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跑教学论文

2024-04-27

耐力跑教学论文(精选8篇)

篇1:耐力跑教学论文

耐力跑教学三法论文

耐力跑教学难度之所以大于其它运动项目,其因有二:一是教师宣传、教育不到位,教学手段较为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没有激活力,学生的练习处于 “身顺心违”尴尬境地,身心疲惫,根本谈不上乐趣之享。二是学生认识出现偏差,心有余悸,始终笼罩在“苦与累”的阴影中,练习中相当部分的学生消极怠工,很难体验到耐力跑中的乐趣。因此,耐力跑教学出现“三多”现象(请假的多,叫苦的多,投机取巧的多)。在解决“三多”这个问题上,我尝试用“偷梁换柱”的方法来诱导学生的参与练习,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练习中的快乐,享受耐力跑过程中的乐趣,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跳绳练习法:

3――6人一组,(学生自由组合,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每组1――2根绳(最好使用带计数器的),以递增形式定时练习:2分钟――3分钟――4分钟,速率一般控制在1。5――2次/秒为宜(学生根据体力决定)。为了使跳跃动作更接近跑步,最好采用两脚交替跳的形式(大腿应有一定的上抬)。在整个跳绳练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他人的练习获得以充分的休息,使体力得到较好的恢复,以保证下一次练习的质量。这样的练习学生没有距离带来的压力,淡薄了耐力练习意识,消除了耐力跑的紧张感,从而降低了心理负荷,使练习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并能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可组织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间的对抗性练习,利用竞赛提高练习的实效。

二、列队变向跑步练习法:

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领跑,其他学生在其后依次排成一(二)路纵队。教师以手势或信号指挥、调动领跑者,按照场地所画出的路线进行变向跑步。教师可以随时发出信号,改变跑动方向,其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练习兴趣。教师可随时指挥队伍变换形式,如击掌跑步,既整齐又可以欣赏跑步的节奏,调节气氛,又能让学生从中享受练习的乐趣;也可以呼口令 “一、二、三、四”等形式,使学生精神振奋。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学生的体力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时间,加大或降低运动量和强度。

教学手要段多样化,以不断改变队形和路线,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练习热情。练习最好不给学生规定时间、圈数,只要求队形整齐,从视觉上减轻距离的压力,降低紧张程度。

三、超越、领跑练习法:

以 15――20人一组为宜,排成一路纵队(前后间隔约一米)沿跑道以30――40%的.跑速跑进。当队伍跑出50米后,队伍的最后一名开始加速跑(其他的人均以匀速跑的形式跑进),当超越第一名后,立即恢复原来的跑速开始领跑,跑进50米后,最后一名按照前一名的方式进行……,依次类推,直到完成规定的练习任务(跑距一般设为1200――――1500米)。这样快慢交替的变速跑,学生既可在慢跑中恢复体力,积蓄力量,以待更好地超越(加速跑),又能使学生在超越、领先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强者”的感觉,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培养努力完成任务的顽强拼搏精神。

追求乐趣是人们参与运动最基本的动机。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运动,就必须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

篇2:耐力跑教学论文

道角小学:周 静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教材实施的基础上,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新课标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萌生创新意识、体现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里愉悦身心,锻炼身体。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一项简单易练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也是人们生活、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技能。通过参加耐力跑的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水平,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对于跑,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改进耐力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合理的呼吸节奏。由于耐力跑的教学与练习较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次课采用游戏、竞赛、启发引导和分层等教学法。在强身壮体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增强团体协助的意识。

三.课的流程:

课的开始部分(约2分钟)——徒手操、游戏《人浪》(约12分钟)——耐力跑项目练习(约25分钟)——结束部分(约6分钟)

1.开始部分:体委集队,检查人数。教师宣布上课内容,提出要求。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准备部分:通过徒手操和游戏来活跃学生身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将课引入主题。

3.基本部分:通过“安全回垒”、“图形跑”、“喊号追赶”来发展学生的耐力跑能力。练习中融入游戏和竞赛的成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快乐中完成各项练习。

4.结束部分: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引导学生完成意念放松,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放松。最后,师生进行评价小结,进一步加深认识。

四.学习目标和生理负荷预计:

通过练习,预计85%的学生基本能掌握耐力跑技术。预计本次课学生的平均心率为130—140/分,练习密度为50%左右。

篇3:耐力跑训练项目的教学策略

其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家庭中基本上都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平时很少吃苦,体质弱,基础差,对耐力跑这种枯燥又强度大的训练必然难以忍受,从而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能躲则躲,能逃则逃。学校的400米跑道也让学生畏惧与厌烦,一圈接一圈的单调而频繁的跑,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其二,学生的认识不足,多数学生认为其不过是反复跑步,练不出什么东西来。对老师的训练方式也不感兴趣,在一定时间、距离重复同一动作,没有花样,情感体验活动也谈不上,学生情绪低落,枯燥无味,兴趣全无,难以坚持。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不同尝试,试着从减轻学生对耐力跑的畏惧心理入手,创造新的情境,采用新的形式,增加情感体验,增强趣味性,诱发其训练兴趣,收到了较好练习效果。

一、创造新环境,增加新鲜感

环境的改变,能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体育训练也同样如此。所以我利用校园内外的山坡、沟渠等自然地形环境训练,不把训练局限在操场上。跑的形式也多样化,障碍跑、定向跑、越野跑等各项练习方法都采用,以有氧运动为主,来发展学生耐力跑的素质。环境的变化,周围的新鲜事物,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忘记疲劳,兴味盎然,在快乐心情状态中完成教学任务。

在耐久跑训练中,改变单一性的功利目的,强调健身的目的,做到课内外一体化。对于久坐教室的学生来说,新的环境,新的形式对身体的健康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告诉学生,耐力跑是一项极常用而有效的锻炼身体项目,也是终身体育中简单又实用的锻炼手段。在良好的环境中跑步训练,更主要是为了健身。为了健身的目的,耐久跑教学还要与其他各种群体活动相结合,能够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效果会更显著。

二、教师主导,情感投入

为减少学生的生理疲劳,减轻心理压力,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投入情感,尽量多为学生选择那些自然、轻松、和谐、有新意的训练形式。根据耐力跑的运动特点,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传授、讲解知识的同时,要兼顾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主动性。“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还体现在投入情感上,帮助学生克服情绪障碍。在耐久跑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由于身体或心理等原因,产生一些生理不适现象。如有一种常见的运动症状叫做“运动极点”,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克服。在练习之前,要上一堂理论课,讲明“运动极点”是人在运动过程中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同时教给学生防止与克服的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克服情绪障碍,激发自信心。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运用想象和自我暗示,来在训练中有意识地调节自己不良的情绪状态,以确保机体的协调运动。比如练习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在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就会有轻盈律动之感,心情愉快,不知疲倦。或想象自己最近遇到的得意之事,达到心情放松的效果。

这种“注意力转移”方法,分散了学生对单纯跑步的思想意识,解决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在新环境中又得到了心理满足,减少了抵触情绪,练习效果有所保证。

三、调动手段,激发兴趣

影响耐久跑训练的主要因素是形式单调,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手段,让练习活泼起来,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可以把耐久跑结合游戏运动来进行练习,如比赛、测验、攻擂、拐脚跑等形式的练习,来调节学习气氛,增加欢乐色彩。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精讲精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个性特长。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活动兴趣,还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要使学生能保持较长久的训练兴趣,还要遵守教学原则,讲究科学性,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步加强,不能蛮干,幻想一蹴而就,一口吃成胖子都是杀鸡取卵,只能适得其反。在教学中,跑步练习要由短到长,由慢到快,使学生逐渐适应。然后逐渐增加距离,提高速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能够逐渐适应高强度训练,在激烈的跑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篇4:耐力跑的教学与组织

关键词:耐力跑 团队意识 相互协作 宽松环境 量力而行

耐力,对于学生而言,重点是发展肌肉耐力,促进心脏机能发展。所谓的肌肉耐力,是指某肌群持续一定时间、一定次数,并保持一定强度进行运动的能力。通过耐久跑可以扩增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改善氧和能源的供给以及废物的排除,使肌肉储存更多的能源物质,从而提高肌肉耐力。

耐力跑一直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项。该运动的特点是练习枯燥、重复机械动作,练习中学生需要克服身体上的胸闷缺氧、肌肉酸痛等。学生不仅要忍耐身体的不适,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枯燥无味。加之学生耐力的差异,以及学生生理与心理的不同,也给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采取强制办法,不及格不给毕业证或学分,强制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或考试。结果是耐力跑没有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益处,反而损害了健康。在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时,就参加800~1000米的考试容易给心血循环系统带来损伤,或发生猝死等意外。有的学校或教师干脆取消了耐力教学和考试。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吸取了素质拓展培训的理念,总结制定了一套耐力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其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同行分享。

教学效果:在30分钟时间内女生完成2000~5000米,男生完成3000~6000米的训练。在练习课中常出现超额完成的现象,学生克服极点后进入机械练习阶段,一再想创造自己新的长跑距离记录,这样容易产生过度疲劳。这时候教师应及时终止练习。

教学重点:团队的组建与团队精神的建立。

教学难点:减小极点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或消除极点反应。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50次。有效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动员

跑步中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性。该练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耐久跑练习。不限制各组的速度和完成的圈数。练习的速度、完成的圈数都由每组和个人来自行决定。当每组只剩三人时可合并到其他组继续练习或停止练习。练习中要互相照顾、互相鼓励。

练习的意义来源于生活,告诉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在重复中进行,就像今天的耐久跑。希望学生从每一圈和每一天中体会到它的不同和新意义。

要特别强调:每组的练习速度要照顾到最弱的同学,耐力好的同学可以在超越时加快速度;耐力差的同学,如果出现腿酸、呼吸急促等现象是耐久跑的正常反应,要坚持,尽可能保持团队的完整;如果身体有特殊不适反应,如肝区、阑尾或头部有严重疼痛,不能坚持就可以退出

练习。

二、组织

分组要尽可能以熟悉的人员组团,如以自然教学组、同宿舍为基础。一般8~10人为一组。

练习中每组全体同学在跑道的第七道进行慢跑,最后一名学生从第八道以较快的速度超越,以免给其他班级教学带来影响。在操场边或中间设立一个临时休息点,跑累的同学退出后在此放松休息。

最后400~600米时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最后的冲刺跑来完成整个练习。

三、练习实施

要选择适合练习的天气,最好在春天和秋天,天气乍暖还寒或秋高气爽的时节(在南方选择深秋或冬天)。准备活动做四八拍常规操,做三十秒高抬腿练习两次。练习前做3~5次深呼吸,开阔胸腔关节,扩大肺容量。开始练习时速度要慢,两三圈以后让学生自然调整到适合的速度。教师要和学生逆向跑动,以增加和学生会面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加油、鼓劲,指导学生控制速度,观察学生的身体反应,对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情况的学生要劝其休息。练习中只表扬不批评,有提前下来的同学要简单问明原因,告诫他们下来后尽可能不要重新参加练习,在休息区放松休息,给同伴加油打气。

四、练习结束的放松

结束后经过休息,做3~5次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个别同学练习结束后有头晕现象,稍作休息经过放松即可消除。做全身性放松操。教师应结合生活、学习、工作,简单总结每个组和个人在练习中的表现。

篇5:耐力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练习中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直接决定的不仅仅是练习质量问题,而是练习结果是否和练习目标相一致。训练中除了要科学设置练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外,更需要准确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标的临界值,因此对于训练强度的确定和生理指标的监控要做到严谨化和经常性。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研修课程里提到的Polar手表)。

二、学生分析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教学中已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科学性的认识,身体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础和一定的耐力基础,对于练习强度、呼吸和练习、呼吸和体能恢复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可以配合教师进行主动性练习,配合科学监控方法的实施,有层次性地推进练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速度耐力练习方法的特点,如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跑动的距离和组数等。

2.技能目标:

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动路线,间歇期主动进行深呼吸,做到恢复的最大化。

3.情感目标:

习惯遵循训练计划,坚持达成目标,并在必要时借助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力量。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3.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

4.移动学习。

5.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要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1.运用Polar Team2监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块Polar表选定一个学生佩戴,借助这一个结果来分析全员,并作为单元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

2.从热身至放松结束全程使用Polar监测。

3.监测学生在预先设置的练习中心率工作的区域以及心率恢复的速度,便于在单元教学中有指导性地分组教学和设置合理的练习强度及练习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七、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运用Polar结果指导后期练习计划的制定。

七、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

——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

——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

——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

篇6:耐力跑教学论文

耐力跑是中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进行耐力跑练习对改善学生内脏器官功能。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了耐力跑的教学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运用趣味教学法

1、采用图形跑,激发学生情趣

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形跑,五角星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等,使学生感到有新意,练习情绪高。

2、采用交替跑,提高练习兴趣

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信号,二是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型跑等的跑与走跑交替练习,三是分队走跑交替,四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

3、采用变换,活跃课堂气氛

一是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采用小步跑,跨步跑,后蹬跑,后退跑等练习,二是变换环境跑,如利用学校附近的地形进行联系,三是变换内容和形式,运用流水作业法,如第一圈小步跑,后蹬跑练习,第二圈慢跑,中速跑,快速跑练习。

4、运用障碍法,增强练习情趣

巧设障碍,增加难度,能增强学生耐力跑的.练习情趣,如跳越,钻越等各种认为或自然的地形障碍跑等

5、运用竞赛法,引入竞争机制

中学生好胜心强,采用竞赛法进行耐久跑练习,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可按体质的强弱分组,各组进行4*200米,4*400米,4*800米接力跑比赛,还可以将学生编组进行追逐跑比赛。

6、运用游戏法,练习新颖活泼

在跑进中按事先规定的各种形式,做各种追随,竭力,传递等游戏,采用依次跑,结伴跑,超前跑等游戏形式进行,使练习新颖活泼。

二、培养自锻能力

1、培养调空生活负荷能力

一是教会学生按自身感觉来调整迁都和运动量,二是教会学生自测运动?的脉搏来控制联系的强度和密度,一般大强度脉搏可达180次/分以上。中等强度可达150次/分以上。小强度在150次/分以下。

2、培养安排锻炼计划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教师传授安排锻炼计划的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实践。

三、强化练习手段

1、分段教学法

具体做法:将具体的评分标准让每一个学生知道,培养学生耐久跑的速度感,改变过去对盲目乱跑,不能控制速度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2、间歇教学法

具体做法是:教会学生自测10秒脉搏,用脉搏来控制强度,要求学生按100米平均速度跑400米,跑3~5次,每跑完400米依次,立即让学生自测10秒脉搏,要求心脏负荷在26~28次/10秒,然后走2分钟,再进行下一次400米跑。

四、说服教育与考核制度相结合,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锻炼的习惯

篇7:耐力跑教学论文

【摘要】初中学生中长跑训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抓训练,另一方面要学好文化课,因此训练时间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其次中长跑又是中学各年级学习的主要教材,也是健康测试的必测项目;再者,由于中长跑的距离、时间都比较长,体能消耗大,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下中长跑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新的教学策略来改进教学

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耐力跑 学习氛围

中长跑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学校体育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中长跑是耐力与意志并存的运动项目,长期坚持中长跑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提高心血管的机能。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机能、生理机能还有心理的发育都需要全面协调的发展。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将有助于促进初中学生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提高耐力、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教学往往存在着多数学生不能主动、合理的训练,存在着偷懒厌学的现象,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下中长跑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新的见解来改进教

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养成教育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堂讲解中长跑的锻炼价值及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中长跑发展背景的理论认识同时利用板报、广播等宣传报道练中长跑的健身作用以及关于中长跑项目的典型事例,提高学生对练中长跑的认识,培养学生练中长跑的间接兴趣,更加重视增

加情感成分的感染和熏陶。

二、游戏法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中长跑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要安排一些娱乐性游戏来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里掌握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可以采取“龙尾变龙头”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成一路纵队绕场慢跑,最末尾的一人加速从左边跑到队伍前面领头,然后恢复慢跑,倒数第二、三人……依次进行。这种快、慢交替的趣味法,能刺激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采用跨越障碍跑的方法,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场地布置一些小障碍,例如:摆放一些小凳和小海绵垫子,学生在慢跑的过程中遇到这些小障碍物轻巧跨过,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练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的练习兴趣。

(2)利用“贪食蛇”竞赛法

首先选好耐久跑比赛的位置或路线。1,、排头当蛇头,依次吞“食物”(队员)。

2、整队为蛇吞食物(在指定校园区域的纸条)。

3、贪食蛇“减肥”(依次从排头开始把队员放回到原来区域)。要求:三个练习能够连续。利用此形式激发跑的乐趣、积极性。这种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3)素质练习法

在跑道上,隔若干米就插上小旗,进行高抬腿跑、后蹬跑、快速跑、单脚交换跳、蛙跳等的练习,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既克服了单调乏味的练习形式,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雨天室外无法上课时,可以采用爬楼梯、跳台阶、单脚跳、双脚跳等方法进行素质练习,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素质,同时又不感到枯燥,从而激发学生练习中长跑的兴趣。.二、中长跑的技术训练

中长跑属于有氧代谢项目,主要以耐力为基础,包括速度、力量、协调和灵敏度等,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还没有健全,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锻炼原则,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身体

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耐力训练。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心血管训练基础,在长期练习或训练中,耐力是保持精力旺盛,持续训练的条件。(1)持续跑。持续跑的作用:改进中长跑的呼吸方法,发展一般耐力。技术要求:跑速均匀,用力适中,跑时上下肢用力协调,呼吸节奏合理,保持2-3步一呼气和2-3步一吸气,并注重应有一定的深度。练习方法:可以在田径场进行练习,也可以在野外进行练习,不固定跑的距离,不限所用的时间,强度控制在每分钟心率140-160次,跑进时强调跑动技术正确性和节省化,800米专项,一般跑3000-4000米,1500-3000米,专项跑为8000-10000米。(2)重复跑。重复跑作用:改进跑动技术,提高专项耐力。技术要求:同中长跑技术。练习方法:反复进行某一个固定距离的练习,强度的控制在个人最高速度的85%-95%之间,个别情况下跑的速度可以达到或接近个人的最好速度,练习的间歇时间较长,待运动员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跑的练习,重复的次数应根据学生具体身体状况而定。

2、力量速度练习。(1)定时定距离跑。作用:提高专项耐力和学生自我控制跑速的能力。技术要求:跑时两臂曲肘自然前后摆动,前调呼吸节奏与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逐渐培养学生自我控制速度能力。练习方法:固定时间和距离,以7-8人一组练习为宜,强度控制在60%-70%之间,并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大跑的距离。(2)间歇跑。作用:提高专项耐力,发展机体有氧供应能力。技术要求:同中长跑技术。练习方法:固定距离和严格控制每词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每次跑完后脉搏在180次/分左右,采用走或放松跑练习,待脉搏恢复到120次/分左右时立即进行下一次跑的练习。跑的距离中距离一般采用200米-400米,长距离专项一般采用400米-600米。(3)负重长跑。作用:腿部负一定重量的物体,进行长时间跑的练习发展大腿肌肉专项耐力和大腿长时间工作的肌肉力量。技术要求:步频轻松有力尽量保持已形成的跑动的节奏。练习方法:固定跑的距离和路线,可以在场地上练习或在公路、草地、树林中进行。强度控制在50-60%之间。重复次数在1~3次为宜,距离在5~8公里为限。

3、柔韧性练习。对途中跑,动作是否舒展,步幅大小都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成绩,平时多做各种压腿练习、仰卧起坐。

4、弯道跑。中长跑的多半是在弯道上进行的,因而掌握弯道技术很重要。在弯道跑时,运动员的整个身体都应适当地向内倾斜,以便利用重力的向心力,克服离心力,摆臂时,右臂向前摆动的幅度稍大,前摆时稍向内扣,左臂后摆的幅度稍大,腿前摆时,右膝应稍向内扣,左膝前摆稍向外展,脚着地时,右脚用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脚用脚掌外侧着地,训练时应多练习弯道跑,以利

于提高成绩。

5、途中跑和合理分配体力。合理分配体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方面。中长跑比赛,一般起跑速度较快,这段加速跑是为了发挥出预定的速度和占据有利的位置,而后转入匀速途中跑,耐力好而速度差的远动员,一般采用领先跑的技术,以便在途中跑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甩掉对手,速度好而耐力差的运动员常采用跟随跑的战术,以便最后全力以赴冲向终点,超越对手,取得胜利。在途中跑时,一般不宜采用变速跑,他消耗能量大,多变的步伐

篇8:对增强耐力跑教学效果的探讨

一、学生不愿参加耐力跑练习的原因分析

学生不愿参与耐力跑练习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 二是学生对耐力跑学习的心理。

1.对 耐 力 跑 教学过程的分析

多数教师对耐力跑教学没有进行设计, 练习过程简单、枯燥,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田径场上沿着跑道进行长距离或长时间的跑步, 整个练习过程单一, 技术含量很低在练习过程中一般只需要注意呼吸方式、动作节奏就可以了。

2.对 学 生 的 心 理 分 析

在耐力跑练习中, 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转移, 又由于练习的时间长, 练习过程简单、枯燥, 导致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 同时在身体肌肉中会有大量乳酸 (HL) 堆积, 由于乳酸 (HL) 的刺激, 肌肉会变硬, 有酸胀疼痛感, 这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学生变得惧怕该项练习, 因此会找各种理由逃避参加练习

二、对优化耐力跑教学方法的探讨

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 学会转移学生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对强化教学效果同样有益。学生不愿参加耐力跑练习是因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耐力跑上, 针对这个原因, 在耐力跑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在调动学生的情绪的基础上, 采用分散学生注意力等方法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耐力。

1.调 动 学 生 的 练 习 情 绪

在准备活动时安排比较丰富的内容, 如安排一些新颖的游戏:用实心球和矿泉水瓶进行打“保龄球”游戏等。有了丰富多彩的准备活动, 学生的热身更充分, 有利于在后面练习的开展。除了准备活动要丰富多彩外, 在耐力跑练习前还要调动学生情绪, 如在宣布耐力跑内容时, 学生听到了要进行该练习时, 就无精打采了, 这时我让学生自己决定运动量, 学生听了之后非常开心, 情绪立即高涨起来, 随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练习要求, 就是每位学生必须尽最大努力练习, 不得偷懒我会用测脉搏和观测生理表现看学生是否已经尽全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我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运动节奏和运动强度,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结果学生的练习距离要比常态教学规定的距离远得多且练习效果明显强化。

2.设计丰富多彩 的教学过程

造成学生不愿参与练习的是练习过程简单、枯燥, 不能调动学生的 练习情绪 , 主要是因 为学生的 注意力过 分集中到“跑 ”上 , 所以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 , 目的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将注意力从耐力跑上转移到其他的练习项目上, 让学生体验到练习的兴趣。

(1) 改变耐力 跑练习的 方式

常规耐力跑的教学是安排在跑道上进行, 由于田径场的教学环境比较单一, 学生很容易产生烦躁心理。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 我将学生的练习路线安排到校园内的道路上, 学生在练习时视野开阔, 既了解校园环境, 又调整学生的心情,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从而强化练习效果。

(2) 用其他项 目代替耐 力跑

耐力跑练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但是能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的项目不足是耐力跑一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我将教学班学生分组 (每组人数控制在8-10人) , 让他们进行跳长绳比赛 (比赛时间一般4-5分钟) , 比一比, 哪组跳得多? 学生在练习时知道自己是在和别的组进行跳绳比赛, 而忽略了自己的耐力练习,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游戏比赛的乐趣, 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耐力水平, 从而提升了心肺功能。除了跳绳可以取代耐力跑达到提高学生的心肺的效果外, 同样可以用左右脚连续跳台阶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等等。

(3) 在耐力跑 练习过程 中加入其他 练习

单纯地进行耐力跑练习, 教学效果很弱,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 我在耐力跑练习过程中, 经常让学生做一些不影响耐力跑的其他运动项目 (如让喜欢篮球的学生一边跑一边用手进行运球, 让喜欢足球的学生边跑边用脚运球, 等等) , 采用这样的方法同样是为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得到锻炼, 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提高运球等方面能力, 还可以提高自身耐力水平。

三、调整教学后的结果

1.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 学生对耐力跑练习的认识得到深化, 学生变得愿意参加耐力练习, 而且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耐力练习方法, 如“双杠追逐”游戏, 这个方法不仅让学生进行了耐力练习, 而且使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全身的协调性得到了锻炼, 说明学生已经处于主动学习耐力跑状态。

2.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 学生认识到耐力项目的练习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已从讨厌耐力跑练习发展到逐渐喜欢该练习, 学生的体质和心肺功能有明显提高, 特别是肥胖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改善。

总之, 学生不喜欢一些练习项目是很正常的, 特别是田径中的项目 (如快速跑、跳远等) 。只有对学生不喜欢的练习项目进行合理设计,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与不喜欢的项目相互渗透, 转移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但有的练习项目恰恰相反, 调动学生的情绪后, 要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 不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如投掷实心球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一是从安全角度出发, 二是动作技术比较复杂, 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很容易出现教学事故或使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这样通过合理的课前设计, 营造学习氛围, 科学的转移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效果便能得到强化, 学生的体质也得到发展。

摘要:耐力跑是较难开展的运动项目, 因为传统教学过程单一、枯燥, 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但耐力跑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非常重要。为强化耐力跑教学效果, 文章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 主要从学生的情绪调动和教学过程的改变方面进行探讨, 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下一篇:制程稽核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