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

2024-04-23

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精选6篇)

篇1: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

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

一、国外电力体制改革特点

1、没有一个普遍使用的成熟模式,电力体制改革模式多样化。主要有三类:(1)纵向整合模式(欧盟及美国大部分电网);(2)分离模式(英国、智利);(3)引入有限竞争的单一买家模式(日本、爱尔兰)。采用纵向整合模式较多。

2、从各国各地电网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改革目标,制定改革方案。共同特点是将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分开,在发电和供电侧引入竞争。厂网分开可以组建不同公司分开,也可以在内部进行功能性分离。用户选择供电商。先从大用户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范围。

3、大多数以现有电网为基础采用渐进的改革步骤。在改革模式确定后,分几步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提出方案到改革初步完成一般需要十年左右时间。

4、电力改革大多数是在电力有较大富裕、电价较高的发达电力市场进行,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电价、改善服务为主要目标。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以减轻财政负担,改革电价改进电网经营状况,扩大资金来源引进外资为主要目标。

5、加州电力危机后,美国电力改革继续进行,但各州改革步伐放慢,对原有改革方案进行研究改进。由于天然气大幅涨价,天然气电厂缺乏竞争力,新增容量减少,而发展煤电、核电,具备一定规模才有竞争力,同时要有较可靠的市场,需要签订长期双边合同,以减少投资风险。售电公司也需有一定规模才有竞争力。放电力市场交易方式转向以长期双边合同为主,现货市场交易为辅。发电、配电、售电公司的横向、纵向整合力度增大,跨国公司兼并趋势增强。

二、对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电力体制改革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网制宜地提出改革方案,不能照搬外国模式,不搞一刀切。

电网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我国已形成7个跨省电网和4个独立省网,各电网发展水平不同,电源、电网结构不同,独立电厂和地方电网比重不同,资产结构不同,发展速度不同,电价相差很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要因网制宜地采用不同改革模式,不搞一刀切。没有把握的可以先搞试点。

年我国发电量13685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3.19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用电只有1082千瓦时,装机0.25千瓦,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国家人均用电水平比差距更大。电力工业需要继续快速发展。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间,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五”计划目标年均增长7%左右,预测用电量增长将在5.5%-6%左右,每年新增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包括技改)。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改革开放以后,投资体制改革和集资办电,我国出现大批独立发电商,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电厂,我国已是发电市场比较开放的国家,发电市场的开放程度远大于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国家。2000年全国3.19亿千瓦发电容量中,按全资、控参股运行口径计算,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容量18450万千瓦,占57%。问题是法制不够健全,开展竞争和市场公开性不够。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水电资源集中在西部,煤炭资源集中在山西、陕西、蒙西、宁夏、新疆、贵州等省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用电较多,一次能源严重不足,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西电东送任务十分繁重,数量很大。西电东送必须具备一定规模才有竞争力。只送出廉价的大型水电站电力,而当地使用价高的水、火电也不合理。只有水火电综合配置的大公司以合理价格、合格的质量向外送电,才能有利于东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实现双赢。同时要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实现全国联网。

电力工业是规模经济,大公司有较强竞争力,有利于利用推广新技术,建设大型水火电基地。我国已初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大电力公司。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国家必须控股。电力工业是否属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国家只控制电网能否控制电力工业?对此有不同认识。我认为国家非但要控制电网,而且要对大部分骨干电厂控股,因为电厂是电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省是十分重要的一级管理组织。

电力系统的生产特点是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电能不能储存。电力系统是一个整体,发、输、配、供电之间在技术上、生产运行管理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自然联系。虽在经营上可以分开核算经营,在发电、供电侧引入竞争机制,但也必须服从电网调度,确保安全运行。在发展上发、输、配电必须统一规划协调建设,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服从电力生产的特点;同时要很好结合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因网制宜地制定电力改革方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是搞私有化和行业的破碎化。

(二)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充分准备,周密设计,完善立法,分步实施。

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慎重决策。采用渐进的改革办法比激进的改革办法好。领导部门确定改革方针政策原则要求。各电网具体改革方案由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和电力公司共同按照国家要求,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及特点共同研究提出,报有关部门批准。

要妥善研究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如制定市场运行规则,市场划分,搁置成本处理,厂网分开办法原则,电价改革方案,过网费计算办法,落实供电责任,新能源、再生能源补偿办法,监管办法及机构等。

改革方案确定后,需制定实施步骤和进度,谨慎从事,分步实施,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厂网分开可先在电力公司内进行功能性分离,分开核算,输电网和调度独立运行,进行监督,条件成熟时才组建独立的输电公司。竞价上网先在部分电网试点,用户选择供电商,可先在用电较多并接入高压电网的大用户中进行试点等。

(三)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改善服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是在电力有富裕,用电增长缓慢,电价较高的情况下进行的,故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电价,改善服务为目标。

我国是在大部分电网供需基本平衡,东北、华中、海南等3个电网略有富裕,广东、浙江、河北南网等3个省网开始缺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今后用电增长很快的情况下进行的。故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

发展是电力工业很长一段时期的主题。改革模式和方案要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办电,要有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及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要有利于西电东送战略和全国联网的实施,要有利于打破地区壁垒引人竞争机制,要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降低发、输、配、售电造价及成本等,以促进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在不少电力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电力改革要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如何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宜在现有电网及电力公司基础上进行,要落实保证电力工业发展和供电的责任。

电力体制改革在现有电网及电力公司基础上进行,这有利于电网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国外一般也是这样做的。我国现有的电力公司管理体制分成国家、大区电网、省(包括省属电网)三级。

首先各级电力公司要划清职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方向制定改革方案,调整各级电力公司的职能及经营管理模式。各电力公司要在内部将发、输、配、供电进行功能性分离,分开进行核算,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创造条件。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省是重要一级组织,各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离不开电,电力建设也离不开省的支持。要继续发挥省级电力公司的办电、管电、供电、负责省内电力供需平衡的重要作用。国家电力公司和大区电网业要按改革要求,明确职责分工,转变职能,建立厂网分开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要认真落实保证电力工业发展和向用户供电的责任。

(五)电力市场交易方式。

国外电力市场交易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全部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电力库)交易。各发电商向电力市场投标次日24小时发电容量及电价,电力库按竞价上网原则由低到高选定次日24小时各发电公司发电容量,按边际成本确定各小时上网电价,并按实际发电量进行结算。主要在英国、加州、澳大利亚电网采用。(现英国、加州已放弃这种方法)。

二是以中长期双边合同为主,现货市场交易为辅。现货市场交易交易额约占10%~15%左右。美国PJM电网,欧盟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这种方式。我赞成中国也采用以中长期双边合同为主,现货市场交易为辅的模式。原因是:(1)因为全部通过电力库的交易方式,实践证明有严重缺陷,部分国家电网已放弃;(2)没有长期合同,利用银行贷款及外资困难,不利于发

展;(3)批发市场电价不稳定,不利于供电公司经营。

(六)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价在市场经济中起着调节生产及消费的重要作用。加州电力危机原因之一是限死销售电价及电价过低,最近将电价提高了80%,用电减少,危机初步解决。我国1985年起实行新电新价政策,调动了国内外投资者办电积极性,至1997年解决了连续二十多年的缺电问题。由于没有限制和缺少竞争,助长了建设中的铺张浪费,部分电厂造价过高,使电价不合理升高,加重了用户电费负担。我国目前平均电价水平约0.35元/千瓦时左右,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

目前电价机制中的主要问题是:(1)电价形成机制不规范;(2)电价结构不合理,居民用电价格低于工业用电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3)农村电价过高;(4)电力公司内部没有对电厂、电网成本分开核算,定价透明度不高;(5)缺少竞争机制等。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七)电力体制改革要有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外实践证明,改革过于破碎化和电能全部通过电力市场竞争交易,是不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核电是规模经济,电价竞争力较差,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风力发电在价格及质量上也没有竞争力。部分水力发电竞争力较差。

西电东送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输配电统筹规划,协调安排建设;还有一个签订合同、价格及经营管理方式问题,本地用电和外送电的协调配合问题等。各电网都有合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水电、火电、核电合理配置及与周边电网联网等问题。因此制定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有利于贯彻国家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电力监管机构。

为了顺利地进行改革,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监管机制,发挥监管机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监管机构以国家和省两级比较合适,因为监管机构要依靠政府支持才能发挥作用。国家监管机构管全国性和跨省业务,省级机构主要管本省监管业务。监管机构要职责明确,有职有责有权,要建立监管业务规章制度,提出改革方针政策和一定范围的电价审批权、建议权等。

不干涉企业经营管理业务,主要是监管各项改革制度的执行。机构人员要少而精,不要增加企业和用户负担。

篇2: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

冯凌

中国特色电力体制改革之路

姓名:冯凌

学号:1140319080 前言

电力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影响极大,在结构上又十分复杂的基础性能源产业,由于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该产业长期实行一体化垄断经营和政府严格管制。在关于“私有化是不是国企的改革方向”的课堂辩论上,正反双方都就电力产业和电力体制改革进行了充分的辩论,其一在于我们的专业与电相关,更重要的是电力行业是国家最基本的基础产业,电力体制改革的成败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果。改革是为了发展,解决电力改革与发展中涌现的问题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总书记在今年6月份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对发改委提出要求,在今年底拿出新电改方案。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再次组织召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专家研讨会,研究改革思路。这是继发改委6月密集向各方征求意见后,开始新一轮征求意见,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力工业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国内外当前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对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通过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以期有所收获。

一、中国电力工业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同中国工业发展一样,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1882年,英国商人戴斯(C.M.Dyce)、洛(G.E.Low)和韦特莫尔(W.S.Wetmore)三人投资五万两白银在上海乍浦路老同孚洋行住房后的仓库里创办了上海电光公司,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诞生。八年后,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电灯公司——广州电灯厂诞生,从1882年到1911年的30年正是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进行经济扩张的时期,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期。截止到1911年,中国电力生产能力约为2.7万多千瓦。1911年到1949年解放前期,中国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争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到1949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只有184.84万千瓦,排在世界第21位。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历经解放初的艰苦创业、文革时期的逆境求生、改革开放后的振翅腾飞,电力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电力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亿千瓦,2005年突破5亿千瓦,2006年三峡水电站竣工,2013年,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5亿千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伴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也经历了三步走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冯凌

来,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多次重大变革。从1985年开始,我国实行多家办电,允许外商投资电力项目,打破了独家办电的垄断局面,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此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一步。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标志着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始,一年后确定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思路。2002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该通知标志着中国电力体制迎来了第三次改革。同年12月,在国家电力公司的基础上分拆重组,成立了11家电力公司,包括两家电网公司、五家发电集团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

二、中外电力体制改革现状

自电进入到人类生活中后,世界各国对于电力工业一直采取的是一种垂直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制,通过政府制定统一的电力价格,统一进行买卖,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少竞争,发电商失去了改进工艺、降低成本的动力,企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难以得到提高,政府的过多干预也消耗了过多人力和物力,造成电力建设资金的缺乏。

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电力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在上文中已经有所阐述,从目前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看,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基本实现,发电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电力企业的活力得到增强,尤其是从事电气二次设备制造和新能源发电的民有企业空前发展,形成了像阳光新能源、深瑞继保、南瑞继保等优秀的民有企业,打破了外企相关设备的垄断地位。此外,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电力法制的加强以及电力监管体制的建设使得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还面临这诸多问题。

其一是在实行厂网分开的过程中资产以及债务争议较多,产权变现和转让不彻底,相关利益主体的改革成本未得到及时的补偿,2002年年底实施厂网分离之后原国家电力公司的资产拆分为电网资产和发电资产以及辅业资产,这一次分离仅实现了中央层面的主辅分离,各省的电力公司层面实施效果则不尽如人意。其二,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中,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体系还不是很完整,国家电力市场还未能正式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区域之间的电力市场规则还不统一,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电价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引导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对电力行业各环节的属性还有待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冯凌

研究。其三,中国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在建立市场条件的科学发展机制上还有许多的欠缺,新型的电力监管体制也还不是很完善,对于电网建设、电价的管理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

世界上各国都积极探索了电力改革道路,他们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前后通过电力库、电力交易系统、电力贸易和传输协议一系列改革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电力改革经验,形成了相对健康稳定的电力体制。英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主要经验是通过电厂竞价上网销售,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供电厂,调度和电网只作为媒介,从而开放了电力市场。其次,通过厂网分开,调度独立,使发电单位和中低压配电系统成为独立法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打破了垄断经营,引入了市场竞争。美国电力体制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能效政策法》、888、889号令以及2000号令的颁布,形成了四个集中的电力市场,从而形成了比较充分而有效的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电力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美国电力产业的运行效率,电力终端销售价格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起始于1992年,经历了电力工业股份制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两大阶段,在保证实力雄厚的国有电力企业继续提供可靠、长期而充足的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形成了市场化电价制定机制,促进电力行业提高效率和管理意识,改善服务。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力体制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体制必然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点主要集中在长期被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部门垄断的行业,如铁路、银行、电信、电力等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对这些问题逐一击破,在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目标: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广大用户直接受益,降低电价并确保优质服务;促进“西电东送”,保证用电公平,人人都用得起电;吸引外资,促进技术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产业;鼓励电力生产竞争性行业投资多元化,加速资产非国有化进程。总的来说,就是要促进电力工业生产的发展,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

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厂网分开,逐步推进落实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实行输配电分开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初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2] 5号)

中国电力工业的未来是由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并适度超前,良好的电力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冯凌

篇3:厦门同安电力体制改革思考

2005年10月1日起同安电力公司无偿上划由福建省电力公司直接管理, 成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建立“一部两分局”的组织架构 (即为公司本部、同安分局、翔安分局, 一个分局对应一个行政区域) , 担负着同安区和翔安区的供电任务, 供电区域面积为1009平方公里, 区域内人口约57万, 辖新民、马巷、新店等10个镇, 大同、祥平、大嶝等3个街道办事处以及竹坝、凤南、大帽山等6个农林场, 共有111个行政村、123个社区居委会。

2009年12月取消同安电力公司县级农电企业管理模式, 并入厦门电业局实施一体化管理, 取消公司本部, 成立同安供电分局、翔安供电分局。

二、厦门同安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 体制改革的做法

1、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原则。

根据省公司《关于同安电力公司管理模式有关问题的批复》 (闽电人资[2009]676号)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劳动用工规范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闽电人资[2009]1083号) 要求, 制定了《厦门市同安电力公司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职工身份保持不变, 合同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关系保持不变, 工资薪酬发放渠道不变, 职工岗级原则上保持不变, 今后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的办法, 同安电力公司本部各管理部室职能全部归入厦门电业局机关相应职能管理部门, 撤销同安电力公司本部机构及县级农电企业管理模式, 各专业管理纳入厦门电业局一体化管理。

2、一体化管理后业务分流。

原同安电力公司的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 如输变电运行和检修、档案、综合计划、投资计划、信息管理、营销市场和服务管理等均由厦门电业局对口管理部门负责接收、指导;多经公司管理工作由厦门电业局多经管理中心负责;同时撤销同安公司机关党支部、同安电力公司工会, 同安、翔安供电分局按照民主程序各自成立分工会, 对应局工会开展工作。

3、一体化管理后人员分流。

同安电力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后继续保留同安电力公司法人资格, 公司本部的原有领导人员由厦门电业局另行安排工作, 在厦门电业局增设财务人员独立从事同安电力公司财务业务。其中部分人员因考虑年龄、专业范围等因素分流到多经公司工作。其余人员按照尽可能成建制调动、分流后岗位与原岗位业务相近的原则, 并适度考虑同安、翔安两个供电分局今后所承担的工作量差异, 分别分流到同安供电分局、翔安供电分局工作。

(二) 厦门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安全问题。

电力行业是基础性、公益性行业, 电网安全运行是首要任务, 不能因体制的变化而出现问题, 电力改革首先要保证电力安全。近期来, 随着厦门城市建设的步伐的加快, 同安、翔安电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 要超前介入, 做好同安、翔安电网规划, 重点从农村电网建设转移到县城电网、开发区电网配套项目和输变电主网架的建设上, 争取在比较短的时期内, 将同安、翔安电网建设成布局合理、运行灵活、设备安全可靠的坚实网架, 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优质能源。

2、职工思想工作问题。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带来各种因素和管理关系的深刻变化和调整, 员工心态难免发生变化, 如果处理不好, 容易造成职工思想的波动和混乱, 造成工作的脱节和断档。

3、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原同安电力系统熟悉市场经济、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人才不足, 在原有体制下的惯性思维下, 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和习惯性违章现象, 职工队伍安全防范意识低, 特别是农村供电所安全意识不高, 管理水平低,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因此,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实质性进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刻不容缓, 这都是进行体制改革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4、市场服务意识问题。

由于垄断企业的原因, 造成电子部门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不强, 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推进。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等大量用电大户迁往厦门同安、翔安, 用电客户要求越来越高, 体制改革后, 在供电服务流程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电力服务科技含量不高, 科学有效的现代服务机制尚未形成。

5、经营压力问题。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后, 同安、翔安两区的电力经营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带来了一些经营压力:第一, 部分电力设施急需增容改造。同安、翔安区的农村电网改造工作于2003年初完成后, 极大刺激同安、翔安两区农村用电消费, 农村居民用电年增长幅度达30%。加上同安、翔安工业园区工业的陆续进驻, 用电突增, 设备超载运行, 部分电力设施急需增容改造。第二, 同安、翔安两区农村已架设好的低压线路, 配电变压器等电力设施被盗现象时有发生, 公安部门虽有查处, 但防范和警戒效果不佳, 增加了企业成本, 企业的经营风险突出, 经营压力大。第三, 在同安、翔安的新农村建设中, 杆线迁移的资金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使原来的电力线路走廊与新建村路发生矛盾, 部分水泥杆、拉线出现在新建 (扩建) 村路中央, 严重影响村居景观, 也成为农村严重的安全隐患。第四,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 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在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的同时, 面临的监管、监督也越来越严格, 对同安电力依法治企业, 规范经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厦门同安电力体制进一步改革思路

随着中央明确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 厦门市提出了要构建大厦门格局, 厦门要争当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示范城市,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更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 进一步推动同安电力全面融入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一) 确保职工队伍安全稳定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一体化管理后, 应保持原同安电力公司职工薪酬福利水平不下降, 并逐步向厦门电业局职工的薪酬福利水平靠拢, 争取在3-5年内将同安电力公司职工的薪酬收入水平与厦门电业局职工的薪酬收入水平持平。整合多经企业, 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职工股权、统一市场价格、统筹多经公司业务, 同步开展主多分开;参照福建省内已改制公司的改革办法, 出台适应原同安电力公司的分流富余人员的鼓励措施。通过多种措施保证同安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 促进发展, 改善服务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 改善服务, 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为目标, 在企业内部创建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和制度体系, 建立起以顾客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与顾客便利沟通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第一, 树立现代服务理念, 营造高度开放的售电市场模式, 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做”不同用电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优质供电方案,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第二, 强化需求侧管理手段, 跟踪分析客户、居民用电心理, 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开展电力销售的网上电子商务, 以合理的成本、优质的电能、高品质的服务树立电力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公众形象。第三, 不断完善服务评价体系, 提升服务品质, 积极倡导“规划为基建, 基建为生产, 生产为营销, 营销为客户”的服务理念, 开发应用服务品质在线评价平台, 完善营业窗口星级管理, 评选服务明星, 培养和塑造一批先进典型。第四, 创新服务手段, 建设24小时自助营业厅。第五, 深化业扩分层管理, 借鉴“售楼式”模式, 开展一口式对外服务, 提升业扩流程一次通过率。第六, 建立常态故障抢修联动机制, 完善抢修梯队, 开展故障抢修梯队, 开展故障抢修工时定额管理。以厦门95598呼叫中心为平台,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

(三) 加大电网建设力度

随着同安、翔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特别是翔安区翔安大道、翔安隧道、水刘线等与其他区、市互通和区内主干道路的建成通车, 同安BRT的建设更是增添了有利条件, 同安、翔安应做好电网规划的滚动修编, 并纳入厦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规划, 积极融入厦门电业局的智能配网试点工作, 提高同安、翔安电网抗灾能力, 早日建成结构合理、切换灵活、坚强可靠的电网。通过实施参与厦门电业局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 实现同安、翔安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 促进同安、翔安生产运行的升级换代, 使同安、翔安电网日趋安全可靠。

(四) 加强电力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开发公司内外的人才资源, 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 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与同安、翔安电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为此要及时通过编制岗位设置及完善岗位任职条件, 对同安、翔安电力系统的岗位需求、人才现状、结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结构等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 科学合理地确定同安、翔安电力系统未来的“人才结构模型”。

四、结论

同安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电力企业制度创新, 从而满足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实现厦门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

同安电力公司体制改革之后, 由厦门电业局全面负责对同安电力公司的人、财、物全面直接管理, 承担资产保值增值、安全供电、行风建设等责任, 人员可实现双向流动, 薪酬福利水平逐步靠拢, 但考虑到同安电力公司目前的电网、设备、人员水平, 对同安电力公司的全面管理应有3-5年的过渡期。

同安、翔安区在行政上已是厦门市的二个区, 在厦门实行“大厦门”发展战略之后, 其社会经济发展现已彻底融入厦门城市的发展全局, 在区域布局、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已难以脱离厦门的总体布局。同安电力公司体制变革之后, 同安、翔安两区政府必然要求电力部门与其他行政区实行同政策、同标准、同管理,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城乡用电管理差别, 促进同安区、翔安区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电力部门应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 真正做到“双满意”, 从而取得规模经营的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如何在这种变革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是摆在每个供电企业面前的问题。文章针对厦门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后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厦门同安电力体制改革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管理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农电领导小组.厦门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汇报[Z].2003.

[2]、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局.县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革材料汇编[Z].2003.

[3]、厦门市物价局关于同安电力公司经营情况的年度审查报告[R].2005.

[4]、厦门电业局.2005-2010厦门电业局五年综合滚动规划[Z].2005.

篇4: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政治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81-01

一、从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历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1980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纲领,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讲话指出改革的原因和必要性,“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政治体制涉及范围很广,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党政领导体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整个政治体制。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即“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1982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政治体制”概念,第一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尽管“政治体制”概念在这个报告中只出现了一次,但当时人民熟悉的“领导体制”、“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党政机构改革” 等相关概念多次出现,这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报告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等弊端,提出必须“党政分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领导机构的改革,主要是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兼职副职过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党政不分等种种弊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报告强调了“党政分工”:党的工作和政府的工作,企业事业单位中党的工作和行政、生产工作,必须适当分工。

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治体制也进行了某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全党的工作重心是放在经济上,因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严重后果日益显露。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在1986年再次突出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成为他1986年谈话的中心和焦点,仅在这一年中就有近20次谈话谈到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其中有9次是作为主要谈话内容。在这些谈话中,邓小平谈得最多的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87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谈话的精神,十三大报告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论述最具体、最丰富、篇幅最长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党政分开和下放权力。以十三大为标志,以后的历次党代会报告都把政治体制改革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山于改革的连续性,大部分内容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以十三大报告为蓝本,具体阐述一下报告的内容。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分为七个方面: (1)实行党政分开;(2)进一步下放权力;(3)改革政府工作机构;(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5)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6)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992午10月,十四大召开。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十四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强调的重点由十三大的党政分开、下放权力转变为法制建设和机构改革。十四大以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大体上按照调整后的部署进行,改革的进程和速度有所放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进入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1997年9月,十五大召开。十五大报告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在总结新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作了新的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确认“法治”概念,并把对法治的认识从过去的技术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在法学上解决了法律的手段功能和目的价值的关系。

在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而使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成三个文明建设,这在理论上是一大创新。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二、党代会报告显示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历届党代会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改革的步伐时快时慢,改革的热度有所变化,改革的重点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有所调整,但改革的精神始终如一,改革的大部分内容是一贯的,连续的。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的改革重点依次为:党政领导机构——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法制建设、机构改革——依法治国——建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是民主,依法治国的着眼点在法治,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篇5:思考中国的电力体制

摘 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综合计划管理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对公司系统供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问题;建议

一、目前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电力开始实施市场化改革,基本实现厂网分开,重组了发电和电网企业,初步建立了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及政府监管体系,行成了竞争、开放的新型电力市场。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规范和统一各级电网子企业的计划管理行为,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电网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全面发展,电网企业初步推行实施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对涵盖企业整体效能价值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编制、平衡、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在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内部建立综合计划的业务流程,建立有关企业安全生产、建设、财务、营销、物资、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中央数据平台,实现计划管理的基础数据信息化,确保各指标可控在控,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与一般单体计划管理模式相比,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系统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主要特点为追求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注重各指标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注重各企业之间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控制与分析、企业基础信息数据集中整合与管理,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分析。

二、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综合计划的建立,为企业年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使各项活动均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增强了企业决策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二是整体效益观念形成。在资源配置、电网投资、资金管理等方面,遵循局部服从企业、专业服从综合、注重总体的原则,做好综合平衡优化,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组织人、财、物,积极寻求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三是建立了扁平化、清晰化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分层分专业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细节优化业务流程,部门之间协调顺畅、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企业的基础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发布一致性已经形成,“四统一”即“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的要求已经初步实现。

电力企业将综合计划管理作为全年生产经营工作重点来抓,“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计划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实现了“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力”的目标,计划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企业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了电力企业整体运作和全面协调发展,确保了年度综合计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三、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在实施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将综合计划指标作为考核各集团公司、分公司的重要依据。综合计划指标分为公司经营业绩、电网发展、资产质量、供电服务4大类指标,全面体现了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客观准确地反应了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但是综合计划管理作为供电企业的导向性管理手段,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范围和管理手段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

1、综合计划管理的龙头导向作用需要加强。为保证综合计划的全面实施,必须保证综合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综合计划管理与供电企业发展、电网发展和市场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实施供电企业年度目标计划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成为供电企业各专业层面工作的主要依据,成为涵盖供电企业发展层面和生产经营层面的龙头。

2、计划管理理念需要转变。计划管理中,各单位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没有根本改变,计划依然为分散、多头管理,不能体现企业规模经济、整体利益,“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计划管理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只重视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视总体计划的观念依然存在。

3、管理流程不够优化。目前,在综合计划管理中,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没有根本改变,使计划管理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存在计划分头编制、简单汇总集成、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分口管理、条块分割,可能造成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不一致。综合计划的统筹协调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4、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计划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有时造成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流程不顺畅,影响到计划的管理在各个工作环节出现偏差。

5、综合计划管理的全面预控和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司实施综合计划以来,虽然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对全面丁作任务和主要指标进行了分解下达。但在具体的过程监督和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研究力度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虽然已逐步加强管理,但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管控机制,以监督各专业层面完成预期指标:综合计划管理没有形成计划下达、过程监控、考核评价、总结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供电企业的整体管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6、计划覆盖的广度不够,深度不足,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7、计划下达部门和执行部门为一体的情况仍然存在,计划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很好建立。

四、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建议对策

综合计划是供电企业发展经营的年度目标,综合计划管理是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供电企业完成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的实施措施。因此,建立与供电企业战略规划一体化的综合计划管理管控体系十分必要。

1、管理目标的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中,综合计划指标的建立是关键,涵盖了电网企业全面的经营活动及体现企业最高效能价值。电网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负有保护电力消费者最大利益的责任。企业本身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综合计划指标应在实施中逐步实现体现电网企业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持经济建设的使命,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电力服务的社会责任,创建企业发展的良性氛围。以综合计划管理为手段。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项目成本管控工作,建立综合计划、财务资金预算、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协调管控机制: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强化资金预算审批管理。通过综合计划管理来跟踪资金流向、资金运作和资金周转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2、转变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流程。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各项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计划目标,努力实现公司总体效益最优,进一步提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坚持“四统一”原则,综合计划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确保计划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纵向上,处于公司生产经营的最前端的各基层公司,负责提出生产一线需求。公司各部门深入研究,上下沟通,综合平衡优化,形成建议。各专业、各基层公司计划据此调整、细化和深化自己的计划。横向上,各专项计划的责任部门,均是公司综合计划的管控部门,负有审核把关、监督执行的责任。计划部门负责综合平衡,形成计划草案,报公司决策。

3、建立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完善制度”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对计划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月度综合计划跟踪分析制度和季度综合计划分析例会制度。

4、完善考核体系。综合计划管理的主体就是实现制定的目标,健全监督考核体系,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手段。考核体系的`设立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有效地实现竞争机制,体现管理参与者的价值观。努力做到每项工作都细化到事、量化到人、分解到位,并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形成各级综合考核体系。为了建立供电企业一体化的管控体系。必须建立供电企业指标和任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将供电企业现行的年度业绩考核、绩效管理、月度考核、综合计划指标、专业考核等全部纳入考核体系,建立供电企业一体化的综合考核平台,形成年度绩效合约,通过月度经济责任考核和管控,确保年度绩效合约的全面完成。

5、强化管控力度,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一是拓展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深度,积极贯彻上级公司要求,对涉及投资和资金支出的的各项投入等都要制定专项计划,控制好规模。二是加强综合计划的全过程管理,在综合计划管理流程上要突出“分析、决策、执行、监督、考核”五个环节,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强化月度动态分析工作,不断提高综合计划的分析深度和广度,加强异动指标动态分析,形成综合计划的闭环控制。

6、建立效果评估体系。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之中,以求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一个企业来说,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前景下,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竞争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企业社会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建立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创新效果评价体系本身也应是计划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通过效果评估体系正反两面结果的反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使其在电网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7、完善信息系统。结合SG186工程数据平台,在系统分析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平台,加快综合计划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尽快实施到直属单位,延伸到地市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加快信息集成,加强综合计划应用系统与预算、财务、营销、生产、人资、安监等应用系统的衔接,统一数据口径,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结束语

篇6: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简)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

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

1949年10月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1955年7月,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

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

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工业均由电力工业部直接领导和管理,这是由部直接领导省(市、自治区)电力工业惟一的一个时期。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1958年初为加快水电建设,决定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合并。将电力工业企业全部下放给各省(市、自治区)独立的工业体系,各省(市、自治区)仍然实行垂直垄断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

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只负责管理已形成跨省(市、自治区)电网的的京津唐电网和辽宁、吉林电网。

这种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实施三年,分省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电力工业的统一性和安全性,也影响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缺电局面。

1961年在重新将电力工业管理权力上收,实行以中央管理为主的体制,经过5年的努力,成立了由水利电力部管理的东北、华东、中原、西北四个跨省电业管理局,还成立了山西、内蒙、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邯峰安等省(市、自治区)电业管理局、电业局,并将北京电业管理局更名为北京电力公司,进行“托拉斯”管理模式试点。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由集中走向分向,又回到集中管理,这时已经形成京津唐、东北、华东、中原和西北五大电网的管理体系。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8年)。

1967年7月水利电力部实行军管,又一次把电力工业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当时将中原电业管理局下放河南省革委会管理:东北电网归沈阳军区领导;徐州电网归江苏省革委会领导;华东电网归上海市革委会领导;北京电力公司停止“托拉斯”试点,恢复北京电业管理局建制。

1970年4月水利电力部结束军管,由水利电力部革委会领导,革委会决定撤销西北电业管理局,将西北各省(区)的电力工业下放各省(区)领导,同时将广东省电业管理局和四川省电业管理局下放给广东省和四川省革委会管理。1975年撤消水利电力部革委会,恢复了水利电力部的建制。

1975年恢复水利电力部建制。1975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电网统一管理。跨省电网必须实行以水电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1975年10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跨省电网管理办法》,重申跨省电网的统一管理体制。水利电力部上收了东北、北京和华东电业管理局及四川省电力工业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下放和第三次上收管理权,但这次上收只上收了跨省电网和跨省电网所属的各省(市、自治区)的管理权,不如60年代那样彻底。

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又走上了中央管理为主,大区电业管理局分片管理的体制。

二、改革探索时期的电力管理体制(1979-1997年)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电力工业体制进入了改革探索时期。在此期间中央电力管理部门又经过四次变更,即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成立能源部,最后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这一时期的电力改革朝着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体制改革原则进行。

1、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79-1982年)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撤消水利电力部,成立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这是我国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

1979年5月,国务院批转电力工业部关于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指出:“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的大生产,必须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跨省(区)的和一个省范围内的电网,由电力工业部统一管理;电力供应由国家统一分配。电力工业部要在有关省、市、自治区协助和支持下,把所有电网管好。” 1979年12月电力工业部决定成立华北电业管理局和西北电业管理局。

 华北电业管理局除直接管理北京电力外,下辖天津、河北省电力局(直接管理冀南电网)和山西电力工业局;  西北电业管理局除直接管理陕西电力外、下辖甘肃、青海、宁夏电力工业局;

 1980年3月成立华中电业管理局,下辖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电力工业局;

 1981年5月成立西南电业管理局,除直接管理四川省电力,并下辖云南和贵州电力工业局。

 1981年12月把山东省电力工业局划归电力工业部领导。 原已成立的华东电业管理局和东北电业管理局继续保留。 到1981年底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都已成立,只有福建、新疆、广东、广西、内蒙古和西藏等六个省区电力工业仍归各省区领导。

2、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1982-1988年)。1982年3月,再次将水利、电力两部合并成立水利电力部。

1983年1月,决定将福建和新疆电力局划归水利电力部管理 1984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划归水利电力部管理。1984年12月水利电力部决定成立华南电网办公室,准备把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电网连接起来,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实现“西电东送”,以缓解两广缺电局面,这一举措为日后发展南方电网和大规模“西电东送”奠定了基础。

从“文化大革命”时期下放电力工业之后,自1975年中央决定实行以水利电力部为主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才又一次形成以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部为主、按大区电业管理局分片管理的电力工业管理新体制。

到1985年止,全国只有广东、内蒙古和西藏三个省区的电力工业仍实行以地方为主管理。

在水利电力部后期,一些变化:主要是电业管理所在省,原来只有华中电业管理局所在的湖北省成立了电力工业局,1988年在东北和西北电业管理局内成立了辽宁和陕西电力工业局,在华东电业管理局辖区内成立上海市电力工业局,至此,只有华北电业管理局没有在所在地北京成立电力工业局。1987年至1988年期间逐步将西南电业管理局改制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电力工业局,撤消西南电业管理局,三省电力工业局直接由水利电力部领导。1988年7月1日起进行华东电网体制改革试点,分别成立华东电力联合公司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电力公司,同时保留华东电业管理局和省(市)电力工业局名称,实行双轨制运行,以创造条件实现政企分开。

2、能源部时期(1988-1993年)

1988年5月,撤消水利电力部,把电力工业管理工作并入新成立的能源部,能源部承担电力行政和企业管理职能。在网省电力管理局、电力工业局的基础上成立电力集团公司和省电力公司。由此,实现了电力工业的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性管理职能的初步分开

大区和省电力工业的公司化改组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从1988年开始到1990年止,将大区电业管理局改组为联合电力公司,将省电力工业局改组为省电力公司。国务院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规定:省电力公司和联合电力公司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体,具有法人地位。

第二步是1991年底到1993年初,组建大型电力企业集团。1991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试点的55个大型企业集团中,能源部有7个,其中电力占6个,即华能集团、华北电力集团、东北电力集团、华东电力集团、华中电力集团和西北电力集团,全部都是跨地区的电力企业集团公司。1993年1月11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电力集团宣告成立。1990年5月由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出资成立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实现四省联网,开发西部水电,实现“西电东送”,这是一种新型的大区电网管理机构,成为我国第六个管理跨区电网的电力公司。

3、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93-1997年)1993年3月,撤消能源部,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 国务院批准的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办好五大电力集团,各电管局和省电力局仍维持现行体制,所以在电力工业部时期,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没有显著的变化。 成立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 《电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电力工业体制模式:

一是电力行政管理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和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督。不设立电力管制委员会。二是电力生产企业模式有发电企业和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分开的电力企业模式。

4、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 在政府序列中,仍保留电力部,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但新组建的国电公司既是企业经营者,又行使政府职能,实际上政企并未分开。1998年电力部撤消。将电力工业的政府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

 国家电力公司承接了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5、2002年国务院下发5号文件

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文件),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开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

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和大唐集团。

 2003年3月全国国家电监会成立,开始履行电力市场监管者的职责,实现“政监分开”。

6、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7)19号〕,强调电改需根据5号文精神,责令各部委着力推进。

 2011年9月29日,两大电力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挂牌成立,并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了分离企业整体划转移交协议。历时近9年的电力行业主辅分离告一段落。

上一篇:补齐小康发展短板讲话下一篇:演职合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