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明对话教案

2024-04-24

与光明对话教案(精选6篇)

篇1:与光明对话教案

与光明对话教案

“上帝对人类最大的恩赐就是让我们拥有——太阳!”

“太阳对人类最大的恩赐就是让我们拥有——光明!”——自语

残疾人最需要什么?是温暖!盲人最需要什么?是光明!世上本不缺乏温暖与光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2课《“番茄太阳”》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天真的明明从小失明,父母卖菜,她只好坐在后面打量这个“黑暗”的世界。我(双腿残疾)在一次次地买菜过程中结识了明明,善良心底升起一种人性的关爱与呼唤。后来明明得到好心人帮助(换眼角膜),她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光明”的希望,表示长大后要把她的腿换给“我”。故事感人至深,让人深深地体味到“人性的关怀”。

一、未成曲调,“光明”先行。

教学中,为了唤起学生对明明这位盲童的关注,对明明迫切地需要“光明”的内心体验,我进行了这样的操作:

课始,经过初读交流,学生已经知道明明是位盲童。接着,我在黑板写下“明明”两个大字,“这名字是她的父母起的,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吗?”学生纷纷发言,围绕父母的希望展开讨论。然后,我追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盲人的感受吗?引导学生说说人在完全的黑暗之中是多么痛苦,从而感受到明明的世界,真正从心里激起对明明的同情与关爱。

从感受入手,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抓住学生内心的那份纯真的同情,能有效地激起学生进入文中人物角色,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对话主体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在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中,有学生提及:“如果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学生真实的内心写照,也为下面的教学铺就了“情感的红地毯”。

二、峰回路转,“光明”再现。

文中描写明明的语句很多,有的对明明的美丽外表作了描述,更多的是对“我”、明明的父母以及人们与她的交谈中对明明的“笑”作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心地善良、纯真无邪的“盲明明”,不禁让我们会心一笑,又掩卷一叹,沉首一思。对这些描写,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与明明的“对话”中进行了深入挖掘。

学生通过自读,用笔划出了描写明明的语句。语句有很多,学生一一找了出来。继而,我引导学生就印象深刻的谈谈感受。大多数学生谈及的是明明的可爱、天真,我一一作了肯定,并顺势进行了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在此基础上,我提了一个问题:“从明明的多次‘笑’中,你有新的体会吗?”学生进行了一番再读思索。有一学生这样答道:“明明一边用手摸着黄瓜、豆角,一边咯咯的.笑,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兴奋!”我问,为什么会如此兴奋呢?学生答:“因为明明本不知道这些东西,现在知道了!”我再问,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道:“明明真是太可怜了,连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如果她有一双好的眼睛,多好!”我又问,如果你看到明明在一边摸,一边笑,你会笑吗?学生纷纷表示不会笑,反而会觉得同情与难过。

简单的一个“笑”字,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光明”对于明明是多么重要。

“文本”——作为作者思想的载体,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文中多次出现的“笑”,表现看是多么天真,实则细细推敲,又是含泪的“笑”。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在与文亲密接触,直接对话的过程中自悟、自得。

三、释放心灵,“光明”永驻。

此课教学结束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就明明能够获得“光明”谈自己的感想。有的说是得益于好心人的帮助;有的则表示了对明明的祝福;有的说明明一定也会像别人帮助自己一样去帮助别人;有的说“我”也用同情、耐心和真诚帮助了明明(“我”也是双腿残疾人士)。回答可谓精彩纷呈!

在此基础上,我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像明明这样的残疾人有很多,他们有的双目失明,有的双耳失聪,有的寸步难行……他们,都需要帮助,都“向往光明”!我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向往光明”四个大字:你是怎样理解光明的?学生的理解更精彩,有的更是超越了文本(黑暗需要光明),残疾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认为他的未来一片黑暗,最需要光明!我问:“你需要光明吗?”学生有的说不需要,理由是我的生活很幸福;有的说需要,理由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特长失去了信心等等。对此,我作了正面引导。

此时的课堂,看似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实则更是学生与自己理解的对话,是对自己的否定与挑战,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心底有了快乐,光明就不远了”,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并联系明明、“我”与明明的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相信大家心中的‘光明’是五彩的,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书上吧!”从学生写的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光明的理解远远超乎我的预料:“(黄谦)希望世间所有的盲人,都能进入光明时代。”“(田庆)只要心里有光明,太阳永远伴你身边。”“(黄珂)我们都要把自己变成一把金钥匙,来打开光明的大门。”“(陶茜)太阳,让光明与黑暗隔绝。”“(李宏)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只有阳光,才能使他们自由成长。”“(葛明珠)爱心如太阳,温暖别人,照亮自己!”……

“对话”,是语文课堂贯穿始终的一个命题;

“文本”,是语文课堂的引发“对话”的基点;

“学生”,是所有对话形式中的主体和对话目标的指向;

“教师”,是融贯“学生”与“文本”的一条红线。

篇2:与光明对话教案

“爸爸,老师今天教我们一个新成语:飞蛾扑火。无聊的蛾子为什么要扑火呢?”

“因为执著的蛾子在追逐温暖的光明,忠于信念的它们从不无聊。”

“既然热爱温暖的光明,它们就应该生活在阳光下啊,又何苦寄身茫茫黑夜?”

“静谧冷夜是它们的家,蛾子诞生于黑暗,属于黑暗,黑暗是它们无法摆脱的宿命。”

“那就屈从命运的安排在黑暗里快乐地生活呗,追求光明干什么?”

“你知道风吗?午夜咆哮的风是地狱之主撒旦的儿子,但悔过的风却是仁慈的,它在勃然的春季用和煦来滋润万物——每个人都有权追求美好,小蛾子也拥有这个天赋的权利。”

“噢……爸爸今天讲讲蛾子吧。”

“看似渺小的飞蛾,究其短暂一生大概始终在坚持不懈地寻觅光明,一旦找到了,激动的它便投入全情、义无反顾欲与灿烂的光明融为一体。”

“难道它们是因光明才存在的生灵吗?仅仅为了光明?有些令人费解——它们会在熊熊烈火中燃烧毁灭的。”

“儿子,当你还是小小胎儿,那时,你是生活在妈妈肚子内狭窄黑暗的潮润空间里的。皆因你对光明无限向往,才急匆匆呱呱坠地来到你目前所感知的绚烂人间。光明是美丽的希冀,是伟大的妙梦,你第一声银铃般嫩脆的啼哭便是献给光明的赞礼。造物主所有的孩子们都是对光明神往不已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均和基因内蕴涵对火的热切渴望的蛾子一样。”

“什么是黑暗?什么是光明?”

“从印象角度讲,一盏火盆样太阳、一轮银盘样明月、一堆旺盛篝火,甚至一颗剧烈燃烧转瞬即逝的流星与一粒质量轻盈能量微小的淬火,它们都是光明的具体显现。不过,真正的光明是适合所有善良人的真理,它是以抽象形式存在于高尚灵魂的.深处的。”

“一支火苗跳跃的蜡烛也是?”

“当然。”

“抽象的光明什么状态?”

“曾有一位哲人这样形容黑暗与光明:黑暗是光明燃烧后的余烬,光明是黑暗脱胎后的底色。譬如太阳公公累了,黑夜便悄悄垂降黯然来临;当黑夜觉醒不甘堕落了,于是,炫目的曙光就照耀征服了整座世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在黑暗中,‘一’视若一体;在光亮中,‘一’便视若众多。黑暗笼罩、毫无光亮情况下,斑斓的大自然消沉了,所有一切化为统一单调的黑色。而在明媚阳光沐浴之下,万物均彰显着它们各自的美妙色彩与独特韵味。

单调的黑暗,好比一个王权至上的格式化国度,每一个人几乎都失去了率真个性和珍贵的创造力,每个人都彷徨惘然,丧失人格、尊严、信仰,谎话连篇的奴隶们卑微地跪着生存。而多姿的光明,好比一个民主自由的法制社会,每一个人其单纯的梦想与合理权益均得到了有效的良性保护,每个人的个性都无与伦比,高贵的他们开心、幸福、诚实地生活着。黑暗,毗邻地狱;光明,紧挨天堂。”

“小蛾子们不想做痛苦的奴隶,它们是在追求幸福对吗?”

“嗯,完全可以这样理解。”

“ 飞蛾扑火是一句古代成语,那么如今还有这样的蛾子吗?”

“当然有。或许咱们两父子现在对话的短短间隙,便已经有无数飞蛾从容不迫付之实际了呢。”

“但却是投火自焚了,不是吗?它们简直太愚蠢了,实在可怜。”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弱不禁风的小蛾子追求隶属自己的幸福,验证自身价值,它们绝非愚蠢,亦不荒唐,更不懦弱。一个人,在光明中刹那领悟生命真谛,总比置身黑暗像一个睁眼盲人似的苟且一世要精彩万倍。只是飞蛾可能错选了方向……”

“错在哪里?”

“假如我们生活的家园没有阳光,那么大家应当携手同心努力去创造一片艳丽的阳光,哪怕仅仅只有一束也好,一束属于我们、适宜我们自己的阳光。可十分遗憾,扑火飞蛾所投奔的熊熊烈焰,恰恰不属于它们,更非由它们亲力亲为所创造。”

“因此,这些体态娇嫩的小精灵就统统葬身火海悲惨地死去了。”

“也并非完全遭遇如此悲惨的命运。起初,它们中一些幸运儿,远远看到明亮的光芒,便兴奋万分激动不已。遗传的基因密码以催促的方式向它思维中枢传导一个可喜的信息:你找到了,你找到了……于是,无暇多虑的它快速扇动薄如蝉翼的双翅,犹如一位身披花色甲胄驰马扬鞭的微型骑士,全力以赴,往那处颤跃燃烧的光明所在。它会很累,但没有多余时间让他怜惜自己的倦怠,它毫不吝啬自己的体力,乃及包括生命。

这蛾子仿佛一支离弦之箭,渐渐接近了梦寐的希望,靠近光明,覆身的磷粉由于飞翔的剧烈被抖落下很多,在明堂火光映照下宛若一层层细密金沙,纷纷洒洒,熠熠生辉。眼下,疯狂的火焰迸发出诱惑的色泽,无数先行伙伴随着一声声“吱”、“吱”的诡谲声响,旋即,化为缕缕飘渺不惹人在意的悲哀青烟。随着一股股令它难以承受的热浪袭来,这刚刚还满腔蓄满热忱的蛾子惊骇了,疑窦丛生的它发觉这一切与自己期待的幻梦背道而驰——和潇洒飞来时不同,它是以蹒跚的飞行轨迹离开的,飞离渴望已久的光明,像一个步子弧度颇大的失意醉汉,东倒西晃懒懒散散,离开自己曾热衷的绮梦,也道别了横七竖八殉葬于火堆光明前的罹难同类。

这一只幸运的宠儿,待未来肯定会提醒那一类年轻的蛾子:光明与炼狱同步,兴许光明本身就是一座毁灭我们肉体与灵魂的东西。它会拿着所谓的经验阻止年轻蛾子,劝导它们安分守己。但是,年轻蛾子不会由此而拆解放弃自己追求光明的梦想,它们会亲身尝试,直到有一天终于冲破黑暗的桎梏——找到真实的光明。”

“是哪一天?真的会到来吗?”

篇3:与光明对话教案

众所周知, 当代人的心目中鲁迅早已成为民族魂的象征和符号, 但这种象征性的东西过多, 他最初的真实形象也就遮上了一层面纱。而梵高作为敏感和偏激的精神疾病患者, 人们也都只在其绘画作品面前敬而远之了。在鲁迅作品《影的告别》和梵高作品《向日葵》中, 我们不仅能还原两位大师的本来面目也能找到两者在精神上的共鸣。

首先从《影的告别》讲起, 在这篇散文中, 鲁迅以准确的笔调和诚实的态度描写了自己的内心是如何与黑暗融为一体的, 又是如何充满快感的猛烈呼吸黑暗的气味。“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 就会有影来告别, 有无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 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 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 我不愿意去。我不愿意, 我不如彷徨于无地。”从这段话中, 我们看出了鲁迅先生的“挑剔”和“偏激”, 正是因此, 他才能敏锐得触及到中国和中国人的“那块溃烂的伤疤”, 才会有《故乡》中被“可悲的厚障壁”所隔绝的闰土, 《明天》中只剩孤独和空虚的单四嫂子, 《祝福》中成为封建伦理殉葬品的祥林嫂等这些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中的人们。而这也成为令众人肃然起敬的原因, 当然在其众多杂文中他对整个社会深刻的剖析和揭露也离不开他的这份“挑剔”和“偏激”。“我不过是一个影, 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 然而光明又会是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挣扎, 这些文字所透露出的寂寞、痛苦、绝望在其小说作品中也是“满地皆是”。他看到了那快流脓的伤疤, 但却不知如何医治, 这份痛苦是最纠结他的, 但当他在寻找不出治病的良药时, 突然发现自己身上也有那块伤疤也正留着脓。正是这样, 才会有《狂然日记》中的狂人在喊完“救救孩子”后“赴某地, 候补矣”;《孔乙己》中的“孔先生”在满口“仁义道德”时还说“窃书非盗书”;《阿Q正传》中“阿Q”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当作“鸵鸟”。由此看来, 原来那只自以为是, 飞了很久很远却依然落回原来那只碗边的苍蝇也是他自己, 当然这也不能否认他的成就, 只是让我们看清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脱离不掉自己生活的坏境, 都会带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其次, 从梵高的《向日葵》来看, 在明亮的黄色和浅蓝色背景对比下, 数多向日葵在整个画面突出出来。金黄色的色彩像火焰一样喷薄而发, 并且极具动态效果, 这便是它初给人的印象如蓬勃的生命在旺盛的生长。但仔细品味这幅画, 会发现它更像是充斥着情感和挣扎的梵高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梵高众多绘画题材中, 除人物画中对人物的准确把握外, 他的静物图及风景图也很值得称赞, 而这幅《向日葵》作为其中的代表。向日葵本身就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其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使人不得不想起那涌起沉沉漩涡的《星月夜》, 有躁动, 有发狂;那翻卷缭绕、层层闪熠的花朵也映射着直上云端、宛如火舌的《丝柏》, 有狂迷, 有不安。这也反映出了画家当时极度紧张和兴奋的创作激情以及对生命和光明的极度向往。他给人们呈现出的不再是静止的向日葵, 不再是事物本身的视觉形象, 而是通过他对事物的忠实感受将其描绘成一株有灵魂、有情感的植物, 有如此感受力的画家对生命的歌颂和光明的向往也就是不言而喻了。从这幅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向日葵, 或“昂首挺胸”充满生命力, 或“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画家用如此细致的差异仿佛再现了生命从最初到最终的周期性规律。这种形态的描绘与整个明亮的画面色彩的对比, 看似不协调, 实质透露出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也是发人深思的。正如梵高在另一副素描画《树根》中一样, 沙地上的树根痉挛地、愤怒地盘在地上, 已经被风暴从地里拔出一半的它还在挣扎着。他把一切景物都赋予了人的情感, 而这与他本人悲天悯人的性格也是不可分割的。在欣赏这幅画时, 那株躲在画面某个角落即将枯萎的向日葵是不可忽视的, 画家常把它比作自己, 显然这与画家当时的境遇和状态密不可分的。一个在当时被人称之为疯子的画家当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时, 自然对别人的认同和给予的爱极度向往, 因此画家把自己描绘成那株枯萎的花朵也是言之成理的。当然这也是画家艺术创作的渊源, 但面对冷酷污浊的现实, 他的热情、热烈、疯狂与无奈、失望、绝望在绘画中交织着, 纠缠着, 甚至那幅临终遗作《麦田上的乌鸦》也都饱含着他痛苦的情感。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这是出自鲁迅《故乡》中的一句话, 在从生到死之间这段长长的空白道路上, 鲁迅和梵高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行走出各自的人生轨迹, 对希望保持着各自的不同的态度, 但两人在创作中所渗透的真实感、孤独感使两者在精神上达到了共鸣, 两者都用各自的形式成为在“黑暗的现实”和“光明的希望”间“呐喊”的“狂人”。在找不到真正资格白天和一丝真正亮色的书写里,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痛苦和黑暗的人生观, 在满是光明和艳丽色彩的绘画里,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梵高的压抑和绝望感, 两者都是挣扎者与反抗者。诗人孙文波在一首诗中曾说过:“美好事物的丧失不是没有原因的。”两位艺术家给予给现实的希望, 一个是悲观虚无的, 一个是渴望而又绝望的, 正是因为看透了现实的冷酷和麻木, 才在美好的希望面前望而止步。但是两位时代的“狂人”是有力量和特殊性的, 他们能够站之山的悬崖边, 像两棵倚在绝壁上的树, 只有根系还在山体里, 整个身子已经凌空做展翅状, 成为时代的突出部分。无论是鲁迅的《影得告别》还是梵高的《向日葵》, 都好像两幅肖像画一样, 透过两人犀利的眼神似乎都能看到整个时代所赋予他们的那份“昂首呐喊”的秉性, 也感觉到其中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挣扎。正如像木刻版画一样的鲁迅文学作品, 那黑白分明的色调和凹凸起伏的线条是他的呐喊, 而梵高喜欢油画, 那黄红蓝艳丽的色彩和旋转喷涌的画面是他内心的呐喊。在“黑暗和光明”间“呐喊”的两位“狂人”在此刻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

无论是高举“无望”大旗的鲁迅, 还是追寻“希望”之花的梵高, 都让我们在他们的艺术作品和人生态度上看到了流露在其中的“情”字, 对理想破灭和现实冷酷的不满与抗争, 或悲愤, 或压抑, 或悲悯, 或喜悦等等。“一个也不宽恕”的遗言留下多少遗憾, 一个“年少自戕”的举动又有多少怨言。这份情感是艺术中追求真善美的起点也是两者打动旁观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篇4:爱与光明

关键词:华德福;感恩;幼儿教育

我们以最虔诚的态度对待神灵,却不一定会以同样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在接触了华德福教育理念后,我由衷被它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所折服。华德福教育最早开始于德国,是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研究成果,为他的香烟厂工人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这就是最早的华德福学校,也被称为鲁道夫·史代纳学校。这种教育要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阶段性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能够得到迎合和发展。针对人的深层意识进行教育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才能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虽然有些形而上主义,但这种教育呈现出对新生儿虔诚的态度,却又是一种启发。出于对华德福教育的兴趣,我有幸于厦门青葵园里聆听华德福教育专家郁宁远老师的讲座。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让我在大开眼界之余,更是深深地被其折服。

一、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最好礼物

孩子诞生伊始,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孩子是爱的结晶,是伟大爱情的见证,觉得我们的宝贝最可爱、最棒、最理想。这种激情,随着孩子的成长,却会慢慢淡化。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没有那么可爱了,他们不够听话,不够乖,还有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行为。于是他们开始以父母的权威管教孩子,想要让孩子听话一点,乖一点。很少有人认真想过: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以平等虔诚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郁老师讲座中最引人入胜的观点。

“以感恩崇敬的心接纳从天国来的孩子,以爱教育他,带领他进入人世间的真自由”郁老师引用著名人智学家鲁道夫·史代纳的这一名言开讲,娓娓叙说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郁老师认为孩子都是天使,也许他跟父母的期待不一样,没有想象的那么漂亮,没有想象的那么可爱,可他既然选择了你们作为他的父母,选择了在这样的一个国度,这样的时刻降临到人世间,开启了他的人世旅程,这是难得的缘分,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和崇敬。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应该是绝对的服从与教化,父母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用爱教导孩子,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了解人世间的真善美。

二、请让我们的教育跟随孩子的节奏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传统教育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往往以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试能力、对纪律与规范的服从等为标准,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郁老师所阐述的华德福教育理念,使用的是另一套评价体系,即以人的成长为中心,任何相對于个体自身的细微进步,都会受到鼓励。音乐教学中,很受推崇的钢琴教学,因为对孩子的统一标准化要求,被华德福教育替换为“合唱”,因为群体的活动能够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功的体验;华德福的教育方式不以固定的教材、老师无休止的灌输为主,而是采用故事等让孩子对知识获得形象化的体验、理解,从而能用画笔制作教材,而且这样的教育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它是紧紧围绕着孩子身体的生长规律进行的。

华德福教育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制订了如下原则:0~7岁,孩子以意志为主导,通过模仿来学习成长,以滋养生命力建构身体为主要工作;7~14岁,儿童以情感为主导,通过权威的带领来学习成长,以建构与事物、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为主要工作;14~21岁,孩子以思考为主导,通过探索和研究为学习成长的手段,以发展道德责任感和创造性思维为主要工作。正是在这种人性化的原则指导下,才有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方式,郁老师当堂展示了孩子不同生长时期的教学方法。

0~7岁是孩子神经区成型时期,他需要全方位的感受外界,需要周围的环境给予他自然的滋养。这个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外在世界对这个时段的孩子来说是五彩缤纷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模仿,用自己的四肢接触大地感受自然的力量,用听觉去感受外在的一切声响。父母要充分给予孩子感受的自由,让他的头、四肢、胸腔都能够保持平衡。让他充分接触自然,接触天然的玩具,而非充斥着暴力有着负能量的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用当地的童谣、民歌、童话故事作为他说话的启蒙,让他感受母音的魅力。

7~14岁是孩子神经区丰富的时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社交和情感技能,这一时期的教育以感性教学为主,孩子入学时先学画直线与弧线,建立形象思维,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讲述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的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然后自己去画故事、去表演故事,从而快乐地成长。

而14~21岁是神经区网络化的过程,是孩子们建立抽象思维和判断能力的时期,因而这段时间的教学方式是以启迪孩子发现真理为目的,建立理性思维,探究知识的内涵。

这些独特的教学方式跟主流填鸭式的教育相比,显得如此引人入胜。当前社会多以功名利禄来判断人的存在是否有价值,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常以孩子能够在非适龄时期做出一些超龄行为而自豪,早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沦为知识的工具,却忽略了孩子天真浪漫的本性,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孩子的心智畸形发展。华德福教育则不同,它让孩子从小懂得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如此他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身所处的世界,懂得感恩,懂得爱与分享,心灵的力量得以释放,开拓生命的意义,从而达成完善的自我。

三、用歌声去奏响爱的晨圈

很难想象一双双的大手围成一个圆圈这样的活动会在已是社会顶梁柱的家长之间展开,也很难想象这样的活动是以歌声为信号开始的,这就是时刻充满着爱的华德福晨圈活动。每天的学习开始之前,在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兴致勃勃地围成一个大圈,跟着郁老师做手指谣,做一些成人可能觉得幼稚的拍手游戏,读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唐僧骑马咚的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孙悟空眼睛亮,后面跟着猪八戒……”甚至还模仿童谣中人物的形象,引来阵阵欢笑等等。

华德福学校里的晨圈活动让孩子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锻炼,亲子互动游戏让父母与孩子共享快乐。这是华德福教育的真谛,它让父母感受到孩子不仅仅是他们尘世生命的延续,更能唤起为人父母的神圣使命,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成长氛围,以虔诚的态度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郁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注重这种虔诚之心的树立。对孩子虔诚,对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是如此。每天讲座的开始与结束时,都会点燃一支蜡烛,大家肃穆地站立,聆听着主持者的诗歌诵读,“晨光乍泄/天地之间/鸟儿的歌声/穿越长空萦绕回环/万木的祝福/自大地深处泉涌而出/我们的心灵苏醒/以感激之心融入世界的精神”。晨颂、夕颂让我们在烛光的摇曳中,沉淀自己浮躁的心,这不是一种走仪式的过场,而是真正让人从心底去感悟那种源自内心的精神力量。

四、让爱在中国绽放

华德福教育是顺应孩子天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孩子需要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区里,身心自由地成长。郁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在美国亲身所体验的社区文化。

在美国的纽约有这样一个祥和的春之谷社区,郁郁葱葱的森林、潺潺流过的小溪,悦耳的鸟鸣声,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远处的老人在轮椅上欣赏湖光山色,近处的孩子们配乐歌唱,农田果园到处都是义工在辛勤劳作。这是一个基于人智学理念,将活力农耕与华德福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是一群有识之士在鲁道夫·史代纳三元社会理念指导下,从事的有益实践。社区内建有华德福学校、优律诗美艺术学校和鲁道夫·史代纳老人同胞社区、自然活力农耕农场及表演礼堂等,形成了一个人文与自然共生,集精神、文化和健康为一体的社区。这样社区的建立,就是集社会力量为孩子们营建世外桃源,保护他们天性,让他们健康成长。

美国的社区模式为华德福理念的实践奠定了基础,郁老师如今在北京的香山脚下践行这种模式,将美国的春之谷社区文化带到中国,让汉语使用最多的人群能够体验这不一样的生活模式。郁老师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们相信有一天,这种新型的健康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社区模式将如花儿绽放在中国大地上。

“在那远古的时代/先知的灵魂里/强有力地思考着/基于天性/每个人都病了/而教育被看作一个治疗的过程/带给孩子/当他成熟的时候/健康就会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德国人智学创立者鲁道夫·史代纳强调了教育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强调唯有身心健康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作为刚刚接触华德福教育的大学生,我们从内心里羡慕那些可以接受华德福教育的孩子,我们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但很希望下一代能获得这种教育方式。社会需要有用的人,更需要心智健全的人。顺应自然的天性,相对自由的发展,才是适合孩子的。短暂的两天体验活动,能够获取的知识有限,却彻底让我为之折服。尽管中国的春之谷社区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内的华德福学校也仍在发展中,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的华德福学校如雨后春笋出现,许多人正在改变自己的观念,他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大地上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奔跑、自由地歌唱。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篇5:《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3、品味题目寓意。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篇6: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教学目标:

1.2.3.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齐读教学目标。

师:目标都清楚了,有信心完成吗?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目标清楚了,请同学们接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举手纠正。

1.2.生接读课文,师板书易错字,指名后进生读。检测:指名读易错字。

第二次“先学后教”

三、师:课文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现在我们来理解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指谁和谁的对话?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2.季羡林老先生对读书有什么建议?

(二)、生自学。

(三)、交流

1.苗苗与季羡林老先生的对话。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道路上刚刚起 1

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先生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2.季老先生对读书的建议:(1)多看闲书。(2)要三贯通。(3)多背古诗文。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写法分析)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生思考。

(二)、交流

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

师小结

一般的访谈录都要在前面标明时间、地点、采访对象。

五.当堂训练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多看闲书

做到三贯通

多背古诗文

上一篇:每月新闻稿下一篇:夜思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