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巴金 读后感

2024-04-10

家 巴金 读后感(精选8篇)

篇1:家 巴金 读后感

读巴金的《家》有感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觉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是个“有两重人格的人”。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且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惟一出路。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在艺术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和特色。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作品非常善于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突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鸣凤投湖时的心理,就非常细腻,是全书极感人的篇章。它将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在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的痛苦、惘然、哀怨、挣扎以及最终绝望,一层层真实细致地剖示出来,使读者从这位被凌辱的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看到这位弱小者生命的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除此之外,作

品在塑造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常注重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致地写出了梅的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的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格的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的启发,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的羁绊而最终不能或无力抗争的苦闷、矛盾,使人物复杂的性格得以凸现。

其次,作品在结构上也很有特色。一般说来,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多、事件多,就需要作家有精心结构的能力。这部小说全书描写的人物多达70人左右;作品所写的事件也相当多,如闹**、梅与觉新的感情悲剧、鸣凤之死、觉民逃婚、瑞珏惨死等诸多事件。尽管作品表现的人多、事件多,但由于采用了单纯明快地讲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织成一体,环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要情节的结构特点。

再次,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它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巴金家读后感 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马观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读完了,在读这部名著时,我的心充满了悲愤与怜悯,即使现在读完了,我的心还是被其中的主人公占据了,我的心在燃烧,我的思潮在翻滚,我是在悲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啊!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被迫与所爱的梅分离,娶了另一个少女,梅却被嫁到赵家受气,不满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最后含恨而终.他也热烈地爱着她的妻----一个善良贞静的女子,但他却不能保护她,让她任人摆布,听着她在为他生第二个孩子时的痛苦的呻吟声却不能进房看她,知道妻因难产而殒逝却不能与之见最后一面,却只能够忍受.他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我讨厌觉新这样的人,他是那样的懦弱,那样的无能,他不去争取他所爱的梅,也不能保护他所爱的妻,他还是一个男人吗?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他一直维系的家扼杀他最爱的两个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们啊!他的顺从扼杀了他自己,也摧毁了她们.然而,他却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灭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挣扎,没有幸福可言,更没有希望所在!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物!这是怎样一个吃人的世界!我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但对于觉新,我就能够憎恨他吗?他是最大的牺牲者啊!我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二哥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说是<<家>>中最幸运的一个了!三弟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坚定,他最初

与俾女鸣凤相爱,但无情的长辈把鸣凤迫得投湖自尽,这成了觉慧心中一道永远的痛!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讨厌觉慧,因为他的自私,连鸣凤向他诉说一切的机会都给扼杀了,他还曾想过放弃鸣凤,让这样一个十七岁的纯结少女嫁给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鸣凤为他牺牲了,她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湿淋淋的尸体,和一个苍白的吻.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或许在那个时代,爱情的位置是何其次要的,但在今天,在我看来,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满的.那个黑暗的年代永远地过去了,但<<家>>在批判那个时代的同时正昭示着青春的可爱,对啊!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只要心中还有梦,就能忍住多少痛.只要心中还有爱,那就离快乐很近,离幸福不远了!

尤其是其中的《家》,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

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

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然而这个家里的新旧矛盾,毕竟已发生在“五四”时代。“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热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们对于旧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

《家》中的重要人物觉慧,便是这种受到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坚决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他的信念很单纯,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他的确是“幼稚”的,对周围的一切还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甚至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

但基于“五四”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他知道这个家庭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并不想对“家”寄托什么希望,而热心于交结新朋友、讨论社会问题、编辑刊物,创办阅报社等等社会活动,“夸大地把改良社会、解放人群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即使在他与鸣凤热恋的时期,他在外面也“确实忘了鸣凤”,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样寂寞的家里时,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恼”。

最后,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开家而远走了。作者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在《春》与《秋》中,从淑英、淑华等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到觉慧的行动对这个家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一性格的确是给读者带来了鼓舞、带来了“新鲜空气”的。

觉慧到上海是为了向往那里的“未知的新的活动”,“还有那广大的群众和新文化运动”;作品并没有正面地具体描写觉慧离开家庭以后所走的道路,但对封建家庭的叛逆,常常是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起点。根据觉慧性格的逻辑发展,在中

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他是有可能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而找到人民革命的主流和领导力量的。

虽然环境气氛和时代精神在《激流三部曲》中表现得不够充分,使人不能十分真切地感受到那个家庭与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系,但作品写到了“五四”革命浪潮的影响,写到了四川军阀混战对人民的骚扰,也写到学生们向督军署请愿和罢课的斗争,以及地主派人下乡收租等情况。这一切都表示这是一个人民革命力量正在观苦斗争和不断壮大的时代,而这种背景就给觉慧这些青年人的叛逆性格和出路提供了现实的根据。

觉新和觉民是始终贯串在《激流三部曲》里的人物,特别是觉新,作者对他所花的笔墨最多,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作品布局的主干。这是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

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读者只有在把他当作一个牺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产生一点惋惜;这种情绪却往往又为人物自己的行动所否定了。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过了逃婚的斗争。他也有改变和发展,但都是顺着一条路向前的,他自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春》和《秋》中,他已站在斗争的前缘,不妥协地和那些长辈们当面争辩,并卫护着淑英、淑华的成长。在给觉慧的信中,他说:“我现是在„过激派‟了。在我们家里你是第一个„过激派‟,我便是第二个。我要做许多使他们讨厌的事情,我要制造第三个„过激派‟。”这第三个就是淑英,淑英的成长和出走,是贯串在《春》里面的主线,而觉民的活动就为这件事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在青年女性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牺牲者外,作者在《家》里还写了琴和许倩如,这是正面力量的萌芽,虽然许倩如只是一个影子,而琴还正在觉醒的过程中。到《春》里,这种正面力量就有了成长,不仅琴的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出现了淑英。她从觉慧的出走引起了心灵的波动,从蕙的遭遇又深切地感到摆在自己面前的危机,于是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下,逐渐变得坚强起来,终于走上了觉慧的道路,理解了“春天是我们的”这话的意义。

《春》和《秋》中所展开的是比《家》中更加深化了矛盾。在长辈们的虚伪与堕落的衬托下,《春》里面主要描写一些心灵纯洁的少年男女的活动,为淑英性格的成长和觉醒提供了条件。情节的开展比《家》来得迂缓,而精神仍是一贯的。淑华的活动主要在《秋》里,这是一个性格单纯开朗的少女,她的爽直快乐的声音常常调剂了某些场面中的忧郁情调,给作品带来了一些明朗的气氛。她最后也逐渐成长起来,有了“战斗的欲望”,而且与旧势力进行了面对面的争辩。《家》确实让我受益非浅

《家春秋》读后感--巴金写作《家春秋》是不满30岁,读完这部作品,心理起伏不是很大,大概是类似的题材看到的比较多,差不多的故事,我有几点看法: 笔法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1,文笔很干净。看《家》,虽然仅仅看了几页,但是一个简洁、明快、大气的笔触已经跃然纸上了,景物的描写,对于月光的注释,令我耳目一新。没有家长里短的叙述,有一种大家庭子弟的眼光,比较脱俗,当然,老舍的“俗”也不是不好。2,中心人物的描写牵动着我的眼光。你可能

不喜欢觉新,但是你不能漠视觉新。巴金在觉新身上投入弄笔重墨,不管是他处理事务也好,还是他的感情生活,觉新的身影总在读者的眼前挥之不去,而且有时候搞得读者胸口发闷,对于自己一个不喜欢的人这样牵挂,简直是一种折磨,巴金的觉新,自然成为文学人物里面一个经典形象。后来孙道临演绎得也比较成功,我有一个天真的想法,陈道明演可以不可以?王志文呢? 3,语言描写平中出奇。在日常生活对话中,巴金笔下人物的语言中规中矩,和人物的身份,性格比较合拍,而发生冲突时的语言刻画,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可恶的觉英和淑华的对话,觉民和克安的对骂,让读者为正面人物的命运牵挂,恼恨反面人物的语言,写活了。不过我觉得,对于觉民的心理活动,语言描写,特别在平常的叙述中,有些理想化,少了生活的积淀,不是微笑就是冷笑,略显脱离生活,和觉慧比较起来,差异性不大,看完《秋》,差不多就会把觉慧忘掉,让觉民弄混了,语言的描写不够鲜明。4,景物描写。一件事情,只要提上一千遍,那人们肯定记住。高家的大花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厌其烦。人是怀旧的,巴金的笔,景物描写也没有脱离开这个令他感伤的地方,好像我们现在的“忆童年”,不同的人不同的写法,巴金的年轻的眼睛,到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关于月光的描写,想起来老舍的《月牙》,不断的点到月光,每次有不同。5,关于人物。粗分一下,男人女人。从思想性和道德性来看,巴金比较同情女人。从三兄弟的眼睛里面,除了那几个姨太太以外,都是好女人,特别是自己亲属,这也难怪,感情发挥作用。围绕着觉新的几个表妹,表姐,老婆,丫环,宛如大观园里面的金钗们,让人怜爱。一时间,被善良的女人们包围了,让男读者们垂涎欲滴,乐不思蜀。恨不能冲进小说,替代觉新的交色扮演,好好的享受那几段错过的缘分。而周伯通们,郑国光们,克明们的描写,在巴金自己的嘴里说,是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对立面,他们的角色,并非无足重轻,正是这些人决定了人物的命运,通过巴金的笔,一个个面目可憎,死守礼教的“坏男人”们,用他们的手段撕扯着读者的心理,这种折磨,才令人印象深刻。6,故事的选择。五四时期,长篇小说并不多,匕首,投枪比较多,而巴金的《家春秋》,却似徐锡麟怀抱的炸弹,不断地投向旧世界的人群。选择多少人物?选择怎样的人物?选择怎样的冲突?情节?年轻的巴金,用一个大家庭的兴衰,用新世界和旧世界的冲突,用年轻人的决裂和幻灭,为不同的人指出了不同的道路,文学是救国的,是治病的,洋洋洒洒三卷俊文,虽比不得《红楼梦》,却可作为我们回忆五四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写作特点的良好教材,特别是出自一个年轻人的笔下,尤为可贵。

家》读后感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

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篇2:家 巴金 读后感

家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自古以来,数百句经典诗句都是思家颂家的。贫穷时,家是一个窝,是寻找慰藉和温暖的地方;富裕时,家更是你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它一定要包含着情,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巴金笔下的家,却给了我不同的定义和感受。

我了解到了《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后,我觉得高家就是个小社会。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温柔的梅表姐,有 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一样被封建的旧势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反抗的只能自我了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样,我真希望她可以和觉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满无法逆转的压抑情绪,我想,他们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头了。

其中有一段话:

“在高家,在这个大公馆里,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嫁很快地就被人忘记了,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给高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大家只知道少了两个婢女,主人们 马上又买了新的来代替,绮霞代替了鸣凤,翠环代替了婉儿,在人的数目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动。在很短的时期中鸣凤的名字就没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儿、倩儿、黄妈和别的几个人的心中,这个名字还常常唤起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吧,即使少了一个人,也不会让世界因此改变,更何况少的是两个微不足道的丫头。”

篇3:看巴金《家》中的女性形象

《家》, 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一个坚韧的时代里新思想的“代言人”。面对着摇摇欲坠却又顽固不化的黑暗封建社会, 它毫不留情的刺去自己最锋利的一刀。在《家》中, 一切复杂干系都明了化——封建腐朽制度的吃人性, 将人一步一步的逼向绝望, 以“五四”新思想为基础的新生力量则竭尽全力来驱散旧制度的黑暗, 将绝望的人引向光明。“我要反抗这个命运”, “我所憎恨的并不是个人, 而是制度”,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accuse (我控诉) !”

巴金以其娴熟的艺术手法, 塑造出了众多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瑞珏、琴、鸣凤等。她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生动形象, 在冲突不断的情节中, 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各自的生命力。

二、瑞珏——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瑞珏, 封建制度下的产物, 封建礼教下的受害者。她任凭封建家庭的摆布, 默默地被封建礼教折磨致死, 甚至在惨死之前, 她都没敢向封建礼教呐喊一声。

瑞珏出生在封建大户人家, 她的身上凝结了封建礼教对女人的全部要求。她与觉新的婚姻, 纯属“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门当户对式封建传统婚姻。她关心体贴觉新, 她理解与忍让觉新和梅之间的爱情, 对这一对恋人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同时, 瑞珏对高家老老少少也表现出极大的和睦与友善。她不嫉妒, 不怨恨, 处处为他人着想, 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 从而赢得高家老少的欢心。瑞珏是按照封建礼教的俗套调教出来的女性。这种封建“妇德妇荣”的规格下调教出来的产品, 在封建的大家庭是最应得到尊敬的。但这一切却还是不能改变她的悲剧的发生。

瑞珏这个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楷模, 黑暗的封建礼教还是把它罪恶的魔爪伸向了她。她是长房长孙“觉新”的妻子, “长房长孙”的地位早已被陈姨太等人所嫉恨。当封建大家庭轰然倒塌前夕, 他们便以“避血光之灾”, 借瑞珏的“生产”与高老太爷的刚刚辞世产生冲突, 把瑞珏赶到城外的一间破房去生产, 致使瑞珏难产而死。

瑞珏的死看似偶然, 实则早已注定。她过分的善良与贤惠, 放松了对陈姨太等卑鄙小人的防范, 她的善良给她的悲剧结局增加了几分重量。“避血光之灾”只是一个封建迷信的借口而已。即使没有“避血光之灾”的借口, 陈姨太他们也会伺机找其它借口, 她一定得死。

三、琴——“五四”中跃出的凤凰

琴 (张蕴华) 是《家》里塑造得最富有反抗性的一个封建家庭的女性。随着“五四”爆发, 琴接受了和封建思想完全相悖的民主、自由的思想, 她强烈的要求解放个性。在《家》第二章, 以琴为主要人物, 叙述了她与觉民、觉慧的关系, 表现出她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琴也是一名大家闺秀, 家里只有她和母亲两人过活, 生活的环境比较宽松, 由此她才得以在省立女师读书。但虽有慈母护佑, 亲戚们的闲言碎语也如冷箭般向这对可怜的母女射来, 使她的母亲不敢过多依从女儿的要求。当琴提出要进男女同学的学堂读书时, 她的母亲因惧怕亲戚们的闲话而拒绝了她。小环境的宽松, 大环境的禁锢, 并没有使琴消沉、颓唐, 她对母亲说:“世界是一天一天地变新的, 男女都是一样的人。”琴在与觉民、觉慧兄弟谈话中明确表示:“我的事情应该有我自己决定, 因为我跟你们一样, 我也是人。”她把自己摆在同男子平等的地位上, 去追求独立和属于自己的人格, 努力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琴在给她的密友倩如的信里明确表明了她投考“外专”的真正用意——“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坚决的奋斗, 给后来的兄弟姐妹们开辟一条新路, 给她们创造幸福”。所以, 琴是为同时代的姐妹们“开辟一条新路”的先行者。

但是, 封建礼教的威压无处不在, 琴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 感到了“她的前途有许多障碍”, 她的处境非常困难, 她的地位非常孤立。但总体上来说, 琴是充满热情的。“她决心不顾一切地向着新的路走去”——她不但走出了家庭, 而且支持觉民取得了抗婚的胜利, 终于与觉民结成眷属, 是从封建大家庭中跃出的“凤凰”。

四、鸣凤——渺小的灵魂, 耀眼的明珠

鸣凤是高府中一个渺小的灵魂, 也是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一个渺小灵魂。她善良、勤快、单纯, 是封建社会培育出的典范良民。但这个愿意竭尽全力为封建阶级效劳, 不触犯半点封建秩序的人, 却被封建社会迫害致死。

她“信仰”一切都是命定的, 一切是由“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的, 这正是封建地主阶级用来统制人的。因此, 渺小的她在封建社会中, 永远只能是被压迫、迫害的对象。

鸣凤却又是《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她的奴隶的处境, 激起了人们的怜悯;她对爱情的无限忠贞, 引起人们的尊敬;她对未来生活几乎不敢有任何奢望的思想状态, 更是勾起人们说不尽的同情。鸣凤作为被压迫阶级, 她也有着对自身命运挣扎, 这就是对觉慧的爱情。她大胆突破阶级地位的界线, 勇敢地爱上高家三少爷。这种跨越阶级的爱, 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叛逆, 注定是要毁灭的, 也注定此种爱的本身就是一种悲剧。当鸣凤被高老太爷送给冯乐山当老婆时, 就是对她这种超阶级叛逆的爱情的扼杀。作为一个叛逆者, 她的思想中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与斗争精神, 可作为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无论凭学识还是个人力量, 都无力抗击这种剥夺她与觉慧爱情之恶毒的进攻。找不到一条与之抗争或自我解救的道路, 而为了使自己神圣的爱情不被玷污, 为了自己做人的尊严, 她别无选择, 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呼唤着“觉慧”的名字而投湖自尽。只有这样, 才能表达她对爱情的忠诚。鸣凤的死, 对高府来说, 无足轻重, 但是对《家》来说, 却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对鸣凤的形象描写, 使其成为了《家》中耀眼的明珠。

五、综述

《家》是一部意蕴深厚的写实主义作品, 描写的是青春与腐旧的斗争, 瑞珏、梅、鸣凤等则成为了这次斗争的牺牲品。青春在她们身上虽然表现出来的是被残害, 但是青春却是生生不息的, 而穷途末路还要吃人一口的腐旧, 却终被觉慧这一批青春战士所摧毁。正如巴金所说:“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而且对我来说, 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瑞珏、梅、琴和鸣凤, 巴金对她们无不充满着同情与关切。女性善良、真诚, 却又是不幸的, 都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摧残中毁灭或涅槃。正是这种摧残与毁灭, 构成了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一股强大的控诉力量, 从而揭示了它们泯灭人性的罪恶。我不得不对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到伤怀, 却又更加对吃人社会充满了怒火,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 得到一种最黑, 最黑, 最黑的咒文, 先来诅咒一切反对人, 妨害人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 因这最黑的心, 应该坠入地狱, 也将不改悔, 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人, 妨害人者。”巴金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早已脱离了对女性命运的悲悯和关切, 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命运做最后的终结, 是为封建社会做的第一首挽歌, 见证封建社会最终的没落。瑞珏、梅、琴和鸣凤这些女性, 用自己的青春为后世的女性追求个性解放扫除了障碍, 是女性追求独立的基石, 用自己的青春祭奠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抹余晖。

参考文献

[1]巴金.关于《家》//《巴金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2]张慧珠.巴金创作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

篇4:巴金《家》的家文化探究

关键词:巴金 家 文化

巴金是一个为五四文化精神所激扬、呼唤独立自主人格、要求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的新文学作家,同时又是一个将追求艺术和热情融为一体,以现代生命精神阐述艺术精神的作家。在《家》中,巴金传达出深刻的文化意识和反思精神,并将文学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参与到近代以来的道德伦理文化发展进程和现代主体性人格追求之中。这对于重构与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现代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传统,具有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和思想理论价值。

“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最基本的细胞,也是血缘关系维系的天然情感的寄托。家庭作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制度的构建基础,并组成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内涵。宗法社会里的家庭还包含着决定社会性质的因素。作为人类社会中基础而特殊的组织,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本功能和社会意义。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通过家庭的沉淀,已经深深地映照到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形成特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心态。当道德文化的表层结构如道德行为、道德秩序发生变化时,深层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心态也不易改变。

中国传统的文化惯性强调纵向的而非横向的人际关系。“孝”即为这种纵向关系的根本,强调服从,最终可以衍生为父子关系、君臣关系、主仆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历史上的西方古希腊民主政体强调公民之间横向的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平等的,而“爱”则是对这种横向关系的阐释。

在五四时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受到激烈的批判与否定,宗法制度和等级关系被打破了。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性的主体人格逐渐成长起来。“人”的发现、个人生存价值和权利得到肯定,正如郁达夫所说:“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1]

作为忠实于现实生活的作家,巴金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展开的心理意识乃至潜意识和无意识会超越形成他创作冲动的单一的感情模式。巴金文化家庭小说中人物的人格异化与社会传统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巴金对一切虐杀人性的传统礼教和思想观念给予无情的批判,对一切使人性异化的种种不合理社会现实给予深刻地描述,在此过程中,巴金从未停止过他对人及人的心灵的探索。

他从家庭的血缘关系、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交融中展示人物之间、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的矛盾与冲突。《家》充满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情绪、人格与已经化为日常生活的制度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样的制度就像一张压抑着无形的感情的无形的网。他的作品永远针对着束缚人们心灵的无形之网,而人们最终并没能挣脱自我束缚,而由此造成的人生悲剧实际上是作者在探讨人类悲剧的自我根源。

巴金作品所涉及的主要是制度文化层面的内容,他自己就说过:“我曾说我鞭挞的是制度。”[2]这种制度经过长久的积淀,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生活环境。巴金不是对这种制度作理性冷静地分析批判,而是从情感出发进行表现和思考。在《家》的结尾,觉慧这位新时代的产儿怀着一种憧憬而又略显迷茫的心情离开了他那“可诅咒的家”: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去。他这样想着,前面的幻景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再也没有时间去悲惜被他抛在后面的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恒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3]家庭组织结构要随着时代的结构性变化而产生新的变化,而这变化的关键在于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蜕变。巴金的家庭小说展示了这种变化倾向,而在这个问题上巴金的矛盾和困惑也是依然存在的,这也反映了巴金对传统道德伦理观念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审慎和思辨态度。

在“家”的出走与回归之间,巴金的创作始终保持对心灵和信仰的坚守与回归。《家》既是对旧有的反抗,又包含对自我的拯救和对未来探索式的期许。对于现实没有“家”的味道的出走,恰恰是对于本我信仰的回归。出走与回归在《家》中互为彼岸,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使得这种纠结在巴金创作中呈现为一种潜在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体现就是巴金心中的答案:对于真正的“家”的守望。

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封建家长们显示出了他们身上平时深深埋藏和压抑着的人性。“死亡”似乎具有一种解放的力量,可以将人从禁锢的思想、从他的心灵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使人还原本真去思考和感受。在高老太爷去世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完全表露出作为一个祖父的真实感情,他看到孙子离家逃婚,儿子腐败堕落,他亲手创立的家业面临分崩离析的境况,老人对自己的理想感到幻灭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过失。旧的观念不允许他们慈爱温情,他们尽量压抑自己,不使自己的真实感情表露出来。然而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习惯,甚至不会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情和爱。他们获得尊敬和顺从,却得不到真诚的爱和甜蜜的感情。他们因得不到这种感情而感到痛苦,但却不敢把这种渴望和痛苦表现出来,反而变得更加暴戾。从文本中能从高老太爷这些令人生畏的家长权威们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他们的孤独、痛苦和良心上的自责,这也是他们人性不泯的佐证。

巴金在人性被扭曲,心灵被异化得很严重的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依然发现了他们善与美的一面,张扬着人性的温暖,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不会为悲凉之气所压服,这也正是巴金显示其现代文化精神的异采之处。对于代表着旧观念的“旧人”,巴金并未猛烈抨击和简单丑化,而是在批判中给予了谅解;对于饱含激情与活力的“新人”,作者也不再毫无保留地称道,而是在同情中又带着批判。

现代的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要真正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也需渗透到人们的深层心理,培养起大众新的伦理意识和道德心态,实现道德伦理观念的根本性改变。现代性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应该体现现代性社会的价值意义,反映现代性社会的利益关系。而这种现代性社会尚未完全形成,现代性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所依赖的社会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巴金正是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和过渡的社会形态中用文学这一方式表现出了自己的探索姿态,发掘出传统道德文化中那些超历史性因素和那些经过“价值转换”可以适应现代化的积极因素,而又“决不是一种单向型的自我否定,他没有从一种排他性的选择跳入另一种排他性的选择,他走出了片面,从而获得了整体”。[4]

“家”的情结,已广泛而深入地潜人文本中人物的感情生活。“家”对于巴金而言并不总是一座阴森恐怖的地狱,它也时不时地会像穿透云层的阳光,给人以些许温暖的感觉,不仅意味着某种人伦关系,而且体现为作者与“家”之间的一种文化联系。“对于巴金这既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炼狱,也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如果抹去巴金作品那一层松散的反封建的表层组织,其真正内核是作品所具有的跨时代的精神魅力,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生存恐惧——在爱恨交织的价值无序的社会中,展示着人所遭受的脆弱与无助。如果说传统儒家的“家”的意象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归宿感和伦理价值根基,巴金笔下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漂泊与无根基性则构成了典型的现代痛苦。而巴金在试图消解父权家长专制权威的同时,又渴望着一种新型家庭关系的存在,传达出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生活理想。在传统意义上,巴金认同并肯定了家庭存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而在现代意义上,巴金又希望家庭能够使各成员之间产生和谐的关系,并且能够为各成员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

从《家》的文化解读中,可以透析巴金潜隐其中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将深厚的文化内容蕴蓄在“家”的形式中,包含丰富的时代内容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这些构成了巴金作品独特的文化审美意蕴,展示出巴金以家庭来透视社会人生和对生命本体最真诚地思考。

注释:

[1]郁达夫著,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5页。

[2]曼生:《别了,旧生活!新生活万岁!——评巴金的<憩园>》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第11期。

[3]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0页。

[4]陈思和,李辉:《巴金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篇5:巴金《家》读后感

觉新是小说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因为他是长子,所以,为了维持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和谐共处”,他在任何事情上都采取“不抵抗主义”。

他和梅表妹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但是在这个封建的大家庭里,婚姻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他的父亲给了安排了婚事,他没有反抗,而是默默地接受了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虽然他的心很痛,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然后他娶了瑞钰作为他的妻子。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灾”为由,不让瑞钰在家里生孩子,让觉新送她出城去。这对觉新来说是晴天霹雳,可是他接受了。在那之前,他的表妹梅因为他而在郁郁寡欢死去。然而,他无法抗拒所有这些悲剧的发生,愿意继续过着痛苦的“老”生活。

小说中另一个典型的人物是觉新的弟弟觉慧,一个大胆天真的叛逆者。他积极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活动,抨击封建家庭。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制度,毅然与丫头鸣凤相爱。他还敢于挑战长辈们的迷信,最后,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家。

小说还着重描写了几个不幸的女人――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人性格不同。梅是悲哀的,瑞珏是贤惠的,鸣凤是善良而坚强的。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他们的悲剧结局是一样的。通过对这些女性悲惨遭遇的描写,进一步控诉封建伦理和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的迫害,强化了该书的主题。

篇6:巴金《家》读后感

小学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说过巴金这个似乎很著名的名字,有一次我从家中的书架上偶然发现一本作者是巴金的《家》,我便取下来准备认真地看。由于阅读能力有限,看了几页便觉得看不懂,很无味,便又把它放回原处,这一放就是六年。

上了初中以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我开始逐渐了解巴金,逐渐了解了他的文学作品。老师经常推荐我们读一读这一位“一代文学巨匠”的作品。例如:《家》、《春》、《秋》、《寒夜》等。但由于学习紧张,我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

初中毕业时,我得知《家》是高中语文课外名著必读书目之一。我突然想起家中的书架上有这本《家》,所以我就找出来细细品读。

当我读到觉新在父亲的逼迫下,无奈的选择结婚,选择放弃学业,放弃前程时,我觉得他实在太懦弱了,他完全可以不按照父亲的意愿,向父亲反抗,为自己的前程和幸福去争取更多的机会,但是他妥协了。我又觉得他十分可怜。在黑暗的社会中,他因为是长房长孙,所以他的命运从小便已注定。父亲对他说要给他成亲时,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他不敢说一句反抗的话,他也没有反抗的思想。虽然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他小就被封建思想牢牢禁锢。他只会逆来顺受,不会抗争,他就是一个麻木的人,所以说我很可怜他。

我认为觉新的两个弟弟觉民和觉慧,就有很强烈的反抗黑暗社会的思想。他们敢爱敢恨,有新的思想。觉民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处在周围尽是敌人的环境里,单单被一种信仰,一种热情鼓舞着,他可以不顾一切,勇敢地跟环境战斗,使家里的人对他也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可以不顾一切。他的这种做法,我非常佩服。觉慧是三兄弟中最有反抗思想的一个人,他从来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他十分热爱文学,热爱学习,崇尚新思想,他爱着鸣凤,在鸣凤不愿给人做小,最终鸣凤在绝望中自尽。同时觉新的妻子李瑞珏又因为家人的迷信而在生产的时候死亡,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他看到了家中的封建思想的黑暗和腐败,他知道了家中的明争暗斗和阴险狡诈无处不在,所以他毅然决定离开家庭去上海,因为那儿有蓬勃的新文化运动,那儿有新的希望。这是我最欣赏觉慧的地方。一个黑暗的社会只要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就还有希望。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觉得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有像觉慧一样的精神,虽然社会不像以前一样黑暗,需要我们去反抗,去崛起,但在现在物质精神生活都很丰富的今天,我们年轻人更需要有理想,有追求,为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而努力。

《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有人有强烈的反抗思想,有人只会逆来顺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讽刺了那些生活在腐败社会中的人的昏庸无能。但我觉得最好的人物形象还是觉新。他是处于时代转折点的封建家庭和旧礼教的牺牲品。他是“青年”却没“青春”,他的心向上,而行为却违背意愿,促进了“恶”,他在理论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观念,对旧制度和旧礼数的毒害非常清醒,但因身处“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深受旧道德、旧理论的“孝”的毒害,什么都退让屈从。这个人物使读者对他是既批判又同情。

读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五四以后,青年反抗封建势力,反抗吃人礼教的鲜明动人的图画。……在这里,旧势力在崩溃,在灭亡,然而它还在挣扎,更猛烈地挣扎;新势力在萌芽、在发生,然而它还在受苦,更惨烈地受苦。不过旧势力是一定要灭亡的,而新势力,则正有着最好的前途。

篇7:巴金《家》读后感

在假期中我可读了不少好书呢!其中之一便是大文豪巴金先生的大作《家》。《家》在我心目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一个所谓“吃人的旧社会”,展现出了它的万般丑恶。例如书中一个个女子悲惨的命运,被旧社会大家族势力压迫着的一对对男女,高家表面上和谐实则勾心斗角的内况……其内容之深刻足以发人深省,到底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呢?答案是:封建礼制!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家固然有精华,但过度的礼教便成了糟粕,《家》中有一段传神的描写:“‘书中尽是一些‘君命臣死,臣不死不忠,父命子死,子不死不孝’一类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例子!《论语》中一些句子被过分地歪

篇8:觉新之死——浅论巴金《家》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古老国度。家庭是中国封建社会之根本。因此,家庭制度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家把它的全部成员牢牢地束傅于同一条命运之绳上,而家长就是家庭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家无二主”,这就是君臣的社会基础。以家长为中心,以长子为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就是封建家庭制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长子责任重大,负担家庭事务,但随着近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封建大家庭的崩溃,长子没有了特殊的地位和权利,反而成了家庭矛盾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他要满足父辈和下一代的要求,任何一方的希望落空,他都将承受打击。这种矛盾最终都转化为长子的痛苦和灾难。在这样一种尴尬的两难环境中,长子无法与二者和解,求得秩序的稳定。可以说,封建家长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旋涡,使子孙们被人凌虐,同时又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同时又可以吃人,一级一级地置放着,不能动荡,也不想动荡。

巴金曾说:“觉新不仅是书中的人物,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的大哥,他是我一生爱得最多的人。觉新就是我哥哥的写照,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点。”

一、被封建家庭所束缚

高公馆是觉新出生的地方。一个历史悠久的封建仕宦之家。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它已拥有了公司,房屋、银行和股票都染上了资本主义的色彩,但它是封建地主大家庭的黑暗王国,高老太爷就是统治这个王国的暴君,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维护和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他道貌岸然,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口口声声仁义道德,以风雅自居,其实是一个荒淫无度、生活腐化的封建顽固派,玩弄戏子,娶姨太太。他是高家罪恶的根源,是封建制度和传统道德的残忍性的人格化体现。

李家是巴金的哥哥出生的地方。李家是一个地主官僚的封建大家庭,里面有地主老爷、太太、小姐、小爷和丫头们。在这个官僚地主家庭中,他———“我”的祖父,就像高老太爷一样,大权在握。他靠剥削养活一大家人,所以一大家人都听他的话。处置年轻人的大权也掌握在他的手里,女人的命运就更不用提了,用钱买来的年轻婢女,在他的眼睛里,只是他财产的一部分,他可以随意赠送给别人。他创造了这份家业,又来毁坏这个家业,至多也就只做做四世同堂的好梦。

高公馆就是李家的化身。

高觉新出生在这个“繁缨”的“诗礼”之家———高公馆,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他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和一切事务的掌管者,这种环境和特殊的地位及身份,决定了他对封建礼教采取“作揖主义”支撑这个家的“门面”。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青年,对时代潮流和旧礼教的无情并非一无所知。他也渴望自由和爱情,对新思想也是向往的。他一方面信服新思想,一方面又顺应旧环境,不断暴露高家两种势力的冲突。

巴金的哥哥也深受封建家庭的束缚。他坐吃山空,不几年就要破产。他因为身体不好,辞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但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这些情况。巴金等人写信建议他放下架子,改变生活方式。他心里情愿,却没有勇气,他既不想让人知道囊中羞涩,又担心会丢了死去的祖父和父亲的面子,他宁愿打肿脸充胖子,而不让任何人知道真相。

二、深受封建大家庭长子身份的毒害

“长子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特殊的形象系列。“大哥”“长兄”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一直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

巴金的大哥李尧枚自小就很聪慧,脑子充满美丽的幻想。可是高中毕业后,祖父给他娶了妻子,结婚不久又为他找了工作。父亲顺从着,毫不反抗。“五四”运动后,李尧枚“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依旧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这就使他逐渐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曾祖父和祖父死后,李尧枚做了承重孙,负担起支撑家庭的重任,也成了明枪暗箭的目标。他帮助两个弟弟李尧棠(即巴金)、李尧林到南京读书,又支持巴金去法国留学,希望他们学成后回来兴家立业。由于分家,田产收入减少,李尧枚曾想尽办法增加收入。他开过书店,结果书店关门;他把田产抵押给银行以期取得较高的利息,不料银行倒闭,全家的“养命根源已化成水”。作为封建家庭的顶梁柱,他感到愧对全家,终于服药自杀。

高觉新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大家庭的牺牲品。他相貌清秀,聪明智慧,在关爱和赞美中长大。中学时成绩优良,毕业时名列第一。他喜欢化学,打算毕业后到上海或北京的著名大学里继续深造,还想到德国去留学。这个美丽的梦,像他那样出身的人,本来有实现的可能性。但中学毕业后,父亲让他回家料理家务事。这个待飞的雏鸟,一下子被残酷的现实剪掉了双翼。当时还有一个能理解他、安慰他的表妹钱梅芬,而父亲用抓阄的方法决定了他的婚姻大事,让他去跟另一个女子结婚,他含着眼泪,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后来,封建家庭内部的倾轧、仇恨和迷信思想又夺去他的妻子瑞钰。他信奉“作揖主义”“不反抗主义”,一味顺从旧的环境,苟且求安,委曲求全,成为长辈们的帮凶,就因为他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必须向封建势力妥协。在他看来,封建伦理是荒谬的,但他绝对不敢违背它。因此,当长辈们把大家庭的负担给他后,他便肩负着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的责任,严酷的宗法制度把他推向了家长的支撑者和代言人的地位。他生活的全部意义不过是代表高老太爷维护着一个“和平共处”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像家长那样甘心为大家庭的安定和温饱鞠躬尽瘁,甚至不惜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去换取一个“孝子贵孙”的美名。高觉新算是一个君子,但这样的君子命运如何?梅表妹和他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答应。过后,他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而梅却被折得“香清玉损,零落成泥”,压抑而死。妻子瑞钰呢?他明知没有鬼,可为了表示“孝心”,在瑞公抓鬼时,也跟着去凑热闹。当陈姨太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之名,硬把瑞钰赶到乡下去分娩时,他也竟屈从于这等鬼话,把他妻子送上了绝路———难产而死。他知道自己是高公馆的长房长孙,自己应承担起振兴高公馆的职责,面对长辈,他只能唯命是从。他四处讨好,无论谁叫他办事,他都诚心诚意地去办,以保证大家庭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兴旺”。他奉行的是“作揖主义”和“不反抗主义”,以“作揖主义”去换取别人的同情,以“不反抗主义”去吸引长辈们的注意,无论在任何环境里,他都逆来顺受而毫无怨言,被玩弄着,像个傀儡,一天天走上与青年人格格不入的卫道者的道路,奉行逃避现实、逆来顺受的不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他不能清楚地认识封建大家庭的腐败本质,也看不出自己的处世方法带来的助纣为虐的严重危害。他认为两面讨好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命运,却断送了几个青年女性的生命。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不仅不去斗争,反而常在激烈的冲突中宣扬投降思想。在觉民争取婚姻自主的问题上,他说:“自己做主的话,是不好对爷爷说的,不过在我们家里十九岁结婚已经不算早了。”自然有善良的心愿,既不想违背长辈意志,又能顺应弟妹的要求,甚至想找算命先生,达到使觉民不与冯家结亲的目的,但是事与愿违,弄得他左右为难,无法脱身。作者借觉慧之口,对他的人生哲学作了严厉的批判:“你的无抵抗主义,你的作揖哲学,只会把二哥断送掉。总之,你太懦弱了。”他没有欢乐,他不反抗,也说不上反抗,宁可哭在心中,爱在心里,封建礼教毒害了他的心灵,扼杀他的追求,萎缩了他的自我,摧毁了他的人格。似乎顺从已成为他的本性,封建礼教的毒素已经渗入他的每一个细胞中,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对任何事物作出封建回答,而每一个回答又是那样符合封建礼教阶级利益的规范,任凭天下大乱,始终不能忘掉封建礼节。他本是和觉慧同时代的青年,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礼教的熏陶却把他塑造成一个有双重人格的人。他在年龄上还很年轻,在思想上却已经相当衰老。

三、结局相似

巴金的哥哥在医院里服药自杀,而高觉新也得了“精神病”。这一桩桩的血泪恩怨表明,尽管觉新思想上充满了矛盾,但为了维护那个“春也似冬,秋也似冬”的封建秩序和礼教,他还是一次次甘愿充当封建势力的驯服工具,结果既误了别人的青春和生命,又断送了自己的幸福。当然,他也曾帮助觉慧和淑英出走,但那都是在代表封建势力的长辈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他们发觉有什么迹象,那么觉新是不是还会那样做呢?

觉新这个悲剧性人物是封建专制崩溃之际的一种必然产物。他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所表现的妥协、徘徊合乎他的性格和地位。最后,觉新在绿叶成荫的年龄就走上了飘落的路———饮酒自尽。这是他看透险恶的世情后所做出必然的选择。因此,他既不会跟冯乐山拼个鱼死网破,又不会像觉慧和淑英那样寻求一条走向光明的路。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方法,否则他就不是觉新。

摘要:巴金小说《家》中觉新之死的原因是他被封建家庭所束缚, 以及深受封建家庭长子身份的毒害。为了维护和发展封建家庭的秩序, 求得大家庭的和解, 他不反抗, 采取“作揖主义”和“不反抗主义”的态度来面对, 最后只有牺牲自己来保全封建家庭。

上一篇:齐铁道工程总公司汇报材料下一篇:三类人员申办及延期办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