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对话作文

2024-04-07

与苏轼对话作文(精选9篇)

篇1:与苏轼对话作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余有疑,遂问之。苏子不以余愚而拒余,一一告知。

余问苏公:人生数十载,碌碌无为者,何其多也!此何为?

苏公曰“皆因其未寻路而行之无道矣。”

余疑未减,何为路,路何方也?寻何路?

曰:路,物也,引人成功,去未来之物也,路乃方向,而汝路,自在汝心。至于汝问寻何路……

苏子顿而未言,而后乃一手指左,一手右。吾视之,左为一林荫小道,众人行之,故而草稀,雨落则泥泞满身;右为一草绿之地,无人踏之,因而花繁,雨润则草色青青,风过而舞。

见余有所思,苏公继而语余,汝寻路,须乃汝之路也,而非随他者行之,如流水逐之。汝左道,宽也,然泥泞也;汝右径,虽小寂而胜景也。

余望苏公,其颜悦然,其色怡然,虽老矣,而无颓态,思及苏公之坎坷,余喟然而叹曰:公曰须行吾路,然何为吾正路耶?小生斗胆,还望公莫责之,公一生守志,终莫能识之,且得罪之人不知其数也,安乃公之路乎?

苏子闻言,叹之,未语,而后乃曰:余亦如小子今日这般问余,余亦尝彷徨惆怅终日,亦尝怒余而愿世事不公。今乃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此一因;然余少时恃才而不知敛,刚甚而不知屈,此二因,是故罪人也。汝等后生谨记之,人贵在自知,自知者明,傲物者多为人所嫉。毋论聪慧与否,为人须谦且韧,此为善道。由吾之际遇,可以知之也。

余有感,公所言甚是,然何为行路之道也?余学于师,师甚善,凡有惑,必细教之,导之,然余愚笨,学业不成,师之期,家人之望,余有愧。

苏公宽慰余曰:汝尚年幼,须知已往虽不谏,而来者可追,勿丧也。师长之望,非负也,乃汝前行之力也,汝若为草木,其望必为壤也。余欲以五言而告汝,少时须立志,老时乃有成,志存高远,此一言也;少壮不努力,老来伤悲晚矣,春耕秋实,业精于勤,此二言也;为人处世,切不可凭己意而行,戒骄戒躁,此三言也;路曼曼兮,非坚忍者不可至,此四言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五言也。如此五言,乃吾忠告,个中理趣,唯君图之。语毕,苏公遂就舟而去矣。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余伫立良久,思苏公箴言,似有所悟,立吾志,行吾路,勤谦韧,有自知,携此数言而行,料成功之日必不久远矣。

篇2:与苏轼对话作文

那夜,我漫无目的地在河岸上走着。微微湿润的晚风摇动着岸边的芦苇。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青草的香气。

就在我伸手拨开眼前这片芦苇的瞬间,我发现了他。

他在河岸上慢慢地走着。他的脸庞已有些苍老,灰白杂乱的头发使他看起来有些颓唐。他的眼神中藏着一股难言的沧桑,却又有着一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他的样子令我感到有些熟悉,但我却想不起他的名字。

就在我观察他的时候,他也注意到了我。他移开了正注视着河面的视线,转身向我走来。

我终于能够近距离的看着他。待到我终于看清他的脸时,我几乎惊呼出声:苏轼!我的心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有些疑惑的打量着我。“这里向来罕有人迹,你来这里做什么。”他开口问道。

“我只是附近村庄一个樵夫,外出打柴时迷了方向,方才走到此处。”我答道。

他点了点头。“也好,我来此散步,正愁无人同游,你就陪我聊聊吧。”我点头应允。

“我本为朝中重臣,因与新党意见不合,被流放黄州。不久之后,变法失败,新党倒台,我又回到朝中,却又因赞同新法中的某些观点被流放惠州。后又因诗文之故被流放此地。尽管有着琼州别驾这一官职,却不过是一虚职罢了。不得食官粮,不得签公文,不得居官宅。”说到这里,他大笑起来。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拿我怎样?不过是无米可炊,无屋可住,无权可握罢了。恐怕那些处心积虑置我于死地的人要失望了,我还活得好好的。百姓与我亲如兄弟,好友与我情同手足。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我苏东坡,就绝不会倒下。”他的眼中,自豪里夹着一丝温柔。

“我此生最大的功绩,都在黄州、惠州、儋州三州。而这三州,又恰恰都是我的流放之地,这还真是讽刺。或许只有远离了官场,我才能真正的一心为民。被流放的这几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高兴的几年。”话罢,他笑着看着我。

我开口问道:“您这一生难道就没有让您悲哀的事吗?”话一出口,我立即噤了声,可是说出去的话已经无法收回。

他的脸色变了,他的眼中透出一股难以言语的悲伤与凄凉。“哲宗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几个奸臣权倾朝野,整个朝廷几乎已是他们的天下。恩师欧阳修和我的几名好友都因我而遭受迫害,而我却无能为力。如果当初我能懂得忍让,他们也不至于家破人亡。”他的声音悲怆。此刻的他,早已泣不成声。

“爱妻王弗早年因病不治身亡,年仅二十七岁。临终之前,怕我后半生无所依靠,将其妹王闰之托付给我。后又得一妾王朝云。可怜了她们,这些年随我四处奔波,处处照料我的生活。我此生有此三女,再别无所求。然如今,她们皆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在这世间。”他抬头,泪水早已湿透衣襟。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绝世天才苏轼,而仅仅是一个历经三次丧妻之痛的普通的六旬老人。

良久,他站起身,泪水早已流干。“我该走了,很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么多了,感觉一下子放开了许多东西。你也回家去吧。今天,谢谢了。”

我们互相告别。他那天弱不禁风却又挺拔伟岸的身影逐渐消隐于茫茫夜色之中。晚风依旧吹动着岸边的芦苇,青草的香气沁人心脾。唯有我的心,证明着他曾经来过。

篇3:让儿童在作文中学会与世界对话

那么儿童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世界展开对话的?我们来看一篇儿童作文。

天下虫虫都可怜

——读《昆虫记》有感

我从小就很怕昆虫, 每次有金龟子或者蝴蝶飞进我家的阁楼, 我总会莫名的紧张, 甚至起一身鸡皮疙瘩。我曾经很喜欢养蚕, 但真到了蚕宝宝变成蛾子的时候, 我又变得不喜欢了。

妈妈说我不喜欢昆虫, 是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寒假里, 我有幸读到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它让我走进了昆虫的世界, 这本书写得很好, 我常常沉浸在书中, 看到了那么多的昆虫世界的悲喜剧。它改变了我对昆虫的看法。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金步甲的婚俗》,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法布尔在观察自己养的金步甲时, 发现一只金步甲肚子被掏空了, 他很惊讶, 盒子里不少啥呀, 可它们怎么会把自己同伴的肚子给掏空了呢?过了几天, 又有一只金步甲的肚子被掏空了, 就这样每隔不久, 都会有一只金步甲被另外的金步甲掏空肚子。

有一次, 法布尔亲眼看到一只雌虫在摆弄一只雄虫, 最后那只雄虫终于挣脱, 逃之夭夭。法布尔又在自己的玻璃盒里不断发现遗骸, 总是雄性步甲虫的, 这些雄性步甲虫大概都是这样丧命的。从六月初到八月一日, 从最初的二十五只雄性减少到只剩下五位, 其他的全部被雌性步甲虫掏空肚子。有些昆虫的新婚之夜也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惊讶, 昆虫竟然有如此不可理解的行为。同时, 昆虫的世界, 有着如许的秘密, 又让我感到无比好奇, 昆虫的繁衍是一个多么悲壮的事啊, 看来, 真应该爱惜每一只昆虫的生命, 它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容易啊, 它们的爸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读完后, 我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天下虫虫都可怜”, 来表达我对这些小虫的敬意!

这是一篇读后感。从现今小学生写的读后感来看, 很容易陷入模式化, 比如总是先介绍一下读该书的背景, 接着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 最后谈几句读书之后的感想。这样的读后感充其量不过是“主要内容简介”而已, 从中, 看不到阅读者如何在阅读中引发共鸣, 如何在阅读中生发感情, 一句话, 没有引发对话。

首先, 文化认同是儿童作文的对话立场。儿童生活在社会生活之中, 经历着文化的熏陶与习染, 儿童也在作文的过程中, 与世界发生冲突、融合, 因此, 儿童是在与世界对话也就是作文的过程中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 认同自我的这种文化身份, 是儿童在习作对话中成长应当持有的立场。

在这篇读后感中, 一开始小作者就表明自己对于昆虫并不怎么喜欢, 但是通过阅读《昆虫记》之后, 她却能发自内心地对昆虫充满敬意。这种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作者有了自己对昆虫世界的一种感悟, 那就是“天下虫虫都可怜”, 具有独特的打动人的力量。由此可见, 作者是把昆虫作为一种“生命”来看待, 把昆虫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放置于一个同等的文化地位上。这种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正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持有的立场,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作者是真正进入了《昆虫记》的世界。

其次, 自我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写作作为一种对话, 是需要写作者敞开自我, 与世界建立起“我—你”关系的。所以从本质上讲, 任何人的真正的作文其实都是在讲述自我故事, 也只有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对话才有可能产生。因此, 儿童作文应当学会从讲述自我故事出发。

作者一开始就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故事中展现自己与昆虫的故事。作者从小害怕昆虫, “莫名的紧张”和“起一身鸡皮疙瘩”点明了自己的害怕, 同时, 作者又说自己喜欢蚕, 却不喜欢蛾子, 这又使得故事的讲述很有戏剧性。

接下去, 作者便把《昆虫记》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转述了一遍, 这就突破一般读书笔记的写法。一般的读书笔记会用“概述”的方式把全书的基本面貌展现给读者, 这样的写法有利于展现全书, 但是可读性不强, 其原因就在于失去故事性。而本文作者则以书中一个故事作为讲述的重点, 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又使笔墨集中于一个故事, 使文章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大为增强。

因此, 好的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

再次, 心路历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呈现。作文需要袒露心迹, 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 但文章贵在含蓄, 表达感情贵在曲折, 所以在许多时候, 这种心路历程的表达需要蕴含于故事之中, 并不是直接表白。而这种心路历程, 又恰恰是儿童作文与世界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

文章从一开始表达的对昆虫的“厌恶”到读到《昆虫记》时感受到的“震撼与惊讶”以及最后作者的“敬佩”, 均是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先说“厌恶”, 儿童对于昆虫的“厌恶”感, 很有可能来自于生活体验, 例如蚊子会吸食人血, 蜜蜂会蜇人, 有的昆虫有很怪的气味等, 这些生活体验导致了作者对昆虫的“厌恶“ ;当然也有可能来自于成人世界的影响, 成人对昆虫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态度, 这两种情况恰恰是儿童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结果;然而儿童与生活世界的对话毕竟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内部, 直至作者读到《昆虫记》, 这部基于研究的作品展现的昆虫世界突破了儿童的已有经验, 细致深入的描绘令儿童看到了超越经验的世界, 因此, “震撼与惊讶”就产生了。而“敬佩”感的产生, 则与儿童对昆虫产生了新的理解有关。作者写道:“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多么不容易啊, 它们的爸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句话中可以窥见, 作者是以人类的亲情的视角来看待昆虫世界的现象, 可以说, 此时, 对话已然形成, 视界得以融合。

篇4:“对话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反思,很多教师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忽视了引领学生与生活进行真诚的“对话”,把学生“像囚徒一样关起来”,大多是“奉命而作,为文造情”;二是阅读与习作脱节,学生读无所获,或所得甚少,未能实现读写链接。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尝试推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着力营造“对话”的氛围,搭建“对话”的平台, 引领学生乐写、善写。

一、聊天式对话,将习作融于生活

聊天,也可以称之为“对话”,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喜怒哀乐,无一不是聊天的话题。可以说,聊天是生活中最惬意,最平常,也是最放松的事情。因为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又无需下大功夫去准备。作为教师,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打交道的,日常教学之余,恐怕也会经常和孩子们说说话、聊聊天。而此刻,孩子们最放松,也是最快乐和自豪的。他们可以毫不掩饰地告诉你曾经发生的各种事情,而最让人珍爱的是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总会眉飞色舞,惟妙惟肖……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习作课上,孩子们大多很矜持,落笔也艰难,原因何在呢?

我们的课堂还是太像课堂了,习作课还是太正八经了……到底该怎样认识我们的习作教学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更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老师教会学生的。”小语教学法专家高惠莹教授也曾指出:“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儿童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看来,我们的习作教学大可以放下紧张的思想,放下不必要的包袱。把和学生“聊”,作为主体,不仅仅是聊“天”,还可以聊“花”,聊“草”,聊“动植物”,聊一切可以聊的事物……“聊”的关键是轻松面对,无拘无束。

(一)“聊”中重欣赏,润物于无声

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思想火花迸放出的绚烂,使人的生活有了理想和激情,使人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尊严。人究竟为什么写作?因为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因为感受到真善美,因为思想而有了灵魂苦痛和幸福……因此,有个人的思想,有个人的人生感悟,有独特的生命体验,习作才有价值。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说得越多,学生就越感到困难,就越是难以下笔。怎样润物无声呢?这就需要教师“无心插柳”。也就是说,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地梳理教材,认真地整理习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将要完成的习作分解成一个个能够引起聊天兴趣的小话题,并留心积累日常和学生聊天时有价值的内容,简单地记录学生精彩的言谈。主要有三个用途:习作指导时用以启发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用笔记录那精彩的一幕;欣赏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做真人;为学生做表率,鼓励学生把和老师聊天的内容完整记录下来。

(二)“聊”中重生活,创新于无形

与学生的聊天,对于教师来说不是任意而为,要有重点,有目的,尤其注意在轻松的氛围里,教给学生一些诸如观察的方法、表达的技巧等等;而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次心血来潮,可能就是一次“偶然”……既然是聊天,教师就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和尺度,千万别用课堂的眼光,千万别用套子套住学生的思维。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聊天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情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但是,如果让他们写下来,可能就与“说”,相去甚远了。究其原因,就是不能、不会(或不愿)分析身边的事、剖析自己的生活!因此,无论是聊天,还是习作,教师都一定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说出自己的感受、看法,或是更多的东西。不能人为地以一番苦心去设置重重禁区,用种种束缚扼制他们的思维:这种事“太没意思”(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有趣!),别说;这样的话题“太陈旧(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新鲜事!)”,别写;这里还要再来点“曲折”(其实生活中就是那个样子!)只要学生有兴趣说就会说得精彩;说得精彩,写下来了,就是精彩。所以,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习作。生活本身就是源源不断的素材库,只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取,而且用,就是在实践习作的过程。

所以,聊天本身,就是引导学生说话,就是在传授写作的技巧。

二、与文本对话,将习作与阅读结合

“劳于阅读,逸于写作”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大家都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用心灵去对话——情动辞发

教学中,通过“我与课文的亲密对话”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

比如,在学过《慈母情深》一課之后,让学生写一写“妈妈,我想对您说”、“爱看书的孩子,我想对你说”等等。虽说只是三言两语,却也是真情实感。在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之后,学生被桑娜夫妇的善良所深深感动,尤其是结尾的“熬”字激发了丰富的想象,教师顺势引导,进行续写,让孩子们的真挚同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既深化了阅读,又练习了写作。

(二)与作者对话——学以致用

阅读中,要遵循“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的原则,除了与文本做感性的对话,了解“写什么”,还要做理性思考,看看是“怎么写”的。这样阅读,学生就能习得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

总之,通过“对话”,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做素材积累、方法积累的有心人,潜移默化,提高习作能力。

篇5:和苏轼对话高中作文

一盏清茶,一室月光,一卷诗。案前寂寞的我,诗中寂寞的苏轼。

还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寂寞让苏轼如此辉煌,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可是透过诗文,看着他寂寞的眼睛,我的心,为什么会痛呢?

淡淡油墨香气氤氲,一个个方块字变幻着拼凑出最神奇的咒语,身边景物变幻,刹那间,已越千年。

耳畔滑过流水的轻吟,清风微凉,犹带着美酒与月色的气息。睁开眼,猝不及防的撞进了苏轼的微笑里,我俩坐在舟中,小舟顺着清风缓缓飘荡,月色和江面的水汽缠绕,连同两岸隐隐的青山一齐湮没在苍茫的夜色里。

他替我把酒杯斟满:“在想什么?”美酒与瓷杯相撞,流水抚过船舷,他的声音如同飞鸟的翅膀,掠过我心湖的水面。

我把眼睛从他的指尖上移开去:“我在想,举杯邀明月,在想露从今夜白,还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怎样?”他举杯,酒杯里闪着月亮清冽的光。

“李白使我洒脱,杜甫使我沉郁。”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呢?”他注视着我的眼睛。

“你么?”我避开他的注视:“你让我心疼。”他斟酒的动作一滞,随即笑起来,不小心把酒倾在了桌上。

“李白有不羁的豪情,杜甫有心系天下的胸襟。而你,你的字和句,是用了风雨和苦难发酵,里面加了寂寞做引子。”

他似乎在听,又似乎没有。他的眼神越过我,投向远处的江面。

“你可曾怨恨过历史的选择么?或者说,你所遭受的苦痛和坎坷,你,恨过吗?”

他轻笑了一声,啜了一口酒:“历史选择了什么吗?它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做出选择的人是我。”

他抬起头,看着月亮:“从古至今,月亮照着每一个人,可是写下‘举杯邀明月’的,只有一个。当然,写下‘千里共婵娟’的`,也只有一个。”他带着些小小的得意的神色。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月光很亮,耀得我的眼底有些酸涩:“我情愿你做个普通人。”

他示意我饮尽杯中酒:“无数个日子里,无数个普通人和你擦肩而过,他们都不是苏轼。你,不曾记住过他们。”

我轻晃着酒杯,瞧里头迷离的月影:“后人说得不错,是寂寞成就了你。”

“错了!你也寂寞,他也寂寞,有谁知道?人先记住了我苏东坡,才看得见我的寂寞。原是我成就了寂寞呀!”

他的笑声惊动了栖在小洲上的白鹭,擦着船舷飞去了,洁白的翅羽闪着温柔的光泽。我不由看得痴了。

“又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浪淘尽风流人物,在想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带了三分醉意朗声大笑,眼神却似澄江月明。

我们又说了许多话,喝干了坛中的酒,长啸放歌,直至醉倒在舟中。

再睁开眼,已回到了案前。香茶已凉,我轻轻合上《东坡乐府集》。

篇6:与苏轼相遇作文

我最崇拜的诗人就是苏轼了,苏洵,苏轼,苏辙,苏家两代人,一门三学士,光辉璀璨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一下就占了仨,看来苏轼的满腹才华是继承了父亲苏洵呀。苏轼的官运起伏得离奇,他这一生共在14个州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运气好的时候,他担任过皇帝的日常生活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运气差时,曾被一路贬为县级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直接贬去海南,在天边的某个蛮荒小岛上当个八品小官。官场过山车,惊险又刺激。我觉得他的官场生涯和他的个性有关。他不会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为国为民,他与时俱进,不怕得罪人,不退缩。唐宋诗人有才华的那么多,我唯独喜欢苏轼就是因为他的为人品性。苏轼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美食鉴赏家。他爱吃,会吃,懂吃,写吃。也能创造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坡肉”了。研究了他的经历,我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能吃出别样的滋味来。

在他的作品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大气磅礴的气势,豪迈的英雄气概,面对官场失意,没有颓废,而是潇洒面对人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抒发了他渴望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简朴中见深意和旷达的胸襟,寄寓着超凡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篇7:与苏轼相遇作文

我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老兄,大热天的穿着古装,你不会是发烧了吧?”那位老兄抬起头,我看见他的胡须很长,简直就跟古代人一样。我拉拉他的胡子,说:“兄台,你装的好像啊!连胡子都那么逼真。你可真够风趣的,对了,你叫什么名字?”眼前的“古装怪人”终于发话了:“在下苏东坡。”我一听,愣了,接着又哈哈大笑,还摸了摸他的额头,还确实有点烫,我笑的一边捧着肚子,一边说:“哎……哎呀!老兄你可真逗,我知道你像苏轼,可你也不用说你就是他吧,我看你啊,真应该去一个地方。”他一听,马上来了精神,说:“快告诉我,我应该去哪里?”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去医院。”他一听完,就急了,说:“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可是这是事实,我真的是苏轼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身上又没银子,到现在还是饿着肚子,这儿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大盒子,也没有轿子,只有这种四个轮子的大虫在地上爬,我好几次都差点被撞倒,我有一次想走进大盒子里去看看,有好几个穿的和你一样奇怪的人把握赶了出来,还一直骂我是疯子,你说,在昨天,我还是受大家敬仰的,可是到可今天怎么就成了疯子呢?我实在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所以就来到了这里,就连这白堤,也变得不一样了。”

听了他的话,我开始相信他的话了,便问他是怎么来的。他说:“我昨天正在家里和妻儿吃饭,突然出现了一道强烈的光芒,我便一阵晕眩,醒后就来到了这里。我也不知道这儿到底是哪里,也不知道我的娘子和孩子现在好不好。”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多啦A梦的时光机器,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那些人胡乱编出来的,莫非真有此事?我便告诉他:“哎,你来到了21世纪,那个你说的大盒子是房子,我们在那里面工作、生活。至于大虫,那是现代的汽车,就相当于你们那时的轿子,我们出行都离不开它。”他听完后,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突然传来了“咕咕”的叫声,苏轼不好意思地说:“我肚子饿了。”我说:“好,那我请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东坡肉。”他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两眼闪闪发亮:“好好好,那我们走吧!”于是,我们就一起去吃饭了。

篇8:从苏轼山水诗看苏轼与山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史上, 在苏轼的前面已伫立了许多山水诗人, 谢灵运是一位饱览风景的谈玄游客, 陶渊明是一位躬耕自织的隐逸高士, 王维是一位模山范水的丹青圣手, 那么面对这些, 苏轼在自己的宦游生涯中该怎样定义自己与山水的关系呢?严羽的《沧浪诗话》评价宋诗时说, 宋诗“以议论为诗”, 自然苏轼的山水诗也蹈循了这样的诗歌创作风气, 虽然“人皆以为病”, 但是我们正可以藉此议论窥见苏轼本人定义的自己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仔细阅读过苏轼的山水诗后我发现, 在整个宦游过程中, 即他的一生中, 苏轼与山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具体说来, 有以下几个变化:

一、逃避山水的时期

在初次出蜀的兴奋和踌躇满志的心态驱使下, 苏轼创作了一些山水诗, 从中选择几首试做分析。《初发嘉州》:“朝发鼓阗阗, 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 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 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 旷荡造平川。野市有禅客, 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 久立水潺潺。”这是苏轼出蜀后作的第一首山水诗, 此时的苏轼只是一个远离故乡, 追寻前程的旅人, 还未着意描写自己与山水的关系。 (本文所有苏诗均出自《苏轼诗集》, 中华书局, 1982年点校本)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江寒晴不知, 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 晃荡射峭壁。横云忽飘散, 翠树纷历历。行人挹孤光, 飞鸟投远碧。蛮荒谁爱, 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 高隐炼精魄。谁能从之游, 路有豺虎迹。”在这首诗中, 作者除了继续在景物的白描上下功夫外, 已经开始表露自己与景物的关系。他说:“蛮荒谁爱, 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 高隐炼精魄。谁能从之游, 路有豺虎迹。”这几句诗说明作者并不喜欢这样的蛮荒之地, 亦不打算在这种有高人隐逸的地方跟着高人一起“炼精魄”, 而且“路有豺虎迹”更表达了对这种归隐山林生活的恐惧感。《江上看山》:“船上看山如走马, 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 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这首诗初言及作者与景物之间的沟通。“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的景色与“蛮荒谁爱”“路有豺虎迹”的景色在引起作者的反感和恐惧上有多大的区别呢?而在这首诗中, 作者对景物的态度有明显的改变, 再不是“谁能从之游, 路有豺虎迹”了, 而是“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是主观上想要与之交流而不可的遗憾之情。但这种沟通仍不是在作者与自然山水之间进行的, 而是在作者与山中之人之间进行的。这说明作者与自然山水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再如《江上值雪, 效欧阳体, 限不以盐玉鹤絮蝶飞舞之类为比, 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 次子由韵》中的:“世间苦乐知有几, 今我幸免沾肤肌”、“敲冰煮鹿最可乐, 我虽不饮强倒卮。楚人自古好弋猎, 谁能往者我欲随”, 作者在江上看雪, 他感兴趣的或者说喜欢的却不是雪景而是人们的娱乐活动———“敲冰煮鹿”和“弋猎”, 甚至说“今我幸免沾肤肌”, 对自然景物抱有如此的感情与我们所熟知的苏轼实在大相径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的苏轼向往的是人的世界, 与山水的关系并不亲密, 完全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看待山水, 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对其进行描摹, 即使是初到某个地方, 那里的山水也并未使其异常兴奋,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说这一时期苏轼有明确的写作山水诗的意识的话, 那么他的山水诗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尽量准确而新奇地描摹景物。

二、迎合山水时期

在赴杭州的路上及在杭州期间, 苏轼创作了一系列山水诗, 在这些山水诗中, 苏轼与山水的关系明显与前一阶段不同。试做以下分析:

(一) 出山与归山

自杭州时期及以后, 苏轼的山水诗中不断出现思归主题, 这一主题正是通过作者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如《游金山寺》中的:“我家江水初发源, 宦游直送江入海。……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 有田不归如江水。”这首诗一开始便点出“我家”与江水之间的关系, 即“我家”就在江水初发源的地方,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是“我”与江水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 江水初发源的地方也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长成后又随着江水漂泊浮沉。于是就有了后面奇绝的想象:“江山如此不归山, 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 有田不归如江水”, 这里的江神便好似养育作者的父母一般。同样的感情在《游道场山何山》中也能看到, 这首诗的“我从山水窟中”和“我今废学不归山”, 还有《监试呈诸官》的“我本山中人”则表现了自己与山之间由来已久的亲密关系。虽然这种亲密是因思归引起的, 但对自然山水的亲切之情已比上一时期大有进步。

(二) 苏轼与山水的互动

有了由来已久的亲密关系以后苏轼依然不满足, 他想发展这种关系, 于是不但掌养他的江神跟他有精神上的沟通, 就连其他的景物都跟他有知音般的亲密关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附子由次韵》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上面我们提到过“舟中举手欲与言, 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首诗同样是写舟中感受, 却再不是与人的交流而是与山共俯仰, 与月共徘徊。《赠孙莘老七绝》 (其二) :“天目山前渌浸裾, 碧澜堂下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 闲送苕溪入太湖。”作为朝廷命官能说出“作堤捍水非吾事, 闲送苕溪入太湖”, 即使是谐谑之言, 亦足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法惠寺横翠阁》:“吴山故多态, 转折为君容”,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起“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 古来有屈原“以男女喻君臣”, 如今有苏轼以男女喻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 煮葵烧笋饷春耕。”这又是作者与自然之间的互动, 作者想要通过“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表现他与自然之间的不需言语的默契, 即知己的关系。又《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中的:“春山磔磔鸣春禽, 此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 此间不可无君语。”为什么“春山磔磔鸣春禽, 此间不可无我吟”?明显是作者已把自己看作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与自然山水由相知到相融。

(三) 处处无家处处家

既然作者与自然已那么融洽, 那么只要有自然的地方, 苏轼就能找到家的感觉。这正是把 (一) 出山与归山和 (二) 与山水的互动融合在一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附子由次韵》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盛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作者明明是有家的, 就在上面的诗中他还说“我家江水初发源”, 这里却说“我本无家”, 显然是要表达以此 (杭州) 为家的意思。再看下面的诗,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居杭积五岁, 自意本杭人。故山归无家, 欲卜西湖邻。良田不难买, 静士谁当亲。髯张既超然, 老潜亦绝伦。李子冰玉姿, 文行两清淳。归从三人游, 便足了此身。公堤不改作, 姥岭行开新。幽梦随子去, 松花落衣巾。”《食荔枝二首》 (其二)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无论是通判杭州还是贬居岭南, 每到一处, 苏轼就以那里的山水为家, 对自然的亲切之感拉近苏轼与陌生之地的距离, 毫不见外地称自己为当地人, 甚至还说“我本儋耳民”, “海南万里真吾乡”。

这一阶段作者重在融入自然, 即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之中, 求得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融合。首先, 他在思归时通过山水把自己与故乡联系起来, 进而有意识地强调自己与山水之间的密切的渊源关系。其次他将自然人化, 并把这种关系发展为一种知己甚至融为一体的关系, 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最后他将故乡推而广之, 或者说把这种人与自然的更原始的关系凌驾于人与故乡之间的关系, 并最终通过故乡完成了他与任何山水之间亲密关系的确立。

苏轼是那样地饱读诗书, 所以对他之前的山水诗人及他们的成就也一定是了如指掌。在苏轼的心中, 这些前代诗人的光辉成就不仅是他学习的对象, 亦是他要逾越的高峰。谢灵运细致的描摹“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陶渊明深远的哲思“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以及王维画家的眼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都是他要冲刺的目标。但是除了比他们做更细致的描摹“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 更幽远的思索“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更优美的图画“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还要去哪里开辟自己的领地呢?

答案就在他与山水的关系上。如果说创作山水诗是一种审美创造, 那么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之间的对立、相融或超越都会影响审美创造的成果。苏轼显然注意到了这点, 积极主动地向自然靠拢, 在山水诗创作中寻找人与山水之间更和谐的关系, 通过思归主题巧妙地完成了人与山水的融合。

三、关注自己时期

出杭后, 苏轼依然继续着他的宦游生涯, 但这一时期的主题与前两阶段又有不同。强调主客体之间亲密的关系已不能给他带来新鲜的感受, 他的眼光由主动贴近客体改为主动贴近主体。如《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离开西湖后作者依然怀念西湖, 但这种怀念不单是想象美景, 更有理论的升华和对自我的认识。“西湖天下景, 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 谁能识其全。”漫游经验的积累, 自然使苏轼归纳出了观赏理论, 又因这是他自己独特的认识, 所以他将其放在首句。继而他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嗟我本狂直, 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 付与宁非天”, 强调山水给他带来的乐趣, 开始注重自己从游览中获得的愉快感受。还有《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中描写的登山之乐, 为了这种乐趣, 作者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并且给出了理由:“人生如朝露, 白发日夜催。弃置当何言, 万劫终飞灰。”面对老之将至, 苏轼不再相信他能与山水这样永久地亲密下去, 所以他开始看重那种及时行乐的愉悦感受。另有《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长道二首》 (其一) 、《舟中夜起》等诗。

无论是“娱”还是“乐”都无非是要表达作者从山水中获得的快感, 这一阶段作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山水而是自己的感受, 作者与山水的关系也不再是知己或一体的对等关系, 虽然作者还在主动寻找和靠近山水, 但此时山水已成为作者取娱的对象。在游玩中充分地表现自己, 欣赏自己, 注重自己的感受, 这时游览山水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尚有其存在的价值。

四、寓禅于自然时期

这一阶段同样是发生在出杭后, 但这几首诗的关注点与前面相比又有变化。试做以下分析:《百步洪二首》 (其一) , 这一首的比喻向来为人所称道, 但我们也不该忽视这句话:“但应此心无所住, 造物虽驶如吾何。”我们一直认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的心态, 从另一个角度说, 其实也就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如果审美主体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审美对象, 那么他描摹景物时除了逞才竞藻还能表现出什么更多的东西吗?冷成金在《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里评价这首诗时也说:“这类诗在自然智慧化的走向上层次较浅, 但已基本脱离了寓情于景的模式。”再看《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也许是为了抵御生命的衰老和世事的艰辛双重磨难, 苏轼开始在他的山水诗中悟道, 并开始在诗中寻找他的精神导师———陶渊明。又也许是由于山水本身无法永远给人亲近它的激情和人的感性认识早晚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苏轼的议论开始远离山水甚至远离自己的感受, 而开始大量写作和陶诗。再看《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这首诗似乎存在着文本断裂, 前面写“微雨止还作, 小窗幽更妍”是多么可爱的景色, 后面写“卞峰照城郭, 震泽浮云天”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景象, 最后却评论为“深沈既可喜, 旷荡亦所便”, 又是一种随缘的心态, 也许只有这句话最能恰切地表现出苏轼当时的心态, 但对于山水诗来讲, 如果山水景物的如此巨变却没有引起作者情绪上的丝毫改变, 那么这还能算是山水诗吗?

此后苏轼还作过大量的诗歌, 但基本上不出送别诗、次韵诗、题画诗、挽词的范围, 即便有一两首游玩诗, 也是与寺庙有关, 或者也不出以上四类的概括。

这一阶段作者重在以山水体道, 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不独山水可以体道, 就是生活中的任一小事也可以体道, 由此山水的价值越来越小, 山水诗的创作也越来越少。

冷成金总结建安以后的山水诗时说:“其对自然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客体层次, 把山水自然看成独立于创作主体之外的审美对象, 二是主体层次, 把山水自然当作心灵的象征、情感的符号。三是哲理层次, 对自然与自我进行的双重超越, 使其诗境超越现实, 又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到现实。”联系上文的分析可看出, 其实苏轼的山水诗就可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这三个层次, 由此可见苏轼在山水诗的写作上也是经过对前人的学习和模仿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苏轼第二阶段的山水诗似比其他阶段更能体现山水诗特有的美感。

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谓:“作山水诗者, ……必使山情水性, 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 借人工人籁而毕传其妙, 则以人之性情通山水之性情, 以人之精神合山水之精神, 并与天地性情、精神相通而合矣。使读者以吾诗而如接山水之精神, 恍得山水之性情, 不惟胜画真形之图, 直可移情卧游, 若目睹焉。”由此可见, 在山水之中, 尤应表现山情水性, 而非己情己性, 更非道情道性。好的审美创造应该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追求之中, 而不该存在于客体对主体的娱侍之中, 更不该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道理发挥之中, 即便后两种方法也能创作出好的山水诗, 那也不该再冠以山水诗之名了。

篇9:让儿童在作文中学会与世界对话

那么儿童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世界展开对话的?我们来看一篇儿童作文。

天下虫虫都可怜

——读《昆虫记》有感

我从小就很怕昆虫,每次有金龟子或者蝴蝶飞进我家的阁楼,我总会莫名的紧张,甚至起一身鸡皮疙瘩。我曾经很喜欢养蚕,但真到了蚕宝宝变成蛾子的时候,我又变得不喜欢了。

妈妈说我不喜欢昆虫,是因为我不了解它们。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它让我走进了昆虫的世界,这本书写得很好,我常常沉浸在书中,看到了那么多的昆虫世界的悲喜剧。它改变了我对昆虫的看法。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金步甲的婚俗》,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法布尔在观察自己养的金步甲时,发现一只金步甲肚子被掏空了,他很惊讶,盒子里不少啥呀,可它们怎么会把自己同伴的肚子给掏空了呢?过了几天,又有一只金步甲的肚子被掏空了,就这样每隔不久,都会有一只金步甲被另外的金步甲掏空肚子。

有一次,法布尔亲眼看到一只雌虫在摆弄一只雄虫,最后那只雄虫终于挣脱,逃之夭夭。法布尔又在自己的玻璃盒里不断发现遗骸,总是雄性步甲虫的,这些雄性步甲虫大概都是这样丧命的。从六月初到八月一日,从最初的二十五只雄性减少到只剩下五位,其他的全部被雌性步甲虫掏空肚子。有些昆虫的新婚之夜也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惊讶,昆虫竟然有如此不可理解的行为。同时,昆虫的世界,有着如许的秘密,又让我感到无比好奇,昆虫的繁衍是一个多么悲壮的事啊,看来,真应该爱惜每一只昆虫的生命,它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不容易啊,它们的爸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读完后,我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天下虫虫都可怜”,来表达我对这些小虫的敬意!

这是一篇读后感。从现今小学生写的读后感来看,很容易陷入模式化,比如总是先介绍一下读该书的背景,接着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最后谈几句读书之后的感想。这样的读后感充其量不过是“主要内容简介”而已,从中,看不到阅读者如何在阅读中引发共鸣,如何在阅读中生发感情,一句话,没有引发对话。

首先,文化认同是儿童作文的对话立场。儿童生活在社会生活之中,经历着文化的熏陶与习染,儿童也在作文的过程中,与世界发生冲突、融合,因此,儿童是在与世界对话也就是作文的过程中建构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自我的这种文化身份,是儿童在习作对话中成长应当持有的立场。

在这篇读后感中,一开始小作者就表明自己对于昆虫并不怎么喜欢,但是通过阅读《昆虫记》之后,她却能发自内心地对昆虫充满敬意。这种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作者有了自己对昆虫世界的一种感悟,那就是“天下虫虫都可怜”,具有独特的打动人的力量。由此可见,作者是把昆虫作为一种“生命”来看待,把昆虫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放置于一个同等的文化地位上。这种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正是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持有的立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作者是真正进入了《昆虫记》的世界。

其次,自我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写作作为一种对话,是需要写作者敞开自我,与世界建立起“我—你”关系的。所以从本质上讲,任何人的真正的作文其实都是在讲述自我故事,也只有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对话才有可能产生。因此,儿童作文应当学会从讲述自我故事出发。

作者一开始就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展现自己与昆虫的故事。作者从小害怕昆虫,“莫名的紧张”和“起一身鸡皮疙瘩”点明了自己的害怕,同时,作者又说自己喜欢蚕,却不喜欢蛾子,这又使得故事的讲述很有戏剧性。

接下去,作者便把《昆虫记》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转述了一遍,这就突破一般读书笔记的写法。一般的读书笔记会用“概述”的方式把全书的基本面貌展现给读者,这样的写法有利于展现全书,但是可读性不强,其原因就在于失去故事性。而本文作者则以书中一个故事作为讲述的重点,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使笔墨集中于一个故事,使文章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大为增强。

因此,好的故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起点。

再次,心路历程是儿童作文的对话呈现。作文需要袒露心迹,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但文章贵在含蓄,表达感情贵在曲折,所以在许多时候,这种心路历程的表达需要蕴含于故事之中,并不是直接表白。而这种心路历程,又恰恰是儿童作文与世界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

文章从一开始表达的对昆虫的“厌恶”到读到《昆虫记》时感受到的“震撼与惊讶”以及最后作者的“敬佩”,均是对话成果的一种呈现。先说“厌恶”,儿童对于昆虫的“厌恶”感,很有可能来自于生活体验,例如蚊子会吸食人血,蜜蜂会蜇人,有的昆虫有很怪的气味等,这些生活体验导致了作者对昆虫的“厌恶“;当然也有可能来自于成人世界的影响,成人对昆虫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态度,这两种情况恰恰是儿童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结果;然而儿童与生活世界的对话毕竟不能深入到生活的内部,直至作者读到《昆虫记》,这部基于研究的作品展现的昆虫世界突破了儿童的已有经验,细致深入的描绘令儿童看到了超越经验的世界,因此,“震撼与惊讶”就产生了。而“敬佩”感的产生,则与儿童对昆虫产生了新的理解有关。作者写道:“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多么不容易啊,它们的爸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这句话中可以窥见,作者是以人类的亲情的视角来看待昆虫世界的现象,可以说,此时,对话已然形成,视界得以融合。

最后,建构理想是儿童作文的对话指向。对话为何展开,何以需要有对话?实际上,对话都指向理想生活的建构,都基于对未来的理解与畅想。失去了理想的支撑的对话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儿童尤其如此,他们对未知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渴求,他们天然地具有“理想气质”。因此,真正的儿童作文会表现出儿童对理想的向往。在本篇中,最突出的让文章具有“理想气质”的是作者从金步甲虫的故事引发出对昆虫的怜爱之情,从一个故事引申出对昆虫的爱,对于小动物的怜悯,这是一种由此及彼式的人文关怀的萌芽,这使得文章获得更为广大的境界。

上一篇:高考经济生活图像专题下一篇:悟人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