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2024-04-08

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通用13篇)

篇1: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我渴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东西,我也不例外,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渴望。

我渴望我是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一只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上翱翔的小鸟,可谓是“天高任鸟飞”啊!那是多么的自由啊!我多么想像小鸟一样,没有那么多的束缚。

我渴望我是神笔马良,拥有一支神奇的毛笔,能把画出来的东西都变成真的。我会帮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画漂亮的教室和干净的书本,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我还能把不可能有的东西给画出来,那样该多么美好啊!

我渴望我是一棵柳树,生长在戈壁滩上,那茂密的树叶,那挺拔的身躯,那铁筋般的枝条,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注定着它不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具有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渴望我是哆啦A梦,拥有那个神奇的口袋,想要得到什么,就有什么,那该多么美好啊!我真渴望我能成为哆啦A梦,我还能带着你们一起飞上天空。

我渴望我是一名老师,一名关心学生的老师。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曾经有位老师,她特别的关心我们,关爱集体。有一次我发烧了,感到头晕,老师在我的旁边一直照顾我,问我有没有什么事,还打电话给我妈妈,让妈妈把我接回去,我特别地感动,我也想成为一名这样的老师。

我渴望我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在清澈的小河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那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快乐呀!我真渴望啊!

我有许许多多的渴望,渴望自由、渴望不用上补习班、渴望快点长大……我真的非常非常渴望它们全部都能实现。

渴望理解

理解,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夫妻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需要理解,而我就是那个渴望得到理解的可怜娃……

不少家长是掌握自己孩子“生杀大权”的人,在那样的家庭里,孩子想要有自己的爱好,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不太现实的。那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爱好,只会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孩子稍微成绩有些退步,家长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孩子先骂一顿,然后就用更多的作业来打压孩子。可是,这些家长你们知道吗?你们越这样做,越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积极,根本不理解孩子。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担心,担心他们是否早恋,是否交了坏同学,是否不认真学习,而他们的担心就变成了做出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如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好胜心强的人。她每一次一和同学同事见面就会问:“某某某你孩子怎么样啊?成绩优不优秀啊?”等此类问题。然后她就把我跟他们比较,说我就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还拉着我,说我怎么不多多向好的同学学习。而实际上,我每次考试都能考到90分以上,偶尔还可以95分以上,可这些她都不满足,总是要求更高更高。有一次,她看到我和某位男同学qq聊天,她就怀疑我早恋,偷偷看我的qq,日记,把我的隐私泄露给别人听。你看,我妈妈就是这般地不理解我。

我觉得中国的父母都注重应试教育,方法是“成王败寇”,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称什么“压力就是动力”,小心把我们的梦想给毁灭。

这一刻,我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被父母理解,有一片属于孩子的天地。如果父母都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就会变小。我呼吁,家长们多点和孩子交流吧,多去理解孩子,那这样的世界该会多么美好呀!

渴望

“火温暖了我们,谁知道火的寒意。水滋润了我们,而我们并不知道水的渴意。”短短两句话,却引人深思。不可否认,李汉荣的确是写这样文章的一位好手,这种文章总抛给你一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

这句话我认为就是天下父母的写照。父母含幸如苦把我们养大,而我们不知道父母这十多年来的辛酸。多年来,父母那原先黑亮的头发不知何时被岁月漂白了,眼角额头也不觉间爬满了皱纹。父母渴望我们出人头地,一心赚钱希望我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若儿女能了解父母的辛酸,定辜负不了父母期望。可只有少数人能在少年时了解父母的辛酸,现在的少年大多沉迷于电子产品,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父母有苦说不出,只能往心里藏。

不仅是父母,社会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付出,就是渴望世界能够更好。李汉荣的《渴望》想传达给我们这样的青年的,莫不是这个道理。

那我们渴望的是什么?好成绩?好学位?好的生活环境?有钱的父母?这我不置可否,现在的少年人想的无非不是这些。但这些都太肤浅,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渴望。我们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进步。没有一个精神渴望的话,那我们就会像现在社会的常态那样,渴望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渴望变得不是渴望,而是贪婪了。然后,我们就会在渴望中迷失自己的初衷,忘了最初的渴望,最后是一无所获。

莫不要在虚假的渴望中越陷越深,越陷越深,因为你最后会发现,你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我的渴望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妈妈总是说我这样可不好。要外向一点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克服更多的恐惧,才能做到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我渴望调皮、淘气。

想知道调皮和外向有什么联系,我为什么渴望调皮、淘气,而不渴望其他吗?别着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淘气、调皮的小朋友几乎都非常的外向,而大多数调皮的小朋友都很听大人的话,大人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孩子,经常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并且他们勇于尝试,十分活泼,有许多好朋友,所以我渴望调皮。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调皮,我会先去尝试一些以前想要尝试、可以完成,但我却望而止步的东西;然后我会跟一些陌生的同龄人说话,相互了解,从而成为好朋友,这样,我就会有比以前还多的好朋友,比以前还多的友谊。想到这里,我心里喜滋滋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变得调皮。

做完这些,我会回到家里,让妈妈看到我的改变。让她看看我的性格改变;让她看看我有多棒的外交能力;让她看看我比起以前有多么的听话、乖巧;让她看看……

向妈妈“通知”后,我会去到我的学校。让以前和我绝交的好朋友看见我的改变,让她们和我重归于好,重新在一起游戏,我就不用再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一个人坐在课椅上写着作业了。虽然太过的调皮会让人讨厌,但是“适量”的调皮,却会让大家更加喜欢你!

我变得调皮,就可以交上更多的好朋友;我变得调皮,就可以让妈妈变得开心;我变得调皮,就可以与好朋友们和好;我变得调皮,就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我希望有一天,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后,可以实现我的渴望。

我渴望得到信任

前几天发生在我和妈妈之间的一件事,让我感到非屈,渴望得到信任。

我放学刚来到家时,妈妈就突然问我:“你有没有偷我的20块钱?”我奇怪地回答道:“冤枉啊,我没有偷钱。”妈妈说:“不可能,不是你偷的是谁偷的?再说了,你上个星期不还是问我要钱买书吗?”虽然我向妈妈要钱买书,可是她没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提过这回事。再说,借给我十个胆,我也不可能去偷钱啊!那个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比窦娥还要冤。

我听了妈妈的话后,十分生气,就立刻回到了我自己的房间,把书包往地上一放,就狠狠地把门关上了。我气冲冲地坐了下来,这时,妈妈居然还说:“你就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反正我会让你说出事实来的。”说着,她便走了。

晚上睡在床上时,我还在想着:为什么妈妈不信任我?为什么妈妈不相信我说的话?想了好久,我都没有睡着。可是我又不想再去向妈妈解释了。也不知到什么时候,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又问我:“你承认不承认?”我没有说话,因为我知道,我的解释都会被妈妈认为是在掩饰和狡辩。

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我和妈妈之间缺少了信任。

中午放学,妈妈对我说:“儿子,对不起,昨天我错怪你了,那钱是我自己买东西了,我才想起来。我向你道歉,你原谅我吧!”我难过地说:“我可以原谅你,但妈妈,你以后一定要相信我。”妈妈留下了悔恨的眼泪。

我终于得到了妈妈的信任,虽然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受了一些委屈。我希望人与人之间都要相互信任,别随便误会别人。

篇2: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

(一)每当我看到母亲那双通红而开裂的手浸泡在冰凉的水里时,我就我好心痛。

想要为母亲分担一些,但她总是说:“你还小,别冻伤了手。”每当我看到父亲皱着眉头,为生活而奔波叹气时,我就越来越渴望长大。那时,我就可以帮母亲做点家务,帮父亲分担忧愁。

每当我看到老师带着我们这群小鸟在知识的蓝天中快乐的飞翔,无私的奉献时,我就渴望快点长大,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知识大门的金钥匙!站在讲台上亲手拿着粉笔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每当我学习疲劳想出去走走时,就会遭到母亲喋喋不休的批评,我真的感到很累很累,我望着窗外的麻雀,多么渴望自己快点长大,就象小鸟一样拥有自己的一份自由,不用事事都让父母安排好,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随意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远离大人给我的压力。虽然粉色的童年很美丽,长大的感觉也有青草莓的酸涩,但金色的未来更令我着迷,我渴望长大,长大就意味着我能有成熟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我可以底气十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冷静沉着的面对事情。

那时,未来的一切会变得新奇,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唱歌,放飞自己的心情,那是多么自由自在,快乐而又美好呀!长大的感觉,犹如冰激淋的甜爽,所以,我渴望长大。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每当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只只可爱的小狗,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另人难忘的事情!

有一天,我和妈妈走在大街上时,有一条毛茸茸的小狗别主人牵着往前走。只见它浑身的绒毛白似雪,小巧玲珑的身体跑起来一摇一摆,显得威风凛凛。就在它往我身边爬过的一刹那间,那条小狗用温柔的目光看着我。我用手摸了摸它,舒服极了,小狗也用舌头舔了舔我的手„„“小白!”主人生气的叫了一声小狗的名字。小白对我依依不舍,它用深切的目光望着我,似乎在向我诉苦:“你这个小主人长得这么善良,我的主人却凶巴巴的,与你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跟着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可怜的小狗垂头丧气的回到了主人的身边。我十分希望得到这只可爱的小狗,我求妈妈花钱把它买下来,可妈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这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我伤心极了!渐渐的,小狗离我越来越远了,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想:如果我有这只小狗,我一定无微不至地照顾它,因为,活泼的小狗会给主人带来快乐。如果我有这只小狗,我一定不会对它有丝毫的伤害。让它自由自在、块块乐乐的!

从那以后,我是多么地想要一只可爱的小狗啊!我一而再在而三地央求妈妈,可妈妈就是不答应,我难过极了!

我相信,妈妈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为我买一只小狗的!这件事将成为我永远的渴望!

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

(三)人生就象是在攀登一座座陡峭的山峰,然而这里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就是象山峰举手投降,那么你就注定失败,成功之路就是离你越来越远,它只能远远的看你从它身边走去,只到永久消失。还有一条就是跟山峰斗争到底,永不放弃。选择这一条路的人,他们就会永远的面上含笑,知道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我渴望成功。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得到成功。因为成功能给予我奋斗的动力,让我能再接再厉,不被考试吓倒。这时的我才能信心大十足,勇敢坚强的朝着前方走去。这时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的到成功。因为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第一次的失败而变的很不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很无能,居然连尝试一下都不能。因此我渴望在尝试中的到成功,它能让我告别忧郁,告别烦恼。从而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时成功的感觉是快乐的。

我渴望成功,渴望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得到成功。因为它已表名我已成功的接受了挑战,并且很优秀的完成了挑战。从而会不畏艰难的继续去创更大的辉煌。让我变的更加优秀,更加充实。这时成功的感觉是自豪的。

篇3: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1 引言

目前, 汉语口语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围绕话题进行口语教学,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 汉语口语的话题来源只要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但是, 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与物都可以拿来作为话题进行日常教学的。话题的选择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进而选择出合适的话题经过组织后进行日常教学, 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汉语口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使言语口语训练质量得以提高。

2 选择话题教学的原则

话题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尤为重要, 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培养方向。从事汉语口语教学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以及反复实践、论证, 得出了在话题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话题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编写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去选择相对应的话题, 对学习者应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确定教材所面对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 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相对应的话题进行教材的编撰。

学习者的群体不同, 导致选择的话题也不会相同, 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话题选择。学习者文化背影不同、语言环境不同, 话题的选择上也就不同, 因此在选择话题时, 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每一个学习者对于学习汉语口语这个群体来说均是一个个体, 不同学习者个体对汉语口语的需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汉语口语教材编写人员就应该更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对应的话题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2.2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事实作为依据, 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否则就是虚构的。话题的选择不能与已经通过检验的科学原理相违背, 必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话题。因此, 在编写汉语口语教材过程中, 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汉语口语的学习人员对学习者爱好的话题进行筛选。同时, 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不能主观臆断进行话题选择去编写教材, 进而确保科学的选择教学话题。

2.3 话题选择应具有趣味性

学习者的兴趣是其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有趣性、生动性, 因此, 趣味性对教材编写人员来说十分重要。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话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使学习者能够主动进行思考,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有实质性的提高其汉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 话题选择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4 话题选择应具有实用性

实用性一直是汉语口语教学人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的一项原则, 在教材编写及话题选择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只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有利于教学组织, 这样的日常教学就决定了编写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教材编写在选择话题时应贴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 使学习者能够用得上。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组织及应用能力, 也就是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进而进行交际。因此, 学习者能否可以使用汉语口语进行交际是能量教学质量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在选择话题过程中, 做到所选择的话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才可以帮助学习者的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3 泰国小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话题选择的策略与技巧

汉语口语日常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去组织相关内容, 通过在泰国为期一年的教学锻炼,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3.1 话题选择应与学习者心理特点、兴趣结合起来

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 通过调查,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与少年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基本一致, 但是其在稳定性、集中性方面比五年级以下班级的学生要稍强一些, 其在想象力、创造性等方面随着年龄的成长也得到了相对的提高。

日常教学话题的选择怎样去结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 怎样的话题才是泰国汉语口语学习者感兴趣的呢?结合专家、学者们的调研数据以及自己对日常教学的观察、思考, 笔者得出了学习者最欢迎的话题是能够完成“交际任务”这一结论。针对泰国圣弗朗西斯教会学校五年级日常教学为例, 学习者对说学习的部分话题喜欢程度如表1。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创造性、启发性的话题, 比如“职业选择”、“吃饭”、“购置喜爱的物品”等, 使学生不仅口语可以得到练习,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者思维更加活跃, 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氛围活跃, 师生互动效果得以质的提高。

3.2 从日常生活入手, 话题选择具有双向、多向的互动特点

任何语言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交流, 汉语口语也不例外。通过交流才可以互动, 互动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的语言内容付之于实践, 使学习者的口语技能得以提高,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互动就是使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使学习者不仅动口还要动脑,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 话题是人与人交际的基础, 如果双方要达到某一目的, 就必须围绕着某一话题展开交流。因此, 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针对话题的选择应体现双向或者多向的互动性特点, 使学习者深入到话题中来。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话题主要是以“交际”来进行的人与人的信息对话以及以“服务”来进行的需求对话。根据观察, 泰国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有12个, 详情见表2。

泰国小学的汉语学习者喜爱的话题均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吃饭”、“旅行”、“生日”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把课堂作为一个交际的场所, 通过学生与学生或者学生与老师围绕某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交流, 以学生为主题, 老师加以引导, 使学习者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得以提高。以此, 通过互动性的一些话题, 通过师生互动是汉语口语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同时也使学习者提高自身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3.3 根据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均是其对应文化的载体, 因此语言的教学就是其对应的文化的教学,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就是了解学习相对应语言国家的文化。两个人如果文化背景不一样, 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误解的语言是属于交际文化范畴内的。学习者在学习母语外的语言时, 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不熟悉的文化现象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就会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消除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相对应的文化教学, 因此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 选择话题应该考虑相对应区域的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不同国别、年龄、性别的学习者对汉语口语话题的喜好均有不同, 但是, 目前流行与市面上的教材都是一些通用性教材, 没有因地制宜, 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因此,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来进行, 这也是汉语口语是否可以迅速成功的关键。

在泰国, 教师应该根据其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时应该注入与泰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学习者就容易接受。这样不管是教学效果还是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运用都显得特别融洽, 其文化的兼容性也得到了体现。

3.4 根据校园活动来选择话题, 使知识得以巩固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 只有将所学语言不断进行练习, 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并进行无障碍交际的目的。基于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根据校园的热点及相关活动来进行汉语口语的话题选择, 容易与学习者引起共鸣, 这样也贴近了学习者的生活。

在泰国支教过程中, 笔者将日常教学与校园丰富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使学习者选择的话题与相对的生活内容相匹配, 使学习者口语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相对应的知识点也得以巩固, 进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3.5 在话题的选择上应符合目标阶段性, 做到难易适中

任何母语之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巩固, 没有捷径, 汉语口语也不可能例外, 因此在活体选择上要符合目标的阶段性, 循序渐进。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个体, 口语水平、汉语能力、兴趣爱好等都不一样, 这就对汉语口语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都会进一步提高, 教学人员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不管选择学习者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话题, 话题的连贯性都是必须要保证的, 目标的阶段性也要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以及目标来确定话题的难易程度。因为, 过于简单的话题没有挑战性, 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过于复杂的话题, 学习者无从下手, 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

4 结论

由于泰国小学汉语口语水平不高, 且参差不齐, 在对外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从实践出发, 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巩固, 使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基本的会话能力, 同时具有一些社会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 根据学习者汉语口语的水平去选择难以适中, 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话题, 使培养的学习者能够流利、准确、得体的进行口语表达, 是汉语口语从教人员的从教目标。

摘要:通过对口语话题选择来源、话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从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 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相结合,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关键词:汉语口语,话题选择,策略,技巧

参考文献

[1]曹景凯, 马强, 赵金晶等.英语第二口语课堂中的话题选择[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85-87, 94.

[2]丰汝谊.初级口语课堂中学生对话题选择的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 2009, (32) :194-196.

[3]魏京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3) :112-113.

[4]谭季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研究[J].教书育人, 2009, (18) :64-65.

篇4: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针对初中山区学生口语能力薄弱,不愿开口讲英语的现状,学习英语方式单一,记单词、背课文,忽视说、写的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我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尽量让学生自由交流,多开口讲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情景描述】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对英语的兴趣较浓,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堂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

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animal world的影像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program?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很兴奋地谈论着各种动物,从而很自然导入了学习新词汇这一环节,而且还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小学英语中学过的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尽量记住所见到的动物名称,播放完毕以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称。

另外展示一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动物名称。(将这些单词投放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呈现单词后,展示一些来自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操练句型:What animal do/don't you like?Why do/don't you like it?师生先对话练习,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B:N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A:How about tomorrow?B:OK,I have time then.What's up?A:Let's go to the zoo.B:Sounds great.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I like lions.They are strong.A:How about you?B:I like pandas,they are cute.(学生先通过图片的示范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而且不要局限在图片中的动物,要用其它的动物替换之,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同时还可采用自由选同伴的操练方法。)通过添加日常对话,增加对话情境真实性,趣味性。避免学生操练句型单一、固定,太死板,紧紧盯着课本内容,范围太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够灵活。

操练完对话后,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每一个小组描述并让本组另一名学生表演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但不要说出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小组来猜,说得准,猜得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活动结束后,要加以总结鼓励,并进行恰当表扬。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了更好地增加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自己收集来的动物资料和图片,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本单元重点描述性词汇。设计了这活动,是进一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问题与讨论】

对于初中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口语锻炼机会极其缺乏,生活经历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水平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散失了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如何发挥课堂有效活动,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精心搭好“活动之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课堂活动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活动中求知,以达到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学永远具有生活的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话题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使话题更具真实性,更具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话题的热情,从而提升多开口讲英语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中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篇5:以渴望为话题的作文

这是人生的一段经历,是一个已经实现的梦想,其实它本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孩提时的夏夜常常在奶奶的怀里度过,总是在奶奶所讲的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有一天,奶奶给我讲了一个叫做月亮的故事的片断,至今仍难以忘怀,因为她是我人生的向导,儿时的渴望。奶奶说:“月亮是嫦娥姑娘变的,她长得非常的漂亮,可是她喜欢好孩子,不喜欢坏孩子;喜欢爱学习,诚实的孩子,谁要是淘气,不听话,月亮就不会跟他玩,也就不喜欢他了。“

篇6:以渴望为话题作文

我曾经观察过市场里卖的鸟,被圈养在狭小的空间,它不叫,甚至没有露出向往的眼神,就像一只没有灵魂的木偶。我曾想过,如果把鸟笼打开,它是不是会扑腾翅膀飞翔,又或者静静地看着门,看着匆匆过路的行人。是被封锁太久了,认为这只是人们的一个笑话,还是它不再对自由抱有任何幻想?

曾经看见过在热闹的街头,一个人牵着一只极其瘦弱的猴子,甚至有点奄奄一息。主人鞭打,它不敢发出声音,忍着痛向人们表演,极力表现自己的滑稽。锁链困住它,磨掉层层皮,翻出鲜血淋淋的伤口。周围的人极给面子地捧腹大笑,人群中的我没有笑,甚至觉得可悲,可怜。为什么会这样?它不是应该在丛林间,与朋友嬉戏玩闹吗?,或是依偎着母亲,睁着大眼睛,看着周围一切吗?为什么它的自由没有了?

望眼繁星,细数划过天际的流星是一种渴望;冲破云霄,俯视大地是一种祈盼,而我们便是这千万间的渺茫,去渴望着一切,自由,轻松。却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当我们带着厚重的眼镜,看着枯燥无味的书籍,周而复始的补课,是否会觉得这是一种悲哀?我们便如那鸟儿般变得麻木,将我们与自由阻隔于无数的试卷、题目中去。

或许我们战胜于茫茫书海中,或许我们面对每一次的分数,焦急、紧张,都只是为了那点点自由。

篇7:以渴望为话题作文

繁华的商场,来来往往的行人,各家为争夺顾客的激情叫卖一片闹腾景象。倘若有好玩的,进去琢磨琢磨,鼓捣鼓捣,又挑件自己喜欢的小饰品,心满意足的出来;发现漂亮衣裳,进去穿穿,照几张好看的照片,选几件中意的裙子;肚子饿了,一路下来餐厅都发出迷人的香味,随便去一家大吃一顿,元气恢复。再逛一会,手捧杯奶茶,东瞧瞧西逛逛,再看场电影。啊,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我渴望上学。

那一分多钟熟悉的上课铃,那抑扬顿挫的教书声,那杂七杂八的讨论声,那窃窃私语的讲话声,如今想来,多么悦耳动听!上学多么好啊!和朋友一起分享假期趣事,和老师探讨疑惑难题。上课听老师传授知识,时不时和同桌小声嘟囔;下课一起打打闹闹,一起讨论。那充满疑惑的数学课,一道道摇头晃脑的几何题,让人眼花缭乱的计算题,我很渴望;那轻松愉快的英语课,一篇又一篇的阅读题,那有趣的同学搭档,情景扮演课文,我很渴望;那书声朗朗,充满文学气息的语文课,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首首悦动的古诗,我很渴望。到中午,三层楼的人疯狂冲去食堂,比试比试谁假期胖的最多整天都是一副无忧无虑的笑脸,那是多么有趣的啊!

我渴望跳舞。

周五放学,来到舞蹈室,换上便装,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舒展着自己的身体,似乎把一星期的压力全都舒展开来。用力,认真,不一会便大汗淋漓。不过,我喜欢镜子面前认真的自己,喜欢自己尽力做好的每一个动作,喜欢老师时不时喊节拍的声音。

我渴望,整个城市是生动的鲜活的。早上,载着希望,步履匆匆,或上班,或上学。晚上,灯火阑珊,来来往往,说说笑笑,

篇8: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9: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10:以渴望为话题作文

我渴望长大成人,好好照顾我的父母。虽然现在上学的经济负担不是很重,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我更加羞愧和渴望快点长大。

我渴望长大,这样我的父母就不会担心我,我的父母也不会为我努力工作。这样,我也可以照顾我的父母,报答他们的好意。现在我的父母在各方面都照顾我,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我的父母。因此,我更渴望快速成长。

我渴望长大,报答父母的恩情。我曾经读过一本名为《珍惜我的童年》的书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很好,也包含了深刻的真理。但是我不想一直呆在童年。我想快点长大,长大后留下来。那时,我可以更好地尊敬我的父母。我父母的心永远在我们身上,但我曾经忽略了他们。因此,我渴望快速成长,变得更加理智,以便更好地尊重我的父母。

我渴望长大,这样我就不再是父母的负担,我将努力成为父母的骄傲。我宁愿成为我的负担,也不愿让它们出现。我也希望我的父母得到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因此,我渴望快速成长。

我渴望长大,让我的父母少一点白发,让我的父母少一点对我的担心,并且能够报答父母的恩情。

没有父母,就没有我。没有父母的努力,我不可能学到这么多。很难报答父母的好意。尽管如此,我也希望报答我的父母,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为父母分担一份悲伤,渴望他们的白发长在我的头上。我更渴望理智地照顾好我的父母,让他们能感到轻松、自在、自在。我可以担心我的父母。

篇11:以渴望为话题作文

轻风一过,一阵花香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花园里各种花竞相开放:火红的茶花、粉红的樱花、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玫红色小花……茶花树像一个个巨大的蘑菇,茶树上挂满了鲜红的茶花,就像一盏盏小灯笼。走近一看,茶花开的真艳丽: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才裂开两三片花瓣,像红红的小嘴唇;有的还是小花骨朵儿,像一个个朝天的小铃铛,仔细一瞧,这些花苞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一过,妖艳的茶花轻轻摇摆,像一群小姑娘翩翩起舞。那边的樱花树就如一把把巨大的雨伞,枝条上裹上一层斑斓的色彩。只见花朵小巧玲珑,五六朵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花球,一簇一簇地拥挤在枝头上。未开的樱花小宝宝,就象一个个快要爆炸的气球,看起来可爱极了。我淌徉在花海中,闻着花香,哼着小曲,惬意极了。空气微微有些湿润,蜜蜂在树丛中嘤嘤嗡嗡,蝴蝶在花丛中轻轻起舞。

不一会,起风了,天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我正准备转身离去,只听得花丛中传来一阵细语:“妈妈,这水喝起来怎么涩涩的呀?”“是呀,前两天我也还感觉到空气也臭臭的呢!”两个带着疑惑的稚嫩的声音响起。“唉,宝贝,以前的水可甜啦,可现在空气里的灰尘杂质好多,自然没那么可口啦!”“哦,妈妈,那怎么办呀?我们还能喝到甜甜的水吗?”“放心吧,一定会的!”妈妈坚定地说。我蹲下来听了半天,原来是花妈妈和花宝宝们在聊天呢!

篇12:以渴望为话题作文

在学校里,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的。交朋友,从来不懂得怎么和朋友进行沟通,总是搞不清情况就误会朋友。

在家里,家人都觉得我是个没用的孩子,成绩不好,不懂跟人沟通。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十全十美,在这里,孩子都需要爸爸妈妈们的一句鼓励。我呢?我有他们给我的鼓励吗?每天就只有听他们诉说自己总是没用。我想努力啊,可我完全没有动力,怎么努力?我觉得我从来就没有拥有过快乐,我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可是,我真的很渴望快乐,我认为交朋友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很多忍耐度。我就是这样。朋友们说我什么,我都得努力改正,可我指点一下她们,她们却对我瞪白眼,我绝得好可拍,为什么她们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我的善良,却是她们的眼中的懦弱呢?为什么老天爷赐予我的生命却是人缘不好呢?

我想哭,我想呐喊,喊出我心中的愤怒,喊出我心中的悲哀,大声喊出:“我渴望拥有快乐”

我真的,我真的.好渴望快乐,我不想做一名演员,演自己不真实的人生给别人看,我只是想拥有快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篇13:以渴望为话题的小学生作文

根据爱德华·伯尼斯的定义, 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 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 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而英国著名公关专家富兰克林·杰夫金斯在其《营销、广告与公关词典》中对“危机公关”做了解释:“在那些可能发生严重故障、事故、罢工或其他危机的产业中, 愈来愈需要预先策划的, 一旦危机出现即可付诸实施的传播方案。”国内学者王振宇《危机公关现状和定义》一文指出, 危机公关是社会组织团体预测、监控潜在的公关危机, 控制、化解已爆发的公关危机, 使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得以维持或恢复的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称, 目的是保障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不受或少受影响。

综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危机公关的定义可知, 专家学者对危机公关的看法各有不同, 侧重点也不同, 有的人将危机公关定义为一种动态过程, 有的人定义为一种传播方案, 有的人将这一活动仅仅局限于机构或企业, 有的人将其局限于影响到社会公共关系的潜在或已爆发的危机事件。但是, 笔者发现, 这些定义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认知范围, 当代的危机公关内涵更加丰富, 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社会活动之一。首先, 现在的危机公关不仅仅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中, 更包括一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尤其是危害到社会稳定、国家和平的外交冲突和恐怖暴力事件, 例如“藏独”事件、中国大使馆事件、达赖事件。其次, 危机公关的传播者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社会组织, 而是延伸到逐渐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和平民老百姓手中。特别是随着年青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体意识的增强, 大批具有前瞻意识的自媒体人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或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最后, 危机公关的展现方式已经不仅仅是像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 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来矫枉过正的狭义的社会性活动, 而是在此基础上, 借助更多的新媒体产业, 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先进的传播平台, 进行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深度影响力的舆论传播, 以社会活动和舆论信息传播相结合的方式, 使得危机公关的效果最大化。

因此, 在作者看来, 危机公关是指社会上的组织 (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群体) 与个人 (意见领袖、普通群众) 面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负面舆论, 借助各种传播平台和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监控潜在的舆论危机, 控制、化解已爆发的舆论危机, 使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得以维持或恢复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和舆论信息传播的总和。

二、“昆明暴恐案”始末及相关危机公关活动

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 一伙手持刀具、统一着装的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 见人就砍, 现场不断出现伤亡。派出所民警立马出警处置, 随后特警赶到, 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 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截至2014年3月2日18时, 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3月6日, 涉及作案的女暴徒被抓获并招供, 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认定, 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案件一经告破, 来自社会的各种舆论和批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壮大和猖狂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反思, 人们纷纷痛骂社会激进分子的冷血无情、惨无人道。另一方面, 个别新疆分裂分子的残忍行为, 引发国人对新疆人的仇恨、孤立、误解和畏惧, 部分民众以偏概全, 将暴恐的矛头指向新疆人民, 恶意攻击新疆人, 斥责新疆人民歹毒凶残, 没有人性, 严重影响到新疆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对新疆的发展和稳定起到很大的阻碍。面对这一舆论态势, 国家部门和相关机构迅速开展大量的危机公关活动以影响舆论, 引导受众回归到正确的舆论轨道。

同一时间, 政府部门要求天安门反复播放新疆发展变化的宣传片, 让广大民众感受新疆人的和平和友好;政府机关单位纷发布微博拨乱反正, 告诫群众不要盲目仇恨;香港电视台开播大型纪录片《强疆梦》, 向受众展示真实全面的新疆生活;包括台湾《联合报》在内的各大媒体纷纷发表文章, 告知“近年来由于多起暴力事件都与‘东突势力’有关, 与新疆民众毫无关系, 希望不要造成对彼此的误解”。而新疆籍的社会知名人士如佟丽娅、尼格买提·热合曼、古力娜扎等也呼吁, “不要因为暴力恐怖势力而敌视新疆和所有新疆人”。各大城市的新疆商贩在出售商品时自动挂牌, 表明强烈反对恐怖分子袭击昆明, 为昆明的逝者默哀等。在所有的公关活动中, 影响力较大的是新浪微博发起的“我为新疆代言”的微话题活动。

三、“我为新疆代言”微话题的传播过程分析

“我为新疆代言”的微话题活动, 是由活跃于网络的新疆群众借助新浪微博平台创立的一个微话题讨论小组, 在微话题小组中, 大量的新疆民众自发形成舆论阵地, 发表各种言论和图片, 并通过转帖和顶帖的形式广泛地传播新疆人对于“昆明暴恐案件”的态度和看法, 一致表明“暴力恐怖代表不了任何民族, 请不要把对他们的愤怒, 扭曲成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地区的恐惧和敌意”、“所有新疆人为逝者痛心”、“暴徒没有资格代表新疆”等观点。一时间, 为新疆人“鸣冤”的舆论充斥于网络。截止到2014年3月8日, 参与讨论的人已达到34015979人, 可见其广泛地传播率和影响率。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 微话题的发起者不是专门的社会机构, 也不是有组织有领导的社会团体, 而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集聚在一起的普通新疆民众, 他们都是未经组织领导的社会群众, 且发起这一话题的目的很明确, 即传播新疆“无害论”, 倡议更多的人关注新疆, 全面地看待新疆问题。这一危机公关也立马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其预期的目的——化解了国人误解、仇视新疆人的潜在危机。但是, 传播者本身没有强烈的危机公关的意识, 此类危机公关是在参与者不知不觉的集聚和讨论、传播中形成的。此类危机公关的产生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分散性、群体性和针对性。

从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来看, 新疆群众充分借助新浪微博这个社交平台, 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快、传播面广、传播方式多样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发表个人言论, 表明个人立场, 并以讨论、转帖、跟帖, 建立微话题、专题和讨论小组的方式进行舆论传播, 使舆论观点迅速、及时、有效地传播到社会民众中去, 在第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关注, 达到公关目的。可见, 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危机公关, 以化解自身利益危机,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传播的效果来看:一方面, 微话题的舆论传播广泛且迅速, 影响力比起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所做的危机公关更快更好。在微话题活动开展一天后, 社会中有关讽刺、调侃和咒骂新疆人的舆论迅速消解, 很多受众发出宽容、理解、团结新疆人的公共意志, 并愿意和其一起同极端分裂分子的恐怖行为做抗争。另一方面, 来自于社会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可信度很高, 在短时间内便引起网络受众的同情和情感共鸣, 相对于专门组织和机构的危机公关, 社会群众自发性危机公关更加让受众信服和认可。

综上所述, 微话题“我是新疆人”的危机公关活动不仅成功化解舆论危机, 更是社会群众自发组织危机公关的典型事例。通过此类公关活动, 社会群众的社会参与权、知情权、信息传播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强化, 社会群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和途径日益丰富, 受众危机公关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危机公关的内涵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化。

四、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实际上, 只要是存在于网络的舆论, 就必然存在信息虚假、信息炒作的危险, 很多舆论的兴起都是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杰作”。“我是新疆人”的危机公关活动依然有这种风险, 但是,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相信微话题中的舆论观点?一是因为在微话题传播中, 新疆群众并不是简单的夸夸其谈, 而是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 让实实在在的事例或证据伴随舆论传播, 必然受到受众的认可。二是此次危机公关的发起人和参与者都是普通百姓, 代表社会底层人民的最真实意见, 更容易在心理上为受众所接受, 从而顺利化解了此次舆论危机。但是, 此类问题并不一定能完全杜绝, 只有认清问题存在的根源, 才能保证一个良好规范的舆论环境。

笔者认为, 群众的自发性危机公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缺乏专业的领导和组织, 社会群体自身素养的薄弱, 再加上自身利益的迫切需求, 容易导致舆论极端化, 无法保证舆论正确、全面的传播, 使得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一方面, 社会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关知识, 培养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全面的发表、传播言论的能力。由于网络受众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 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存在分歧和缺陷, 很容易受到不当言论的影响, 传播并接受一些错误和极端的信息, 因此, 受众应当多关注一些权威的、专业的信息网站, 不断学习和汲取专业人士发表言论、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 学会全面的、发展的、矛盾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发表言论时, 多借鉴专业人士和专业部门发表的言论和信息, 坚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不了解情况不乱发表建议”的原则, 慎重发表言论, 同时, 只接受和传播有证据有事实的被证明是真实、正确的言论, 不要盲目听信网络传言和未被证实的信息。

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应当在舆论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 加强网络的监管, 对于一些发表极端言论, 不文明、不理性、不负责任的鼓动性言论和危害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的网络信息及时制止和惩处, 借助相关的法律法规, 杜绝危害社会的舆论和信息的肆意传播。其次, 开通针对社会群众的专栏、组织并建立专门针对社会热点, 特别是与社会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专题和讨论区, 给社会群众提供开放、自由的信息传播平台, 允许网友自主发表言论、反映问题, 组织讨论热点问题, 通过提供便捷的受众言论的平台, 让受众在放心大胆地发表意见的同时, 实现更加便捷和科学的监管和引导。最后, 开展一系列的信息传播教育活动, 鼓励社会群众了解信息传播知识, 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群众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 发表言论。

(2) 社会群众没有强烈的危机公关意识, 容易被网络舆论所左右, 无法认识到网络谣言的虚假性和网络推手的操控性, 从而引发舆论危机。

近几年来, 网络视域中各种信誉危机、信息危机等不断出现, 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的组织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让人们难以分辨网络信息是真是假。特别是来自社会群体的自发性的舆论传播, 很容易让此类组织乘虚而入, 因此, 网络受众必须适当接受网络知识的学习, 了解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的产生、发展和危害, 强化网络危机意识, 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和危机公关等传播现象, 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专业认识, 强化辨别网络信息真假的能力。

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也要加强舆情的引导、监控和惩处。第一, 以政府的身份及时发表科学的、正确的、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言论, 第一时间主导事件舆论的发展方向, 防止伪公关大肆传播和泛滥。第二, 完善舆论检测体系, 建立“及时发现伪舆情、伪公关, 及时遏制伪舆论传播”的有效机制。运用先进的舆情监测和信息采集技术, 对各大网站、论坛、社交平台、活动频繁的意见领袖和团体实施24小时持续监测, 及时发现并掌握负面的舆情, 对此类信息归纳分析, 推算其以后的发展态势, 判断信息是否是恶意的公关行为, 最后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上级部门, 及时有效地将伪公关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第三, 加快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 实现依法治网。通过法律法规的震慑, 约束网络不法传播行为, 惩处危害人民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伪公关活动, 遏制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网络打手, 及时肃清网络伪舆论, 保证公共舆论健康有序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钟振宇.论危机公关与媒体角色[D].暨南大学, 2008.

[2]苟德培.网络传播视域中的危机公关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3]王振宇.危机公关现状和定义[J].公关世界, 1997 (10) .

[4]白晓君.危机公关中的关键要素[J].经济师, 2005 (2) .

[5]宗守云.不可小看的网络“水军”[J].语文建设, 2011 (1) .

[6]何威.从网络推手到信息操纵[J].新闻与写作, 2011 (4) .

[7]江水.网络“水军”产业链[J].中国报道, 2011 (1) .

上一篇:海澜之家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舍标创意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