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

2024-04-24

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通用10篇)

篇1: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

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

【内容摘要】: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我们总会发现鲜活的课堂教学生态无外乎呈现在许多课堂教学的“细节”中间,即“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使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细节 有效教学

【正文】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个细小的片段。“教学细节”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辩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表现。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 细节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透视世界的众生态。教育就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西方流传的一个民谣《钉子》: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的丢失,导致一个帝国的灭亡。同样,教学的细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成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细节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去研究生态课堂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开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细节价值,并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课堂呢?

一、精彩的细节,来自于优美的教学语言和教态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神态、姿态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教态直接影响学生听讲的情绪,因而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 且还会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讲究教态美。例如,三年级刚开始学英语,我考虑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外语,正面的教育效益将会加强教学效果,我就十分注重教态的影响。我以整洁朴素的衣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脸上洋溢着微笑,一声亲切的“Hello,I am Miss Lei”拉开了这节课的序幕,也带出了这节课其中一个学习内容。学生看到我笑容满脸,亲切感油然而生,见我落落大方的样子,个个也跃跃欲试大胆地用“Hello,I am„”介绍自己,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且很快就琅琅上口。又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时态,课文出现了很多动词短语,在教授诸如Jump、Run、Flying、Walk、Swim等动词时教师只要分别以跳、跑、飞等手势教态,学生很容易就能明词义并掌握其用法。正因为有这些良好的教态,才能让学生勇敢地开口讲英语;正因为有这些良好的教态,才能让学生萌发学习外语的兴趣。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又称教师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质量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做到准确规范、精练简明、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幽默而有趣味,赋予不同的表达形式,以保持学生用英语进行听课的兴趣。如教师可用短语的形式来进行表达;用英语表达时配以肢体语言、图片,必要时用少量的中文说明等方法。又如询问名字时可用What’s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等等。另外,那些在课堂中不必要出现的语言教师尽量不要出现。

二、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巧妙的课堂提问

“学起源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反问,最容易诱发学生的求学意识,同时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得合理,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有声有色。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所提问题太复杂、所提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对所提的问题表达不清、追求标准答案、没有思考时间、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在课堂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提问,做到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尽量缩小问答之间的信息差。另外,在课堂上尽量避免无效的问答和模棱两可或过于笼统的问答,这样的问答方式对于学生的深层思维毫无意义,反而是浪费了课堂时间。如果我们的 提问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只有个别同学做出极其简单的或者不正确的回答,那么我们的提问一定是出了问题。

课堂的提问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问的目的要清晰,层次要分明。除此之外,教师是否有留意过自己提问时所处的位置以及问题抛出以后自身的表现呢?教师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希望学生能够马上作答,要求学生就像一休哥一样——手指在脑门上一点,就能回答问题了。当学生们凝神思考,没有小手如林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不可耐地“点拨引导”,给提问几秒钟的空白,可能会让课堂更丰富。

三、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学生的课堂表现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时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对于学生的一动一静,我们如果不能完全了如指掌,但起码也要看在眼里。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就能左右学生本节课掌握知识的多少、掌握程度的高低,而且还能左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执教老师正在教学新单词,并带领着学生读这些新单词,渐渐的,有位学生低着头做起了小动作,这位教师感觉非常灵敏,一下子发现了他,于是她一边带领着大家抑扬顿挫地读,一边走过去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对着他微微一笑,这一刹那,孩子脸红了,接下来听得也特别认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神态、表情、姿态等的反应,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寄教育于无声的细节之中。

四、精彩的细节,来自于简约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如我在教学PEP Book1身体部位的11个单词时,要求学生描述人的特征,我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并通过边教边完成板书,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图图,就明白各个部位怎样用英语来表达了。在接下来要求学生描述图图的特征时,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去思考,去发现,去描述,避免了学生盲目地猜想,更不需要教师反复说明,这一切都有赖于板书,是它提供给学生如何思考的影子,课堂因关注板书而精彩。

五、精彩的细节,来自于灵动的课堂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较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往往对学生不吝赞许和鼓励,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超越自我。但是激励性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对教学对象适时、适度地运用,超出一定的范畴就是滥用,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学生觉得廉价、毫无意义。如我在教学have/has的用法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出示了以下练习:

1、You__a book and I __ a pen.We__an apple and they__a pear.2、He__a bike and she__a kite.同学们对have/has掌握得很好,因此我不断地表扬他们说:“Good!” “Great!”“Did a good job!”。起初学生听见我的夸奖还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觉得无所谓,甚至有点儿麻木了„„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滥用激励性的语言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惰性,甚至有些会骄傲自满起来。

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是简练、有效、到位。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优生和差生,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爱学变为乐学直至善学,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要自然和得体,切忌使用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表扬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使用鼓励与表扬的话语。如果表扬得来的太容易,学生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随意应付。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有春风化雨的老师,才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适时、正确、灵活地选用评价方式,会对教学成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束语】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虽小,却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细节虽小,却是一堂课真正成功的本源;细节虽小,却能使课堂教学彻底失败。让我们以学生为本,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秦益锋、郭玉娟,《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第10期

3、杨九俊,《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严育洪,《微雕课堂:教学的细节功夫》,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韩郁香,《细节,绽放课堂的美丽》,2005年10月

篇2: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

[内容摘要] 教师应该关注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认真把握细节,真正把学生引领到积极参与,探讨的课堂中来。用真爱的胸怀关注完美的教学过程,先进的理念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敏锐的目光捕捉精彩的教学细节,创新的思维挖掘深刻的教学内涵,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细节 追求 完美 创新 新境界 深层次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匆匆夹着一本书走进课堂,课前不准备,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先看看书,自己研究一下教材,寄望于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结果当然只能与“精彩”擦肩而过;有的教师忽略了对细节的把握,提出的问题指向不明,“误导”了学生,课堂的“美丽”因此而打了“折”;有的教师认为“拖堂”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殊不知学生刚刚享受到的美好体验被拖堂消耗殆尽……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细节无法成就完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这句话形象而富有哲理,高度概括了细节的重要性,昭示了细节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关注这些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认真把握细节,真正把学生引领到积极参与,探讨的课堂中来。课堂无小事,处处需打磨,用真爱的胸怀关注完美的教学过程,先进的理念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敏锐的目光捕捉精彩的教学细节,创新的思维挖掘深刻的教学内涵,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数学课堂。

一、善于关注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

注重细节不是探求理念的创新,而是对实践方法的一种更完善更完美的追求。教学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育思想。好的教学细节总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细节一] 师:咱们四(2)学生的特点,绝对不只是带着耳朵、眼睛来的,咱们更重要的是带着脑子和嘴巴,所以今天咱们一起讨论,好不好?希望这节课下来之后,你所说的话要比我说的话多,如果你让我说的话多了,那你们可就太吃亏了,时间都让我给占了,每人都要争取有发言的机会,好吗?

学生们劲头十足,齐声说:“好!” 师:口算,大家应该没有问题吧,看谁反应快。咱们一起看这里(投影,两题一组)。

生:21×3=63;21×30=630 师: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算完以后要琢磨。生:下面数是上面数的10倍。师:好!继续。

生:34×2=68 34×20=680 41×5=205 41×50=2050 15×2=30 15×10=300 稍后有学生纠正,15×10=150。)师:啊——(更多的学生醒悟过来了。)师:这两个算式有前面的关系吗? 生:没有了。

师:(微笑着说)是不是受前面的题影响了?其实发生变化了。是你出题还是我出题呀?(学生一下子笑了起来)可要认真审题噢!请继续。……

师:刚才我们说15×2和15×10没有上面的关系,那你看看,这两个算式和15×12有关系吗?发现了什么,小声的说说。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头靠头,有序发言,轻声入耳。师:真是训练有素,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李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汇报。接着,她投影了教材上的书架图。[我的思考] 简短的开头语,初听是客套话,细思有意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平等对话的氛围,指导了学习方法。口算基础训练,全员参与,是全面热身。学生不经意间掉进老师设臵的“陷阱”,进一步集中了注意,唤醒了思维。后面的口算不再是“脱口而出”,多了几分“深沉”,成就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更妙的是口算之后的“回马枪”,是为学习新知搭设的“脚手架”。

二、善于预设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教学细节可以体现教师的实力。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更多地注意教学细节的打造。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细节二]我在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教学时两人使用一个计数器,可以设想一下,学生第一次独立使用计数器,不免兴趣十足,在拨珠数数时,课堂气氛将极其积极活跃,但问题也会不少:两人争抢拨珠,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计数器认识不足,使用错误;停止使用计数器后,注意力仍然在其上……为避免这些问题,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例如:课前男生从塑料袋中取出计数器,并规定好放在哪里、怎么放,课后由女生将计数器收入袋中并归还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认清数位,课间放充足时间让学生“玩” ;课堂中,利用比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学中发现,教具使用前指导越细致,教学效果越理想。

[我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的每个细节,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处理教学的进程。要知道,往往对一个细节艺术性的处理,会产生让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三、善于捕捉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细节三]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等于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等于17。

(众生哗然,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满脸通红,嘴里嘀咕着:“早知道这样就不说了……”)

师(微笑着):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怎么想的,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等于□时,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等于□时也一样,8向另外一个8借1,另外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个中的错误原因,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学里又回归平静。)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学生纷纷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他们大致都能得出这一发现: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快多了。

[我的思考] 对于“8+8等于17”这一教学细节,教师并没有一票否决,而是智慧性地发现了学生这种错误可能隐藏着的大部分学生认知上的潜在错误,于是宽容接纳,亲和带引。

这一细节处理和生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作为“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四、善于挖掘细节 追求教学深层次。

“挖掘细节”是对捕捉到的细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深入的追踪、剖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应。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细节四] 在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比较小数大小方法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尽可能简单地写出几个比21.89大的数吗?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不假思索地写出了一大串数;21.90、22.45……并大多能比较轻松地阐述自己的理由,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时,有一位平时上课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只要去掉原来的小数点就行了。”“啊!”“不会吧?”“这么简单?” ……大家略加思考后纷纷表示赞同。“你真不简单!”我及时肯定,忽然想到何不就势把《小数点的位臵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提前到这儿解决呢,于是我就打破原来的教学程序,顺势追问了一句:“去掉 21.89中的小数点,它的小数点真的就不存在了吗?”大家开始深思,有人翻书,有几个相互讨论。不一会儿,有人高声叫起来:“我知道了!它没有消失,它应该还在2189中个位9的右下角!”“怎么回事?”我故作不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就是这样表示的。”“对,是这样的。它只是隐藏起来了。”“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在它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添上几个0,它的大小不变。” ……“你们说得没错!这个小数点的确不会消失,始终存在着。只是位臵移动了,这样移动会使原来的数具体发生哪些变化呢?你能说出来吗?”“行!本来1在个位,表示1个1,现在在百位,已经变成1个百了。”“21.89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随着扩大了100倍!”……“那你知道小数点如果向右移动一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两位?三位?……”“那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大家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你还能想到去怎样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并使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我知道……”看着学生尽情地分享创造与成功的快乐,我不禁感到庆幸。[我的思考] 及时把握“插嘴”使它自然而然的变成了难得的课程资源,并产生积极的互动,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和常规课堂内突然出现的有效课程资源,尤其需要积极对待,及时抓取。

精彩细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流露,教学风格的表达,教育功力的表现。精彩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课堂充满思辨与灵性,充满智慧和创造。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教育的理念和睿智。对教学细节的关注、预设、捕捉和挖掘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标志。和谐完美的课堂,呼唤精彩细节的装点。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而艺术地关注、预设、捕捉、挖掘教学细节,于细节处成就精彩纷呈的完美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师》 2007年第十期

3、《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刚 蔡守龙主编。

篇3: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数学课堂

一、善于关注细节, 追求完美新课堂

细节一:师:口算, 大家应该没有问题吧, 看谁反应快。咱们一起看这里 (投影, 两题一组) 。

师:我把它们放在一起, 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算完以后要琢磨。

生:第二个得数是第一个的10倍。

师:真棒!能接着说吗?

生:34×2=68 34×20=680;41×5=20541×50=2050;15×2=30 15×10=300, 稍后有学生纠正, 15×10=150。

师:原来是这样 (更多的学生醒悟过来了。)

师:你说的这些算式与前面有联系吗?

生:没有了。

师: (微笑着说) 是不是受前面的题影响了?其实发生变化了。是你出题还是我出题呀? (学生一下子笑了起来) 可要认真审题噢!请继续。……

师:刚才我们说15×2和15×10没有上面的关系, 那你看看, 这两个算式和15×12有关系吗?发现了什么, 小声地说说。

(学生开始讨论)

师:真是训练有素, 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我的思考:

简短的开头语, 初听是客套话, 细思有意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营造了平等对话的氛围, 指导了学习方法。口算基础训练, 全员参与, 是全面热身。后面的口算不再是“脱口而出”, 多了几分“深沉”, 成就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二、善于预设细节, 追求教学新理念

细节二:我在教小学数学“认识几百几十几”时, 让两个学生使用一个计数器, 可以设想一下, 学生第一次独立使用计数器, 不免兴趣十足, 在拨珠数数时, 课堂气氛极其积极活跃, 但问题也会不少:两人争抢拨珠, 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计数器认识不足, 使用错误;停止使用计数器后, 注意力仍然在其上……为避免这些问题, 课前, 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例如:课前男生从塑料袋中取出计数器, 并规定好放在哪里、怎么放, 课后由女生将计数器收入袋中并归还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 认清数位, 课间留充足时间让学生“玩”;课堂中, 利用比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学中发现, 教具使用前指导越细致, 教学效果越理想。

我的思考: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的每个细节, 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 处理教学的进程。因为, 如果要处理好一个细节, 处理的有艺术性, 那么, 会产生让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三、善于捕捉细节, 追求课堂新境界

细节三: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等于16。

生2: (立即大声反对) :不!8+8等于17。

(所有的学生一致反对生2。生2黯然失色, 满脸通红, 嘴里嘀咕着:“早知道这样就不说了……”)

师 (微笑着) :大家先别急, 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听听他怎么想的, 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等于 () 时, 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等于 () 时也一样, 8向另外一个8借1, 另外一个8就剩下7, 不就等于17了吗?

(哦, 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 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 让大家了解其中的错误原因, 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疏忽所在, 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 教室里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 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 学生纷纷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他们大致都能得出这一发现: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 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 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就快多了。

我的思考:上面的“8+8等于17”事件, 老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武断地否定学生, 而是智慧性地发现了学生这种错误可能隐藏着的大部分学生认知上的潜在错误, 于是宽容接纳, 亲和带引。

篇4: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数学课堂

教学细节可以体现教师的实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注意教学细节的打造。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案例一: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前,可以设想一下,学生第一次独立使用计数器,不免兴趣十足,课堂气氛积极活跃,但问题也会不少:两人争抢拨珠,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计数器认识不足,使用错误;停止使用计数器后,注意力仍然在其上……为避免这些问题,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课前让学生从塑料袋中取出计数器,并规定好放在哪里、怎么放,课后将计数器收入袋中并归还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认清数位,课间给充足时间让学生“玩”;课堂中,利用比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学中发现,教具使用前指导越细致,教学效果越理想。

思考: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的每个细节,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处理教学的进程。要知道,往往对一个细节艺术性的处理,会产生让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二、善于捕捉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精彩纷呈。

案例二: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等于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等于17。

(众生哗然,都说“错了”,生,黯然失色,满脸通红)

师: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怎么想的,好吗?

生:昨天我计算9+8等于几时,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等于16时也一样,8向另外一个8借1,另外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师把生。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个中的错误原因,也让生2日月白自己的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学里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学生纷纷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他们大致都能得出这一发现: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快多了。

思考:对于“8+8等于17”这一教学细节,教师并没有一票否决,而是智慧性地发现了学生这种错误可能隐藏着的大部分学生认知上的潜在错误,于是宽容接纳,亲和带引。

这一细节处理和生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作为“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三、善于挖掘细节追求教学深层次

“挖掘细节”是对捕捉到的细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深入的追踪、剖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应,寓教育于无痕。

案例三:在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比较小数大小方法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尽可能简单地写出几个比21.89大的数吗?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不假思索地写出了一大串数,如2190、2245……并大多能比较轻松地阐述自己的理由,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时,有一位平时上课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只要去掉原来的小数点就行了。”“不会吧?”“这么简单?”……大家略加思考后纷纷表示赞同。“你真不简单!”我及时肯定,忽然想到何不就势把“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提前到这儿解决呢?于是我打破原来的教学程序,顺势追问了一句:“去掉21.89中的小数点,它的小数点真的就不存在了吗?”学生开始深思,相互讨论。不一会儿,有学生高声叫起来:“我知道了!它没有消失,它应该还在2189中个位9的右下角!”“怎么回事?”我故作不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就是这样表示的。”“对,是这样的。它只是隐藏起来了。”“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在它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添上几个0,它的大小不变。”……“你们说得没错!这个小数点的确不会消失,始终存在着。只是位置移动了,这样移动会使原来的数具体发生哪些变化呢?你能说出来吗?”“行!本来1在个位,表示1个1,现在在百位,已经变成1个百了。”“21.89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随着扩大了100倍!”“那你知道小数点如果向右移动一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两位?三位?……”“那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大家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你还能想到去怎样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并使它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思考:及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使它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难得的课程资源,并产生积极的互动,在教学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和常规课堂内突然出现的有效课程资源,尤其需要积极对待,及时抓取。

篇5: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在我们保安工作中,有很多保安员就是因为一些小小的不经意、小小的一点滴,错失了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而那些注意抓住细节、细心做人处世的保安员,却往往获得不经意的成功。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给我们保安员阐述了细节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想成大事者,就必须从身边的小事、细节做起。工作或生活中无论做人处事,无处不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何为细节?何为大事?这也许在我们每个保安员眼中对此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大家都有满腔热血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可是,到了现实的生活当中,多少人只是空有一腔热情,没能抓住身边细小情节,没有笑到最后,没有享受成功的乐趣。或许他们眼中只有:男人不拘小节;大丈夫当扫天下,何必在意小事乎。古时候就有箴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告诫我们每一个保安员:工作无小事。即使细小的、哪怕微乎其微,也是不可忽略的。中国有句谚语:使你失败的是鞋底里面的一粒沙。

在平时工作中,细节到底能给我们保安员带来什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故事。

日本一位著名的推销员,他每次上门拜访顾客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惯,即每次都要提前五分钟到洗手间里面,然后把两个指头伸到嘴巴里,把嘴巴扩张,然后对着镜子大声说:我是最棒的、我是世界一流的、我是全世界最棒最伟大的、我的微笑是最迷人的,顾客很喜欢我……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老总,在公司的洗手间里,他又开始对着镜子这么大声地说:我是最棒的……突然有一个人走进来,那个人看到他投入的样子,两个人善意地笑笑,相对无语。到了约见的时间,推销员准时走进老总办公室,他跟秘书说,我跟你们懂事长有约,下午两点见面,现在是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办公室的门打开了,推销员一走进去,两个人一看,一句话都不说了,因为似曾相识,他们在洗手间见过。懂事长跟推销员说:先生,你今天来是介绍我一些产品吗?是的,某某懂事长,我现在跟你介绍……懂事长没有等他说下去,懂事长说不用介绍了,你今天卖的东西我全部买下来。推销员很惊奇地说:懂事长,你都不知道我在卖什么东西呢?懂事长笑着说:不用介绍了,某某先生,你在日本很有名呀,你写过书,你在书中说跟顾客见面前要在洗手间里对着镜子练:我是最棒的……我刚才都亲眼看到了。你这个人言行一致,你卖的产品不用介绍,你今天要卖的东西我全部买下来。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国内酒厂跟外国公司谈判合作的事情,经过公关部经理的苦苦争取,外国公司老总终于答应留下来签订合同。在最后的酒会上,却因为酒厂厂长喝酒误事,厂长在酒桌上一转身随口吐了一口痰,正好被外国公司的老总看在眼里。最后,外国老总因为这个厂长这一不付责任的行为而取消了即将鉴定的合同。外国老总留给下的一句话是:连个人形象都不注意的人,我不相信他能把一个公司管理好。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使这个酒厂错过了外来资金注入,错失了一次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机,到最后导致倒闭。

虽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细节、知道细节所带给我们的很多好处。但是,重要的是我们保安员不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都能够抓住细节。从身边的小事作起、做细,反思以前的失败教训,吸取失败的成果。应从思想上、从意识里肯定细节的重要性、不在夸夸其谈、不心浮气燥、不过过分相信水到渠成与马到成功。凡事要细心观察、细心思考。也许,就是因为你一次善意的招呼、一次关怀的问候、一个迷人的微笑、一个死脑筋式的执着……带来一次意外的成功。

我们每一个保安员只有深入细节中去,努力为客户单位提供优质的保安服务,才能从细节中获得回报。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深含艺术,细节隐藏商机,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带来成功。

沙井分公司

篇6:8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中国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

这是我从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感受最深的两句话。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有“细节决定成败”。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道理,古今传承,却从未改变。作者没有在书中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列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阐明了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观点。粗一看《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因而不屑于做小事,忽视细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始终不明白“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的道理。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做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他们永远只会做别人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将细节做好,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美国的发明家西洛斯在发明收割机之初,农民虽然知道收割机的诸多优势,却因为机具造价昂贵,无力购买。西洛斯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机具,公司却濒临倒闭。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偶然的事件让他豁然开朗。某天他正冥思苦想如何打开收割机销路时,发现一群孩子在边上玩耍,其中一个大孩子掏出一把糖果,告诉大家想吃的可以用钱买,孩子们难以抵挡糖果的诱惑,纷纷花钱购买,只有一个小孩子无奈地站在一旁,大孩子看见了就问他想不想吃糖果,小孩子说他没有钱,只有一个小玩具,大孩子说你可以用你的玩具买我的糖呀,于是小孩子用他的玩具买到了糖。西洛斯恍然大悟,对呀,农民没钱,但他们有地有粮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用粮食分期购买我的收割机呢,于是一个有效且互惠的销售方案在他的脑海中形成,既帮助他解决了销售问题,救活了他濒临倒闭的工厂,也帮助农民解决了收割困难。确实,解决问题往往在于细节上的新发现,而细节也往往是一件无从着手的大事情的切入点,任何困难都不足以对任何人形成威胁,只要足够关注细节,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一定会在你面前展开!用你的玩具买我的糖,非常充分地印证了这个逻辑。

我所从事的办公室文书管理工作,相当于服务行业。成天面对日常琐碎的诸如复印、车辆安排、文件处理等事务,常有热情易逝,委屈难平的感觉,这些都给我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而惟有责任感,催生着敬业精神茁壮生长,成为挥之不去的动力源泉。我常常警戒自己,应该从小事做起,要注重细节,因为“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其他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尽量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将每一个细节想到。比如紧急的事务通知和相关安排,我除了在矿OA网上及时交换外,还要电话落实相关单位的查收情况,做到不漏项不缺项;在公务用车方面,我充分考虑事件的轻重缓急,协调各科室人员相互配合,在车辆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做到了统一协调、合理安排。

篇7:细节成就完美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学生在一起,为他们解除学习上的困惑,排除心理上的忧虑,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任教的班级是2006级计算机文秘班,这是一个混合班级,去年由最初的两个计算机升学班合并,而这个学期计算机班又与文秘班合并。这种混合班级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松懈,是非常难管理的,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的时候我感到有些犹豫和迷茫,但是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从抓好细节入手,工作渐渐地有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班集体建设上抓细节

合并之后的计算机文秘班,学生纪律松懈,生活散漫,缺乏班级集体荣誉感,对班上的事情不关心;班内学生分帮分派,班干部不敢管,有情况不向老师汇报等等。要想让这样一盘散沙变成有凝聚力的团体,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要从严管理。在班上,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尽量与学生多接触,从仪容仪表到班级卫生实行“先讲道理,后实际操作”。尽量去控制学生违纪情况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和培养班内的积极分子,重新选拔有工作能力的班干部,经常给班干部开会,明确落实班干部的责任,了解班干部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上的困难,并适当给予指导,逐渐树立班干部在班内的威信。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使班级内部形成一种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思想品德教育上抓细节

我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文明礼貌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态度和目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利用课余时间跟少数学习差或纪律差的学生进行谈心、讲道理,深入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觉得我可亲、可信,逐步建立起师生感情,从而方便了工作的开展。

三、课堂上抓细节

在每一节课上,总有一些同学表现异常,在授课的同时,我留心学生听课时的每一个细节。看见有的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就对新讲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解答,或是及时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解决课堂的疑问;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赶紧投去警示的目光,对做的好的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就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产生了师生间的共鸣。同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逐步训练了学生的课堂听课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抓细节

与家长沟通是班主任工作里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尽量做到与家长主动沟通,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观点与家长交流。今天某位学生的作业完成的不好,学习不积极,上课不爱回答问题。课后立即跟该生谈心后,及时与家长联系;周末休息,学生没有及时返校,赶紧打电话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这些细节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对于学生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成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还经常借助电话联系的方式告诉家长我的一些教育思想,以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五、文体活动中抓细节

课堂上可以展示学生的风采,但文体活动更能发挥学生的特长。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譬如我们班的王存金同学比较擅长长跑比赛,在参加学校体育节的男子3000米和1500米的比赛中分别夺得过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我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肯定他,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我们班集体争取更多的荣誉。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有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改变时,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篇8:于细节处成就完美的英语课堂

缘起:对面相逢不相识,徒留遗憾

细节很小,容易被忽视。很多时候,当课堂一些细节生成时,教师因缺少“发现”的慧眼,缺少人文的关怀,甚或害怕细节带来的尴尬,而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和漠视,常常是“对面相逢不相识”,与细节擦肩而过,徒留遗憾。

现象一:缺少“发现”的慧眼

[案例]《园丁赞歌》教学伊始,教师播放课件《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屏幕上:老师正认真批改作业,夜深了还在灯光下埋头备课;老师为学生个别补课、讲解难题;老师与学生一起劳动、跳皮筋、打篮球……当音乐戛然而止时,画面定格在老师汗流浃背、急急忙忙背着患病学生上医院的情境图上。听着这样的歌,看着这样的画面,教室里安静极了,有的学生甚至眼圈都红了。这时,老师说话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是……”学生都还没回过神来,过了片刻才回答:“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对,你真厉害,你是怎么知道的?”“音乐课老师教过。”“哦,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老师’这个话题吧。”接着就按教案继续数学……

当学生的记忆闸门被打开,情感被激发时,遗憾的是老师心中只有“死”的教案而没有“活”的学生,对生成的教育细节视而不见,学生刚刚红了的眼圈又恢复了平静,白白错失了一次灵魂洗涤的机会。

现象二:害怕“节外生枝”

[案例]一位教师在执教《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导入,然后问学生:“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让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教师颇感满意,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再选小的。”此时,教师装作没听到,马上把话题一转,进入下面的教学。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饶有兴趣地上前询问学生,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学生抬起头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如果这位教师听到这样精彩的回答,肯定会感到十分遗憾!

应对:旁逸斜出也美丽,成就精彩

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在看似“应该”和“正常”的课堂上,在有意无意被忽视和漠视的细节点,正存在着教师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都应该努力去避免的非教育和反教育现象。课堂上,学生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一些细节表现,往往是其内心最为真实的反应。关注细节,善待细节,品味细节,留住精彩闪光的瞬间,让旁逸斜出也变得美丽。

一、学会等待,深化情感体验

[课例]教学《热闹非凡的市场》时,为了渗透“货比三家”这一购物经验,笔者设计了“巧选DVD机”的教学环节。先是出示课件——介绍一款巨科306高清DVD在各个商场的标价:胖子家电(250元)、宏大公司(240元)、颐高数码城(200元,无发票)、人本超市(220元)。然后请学生向老师推荐去哪里买。同学们略加思索,就理所当然地根据课件所提供的四家商场纷纷给老师建议。此时,有个学生却突然提议:老师,我建议您去“文沁音响店”购买。这个学生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好像他还没弄明白老师安排这个活动的意图。

对于这一细节,是不予理睬,还是等一等,耐心听一听?笔者选择了后者。

“哦,请说说你的理由。”“上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文沁音响店也买了这一款DVD机,价格是190元。”顿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不能贪图便宜,要看看质量是不是有保证,是不是冒牌货。”有的说:“买就要买正宗的,质量好,还要有正规发票。”有的说:“购买时一定要当场试一试,看看质量怎么样,清晰度高不高。”也有说:“不能只看眼前的价格,还要考虑售后服务怎么样。”甚至还有说:“要看看有没有质量保证单,是不是国家认证产品。”……这一等,等来了学生思考交流的平台,等来了学生丰富鲜活的生活经验,也等来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等来了课堂的精彩与活力。

当然,品德课堂只有40分钟的有限时间,教师在等待中还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

二、善待错误,引领绝处逢生

[课例]一位老师在《我帮你你帮我》一课中,创设情境——画面中的老爷爷摔倒路旁,我们该如何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献计献策,有的说打120,有的说找警察,还有的说叫爸爸开车来送……一片“助人”声中教学似乎进行得很顺利,老师也很满意学生的回答。就在这时,教室里突然冒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才不理他呢。”

这可是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极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与本节课预设的目标背道而驰。面对这一“另类”的声音,教师没有因害怕尴尬而有意回避,没有拘泥于静态的教案而忽视此细节的生成。

于是,老师马上轻轻地走到该学生的身边,亲切地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能告诉我吗?”

学生犹豫了一下,说:“我妈妈说,现在的社会,好人是做不得的。我们还是少管闲事的好,否则会引火烧身。”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几个“激进分子”还生怕老师不信似的,纷纷举例应和。

老师笑了笑,说:“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假如真的如刚才××同学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肯做好人,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学生陷入沉思,稍后陆续发表感想:“每个人都变得非常冷漠,这个世界也冷冰冰的。”“很多人将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帮助而失去生命。”“街上的乞丐都将变成小偷、抢劫犯,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得安宁。”……孩子们越说越可怕,最后得出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和谐。

老师以宽容的心态充分利用这一即时生成的教学细节——现代社会道德滑坡严重,不管他人死活也许才是小部分被“污染”学生的“真心表白”。及时将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巧妙引导,让学生在辩论、交流的过程中自我纠错,充分认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真理和技巧,达成人人共赢的结果。

三、顺水推舟,巧对节外生枝

[课例]《明年会更好》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体验成长的快乐。课堂上,陈老师沿着学生成长的轨迹——出示婴儿时可爱的照片,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穿过的衣服……目的是通过感受巨大的反差,感悟成长的快乐,建立对小学生活的认同感。可在成长回放中,好多学生不禁袒露自己的心声:要是不长大多好,像以前每天都不用做作业也不用背书,上午玩玩具,下午睡觉、吃点心,多快乐呀!我想回到小时候去!我想回幼儿园!我不想长大……

这种“童年情结”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真实的、自然的,而与课堂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面对学生幼稚或不成熟的观点,教师更要给予充分尊重,不能强行将其拉入成人的思维框架中去。要转换自己的角色,用心去靠近他们,理解他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孩子的真心真意,于不知不觉中切入课堂主题。

“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课堂上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教师如能巧妙应对并处理这些“节外生枝”,就能及时化解教学中的“危机”,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追寻:于细微处见真情,润物有心

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举足轻重。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授课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支撑着教学效果,是教学能否更加有效的集中体现,是品德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追求。

关注细节,就要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关注细节,就必须用心倾听,用心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得以体现,因此呵护学生的生命首先就要从细节入手,从关注学生内心的细微体验入手,用真诚的关爱去把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课堂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细节。善于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德行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篇9:细节成就完美的数学课堂

一、善于关注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

好的教学细节总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细节一]

师:口算,大家应该没有问题吧,看谁反应快。咱们一起看这里(投影,两题一组)。

生:21×3=63;21×30=630

师: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算完以后要琢磨。

生:下面数是上面数的10倍。

师:好!继续。

生:34×2=6834×20=68041×5=20541×50=205015×2=3015×10=300稍后有学生纠正,15×10=150。)

师:啊—— (更多的学生醒悟过来了。)

师:这两个算式有前面的关系吗?

生:没有了。

师:(微笑着说)是不是受前面的题影响了?其实发生变化了。是你出题还是我出题呀?(学生一下子笑了起来)可要认真审题噢!请继续。……

师:刚才我们说15×2和15×10没有上面的关系,那你看看,这两个算式和15×12有关系吗?发现了什么,小声的说说。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头靠头,有序发言,轻声入耳。

师:真是训练有素,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李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汇报。接着,她投影了教材上的书架图。

[我的思考]

简短的开头语,初听是客套话,细思有意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平等对话的氛围,指导了学习方法。口算基础训练,全员参与,是全面热身。学生不经意间掉进老师设置的“陷阱”,进一步集中了注意,唤醒了思维。后面的口算不再是“脱口而出”,多了几分“深沉”,成就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更妙的是口算之后的“回马枪”,是为学习新知搭设的“脚手架”。

二、善于预设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细节二]

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教学时两人使用一个计数器,可以设想一下,学生第一次独立使用计数器,不免兴趣十足,但问题也会不少:两人争抢拨珠,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计数器认识不足,使用错误;停止使用计数器后,注意力仍然在其上……为避免这些问题,课前让男生从塑料袋中取出计数器,并规定好放在哪里、怎么放,课后由女生将计数器收入袋中并归还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认清数位,课间放充足时间让学生“玩”;课堂中,利用比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学中发现,教具使用前指导越细致,教学效果越理想。

[我的思考]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的每个细节,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处理教学的进程。要知道,往往对一个细节艺术性的处理,会产生让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

三、善于捕捉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睁大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精彩纷呈。

[细节三]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等于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等于17。

(众生哗然,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满脸通红,嘴里嘀咕着:“早知道这样就不说了……”)

师(微笑着):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怎么想的,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等于□时,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等于□时也一样,8向另外一个8借1,另外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让大家了解个中的错误原因,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学里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师话音未落,学生纷纷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他们大致都能得出这一发现: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快多了。

[我的思考]

对于“8+8等于17”这一教学细节,教师并没有一票否决,而是智慧性地发现了学生这种错误可能隐藏着的大部分学生认知上的潜在错误,于是宽容接纳,亲和带引。

这一细节处理和生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作为“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篇10:关注细节 成就完美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教者的大智慧。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让每个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每一封信都装满希望

一段时间,笔者发现成绩优秀的司马舟同学上课的时候总是打呵欠,并且精神不振,批评了几次还是不见他改正。于是,笔者写了一封短信给他的父亲:您的孩子聪明、懂礼貌、成绩也不错,如果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成绩一定还会有大的提高。笔者把信交给他――没有封口,要他交给家长。自然,他先看了信的内容。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课堂上打呵欠。

受此鼓舞,笔者决心给班上每个学生的家长写信。笔者分三批写:第一批写给“坏”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鼓励。有时候,笔者思考长久才能找出一些好话,但从不说假话。每封信,笔者都说这个学生心地好,有礼貌,会与同学们交往……我很高兴有这样的孩子在我班上。果然效果不错,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好转。

给优等生的信很容易写,笔者对他们整洁书写、遵守纪律和优异成绩表示赞扬,此外,也不忘记对他们提出新的希望与要求,因为这些孩子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前途。

当笔者动手写第三批信――给既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的学生写的时候,颇为吃惊地发现自己对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他们说话轻声细语,举止彬彬有礼,既不惹事生非,也不想出风头,一贯按学校要求办事,因而在莘莘学子中默默无闻。因此,给他们写信格外费心思。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他们的个性特长,这才发现他们对此比对学业看得更为重要,同时他们也很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

通过体察每个孩子都渴望尊重这一细节,笔者感受到了师生间曾听说但从未体验过的亲密感,那是一种奇妙的精神联系。当学生们确信笔者了解、信任他们每个人时,他们也就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集体的温暖。

让你的生日充满阳光

一天下午的物理课,当笔者急匆匆地提前赶到教室时,看见陈艺同学的桌子上堆有许多礼品,小闹钟、笔记本、钢笔……一问,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桌上这些都是同学们赠送的礼物。笔者这才意识到,社会上不良的请客送礼风已经波及到了学校,必须马上制止。但转念一想:如果单纯下一道禁令,学生可能会反感,也可能使这种活动转入地下,欲速而不达。于是,笔者在班上先展开了一个调查:看哪些同学参与了互送礼品的活动。结果,六成以上的学生都参与过此类活动。于是,笔者说:“同学们,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是对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现在还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况且我们班有些同学的家庭条件还不是很富裕。你们这样互送礼品,相互攀比,会给你们的父母增加不少的经济负担;再者,你们赠送的礼品很多没有实用的价值,今天我给你送钢笔,明天我再给你送钢笔,结果,每人都有了一大堆笔,你们看这实用吗?”有几个学生开始低头笑,于是笔者提议“从即日起:,我想在班上开展‘过文明生日送健康礼品’的活动。即在生日当天的晚自习前,全班同学为他齐唱《生日歌》,并送上祝福。这一活动采取自愿原则,同意的同学下课后到班长那儿签名。”可喜的是,全班同学都同意和支持笔者的这个倡议。有的同学还悄悄跟我说:“老师,其实我早就不想互送礼品了,只是别人都在送,我不送,别的同学会觉得我不够朋友,所以只有跟着送。”第二天,笔者把全班同学的生日都用一张表格写好,贴在了教室里。四天之后,刚好是陈磊同学的生日,当笔者赶到教室时,同学们已经唱起了《生日歌》,陈磊同学被围在了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个让学生懂得珍惜的细节,这也是一次爱的教育。

老师陪你回家

又是周末了,当笔者打开办公桌的抽屉,准备拿上工作笔记进行周末整理时,一封信躺在里面,是雷曼同学――一个十分内向的女生写给我的。“老师,我特别讨厌班上的女生,她们都很小气,不如男同学大方、义气……”其实,笔者已经早有耳闻,雷曼同学近段时间与班上的几个男生相处甚密,还结拜了兄妹,经常课上写条子,课外递条子。笔者知道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学生已逐渐进入了青春期。由于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除了渴望同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外,渐渐地对异性也产生了关心、向往和爱慕之情,并开始注意到衣着打扮。活动中竭力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希望给异性留下好形象,这正是青春期少年性意识萌发的特点。于是,放学之后,笔者把雷曼请到办公室,“老师今天想送你回家,你同意吗?”她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笔者,不置可否,“只是陪你走走。”笔者又补了一句。虽然她不是完全明白笔者的意图,但还是同意了。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谈,从学习到生活,从学校生活到家庭。从雷曼的口中,笔者知道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情况。最后,我们谈到了男女生的交往问题。笔者说:“你现在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有想与男生交往的愿望是正常的,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学习。我鼓励你们交往,但要坦诚、要有度,不要单独交往,尤其是不能发展到上课写条子,下课递条子。”“老师,我知道我错了,其实,我只是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如果你信任老师,以后就向我说,可以吗?”笔者笑着问,她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

不少学生初恋的动机都只是想找一个倾诉对象,如果此时教师能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细节,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走过这段心理旅程,一切不必要的麻烦都可以避免了。

上一篇:多实践才能出真知下一篇: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