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屈原的对话

2024-05-02

与屈原的对话(精选11篇)

篇1:与屈原的对话

欢迎阅读《作文:与屈原的对话》,“”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初一作文”,请随时关注! 与屈原的对话 当看到历史课本上屈原因悲愤而投江自尽时,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阵揪心的难过,

与屈原的对话

。我这样想着想着,不觉随着我的思想进入了…… 来自:作文大全 在一片兵荒马乱的世界,有一位白发的老人,站在江边。仔细一看,原来是被逼跳江的`屈原。屈原说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他的手中拿着一杯酒,酒中映出了他那忧愁的面庞和挂在脸上不曾消失的泪珠,

篇2:与屈原的对话

★ 与陆游对话

★ 与小虾对话散文

★ 与光明对话教案

★ 与什么对话作文1000字

★ 与蒲公英对话作文

★ 与青春对话诗歌

★ 与李白对话作文

★ 与花对话经典作文

★ 随笔与宇宙对话

篇3:屈原的人格与艺术精神

“离骚”二字, 有人把它解翻成发牢骚, 畔牢愁之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 确实不错, 整部《离骚》, 字里行间皆流尚激扬着不平愤懑、沉抑郁垒之气, 毫不掩饰地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恨。这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中多么难能可贵!无论在屈原之前, 还是屈原之时、屈原之后, 大抵文人们就算要批判现实, 也都采取十分含蓄节制的笔法, 生怕使在上位者勃然大怒。而在《离骚》中, 我们却能看到一个无所畏惧、极其不满, 简直要气炸了肺的屈原: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引自《离骚》, 以下若不注明皆同)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凭不厌平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各兴心而嫉妒。”

“忄屯郁邑余亻宅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世溷浊而不分兮, 好蔽美而嫉妒。”

“世幽昧以眩曜兮, 孰云察余之善恶。”

“兰芷变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为茅。”

《离骚》为什么对后世文人墨客们有那么大的魅力, 那么深的影响, 主要不是因为其文学成就, 而是因为这几千字中处处激荡不已的愤懑郁抑乃至怒火中烧之气。自秦以降, 历朝的专制集权、思想控制日益增强、日益严酷, 士大夫对现实有再多的不满, 也难以有效而安全地发泄出来, 于是, 只好浇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 当他们看到这篇如火焰般燃烧的《离骚》时, 一定是激节叹赏, 手不释卷地日夜诵读, 此时, 再配上一壶不羁的烈酒, 则多么郁抑、多少不平, 皆可化作冲天的诗情。对《离骚》推崇备至的魏晋名士故言:

“痛饮酒, 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世说新语·任诞》)

二、高洁美好, 尘世天国

屈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牢骚, 这么多的不平, 这么浓得化不开的忧愤, 只因他是个无比执著的理想主义者, 而丑恶的现实却将他的理想击得粉碎。从《离骚》中我们看到, 屈原人格中的理想主义情结是深入骨髓的。在个人修养上, 他追求高洁修美、一尘不染的道德至境。他主要运用了两种方式来表达这种追求, 一种是直接地正面地抒发胸臆。他说: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苟余情其信女夸以练要兮, 长咸页颔亦何伤”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另一种是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 在这之中, 香花芳草是其中心意象, 而这个意象又是具有多义性的。一方面, 他用佩戴芳草香花象征对道德理想、高洁品质的追求。所以他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揽木根以结苣兮, 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纟鹿纟鹿”“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如此例子, 不胜枚举。而另一方面, 从“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

“兰芷变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为此萧艾也”

之中我们又可发现, 香花芳草所象征的已不仅是理想的道德境界, 而且是具有这种理想道德境界的人, 于是缥缈形上的理想便实体化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微妙的转换向我们透露出屈原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地在采取的一种观念, 即至高至美的境界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载体实现出来。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 上起孔子, 下至革命志士或不知不觉或有知有觉默认的一个观念。相比之下, 西方文化截然不同, 天堂与尘世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天堂绝不会存在于现世, 导向天堂的惟一途径只有一死, 即向死而生。于是便有了屈原在社会制度建构上的追求, 他称之为“美政”。“美政”在《离骚》中仅出现于最后一句:

“既莫足与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虽然只出现了一次, 却是文中诸多活动所环绕的中心。他遭受“謇朝谇而夕替”的厄运, 伤心欲绝, 忄屯郁邑而亻宅傺, 正是因其美政理想不为楚王接受, 复受群佞谮谗。他周游四方以求女是希望寻找到能通君侧之人, 为美政的实现架设桥梁。他差点远走异国是想在别处实现其美政。最后自沉汨罗是因为实现美政的希望已绝。“美政”是建立在尘世中的天国, 高洁的自我修养是实现于人心中的天国, 这两者恰好互为表里, 后者是前者做能力上的准备, 前者则是后者的外化, 而在这二者背后, 实际上是同一种冲动, 即对美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 屈原一生的所作所为皆是在追求美, 而且这种追求有着宗教般的狂热与极致, 所以在屈原构筑的想象世界里, 他所使用的一切都必须是美好高洁的, 搀不得丝毫的丑陋与肮脏, 他饮的是“木兰之坠露”, 餐的是“秋菊之落英”, 就连周游上下四方的车驾仪从都美轮美奂、备极奢华, 一如天神之出巡。

三、精神撕扯与人格分裂

屈原对美德、美政的追求是无比执著、毫不妥协的。在这坚韧不拨的追求过程中, 他的人之主体性充分地凸显出来。首先, 面对滔滔浊世, 他坚持独立不迁的品格, 决不肯同流合污, 他说: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愿依彭咸之遗则”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可见, 若他的理想不见容于当世, 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美政, 屈原是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 任何的妥协与让步都不在他的视野之内, 对于现实, 他始终保持着激烈而紧张的战斗状态, 认为:在这里, 对君王的依附性发挥到了极致。很奇怪, 面对浊世, 屈原表现出了那么强的主体性, 为什么一涉及君王, 其主体性就几乎荡然无存了呢?为什么他就没有想到凭自己的力量开创出一个“美政”社会, 而非要依附于楚君呢?胡适先生认为屈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其理由之一就是战国时代的屈原怎么会有这种迂腐的君臣大义观念。不过, 本文所讨论的是《离骚》文本中的屈原形象, 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屈原或历史上的屈原是否如此, 皆无关紧要。《离骚》中的屈原就是这样忠心耿耿的, 就连被流放之际, 念念不忘的仍是游历四方寻求能通君侧之人 (“求女”) , 希望楚君能一旦醒悟, 重新委之以重任。

但是, 屈原性格中的主体性毕竟是没有湮灭的, 他还是想要千方百计地实现他的“美政”的, 他借灵氛之占卜, 说出了他欲到楚国以外的地方去实现他的理想的想法:

“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

这显然就与忠于楚君的原则冲突了。主体性与非主体性的对撞, 乃造成他的犹豫不决, 欲去不舍, 欲留不得。他又构想了一个问询对象———神灵“巫咸”, 巫咸劝告他姑且留在楚国, 以他的才能, 必能被贤君任用。然而留下来又能如何呢, 他发现楚国形势已大坏, 昔日芳草已为萧艾, 如今正是臭草满庭, 奸邪当道之际, 于是屈原终于下决心要走,

“何离心之可同兮, 吾将远逝而自疏, ”

但当他的煌煌车驾升至高空时,

“陟升皇之赫戏兮, 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仆马之悲怀正是他不舍之心的折射, 他终于选择留下来永沉江底。从灵氛之占、巫咸之言、仆马之悲中, 我们分明看到了屈原激烈的思想斗争与精神撕扯的巨大痛苦,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他性格的悲剧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

四、女性情结

屈原可以说是先秦文人中第一个倾注了大量笔墨给女性的文人 (在他之后则有宋玉) 。我们看那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 纵横家的作品, 关于女性的文学几乎找不到, 《诗》里有不少描写美女的诗, 但所占比重远少于《离骚》。屈原道德把自己比作服侍君王的美人, 叹道: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他的伤心难过,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宛然如一弃妇幽幽掩泣。然后在他被放逐, 郁邑亻宅傺, 彷徨徘徊之际, 一个温柔的女子———女女须———出现了, “女女须”二字已是很温软, 而又“婵媛兮”, “申申其詈余”, 这“詈”真是不一般的责备, “婵媛”“申申”里蕴含了多少的温润柔和、善解人意、体贴入微, 于含情脉脉中流露出母性般的关爱。这个“女女须”实在很像一种姐姐或母亲式的形象, 而屈原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到她那里寻求慰藉。这样亲切、和蔼, 母性的“女女须”有意无意间流露, 反映出了屈原潜意识里时淡时浓的恋母情结, 离开了女女须, 就重华而陈词, 上下而求索之后, 屈原周游下界四方而求女, 先后欲与宓妃, 有女戎佚女, 有虞二妃结为姻好, 《离骚》中大段的笔墨都用来描绘其情景。

为何屈原对美丽女子情有独钟, 着墨甚多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 在儒家纲伦未确立的先秦, 男女间的交往、追求、爱情是很自然、很自由的事。我们看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 不都直白、坦率吗?男子、女子间的互相倾慕, 挑逗是再正常不过了, 《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告子说:“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上》) 。屈原既然是当时的一个人 (而不是后世腐儒所认为的神) , 那么倾慕美好的女子, 并将之写入诗中亦是很自然的事了。第二, 女子的性格特点是阴柔, 女之侍夫与臣之侍君极为相似, 都是逆来顺受, 怨而不怒, 屈原既自视为忠臣, 故以美人自比。第三, 屈原毕生都在追求美好事物, 而美人正是“美”的一种象征。因着以上这些因素, 《离骚》中便弥漫有了温柔凄美的气息。

五、艺术精神

象征与隐喻的多方面运用。《离骚》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是象征与隐喻的无处不在。以美人象征贤人、忠臣;以香草既象征高洁品质, 又象征具有高洁品质, 达到了理想道德境界之人;以草木零落、美人迟暮象征贤人衰老而难以再有作为;以路之幽昧险隘象征奸佞当道。以荃象征君, 以滋兰树蕙象征栽培人才。进一步说, 《离骚》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此感人至深的情感, 不仅在于文中有这么多的象征, 而且在于一篇《离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屈原满腔热忱追求“美政”的实现而终归于失败, 四方游历寻求知已而终于无人知我, 众醉独醒, 这实则深刻地象征了人类普遍的失望感和永恒的孤感, 象征了只要生而为人就无法摆脱的这种失望而孤独的命运。

一咏三叹, 曲尽衷情的艺术效果。《离骚》将屈原积抑深久的愤忧、郁邑、悲哀、失望曲折有致而又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使人读之有魂魄为之所摄, 气血为之所荡之感。这是因为屈原运用了恰当的写作技法, 第一是文笔优美流畅, 令人阅读之中不知不觉为之陶醉。第二是文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符合一定的韵律, 节奏, 增强了抒情效果。第三是整篇文章采用了“兮”字句的基本词的效果, 当我们把“兮”字拉长来念时, 正仿佛听到人叹气一般, 因而给句子增添了一种深深太息的联想元素, 从而使积抑已久, 欲喷涌而出的情感充分地宣泄出来, 并使读者也能感同身受。第四是直抒胸臆与象征、隐喻相融洽, 既使情感汹涌澎拜之时如洪钟巨浪撼人心肺, 又通过象征隐喻的缓冲使情感不至一泄而尽, 无有回味。第五是叙事笔法有起有伏, 一张一弛。如写屈原心中如何千回百转, 最终选择沉江殉道的过程就充满了起伏跌宕, 经历了悲愤的控诉、女女须的劝告、就重华而陈词、上下求索、四方求女、灵氛占卜、巫咸勉励、远逝去国、回睨不舍而最终自沉这样回环曲折的道路。

超妙奇绝的想象世界。屈原的想象世界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染上了上层瑰奇玄异的色彩, 读“跪敷衽以陈辞兮”至“斑陆离其上下”、“吾道夫昆仑”至“蜷局顾而不行”两段可发现其所用意象皆有异于中原风物, 带着南疆风味, 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妖艳。他的想象气魄雄浑博大, 天地万物皆可为其所用, 为其随心所欲地驾驭。日神、月神能为他驾车, 以若木拂日竟能使时光的流逝暂停;飘风、云霓环绕其车骑;鸩、雄鸠、凤凰充任其媒妁;巫咸、百神从天而降, 只为能答他的困惑;最后远逝之时, 凤凰、蛟龙、八龙为其仪从, 一日之间而发天津、至西极, 行流沙、遵赤水、路不周、指西海。通过这些华美绚丽的词藻、汪洋恣肆的勾画、穷行尽相的描摹, 一个极具空间感与时间感, 并且在时空两方面都倾向于深宏博大的想象世界便森森然构建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褚斌杰.屈原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1]褚斌杰.屈原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义庆.世说新语[M].中华书局, 1991.[2]刘义庆.世说新语[M].中华书局, 1991.

[3]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 1988.[3]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 1988.

[4]游国恩, 金开诚.离骚纂义[M].中华书局, 1980.[4]游国恩, 金开诚.离骚纂义[M].中华书局, 1980.

[5]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5]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篇4:《渔父》——屈原与自身的对话

下面,笔者想结合备课过程中对文本第二节的思考,作些阐述。

第二节文字为:“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怎么理解这句话?一般认为渔父是一个隐者,他是想以此说服屈原顺应万物,与世无争。这样理解,固然不错,只是,可能失之粗放。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要屈原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是要屈原放弃原则、醉生梦死。而高尚、清洁是隐士的重要特征。隱者,世清则仕,世浊则隐,保持清醒,洒脱处世。真正的隐者可以与世无争,但决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的“濮水垂钓”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觉到这种清洁精神所滋养出的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即使本文最后部分,“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这里展现的也是一个远离污浊、黑暗的隐者形象。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渔父是个隐者,既然清洁是隐者的特征,既然渔父自己并没有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为什么要劝屈原如此呢?或许,只有准确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把握第二节文字的深意。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这首先要厘清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关系。在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关于渔父与屈原关系的争议。王逸《楚辞章句》说这位渔父“避世隐身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问答”,他显然认为渔父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渔父对屈原之身份、处境、心境的认识,会发现这位“渔父”极有可能就是屈原的另一个自己。中国文人历来追求“达则兼济天下”,屈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自己的耿直、群小的谗言,又因为国君的不明,屈原在政治上屡屡失意,于是在流放的困境中,他开始接近道家的思想,劝勉自己要圆通顺应、与世无争。渔父和屈原的对话其实彰显着屈原内心的矛盾,象征着屈原人格的两个侧面。屈原和渔父的关系极类似于苏轼《赤壁赋》中“主”与“客”的关系。

如果渔父可理解成屈原另一种思想的外化,那前面渔父看似矛盾的劝说,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面对污浊的社会,不管是坚持操守,舍生取义,还是与世推移,隐逸山林,都需要战胜自己,超越环境,超越社会,有坚忍不拔心志之支撑,这是有相当难度的。在困境中,在污浊社会的挤压中,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弃原则,投向世俗的怀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所以,第二节有关劝告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文字未尝不可以看作屈原心底第三种声音。由此,我们发现,在屈原这个伟大人物的心中,舍生取义,隐逸山林,随波逐流,三种思想交织在一起,这种纠结是多么复杂,这种矛盾又是何其深刻。如果这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文章开头的描写,或许会受到更深的震撼。“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里漫无边际的“游”和“行”,这里让人心痛的“憔悴”与“枯槁”,不只是缘于物质的缺失,不只是缘于流放的困境,更缘于其内心长时间的深深挣扎。而经历这样的挣扎,屈原又最终选择了举身赴长流,其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可谓纠结越深,其选择愈显可贵,其人格也愈显伟大。一篇《渔父》,将屈原这一崇高的悲剧形象如此鲜活、如此血肉丰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篇5:与屈原对话作文

“哎,真是可惜了。屈原怎么这么傻啊!”预习完《离骚》,我禁不住感叹起来“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国家放弃自己,值吗?”带着满腹疑惑,我开始进入梦乡。

月夜深邃,冷风凄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带着哀愤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是谁?我跑上前去,看到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的老人。他峨冠博带、腰佩长剑。感应到我的出现后,先是微微一愣,然后就独自端起酒杯,仰天长叹一声,一口饮尽。

我想起他刚念的诗,那不是《离骚》中的吗?“屈原,你是屈原。”“正是在下”,屈原头也不回的说:“余虽好修以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语毕,又一杯酒入肚。我走上前“喝酒会伤害身体的。”屈原回头,冲我淡淡一笑,三分愉悦七分苦涩。“酒,损身;而痹心。功大于过也”,他顿了顿“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是呀!你有着贵族的血统,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怎甘被小人污蔑呢。

我想起资料上说,屈原为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不禁愤然:“屈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怎能这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屈原不在意的笑了笑,“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但是,要保留清白也不一定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呀!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吗?”我有点急了,“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在文学上,您写下的作品《离骚》在千年后成为经典,千古流芳,这是多么大的一份荣耀啊!”

屈原听了我的话,沉默了,良久,才抬头看我,我发现他眼睛里亮亮的,似乎有什么在沿着他苍白的脸滑落,“一人之荣,与一国之荣,岂有比哉?”他缓缓起身,长叹,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我一惊,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与屈原的一席长谈,令我想起了原野在《人生》一诗中写的话: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当哭则哭,声音不悲不苦,为国为民啼出血路。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屈原不知道原野的这些话,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我还有什么好劝的呢?只是希望再遇着他,向他学习罢了。

篇6:玉屈原对话作文450字

自从了解到我们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就对屈原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了解的越深,就越想与他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如果我能够与屈原来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会把在自我介绍之后,把我所了解的屈原告诉他,告诉他我认为他说一个伟大的人,有着惊人的.才华,楚王的臣子是嫉妒你的才华所以向楚王觐谗言,是的楚王把你的贬下去的。所以不要忧心,你是有才华的。

如果我能够与屈原来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会告诉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你是忧国忧民,但是你不应该投江而死,我能理解你的那种强烈的爱国信念,所以你应该正视你的贬谪之路,投江太遗憾了。

如果我能够与屈原来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会感谢他他,是他创造了浪漫主义诗歌的,他的楚辞写的非常的美,特别是离骚,更是千古名篇。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屈原先生,我一直非常的尊重你。

如果我能够与屈原来次面对面的交流,我会......

还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对屈原说,太多太多,敬仰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仿佛所有的语言都苍白无力,都不能表达我的那滔滔不绝的喷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但是,我会继续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向屈原学习,对祖国,对人名,同时也对自己,认真负责,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7: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屈原之死,天地之感,空气弥漫长虹。

每次到端午节。每次读到《屈原列传》里的那句“我宁愿去正则流,被埋没在河鱼肚子里,却愿白暖人间”,都会被屈原感动得热泪盈眶。不难想象,做一个“真的一往直前,用尽忠与智”,屡遭诋毁,直至被贬的忠臣是多么痛苦。作为一个爱国主义很强的国家的顶梁柱,就是看到祖国的山河破碎了他却无法无天。在极度的痛苦中,寻求永恒的解脱,保护自己的清白,用死亡为祖国服务,真的是对世界的同情,感动,尊重。

然而,当我被感动和钦佩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些疑问。死亡当然是一种保持纯真,对抗世界的方式,但其中掺杂着懦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的理想破灭,到了生命的尽头,死亡是不是唯一最好的选择?屈原的死真的很悲惨,很能勾起人的回忆。但相比之下,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斗志岂不更令人敬佩?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生活怎么可能没有幻灭?死不瞑目是不是太消极了?

屈原的死对我们国家也是有害的。当强秦来到楚国时,他死了。自然,他再也不能担心破碎的山川了。自然,他可以寻求永恒的和平。然而,垂死的民族呢?侵略者铁蹄下的土地呢?

我同情屈原,我敬佩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并不深深叹息:

篇8:与屈原的对话

屈原在《离骚》中曾提到“美政”一词:“既莫足与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用“美政”指代屈原的政治理想, 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美政”具体指什么, 《离骚》中并未明确指出。

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注, 释“美政”为“行美德、施善政”[1];朱熹《楚辞集注》未予解释;按王夫之《楚辞通释》, “美政”似与“恶政”相对;蒋天枢《楚辞校释》注:“美政, 可以实现己理想事业之政。”[2]王泗原《楚辞校释》:“为美政是屈原的抱负, 生死以之。”[3]姜亮夫《屈原赋今译》释为动词“修美政”[4]。

上述注本或译本对“美政”一词的解释, 都不够具体, 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美政”的内容。

廖化津在《屈原美政思想系论》中, 对今人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作了梳理:解放前, 研究者寥寥, 游国恩先生为代表:“美政者, 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 非合从抗秦之策乎?”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 研究者仍很少, 但认识出现分歧。一是美政是儒家思想, 屈原的“理想的政治就是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政治”, 以何其芳先生为代表;二是美政是法家思想, “屈原的主导思想是主张法治, 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不能实现他的美政……只好决心从彭咸之所居。”以张纵逸先生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研究者渐多, 论文 (含专著) 有十余篇, 多仍依儒、法两家之间, 持折中、调和之说, 以孟醒仁先生为代表;其他论者, 或儒、法杂陈, 或儒主法次, 少数人仍坚持法家说[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 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依然不少, 一是承袭上述观点, 二是认为屈原美政思想兼融先秦诸家学说, 分对内、对外两部分, 包括举贤授能、实行德治, 君主贤明、政治清明, 关注民生、系心于民, 变法革新、修明法度等。

二、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

屈原的美政思想, 首先是要有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离骚》一开始写自己的出生:“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1]出身高贵, 有美名, 内含天地之美, 与生俱来诸多“内美”。但屈原并不满足于此, “又重之以修能”, 在衣着服饰、饮食装扮等方面亦十分讲究:“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是服饰之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 精琼靡以为粻。”———是饮食之美。“揽木根以结茝兮, 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折琼枝以继佩”, “琼佩之偃蹇”———是装扮之美。“鸣玉鸾之啾啾”, “奏《九歌》而舞《韶》”———是声乐之美。“为余驾飞龙兮, 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 高翱翔之翼翼。”———是车驾之美。衣着服饰、饮食装扮、声乐车驾等都说明屈原志向高洁, 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 “内美”、“修能”兼有。“皇天无私阿兮, 览民德焉错辅。”君臣都要有德者为之。

其次, 美政思想离不开明君贤臣。“兮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 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 循绳墨而不颇。”“夫维圣哲以茂行兮, 苟得用此下土。”尧、舜、禹、汤、文王是历史上有圣明的开明君主, 不仅有美好品德, 亦能遵天地之道, 选贤任能, 有圣明之智, 亦有盛德之行。“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后辛之菹醢兮, 殷宗用而不长。”羿、浞、浇、桀、纣是历史上骄奢淫逸、昏庸无德的君主, 不能选贤授能, 而且常逆天而行, 故而不能守住社稷。两者对比, 说明屈原对明君的渴望。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暧。”谗佞之人, 相与朋党, 嫉妒忠贤, 陷害忠良, 苟且偷乐, 不仅不能辅佐国君, 反而会将国君引入歧途, 远离明君先王的圣贤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姚小鸥老师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中, 考证“先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乘舆的专用名, “尊贵者出入必有前驱, 前驱者的地位, 依出入之尊者的身份而不同, 但皆为亲贵之人。”[6]可见, 屈原对自己的期待——以亲贵贤臣的身份辅佐怀王, 对怀王的期待———要作亲贤臣、举贤任能的贤能之君, 而非被谗佞蔽明害公的昏庸之君。

最后, 屈原美政的核心思想是“忠”———忠君忠国。“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7]司马迁首先指出了屈原的忠君思想, 后世对此亦多无异意 (虽如李贽曾对屈原“忠君”思想有过尖锐批评[8], (1) 但并未否认屈原是忠君的) , “忠”在《离骚》中亦多有表现, 兹不赘述。学界对屈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曾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 详见《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9]。曹大中先生持否定态度, 认为在先秦时代, 人们 (包括屈原在内) 的社会思想意识中, 实际上只有忠君政治道德观念, 而并不存在爱国政治道德观念, “卫社稷”、“存君兴国”、“思君念国”等都是忠君政治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笔者以为, 若以“楚国”或者“故国”去理解“爱国”之“国”, 应该没有问题, 但若以现代之“国家”观念去理解, 则有待商榷。按前者, 对屈原来说, 忠君与爱国二者并不矛盾。《离骚》除忠君外, 亦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眷恋: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 孰求没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

“陟升皇之赫戏兮, 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国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古都。”

“屈平既嫉之, 虽放流, 眷顾楚国, 系心怀王, 不忘欲反。”[7]楚国、郢都、国君在屈原心中早已融为了一体, 并不能截然分开。国君代表了楚国和郢都, 而郢都则代表了国君和楚国, 楚国亦然。臣要忠于君、忠于国, 君亦要能识别和任用忠臣。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甲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其所谓忠者不忠, 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7]。

楚怀王不识忠臣而疏屈原。臣忠而君不识, 必然不能实现屈原之美政理想。“余故知蹇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屈原不因怀王不贤而弃之, 亦是“忠”之体现。

三、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

关于屈原与怀王之关系, 余未迟认为, 怀王出于巩固其王权统治、建立霸业野心的需要, 起用了屈原, 这时的屈原应充分认识到, 他不过是怀王利用的一个工具, 怀王并非是出于爱才或认为他是“帝高阳之苗裔”而重用他, 所以他必须很好地、谨慎地利用这种机会, 同时也将怀王作为实施“美政”, 统一中国理想的一个工具, 并充分利用怀王来打击政敌、保护自己[10]。

对此, 见仁见智。笔者认为, 怀王任用屈原, 确是出于对其才能的认可。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博闻强志, 明于之乱, 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屈原是有才的。战国时期, “智者不为谋, 则社稷危;辨者不为使, 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 则边境侵。”[11]“辩”才之人往往胜任外交使者。

屈原对怀王的态度是矛盾的———有忠有怨。按前文屈原美政思想对国君的期待, 怀王并非贤君或明君, 甚至不能称为合格的君主, 不仅被奸邪谗佞之人所蒙蔽, 而且不识屈原之“忠”甚至怒而疏之, 亦无国君应有的判断力, 以致政治上屡被欺骗乃至客死秦国。“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曾歔欷余郁悒兮, 哀朕时之不当。”“闺中既已邃远兮, 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 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如果屈原仅把怀王作为实现其美政思想、保命、消除政敌的工具, 那么, 既然怀王已经疏远并不再信任自己, 屈原完全可以离开楚国而到他国去寻找能帮己实现美政的国君, 可见, 实现美政并不是屈原唯一或最重要的目的。忠君是屈原美政思想的核心, 而美政亦是“忠”之反映, 是与怀王和楚国息息相关的。“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 以报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7]由豫让报知伯知遇之恩的例子可知, 在战国时代, 知遇之恩对臣子来说有时是要以死来报的, 正如司马迁所说:“屈平既嫉之, 虽放流, 眷顾楚国, 系心怀王, 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 俗之一改也。”[7]也解释了屈原为什么如此“执迷不悟”。

摘要:以美政称屈原的政治思想, 学界对此多无异议, 但“美政”具体指什么, 学界对此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以对《离骚》的文本分析为重点, 对美政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关于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 怀王或许是由于政治目的而利用屈原, 但确是出于对其才能的认可;屈原对怀王有忠有怨, 但忠是最主要的。怀王对屈原有知遇之恩, 屈原并非简单地视怀王为实现其美政思想的工具, 更视其为知己。

关键词:《离骚》,屈原,美政思想,楚怀王,关系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蒋天枢.楚辞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3]王泗原.楚辞校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姜亮夫.屈原赋今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7.

[5]寥化津.屈原美政思想系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 :55.

[6]姚小鸥.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J].先秦两汉文学论集, 2004, (6) :222.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8]张建业, 张岱, 注.李志全集注.焚书注:第2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144.

[9]周建忠.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J].中国楚辞学第一辑, 2002, (7) :1-17.

[10]余未迟.论屈原“美政”失败的自我原因[J].晋阳学刊, 1994, (3) :58.

篇9:与屈原的对话

从探班现场曝光的片段可见,该剧既有荡气回腸的大场面又有情深意重的小细节,让司马迁这个厉史人物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真实。冯远征表示,“司马迁与届原对话的场景,实际上一种大浪漫,我们用这种方式去表现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即生动又有情怀。”对于这段情节设计,导演任鸣称,“剧中的司马迁、汉武帝、屈原都是站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顶尖人物,他们各自之间的交锋是思想上的巅蜂对决。跟他们去对话,需要—种大的手笔和情怀。”

两位导演合力把关于 震余少群倾力加盟 排练现场一位导演在导演席,一位导演在舞台上,这样的组合在北京人艺也并不多见,有着多次合作的任鸣和冯远征可谓默契十足。“任鸣导演在把控方向,我更多的是去辅助他做人物的协调。”冯远征介绍。对于演而优则导的他是如何去适应新身份的,他坦言“当导演跟单独当演员肯定不—样,导演需要去整体把控。作为演员我有时候经常想去做示范,但是我特别同意任鸣导演的观点,尽量启发演员自己去创作。偶尔的示范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记不要让年轻演员去模仿,模仿会让人物变成一个壳。” 除了两位导演的合力把关,演员们的实力也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于震、王劲松、余少群、梁丹妮、王刚、张福元、丛林等的齐力加盟为角色的呈现提供了保障。剧中与司马迁对决的汉武帝由于震扮演,排练厅里一袭红衣的帝王看起来绝对霸气外露,—招一式可谓是不怒自威。台上霸道,台下谦和,一句话怎么说于震都反复与导演磋商。而《报任安书》中的任安则由戏曲科班出身的余少群扮演。排练之余余少群还经常在排练厅边上练形体,让人物的一招一式更加具有古典气质。 作为剧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梁丹妮扮演的司马迁夫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作用可不小。探班当天,一段她在剧中与司马迁的送别戏,让人看到了太史公伟业背后的柔情。剧组的年轻演员说,“丹妮老师每天下午都在排练厅外面的楼道里不停走动,开始以为她在背词,后来发现她天天如此,原来是为了去找人物感觉。”

篇10: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就在公无前2,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不怀好意的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说其中的利害,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而且还将屈原逐出郢都。之后楚怀王按时赴会,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的不得了,忧郁成疾,三年后便客死于秦国。后来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就这样攻占了郢城。而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国家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便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个个都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目的是为了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不被伤害。

之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就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篇11: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

浪漫主义的源泉是上古神话,神话以它奇妙的幻想启发着后代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并以它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得题材,先秦时代,受神话影响最深,走上浪漫主义道路的于散文方面是庄子,于诗歌方面是屈原.他们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基本上处于相同的时代(屈原约前340——前278,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样接受过中原文化的影响,所以二人身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但同样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很不满,同样崇尚人格美。但最多的还是不同点。

一 相同之处

1、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朐箧〉〉)“圣人不知,大盗不止。”“绝圣弃之,大盗乃止。”“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以论议〉”对于现实社会他既如此憎恶,在其心目中自有一个理想社会存在。〈〈至乐〉〉篇的寓言:庄子到楚国去,在路上见到一个髑髅。庄子想让髑髅复活,髑髅却托梦给庄子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利,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可见他所向往的,先是一种没有君臣之别,不受束缚的生活。《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也就意味着泽雉宁可自由自在地过艰苦的生活,却不愿在樊笼中养尊处优。这种向往跟他的崇尚自然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并且他视相位如腐鼠,视忠君为可笑,决不应千金之聘,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为着他心中的理想,他还要达到“吾丧我”的境界,并在《人世间》里提出了“心斋”的论点。

屈原更是理想主义者,他对当时战乱分裂的社会很不满,他心中也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楚国要富强壮大,要重新恢复统一,并出现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从〈〈惜往日〉〉可看出他的法治主张: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统一全国的理想。〈〈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可见他的理想与愿望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及对腐朽势力的贪婪、嫉妒、荏弱的揭露和批判并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离骚〉〉及〈〈九章〉〉就是他追求理想、反抗邪恶的战斗历程的形象反映。

2、崇尚人格美的倾向

崇尚人格美是屈原和庄子的浪漫主义创作所力倾的,他们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保持性行高洁的人格。

庄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自由而高昂的境界,鄙视凡俗。《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他一就描绘了大鹏鸟的伟大而高傲的形象。鹏鸟硕大无比,在其鼓翼起飞时海水激荡,狂飙起涌,及其展翅天际,由下方的一切在其眼中都不过是春日泽中游气和尘埃一样的渺小,整个下界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写照: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并且庄子认为天下沉浊,社会太黑暗,所以不为金钱所惑,不为高官显位而动心,不愿与统治者合作,在《庄子》一书中有记及楚王用重礼聘请他为相,被他所拒绝的事,此外,庄子最藐视那 些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不择手段、逢迎主子、骗取高官厚禄的小人。如《列御寇》篇中他与宋人曹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庄子道直秆宁肯穷困终生,也不与小人混迹。

屈原同样具有这种高尚的人格,他不愿与旧贵族同流合污,为使楚国富强状大,最终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进行不懈努力,他所强烈坚持的两项主要原则: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大大触犯旧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制宾夺稿”实际上并非屈原与上官居大夫个人之间的斗争,而是楚国新旧两派政治势力进行搏斗的表现。正因为这样屈原才遭到整个旧贵族势力的排挤与打击,虽进行了坚韧顽强的斗争,但遭受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迫害,被谪居汉北,被放江南,流放到湘西地区的深山穷谷,为了不当俘虏,又再下沅江,穿过洞庭湖而至湘水流域,最后就在长江东北的汨罗江没水自杀,从身殉国。虽然遭遇如此坎坷,他仍然保持了坚强的斗志,无论处境多么严酷,他都坚信他所斗争了一生进步理想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在这期间《哀郢》、《涉江》、《惜往日》都证明了这一思想,《衷郢》对腐朽的旧贵族势力作了极其尖锐有力的揭露,对国家人民以至楚国的山川风物倾注其深刻的眷恋,在这之后又写了《涉江》从诗中可看出,无论处境多么严酷,仍然保持坚强斗争的性格,同时也坚信他所为之一生的进步理想,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在死之前的《惜往日》对他自己一生的斗争作了最终的概括,使人清楚地看到他最根本的思想主张,就是出于爱国主义而强烈要求在楚国实行法治,使国家富强起来。然而由于楚国的旧贵族势力极其强大,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私利,必须支持“背法而心治”,所以屈原的理想与主张尽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还是被反动的旧贵族势力所催残,以至于扼杀了,所以他的诗篇充满了壮美充满了高洁。

二、不同之处

1、因出身经历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人,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也就是都生活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战国时代。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学者,都有闪光的文章著世。但由于出身经历不同导导致迥异的态度,使他们作品的风格不同。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的老子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善于自我安慰,他是哲学家、思想家兼文学家,但庄子这样知识分子,只做过漆园吏这样的小官,社会地位相当低,不得不承受种种束缚和压迫,如果他胆敢反抗,就必然会带来更大的不自由,他出于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对政治始终抱着一种疏远和冷峻的态度,对统治者始终抱着一种反抗的不合作的态度“终身不化,经快吾志焉”。所以他的作品也带有疏远和冷峻的风格,同时还带有超然。

而屈原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并且本身就是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之职,并且楚民族独特历史发展进程形式的热爱祖国,顽强不屈、勇于进取的精神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滋养了他的爱国激情和持正不阿、奋斗不止的抗争精神。所以他始终把个人的命运同楚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势的兴衰。由于二人不同的政治态度,形成了他们在创作上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做文章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批判社会,而在于崇尚自然,在于为困境中的人类寻找精神的家园,他为人只是内心炽烈、激世之情无法掩饰的自然流露。洒脱超然,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致力于对世俗价值的超越,对人生困境的超脱,故创作风格冷峻超然。

而屈原的终极目标是中国最终要重新恢复统一,并出现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故他致力于法治,而时刻担心祖国的现实、民族的前途,对朝野上下的贪婪愚忘之风的迫害贤良,祸国殃民的群小切齿痛恨,对自身的价值和也所坚持的理想充满自信,所以他愤概难平,种种忧怨,郁结心头,故浑融为一股悲慨愤激之气,形成了屈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郁愤缠绵的风格。

2、因思想不同而形成了迥异的浪漫主义精神

庄子和屈原政治态度迥异,故形成了创作上不同的浪漫主义精神即消极与积极。

庄子的作品始终葆有平民分子的强烈愤世精神,由于他为人正直不阿,不媚权贵,不屈于权势利益,所以他对社会上的许多丑恶现象都能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用辛辣和冷峭的文字〉。如《养生主》中对当时骄奢淫逸的统治者的批判精神,《肢箧》中“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不治矣”。对国君、诸侯表示了极大的憎恶,所以他对黑暗社会是大胆的揭露和批判;对邪恶势力是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但对美好事物是热情赞美歌颂。他歌颂残疾怪人的高尚情操,对所有有德之人,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赞美“德人”说:“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庄子的浪漫主义,更多地歌颂自然,要求个性解放,探索人生自由的理想境界,这是庄子浪漫主义的突出精神。屈原的作品始终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他孜孜不倦的追求进步理想,他的崇尚的品格充满了他文章的自始至终。如《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他以强烈的爱国感情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写下了这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罕见的抒情长诗,屈原虽然身处逆境,在思想上产生去留抉择的激烈冲突中,仍坚持着进步的理想和崇高的品格,所以屈原的诗篇是壮丽的,他的浪漫主义是用奔放的语言和瑰丽的想象来塑造,从而表达了他的节操,志向,忧患,理想,从而抒发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这是屈原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3、消极浪漫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

虽然屈庄二人都 对当时的社会充满着强烈的不满,但庄子找不到出路,所以他的作品常主张采取避世的态度,而偏重于内心的快安宁、舒畅,不是积极地会创造一个合乎自然的环境,并将死当作了人生的最终解脱和真正的快乐,从这一点上说,庄子的哲学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庄子的浪漫主义是为他的无主义,悲观厌世的人生服务的,所以我们说庄子的浪漫主义是消极,庄子的消极浪漫主义常引起没落阶段的共呜。

而屈原作品却无论处境多么严酷,但仍保持坚强的斗争性格,同时也坚信他所为之斗争了一生的进步理想,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以及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进取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显示其积极的一面,并且他积极参与现实政治,提出了“举贤授能”,实行法治,他反对当时的贵族制度,主张不分贵贱,唯才是举,主张整顿朝纲,明政治,由于他这些富国强民的理想和措施以及一生的不懈努力,我们说他是积极的浪漫主义。

4、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的不同

庄子主张:“得意而忘言”。主张不拘泥于语言文字,借助比喻、夸张、想象、象征、暗示等方法,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去联想、想象、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更为广阔的内容。他的夸张新奇怪诞如《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其广数千里,不知究竟有多长。又说有鸟名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的恢弘气度古今独此一人。他的夸张令人惊叹,令人倾倒。他的比喻千姿百态、变化莫测。有明喻,有暗喻,宣颖曾评论说:“庄子之文,长于譬喻,其玄映空明,解脱变化,有水月镜洗之妙。且喻后出喻,不啻峡云层起,海市幻生,从来无人及得。

屈原则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构成奇特的情节、境界,这是屈原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一个重要特征。他的《离骚》从“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以后,尽情刻画了诗人上天下地,神游天国的活动,字里行间出现了一系列众多的神话人物和神域.如《离骚》中神游天国的一段描写,日神羲和为他驭辔,月神望舒为他导路,雷师为他具备行装,以至风鸟、飞龙、云霓都供他自由驱使,扶桑,咸池,不周,都是他所至的地方,其想像三大胆,构思之奇特,幻想之丰富,古今罕有。还出现了众多灵异事物,所以这些又都一齐围绕着诗人的行止旋律,以诗人为中心组织出了一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阔画面。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手法的是四次求女,即一求“高丘”之神女,二求洛水之宓妃,三求有娀之侠女,四求有虞之二姚。诗中的浩荡仪仗队伍的呼拥下突然驻足楚国上空不忍离去则,把诗人对理想的孜孜以求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善于利用,发展民歌的比兴手法,求象征他与楚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如《离骚》长诗中所创造的合人感到奇异而绚丽多彩的“香草美人”世界。即以披香戴芳、饮露餐英来比喻道德的自修和品德之高洁。

总之屈原吸取人类童年时代的神话思维,描绘了神游太空的宏大场面,展现了一个极富于幻想的诡异神奇的世界;复通过的空隧道,召集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往圣先贤上场,展现了足为人们明鉴的往古世界;又继承古老民歌的比兴传统,比香花美草、男女情思为象征,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情致缠绵悱恻的香草美人世界。

5、因对社会的责任感不同而决定了屈原庄子不同的人生道德和作品内容。庄子、屈原不同的政治态度,决定了两人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二人又同样追求精神完美,但是达到这高度的表现方式却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二人对人生完美这一目标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庄子追求的是逍遥,是充分的自由,崇尚的是自然,也就是说他在精神上追求是:广大、高远、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这样的绝对自由,即“无君于上,无臣于下”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完全摆功名利禄、富贵、权势、礼法的,是对外物完全的超越。从而达到庄子追求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自由。

而屈原的远大目标是:中国最终要重新恢复统一,并出现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为了这样的完美盛世,屈原付出了一生的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在他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中表现得非常清楚。

屈原、庄子对人生完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形成了他们浪漫主义创作在内容上的不同特点,庄子的文章重在说理,如《养生主》中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做事情必须掌握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规律,这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重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屈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对理想人格的不懈努力,对理想政治的不懈追求。6、对后世的影响不同

表现手法的影响不同,庄子散文雄奇浩荡洒脱。李白、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诗人,大多得力于庄子,从他那里吸取丰富的营养,才使他们在诗词文赋方面取得伟大的艺术成就。而后世对屈原所吸取的是借助神话游仙来隐,曲折地象征现实生活。例如:阮籍的《咏怀诗》而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汲取的却是他雄建豪放的诗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通过对花妖孤魅,阳曹地府的描写,寄托自己的“孤愤”,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也是受屈原的比兴手法的影响。

思想的影响:庄子的夸张、比喻等表现手法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他在思想上,理论上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大,如把“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却一直为后人所继承,(在《德充符》里体现)庄子的理论是人要节制情欲,不要违反自然规律去追求养生之道。庄子的不逐势利,不愿做官,甘愿过贫困生活的思想常常能引起没落阶级的共鸣。屈原影响后世的思想却是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进步的理想,为拯救祖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甘于献身的崇高思想,纵观《楚辞》以后中国诗歌的发展,由屈原点燃的积极浪漫主义的火炬在一代一代往下传。例如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诗歌中表达反抗现实的内容。左思《咏史》八首笔力矫健,情调高亢,借古讽今,揭露鞭挞了西晋腐朽的门阀制度,在诗歌领域明未陈子昂、夏完淳等抒写国破家亡的痛苦,凄楚激昂,悲壮漂流,是继承屈“骚”精神的出色的爱国诗人。

也就是我国古代具有进步倾向的诗人价目个都接受了屈“骚”积极浪漫主义的影响。屈原的光辉辞作影响着我们整个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心态,所以认识屈原及他的浪漫主义精神是很有意义的。参考文献:《楚辞选译》、《庄子选译》、《诗经与楚辞》

大小谢山水诗创作比较

谢灵运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

谢朓的山水诗的成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等,至今脍炙人口。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策划下一篇:诗意生活高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