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金《寒夜》有感

2024-04-11

读巴金《寒夜》有感(精选6篇)

篇1:读巴金《寒夜》有感

巴金《寒夜》 相对于巴金的《家》等前期作品,《寒夜》不是一个慷慨激昂之作,小说的文字反而显得异常的朴素、简洁、干净。巴金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及“夜的寒气”,作者是有用意的,这是巴金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不满和憎恨,充分表明了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强烈渴望。

《寒夜》描写的是1944、1945年间发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战时首都”重庆的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悲剧。这个家庭的男主人汪文宣、女主人曾树生曾经是上海一个大学的教育系的同学,他们有着共同的献身教育的理想,真诚相爱,组成了自己的家庭。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两人只得以小职员的职位谋生。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行员。他们将自己的儿子放在一家贵族学校读书。汪文宣的母亲为了解除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汪母和曾树生婆媳不和,相互冷嘲热骂,在吵闹中度日。汪文宣爱妻子,也爱母亲,在吵闹中唯唯诺诺,莫衷一是,痛苦不已。物价上涨,家庭经济拮据,汪患了肺病,终日咳嗽,但他不肯多用药,拖着病体坚持到公司上班。战争形势越来越紧,有门路的人纷纷逃离,曾树生终于忍受不了眼前的压抑,跟随大川银行年轻的陈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病情加剧,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死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老家。两个月以后的一个寒夜,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旧屋,但已经物是人非,她茕身一人,不知所往。

作家在《寒夜》所描绘的悲剧之中, 寄寓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呼唤, 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高度的典型性。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汪文宣忠厚老实而又善良懦弱, 他任劳任怨地干着报酬极少的工作。汪文宣对于生活给予他的不公平的待遇内心十分不满, 但孺弱却使他只能将此强行压制在心中, 因而形成了他思想和行动互相矛盾的性格特征。但除了内心更加深刻的痛苦之外, 他不可能从社会生活的本身去寻求根本的原因, 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作家描绘了汪文宣矛盾的感情生活, 从另一角度刻划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他没有力量去调解不和睦的婆媳关系, 他爱她们, 他没有勇气抛弃任何一方, 最后只有在两种爱的漩涡中一直挣扎到死。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曾树生是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女性, 到抗战末期, 现实生活的磨砺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曾树生爱善良老实的丈夫, 但她越来越不满他对什么都忍受的态度, 以致二人产生了精神上的鸿沟。树生也知道一切应该由环境负责, 但金钱在侵蚀着她的灵魂, 对所胃自由的追求和理想不能实现的矛盾, 使她内心空虚而无所寄托。她关心重病的丈夫, 但不甘心让生命消耗在永无结果的争吵中她爱丈夫,却不能使婆母不恨她, 她觉得牺牲了青春, 换来的却是敷衍和仇视。她的离去, 一方面是为了家庭的生活, 儿子的学业, 但更重要的是要救出自己而逃避家庭矛盾另一方面, 她不愿失掉高薪金的职位, 而且她和陈主任搭伙做生意, 在经济上有密切联系, 要丢弃这一切, 她缺乏足够的勇气。她虽为去留问题进行过激烈的心灵搏斗, 但最终为了自己的“ 幸福” 抛下重病的丈夫走了。在兰州她每月按时给家中寄钱, 并未忘记这个家。但是文宣写信来要求她回信向婆母道歉, 使她感到了莫大的委屈, 她不愿做一个任婆母辱骂的奴隶媳妇去换回甜蜜的家庭生活, 因而写了一封绝交信, 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思想, 说明同文宣分开的理由。她虽同情婆母老来贫的心境, 但实在不能忍受她残忍地破坏自己的爱情生活。母亲在一天, 他们中间就不会有和平与幸福。因此, 他们必须分开, 以免互相折磨、互相损害而变为路人。以后她虽照常给家中寄钱、写信, 但文宣心中的伤痕一直到死也未能愈合。几个月后树生回到重庆, 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她悔恨交集, 孤独地徘徊在寒夜的路上。她虽是一个不屈服于生活的女性, 但她没有明确的生活理想, 最终也只能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

汪文宣和曾树生虽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都无法摆脱社会为他们安排的悲剧命运。作家正是通过二人的悲剧, 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本身固有的弱点, 更是鞭挞了黑暗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客观上也表明了知识分子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紧紧联在一起, 才会找到正确的出路。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汪母是一个旧式知识妇女, 她爱儿子, 却难以容忍儿媳。她认为宁肯饿死, 做人也不要苟且, 即使做老妈子, 也比做花瓶强。因此, 她看不惯儿媳经常参加舞会宴会。她不高兴媳妇来分儿子的爱,以为树生能挣钱, 就来役使她, 所以她有意无意地发脾气, 不客气地抢白媳妇, 还时常自觉不自觉地破坏儿子的夫妻感情生活。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将笔墨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上。作者以全知叙事的视角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人物便以内心和外在的两重感体现出来,人物性格具有相当强的立体感;同时,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更适合曾树生等人知识分子的身份,人物相应地被赋予了自主性和知性的魅力。这便是“复调”创作手法带来的优点。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寒夜》所描绘的悲剧, 虽说比不得催人奋进、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号角, 但它却通过被黑暗所压抑的灵魂的呼号, 表现了对真善美的世界的热望, 对假丑恶的世界的唾弃。从这个意义上说, 《寒夜》的悲剧永远具有艺术和情感的魅力。

篇2:读巴金《寒夜》有感

“寒夜”这一让人战栗的标题给读者的第一反应便是寒冷,有点衣不裹体的感觉。果不其然,作品从寒夜中开始又从寒夜中结束,唯一不同的是,作品一开始伴着警报声,但结束时却没有,可以说,结束的这一情景是当时的国人盼星星一般盼来的――日本投降了!

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后半部分则夹着作者沉痛的心情,夹杂着一种巴老特有的忧国忧民之感。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整部小说明暗两线同时进行。明线则以曾树生和汪文宣的感情变化为主。暗线则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国某某年洗件衣服要上千元”,物价上涨,经济动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又预示着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在汪母眼里,树生只不过是儿子的一个“姘头”。但老人对自己的孙儿倍加疼爱,这两者矛盾吗?我认为在情感上这并不矛盾,但在正常人的理智上是矛盾的。这也说明了,在母亲的思想里封建思想占据主导位置,在她大脑海里,没有坐大轿进门的并非真正的儿媳。大家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树生的精神世界何等孤独!就这点看来,树生这一形象应该引起我们读者的同情。

树生,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一个十三岁男孩的的母亲,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银行小职员,就这几点使她与婆婆格格不入。她厌倦了那种平淡无奇的生活,试图振翅高飞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经常痛苦的和自己的思想搏斗着,可以说,他思想的搏斗是从她和陈主任在晚上的郊外散步时开始的,从这里我们看出了女子身上柔弱的一面。但是,不管怎样,在进行了多次的思想斗争后,我们看出,她还是深爱着汪文宣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这个家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离开是为生活所迫,沉重的医药费,儿子的学费,这沉重的担子都砸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但从她后来回到这里时的情景,她的心仍然没变,他始终被懊悔和愧疚交织着。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汪文宣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在那种社会背景下,他这样的“老好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但在他身上的闪光点是令人钦佩的,在好丈夫与好儿子之间他艰难的选择着,但我认为,他始终很出色,在工作上他是一个“老好人”,好像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容不得他这种“老好人”,这也为他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一个伏笔。在工作上,他可谓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但又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在家里又他左右为难。病魔又缠绕着他,悲剧贯穿了他的一生。

作者有意将汪文宣的生命拖到革命胜利,这也蕴含着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这是国民的精神,他始终与病魔抗争着,中国军民也与日本侵略者做着殊死的搏斗,中国胜利了,可慰的是,他最终也看到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正如他本人所言,“我死也瞑目了”。这也给作品的主题思想增添了些许慰藉。

诚如作者后记而言:“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但是我并无撒谎,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着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而且在这中间,我还失去了一个好友和一个哥哥,他们都是吐尽血痰后寂寞地死去的;在这中间,“胜利”给我们带来希望,又把希望逐渐给我们拿走。”

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毁,被拖死的人断气时已经没有力气呼叫“黎明”了。

篇3:残缺的母爱:重读巴金《寒夜》

一、汪母的恋子情结

《寒夜》中婆媳矛盾是小知识分子汪文宣痛苦万分的根源, 同时也是这个原本可以美满的家庭走向破裂的重要原因。汪文宣的母亲对儿子的死可以说起着催化作用。汪母十几岁嫁到汪家, 又很早就丧夫守寡, 儿子成为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 她对儿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 甚至认为儿媳抢走了她的儿子。于是, 婆媳冲突一再燃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每一个个体意识与生俱来都存在着“俄底浦斯情结”和“埃勤克特拉情结”, 即“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只是因为环境、条件的不同有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明显或隐蔽的不同表现。汪文宣的恋母情结也是其母爱残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这种思维逻辑,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寒夜》中婆媳矛盾的冲突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恋子情结, 这种恋子情结使她在本能上排斥媳妇, 对于这一点小说中用了不少的笔墨来表现。如第六章当汪文宣离开和树生相约的咖啡馆, 无精打采的回到家中时, “母亲关心的望着他, 她希望他对她多说几句话。但是他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她感到失望, 等了他一天, 他回来却这样对她, 她一下子明白了, 一定是那个女人在他心上作怪。果然当她知道儿子刚和树生一起喝过咖啡后, 她气得怒火中烧:“她在家里烧好饭菜等他回来吃, 他却和那个女人去喝咖啡。他们倒会享清福。他居然跑去找那个女人向那个不要脸的女人低头, 这太过分了, 不是她所能忍受的。”“她气得没有办法, 知道儿子不会听自己的话, 又知道他仍然忘不了那个女人, 在这个时候他仍然压不倒那个女人。树生这名字在他口里念得还十分亲热。”显然, 汪母的这种心态已经远远超出了母爱的范畴。她的潜意识中混杂着一个女人的爱被夺去之后所产生的恨。因为对儿子的爱, 她的感情世界无疑变得狭隘了。首先, 这种严重的恋子情结便是她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处处与儿媳作对, 说儿媳是“花瓶”, 是“野马”, “儿子的姘头”, 甚至要求儿子早点与儿媳离婚, 之后再娶。她甚至嫉妒儿媳较好的工作、较高的薪水和外界的应酬, 对曾树生冷嘲热讽。因为在她的思想中, 这些事情应由男人来做, 应属于自己的儿子。文中汪母所有的言行都是围绕文宣展开的, 除了不满他对曾树生的态度外, 小说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汪母指责汪文宣的话。其次, 我们从作品中还可以了解到, 汪母也是识得字的人, 用文中的话来讲她是当时的“才女”, 她耳濡目染的当然是传统教育, 思想保守, 在她身上反映着中国传统道德对妇女所要求的贞节妇道和封建家长制的烙印。偏偏儿媳曾树生是一个新式的女性, 她们的冲突更多的体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的撞击。汪母反对儿子的婚姻形式, 她时常用自己婚姻是“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来指责儿媳的“不规矩”, 然而这正反映了汪母那种“没有什么可以炫耀, 便炫耀自己的痛苦”的变态心理。其实, 正是这种恪守的婚姻, 这种陈腐的封建道德, 让她守了半辈子, 痛苦了大半生。这种畸形的母子关系、婆媳关系使她不能真正了解儿子的苦楚, 她与儿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她的性格越来越蛮横、刻薄, 其行为的唯一作用就是加速了汪文宣的灭亡。在给儿子治病的问题上, 同样表现了她的固执与愚昧, 虽然张伯晴多次的诊断和治疗并没有使儿子的病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对中医的信任, 仍然坚持用中医为儿子治疗, 使汪文宣的身体越来越差。

再次, 汪母的恋子情结的最高潮表现在她销声匿迹地埋葬了汪文宣, 带走孙子, 让曾树生再也找不到他们。她将恋子情结又转移到了孙子的身上。如果这种情结再继续发展下去, 人物也许会走进一个可以预见的重演的悲剧中。这是整个作品的最可悲之处。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不难看出, 即使是被贴上了“贤妻良母”标签的汪母演绎的母爱是残缺的。

二、母爱残缺的背后

汪母是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妇女, 她的思想中“贞洁, 妇道, 规矩”根深蒂固。她用传统思想的“有色眼镜”看待新式女性的儿媳, 自然看不惯, 并认为儿媳配不上“纯洁而高尚”的儿子, 于是, 她努力压制、排挤儿媳, 这在她看来是天经地义, 但孰不知这种只属于自己的婚姻标准却破坏了整个家庭, 我们可以预见, 如果汪文宣再娶, 汪母会和善的接受和对待新的儿媳吗?恐怕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汪母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她虽然热爱儿孙, 像一切伟大的母亲一样的吃苦耐劳, 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健康的儿子, 而是一个怯懦软弱一味忍让的儿子。汪母深受封建思想的迫害而不去憎恨, 却将儿媳视作敌人, 她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对儿子的爱护, 但结果适得其反, 这样人物的悲剧性得到了深化, 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如果换用男性的观察视角, 我们就会看到汪母其实就是一个遵循中国父权社会对女性规定的“贤妻良母”角色的一个典型, 是男性对女性审美理想的寄托, 是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规定。具体到小说《寒夜》中, 汪母秉承的其实就是“夫死从子”。虽然儿子在实质上已不可能是她的依赖, 但她内心仍是把汪文宣当作自己的依靠对象, 这其中当然不乏深深的母爱因素, 但归根结底是封建道德思想观念决定了汪母的思想行为。

汪文宣从小丧父, 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的, 直到娶妻生子。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只有母亲关怀的环境中, 这种环境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 一方面个体无意识中固有的恋母情结被唤醒, 对母亲产生一种不正常的依恋;另一方面这造成了他性格的懦弱, 在这种性格的左右下, 一旦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落, 他便深深的陷入了无所作为的痛苦中, 对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一味的忍气吞声和对母亲一味的包容, 致使母亲和妻子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最终导致了整个家庭的悲剧, 一个母亲恋子的悲剧。

三、曾树生与小宣“冷淡的母子情”

小宣是带着一张“成人表情的小孩脸”出现在《寒夜》中的, 他的出现一开始便给人一种心灵的震动;这是生活在不和谐家庭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忧郁, 伤感, 早熟……曾树生忙于工作, 很少与儿子交流, 小宣是跟着祖母长大的, 在情感上他更依恋祖母而不是自己的母亲。

在汪文宣看来, 妻子曾树生“并不关心小宣, 小宣也不关心她, 他们中间好像没有多大的感情似的”。当他们夫妻吵架, 曾树生离家出走后, 汪文宣认为“小宣应该问一句关于妈妈的话, 可是小宣并没有问。”这种淡漠的母子情结对于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汪文宣来说很不容易理解。

而在曾树生的眼里, 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对她“一点也不亲热”, 好像是“他的后母一样”。夫妻吵闹分手时, 汪文宣痛苦地问起小宣, 曾树生则“一字一字地清晰地说:小宣和他祖母合得来, 他有祖母喜欢, 有父亲呵护, 也是一样。反正他跟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现在年纪也不小了, 用不着我这样的母亲了。”人们都说“母爱是胜过妻爱的女性之爱”, 而这一点在曾树生身上却没有体现出来。在她犹豫着是否跟陈主任去兰州避难时, 小宣那一张“带着成人表情的小孩脸”, 仅仅是在她眼前“忽然闪过”而已, 她便决绝地想到:“他没有我, 也可以活得很好。他对我好像没有多大的感情, 我以后仍旧可以帮助他。他不能够阻止我走自己的路, 连宣也不能够。”如果说她对儿子的“帮助”仅仅停留在物质上, 那么那一句“连宣也不能够”就可以看出在曾树生的心目中, 儿子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

在小宣孩童时代, 曾树生曾有意无意中忽略了他的存在, 而小说结尾当她返回旧居时, 一位年轻母亲唱给婴儿的催眠曲却使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作者这样写道:“可是她的小宣现在又在哪儿呢?那个小孩子, 他并不依恋她, 她也没有对他充分的表示过母爱。她忽略了他。现在就要永远的失掉他了。”在这里, 与其说是曾树生作为母亲的意识似乎被唤醒, 不如说这是作为任何一位母亲母爱的自然流露, 或者说是曾树生触景生情对自己作为母亲在儿子需要自己的时候缺席的愧疚和忏悔。尽管曾树生最后下决心要找到儿子, 但从整个小说文本来看, 小宣所得的毫无疑问也是一份残缺的母爱, 但是与汪母和儿子近乎“情人”的亲密关系相比之下, 这份母爱的残缺在于曾树生虽然完成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抚养义务, 如她尽最大努力让小宣读贵族学校, 但对儿子的精神关爱、呵护却是十分冷淡的。这种感情上的疏离给小宣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害, 他的沉默寡言, 他的早熟无不与那份残缺的母爱有关。

四、母爱残缺的背后

曾树生与小宣近乎陌生人般冷淡的母子情固然与当事人曾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也有着其他的复杂因素。

首先, 汪母是他们母子关系疏离的催化剂。如同汪母间离汪文宣与曾树生一样, 只不过因为儿子活着时, 汪母对小宣的占有欲还暂时比不上对文宣的占有;儿子死后, 汪母作为祖母的角色抚养小宣, 且她整日在家中做饭洗衣, 无意中就把曾树生母亲的角色替换了, 她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和小宣交流。小宣从小生活在祖母的悉心照顾下, 感情上自然与汪母的关系较为密切。而汪母对小宣的精心抚养当然是出于奶奶对孙子的本能爱护。但她又出于对儿媳的嫉恨, 抚养小宣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向小宣灌输他母亲“坏”的形象地一面, 而小宣从小目睹耳闻了这个家庭的争吵, 当他看到自己亲切的祖母与经常“早出晚归”的母亲之间每天上演的“争吵剧”。这在小宣心中, 曾树生作为母亲的形象其实已经是坍塌的。

其次, 作为父亲的汪文宣对儿子的教育也是不够的, 曾树生与儿子之所以这样疏远, 未尝不是他过于包容忍让母亲带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自己的母亲不止一次得意而恶语相伤树生是儿子的“姘头”的时候, 他甚至没有站出来说明, 是他自己主动反对举行婚礼仪式的, 更不曾公正而坚决地在母亲面前指出她观念的保守和对儿媳态度的偏狭顽固, 坚决制止母亲主动挑衅行为。小说所表现的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夫妻现实关系中, 树生是一个付出者, 可是在小宣看来, 母亲一回到家不是与祖母吵架便是与父亲争吵, 让他觉得“母亲是一个坏女人”。当母亲与父亲或祖母吵架后离家出走的时候, 这个敏感的孩子对于母亲不闻不问, 作为父亲的汪文宣理应跟小宣说清楚, 但是汪文宣对曾树生这对母子的感情发展仍然是“隐忍的, 沉默的”。如果单单是祖母的话, 小宣也许不会对自己的母亲冷漠到问都不问一句, 但是从善良的父亲身上, 他似乎又看到了曾树生“不贤淑”的一面。从这层意义上来讲, 汪文宣无意间加重了曾树生与小宣的疏离。

再次, 作为当事人, 处在母亲角色的曾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对小宣的感情仅仅限于义务式的抚养, 远不如对文宣的感情深厚, 对于大多数母亲来讲,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妻性与母性在曾树生身上的体现是远远失衡的。文本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深情厚意, 她为了文宣一度忍受汪母的恶语中伤, 她不辞辛劳的为汪文宣找工作, 她为了文宣不得不在外面做“花瓶”挣钱补贴家用。

五、小结

我们看到, 这是两对不同的母子情, 也是两代女性对母爱的不同诠释。从以上分析来看, 这种差异既与两代女性不同的文化背景、接受的思想道德规范有关, 又与两代女性的身世经历、个性特点有关。作者在两对母子情的处理上, 显然对这两位女性有着明显不同的审美倾向。在塑造汪母形象上表现有二:其一, 这个文本中汪母并没有出现自己的名字, 这个符号也只是嫁到汪家后才被认可的, 她的名称只是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属性。作者给她贴上的是“贤妻良母”的标签, 女性在这里只是空洞的能指。其二, 汪母十几岁嫁到汪家, 早年丧夫的她对儿子有着超乎寻常的“爱”。对这种“爱”, 作家是带着怜悯而从批判的角度去写的。汪母与文宣在感情上的相互依恋容易给人一种病态的美感。而实际上通过整个文本的阅读, 汪母因对儿子的占有欲而与儿媳产生的矛盾冲突正是这一家庭走向悲剧的导火索。

在曾树生形象的塑造上, 作者倾向于她作为现代女性的的一面, 与巴金所塑造的其他女性形象相比, 曾树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她比梅勇敢, 比瑞钰有远见, 比惠果决, 她倔强但不会鸣凤似的在绝望中残杀自己的生命。”这样看来, 在作家的审美理想中, 曾树生的“母亲”角色实际上被虚幻化, 被抽离出来, 而更多地与时代、个性、自由、自我联系在一起, 并因作家对非常时期知识分子歧路彷徨、苦闷心态的揭示和困窘生活的切身体验而变得打动人心。巴金在曾树生这一形象上可以说倾注着自己复杂的感情, 他对她既赞赏又偶含讽刺, 对她既肯定又否定, 但肯定的成分多一点。在对她与小宣的母子情上, 他更多的流露出一种无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两代女性对儿子的爱都是不够健全的, 无论是作为传统女性典型代表的汪母, 还是被称为现代自由女性的曾树生, 两代人的母爱都是残缺的。

摘要:《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文本的主题意蕴丰富而复杂, 以往大多数评论者将关注的视角放在探究由婆媳矛盾所开掘的两代女性所受道德文化背景的不同, 很少有人去开掘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另一主题:两代女性所扮演母亲这一角色的相通之处。两代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母爱:汪母对儿子文宣的“恋子情结”;曾树生与小宣冷淡的母子情, 但这两种类型的母爱都可以说是一种残缺的母爱。

关键词:母爱,恋子情结,冷淡,残缺

参考文献

[1]巴金.创作回忆录[A].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2]巴金.谈《寒夜》[A].巴金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3]巴金.寒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篇4:读巴金《寒夜》有感

汪文宣是重庆的一个公务员,妻子曾数生在银行工作。战争的无限延长,冲击着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曾数生为了维持小职员的职位,随银行外迁,而终日为生计发愁的汪文宣也积劳成疾,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咳血而死。

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醫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在重庆的两年时间里,巴金几乎没有家。由于抗战时期重庆的房价高得惊人,巴金没有奢侈地租房、买房,而是很节约地把自己的栖身之地安在他任总编的文化生活出版社里,就是当时的民国路21号。虽然是一个出版社,但巴金住的地方很狭小,其实是一个楼梯过道。

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一直依靠发行纸币来支撑,大量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有钱人就依靠囤积居奇发财致富。在战争中畸形繁荣的重庆和昆明,男人西服礼帽,女人则是玻璃丝袜、高跟皮鞋和波浪发。在美国军人大批进入中国之后,欧米伽手表、派克金笔和高级化妆品成为市面上最时髦的东西。当时的重庆和其他的“国统区”一样,最吃得开的是搞囤积居奇,做黄(金)白(米)生意的人,还有卡车司机。知识分子,除非是当官,拥有实权,否则只能吃平价米。巴金不想就这样被现实毁掉,怀着悲愤,写下《寒夜》。然而在创作过程中,他的好几个知识分子朋友相继因为肺病而死去,巴金也把这些悲惨命运融合到主人公身上,希望以此为知识分子的困境呐喊。

《寒夜》是巴金生前最喜欢的作品,也是其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篇5:巴金《寒夜》

简介:

巴金在《寒夜》里描写了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活。它的最大成就在于详尽细腻地描写一个人的屈辱心理,深刻地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病态灵魂,并以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这个家庭最终“覆灭”的社会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主人公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学生, 有办“ 家庭化、乡村化” 学堂的理想大学毕业生汪文宣和同窗女友曾树生相爱结婚。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使他们的理想失去了现实的基础, 他们从上海辗转来到重庆。文宣的母亲思想守旧,不满这种自由恋 爱的婚姻,经常辱骂树生,指责由于她的迷惑导致文宣瘦弱多病,并要把她赶出家门。文宣为缓和矛盾只好让妻子暂住宿舍。文宣在文化公司做校对,薪水很低,生活艰难,身体越来越坏。树生为减轻丈夫的负担,在银 行找到工作。她一向持身严谨,但为了生活,对银行中人也不得不作些委婉的应付。岂知文宣对此产生疑心,十分痛苦,汪母更借此扩大事端。树生为避免流言和安慰丈夫,自动搬回家中。不久,银行因战事告急,迁往兰州,树生为生活着想,离开丈夫和儿子小宣,随同前往。她每月寄钱回家并常与文宣通信,但汪母认为树生的钱来得不干净,责令退回,文宣遂暗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此后,文宣失业,生活困苦,吐血更甚,但一直未告知树生。一年以后,当文宣病危时,才动用那笔存款,但终因无法医治,于抗战胜利之际病逝。在草草殡葬后,老母孤儿启程返乡。当树生回家探亲时,早已人去楼空。在一个寒夜,她独自来到丈夫墓前哭祭,悲痛欲绝。最后,形单影只地消失在凄迷的寒夜里。

写作背景:

《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桂林沦陷的时候。当时巴金住在重庆的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里,晚上常常要借助蜡烛来照亮书桌,时写时辍,两年以后才完成这部长篇小说。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 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作家在《寒夜》所描绘的悲剧之中, 寄寓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呼唤, 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高度的典型性。

巴金在整个抗战中, 先后到过祖国的许多地方, 所到之处遍地狼烟、满目焦土, 日军的暴行及人民的痛苦, 都强烈地震撼着他的爱国之心。他的一些亲人和朋友, 因战争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他自己的家也曾遭到战火的焚毁。他积极参加抗日爱国运动, 辛勤写作, 以此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当时巴金住处的四周, 每天都可以听见一般小人物的诉苦和呼吁, 因此他说故事就在他身边进行, “ 尽管不是有名有姓, 家喻户晓的真人, 尽管不是人人目睹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然而我们在那些时候的确常常见到、听到那样的人和那样的事。那些人在生活, 那些事继续

发生, 一场都是那么自然, 我好像活在我自己的小说中, 又好像在旁观我周围那些人在扮演一部悲欢离合的苦戏。’, 巴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将无数个汪文宣的故事进行集中概括,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汪文宣一家的时代悲剧。由于作家熟悉自己的人物, 才会把他们的关系写得如此真切自然, 把他们的性格刻划得如此细腻精微, 作家在这里表现的艺术实也才更具有典型意义。巴金在小说中虽然对人物自身的弱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但更多的是挖掘悲剧的根源, 对这些弱小者倾年了真切的同情, 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 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叹息。

人物分析: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汪文宣忠厚老实而又善良懦弱, 他任劳任怨地干着报酬极少的工作。汪文宣对于生活给予他的不公平的待遇内心十分不满, 但孺弱却使他只能将此强行压制在心中, 因而形成了他思想和行动互相矛盾的性格特征。但除了内心更加深刻的痛苦之外, 他不可能从社会生活的本身去寻求根本的原因, 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作家描绘了汪文宣矛盾的感情生活, 从另一角度刻划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他没有力量去调解不和睦的婆媳关系, 他爱她们, 他没有勇气抛弃任何一方, 最后只有在两种爱的漩涡中一直挣扎到死。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曾树生是一个受新思潮影响的女性, 到抗战末期, 现实生活的磨砺使她的思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曾树生爱善良老实的丈夫, 但她越来越不满他对什么都忍受的态度, 以致二人产生了精神上的鸿沟。树生也知道一切应该由环境负责, 但金钱在侵蚀着她的灵魂, 对所胃自由的追求和理想不能实现的矛盾, 使她内心空虚而无所寄托。她关心重病的丈夫, 但不甘心让生命消耗在永无结果的争吵中她爱丈夫, 却不能使婆母不恨她, 她觉得牺牲了青春, 换来的却是敷衍和仇视。她的离去, 一方面是为了家庭的生活, 儿子的学业, 但更重要的是要救出自己而逃避家庭矛盾另一方面, 她不愿

失掉高薪金的职位, 而且她和陈主任搭伙做生意, 在经济上有密切联系, 要丢弃这一切, 她缺乏足够的勇气。她虽为去留问题进行过激烈的心灵搏斗, 但最终为了自己的“ 幸福” 抛下重病的丈夫走了。在兰州她每月按时给家中寄钱, 并未忘记这个家。但是文宣写信来要求她回信向婆母道歉, 使她感到了莫大的委屈, 她不愿做一个任婆母辱骂的奴隶媳妇去换回甜蜜的家庭生活, 因而写了一封绝交信, 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思想, 说明同文宣分开的理由。她虽同情婆母老来贫的心境, 但实在不能忍受她残忍地破坏自己的爱情生活。母亲在一天, 他们中间就不会有和平与幸福。因此, 他们必须分开, 以免互相折磨、互相损害而变为路人。以后她虽照常给家中寄钱、写信, 但文宣心中的伤痕一直到死也未能愈合。几个月后树生回到重庆, 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她悔恨交集, 孤独地徘徊在寒夜的路上。她虽是一个不屈服于生活的女性, 但她没有明确的生活理想, 最终也只能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

汪文宣和曾树生虽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都无法摆脱社会为他们安排的悲剧命运。作家正是通过二人的悲剧, 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本身固有的弱点, 更是鞭挞了黑暗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客观上也表明了知识分子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紧紧联在一起, 才会找到正确的出路。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汪母是一个旧式知识妇女, 她爱儿子, 却难以容忍儿媳。她认为宁肯饿死, 做人也不要苟且, 即使做老妈子, 也比做花瓶强。因此, 她看不惯儿媳经常参加舞会宴会。她不高兴媳妇来分儿子的爱,以为树生能挣钱, 就来役使她, 所以她有意无意地发脾气, 不客气地抢白媳妇, 还时常自觉不自觉地破坏儿子的夫妻感情生活。

经典语句:

小说借“宣”的嘴巴反复说过“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宣”最终以无声的呐喊“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在描写“树生”的矛盾心理的时候这样写到,树生心想,“她(母亲)都受得了,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为什么就不能牺牲自己?”“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

“宣”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老是争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家庭,这么单纯的关系中间都不能有着和谐的合作呢?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

“ 地位越来越低, 生活越来越苦, 意气越来越消沉, 他后来竟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 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他已没有自负的语言和救人济世的宏愿, 每天干着单调沉闷的工作, 过着贫乏而痛苦的生活, 只求与世无争。

他不满周主任喝斥要求增加薪金的同事, 内心说“ 你年终一分红, 就是二、三十万, 你哪管我们的死活” 可他连鼻息也极力忍住, 怕周主任发现自己心中的不平。他在心里说自己, “ 真没出息啊他们连文章都做不通, 我还要怕他们。” “ 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人啊我什么都忍受, 什么人都欺负我, 又住道我的生命就该被这些纠缠不清的文字销磨光吗就为了那一点钱,我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 这样的抗议、自责在内心发出过何止千百遍经济上的拮据使他无力为妻子买一块生日蛋糕, 但却不得不为主任的生日出一千元的份子钱。内心的不平和外表忍辱苟安的矛盾加剧了他精神上的痛苦, 他虽然朦胧地意识到社会不容良心未丧尽的读书人,以致于自己“ 一生的幸福都给战争、给生活、给那些冠冕堂皇的门面话、街上贴的告示拿走了”。

她说“ 我不要再听什么抗战胜利的话, 要等到抗战胜利恐怕我已经老了、死了。现在我再没什么理想。”而实际上她追求的自由是很空洞的, 其实“ 她除了那有限度的享乐以外, 究竟有什么痛快呢她又有过什么自由呢她有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 有时也会感到苦闷和空虚。她或许以为这是无名的惆怅, 绝不会想到, 也不肯承认, 这是没有出路的苦闷和她无法解决的矛盾⋯ ⋯她那些追求也不过是一种逃避。”

写作手法及作品评论:

将笔墨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对话上。作者以全知叙事的视角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人物便以内心和外在的两重感体现出来,人物性格具有相当强的立体感;同时,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更适合曾树生等人知识分子的身份,人物相应地被赋予了自主性和知性的魅力。这便是“复调”创作手法带来的优点。

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主要表现在:善于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从而表现出作家非凡的艺术功力。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寒夜》继续着“五四”时代借描写爱情以思考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写作传统,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以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观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显示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继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说,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整部小说是一种凄楚哀怨的调子、灰色的画面, 作家以内心激荡的情感展示人物的悲剧命运, 真实描绘了驱使人物行动的社会环境, 深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而使人物性格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篇6:读巴金有感

书是红色的封面,很安静,和巴金的文字一样;书是红色的封面,很有力度,和巴金的文字一样。

巴金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文字却留给一代又一代的空虚的人们,让空虚得到充实,让生命重燃希望。“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

我向来不爱读书,一本书很难读完,但读起巴金的文字,我的心灵感到震撼,文字的力量足以强大一颗枯萎的心灵。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巴金让我对文学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最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能领会文章的意义,只感觉这文字就像黛玉妹妹一样,让人消沉,没有希望。书中不停的出现“陌生、寂寞、悲惨”等等这一类的字眼,甚至于当我看到一些本来充满生机的语言,我也无法体会到巴金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许是对于巴金的背景的无知,或许是对那个年代的无知,我读不懂,于是我放下了这本书。

等再次拿起这本书开始读的时候,是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了吗,或是接触文学多一些了,或是其他的原因,我开始深深地为巴金的文字而感动,这样的无私,这样的伟大,我不能说自己真的读懂了巴金,但他所给予我的帮助,确实像黑暗里的灯光,让我看到光明与希望。

“我心里生长了爱的萌芽,我怀着人类爱的观念„„我在众人的自由中求我的自由;在众人的幸福中求我的幸福。„„我用我的诚实的汗挣来我的面包。我的手上从不曾染过一滴他人的血,我的良心也是极其清白的。”这是《我的眼泪》中的文字,我的眼泪不为其他,就只为两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精神。如巴金所言,“夜里,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寂寞便突然袭来,我又像盲人一样地在街上彷徨。我的眼里只看见被工作摧残了的忧愁的面貌,我的耳里只听见一片悲哀的哭声,甚至在那些从前的愉快的面貌上我也找到了悲哀的痕迹。„„我的生活完全失去了目标。我每夜立在卢骚的像前,对那个巨人诉说我的绝望。”就是在这样的绝望里,巴金收到了朋友寄来的书信集,书信集的淡黄的封套上写着“不预备为着生活的恐怖与美丽一哭的人就不要读它”。这个书信集给巴金以希望,也给我希望。“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好像大雨住后的天空那样,我的心也豁然开朗了。伟大的心灵常常来自人民中间!

这本书里也曾提到过一个女佣,这个女佣就像高尔基的草原故事里的女英雄一样,开始给人的印象都很坏,但是最后却让我们发现他们的伟大之处。女佣或是女英雄,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很少了解别人,我们常常凭自己的一点点不完备的观察,就断定某某是怎样的人,某件事情是如何如何。许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我们谁又能够肯定地说:他不曾把高尔基早期小说中的女英雄错认作一个贪财的女人呢?„„

巴金善于在生活里发现我们总是在缺乏的精神或者我们总是在犯下的错误。如果你也读了这本书,必然会记得那个车夫,他只是个孩子。生活就是给予他如何的伤害,他永远在坚强地靠自己的双手活着。“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于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子,不害怕,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孩子所不能够做的事情,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我深深地被这个孩子所震撼,我想是不是相对于他来说,我们现在的人们都算得是生在富裕的环境里,于是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倔强的思想,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坚强的心来面对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点点苦难。总是看到好多同学朋友的迷茫,感到生活的没有意义,怕是如果有着真正的苦难到来时,才能了解现在的安逸。但这安逸却是给了我们什么,我们该学学这个坚强的孩子。尤其现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在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自己做好,帮着身边的人也做好。

巴金在书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种思想,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更多的思想,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慕,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分散给别人,并不贪图一点报酬。否则我们就会感到内部的干涸,我们的天性要我们这样做,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一样,即使开花以后接下来就是死亡,它仍然不得不开花。„„

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花?一位法国哲学家曾经写到:生命里的一个条件就是消费„„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的花。

“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巴金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火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发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填一点点温暖。

而我们呢?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好好想一下奉献两个字的意义,想一下曾经的理想,曾经的抱负。

巴金这样的作家是在写生活,更是在写自己。现在生活的嘈杂让更多的人们心也浮躁了,有很多的作家再没有了像巴金这样纯粹的心来写作,是利益?是名誉?泰斗两字的重量愈发深刻。

读巴金,读人生,读自己。

自动化学院10级本科生一支部

上一篇:大型政论片《雄关》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