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4-05-08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精选6篇)

篇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规划

1城市概况

武汉,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武汉号称九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截至2015年末,武汉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59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60.77万,城镇化率79.3%。2发展历史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武汉三镇中,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元、明、清时期,武昌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3 规划

历史上,武汉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联结而成,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其中武昌、汉阳两城主要依据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采用方城直街、城外延厢,以形寓意、礼乐和谐的布局方式。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察,追求山环水绕的形胜境界,其城垣发育较好,且依据地形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城内道路多呈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并有南北和东西通向城门的主街。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城市中心形成十字或丁字形街口,并作为衙署、钟鼓楼、市楼或学宫等官方建筑的布局场所。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沿街主要布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宇、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平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闾巷之中,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如前所述,汉口的发展主要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其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

(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2)城市扩展主要沿通往水运码头的道路逐层向外扩展,并随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与“路”相垂直,与江河走势相呼应(平行)的商业街道。通往码头的多为“路”(交通运输功能),平行河岸的则为“街”(商业生活功能)(3)与武昌、汉阳“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方式相比较,汉口“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城市空间特征更为明显。并且,由于城市的扩张比较迅速,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发育极不完善,如缺乏有规划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作为城市中心的政治文化空间,没有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4)1858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城市向半殖民化方向发展。沿江一带,特别是租界区形成了联排式住宅与街道相结合的居住区组织方式。如洞庭街和青岛路一带的“里分”,就突出反映了此种特征。

武汉市由解放初期约30万人口、“三镇鼎立”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至现在将近400万人口的集中型特大城市,其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1978整体化空间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解放初期,武汉市被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直辖市。武汉三镇在行政上隶属为一个整体,但城市发展仍是三镇独立。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武汉城市用地扩展很快。其中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原因。“一五”时期,武汉被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城市布局主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发展和自然条件,先后在武昌开辟了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主的青山工业区,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主的中北路工业区,以武汉锅炉厂为主的石牌岭工业区以及以建材工业为主的白沙洲工业区;在汉口开辟了以轻、化工为主的唐家墩工业区,以肉类联合加工为主的堤角工业区;在汉阳开辟了以地方机械为主的庙山工业区,由此搭建了武汉大工业城市的基本构架。

真正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和汉水桥,它们在交通和城市用地上进一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此期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的主要构想是:试图用欧洲式的城市轴线和广场系统来统一武汉三镇,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如1954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就集中反映了此种构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现在的洪山广场经汉阳门过长江穿汉阳南岸嘴直至汉口中山公园和武汉展览馆,开辟一条贯穿武汉三镇的城市主轴线,将武汉三镇空间连为一体。除此之外,在武昌徐东路和杨园一带另辟有通向江边的城市次轴线,整个武汉城区共规划有大小城市广场近20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群和城市轴线体系。这种在欧式的形体规划思想指导下的一体化城市空间构想,由于忽视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忽略了武汉三镇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的差异,最终未能得以实现,但它提出的整体化城市空间系统构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并且也正是由于此次规划才给今天的武汉市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广场,如洪山广场、红楼广场和武汉展览馆广场。

二 11959—1978拼贴状扩展

1958年后,国家建设的重点放在内地八省一市的“大三线”地区,武汉市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同类城市一样,因没有得到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城市发展相当缓慢,城市功能单一,结构失调,基础设施虽经多年建设仍很落后。

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依托地方工业,陆续兴建了以机电为主的关山工业区;以纺织、机械为主的七里庙、唐家墩工业区;以机械为主的鹦鹉洲工业区。同时青山工业区向武东地区发展,并且在远离市区约30km的葛店,开辟了以化工为主的葛店工业区。在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序列上,也表现在空间序列上。其用地扩展基本上围绕汉口、汉阳、武昌、青山四个核心逐步向外扩张。由于没有考虑到生活居住空间的需要,城市内部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三镇之间规模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其中汉阳扩展较小;汉口向东北部、西部扩展较大;武昌扩展最大,一方面沿原有核心区向东部大规模扩展,另一方面青山工业区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此期城市用地扩展没有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依托,也没有明确的城市空间规划作指导,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不明确。由1959年和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可以看出:此期间武汉市城市发展既放弃了欧洲式的整体化空间构想,也没有遵循三镇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自然环境特征,基本上表现为填空补齐的方块状拼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松散零乱,尤其反映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不成系统,各自为政,随意性很强。

解放后武汉市城市发展是以建设生产性的大工业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忽视了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因而反过来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5月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放“两通”(交通和流通),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如1987年武汉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初步提出了城区外围中环线的建设,并在中心城外周布局了阳逻、吴家山、沌口、花山等卫星城镇。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按照建设开放型、多功能、投资环境好、生活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城市地区规划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在城市地区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以外围7个重点镇和4个区(县)城关镇为卫星城的圈层状城镇布局结构。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16城规一班 李嘉晨 1610641122

篇2: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___条、第___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规划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各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各项规范、标准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涉及消防、抗震、人防、环保、风景名胜、绿化、交通、防洪、文物保护、信息网络等,还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建设用地面积大于___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小于___万平方米的,必须做总平面规划设计。

第五条

根据本市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居住建筑朝向以南偏西15度至南偏东15度为宜。

第六条

主城区(即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七个城区)划分为密度一区、密度二区和密度三区(具体划分见本规定附件一:《武汉市主城区建筑密度分区示意图》)进行建筑规划控制,城市规划区内其他地区按密度三区进行控制。

第七条

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制度,建设单位应按《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八条

建筑工程必须按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需变更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建筑外墙色彩及材料的,应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第九条

建筑工程的实地定位放线和验线,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坐标、控制高程和红线图测放。

第十条

建筑工程竣工后___个月内,建设单位应持竣工测量图纸和相关资料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颁发规划验收合格文件。未取得规划验收合格文件的,房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证明等有关文件。

第二章

建筑间距

第十一条

居住建筑间距,按下列要求确定:

(一)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含___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密度一区内不少于建筑高度的___倍;密度二区内不少于建筑高度的___倍;密度三区内不少于建筑高度的___倍,其中在国家级开发区和东西湖、汉南、江夏、蔡甸、黄陂、新洲建制镇规划区内不少于建筑高度的___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密度一区内不少于___米,密度二区内不少于___米,密度三区内不少于___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建筑高度在___米以下的不少于___米,建筑高度在___米以上的不少于___米。

(二)建筑高度___米以上(不含___米,下同)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纵墙面与纵墙面的间距,其中___米以下部分间距按前项第1目计算,___米以上部分在密度一、二区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___倍进行递加计算,在密度三区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___倍进行递加计算,不足___米时,按___米计算;其最大间距,在密度一区内可以不超过___米,在密度二区、密度三区内可以不超过___米;

2.纵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纵墙面在南面时,不少于___米,其余情况下不少于___米;

3.山墙面与山墙面的间距,密度一区内不少于___米,密度二区、密度三区内不少于___米;

4.点式建筑的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南北向重叠面进行计算:无重叠面时最近点距离不少于___米;重叠面小于___米时,间距不少于___米;重叠面大于___米时,按本项第1目计算。

(三)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居住建筑与建筑高度___米以下的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为:

1.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第(一)项第1目计算;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的纵墙面之间间距按本款(二)项第1目计算;

2.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纵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与其南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纵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与其东西两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纵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

3.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纵墙面与其北侧的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与其南、东、西侧的高度___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

4.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建筑山墙面与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建筑山墙面之间间距,不少于___米。

在密度一区、密度二区内临城市主、次干道,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条件及城市空间景观要求布置的建筑与周边现有的永久性建筑之间间距按前款执行确有困难的,其间距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少于应退间距的___%,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十二条

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间距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___%,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十三条

居住建筑与其南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确定;与其北、东、西侧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可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___%,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第十四条

建筑间距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建筑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轴线间距计算;

(二)建筑纵墙面外挑阳台、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辅助设施部分的累加长度超过纵墙面长度二分之一的,其间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三)建筑山墙设置外挑阳台的,建筑间距按阳台外轴线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四)建筑山墙若开有卧室窗,则按建筑纵墙计算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按前款规定仍无法确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建筑之间的平均距离计算。非平行布置的建筑之间最近点的距离应不少于标准间距的___倍,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非平行布置建筑之间的角度超过60。的,则按建筑纵墙面对山墙面的规定计算建筑间距。

第十六条

建筑后退规划用地范围线按下列规定进行:

(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规划用地范围线起计算后退距离,后退距离不少于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间距的一半;

(二)在现有永久性建筑南北两侧新建居住建筑,且永久性建筑未按前项规定退够应退间距的,新建居住建筑的后退距离应在自身应退规划用地范围线间距基础上再行后退,其中:新建居住建筑在北侧时,间距不少于本规定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间距的___%;

新建居住建筑在南侧时,间距不少于本规定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间距的___%,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间距要求。

新建学校的教学用房、医院的医疗用房和其他特殊工程项目以及与其相邻的新建建筑物(含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建筑间距除应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要求外,还应在各自应退距离基础上加大___%。

第十七条

沿城市规划道路新建建筑物,其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道路等级、建筑物建设规模、使用性质等情况确定,但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高度___米以下的居住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不少于___米;

(二)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___米以下底层带商业用房的建筑物及小型公共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不少于___米;

(三)新建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高度___米以上公共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不少于___米;在密度一区、密度二区内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确有困难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少后退距离,但不得少于应退距离的___%;

(四)工业厂房、仓库、居住区管理用房等,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

(五)临城市规划道路修建的围墙、挡土墙,必须后退规划道路红线___米,其形式应美观、通透;

不临城市规划道路修建的围墙,不得超过其规划用地范围线。

在城市规划道路两侧修建建筑物,其台阶、坡道、基础、地下室、施工维护桩、雨棚等,均不得超出规划道路红线。

本条规定后退规划道路红线距离从底层凸出外墙起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凸出外墙的,按外挑部分的垂直投影线起算。

第十八条

新建建筑物退让公路、铁路、供电高压走廊、危险品库、排水走廊等,按相关规定执行。

在城市现状公共通道边新建建筑物,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邻各方关系确定建筑间距。

第三章

建筑规划设计要求

第十九条

建设用地面积___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城市重要地段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项目的设计,应进行多方案优化比较,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设计单位做出的设计方案。

第二十条

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总平面布局合理,内外交通顺畅,保证足够的绿化和开敞空间,充分考虑竖向、市政、无障碍设计、停车场(库)等因素的要求;

(二)建筑立面造型、色彩及外墙建筑装饰材料、防雨遮阳和其他外墙设施应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建筑物上的冷却塔、水箱、电梯间以及空调等设施应与建筑物整体景观相协调;

(三)建设用地内主体建筑的附属建筑,如变(配)电房、信息管线交换间、泵房、空压机房、锅炉房、烟囱、烧火廊、邻居间(道)、污水处理池、煤气调压装置等不得临城市主、次干道布置。

第二十一条

建筑设计方案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设计文件:

(一)总平面设计图。

图纸比例为1:500,必要时可采用1:1000。图上应标明现状地形、地物、指北针、规划用地范围线、规划道路线,拟建的建筑物位置、尺寸、层数,拟建的建筑物与规划用地范围线和相邻现状建筑物的关系,按制图规范要求表示的建筑物基底线、外挑线、屋顶俯视线,室内外标高,室外场地布置(含交通组织、停车泊位、绿地、建筑小品、排水坡向、化粪池、垃圾收集等),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二)建筑单体设计图。

图纸比例1:___至1:300。图纸内容包括各层平面、主要立面、剖面图;

(三)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以及必要的效果图、模型、实景三维动画等。

第二十二条

建筑设计施工图报请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时应提交下列设计文件:

(一)总平面设计施工图。

图纸比例为1:500,图上应标明用地范围及尺寸,指北针,现状地形和地物,拟建建筑物、道路及其名称,建筑物定位及其与场地四邻相互关系尺寸,拟建建筑物的层数、室内外设计标高、场地竖向设计等;

(二)建筑设计施工图。

图纸比例为1:100或按照制图规范规定的比例,图纸包括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并附有外墙建筑装饰材料、色调设计以及重要部位的装饰装修设计;

(三)全套建筑设计说明资料。

第二十三条

建筑物开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四层以上居住建筑不得设置内天井。

(二)居住建筑开口天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高度___米以下的,如开口天井仅仅用于厨、厕、梯间的通风、采光,开口宽度不少于___米;用于厅、卧室通风采光的,开口宽度不少于___米。开口天井的深度(含外挑部分)应不大于开口宽度的___倍。

2.建筑高度___米以上的,如开口天井仅用于厨、厕、梯间通风、采光的,开口宽度不少于___米;用于厅、卧室通风采光的,开口宽度不少于___米。开口天井的深度(含外挑部分)应不大于开口宽度的___倍。

3.开口天井内不得设置挑阳台、梯平台等影响采光、通风的设施。

(三)U型、Π型居住建筑,开口宽度应不小于其深度。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用有关术语的含义:

(一)“重叠面“,是指在点式建筑间距的计算中,点式建筑之间在南北方向上重叠部分在东西方向垂直平面上形成的投影面。

(二)“建筑间距“,是指建筑物外墙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本规定中的建筑间距,特指在综合日照、通风、视线、空间和环境等因素后,所规定的建筑物之间按外墙轴线计算的最小水平距离。

(三)“外墙轴线“,是指建筑外围的墙中或柱中轴线,用点划线表示。

(四)“规划用地范围线“,是指相邻不同权属地块之间的权属分界线。

(五)“定位放线、验线“,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划定的红线图,对建筑物的主轴控制点进行实地测放,并在建筑物施工至正负零时进行检核,以对建筑物的位置、基底形状及尺寸进行规划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个人修建私有住宅的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篇3: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为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明确城市空间特色的组成, 指导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 强化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审批的结合, 全面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由武汉市规划局组织, 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及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 针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构成、规划控制及管理实施进行了研究。

2 城市空间特色理论构建

(1) “城市空间特色”主要是指城市特色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 它是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城市特色的主体。不仅包括城市特有的自然山水条件, 以及历史文化遗存, 同时在城市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 空间特色也是可以被重塑和创造的。

(2) 城市空间特色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地域性, 并可以形态、功能、美学、认知、社会和时间六个维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作为研究城市空间特色的视角, 我们将六个维度的内容落实到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当中。

(3) 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需要有一定的标准衡量和检验, 一方面通过评价城市空间特色的现状,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相关建设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 也为评价城市特色空间设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主要分为:评价本体 (空间) 是否具有形成特色的条件、评价认知主体 (人) 的认知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评价本体 (空间) 与认知主体 (人) 之间的认知途径是否通畅这三个方面。

3 武汉城市空间特色专题研究

3.1 武汉城市禀赋-资源解析

一个城市特殊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和功能定位, 造就了它今时今日的整体空间格局, 我们将这些称为“城市特色禀赋”。城市特色禀赋落影在空间上, 造就了“城市空间特色资源”。“城市空间特色”就是通过这些“城市空间特色资源”表现出来的。

武汉城市禀赋——资源解析主要从城市的自然禀赋、城市的历史禀赋、城市的功能禀赋三个方面提取武汉城市空间特色资源。通过查阅资料及调查分析, 总结出了以“江、河、湖、田”为主要地形地貌要素的自然禀赋;以“盘龙城、古琴台、黄鹤楼、汉正街、江汉路”等典型历史空间为代表的各时期武汉的历史禀赋;以“工业基地、科教基地、交通枢纽、商贸金融中心”为主导城市功能的功能禀赋。

3.2 基于不同对象的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公众认知调查研究

因为不同对象对“城市空间特色”有着不同认识和不同需求, 所以将调研对象进行划分, 主要分为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我们在武汉市主城区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咨询的方法, 发放问卷1455份。后期通过“审查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三个阶段,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 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及解读。

通过本次公众认知调研, 可以了解市民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直接认识和潜在价值取向。这不仅使我们对公众有关城市空间特色的各方面态度和倾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也为城市规划的具体管理提供了很多参考依据。

3.3 历次相关规划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研究

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研究主要从时间、功能、形态等维度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进行了剖析, 突出了城市空间特色的历史性, 分别从对城市功能结构特色、自然景观特色和对历史文化特色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4 武汉城市空间特色提炼

我们在基于上述对武汉城市空间大量详细的专题研究之后, 在空间特色的总体定性的指导下, 展开了武汉特色空间特色分层定位研究, 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用地进行分区分级研究。基于武汉市在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划定的各规划编制单元, 找到各个规划编制单元中的空间特色禀赋, 对应自然特色资源、历史特色资源、现代特色资源三类。将这些特色资源叠加, 落实在城市空间上。

由于特色资源较多, 且分布较为广泛, 为突出重点, 加强管理, 我们仿照地价分区等空间分区方法, 通过前面提到的评价体系, 对各个规划编制单元的空间特色逐一评价, 结合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公众认知调查研究的成果, 对各个特色资源赋予权重, 计算各规划编制单元的特色资源总得分, 根据得分, 从高到低划定出六个分区层级。这样的层级划分, 鲜明的反应了武汉市各片区空间特色的重要性及代表性。

5 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

在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分层定位研究确定的六级空间特色区域基础上, 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研究, 共选取空间特色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能够鲜明表现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的分区共计47片, 并将这47片, 根据其特色重要性, 划分为3个层级, 即一级空间特色分区、二级空间特色分区、三级空间特色分区。一级空间特色分区在空间特色展示上具有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二级空间特色分区代表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特色水平;三级空间特色分区指具有一定地域标识意义的特色区域。

在进一步对空间特色分区的研究中, 结合各特色分区内的特色要素分布情况, 按照“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特色要素充分展现、特色要素差异展现”的原则, 在一级空间特色分区及二级空间特色分区内, 控制特色要素及周边区域为特色意图区。特色意图区是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管理及城市设计重点区域。

6 武汉市特色意图区规划管理建议

6.1 规划编制

(1) 结合武汉市新的总规修编的完成, 展开《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等专项基础研究, 该阶段研究成果作为武汉市即将开展的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期技术支撑。

(2) 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根据需要对二级以上空间特色分区编制专项城市设计;或在控规的编制中进行城市设计专项研究;特色意图区应在控规细则编制之前, 开展专项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设计成果应纳入后续控规细则中。

(3)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应当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规划条件下对具体的方案设计提出要求, 充分展现“特色意图区”的景观特色。

(4) 对于规划编制组织, 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采用市场化运作招投标的方式, 无论是企业化的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 还是境内外的私营设计事务所, 都可以成为编制机构。招标成果完成后, 由具有相应城市规划资质的本地规划机构进行城市设计成果的深化工作, 制定开发控制以及设计控制的各种依据, 提供面向管理为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成果整合。

6.2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 人工要素的规划要求

城市轮廓线、总体形象和地方标志物的规划控制要求。

有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形态、体量、风格、色彩、材质等特点及其主要建筑群组合方式和类型等规划控制要求。

视廊、视点、视域等视线组织与控制要求。

主要城市轴线、空间界面、围合及空间形象的控制要求。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相邻建筑物的规划控制要求, 车行、人行空间特色营造的规划控制要求。

雕塑、小品的形式、色彩、材质等规划控制要求。

夜景灯光的规划控制要求。

(2) 自然要素的规划要求

风景名胜区、山体湖泊及周边需控制地段的规划控制要求。

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及周边需控制地段的规划控制要求。

(3) 历史文化要素的规划要求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的规划保护要求及周边建设控制的地带的规划控制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及空间的规划及相关保护要求。

规划设计条件中涉及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内容进行修改的, 应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 报市政府审批后, 方可作为用地审批的依据。对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中具有实施弹性要求的指导性控制内容, 可作为设计参考性技术文件。

6.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对特色意图区内报建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满足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所在重要地段整体城市设计要求、日照分析、交通组织与评估等方面进行规划咨询, 建立项目审查准入门槛。

6.4 技术保障

增强建设工程管理阶段前期技术咨询, 对特色意图区内报建方案的空间结构与布局、建筑形态、建筑色彩等方面进行专家咨询审议, 并采用三维仿真技术, 对特色意图区内的报建项目进行模拟分析, 作为建筑方案审批的技术参考依据。

摘要:城市空间特色是城市特色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 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证分析结合理论探索的研究方法, 重点解决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是什么”、“在哪里”的问题, 并注重特色研究与控制及管理实施的结合, 强化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篇4:武汉市城市气温特征分析

关键词:武汉市;城市气温;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55

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改革与发展,城市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负荷,不断加重城市的环境负担。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急剧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城市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气候变化、防灾减灾、低碳环保等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

1.资料与方法

本文用到的资料主要有武汉市国家气象站1961-2010年5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观测时间为1、4、7、10月,观测时次为北京时间02、08、14和20h。观测资料来源于湖北省历史资料数据库,文中所有采用的资料观测采集和处理均按气象观测技术规范进行,并对国家站资料分别统计日、月、年平均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逐年值进行分析比较。

文中对气温变量的处理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其中对气候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

用xi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个气候变量,用ti表示xi所对应的时间,建立xi与t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该公式中,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a和b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对观测数据 及其对应的时间 ,回归系数和回归常数a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为

回归系数b的符号为正,即当b>0时,说明随时间T的增加X呈上升趋势;当b的符号为负,即b<0时,说明随时间t的增加x呈下降趋势。B值的大小反映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即表示上升或下降的倾向程度。

2.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首先对武汉市50年气温平均状况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武汉市近50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大气温趋势基本相同,变化不大,其中平均气温与最低气温比较接近,而最高气温远高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三项数据稍有增高趋势,但不明显。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8.6。C,出现在2007年,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为15.4。C;最高气温最高值为39.6。C,出现在2003年,最高气温最低值为35.4。C,出现在1987年;最低气温最高值为15.4。C,出现在2007年,最低气温最低值为11.4。C,出现在1969年。

武汉市50年夏季(6、7、8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夏季(6、7、8月)最高气温最高值为33.9。C(1961年),最低值为29.3。C(1981年);从图2可以看出,武汉夏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趋势基本相同,变化不大,三种气温的差异不大,但是其差值较春季相比较小,三项要素规律性较好,随年代变化不大。

图3为秋季(9、10、1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图显示武汉市秋季平均气温最高值33.9。C(1961年),最低值29.3。C(1981年);从图3中可以看出,武汉市秋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大气温趋势基本相同,变化不大,三种气温的差异不大,即最低与平均、平均与最高差异相当,规律性较好,同时三项数据随年代变化不大。

3.气温变化趋势

从武汉市全年及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三要素在全年和四个季节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冬、春季节较夏、秋季节增加趋势更为显著,春季增加最明显的是最高气温,其变化趋势是0.39/10a,夏季平均氣温虽然增加不明显,仅仅为0.02/10a,但是其最高气温增加趋势是0.2/10a,秋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增加趋势比较接近,冬季的平均气温增加趋势为0.35/10a,其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最应引起关注,已经高达0.49/10a,全年而言,最低气温增加趋势尤其明显为0.62/10a,最高气温其次为0.41,平均气温增加并不明显。

4.结束语

随着气温的差异比地表温度的差异小,而且这种温度差异随季节和天气条件有所变化;不同下垫面上气温(地表温度)的差异在日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上都有反映,以日平均和极端最高气温(地表温度)差异最明显;其中, 夏季宽阔而少树的街道和广场温度显著偏高,昼夜温差大;而以绿色植物为下垫面或树荫遮蔽下的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小。

参考文献

篇5: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

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受传统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经济发展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近现代开始,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介入,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从自由发展走向有目标的规划引导,并体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胳。

1三镇格局的形成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武汉三镇中,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一是东汉末年“戴监军筑,黄祖所守”的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北);二是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江夏山)筑的夏口城。却月城周围一里八十步;夏口城周围二三里,两城隔江相峙。

也正是在三国时期,武昌、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后武昌城于唐敬宗宝历初年改筑砖城,明洪武四年再次扩建,城区基本定型。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元、明、清时期,武昌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

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明末汉阳通判袁焻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全长十一二里,汉口城区得以扩大。

清末,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纷纷侵入中国。1850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商船开进汉口港,武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武汉开埠后,英、俄、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进一步带动了汉口城区的扩大及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至上世纪初,汉口城区规模已超过武昌、汉阳,城市发育成熟,并与武昌、汉阳两城呈“三镇鼎立”之势。

2三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差异

历史上,武汉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联结而成,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其中武昌、汉阳两城主要依据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采用“方城直街、城外延厢,以形寓意、礼乐和谐”的布局方式。城址选择重视对城区周围自然环境的探察,追求山环水绕的形胜境界,其城垣发育较好,且依据地形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城内道路多呈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并有南北和东西通向城门的主街。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整体感较强,主要政治、文化类建筑具有明显的轴线配置关系。城市中心形成“十”字或“丁”字形街口,并作为衙署、钟鼓楼、市楼或学宫等官方建筑的布局场所。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地方,沿街主要布置牌楼亭阁、寺观庙宇、商肆店铺、大族府第等,平民住宅多位于街道背面的闾巷之中,城隅僻地还有农地、园圃、山林、川泉及教场等。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武昌、汉阳城垣以外,在主要城门和临江的水运码头地段,还形成以商肆、码头、手工作坊和民宅为主体的水旱关厢地区,其空间结构较为散乱。

与武昌、汉阳中国封建城市典型的空间布局形态相比较,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具有独特性。如前所述,汉口的发展主要是作为水运码头和商业市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其空间结构形态有如下特性:

(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

(2)城市扩展主要沿通往水运码头的道路逐层向外扩展,并随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与“路”相垂直,与江河走势相呼应(平行)的商业街道。通往码头的多为“路”(交通运输功能),平行河岸的则为“街”(商业生活功能)(图4)。

(3)与武昌、汉阳“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方式相比较,汉口“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城市空间特征更为明显。并且,由于城市的扩张比较迅速,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发育极不完善,如缺乏有规划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作为城市中心的政治文化空间,没有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4)1858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城市向半殖民化方向发展。沿江一带,特别是租界区形成了联排式住宅与街道相结合的居住区组织方式。如洞庭街和青岛路一带的“里分”,就突出反映了此种特征。

二、近现代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

从今天来看,武汉市保持“三镇鼎立”的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对城市发展更为有利。但城市的自身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武汉市由解放初期约30万人口、“三镇鼎立”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至现在将近400万人口的集中型特大城市,其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49~1954年的整体化空间构想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解放初期,武汉市被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直辖市。武汉三镇在行政上隶属为一个整体,但城市发展仍是三镇独立。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武汉城市用地扩展很快。其中工业用地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原因。“一五”时期,武汉被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城市布局主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发展和自然条件,先后在武昌开辟了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主的青山工业区,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主的中北路工业区,以武汉锅炉厂为主的石牌岭工业区以及以建材工业为主的白沙洲工业区;在汉口开辟了以轻、化工为主的唐家墩工业区,以肉类联合加工为主的堤角工业区;在汉阳开辟了以地方机械为主的庙山工业区,由此搭建了武汉大工业城市的基本构架。

真正对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和汉水桥,它们在交通和城市用地上进一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此期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的主要构想是:试图用欧洲式的城市轴线和广场系统来统一武汉三镇,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如1954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就集中反映了此种构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由现在的洪山广场经汉阳门过长江穿汉阳南岸嘴直至汉口中山公园和武汉展览馆,开辟一条贯穿武汉三镇的城市主轴线,将武汉三镇空间连为一体。除此之外,在武昌徐东路和杨园一带另辟有通向江边的城市次轴线,整个武汉城区共规划有大小城市广场近20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群和城市轴线体系。

这种在欧式的形体规划思想指导下的一体化城市空间构想,由于忽视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忽略了武汉三镇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上的差异,最终未能得以实现,但它提出的整体化城市空间系统构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并且也正是由于此次规划才给今天的武汉市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广场,如洪山广场、红楼广场和武汉展览馆广场。

21959~1978年的拼贴状扩展

1958年后,国家建设的重点放在内地八省一市的“大三线”地区,武汉市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同类城市一样,因没有得到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城市发展相当缓慢,城市功能单一,结构失调,基础设施虽经多年建设仍很落后。

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依托地方工业,陆续兴建了以机电为主的关山工业区;以纺织、机械为主的七里庙、唐家墩工业区;以机械为主的鹦鹉洲工业区。同时青山工业区向武东地区发展,并且在远离市区约30km的葛店,开辟了以

化工为主的葛店工业区。在此期间,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展主要受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时间序列上,也表现在空间序列上。其用地扩展基本上围绕汉口、汉阳、武昌、青山四个核心逐步向外扩张。由于没有考虑到生活居住空间的需要,城市内部的建设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三镇之间规模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其中汉阳扩展较小;汉口向东北部、西部扩展较大;武昌扩展最大,一方面沿原有核心区向东部大规模扩展,另一方面青山工业区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此期城市用地扩展没有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依托,也没有明确的城市空间规划作指导,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不够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征不明确。由1959年和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可以看出:此期间武汉市城市发展既放弃了欧洲式的整体化空间构想,也没有遵循三镇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自然环境特征,基本上表现为填空补齐的方块状拼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比较松散零乱,尤其反映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不成系统,各自为政,随意性很强。

31987年以后的多中心组团式规划构想

如前所述,解放后武汉市城市发展是以建设生产性的大工业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忽视了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因而反过来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事实上,历史上的武汉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建国初期,武汉市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约50%,当然这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背景下的相对发达。因此,解放后随着第二产业的崛起,第三产业比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必然的。但是,建国后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时间里,武汉市第三产业比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其中从业人员比重降低约25%,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低约20%.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5月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放“两通”(交通和流通),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如1987年武汉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初步提出了城区外围中环线的建设,并在中心城外周布局了阳逻、吴家山、沌口、花山等卫星城镇。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按照建设开放型、多功能、投资环境好、生活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

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城市地区规划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在城市地区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以外围7个重点镇和4个区(县)城关镇为卫星城的圈层状城镇布局结构。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三、结语

篇6:武汉大学城市规划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的城市中居住区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_________________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________________的疏解。

3、霍华德的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部分。

4、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___________计划改变了巴黎的面貌,为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建设确立了规范,成为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

5、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其战略目标在____________上加以规划落实具体化。

6、在城市规划当中,居住区边缘与机场跑道近端的距离不得小于________公里。

7、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的控制_____________和实施_______________而编制的详细规划。

8、一般认为城市干道恰当的间距为__________米,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_____米km/km2。

二、简答题:(共六小题,共70分)

1、简述名城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10分)

2、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10分)

3、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前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10分)

4、绘制意大利圣马可广场平面,并进行简要分析。(20分)

5、《周礼.考工记》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是什么?并根据其思想绘制草图并进行说明。(10分)

6、查处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2006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理论 科目代码:363

一、填空题(共7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5分)

1、城市规划管理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使用强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指标来控制。

3、管线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450年的《论建筑》的作者是:_________时期的建筑师________________。

5、总体规划的图纸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雅典宪章制定了一个_____________它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_________

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7、《考工记》记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道路宽度有等级。

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题13分 共65分)

1、建筑间距受哪几个因素制约?

2、绘制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平面并简述其特点。

3、绘制意大利安农其阿广场平面并简述其特点。

4、简述荆州古城位置变化的历史。

5、简述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特点。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以北京为例论述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

2、以武汉为例谈谈城市形态与河流的关系。(2、3题任选1题)

3、谈谈城市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07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理论 科目代码:648

一、填空题(共7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5分)

1、城市规模包括两部分内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大部分城市道路按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划分。城市排水制度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3、1933年,__________会议的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城市关系。

4、南朝都城________位于今天的_______。

5、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地段称为_______,宋代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段称为_______。

6、为了缓解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1942年,沙里宁在____________著作中提出了_________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布局理论。

7、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空间景观的形态构成的五大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题13分 共65分)

1、简述《周礼.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型制的影响。

2、简述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并绘出模型图。

3、简述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4、绘制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简图,并对其布局及风格特征进行说明。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内容。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提出中国社会持续存在的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城市空间分异现象的看法。

2、论述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08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理论(A卷)科目代码:650

一、辨析与填空题(共7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5分)

1、城市干道恰当的间距为______米,相应的城市干道网密度为______。

2、城市取水点上游______米以内不得有________排入。

3、容积率是_____与_____之比,住宅建筑毛密度是_____与_____之比。

4、平江,是历史上______时期,_______城的名称。

5、清代平遥及太谷城市_______的中心,清代景德镇是 ______中心城市。

6、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是_________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_________的法定依据。

7、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有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题15分 共75分)

1、简述柯布西埃的城市规划观点及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2、简述简.雅各布斯1961年发表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主要观点及思想。

3、绘制历史中西安附近都城位置变迁图,并简述都城与环境的关系及各都城之间的位置关系。

4、绘制意大利罗马波波罗广场平面简图,并对其城市设计思想及美学观。

5、简述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论述城市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论述气候条件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2009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理论(A卷)科目代码:64

4一、解释与填空题(共7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5分)

1、热岛效应

2、城市用低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

3、日照量的标准包括_____和_____。

4、美国学者______的《城市意象》认为,界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_______的构成要素。

5、咸阳位于今天的_______市,是历史上______的都城。

6、中国古代的城市居住区称______,宋代以后城市中的市有多种形式,西南地区称________。

7、城市防灾规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题15分 共75分)

1、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内容。

2、绘制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平面简图,简述其规划布局特点及空间效果。

3、论述法国拿破仑第三执政时期巴黎城市改建的目的及意义。

4、简述城市地质条件对城市布局及城市建设的影响。

5、你认为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论述城市轴线在城市空间组织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2、论述泉州宋元时期繁荣发展以及明代以后衰败的原因。

2010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理论(A卷)科目代码:646

一、填空题与名词解释(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

1、维特努威的论文集《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在城市建设上,对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精辟的见解。

2、南宋都城为______,也即是今天的______。

3、法国人柯布西埃在1925年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将_________思想大胆地带入了城市规划。

4、住宅建筑紧密度以及容积率

5、水文地质条件

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题12分 共60分)

1、简述城市对外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2、简述中国古代城市中塔、阁楼在城市中的布局及其作用,举例并绘制简图说明。

3、绘制古罗马共和广场的平面布局简图,简述广场空间特征及广场群设计设法。

4、简述巴洛克时期的园林布局及园林景观特征。

5、城市应该采取哪些防洪设施。

三、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

1、论述自然气候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举例并绘制简图说明。

2、对比印度昌迪加尔城的规划及今天中国大城市的某些规划设计、城市建设,谈谈有哪些值得今后借鉴的经验及教训。

2011年的就只能是我的回忆版了,记得不是太清楚。难度不大,填空题考了地下管线的顺序、简.雅各布斯的著作名其他的以前考过了好像是。

简答题广场图考的安农齐阿广场、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观点的比较、城市步行交通等。

论述题我记得比较清楚,第一个是中国城市发展和西方发展模式的比较;第二个是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个人觉得答题时尽量多写点,以示真诚。

推荐阅读: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 武汉大学2013考研复试分数线

武汉大学(2004-2012年)各专业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以及录取比例 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上一篇:环保设备运行管理规定下一篇:难忘的第一次滑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