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规划局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武汉市规划局范文

武汉规划局发言材料

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建设有序发展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进入‚十二五‛,武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全面推进‘主城+新城组群(1+6)’城市格局‛和‚实现工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武汉城乡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由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转变、城镇发展由主城外拓向都市发展区一体化发展的转变、城市交通由传统的混合慢速模式向新的大容量快速交通主导模式转变,这一系列转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城市各项建设的协调性和不同阶段下城乡规划的前瞻性。

为此,按照《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省住建厅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依据国务院批复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由武汉市政府组织,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开展了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职能,引导城乡建设有序发展。

一、优化编制体系,突出实施型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是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环节。《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2011年3月3日,

住建部下发《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城市、县、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11年9月底前按法定程序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保证‘十二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任务的及时有效落实‛。

按照要求,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原有‚1+6+1‛导控型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的实施型规划的建设,逐步形成 ‚二段五层次、主干加专项‛规划编制体系。其中,二段即‚导控型规划+实施型规划‛,也就是主干规划体系;五层次,即导控型规划三个层次,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规导则;实施型规划两个层次,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行动规划体系,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的动态实施。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构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规划‛实施型规划体系,有利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体系下,以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将总规的长远目标分解成不同阶段实施的具体目标,统筹和策划城市近期重大建设项目,对城市近期建设提供具体引导和有效控制,促进总规分阶段滚动实施。

2、加强与“十二五”规划协同,搭建宏观调控城乡发展的“双平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统一调配财政资源,引导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决策行动在投资方向上的协同;近期建设规划统一调配空间资源,引导各项投资在空间上的协同,共同构建统筹协

调各项城镇建设行为的‚双平台‛,形成政府决策和规划导向的强大合力。

3、结合各区域发展需求,发挥城乡规划统筹区域发展的抓手作用。遵循全市一盘棋的工作原则,以空间为平台,协调各个区域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设施环境等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体现城乡规划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强与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协调,密切城市圈各城市发展的对接,实质性推进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进程。

4、强化规划部门主动策划能力,充分发挥规划的主动实施作用。按照‚城市经营‛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立规划建设动态评估机制,主动作为,针对性地策划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引导城市土地资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弥补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可有效地将城乡规划的无形价值转化为城镇建设的有形财富,实现规划的主动实施。

二、近期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

近期建设规划侧重于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其编制主要通过明确近期空间发展战略、重点地区和重大建设项目, 强化对土地储备供应、城市投融资、环境保护等各类建设计划的空间统筹和综合调控,引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全社会各个主体的决策和行动,实现投资方向上的协同,从而引导城乡建设有序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突出近期战略导向,确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三大中心、三个武汉‛总体目标,规划进一步确定了‚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筑两型社会示范城市、创建民生幸福宜居城市‛的城乡建设目标。即,全面提升武汉在国家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全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强化生态框架保护、提升综合环境治理水平和低碳、高效的设施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设施均等、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

2、发挥空间统筹作用,构建“1+6”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1‛即主城区,重点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改造,加快推进王家墩商务区和四新、杨春湖、鲁巷城市副中心建设,差异化发展商务、会展、高铁经济和科技服务等功能,形成中国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是指在主城周边六个发展轴向上,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建设6个新城,是未来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着重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步伐,积极引导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积极打造新城中心,引导主城人口疏解。

3、加强区域交通与市内交通联系,促进城乡交通无缝衔接。加快构建‚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干道系统,强化‚四环十八射‛道路网络格局,重点解决过江交通,2015年公路跨长江通道10座、汉江通道9座,构筑都市发展区一体化路网系统。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轨道交通建设,2015年将建11条城市及新城轨道交通

线路,总长349公里,公交出行比例大于35%。同时,进一步强化主城与6个新城组群之间交通,使新城中心与主城之间的车行距离不超过30分钟、公共客运出行距离不超过50分钟。

4、实施“两线三区”空间导控机制,提升城市发展持久力。按照‚大发展+大生态‛的思路,明确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生态底线‚二线‛,以及集中发展区、弹性过渡区、生态底线区‚三区‛,并提出相应的分区发展指引和生态管控政策。城市增长边界内是‚大发展‛区域,建设用地指标、工业园区、新城中心、轨道交通及重大基础设施向增长边界内集中。城市增长边界外是‚大生态‛保护区域,其空间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的功能化、法定化及开发保护的同步化。

5、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推行更高水平的城乡统筹建设。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思路,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引导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业倾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农林牧渔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中心镇和一般镇为基础,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邮政等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

以近期建设规划引导城乡建设是武汉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

重要举措。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和实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规划编制工作的汇报,广泛征求各区、各部门,以及国际、国内专家和市民意见。2011年11月1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以武政“2011”79号文批复了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该规划是‚‘十二五’期间统筹各类城乡建设实施、指导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指导,重点强化实施型规划的编制工作,主动作为,全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

一是强化对年度建设的引导,滚动开展年度计划和白皮书的制定工作。在编制完成《武汉市城乡规划建设蓝皮书》、《武汉市交通发展蓝皮书》、《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武汉市规划实施蓝皮书》的基础上,编制并发布了《武汉市城乡规划白皮书》,形成武汉市统一权威的规划实施评价平台。进一步细化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年度安排,开展了《武汉市2012年年度实施规划》的制定工作,综合协调城市各类建设计划,明确了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和促进了各项建设有序开展。同时,市规划局还积极构建市区两级的实施规划编制体系,指导各区开展区级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报告的编制工作,逐级分解落实全市年度建设设施安排。

二是加强与市属相关部门合作,共同组织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编制了《武汉市生态框架保护规划》、《武汉市农业生态区‚五线‛划定规划》等规划,制订了《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奠定了武汉市未来十年‚大发展+

大生态‛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格局。积极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开展了《武汉市新时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武汉市绿道系统实施规划》等规划,保障了城市公共交通和快速网络建设,为改善城市交通出行奠定基础。积极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编制了《武汉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武汉市社区公共用房布局规划》、《武汉市商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等规划,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体系和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是促进城市功能的提升,主动开展重要功能区规划策划工作。强化‚四大工业板块‛战略的实施,完成《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东西湖暨吴家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等规划,全面落实工业倍增计划,推进了武汉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针对开发热点和重点区域,积极开展《汉正街地区发展振兴规划》、《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武汉长江大道沿线城市设计》等规划,谋划区域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为保障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编制了《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保障规划》、《市民之家规划方案设计》、《新港长江航运中心规划方案设计》等规划,确保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近期建设规划的机制保障

近期建设规划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编制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其

对城乡建设发展引导的实施效果。为此,我局在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审批后,拟将进一步完善实施型规划体系建设,构建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动态规划评估、信息发布、项目审批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滚动编制年度实施计划机制。将近期建设规划发展目标、建设规模、重点项目分解到年度,落实到责任部门,以有效指导每年城镇建设实施,促进总体规划的实施。

二是建立年度规划白皮书发布机制。对近期建设规划落实情况和年度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加强规划的动态监控、评估、反馈和调整,实现规划的跟踪管理,提高规划的社会认知度。

三是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绿色通道”机制。成立服务重大项目的管理部门,对于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和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确保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

四是建立近期建设信息管理机制。在规划管理‚一张图‛的基础上,全面收集规划实施的各项信息,形成网络信息反馈平台,作为下一轮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各部门专业计划制定的依据和参考。

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必将进一步加强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实施型规划体系的建设,使之成为政府调控城市经济、引导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概要

一、“十一五”回顾总结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实施“十一五”规划积累的宝贵经验

——解放思想,不谢探索特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

——发挥优势,努力推动武汉跨越式发展

——改革创新,用于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

——民生为本,着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6)“十二五”时期需要完成的八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改革创新

城乡统筹

居民收入

城市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

(7)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把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

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8)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9)着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10)加快发展服务业

(11)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12)积极扩大内需

(13)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14)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

(15)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1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

(17)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8)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9)完善城乡共建、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20)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1)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22)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23)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2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5)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26)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与生态建设

(27)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

(28)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29)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30)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31)改善城市国际化条件

(32)加强对内开放合作

八、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3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34)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35)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九、加强社会建设,构筑人民幸福城市

(36)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7)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8)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9)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40)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4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4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4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5)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6)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49)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50)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环境

社会保障

收入

浏览一下一年一度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在新的一年当中,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实现某一目标。这个指标看上去“很美”,如果每年一度大家都能享受到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的实惠,那“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的速度应当是相当地快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却又感到口袋里的钱并没像指标承诺的那样如期增加,这是不是“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永无止境”的一种感觉呢?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心理因素,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所谓可居民支配收入,用理论术语来讲,就是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后的收入;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居民家庭或个人收入当中扣除了相应税费之后的余额。换言之,就是可以直接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那部分收入。

从经济学原理上讲,一国的生产总值代表着总产品,而收入代表着人们所得,生产总值越大,所得也应该越多,但实际上,二者并不能全等(注:这里不去分析经济学当中总产品等于总收入那个恒等式,因为那个恒等关系对百姓而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在分配环节要进行必要的扣除,这种扣除是社会正常运行之必需,也是社会发展之必需。

故此,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首先是要尽可能缩短总产品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这个距离越小,说明被扣除的部分使用效率越高,也就是政府的效率很高,真正做到了“为民谋利”。

政府站在发展经济角度,追求一定的GDP增长速度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蛋糕”大了,切给老百姓的那部分才可能多。但是,“蛋糕”如何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GDP增长速度很快,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得比较慢,这个增长速度的实际意义就打了折扣。

在收入当中,还有名义收入与实际上入之分。所谓名义收入就是可见的货币收入,而实际收入是指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之后的收入,也就是收入包含的实际购买力,拿到这笔钱之后能卖多少商品,能得到多少服务,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这钱是耐用还是不耐用。

在一年当中,如果收入增加了不少,但物价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此时,真正的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没增加甚至是负增长。因此,提高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稳定物价、稳定币值。

收入分配,总量与结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如果一定时期当中,可支配收入的总量增加很快,但这个总量是向着高收入群体倾斜的,这个增长速度就很容易迷惑人,因为我们看到的数字都是“平均值”,只有收入结构比较合理,这个可支配收入才能使最需要增加收入的那部分社会群体得到实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府在做大“蛋糕”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这种能力连整个世界都不可小视,即便是在遇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依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七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构造一个合理的分配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所导致的。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可以直接控制所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完全变了,政府可以直接控制收入的群体,只是吃“财政饭”的,也就是政府可以通过左右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来影响这部分人的可支配收入,对于其他的群体,只能间接的加以影响。更为麻烦的是,一些带着“国字号”的垄断群体以“劫贫济富”的方式来获得垄断高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要“一碗水端平”,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量。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其中的强调了要“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着实令人感到高兴。

温家宝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一是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特别要抓紧解决农民和农民工两个群体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二是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是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我们期望在新的一个年代里,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老百姓口袋里的可支配收入能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商业重组

第三篇:武汉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市定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现将《武汉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规范》,努力推进各项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四日

武汉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几年来,我市职能管理部门认真做好全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工作,促进了定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较好地为广大车主提供了服务。现结合我市本行业现状和发展需要,提出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2008年末,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84万多辆,其中各种汽车55万辆,摩托车27万辆,其它车辆1万余辆。自2005年以来,全市每年新增汽车均在5万辆以上,且以小轿车居多。

目前,我市具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为武汉鑫汇公司、武钢金资公司。两家企业每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在5000辆左右。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一)上门回收。两家企业依据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提供的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名册,或企业的客户资源,逐户登门联系车主,参照当时的废钢铁交易价格商议回收价格。

(二)办理手续。在确定回收报废车辆后,企业派专人出具《报废车回收证明单》,到养路费征收、车管所等部门为车主办理相关销户手续,提供报废车辆回收工作的全程服务。

(三)依规拆解。在取得车管所注销证明单后,在企业定点拆解场,或车管所同意的场地并派员现场监督下,企业对回收的报废车辆进行拆解,重点对“五大总成”进行破坏性销毁,现场摄录像作为资料,刻录光盘,以备检查,严格防止“五大总成”的外流。

(四)协助兑现补贴政策。两家企业对本企业回收的符合补贴政策的报废汽车,依据车管所提供的名册及单车信息查询表的信息资料,联系车主索取《报废车回收证明单》(第三联)、车辆销户证明等相关资料,帮助车主申报政策补贴。

二、发展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市场,有序发展的原则,积极促进我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宣传,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做好服务,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

根据我市报废汽车量、回收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2009—2013年间,我市规划新设立2—3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今年以执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为重点,从促进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提档升级出发,采取“先规范,再增量”,“先试点,后推行”的方式,提高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以贯彻落实《拆解规范》为契机,引导和督促现有企业加大投入,以强制标准为要素,提高企业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引导现有回收拆解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公司内部的市场资源调配、回收价格统筹、资金运作核算、人员统一管理、公司与分支机构间规范营运和监管等方面的完善运行机制,把实体做实,实现规范管理,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三)合理布局拆解场点,在《武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实施或今后的修订中,继续坚持新设报废汽车拆解场点必须遵循《拆解规范》要求,设置区域在我市中环线至外环线附近;现有拆解场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逐步创造条件予以搬迁。

(四)逐步探索我市报废汽车回用件的开发、销售、利用工作,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盈利空间。

(五)注重培育引导有良好条件的企业进入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依据《公司法》、《拆解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发挥其资金、技术、人才及营销网络等优势,适时直接引进到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或进入该行业实施参股增资、兼并重组等项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六)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完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营造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第四篇:武汉市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做好烟草专卖零售许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关于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目的

通过对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我市卷烟零售户的总量和分布密度,从而达到对卷烟零售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公平公正、高效便民和满足消费的原则,对烟草专卖零售点进行合理布局,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卷烟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卷烟零售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目的。

三、法律法规依据及有关规定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条、第五条、第十六条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一条

(四)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烟草专卖局2号令)

(五) 《湖北省卷烟市场管理若干规定》第五条

四、基本原则

(一) 合法合理,公平公开

制定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与法律法规相统一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公开进行听证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标准条

1件,在社会上予以公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二) 优化布局,服务社会

依据我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市场投放卷烟数量等因素,参考其它同类城市的标准,从方便消费者购买卷烟的角度,制定合理布局具体标准,达到合理配置市场资源,逐步优化零售点布局,防止无序竞争,提高卷烟零售户获利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标。

五、基本目标

通过对已取得零售许可证的经营户加强日常管理,加大查处违规经营力度,采用诚信等级评价、自然退出和违规淘汰等方式降低现有零售点不合理布局的比重;对新申办卷烟零售许可证的经营户严格按合理布局规划审批等措施,使我市的卷烟零售点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六、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申办条件

申领或重新申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卷烟零售经营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以房产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为审核依据。

(二) 有与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相适应的资金。用于卷烟经营的资金,非个体经济性质的经营户每月应不低于20000元,城区个体经营户每月应不低于5000元,郊区个体经营户每月应不低于3000元。持《武汉市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申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可在上述资金要求上降低20%标准。

(三)符合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的要求。

1、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乡镇以上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卷烟零售点的间距100米左右;主要道路单侧零售点的间距100米左右;步行街、商业街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段,零售点的间距60米左右,300米以内不得超过5户,同一地址、门牌号内只能有1个零售点。持《武汉市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申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可在上

述间距要求上降低20%标准。

2、郊区零售点以乡镇、自然村、湾人口数的2.2‰核定零售点总量,原则上按每500人设1个零售点的原则办理(人口数不足500人的按500人计算),零售点之间保持适当距离,按照受理时间先后核发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3、高等院校、军队大院、各类封闭住宅小区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内,可按每1000人设立1个零售点的原则办理。

4、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候车场范围内零售点间距25米左右。

5、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一点一证的原则办理,不受合理化布局规定的限制。

⑴ 星级宾馆、饭店;

⑵ 酒楼、餐馆、度假村、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等相对封闭、以满足停留在设施内特定顾客消费的经营场所;

⑶ 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场、超市、购物中心; ⑷ 连锁经营的商业企业。

6、综合性商贸城、以出租柜台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大型商场,原则上不超过5个零售点。

(四) 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设立卷烟零售点:

(一) 中小学校、幼儿园、儿童娱乐场所内部及门前50米内;

(二) 自动售货柜、机;

(三) 流动摊、点、车、棚;

(四) 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烟火的地域或经营化学危险品的经营场所;

(五) 与食杂、食品、饮食、娱乐等服务行业无关的经营场所,原则上不予设置卷烟零售点。

八、实施措施

(一) 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利用公众媒体,积极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合理布局规划,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卷烟零售户和消费者的支持,推动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各区烟草专卖局要认真按照规划标准实施许可,并定期通报情况,便于公众监督。

(二) 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域的特点,结合各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合理布局工作。

(三) 严格管理,依法行政。加强对持证卷烟经营户的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公平竞争。建立健全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违规经营者,依法进行教育和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

(四) 动态管理,逐步到位。本规划实施后,对新申请办证的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合理布局标准实施行政许可。对已持有卷烟零售许可证的经营户实行动态管理,因经营地址、经营户姓名及经济性质等主要信息发生变化需变更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应按照合理布局标准重新审核其卷烟经营资格,逐步实现本规划的目标。

九、本规划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武汉相关规划

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十一五”改革成就综述

作者: 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期: 2010-10-21 浏览次数: 2

每一个政策都有苦和乐伴随,每一个措施都有得与失碰撞„„走进“十一五”,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进了攻坚阶段。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制约“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各种难题,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任务,都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走过“十一

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推向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

新起点,新突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也许人们还记得,2008年有一个词汇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改革”。

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改革。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大部制改革”的这次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从1982年到2003年,国务院机构进行了5次改革,机构的数量大大减少,政府职能逐渐从管理计划经济转向了管理市场经济。“十一五”时期,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2008年的改革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调整为27个,虽然数量变化不大,但意义深远,“大部制改革”被誉为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

走过“十一五”,转变政府职能在多方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又取消和调整了188项审批事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正在研究制订,核准制、备案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调结构,转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十一五”开局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把中国带进了繁荣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建立。但细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追根溯源还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对刚刚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国而言,推进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

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我们别无选择。“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力度不断加强,中央企业由2006年初的169家调整重组为目前的123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信行业和航空工业完成重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我们毫不动摇。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这5年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方面,又有大动作。继2005年新中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的发布,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舆论环境等方面出台了近40个配套文件。200

9、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者被民间称为“新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有力改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我们立体推进。

2010年,讨论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破冰”。在看到此举对新疆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外,社会各界更读懂了这一改革对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十一五”期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许多类似的举措:全国24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9个省(区、市)正逐步推开“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税、房地产税等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成果同样可圈可点。土地制度不断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得到落实。《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法律颁布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差别电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等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

统筹城乡,破解难题,综合配套改革快马加鞭

也许人们还记得,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城乡居民各收一个“大红包”: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一个十分红火的大牛市;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承继这个好的开头,这五年的农村改革有声有色继续深化。除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外,还推进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这项改革从单兵突进向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发展。5年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国务院已经批准设立了8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部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主要对加快开发开放,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探索;中部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西部有成都市和重庆市,进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东北地区有沈阳经济区,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行重点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格局。

走进“十二五”,改革仍将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仍将走向深远。

杨松要求“十二五”武汉教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提要] (记者邹汉青)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湖北日报讯 (记者邹汉青)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昨日,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率省教育厅等部门调研武汉市“十二五”教育规划工作时指出,要有超前的远见,着眼2020年甚至更长远,做好教育发展规划。

杨松考察了武汉市第十二初级中学和新华下路中学。新华下路中学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杨松关切询问这些外地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是否与本地学生融合,是否享受到同等待遇。

随后,杨松听取了武汉市关于“十二五”教育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武汉市教育局提出“十二五”期间建成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中部六省的“龙头”,处在国内同等城市前列,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杨松强调,教育规划编制要有长远眼光,考虑得越长远,就越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市的教育规划要突出本地特色,同时要与全国、全省的规划衔接,与武汉总体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紧密衔接。要立足于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汉城市圈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启动

[来 源] 湖北教育信息网[文 号] [发表时间] 2009-07-06 10:10:53 [阅读次数] 2138

会议现场

副省长郭生练讲话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发言

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讲话

武汉大学与咸宁学院签订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

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签订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

7月4日下午,武汉城市圈7所部属高校与18所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以及参加此项计划的部属、省属高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

副省长郭生练在签字仪式上强调,湖北是一个高教大省,高等教育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是,湖北的高等教育存在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均衡,部委高校整体实力很强,而省属高校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整体实力较弱。实施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就是要通过建立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和高等教育联动共享机制,统筹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充分发挥部属高校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指出,区域性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在服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战略中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教育优势,形成改革试点的特色。武汉城市圈高校的密度、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全国都少有的,如何统筹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势,如何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是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任务。7所部属高校和18所省属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展结对支持与合作,通过这种形式把在武汉城市圈内的高校连接成一个整体,这项工作很有创意,很有意义,也必将取得很好的成效。这也是部属院校服务湖北教育,服务湖北人民很好的方式和途径。

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表示,部省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实施,将建立起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机制,整体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水平。省教育厅将加强统筹协调,搞好服务,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部省高校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一是建立部省高校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凡是以结对高校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有些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二是针对支持合作计划,省教育厅专门设立资助岗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他们主持申报的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三是实施奖励政策。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每个项目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20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资助。四是及时总结表彰。省教育厅将每半年召开一次计划实施汇报交流会,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工作积极主动、合作成效显著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她希望各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共谋发展、共同提高,实现互利双赢。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和湖北师范学院院长向显智代表参与该计划的25所高校发言。他们表示,部省对口支援高校将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各个方面开展支持和协作,互相携手,共同努力,提升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共同致力于服务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链接:

“对口支持合作计划”是省教育厅为落实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的有关精神,实现部属、省属高校携手发展,真正把部属高校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湖北省的高教优势,提升湖北省高等教育水平而组织实施的一项发展措施。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项目。

结对高校一览:

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孝感学院,咸宁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黄石理工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鄂州职业大学。

【打印】 【关闭】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2009〕20号[发表时间] 2009-11-04 16:45:15 [阅读次数] 899

各普通本科院校: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统筹和资源联动共享,根据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组织在鄂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武汉城市圈域内18所省属高校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好地为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结对双方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可能,签订支持合作协议,明确支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二是循序渐进。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看准了的项目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支持合作关系。

三是突出特色。结对高校应因校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支持合作的重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支持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持合作模式。

四是互利共赢。充分发挥结对高校双方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教育资源联动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三、支持合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改革和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完善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支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人才联合培养。支持和鼓励省属高校选派优秀本科生跨校到结对部属高校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聘请省属高校教师为研究生导师,并安排招生计划,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3、学科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建设,根据省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博士点、硕士点建设。

4、科研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发挥各自己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和共建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

5、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或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拿出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接收结对省属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进修、访问或挂职锻炼。

6、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图书情报资料、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科技资源,资源的使用互享校本待遇。

支持和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拓展支持合作领域。

四、相关支持政策

省教育厅建立支持合作计划实施的政策导向机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各高校开展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计划实施取得实效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1、建立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拟定的支持合作项目进行汇总归类,建立项目库,实行项目管理。结对高校以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部分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

2、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省教育厅设立“彩虹学者”岗位,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聘用为“彩虹学者”,省教育厅给予岗位资助,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彩虹学者”作为主持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

3、实施奖励政策。通过部省高校合作共建,使省属高校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效明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省教育厅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合作指导博士生培养,省属高校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给予50万元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5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的给予相应配套经费资助。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实施对口支持合作计划领导小组,陈安丽同志任组长,陈传德、黄利鸣、徐金山、张金元同志任副组长,发展规划处、高教处、科技处、学位办、教师处、财务处、学生处、干部人事处等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教处)。

2、建立汇报交流机制。省教育厅每半年召开一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汇报、交流会,听取各高校和有关处室的情况汇报,交流各高校的工作经验和作法,通过简报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对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3、建立激励机制。省教育厅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各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奖励。

二OO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2009〕20号[发表时间] 2009-11-04 16:45:15 [阅读次数] 898

各普通本科院校: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统筹和资源联动共享,根据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组织在鄂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武汉城市圈域内18所省属高校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好地为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结对双方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可能,签订支持合作协议,明确支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二是循序渐进。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看准了的项目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支持合作关系。

三是突出特色。结对高校应因校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支持合作的重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支持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持合作模式。

四是互利共赢。充分发挥结对高校双方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教育资源联动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三、支持合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改革和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完善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支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人才联合培养。支持和鼓励省属高校选派优秀本科生跨校到结对部属高校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聘请省属高校教师为研究生导师,并安排招生计划,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3、学科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建设,根据省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博士点、硕士点建设。

4、科研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发挥各自己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和共建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

5、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或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拿出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接收结对省属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进修、访问或挂职锻炼。

6、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图书情报资料、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科技资源,资源的使用互享校本待遇。

支持和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拓展支持合作领域。

四、相关支持政策

省教育厅建立支持合作计划实施的政策导向机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各高校开展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计划实施取得实效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1、建立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拟定的支持合作项目进行汇总归类,建立项目库,实行项目管理。结对高校以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部分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

2、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省教育厅设立“彩虹学者”岗位,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聘用为“彩虹学者”,省教育厅给予岗位资助,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彩虹学者”作为主持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

3、实施奖励政策。通过部省高校合作共建,使省属高校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效明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省教育厅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合作指导博士生培养,省属高校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给予50万元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5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的给予相应配套经费资助。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实施对口支持合作计划领导小组,陈安丽同志任组长,陈传德、黄利鸣、徐金山、张金元同志任副组长,发展规划处、高教处、科技处、学位办、教师处、财务处、学生处、干部人事处等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教处)。

2、建立汇报交流机制。省教育厅每半年召开一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汇报、交流会,听取各高校和有关处室的情况汇报,交流各高校的工作经验和作法,通过简报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对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3、建立激励机制。省教育厅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各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奖励。

二OO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工作总结的通知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函〔2010〕19号[发表时间] 2010-09-21 16:24:44 [阅读次数] 1652

有关普通高等学校:

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委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协议,着力推进支持合作工作。为总结一年来“支持合作计划”的实施情况,交流各校工作经验,我厅拟召开“支持合作计划”工作会。为做好会议准备工作,请各有关高校认真做好2010年实施“支持合作计划”的工作总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的主要内容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委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09]13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鄂教高[2009]20号)等文件精神,围绕支持合作双方所拟定的合作协议和工作计划,就一年来,各计划项目的落实、工作进展和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1、各校支持合作协议和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和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合作共建、科研合作共建、人才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支持合作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成效分析。

2、各校组织开展支持合作工作的经验、体会与做法,突出本校特点、特色,分析典型事例。

3、进一步推进“支持合作计划”的工作思考;组织实施支持合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及问题的分析,工作意见与建议;2011年支持合作工作计划安排。

二、我厅将在各校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召开2010年“支持合作计划”工作会,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会议时间另行通知。

三、请各高校于10月11日前将工作总结文本的电子版(5000字左右)以电子邮件报我厅高教处,已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的部省高校还应填写“‘彩虹学者计划’岗位在岗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调查表”一并报送。联系人:王文森,吴勃;联系电话:027-87328180,87328172;电子邮件:hbgjcwws@163.com。

附件: “彩虹学者计划”岗位在岗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调查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武汉重点发展15个新兴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09月29日 10:01:24

武汉市的全国两院院士有54人。昨日,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提出,期望这些院士作为领头人每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成为亿万富翁。

日前召开的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武汉通过了“15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指导意见”。

在会上,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市的两院院士有54名,他们都是各自科研领域的权威泰斗,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我们要研究相关的政策,让院士们在企业有股份,鼓励他们成为腰缠万贯、甚至腰缠亿万的富翁,成为和袁隆平一样富有的院士。”

他提出,武汉市需要充分发挥这些院士领军人物的作用,让每个院士带动一个相关的产业,最终让武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武汉市蓬勃的经济新动力在哪里?——日前武汉市政府通过的15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给出答案。

和武汉市以往的钢铁、石油化工、烟草、纺织等传统的产业不同,15个新兴产业充满现代气息。

武汉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新能源;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数控机床;新材料;新动力汽车;地球空间信息;动漫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激光;软件及外包;金融服务;新型显示器;新一代移动通信。

武汉市计划,10年时间,打造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动漫企业,拥有3-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动漫品牌,成为“中国数字创意之都”。

在新动力汽车方面,武汉市将尽快推出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同时自主研发或与日产公司合作研发纯电动轿车。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武汉计划3-5年,成为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各领域的国内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新高地。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传统产业有的正逐渐退出,有的相对缺乏发展后劲。将来,这15个新兴产业是武汉经济唱大戏的主角。武汉将在贴息贷款、补贴培育市场等方面,全力扶持这15个新兴产业。

来源:武汉市发展改革委网站

专家组研讨武汉"十二五"重点发展地区有哪些?

来源:长江商报

2010年01月11日09:16

我来说两句(0)

武汉“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地区有哪些?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怎么安排?昨日,《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接受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为首的全国专家组研讨。

规划提出了武汉近期发展目标是做“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武汉周边的长沙、郑州、南昌等城市都在动作,规划从战略上提出了近期武汉面临的两大迫切任务——推进CBD建设和空港经济区建设。

如果周边特大城市会捷足先登,武汉再想成为金融中心难上加难。因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金融“龙头”的排他性,在某一个金融中心的影响范围内难以再形成另一个规模相似的金融中心。武汉加强对空港经济区的投入,有助于在中部地区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空港经济区会形成极强的集取效应。

武汉近期建设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和武汉城市交通设计院共同完成。实施年限2010年至2015年,是武汉市与“十二五”对接的空间和城市规划。下一步,将按专家意见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准、市人大审议、建设部备案,于今年五六月实施。

武汉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按照“重组、改制、调整、提升”的方针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办出特色、逐步规范”的原则,大力整合市属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了适应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布局合理、比例适当、发展协调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全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不断提高我市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开展部市合作建设在汉部(委)高校的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重点大学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我市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有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规模偏小,效益较低;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还有差距等等。为促进我市高等教育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制定武汉市“十一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武汉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改革、巩固、提高”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把我市高等教育办成品牌、办出特色、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地方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方向。武汉市高等教育要面向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2.坚持内涵提升为主和外延发展为辅的原则。各高校既要加快校园建设步伐,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做到内涵提升和外延发展的结合。

3.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原则。要把学校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主线。

4.坚持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投入的新机制。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5.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武汉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结合武汉实际,加强政府统筹,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分校规划,分步实施。

三、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学校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面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面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本专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到“十一五”末,江汉大学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开办研究生教育,申办5个左右硕士点,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武汉软件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深化组团办学,整合为一所高职,并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一起力争进入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行列;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要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成为本专结合、服务武汉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

1.办学规模目标: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我市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到20l0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左右,市属高校在校生规模达8万人左右。其中,江汉大学约2万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约1万人;由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组团办学达约1.5万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约0. 8万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约0.6万人;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规模约2万人。

2.办学质量目标:市属高校全部通过部、省相应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建设15个左右市级重点专业或重点学科;支持省级以上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左右。

3.师生队伍建设目标: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教师素质。高校中具有硕士以上的专任教师达30%以上,其中中青年教师达5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30%。江汉大学应达到普通高校部颁标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40%以上。

4.学校建设目标:市属高校基本完成校园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办学需要。“十一五”期间,江汉大学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开放式,与武汉发展相适应的一所城市大学;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完成新校区的扩建工作: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组团办学的工程建设全部完成,使之成为功能配套、基本现代化的校园;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完成异地建设工作。

5.部市合作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武汉市和教育部合作建设在汉部(委)属高校工作,进一步完善部市合作建设招生工作机制,到“十一五”末,面向武汉市的定向招生计划每年稳定在2000人左右。

四、主要措施

1.实施引资转制工程。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确保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积极推进市属高校引资转制工作,到20l0年,市属高校有独立设置二级学院1个,非独立设置民营化内设二级学院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l―2个,推进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引进民营资金和外资约2亿元。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市属高校引资转制工作予以政策支持。营造引资转制的良好舆论环境。

2.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根据武汉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促进产学紧密结合,把市属高校建设成为应用型和技能型紧缺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加快培养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支持市属高校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对我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汽车、软件、机电、旅游等专业予以优先扶持。加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支持市属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教育,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达100项以上。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培养,市政府设立并每年安排实习(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软件、汽车、机电、商业服务等实习实训基地。

3.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采取引进与培养等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较高、专兼结合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学校采取优惠政策,实施“名师工程”,引进一批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等高素质的教师。鼓励学校聘请一批生产和工作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等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支持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培养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进修深造。“十一五”期间,市政府设立市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安排用于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含出国培训)的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4.施产学研一体化工程。

在市属高校营造浓厚的科研及创新氛围,做到科研、教学相长,以科研促教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高校争取国家、省部、市等各层次、各类别的科研项目和经费。高校要与企业、公司等进行科研合作,联合攻关,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加强市属高校示范性实验建设和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在市属高校建设10个左右具有示范效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室,重点建设5个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各高校要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市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高校开展科研工作。

5.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工程。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建立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成人高等教育要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更新专业。加强继续教育,实行培训方式转变,重点抓好技能更新、专业发展等短期培训。扩展教育对象,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服务。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努力办好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把市电大建成全市远程教育中心,努力营造学习型城市,构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6.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

鼓励高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和鼓励高校建设中外友好交流学校。选派高校干部、教师出国考察培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江汉大学护理专业、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和商业经营管理专业、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汽车专业、武汉软件职业学院软件专业、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涉外汉语专业与国外合作办学。开展互派留学生工作。

附说明:

一、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问题

1.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国际通行计算方法是将―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作为分子,以我国18―22周岁的人口数作为分母的计算结果。目前,武汉市计算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将全市当年升入大学的学生数作为分子,以前一全市18―22周岁的人口数作为分母的计算结果。

2.据《中国教育报》载,浙江省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到2010年浙江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5%。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司〔2003〕16号),合格标准为初次就业率达50%以上;优秀标准为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

上一篇:维护集体荣誉范文下一篇:外国姓名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