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2024-04-29

“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精选8篇)

篇1:“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由上海航天局工会主办,上海图书馆、上海现代家庭杂志社协办的“浓情端午,相约上图”青年交友联谊会,在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到来之际,在上海图书馆三楼的音乐欣赏室成功举办。会上两家单位共有50名男女青年参加这场以“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航天职工爱工作、爱生活、爱阅读的交友氛围,放飞中国梦。活动内容主要分三部分:

1、电影配音秀;

2、专家讲座;

3、阅读经典与才艺秀。

活动还特别请来中国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和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梁永安,现场与青年人互动。在配音环节,不论是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大话西游》,还是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北京爱情》,虽然第一次合作,男女青年都不怯场,倾情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中国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老师对青年人的配音准确点评,还对配音时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如何对口型,如何把直白的语言变成一种真正唯美的艺术,向青年人传授心得,令在场青年深受感动。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梁永安则给现场青年带来一场《电影与现代城市情感》的精彩讲座。梁老师从电影的诞生和城市发展与变迁开始说起,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感迷失与困惑以及进行的系列探索。讲座中梁老师引领青年人对情感探索时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真挚情感与幸福进行支招。丰富的电影和梁老师幽默的解说,令在场青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所思考。活动末了的才艺秀精彩纷呈,不论是优美的诗歌朗诵还是美妙的舞蹈表演,都令在场的人鼓掌叫好。

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上海图书馆不仅派人员参加,提供优美的场地并精心布置,温馨的浓浓书香氛围和超一流的音响设备更让与会青年尽享音乐之美!而上海航天局的青年也用精彩的表演证明了不仅有能把神舟飞船送上天的高超技术,也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年轻人。

活动的意义正如主办方领导致辞时所说“希望能多给航天青年员工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些机会走出去,跟各行各业的青年进行交流联谊,让青年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另一半,造就幸福快乐的人生!”协办方领导也热烈欢迎上海航天局青年来上海图书馆进行联谊交流,并希望青年人在交流联谊中相互了解,共同提高。活动最后在青年人快乐的笑容和欢快的音乐声中圆满结束。

篇2:“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犹记得去岁,人间芳菲尽的四月,春日迟迟,草长莺飞,你我曾于茫茫网海中有过惊鸿一瞥。青笺薄字,稚嫩颜词,不过是些为辅新词强说的愁意罢了,你留言相赠,惊叹绝伫灵素,少回清真。末了笔锋一转,三言两语便直指心底说中了我隐于莲子的心事。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我寻香而往,瞧着了你的鸳书锦词,一笺《倾城怨》墨香淋漓,荡人心魄,让人不由自主的跟着婉儿和秦玉桀之间的聚散离合揪心断肠。许是怕自己生涩的笔触惹了旁人笑话,故未着一言翩然离去。你瞧,旧时我曾也有那宛如水莲花不胜凉风般的娇羞,怀着满腹的清邪娇憨,带着满眼的好奇钦慕,小心翼翼的在这个有着漫漫古典情的世界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那时的我定然预计不到,有朝一日,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什么诗不要什么词不要虚伪的画作无情的书墨……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不要山水不要院落,不要相逢不要相思,我不要歌不要字不要楼阁,什么都可以置之不理,唯有那青衫淡笑,放不下的唯一。曾经以为古风,文字,花草,诗词,小说,便是命中注定的蒹葭。而蒹葭,恰是离爱情最近的蔓草。如一直不写文字,做个锦心品墨,素手端汤的女子,闲看落花静听雪,许就不会凭空生了这些个惹人心疼的美丽哀愁吧!当然,更不会遇见那一场该死的让我心痛心酸心伤心碎心冷也让我至今无悔的尘劫。我只是想念,想念旧时光里那个被唤作蔓蔓唤作语恬的女孩。不写清词不写诗,有那么多的人疼她宠她呵护她宝贝她……那是多么纯粹的快乐呵,融融其乐,如今想来也是暖入肺腑。后来开始在一纸青笺上描绘自己星子般的些许遐想,与风月谈情,同草木说爱,何求有人折,梅花无论开在几月何地,都不会如荷花与日般相映相亲。

篇3:“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一、讲学团成员及教学内容

1、李正大师:

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代表性名家,府内派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具有丰宏的武学造诣和深厚的功力底蕴,对太极练习的人体经络、穴位、神意气、内劲、阴阳、术道等不易理解的问题,提出了形象、深刻、独到的见解。推手神妙莫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教学内容:A、理论课:杨氏太极心法功法、技术要领、健身机理;B,套路:杨氏府内派太极32式;C,推手体验。

2、张志俊大师: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著名传人,陈式太极代表性名家,精于推手、擒拿、格斗,擅以武技展示太极精髓和要领,对传统太极拳理论和技法创新作出贡献。在陈式太极拳中自成技击一派。教学内容:A、陈式太极实战原理及散手演练与体验;B,陈式精编36式。

二、时间安排

10月6日至14日,共计9天时间。

教学及旅游安排(可任选其一)

方式一:全程主要向一位大师学习;

方式二:全程可向二位大师同时学习。

6至9日,杨氏府内派32式套路;

9日上午旅游,玉龙雪山、束河古镇(太极大师同游);

10至13日,陈式精编36式太极、技击、散手教学;

13日下午旅游,丽江古城、拉市海、酒吧文化街(太极大师同游);

14日,太极心法功法、技术要领讲解与总结。

三、费用

1、教学费用,980元/人;

2、食宿费用,130元/天;

3、旅游费用,预计950元(据需发生)。

四、2012年11月21日至30日,将在丽江开办第二期太极名家学堂。

天雨流芳,梦幻丽江。丽江是同时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休闲养生盛地,巍峨壮丽的玉龙雪山、最后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奇险俊秀的虎跳峡、神秘的东巴文化、浪漫古朴的丽江古城……一个闲适宁静、回归自我、放飞心灵的天堂,也是太极静心、安神、修性、养生的修炼圣地。

丽江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组委会

报名热线:0888-5311717/0888-5311611/0888-5311919

篇4:与名家对话第一课

同学们,对话开始了!看看首先来跟大家见面的是哪位名家?

主讲老师:欢迎同学们!从今天起,由我带大家去见识见识一些名家名著。首先,请大家看一幅画,这幅画上是谁?不认识吧?他叫欧·亨利,美国著名作家,世界四大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跟这位老外作家聊聊,先聊他的一篇著名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小主持人:老师,我们好多同学都没看过这篇小说,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主讲老师:这篇小说很短,说的是一个病得很厉害的小姑娘琼珊,从窗口看到秋风里藤叶不断落下,每天数着那些叶子。她绝望地说,等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她的生命就完了!

琼珊的好友苏艾为了挽救琼珊,偷偷请一个老画家画了片绿叶,夜里趁琼珊睡着了,别到藤上。

天亮了,阳光照进窗口,藤上那片叶子是那样的油绿!它唤起了琼珊生命的希望,她的病,慢慢地好了。

小主持人:哎呀!这个故事真感人!光听简介好像有点不过瘾。

主讲老师:不急,我来给大家念一段最精彩的:

……琼珊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望着窗外,倒数着:“12,”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11”,接着是“10”、“9”……

苏艾关切地向窗外望去,外面见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和20英尺外的一幢砖屋的墙壁。一根极老极老的常春藤,攀在半墙上。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

“怎么回事,亲爱的?”苏艾问道。

“6,”琼珊说,声音低得像是耳语,“它们现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差不多有一百片的……喏,又掉了一片,只剩下5片了!”

“5片什么,亲爱的?”

“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哟,我从没听到这样荒唐的话,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得啦!你这淘气的姑娘。别发傻!我倒忘了,大夫今天早晨告诉你,你会很快康复的……现在喝一点儿汤吧……”

琼珊仍然凝视着窗外:“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4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下来,那时候我也该去了……”

主讲老师:欧·亨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结尾大师,他小说的结尾一般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篇《最后一片叶子》,是典型的意料之外的结尾。小说一开始把戏做得很足,让琼珊根本不知道留在老藤上的那片绿叶是画的,直到最后,琼珊看着生命的绿色活了下来,小说才告诉读者,那片叶子是假的。

小主持人:这种结尾方式好是好,可怎么用到作文里呢?

主讲老师:其实,“欧·亨利”式的结尾,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最后抖包袱,让读者读到最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是,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根椐不同题材而灵活运用。

小主持人:老师,你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主讲老师:这里有一篇作文,题目叫《对不起》。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运用“欧·亨利”式结尾的。

……暑假里,妈妈叫我帮她看店。

妈妈刚走,一个中年人,站在阳台外边,说要买包烟。一包烟5.8元,他给我6元。我说没零钱。那人说,算了。

我不知道,做生意还能沾小便宜?

一会,一个很漂亮的阿姨来买东西,共9.9元。她给我10元,该找1角。我说:“没零钱。”

那阿姨像是没听见,站那不动。

我坐下做题,看她还站那儿,又去把盒子弄弄响:“没零钱!”

她仍像没听到。

于是,我就使了个点子,拿起一块钱,说:“你等着,我到街上换零钱去。”

到了街上,我故意乱逛。等我回到家,她仍在那。我把头探到窗外,问:“哎!你到底等什么?”说着,气愤地将一块钱扔给她。

她捡起钱,扔进窗来,说:“我不是等钱,是等你说声‘对不起’,知道吗?”

小主持人:我懂了,“欧·亨利”式结尾,就是把最精彩的亮点放最后,让读者眼前一亮,对不对老师?好,我来给大家布置几个作业:

1. 阅读《最后一片叶子》。

2. “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是什么?

篇5:与经典对话作文

而我和这力量――心灵进行了一次对话。

我们人生在世,既不能远离红尘,也不能对世事都心止如水。于是,许多的人和事,许多物便如纤纤细指,拨动你我的心弦。有时,甚至连那轻柔的花絮,也能触动你我的心灵,引发自我与心灵的对话。

躺在床上,听着“祈祷拥有一颗透明心灵”。我扪心自问道:“心灵,你是怎么样的呢?”心灵不语,我便不禁思绪万分,脑海中浮现出动人心弦的故事。

一对亲密的兄妹从小形影不离,幼小的妹妹每天追在哥哥后面,追问着哥哥,每问他便会耐心地回答妹妹。妹妹:“哥,我尿裤子了。”他:“我帮你换。”妹妹:“哥你的便当肉好多啊。”他:“我跟你换。”日常对话中显现着哥哥对妹妹无微不至的爱。某天,哥哥出了车祸,醒来时妹妹深情地对他说:“哥,你受伤了,以后换我来照顾你。”

我懂了:心灵,你是美好的,是温暖的。

多年后,兄妹俩因父母生前欠下债务,导致被追债。当坏人一步一步地逼近时。哥哥敞开双臂,用他健壮的身躯勇敢地挡在妹妹前面,为她保驾护航。“请你不要伤害她!”他叫道。一向胆小的他,在这一刻却义无反顾地冲在妹妹面前。

我明白了:心灵,你是勇敢的,是伟大的。

于是,我伸手抚摸又问心灵:“我对他人是不是很尊重?”心灵撇撇嘴:“不,你还没有做到!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撞到了你,你就对他大加指责一番。一个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因着急回家看小说而谎称自己不知道。你对他们满是冷漠,你的心灵如冷漠的坚冰。”

听了心灵的话,我顿感羞愧万分,甚至感觉无地自容。对此,我进行了自我反省,对着心灵发誓,如果再次遇见这种情况,我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和摆正自己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

在某天,我充满信心再次问道:“我对朋友是不是很友善?”心灵点点头:“朋友遇到了困难,你热心地帮他。朋友遇到了伤心的事,你耐心地安慰她。同学考试考砸了,你积极地鼓励他。你对他们充满了热情,你的心灵热情如火焰。

篇6:与经典对话作文

我走到三楼她的卧室推开门一看,她的房间一团糟,东西全都乱放。而她,正趴在地上研究着一些什么,我好奇地问她:“你在干什么呢?”她头也不抬地说:“我在做仓鼠笼。”

我坐在她床边,拿起地上的一堆堆本子,看着墙上贴着的画。心想,是应该好好和她谈谈了。

“敏敏,你以后又不是要当作家,整天写这样的干什么?作文差不多会写就可以了,不用学的那么精,你只要做对你自己有用的事就可以了。”

妹妹抬起头来说:“你们总是说要做对自己有用的事情,但是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就拿学舞蹈来说吧有些人觉得对未来没有什么用,有些人觉得就当娱乐一下可以了,但有些人觉得要学就要学好。”

妹妹又继续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是完全按照别人的路来走,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这样太无聊。”

“姐姐,我也一直觉得你以前总是抄一些心灵鸡汤没有什么用,真的浪费时间,可是你一直在说有用,不是吗?”

听了妹妹的话以后,我突然觉得她已经不是一个小孩了,她已经长大了并且有自己的想法。曾经,我是多么反感一些长辈,因为他们总是觉得我这里不能做那里不能做,也让我感到难受,想要早点独立。

而如今,我也成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的“他们”。小孩子长大了是会渴望独立,我们与其担心害怕,为什么不让她自己走一回呢?没有谁的人生每天做的都是一些正确的事情,多多少少会走一些歪路,走过了才会后悔才会长记性。

况且,并不是每个人想法都一样的,我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多学一点技能。能够勇敢一点,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呢?

“姐姐,就算现在还有你们护着我,但我终究是会自己踏入社会的。到那时,谁来告诉我应该怎么走呢?”

越长大就会更加成熟稳重,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很久权衡利弊,却少了年少的干劲。再也没有那种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的冲劲了。

我站起身来,对妹妹说:“你继续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但是既然去做了,就一定要认真。”

关上房门以后,我走了出来,接下来去哪呢?突然想起我已经有很久没有画画了,起码的功夫应该也丢的差不多了。

篇7:与经典对话作文

曾经我听康震老师讲读古诗词的时候,被一段话所触动:“若我们的生活中有和诗人一样的朋友,那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随着对诗词歌赋的理解,我不再觉得诗词只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诗人们一生情感起伏最真实的写照。而我在其中,似乎真的交到了一位可以隔空对话的朋友,她就是李清照。

第一次与她相遇时,是在《李清照传》中,她告诉我:“不必在词人前多加一个女字”但我不懂,“明明就是女词人,为何不加女字?”我看到的是一个被深锁闺阁,从无可能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女子。但她似乎在前面等着我,并告诉我,让我在书页中,继续寻找她的真实模样。

伴着书页的翻动,我看到少年时的她在闺中的闲趣,她向我诉说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后趣味悠然的快乐;继续漫溯,听她道“回首却把青梅嗅”,青梅之下,情窦初开的少女,絮絮耳语,浅谈心事,她浅吟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而我接了那下一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那一刻起,我不再觉得我和她有千年之隔,我们都曾是少年,那么清新,那么活泼。

但谁的生活又能一帆风顺,挫折接踵而来,那个闺中的易安早已消瘦,手中书的页数也随之见底,夫妻离散,国破人亡,她每一次的语言也开始变得有力而苍劲。少女时的婉约被现实击碎,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看到她人世的起伏,我的眼泪也打湿了泛黄的书页,因为曾经她是那样美丽的听雨赏春的少女,而转眼间却已苍老,但她的内心却格外的坚定,她同我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看见了她因知有国才有家,因此奋笔疾书,“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她最后一次与我对话。若是男儿身,她定会浴血沙场,这种超越性别、身份、时代的家国情怀,使她与其他只是悲花伤月,嘤嘤啼啼的女子有别。在她身上不仅是家国,更有掀开历史去传承的毅力,《金石录》上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李清照。她是文化,是历史,是一个特定时代下的英雄,更是一个有血有肉,和她对话能明鉴历史的导师!

篇8:“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

从《论语今读》到《李泽厚对话集》, 滚雪球式地阅读, 越滚越远, 越深, 我读的气力和胃口也越滚越大, 节奏越滚越快, 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经典:根本停不下来

我喜欢读李泽厚先生的书, 源于《论语今读》, 简单、执着的我, 喜欢他的解读胜过《论语》本身。他开启我滚雪球式的读书法, 从此开始系列地读他的书, 如《美的历程》《华夏美学》《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 越读越想读, 越读越“扯”。他赞赏鲁迅, 我再读鲁迅;他提到康德、尼采, 我重读康德、尼采……这种读法, 越读越扯, 越扯越远, 越远越多, 越多越深, 越深越厚, 没有止境。也许读得太过简单, 太粗糙, 太不“准确”, 但这是我的读法和看法, 让我受益匪浅。

这种读书法, 只能像李先生主张的, 读书要快读, 不求甚解, 快读那些必须读的书—生命中必须要读的几十本经典书籍。是的, 人人都知道, 读过, 读了, 未必能读进去。因为读“经典”, 不如吃饭穿衣那么迫切实在, 不如聊天上网那么娱乐快捷, 不如工作事业那么实用明确。它如吃“燕窝”, 一点点儿地滋补、滋养精神气血, 对粗粝的现实生活来说, 太“贵”太“慢”, 不如喝“鸡汤”来得便宜。是的, 我赞同李先生的观点。读书分两种, 一是有明确目的, 二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真正需要慢读、熟读、细读的书, 并不多。读书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 而是培养锻炼识别、评价的水平和能力, 使自己对各种问题更敏锐, 更清醒, 也更理性, 不做权威的奴隶, 不做时髦的奴隶。

我读书大部分凭直觉和偏好, 不过也受环境影响。比如, 生病后, 在家休息, 愿意读尼采、叔本华的哲学, 读鲁迅的小说散文, 听老舍的幽默说笑。可能“病床”是离生死最近的地方, 可能“呐喊”“怒吼”“带泪的微笑”是寂寞的出口。病前喜欢听卢梭、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的娓娓述说, 絮絮叨叨, 或许是工作需要, 或许是忙碌得无法沉下心来。

“滚雪球”式的阅读经验, 应该契合李先生的心意, 读一个人的, 要看四个人讲的, 看谁讲得最好, 比比高下优劣。不读书时, 觉得无书可读, 越读越觉得有书要读。读《论语》解释, 我读过辜鸿铭、杨伯峻、钱穆的;读《论语》解读, 读过李零、东方桥、傅佩荣的, 读过于丹的, 甚至翻看过清华厨师的论语心得。相比较之下, 喜欢傅佩荣的《论语解读》, 但最欣赏李先生的《论语今读》, 解读透彻, 词义精准, 随性随情, 眼界开阔。当然, 读完一些书后, 会懊悔浪费了时间。不过这种滚读法确实提升了自己对书籍的识别、评价能力。

提到李先生, 不能不说说“情本体”, 仅仅只是我在《论语今读》中一鳞半爪地捉到和闪过。为了更好地理解, 我阅读了他的一系列书, 尽管是表层、模糊、杂乱、不求甚解地吞咽下去。现在的我, “够不着”, 只能依据所能消化的一星半点儿思考去“敬重”它, “理解”它, “珍惜”它。“情本体”把上帝的理念世界置换成接地气的俗世世界, 让哲学的趣味性、生活性高于学术性和理智性, 让普通的我欢欢喜喜地进入这“哲学”世界。李先生的“情本体”是有内容的, 即对普通日常生活的珍惜、眷恋、感伤和了悟。正如他本人所说的, 这是人类的视角, 不是民族的视角, 不只是中国视角, 但是以中国传统为基础看世界, 是“人类视角, 中国眼光”。

李先生认为, 人应该在对自己日常人生的珍惜中, 感受和了悟生活的意义, 由此获得活下去的动力, 指出《红楼梦》会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细微和丰富, 熟悉, 新鲜, 百看不厌。是的, 《红楼梦》最能展示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和文化心理。从十几岁读它, 到50 岁再读它, 每一次都读得津津有味, 唏嘘泪流, 味道不同, 泪点也不同。这是积淀了自己的故事经历, 将情感、时间和意念密密匝匝地钉进经典章节的缝隙与褶皱中。

读经典, 耗时耗力, 完全是用生命在阅读, 这难道不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吗?

感受经典:站在风口上飞舞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球, 从任何地方开始, 它总会在滚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 《李泽厚对话集》中对教育的看法最击中我的心, 三言两语, 直戳时弊要害, 让我不由自主地“滚”起!

关于教育, 也许是知识有限, 也许是身在其中, 我的一点点思考像浮在教育水面上的一滴油, 荡来荡去, 始终不能透入水中!我所知道的, 别人也都知道;我想说的, 别人早已说过。此时, 李先生为我揭开一点新的东西, 比如关于“片面的全面”的教育哲学说法。未来世纪的教育, 是要真正发现和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各自特长的片面发展。只要身心健康, “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是人生最大的愉快—教育要以此为目的。

我常想, 学校教育有时会走极端, 或一味强调“考试第一”的绝对公平, 或全面肤浅, 让“一切”学生的“一切”方面均衡发展。但教育恰恰是不能兼顾“一切”人的“一切”方面, 只能是适应“个性特征”的相对普适教育。特性、偏好和兴趣不同的人, 就会有相应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一片均衡发展的整齐话语中, “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 多么简单而哲学的另类声音!

其实, 读书和学习是相似的。读书, 可以纵深阅读一个人或一类著作, 读得片面但深刻;也可以横向阅读相关类书籍, 读得全面但肤浅。学习亦是, 既可以对一门功课兴趣浓厚, 钻研极深, 也可以多门功课浅尝辄止, 面面俱到。我赞成高考的3+X, 其中X可以从1~9门, 多种选择。

我有限接触到的特长教育常是异化的特长教育。这种教育有时会被直接窄化为“艺考”要求的美术学习和音乐学习。音乐和美术不是个人特长和兴趣发展, 而是高考道路上多一种选择的要求。就如我的表妹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就读, 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 十几年的音乐特长学习, 最后的工作却选在海关稽查处, 与音乐毫无关系。她说, 普通人靠音乐解决吃饭问题太难。我为她十几年的音乐学习感到遗憾, 是自己太过理想化, 还是她太过现实?

克里希那穆提 (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 说得好, 教育关心的应该是生活的全部, 而不仅仅是对当下的挑战做出仓促的应对。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 不只是狭义的学校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及教育的家庭社会氛围, 共同造就一个人的未来……特长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而不应是对现实的仓促应对。

同样, 李先生关于“填鸭”教学的必要性一说, 简直是“拂逆”众当代“教育专家”, 尤其是西方教育专家的“圣经”似的教育警告。

小时候被他人“填鸭”, 长大后给他人“填鸭”, 我熟络自然地走在“填鸭”的道路上。似乎只要高考存在, 教育的各种改革都会成为治标不治本的应试策略 (我是坚决地拥护高考派, 自己也是高考的受益者) 。中国人的智慧是生存智慧, 不是思辨智慧,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学校自然必须为学生找到便捷、省力、高效学习的生存技巧、方法, “填鸭”是办法之一。“填鸭”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伦理道德教育、集体行为规范教育中, 显现出确定、平等和一致的优势。李先生曾指出, “填鸭”教育在一定时期, 尤其是儿童时期不可少的。其实, “填鸭”也有好处, 系统的、强迫记忆式的训练是不可少的。对人类最好的东西, 包括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 要有系统地灌输, 包括行为规范的训练灌输也是如此。就伦理学来说, 从幼儿园“不要”这样、那样, 到各宗教的“十诫”教义等, 都是在要求克制、否定作为个体生物性的某些欲求, 即“克己复礼”, 它们是语言命令所表达的理性规范。一代传一代, 构建人的心理形式。除了伦理道德, 当然还有认识和审美。这种教育并不可少。

但是, 从小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孩子, 习惯性“被灌”, 缺少自主求新意识, 思维变窄、变懒, 好奇心、求异心渐少。此时, 培养思辨智慧很难。李先生清楚地看出, 我们不是缺少“填鸭”, 而是“填鸭”过度, 甚至教学方法只剩“填鸭”了。令他更加忧虑的是, 就中国目前教育而言, 恰好相反, “填鸭”过多, 考试过多, 竞赛过多, 严重地摧残和损害了不少人才。

本来, 我在杜威那里找到救失自己“填鸭”过度的法宝秘籍, 试图在“填鸭”和“放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而李先生却说, 儿童教育如杜威主张的那样, 是不行的。我又犯糊涂了, 看来, 我读的经典还是太少。关于杜威, 关于李先生, 我还需要慢读、细读, 增强辨识力。也许杜威过于“尊重”孩子, 孩子的想法更多的是本能、直觉, 需要清醒、理智的规范。或许杜威过于依赖“生活”, 生活的琐碎需要提炼, 生活的智慧需要冲刷洗练。

当然, 最经典的是李先生关于“度”是美的教育观点。“度”是变化的, 不确定性的, 具有模糊性和偶然性。在活生生的事情中, 在具体的实践中, 在使用工具中, 我们要恰到好处, 才做得对。这个“对”, 不是逻辑的对, 不是语言论证, 不是概念符合, 而是在活动中掌握好分寸。当我们在实践中, 发现自己把握到“度”, 恰到好处, 顺利了, “对”了, 这一刹那, 心里的感受就是美。李先生的哲学, 只是提出一个视角、一个概括和总结。要转化成实践, 还需要很多环节, 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 我已经先入为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与经典相约,与名家对话”】相关文章:

与经典相约范文05-22

与心灵相约05-02

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04-14

与微笑相约前行日记04-23

与雷锋精神相约在春天04-27

老师与学生的经典对话01-16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10-15

美丽相约范文05-17

相约名师范文05-17

相约白首诗歌04-20

上一篇:述学和评学制度下一篇:《盘古开天辟地》缩写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