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乡规划条例

2022-08-28

第一篇:武汉市城乡规划条例

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

(2003年6月26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7月25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遗体捐献工作,发展医学科学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遗体捐献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捐献用于医学教学、科研或者将角膜捐献用于临床移植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遗体捐献执行人,是指捐献人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或者监护人。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遗体捐献及其管理活动。

第四条 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第五条 自然人捐献遗体的意愿应当受到尊重,捐献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遗体捐献工作,负责遗体捐献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市、区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的具体工作。

公安、民政、财政、教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遗体捐献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应当开展对遗体捐献工作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章 捐献登记

第七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决定捐献遗体。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表示捐献遗体的,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第八条 市、区红十字会是遗体捐献的登记机构(以下简称登记机构),负责遗体捐献的登记工作。

登记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工作时间。

第九条 捐献遗体应当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捐献人可以自己到登记机构办理捐献登记手续,也可以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捐献登记手续。

第十条 办理遗体捐献手续时应当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登记表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捐献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身份证件;

(二)捐献人自愿捐献遗体全部或者角膜及其用途;

(三)遗体捐献执行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负责通知遗体捐献接受单位的时限及同意执行的意见;

(四)遗体捐献的接受和利用单位;

(五)遗体利用后的处理;

(六)其他事项。

捐献人在登记表中未注明可以公开的事项,登记机构、利用单位应予保密。

登记后,由登记机构向捐献人颁发遗体捐献卡。

第十一条 捐献人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后,可以变更登记内容或者撤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按照捐献人的要求,及时办理变更或者撤销手续。

第三章 接受、利用和处理

第十二条 市、区红十字会负责捐献遗体的接受工作。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体或者角膜,不宜捐献:

(一)捐献人死于甲、乙类传染病的;

(二)遗体毁损不能利用的;

(三)捐献角膜失去移植条件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 利用捐献遗体的单位(以下简称利用单位)应当是有开展医学科研、教学业务能力的医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并有专门从事遗体利用工作的机构、人员和与开展遗体利用工作相适应的设施。

前款所列单位应当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取得利用捐献遗体资格,方可开展对捐献遗体的利用工作。

第十五条 捐献人死亡后,遗体捐献执行人应当按照遗体捐献登记表中约定的时限通知原登记机构,并持捐献人死亡证明和遗体捐献登记表、遗体捐献卡等资料与原登记机构签订捐献遗体交接协议书,然后由原登记机构向遗体捐献执行人颁发遗体捐献纪念证书。

第十六条 捐献遗体交接协议书签订后,利用单位应当及时将捐献的遗体运回本单位利用。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为接受、运送捐献遗体提供方便。

第十八条 利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捐献人的生前意愿,遵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将遗体无偿用于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角膜移植。禁止买卖捐献的遗体。�ダ�用单位必须妥善保管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科研的遗体,利用完毕后,由利用单位送殡葬单位火化,所需费用由利用单位承担。用于角膜移植的遗体,角膜移植后,其遗体由遗体捐献执行人负责处理。

第十九条 利用单位应当建立遗体利用专门档案,完整记录捐献遗体的利用情况,并报市、区红十字会备案。捐献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遗体捐献执行人要求告知遗体利用情况的,市、区红十字会应当予以告知。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为遗体捐献人集中营造纪念林或者建造纪念性建筑物、构筑物。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利用捐献的遗体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利用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违背捐献人意愿利用遗体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遗体利用资格;

(三)利用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买卖捐献的遗体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取消其遗体利用资格,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从事遗体捐献登记、接受、利用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接受、利用和处理捐献的遗体,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遗体捐献卡和遗体捐献纪念证书由市红十字会统一印制。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

(1999年10月11日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9年11月27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根据2006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6年7月2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对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人员,是指依法实施法律援助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

第三条市、区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市、区法律援助机构在同级司法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援助工作的组织实施。

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法律服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市律师协会应当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支持律师依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维护律师在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合法权益。

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第四条承办法律援助事务,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纪律。

第五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属于本市法律援助机构管辖范围的;

(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第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可以就下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

(一)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二)因工伤请求赔偿的;

(三)请求给予抚恤金、救济金、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劳动报酬的;

(四)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以及残疾人追索侵权赔偿的;

(五)请求国家赔偿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项。

第七条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八条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法律援助包括以下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民事、行政诉讼代理和仲裁代理;

(三)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四)非诉讼代理;

(五)公证证明;

(六)其他法律服务形式。

第十条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他人申请的,还应当提供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凭证或者申请人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三)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材料。

第十一条公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受理:

(一)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政给付义务机关为市级机关或者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的,由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行政给付义务机关为区级及区级以下机关或者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由所在区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三)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可以由给付义务人、被请求人住所地的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也可以由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法律援助机构对受理法律援助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市司法行政部门指定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由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由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第十二条法律援助机构中负责审查和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其回避:

(一)是所申请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所申请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该申请的。

第十三条对申请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决定受理的,由申请人与法律援助机构签订《法律援助协议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决定不予受理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认为申请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维持法律援助机构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第十四条由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审判的,可以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审判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第十五条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十六条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过程中,有权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进展情况,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对其提供的个人信息保密;对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援助人员,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

受援人应当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及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配合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当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

第十七条法律援助人员在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有权要求受援人提供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及其他必要的配合与协助。

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收取当事人钱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法律援助事项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中止或者终止承办的法律援助事项;法律援助事项完成后及时将有关材料整理归档并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结案报告。

第十八条法律援助人员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遇有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服务。

第十九条法律援助人员依法进行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便利。

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需要调阅、查询有关材料的,经出示法律援助机构的有关证明,有关机关应当免收相关费用;需要复制有关材料的,有关机关收取费用的标准不得高于复制所需原材料的成本费。

第二十条公民持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司法救助。

第二十一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资金专项用于法律援助工作,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法律援助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由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处罚。

第二十三条法律援助机构不依法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不支持其法律服务人员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由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处罚。

第二十四条因法律援助人员过错致使受援人遭受损失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受援人以欺骗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按照法律服务收费标准向受援人追缴法律服务费用。

第二十六条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武汉市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

(2006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2006年7月21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管理,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管理。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执行现行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新型墙体材料,是指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以非粘土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类墙体材料。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监督管理。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职责负责本辖区内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规划、城市管理、工商、质监、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信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章 建筑节能

第六条 新建建筑应当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建筑节能标准。

既有建筑的改建、扩建,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同步进行节能改造。

第七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由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八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组织编制相应的建筑节能技术规程和应用标准图集,并编制建筑节能工程补充定额。建筑节能技术规程应当对建筑节能设备、技术、工艺等的安全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第九条 本市鼓励发展下列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

(一)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产品;

(二)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

(三)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

(四)采暖供热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

(五)太阳能、地热等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与设备;

(六)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

(七)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

(八)既有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九)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装修、维护、改造过程中,应当使用前款所列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开鼓励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目录。

第十条 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装修、维护、改造过程中,禁止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者淘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用能设备、产品、技术、工艺。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国家明令禁止或者限制采用的技术及产品目录。

第十一条 建筑节能产品应当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生产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建筑用能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抄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生产领域加强对建筑节能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本市鼓励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筹措办法和相关激励政策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鼓励建设集中采暖供热建筑。采用集中采暖供热的建筑物,应当安设分户计量、分室调控装置。第十三条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城镇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时,应当在建筑的布局、体形、朝向、通风和绿化等方面综合审查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的效率。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报告、设计任务书、规划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应当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在委托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时,应当明确约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建筑节能标准,不得要求或者默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不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或者擅自修改设计文件,降低建筑节能标准。

第十六条 设计单位应当依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设计中应当包括建筑节能指标的专项报告,充分考虑水、暖、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系统等节能设施的安装需求。

第十七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应当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在审查报告中单列节能审查章节;未经审查或者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不得颁发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将审查报告及相关资料报市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备案。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时,应当查验项目的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施工,不得使用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

第十九条 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且涉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应当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的更换,应当按照等效的原则进行更换。

第二十条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实施监理。

墙体、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监理工程师应当对保温工程实施同步监理。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制品、采暖空调系统、照明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二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在建工程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屋面、门窗、玻璃幕墙、底层架空楼板等)、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照明和通风等电器设备是否符合节能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建筑节能的实施情况,并在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注明建筑节能的实施内容和验收情况。

第二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单位报送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材料进行建筑节能工程专项审查,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责令其限期改正。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项目在销售和交付使用时,应当在售房合同和房屋使用说明书中注明建筑物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用能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状况以及相应保护、使用要求。

房地产开发管理部门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时,应当审核房屋使用说明书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和相应保护、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在装修、使用、维护、改造建筑过程中,应当遵守建筑节能的规定和要求,不得损坏原有的建筑节能设施和构造,降低节能标准,不得影响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 本市推行建筑能效测评及标识制度。

对高于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申请认定。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建设单位不得虚构、夸大建筑节能效果,误导消费者。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筑能效认定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从事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应当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建筑节能标准与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建筑节能标准与技术培训列入相关注册执业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第二十八条 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参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

第二十九条 本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实心粘土砖。

本市逐步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其他粘土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其他粘土砖的地区和时限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禁止占用耕地、毁田取土生产粘土砖。

禁止销售、使用的粘土砖不包括本条例实施前已经生产和购买的粘土砖。法律、法规对旧城风貌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使用墙体材料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区人民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负责组织、指导本辖区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关闭或者转产。

生产粘土砖的企业向新型墙体材料转产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鼓励和扶持。

第三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扶持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生产、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符合国家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及生产规模的,生产企业依法享受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粉煤灰、炉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生产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

第三十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应当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生产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报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抄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没有产品标准或者达不到产品标准的墙体材料。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中使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

设计单位不得设计采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

施工单位不得违反设计图纸的要求使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

监理单位不得同意建筑工程违反设计图纸的要求使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

(一)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降低节能工程质量的,或者使用不合格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或者设备的,责令改正,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进行节能验收或者将节能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擅自交付使用的,责令改正,处以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使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责令改正,按其使用量处以每立方米二百元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设计单位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

(一)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责令改正,处以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赔偿责任。

(二)设计中采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责令改正,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对应当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进行节能设计审查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对审查机构的认定。

第三十七条 施工单位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理:

(一)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或者设备的,或者不按照节能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以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擅自使用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责令改正,按其使用量处以每立方米二百元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工程监理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或者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监理工程师有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资格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和交付经营项目时,在售房合同或者房屋使用说明书中未载明或者夸大所售经营项目的节能措施等基本信息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生产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占用耕地、毁田取土的,由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四十一条 销售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销售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以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改变建筑节能设施,降低建筑节能标准,影响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由责任人及时予以修复,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追究:

(一)发现违反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规定的行为未及时予以查处的;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实施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及其他行政许可的;

(三)未按本条例规定对生产实心粘土砖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墙体材料的企业依法责令关闭或者转产的;

(四)其他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管理职责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武汉理工大学廉政建设条例

武汉理工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负的责任,保证上级领导机关和学校党委、行政党风廉政建设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学校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学校党的建设和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教学、科研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第三条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立足教育,着眼防范;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奖励与惩处相结合;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三条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学校党委和各党工委、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并成立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

第四条 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担任,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校区党工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监察处长、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人事处长、审计处长组成。其他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党工委、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级领导班子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第六条 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委,由纪委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

第三章 责任范围

第七条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对全校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一)党委书记对全校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党委常委、党委委员、党工委书记、分党委书记、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书记、分管部门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二)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抓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和部门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第八条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对行政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一)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副校长、校区管委会主任、校长助理和各院(系、部)院长(主任)及分管单位和部门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对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二)副校长协助校长抓全校行政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对分管单位和部门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和部门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第九条 学校纪委对全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负全面责任。

(一)纪委书记对全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负总责;对纪委委员和分管单位和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和部门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和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二)纪委副书记协助纪委书记抓全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对监察处、纪委办副处以上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纪检、监察工作部门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第十条 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受校党委、校行政的委托抓校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督促、协调工作。

(一)校区党工委书记对校区的党风廉政建设起督促、协调作用。

(二)校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分别对主管单位和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主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负领导责任。

第十一条 学校各二级单位和部门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对本单位和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对本单位和部门副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单位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负领导责任;对本单位所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学校二级单位和部门的副职领导干部协助正职抓好本单位和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对所分管单位和部门的三级班子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的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负领导责任。

第四章 责任内容

第十二条 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组织实施;

(二)分析研究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

(三)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党纪、法规,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四)对全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廉洁、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干部不得进入领导班子;

(六)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为其有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第十三条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校的廉政状况,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加强廉政建设的相应措施,并组织实施。配合、支持党委、纪委做好有关工作;

(二)加强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支持监察部门依法开展监察工作,履行监督、监察职能;

(三)了解和掌握行政系统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党委报告,并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四)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现象。

第十四条 学校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检查学校党委、行政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拟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组织协调各部门的有关工作;

(二)定期对全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收集整理党员和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反映,及时提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三)监督检查学校党委和各二级机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

(四)参与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情况,及时向学校党委、行政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工作;

(五)对党员、干部执行党纪、政纪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政令畅通,维护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六)负责实施信访、纠风和案件查处工作;认真执行保障共产党员民主权利和保护检举人、控告人、申诉人权利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校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学校各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行政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规定,并组织实施;

(二)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党、政联系会议的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定期分析研究本单位党风廉政状况,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并按照工作职责范围认真处理;对本单位处理有困难或涉及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重要问题要及时向学校党委、行政和纪委报告;

(四)配合学校纪委查处本单位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纠正不正之风,保证学校各项规定落实;

(五)组织落实本单位的党风廉政检查和自查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向学校党委、行政和纪委报告。认真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

(六)学校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要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按照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章 责任考核

第十六条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对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查情况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在校内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十七条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年对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必要时,也可组织专项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向党委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八条 组织和人事部门应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对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学校二级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情况结合民主生活会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下半年的自查结束后,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写出班子的自查报告,连同领导干部个人自查材料一并报送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机关各大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自查工作由机关党总支按上述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均实行一票否决制,并限期整改。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一)对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拒不办理,或者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二)直接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重大事故和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令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辞职或对其免职;

(三)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提拔任用有明显违法违纪行为的人,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四)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组织人事、财务、税务、审计、统计法规及教学、科研、招生、毕业生就业、后勤及行政管理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五)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六)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管的,责令其辞职或者对其免职;包庇、纵容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党纪处分。

具有上述情形之一,需要追究政纪责任的,比照所给予的党纪处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实施责任追究,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分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领导责任和领导责任。

第二十三条 校级党政领导违反责任规定,需要追究责任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纪委追究责任;其他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责任规定,需要追究责任的,则由校党委和校行政追究其领导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学校纪委、监察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 武汉大学《准则》《条例》知识测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10分)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被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真正实现让党员干部从“ 不敢腐 ”到“ 不能腐 ”、“ 不想腐 ”。

2、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 党组织集体讨论 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

3、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严守 政治纪律 和 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4、各级党委要严格按照《准则》和《条例》办事,把 党规党纪 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

5、《准则》紧扣 廉洁自律 主题,重申 党的理想信念宗旨 、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引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6、《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 政治 纪律、 组织 纪律、 廉洁 纪律、 群众 纪律、工作 纪律、 生活 纪律,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7、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 严肃性 和 权威性 ,敢于担当 ,敢于 较真 ,敢于 斗争 ,保证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 )

2、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 )

3、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 )

4、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

5、党组织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将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进行处分。 (√ )

6.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 (√ )

7.对于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对违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其个人所得数额从重处分。 ( × )

8.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可以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 × )

9.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 )

10.诬告陷害他人意在使他人受纪律追究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 )

11、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

12、《条例》规定的只有开除党籍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不适用减轻处分的规定。 (√ )

13、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 )

14、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两个以上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低职务开始依次撤销。 (× )

15、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16、留党察看期间,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可以开除党籍。 (× )

17、普通党员用自己家的合法收入购买豪车、名表,党组织不能予以过问。 ( × )

18、已退出领导职务,但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中共党员干部不属于党员领导干部。 (× )

19、组织迷信活动的属于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 )

20、在境外脱离组织出走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属于违反政治纪律行为。(× )

三、单选题(每题0.5分,共10分)

1、经查,某县委书记杨某同时存在两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按照规定应分别给予其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最后组织决定应给予杨某 C 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2、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重处分;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 C 分别给予处分。

A.文化程度的高低

B.职务的高低

C.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D.所得的数额高低

3、党员卢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D 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4、对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给予其 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5、党员通过信息网络、报刊、讲座、书籍等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的,给予 D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6、党员以组织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反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 D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7、党员郑某因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民族分裂游行活动,经批评教育后也确有悔改表现的。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郑某如何处理? B

A.应当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B.可以免予处分或不予处分

C.应当给予处分

D.应当免于处分

8、党员在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或者违纪后逃往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的,应给予其 D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留党察看

9、下列 D 行为,一般应当予以除名。

A.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

B.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的

C.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

D.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

10、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指出, A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党章

B.纪律处分条例

C.廉洁自律准则

D.宪法

11、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 B 。

A.实事求是

B.抓早抓小

C.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D.民主集中制

12、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给予 D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警告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3、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严重的,给予 D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某市审计局副局长刘某因严重违纪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一年内,有关部门又查清刘某违反廉洁纪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刘某应当给予其 A 。

A.开除党籍处分

B.延长一年察看期

C.延长两年察看期

D.撤销党内职务

15、党员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严重的,给予 D 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16、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 A ,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A.知情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投票权

17、党员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且情节严重的,给予 D 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8、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触犯驻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令或者不尊重驻在国家、地区的宗教习俗,情节严重的,将给予相应处分,下列不属于情节严重相应处分的是 A 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9、在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 C 。

A.从重处分

B.不予处分

C.从轻处分

D.开除党籍

20、党员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的,给予B 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四、多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新《准则》试用对象为 AB 。

A.党员领导干部 B.全体党员 C.公务员 D、所有公民

2、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 A ,必须 C ,必须 D ,必须 E ,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D.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E.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3、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党和政府,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实施,或者破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对 ABC ,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A.策划者 B.组织者 C.骨干分子 D.多次参加者

4、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有下列 ABCD 行为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

B.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

C.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

D.歪曲党史、军史的

5、《准则》和《条例》体现了:ABC

A.纪法分开 B.纪在法前 C.纪严于法 D.纪大于法

6、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 B 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还应当在 B 办理职务、工资等相应变更手续。

A.15天 B.一个月内 C.二个月内 D.三个月内

7、下列行为属于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是 ABC 。

A.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

B.挪用或者拆借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

C.干预和插手经济纠纷

D.干预单位同事之间借贷纠纷

8、以下哪些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BC

上一篇:我记忆中的一位老师下一篇:无机结合料击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