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2024-05-02

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通用9篇)

篇1: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1“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1)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2)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4)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古代商业的发展,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历史怎样记牢大事件

多种记忆法记牢大事件

孙立伟(哈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在距离高考还有100多天的时间里,许多学生在复习中还存在着记不住基础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时不够准确的现象,但只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点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1、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2、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5、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7、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8、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当学生理解考题的指向性后,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于答历史试题有重要意义。试题的角度的变化再多样化也离不开基本的历史知识点和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时要“以不变应万变”。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格式到位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格式到位,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象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不知头绪;每段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格式到位就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之多民族大一统秦汉

历史的学习主要着眼于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对历史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小编搜集了这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之多民族大一统秦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之多民族大一统秦汉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学习历史的三大法则

初入高三,告别高二的洒脱;初入高三,莫对明天彷徨;当我们走过高三,蓦然回首:高三,不过如此!下面,我们将针对刚入高三的“菜鸟”们奉上饕餮大餐--历史学习的三大法则,帮助同学们过关斩将,同时期待同学们的凯旋。

第一,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第二,方法为主

1.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1 2 下一页 高中化学 尾页

高中历史学习比较记忆法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习比较记忆法,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再如,45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10。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篇2: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设问法、比较法、联系法和创设情景等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讲授新课】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如吕不韦(“奇货可居”)、范蠡(陶朱公)等。

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重农抑商政策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2)商业的艰难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合作探究】1:秦汉时期商业有所发展的原因是是什么?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3)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和条件: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合作探究】2:阅读P12【学思之窗】,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解题关键:使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思路引领:柜坊类似于后世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4、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1)条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

【合作探究】3: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表现: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

【合作探究】4:北宋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交子商业发展有何作用? 交子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

(1)问题:统治者征收重税,压制政策(2)发展:

A、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B、出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徽商: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如安徽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以家乡的文物景观现身说法)

晋商: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 逐渐增大。二是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合作探究】6:引用《木兰辞》中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提问: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政府的行政管理。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1.市的变迁

(1)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2)宋:

特点: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2.古代大都市的发展

(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扬州、成都 特点:商业中心

原因: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合作探究】7:阅读课本P13唐代长安城平面图和历史地图册P17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问:观察下图,说一说北宋东京城和唐代长安城相比较,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方面有什么变化? 城市布局上:突破坊市空间限制;突破坊市时间限制;分布范围在逐步扩大。商业活动方面:出现专门市场;商业活动更为频繁。【合作探究】8: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3)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4)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既是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5)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原因:海禁、闭关锁国)

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表现为仅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2、政府对商业的政策(1)朝贡贸易的特点: ①官府控制

②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 ③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

②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③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合作探究】9: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3)中外交往、民族交往

(4)交通发达、统一通用的货币等(5)人民的辛勤劳动

【合作探究】10:政府对商业实施怎样的管理?(1)商周: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3)汉:城市设“市”,政府设专职官员对市进行管理,市区与住宅区分开,市的活动有时间限制。(4)东晋南朝:商业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5)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合作探究】11:隋唐时期商业概况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的开通、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政府开明的政策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合作探究】12:宋元时期商业概况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探讨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练习巩固】

本课测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

2、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3、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5、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B、学习延伸: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篇3: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

原始社会初期, 生产力极为低下, 人们食不果腹, 没有剩余物品可供交换, 商业思想无法产生。到了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剩余产品的出现, 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的物物交换, 商业思想也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商业思想处于萌芽阶段, 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商业活动的文献是《尚书》。记载了舜“贩于顿丘, 就时负夏”, 这说明舜在当时已进行买贱卖贵的商业活动了。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另据《管子》记载“禹以历山之金铸”, 说明禹已拥有大量私有财产, 开始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换了。商王朝设有“工官”管理手工业者及其生产, 有一定的编制。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工商食官”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 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春秋时期, 社会发生了大变革, “工商食官”的束缚逐渐放松, 独立的工商业者相继出现, 各国统治者为了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采取通商惠国的政策。许多大商人还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掌军政大权。齐桓公任用商人管仲、鲍叔牙为相, 晋文公采取“通商重农”的政策, 郑国的著名政治家子产也是大商人出身。春秋重视商业的原因除满足消费需求外, 也是积累财富的需要。到了战国时期, 商业思想呈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有否定商业, 限制商业, 肯定商业三种商业思想。道家主张复古倒退, 其社会理想则是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对商业持完全否定态度。法家虽然承认商业的流通作用, 但从“以农固国”的立场出发, 则更多地强调商业对自然经济的破坏作用, 要求限制商业。商鞅是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法家代表之一。他主张对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者征以重税, 不许商人经营粮食贸易, 并加重关市之税, 使商人觉得无利可图, 造成一种农逸商劳的局面。商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儒家对商业发展持肯定态度。孔子不反对人们从事商业活动, 也不反对正常的商品流通, 而是许多场合给予肯定。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他认为个人不能仅靠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本人所需要的一切产品, 如果否定商品交换, 相互依赖的各种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 使社会退回原始时代去。但战国后期, 重农抑商”的理论趋于完备, “重农抑商”政策有了继续发展。

二、秦汉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采取了有利与商品流通的措施。统一币制, 克服货币流通混乱的现象, 废除关卡, 统一税收, 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但仍以农为本, 以商业为辅。汉代建国之初, 社会经济萧条, 汉书载“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概藏”。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国家实行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政策。汉初“文景之治”的繁荣与辉煌, 根源就是民间自由经济的迅速恢复。尽管汉高祖曾经实行过故意贬抑商人的政策, 但实际维持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武帝时代, 政策发生的转变:一方面对商人实行政治歧视;另一方面对商人征以重税, 限制经营规模。建立了盐铁专卖制度, 对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但司马迁的商业思想并未受到时代的限制, 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了大量的商人, 通过对他们形象的正面描写和颂扬, 将他们的商业行为同社会、个人联系在一起, 给予了积极的肯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 大量南迁, 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商业交流相对频繁, 这一时期的商业思想主要有官营商业思想, 互市和军市思想, 商税思想, 追逐商利思想。官营商业思想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根本出发点, 实行国家盐铁专卖。由于南北军事割据, 极大的阻碍了产品的流通, 但互市和军市弥补了民间商业的不足需求。追逐商利思想在当时社会占据重要地位, 不论是农民还是官吏, 均喜经商牟利, 拥有政治和军事特权的官僚经商获利丰厚。商税思想是指国家对商业经营活动征收更多的税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税沉重。

三、隋唐时期

隋、唐的统一,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促进了商品流通, 国内商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隋和唐代前期, 思想理论界虽仍称农业为本, 商业为末, 但一味主张打击和限制商业的言论逐渐弱化。唐朝中期后, 政府改变了唐初严禁商人入仕的贱商思想, 允许商人在缴纳一定的钱财后, 可以“受官勋邑号”。《资治通鉴》记载, 大和、会昌年间,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对“大贾皆假以牙职, 使通好诸道, 因为贩易”。但贱商的观念并没有彻底的改变, 这一点不但见诸于正史, 也反映在唐人涉商类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商人致富后, 其理想归宿是:一是购买土地, 即“经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二是捐资 (或培养子弟读书) , 然后仕进, 荣宗耀祖。但总的看, 政府对商业虽有限制, 但较为开明。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对商业经营持鼓励态度, 税收优惠, 还把原来由官府经营的邸店、车坊等赢利行业也租让给商人去经营。隋唐包容鼓励的商业思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四、宋元朝时期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 城乡交流频繁, 大商人的势力的强大, 商人阶层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一些思想家逐渐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 并出现了为商人辩护, 替富人说话的思想家和政治人物, 甚至出现了对重农抑商政策进行直接的批判的言论。如思想家李靓反对当时的盐铁专卖政策, 主张由私商经营, 主张自由通商。但其目的是为封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苏轼激烈反对王安石主张“摧抑兼并”侵犯大商人的利益的作法。他认为对他们应“稍加宽恕, 使行休息。”否则, “非民之利也”。苏轼还提出农末皆利的思想。叶适不仅主张从经济上重视商业, 而且主张在政治上使工商业者得到参加政权的机会, 有才能的工商业者也应该被甄拨为统治阶级的成员。这又把农末皆利大大推进了一步。宋代取消了商业夜间不能经营的禁令, 商人经营自由度增加, 宋政府扶持商人组织, 利用行业组织对商人进行管理。国家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注重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元朝格外重视对外贸易,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 元世祖每岁招集舶商到海外诸国贸易, “诚能来朝, 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 各从所欲”, 反映了元朝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对外开放政策密切了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 社会经济继续稳步发展。

五、明清朝时期

明代和清代 (鸦片战争前) , 我国的商业发展有了重大转变。一方面, 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国内市场的扩大, 江南的纺织业出现了雇主雇工, 雇佣关系的出现,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商业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的商业思想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重本抑末论比较浓重, 后期出现了工商并重的思想。这种工商并重的思想与生产关系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海瑞认为:“今之民者五, 曰士、农、工、商、军。士以明道, 军以卫国, 农以生五谷, 工以利器用, 商贾通焉而资于天下。”张居正提出了农商并重, 两者互相依存的看法。清政权建立之前, 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与明末思想界“工商皆本”的思想相反, 清前期统治阶级都采取了抑制工商业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抑制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思想;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思想;扶植特权商人, 抑制商业自由竞争思想;限制对外贸易思想。如清政府严格禁止商业资本投向工匠集聚的矿冶业。商人把资金用于买田出租, 原先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抑制, 已经衰败的自然经济得以继续延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阶段, 而无法突破自然经济的桎梏。

摘要:通常认为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和基本价值理念。事实上, 从商业的自由发展到对商业管制和限制、从“重农抑商”到“农商并重”、从“农本商末”到“农商皆本”的商业思想和政策在中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表现为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商业思想,商业政策,演变

参考文献

[1]廖云前.《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商业思想[J].安徽文学, 2009 (7) .

[2]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 (3) .

[3]黄金花.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商业价值理念[J].商业研究, 2005 (9) .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5]国语.晋语[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篇4: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关键词: 古代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教材 整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版本越来越多,历史这一门学科,涵盖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要让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点与线相结合地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进行历史教材整合的时候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同时也要结合高中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进行编排,因此需要一定的编排技巧。

一、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尽管多个历史教材版本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授课,但是这些版本的教材中基本都是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排,然而这样的编排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第一,高中生在初中对历史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但总体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而且较零散,而专题形式的教学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所以老师要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需要课前进行大量的铺垫,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专题。第二,专题形式的编排往往将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混编,虽然这样有助于综合各种新的历史史观,但是也会出现割裂同一时期、统一国家或者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这样使得学生只看见历史沿革的“线”而不见时代特征的“面”。第三,专题形式编排虽然内容全面但是遗漏一些内容例如清末新政涉及较少,这样的遗漏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影响,还会使得知识的过渡不流畅。

无论是完全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还是脱离教材将教材边缘化的教学都不是好的教学方式。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优化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情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就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而言,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征、劳动工具类型和耕作方式等,这就需要在教材整合的时候归纳概括,或者用图表的方式进行编排,便于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高中历史教材整合案例分析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古代劳动主体“男子”为例。说到男子在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的时候,可以从“男”字的结构入手,中国古代男子就是在田地里出力气的人,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主导者,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古代男子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享有家庭的主要权力,给予男子非常多的权利,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拥有户籍,而女子却只能三从四德一生围绕男人生活和成长,甚至还要忍受“裹小脚”这一残酷的封建习俗,这种不平等的制度成了中国古代妇女沉重的精神枷锁,这种不平等的制度使得农民的目光短浅,一味追求多子多福,自私地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绝技有传男不传女的观念。还有统治者只能是男性,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的强权又进一步制约女性的发展,拉大男女的不平等差距。这样一些落后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滞后,人们思想保守、闭塞。

另外,可以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集中存在方式以时间为纽带进行授课。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国家屯田经营、地主庄园经营、富农经营、自耕农业经营等,而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春怕洪涝夏怕旱,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制约农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中经济主体是男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小农经济基础的薄弱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同时也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三、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反思

教材是一种材料和资源,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不必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授课,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一些探究访问、调查等实践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带领学生慢慢地养成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不是向学生“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厚实的历史知识底蕴,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时代还对高中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需要教师了解史学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最真实准确的历史史料。但是我国教师现状出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老教师面临知识老化,年轻的教师知识面不够广阔,学科渗透力不够强,而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所以整合教材对教师能力是一种考验。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史实发生的各种背景,理解之后再记忆,然后用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反观当时的社会现状,在整合教材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例如在谈中古古代小农经济的章节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情况和劳动力情况进行编排。在原始农业阶段的生产工具主要是使用木石工具,刀耕火种,传统农业是以畜力牵引或者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综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整合教材,点和线相连接,这样反复教学和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教材,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及分析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历史纵向和横向知识面。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求是真实的、准确的记忆,尤其是在时间和事件及人物的记忆上,需要记忆但是又不同于数学公式那样可以一个公式走天下,也不同于化学各种公式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历史是培养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的学科,基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论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就需要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不断的反思,希望本文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菁.谈高中历史教材的再整合——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

[2]张艳芹.浅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新课程(教师版),2016(1).

篇5: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教学过程】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原因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如右图《西汉都城长安平面图》,从图中可看出西汉的都城长安只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商业区,说明经商的地点受到极大限制。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②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

③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1)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③对外交通发达。(2)表现:

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 ②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

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①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表现: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

(2)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原因:

①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

③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

④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 ▲表现: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游记》 记述了大都商业的繁荣。

5、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

(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

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③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④出现了地域性的 “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含义:

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

2、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

(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

(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城市的发展与演变: 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

①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

②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

③农村集市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2)宋元时期市镇商业的繁荣:

①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如宋代的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③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正常的对外贸易:

(1)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2)唐朝: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先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使,后合并为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制定市舶法则;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

2、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4)表现:如郑和七次下西洋。

3、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二【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

(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

(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

(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

三【布置作业】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四【板书设计】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业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概况(各朝的情况)

2、原因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2、城市的发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目的

2、概况

五【教学反思】

篇6: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知识点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周朝时期:“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都会。

(5)隋唐时期:西域及外国商人来华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6)宋朝时期: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7)元朝时期: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广泛流通;商业资本发达;区域性商人集团出现,如晋商、徽商等。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

(2)不利:重农抑商、海禁闭关政策等阻碍贸易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

(1)唐代以前: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北宋: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3)明清: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述其表现。

(1)自周秦至唐:严格限制阶段。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市处于特定位置,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2)自宋至明清:放松限制阶段。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严格监控;打破了坊市限制,取消了营业时间、地点限制;形成了街市,夜市、晓市、草市。

(3)演变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形成的原因、影响。

(1)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②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

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

(2)影响

①前期有利于保护农业正常生产,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②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评价。

(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

(2)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②东、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满清统治者为防止反清力量与外界联结。

(3)评价

①积极作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条件、标志及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史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

(3)标志: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因素:自然经济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海禁”政策的实行;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近代前夜,中国出现的危机及其出现的原因。

(1)危机:中西国力兴衰易位。

(2)原因

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对外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篇7:高中历史古代希腊罗马知识点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雅典民主政治

特点: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城邦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主权在民,揭示了雅典民主制的本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并且实行“轮番为政”。

权力制约。雅典的民主制实行严格的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五百人会议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陪审法庭的制约。法庭还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

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基本消逝了,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理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3、雅典伯里克利时代的国家机构

篇8:浅论高中历史中古代的环保问题

说到环保问题, 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它只出现在现代经济高度发达时期, 事实上, 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 智慧的古人就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了, 那么究竟我国古代的环保问题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看,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类不断调整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改造活动的有所差异。在原始社会时期, 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在强大的自然面前, 渺小的人类只能无条件地服从。而到了农业社会时期, 生产力相对于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的奴隶了。人类对于自然有了一定的改造能力, 但同时人类所具有的能力又不足以对自然造成明显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人与自然的相处就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直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代才彻底地被打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 人类与自然的角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在自然面前, 人类摇身一变成了征服者。然而就在人类洋洋自得的时候却忘了自己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于是到了现代, 一部分人开始反思, 开始重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自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以来,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这一理念, 建立和谐社会也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思想, 但由于现实国情所限, 我国的环保事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说我国的环保事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但是我国环保的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我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说到我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可以说是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思想家开始重视自然, 提出了很多环保思想,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就曾说到:“不违农时, 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个思想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谋而合。除此之外, 还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也有很多关于环保的思想, 老子主张“知常日明”, 其实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我国古代关于保护环境的思想与今天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些思想可以说是我们发展环保事业的宝贵财富。除了在思想上,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在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方面也有很多建树。

三、中国古代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 夏朝的王禹就曾下禁令, 在春天的的时候不允许登山伐树, 以便让树木有生长的时间, 而夏天则不允许结网捕鱼, 以便让鱼鳖能够生长。这个禁令就带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保护环境的法规真正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还是从秦朝时开始的。在秦朝, 秦皇就制定了一部法律《田律》, 它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专门讲环境保护的, 在这部法律里, 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它几乎涵盖了生物资源的所有方面。当然, 仅仅有完善的法律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保证这些法律的有效实施, 还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环保机构才行。在我国, 最早的环保机构当属尧舜时期设立的用于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 自此以后各种环保机构也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秦汉以后, 历朝都设置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这样就有效地保障了相关法律条文的实施。

四、我国古代环保思想对今天环保事业的借鉴意义

篇9:古代商业的发展高中历史知识点

[关键词]高考命题 历史教学 古代文化常识[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82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古代文化常识一知半解甚至朦胧无知,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从宏观的意义上讲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从现实的意义上讲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而考查的结果却发现,当前的高中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状况非常不理想。要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就必须在现有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一、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当前,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水准在不断提高,命题者的眼界越来越宽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经常会创造性地命出一些很有新意的试题,而古代文化常识就往往成为其命题的新依据。例如在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Ⅰ卷)中的第12题就体现了这一点,此题如下: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

A.金德 [WB]B.木德 [WB]C.水德 [WB]D.火德

而在同一年的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Ⅱ卷)中,仍然依照这一原则,对上述该题进行了简单地变动: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

A.金德[DW]B.木德[DW]C.水德[DW]D.土德

命题者的思路很明显,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其与历史教学中的禅让制的内涵相结合,一石二鸟,不仅试题角度新颖,而且结合文化常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史学思考能力。面对这种变化,有些教师对此题的考查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该题考查的形式过于新颖,而且内容可能超出了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该题的材料有人为嫁接的可能。然而笔者倒认为此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方式十分独特,形式活而不乱,值得一线历史教师高度关注。命题者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形式新颖,而且言之有据,考查得当。笔者曾经在阅读《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时发现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很明显,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严格依据了相应的史实,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变通。命题者应该是从《秦始皇本纪》的这段记述中得到了启发,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阐释朝代的先后更替,只不过《秦始皇本纪》中记述的是五行相克的体现,而命题者则换了考查视角,考查五行相生,可谓灵活应变。这样的变化,无论是从广义的文化传承、知识积淀和人文修养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看,都提示我们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要开始重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化常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印象。

二、当前基础教育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科研的相对缺失

然而,即便教育者都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国人的宝贵财富,而这份财富需要不断地传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学科基本都没有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的课本中零散地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但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不属于语文正式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交由学生自己课后阅读,其效果可想而知。不过,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语文课本已经开始注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以人教版为例,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就简略地介绍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识,只不过语文课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主要是在讲解古文、诗词时会偶尔涉及,但一般不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也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印象。

当前的中学历史课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介绍,课程标准也未明确对其提出教学要求,即便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新历史课本中也没有设计专门的相关课题、阅读材料或知识链接,这也是造成古代文化常识在历史课上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在历史课堂常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

除此之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稍显不足。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特殊的国情将不可避免地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主导基础教育的最高指挥棒被认为是毕业会考、中考、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古代文化常识在文史类考试中一般都很少独立出现,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教师就很难将其视为教学的重点予以关注。

不仅如此,当前基础教育界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非常薄弱。据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极少,且现有研究视角大都局限于古文、诗词等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有从历史学科教学的角度研究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成果,由此可见学界研究的滞后。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举隅

中学教育阶段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称谓、衣食住行等方面。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因此历史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的讲解,而应该将不同的古代文化常识有机地渗透到相关的章节教学中,笔者仅举两例以示说明。

(一)以天干地支为例

干支纪年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对象,这在2008年的海南高考题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DW]B.庚子年[DW]C.辛丑年[DW]D.壬寅年

而同年的宁夏文综卷中也涉及天干地支这一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DW]B.癸卯年[DW]C.甲辰年[DW]D.乙酉年

这种考查方式及其内容提示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以新课改后的岳麓版必修一为例。比如在讲到第四单元中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时涉及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内容,教材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仅这样叙述:“1894年7月,日军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为何称之为“中日甲午战争”,教材并未介绍,而教师在讲述这一历史事件时一般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因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称为中日甲午战争。”这样的解释对缺乏相关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讲仍然不好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这一问题顺带讲述古代文化常识中天干地支纪年的相关问题,不仅能解答学生的疑惑,也能普及古代文化知识。

(二)以帝王称谓为例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帝王称谓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如: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DW]B.汉武帝[DW]C.唐太宗[DW]D.清康熙帝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就提示我们教师在平常讲述史实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讲述的内容有机地渗透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政治时,师生会经常遇到一些文化常识问题,甚至曾有酷爱历史的学生私下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皇帝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一些古代文化常识的讲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给学生讲明白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的区别即可,而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有机地渗透在我们的历史常规教学中。例如,笔者在讲述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就曾利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等相关史实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帝王称号的不同,如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上述教学事例说明: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和认识将更加准确、深刻。除此之外,良好的文化常识的积淀也有利于学生应对当前灵活多变的考查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刘栋.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学[ON/DB].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上一篇:以墙为话题的作文1500字下一篇:人才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