,第三代产品是半挂车,第四代产品是钻井船。目前,登机桥、半挂车都已形成规模并已盈利;前三条钻井船已在英国北海油田使用,仍处于产业培育期。通过这种产业升级,中集已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招商局集团“蛇口网谷”的开拓则是抓住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机遇成功实现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200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振兴政策。作为

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政府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及区内厂房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阶段特点,提出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产业。通过改造出口加工业的旧厂房区,引进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建设中的“蛇口网谷”已成为蛇口高端服务业基地和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园,并成为“广东省产业升级突破点”的示范项目。

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表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正是企业深化改革和提升管理的有利时机,因为来自外部环境的倒逼压力使得企业内变革的阻力和成本相对降低,且变革效果更好。中央企业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做优做强企业,以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遵循市场化规律。一是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同时,推进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革,实现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把握好“控制”和“效率”之间的平衡。二是重视人事制度的改革,着力于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人才要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薪酬体系同样要市场化。人才选用可采用个三原则:在选用新兴产业和高度竞争性产业人才的时候,可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获得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在企业已具备竞争优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选用人才时可以内部产生为主;在特定行业人才方面,如需要跨行业专门人才时,由于此类人才很难直接从内部产生或者直接在市场上找到,可以通过专业的猎头公司来获得。三是做好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工作,应对内外部经营风险。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是世界先进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世界经济格局持续波动的环境中,企业内外部经营风险明显提高,中央企业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可能集中显现,这使中央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改革和重塑成为当务之急。中央企业应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培养风险管理人才队伍、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国五矿集团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中国五矿将集团总部与各经营单位分别定位为“风险管理”和“管理风险”的部门,清晰划分了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同时,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等重大风险,有预警、有预案、有措施、有方案、有动态改进机制。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坚持“五不投”原则,很好地诠释了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五矿有效控制住了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风险与隐患,抵御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全方位冲击。

(本文章摘自1月7日《学习时报》,作者系招商局集团总裁)

第五篇: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考点梳理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2、跨国公司

3、世贸组织

4、对外开放的新阶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重点难点解析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⑴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讲解:一定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⑵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A、生产全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B、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C、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注意:三者的关系: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

D、载体:跨国公司的需速发展。 E、成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②具体原因:第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第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第三,资金为了追逐利润,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第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a.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b.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c.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d.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跨国公司

⑴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⑵跨国公司的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⑷跨国公司跨国行动的意义: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⑴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⑵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风险。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 “风险全球化”)。 注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①机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扩大出口、参与分工;②挑战: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经济主权受到制约;贫富差距扩大。

⑶我们的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②正确的态度应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加快发展;

第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世贸组织

⑴地位:世贸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⑵成立时间: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⑶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⑷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分析:最惠国待遇: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的给予所有缔约方。国民待遇: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

2、对外开放的新阶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⑴加入: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根本上和长远看,利

大于弊。

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③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④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⑦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A.必要性(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格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意:全方位:对世界各类型国家开放;宽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多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地”

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重大决策: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B、引进来:①必要性(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②新形势下的要求(怎么样):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C、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①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要求: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⑶实行对外开放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为什么要坚持此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B.此原则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②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只有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注意: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注意:要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4)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A.(“引进来”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B.(“走出去”方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②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又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

③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4、反倾销

(1)倾销的含义:是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

(2)反倾销的含义: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企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给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处理的过程。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

从表面上看,外国产品价格低,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倾销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它直接打击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使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退出市场,造成工厂停产、倒闭,失业率上升。这样外国产品就垄断了市场,最后有可能实行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进口国的消费者仍然是受害者。因此,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应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国的权益,保护民族工业。中国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是不公平的。在世贸组织和各成员的反倾销法律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企业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而多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则实施的是一套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它们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与一个替代国的价格比较,来确定倾销与否和倾销多少,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倾销的内涵,其结果多是导致大量指控中国产品倾销,以及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三、走出误区

1、经济全球化就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改正: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它还有文化人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表现。

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 改正: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于广大发展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注意: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4、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 本基点

(注意:独立自主、自立更生是根本基点

四、走进经济生活(见导与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较多,用教学情境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完善课堂形式、使教学环节更为紧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关键的知识点,用结构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便于学生记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

上一篇:历史期中试卷质量分析下一篇:落实巡视整改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