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2024-05-03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共8篇)

篇1:《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社会公平》说课稿 第一小组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下面我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依据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主要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通过效率与公平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本框题衔接了教材第一框题所介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介绍在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同时,本框题内容涉及到国家收入的再分配,为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因而这一框题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理解公平与收入分配公平、效率的含义

②理解社会主义社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③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 ④理解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能力目标:

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性建议的能力,及通过对效率与公平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热爱和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②从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3)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保障、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依据:当前,高一学生对于生活中人们工资收入有差距的这些现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还未能深入了解到其中牵涉到“公平”的原因及与之相关的解决措施。所以有必要通过对“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这个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来让他们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实施举措,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收入不均衡现象、国家实施的分配策略、经济生活中规律的了解,全面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分配上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拥护和爱戴。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在学习了影响价格、生产等知识后,同学们对于生产效率都有了一个大体上的理解,但是可能会把对“效率”的理解局限在“企业、个人的劳动时间”这一狭隘的层面上。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效率”这一重要概念,以及和前面所讲的“公平”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于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能动性的认识,继而对合理分配制度内容的理解有一个铺垫。

难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经济发展的消极态势,比如人们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大等。而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使分配更加合理的措施中一定要谨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要对学生加以强调重复的知识点,因为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对他们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让他们再根据我国国情来考虑实际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注意结合身边事例、国家政策层面来加以阐述、循循善诱。

三、说学生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本框知识理论性强以及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现实意义,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本框教学主要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来更好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具体方法分析如下:

1、情境创设法和直观演示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景情境,并借助多媒体设备来直观、生动展现,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导入和讲解“社会分配如何实现公平“这一重点时,我抛开生硬的说教,借助多媒体、图片等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把一些在生活中碰到的收入不均衡、贫富差距的现象的图片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公平的重要性,引起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公平的重要性,让学生培养公平精神、公平意识。

2、问题式教学法

是在教师设疑、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根据反映社会贫富差距大的一些图片来不断地设疑,一步步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从中加深对公平含义、实现公平的途径的认识。

此外,我在教学中还会用对比分析法、活动参与法、总结法等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直观体验。

(二)说学法

1、合作探究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启发,实现教学的多边互动。在本课中,主要围绕“收入分配中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来进行讨论和合作交流。

2、分析归纳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的思考和小组的探究,归纳探究的成果然后派代表进行发言。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实现社会公平”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合作讨论中总结归纳“对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以此来强化同学们对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再分配等知识的认知,并进一步提高自身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图片导入,感受生活。

我们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收入差距大、贫富两级分化严重的漫画图片,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出社会的什么问题?那么怎样才算公平,又应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呢?利用漫画,有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通过设问,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导入整个环节可以自然过渡到新课,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环节二:案例分析,探究生活。

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小李在南宁百货商场做销售员,月工资2000元,每天工作8个小时;小红在南宁百货商场做高层主管,月工资5000元,每天工作也是8个小时”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中两个人的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给学生们一个分析思考和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环节三:

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方式与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及探究合作的精神,同时在学生探究完之后,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方式就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

这一环节是我们小组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们将决定采用案例分析的探讨方式来实现。首先通过一个前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收入是否能达到绝对的公平。其次,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收入公平的方式。最后,通过教师的总结分析得出我国实现收入公平的方式。通过这两个小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思考和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归纳“国家为什么重视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都重视效率和公平,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这一合作探究使学生自然理解我国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提高两个合理比重”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环节四:

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通过播放关于十八大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十大大上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以及目前我过正确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这一环节是我们小组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们小组将决定采用以下形式进行教学:

问题探究式式教学法。通过十八大的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我国目前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当前我国为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六、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知识网络图,巩固和升华课堂知识。

七、说教学效果预测

《收入分配与公平》这个框题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学习了前一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之后,学生对我国的分配制度有了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因此,学生在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学习理解收入分配与实现公平的关系,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另外,同时也应看到,学生由于知识深度以及广度的限制,对于公平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拿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切勿泛泛而谈

篇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教学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说学情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三、说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四、说学法

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2、合作活动、探究新授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归纳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个问题:

1、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活动: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这个差异是怎样的?

2、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不公平)还愿意干下去吗?(不愿意)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引导: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

第二个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大锅饭的图片)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他把中国带进富裕了吗?那么这样的平均主义,这样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意义吗?那么我们要怎样的公平?要提高效率就要采取怎样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讲效率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总结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什么是兼顾公平?

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得到和谐稳定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进新时代》。这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请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效率又兼顾公平?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3、巩固练习、反思总结。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分配问题,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4、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篇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一、关于收入分配公平内涵的界定

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有人将其界定为经济领域的公平, 有人将其界定为法律领域的公平, 也有人界定为道德领域或政治领域的公平, 等等。不管将公平界定在何种领域, 公平的含义无不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手段的公平, 其二是目标的公平。作为手段意义上的公平, 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出发解决如何达至公平的问题;作为目标意义上的公平, 则是从人的价值理性出发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社会秩序问题。

很显然,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属于经济领域中的公平, 也含有手段和目标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平分配是促进生产发展, 达到理想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方面, 公平又是任何社会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由于收入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而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此, 生产资料占有的公平与否, 最终决定着收入分配能否公平。正如马克思所说:“消费资料的任何分配都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1)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 从根本上决定了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分配。公平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 原始社会的分配公平是一种建立在生产力低水平基础上的、粗鄙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奴隶社会的公平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强制性隶属关系基础上的, 即“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合理的”。 (2) 在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的严重等级观念下, 公平的观念只能体现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是一种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公平, 它用法律保护一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本身就暗含着劳资双方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阶级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是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权力设定的“公平”, 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 所以不可能真正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 从而为收入分配公平提供了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由于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实现了劳动权利的平等, 因而必然要求收入分配的公平。然而,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要受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制约, 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制约, 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公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公平

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有着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的公平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而言, 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有“场内公平”和“场外公平”之分。所谓“场内公平” (也叫“市场公平”) , 是指在经济领域实行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等原则。它是一种过程中的公平, 所要解决的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人们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 即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在竞争机会、竞争规则上都是平等的。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机会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 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诉求, 马克思说“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 (3) 离开了平等, 所谓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就无从谈起。价值规律的实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商品等价交换之所以可能的秘密: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人们等价交换商品, 实质上是平等地相互交换劳动。这一“秘密”的被揭示, 是“市场公平”的终极源泉。既然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是平等的, 就必然要求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即劳动者在收入上平等。然而,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以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内容的“市场公平”原则只不过是过程中的公平, 而不是结果的公平。事实上, 由于每个人客观具备的条件不同:家庭背景、文化素质、自然禀赋、职业特点等等, 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而即使同等的机会所获得的结果也必然不相同。正如M·布坎南所说:“‘起点平等’即使作为一种理想, 并不真正意味着每个人在进入每次竞争时在所有四个方面 (指出身、运气、努力和选择) 与其他人都平等。”而这种“起点”不平等的一些因素又往往会被市场机制放大或缩小, 结果就会“扭曲竞争的结果”, (4) 使人们的收入产生差别。这样一来, 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就使得“市场公平”原则在其合规律的运动中导向了一个似乎事与愿违的结果———收入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从某个侧面讲又是合理的, 因为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是效率或效益型经济正是由这种“不平等”促成的。正像阿瑟·奥肯所说“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效率的蛋糕又公平地分配它”。正是因为“场内公平”存在这种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因而就需要“场外公平”进行调节。所谓“场外公平” (或叫“社会公平”) , 是指在收入分配中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来保证那些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任何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场外公平”所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问题, 所依据的是缔约社会的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所追求的是社会稳定的价值。“场外公平”的调节是政府和社会通过实施一些经济、政治或伦理道德等活动用“事前限制”和“事后补偿”的方式来实现。所谓“事前限制”, 是政府通过经济、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使市场竞争能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所谓“事后补偿”, 是指政府通过税收、财政、社会保障和鼓励捐献等手段来矫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至于过分悬殊。如果说“场内公平”主要是通过初次分配来解决的话, 那么, “场外公平”则要通过再分配 (包括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 来实现。“场内公平”和“场外公平”是市场经济社会公平内容的两个不同方面, 前者主要解决的是经济领域中的效率问题, 后者主要解决的是社会领域中的公平问题;前者是利用竞争机制的功能达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提高效率的目的, 后者似在利用“劫富济贫”、“抽肥补瘦”的方法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的目标。二者犹如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两只不可或缺的巨轮, 相辅相成, 共同构筑成现代社会公平大厦的基石。

党的十四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其主旨就是要以市场解决效率问题, 以社会主义解决公平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而且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以释放和发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构建一种和谐的利益分配关系, 努力惠顾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公平与效率历来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追求, 更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诉求。将公平当作社会的基本价值, 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 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因此, 调节收入分配,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同样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健康发展。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对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之所以应当取代资本主义, 关键在于它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而收入分配的公平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用市场来配置资源, 所谓“资源”, 既包括物质资源, 也包括人力资源, 而物质资源又要通过人力资源来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收入分配公平是促进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劳动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不仅关心其收入的绝对值, 还关心其收入的相对值, 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收入作一番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社会比较, 一旦感觉收入不合理、不公平就会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亚当斯在研究工资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时发现, 企业内部分配公平与否对职工的影响较大。有些企业职工的收入高, 但由于分配不公, 职工的积极性反而不高;相反, 有些企业职工收入并不高, 但分配比较公平、合理, 职工感到满意, 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行为科学有一个研究结论:“工作业绩=能力×积极性”。在能力一定的前提下, 积极性发挥与否, 直接影响到工作业绩。所以, 一种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又会进一步提升收入分配公平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物质产品数量, 而物质产品数量的多寡又决定收入分配的水平。劳动者积极性充分发挥, 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经济的效率, 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 这就为进行更高水平的收入分配提供了保障;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又决定了收入分配必须公平, 二者之间良性互动, 推动着收入分配公平的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厘清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关系, 为实现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创造条件

既然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包含了“场内公平”和“场外公平”, 并且“场内公平”强调的是收入机会的平等, “场外公平”强调的是收入结果的平等。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好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关系, 并努力创造出使所有社会成员收入分配机会平等的条件。显然, 在一个存在剥削的社会里, 劳动者既不可能获得机会平等, 又不可能获得结果平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人对人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人作为劳动者丧失了自由劳动的机会, 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劳动产品分配结果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虽然劳动者获得了人身自由, 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自由买卖, 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只能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 而不可能获得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收入分配机会和结果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虽然最终目标是追求共同富裕, 实现所有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样也不可能有完全意义的结果公平。应该看到, 完全意义的结果公平只能体现于现实生活中有限程度和有限意义上的结果公平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 其本质要求公平竞争。因此, 必须在市场经济中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让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都有可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创建公平竞争机会的环境, 从制度上分析, 必然要求改革户籍制度, 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 消除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从行业上分析, 必然要求国家开放所有的行业部门, 让所有经济主体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劳动者竞争机会上的公平来分析, 必然要求所有的工作岗位都向劳动者平等地开放, 建立择优录用的竞争机制, 从而实现就业机会的公平。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差异, 劳动者禀赋的差异造成了获取公平机会的差异, 因此国家有必要弥补劳动者在获取机会能力上存在的缺陷, 提升劳动者获取同等的就业机会的能力。

四、厘清收入分配公平的领域, 构建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范式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方面。虽然两次分配作用的范围不同, 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但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主要是作用于微观经济领域或一般性竞争领域的, 主要以效率为原则, 注重机会平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原则, 本身体现了效率与机会平等的统一。按劳分配, 即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在获得同等劳动机会的前提下, 其获得的报酬要和其劳动贡献一致;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也是按个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从劳动者角度上来讲, 就是根据他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的大小来进行分配, 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角度来讲, 则根据他 (她) 所提供的要素产生的效率和效益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虽然能够体现公平, 但由于初次分配主要注重的是效率, 因而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 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努力, 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 (5)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差距是合理的, 也是公平的, 因为, 市场经济本身要求各种要素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 各种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当商品价值实现以后, 这些要素的所有者, 必然要根据其所拥有的要素参的多寡和所发挥的效能的高低参与收入分配。否则, 如果要素所有者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报偿, 就不会将他 (她) 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这样各种资源就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得到优化配置, 那不仅会造成效率的低下, 而且最终也会使社会因不能获得无数微观主体的最大效率而有足够的收入总量来实现长久的、高水平的公平。

再分配主要是作用于宏观社会领域, 这是真正体现社会一般公平的领域, 是非赢利性的。在这里, 必须以公平为原则, 注重结果的平等, 金钱充当媒介的经济效益原则应被严禁使用。按效率分配虽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缓和社会矛盾, 但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中的两极分化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社会产生两极分化就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并最终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再分配领域必须注重结果的公平, 对低收入者进行必要的补偿, 以弥补和矫正初次分配中的缺陷, 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

既然再分配注重的是结果平等, 就必然要求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过大的收入,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 (6) 国家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缩小收入差距, 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当然, 国家在调节分配过程中应当把握好调节的政策, 注意掌握调节的“度”, 努力做到既不使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 又不抑制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五、我国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既没有体现机会平等原则, 也没有实现结果的平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 我国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逐步形成了与多种所有制成份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框架, 逐步扩大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收入分配领域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低估。当前, 收入分配领域确实在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 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城乡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存在体制缺陷和政策漏洞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应该承认, 收入分配差距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任何社会都难以避免, 但问题是这种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适度。对于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适度通常有两种划分标准:首先, 从量的方面划分, 就是根据基尼系数值所处的区间来分类。一般来讲, 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特别是在0.3~0.4之间属于比较适度;而基尼系数在0.2之下, 属于高度平均, 收入差距过小, 基尼系数在0.4以上, 收入差距过大, 这两者都是不适度的收入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以上, 这个数值不仅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已经属于差距过大。其次, 从质的方面划分, 就是根据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分为合理的收入差距与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所谓合理的收入差距, 是由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而另一部分人还没有富起来或富得比较慢, 这种由能力、素质导致的差距是合理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能够接受。然而, 这种收入差距虽然合理但必须适度, 否则, 如果差距过大, 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样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种收入差距, 通过完善再分配手段是完全可以缩小的。人民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即一些人利用制度、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权钱交易、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 或者凭借行业垄断优势以及政策、制度的漏洞等获得的体制外高收入, 拉开了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这样的收入差距是不公平分配的产物, 违背社会公正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本质,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反对和消除, 不仅破坏了效率与公平原则, 还会引起新的社会不公。

六、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对策选择

面对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初次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市场效率、再分配调控能力弱化、分配结构失衡及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收入分配领域,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必须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 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7) 从而在一个有效率的体制中不断增进平等。当前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功能, 努力提高政府执政为民的意识和本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一般说来, 市场能管的政府就不要管, 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 即“市场失灵”的地方, 政府必须管起来。在收入分配领域, 过去人们常讲: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来管, 再分配主要由政府来管。其实,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都要管, 因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属于生产关系问题, 不是生产领域的问题。生产问题政府可以不管, 生产关系问题政府必须管。对于初次分配领域, 政府应主要管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问题, 切实让广大劳动者做到劳有所得, 劳有应得;对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主要是应完善税收和转移支付两个政策。税收的主要对象是高收入群体, 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在调节收入分配时, 既要防止出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逆向再分配” (即“劫富济贫”) 的现象;又要确立“适度再分配”的理念, 防止再分配不足和再分配过度。因为, “再分配不足”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并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而“再分配过度”则不利于人们积极性的发挥, 从而影响效率的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把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要把增强政府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能力放在首位, 努力为居民创业、增收营造良好的税收和政策等环境;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政策, 使广大民众真正能够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福祉。

(二) 加强法制, 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法律本身的稳定性, 带来了社会规范的滞后。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及时修改涉及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目前, 需要建立或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法律规范, 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法律依据。首先, 要完善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法规, 使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效地进行合理调控。这样做既能避免企事业单位自主分配的盲目性, 又能避免政府干预过宽。其次, 要完善分配制度和规范分配秩序, 杜绝非法收入, 创造公平、清洁的创收环境。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 真正体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再次,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社会保障近年来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保障面和保障水平太低,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太适应, 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成绩、改革不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薄弱环节。

(三)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一项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措施, 又是一项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 一个国家和社会如果缺失了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有效机制, 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 就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 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 要防止收入差距扩大, 建设和谐社会, 就必须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在内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使用、发放和监管的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实现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立长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使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平衡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 积极鼓励和支持“三次分配”, 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所谓“三次分配”, 即实行社会收入的转移, 以弥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不足。政府在第二次分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 尽管政府在提高税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方面还有潜力, 但其阻力可想而知。如果说第二次分配是第一次分配的补充, 即政府弥补市场之不足, 那么第三次分配则是对第二次分配的补充, 即借助民间捐赠的力量来弥补政府财力之不足。如果说第一次分配实现的是效率、第二次分配实现的是公平的话, 那么, 第三次分配才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基于自愿原则的民间捐赠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 其价值不仅在于它有助于缓解贫困、缩小贫富差距, 还可以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提升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因此, 以民间自愿捐赠为主要形式的三次分配, 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大有作为。民间捐赠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仅要有以公司、企业为组织形式的捐赠, 也要有个人的捐赠。不仅要有富人的捐赠, 更要有普通公众的捐赠。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的公益文化与公益市场, 提高公众慈善意识, 努力营造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制定为企业和个人捐赠减免税的政策;通过落实对慈善机构的监督评估, 提高民间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形成公众自愿捐赠的社会风气。

摘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注意协调好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文章在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并对如何构建一个公平的收入分配范式作出了探析。同时还对我国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第10页, 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第310页, 人民出版社, 1995

3 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M].第103页, 人民出版社, 2001

4 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第135页, 三联书店, 1996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出版社, 1994

篇4:现阶段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7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已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专家近期联合完成的《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及政策建议》中用“蓝灯”、“绿灯”、“黄灯”、“红灯”来描述分配的形势,其中“黄灯”表示接近失衡状态。这份报告认为,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10年后,中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形势将进入“红灯”区的范围。更严重的是城乡差距,官方资料显示,从1992年到2004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2.33:1扩大到了3.2:1。

笔者多年从事收入分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几点对策。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农民收入低下问题对于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的参与和决策能力,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第二,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三,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高质量、低农药残留的绿色农产品,增强出口能力。第四,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并且以此来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第五,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业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性人才进入农村就业和进入农村基层领导岗位服务农业,提高领导的知识水平。第六,构建为农村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社会体系,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可以考虑重新建立农会表达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利益诉求。第七,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价格控制。如化肥、农药等。如控制不好会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加快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步伐,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竞争力,还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经济援助手段,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平稳转型,大力发展中部六省的经济,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

打破垄断,减少行业收入差距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优势产业的交替变化极为频繁。解决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最终要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反垄断法,清除市场准人壁垒。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不能放松对其分配活动进行监管,要提出工资指导意见,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本增长率的考核,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为此,劳动、财政、统计等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企业人工成本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监测,定期发布行业的人工成本水平,指导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人工成本比较,合理确定本企业的职工收人水平。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

垄断、腐败等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它极大地挫伤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妨碍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消除制度和法律漏洞的真空,减少不合理却合法的现象。第二,政府要排除非自然垄断因素,消除市场准人歧视,同时要考虑将企业的一些没有保密需求的信息,包括盈利情况公开,便于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第三,要规范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及某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行为,对于垄断性的行业征收特别的税收。第四,要制止权力的市场化和货币化。第五,严格执行公务员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和收入申报、核查制度,严禁行政干部参与商务活动,防止卖官、买官和跑官现象。同时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加大惩罚资金外逃的力度。

完善稅收调节功能,加强税收调节作用

一是要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实行综合分类税制,合理确定点征额和扣除额,以体现公平原则。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的收入分配情况监控,重点管理,重点检查。逐步推行双向申报制度,加强个人收入的双向稽核,使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相互制约。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口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从重、从快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改革完善财产税,规范现行财产税税种,对个人收入进行多环节、多渠道的调节。适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可考虑采用征税及时、征收成本较低的总遗产和总赠与税制。对于一些高收人群体的奢侈消费项目,可以考虑开征特别消费税。

总之,要通过适当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为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篇5:《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说课稿

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当前处理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构想,不足和欠缺之处请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篇6:《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学习这门课程既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家经济制度、政策、发展状况。这一框题能够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树立责任意识。同时本框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结合历年考题,常常在材料题中出现,分值较高。因此,讲好和学好本框内容十分重要。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掌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会课后反思。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辨证思维方法,为将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打下基础。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纠正学生对“公平”概念的错误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仇富心理。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①重点及依据

重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本框题的内容对于高一同学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但又经常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政策法规结合起来考察。因此我把这个知识点定为重点。②难点及依据

难点:对公平的理解

依据: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容易受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理解容易钻牛角尖,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不足,我将引导他们辨证看待问题。

4、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大约需要1个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授课形式,增强同学们的直观感受。

二、说学情

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看问题容易偏激和片面。我将在课程中加强对他们辨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的培养。因为本框内容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对不同的同学和不同的知识点我设立了不同的要求,所有我要求同学识记“公平”“效率”的概念,掌握“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不仅要掌握还要能熟练应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本框的内容不能急于求成,可以结合练习和考试进行讲解。

三、说教法及依据

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

依据:本框内容不易理解,学生接触得也少,采取讲授法能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帮助他们理解问题。采取案例分析法更贴近生活,更易于接受,还能提高分析能力。

四、说学法及其依据

主要采取课堂讨论法,在布置课后小作业时也加入了调查法。

依据:课堂讨论能活跃气氛、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调查法鼓励同学实事求是,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五、说教学过程

1、思路设计与环节安排

我根据教材内容与同学们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复习旧课:回顾我国分配制度

②导入:通过询问到食堂打菜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导入“公平”这一概念,说明每个领域对公平有着不同理解。

③播放一小段视频(关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现象),讲解“公平”,根据教材及PPT中对公平的两种不同观点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平。④利用“个税起征点”“贪污犯与贫困者”“初次分配”三个案例带领同学分析思考,总结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方法。

⑤利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引出“效率”的概念 ⑥请同学们分析PPT上的漫画及课本中的例子,思考并讨论效率与公平有什么关系,怎样处理两者间的关系。

⑦回顾知识点,适当提问,当堂检查学习效果。⑧布置课后思考题。

2、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在环节安排时我就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通常由老师引出话题,学生马上进行课堂讨论,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进行巩固。师生在分析案例时有更多的思想交流。不仅仅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遇到疑问能够及时解决。

3、重、难点的处理

讲授重点时我采取了案例分析法,让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我再进行总结,这样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感,能理解得更全面和深入。在讲授难点时先播放一段视频,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大家关注相关社会问题,再通过对课本和PPT上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同学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

4、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主要采取PPT课件,在课件中穿插了视频、漫画、图片和案例,内容饱满。书写板书,知识点清晰、有条理,便于记忆、总结和复习。

5、布置作业

上网搜索南昌、北京、拉萨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多少。联系所学知识观看十七大的相关新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思考一下社会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有哪些解决措施,也可以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小调查。主要采取课后思考题的形式,不增加课后负担。题目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类是贴近生活的,第二类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实践,第二类题目可以选做。

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公平

1、含义(难点)

2、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点)①我国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②初次分配——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重要举措

二、效率

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三、效率与公平(重点)

1、两者有何关系

2、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七、说教后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教学手段丰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老师共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因为离同学们的实际较远,理解起来还是会有难度,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完全掌握,以后作业、联系、考试中涉及到相关问题时我会再着重强调,以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

篇7:《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陈老师这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的掌控、学生的参与等方面都把握的非常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有效性、层次性、参与性结合,较好完成教学任务。现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亮点与不足提几点意见。

亮点:

1、课堂导入——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陈老师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段视频导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生活会这么困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是画龙点睛之笔,为教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2、环节设计——层次分明,突出主题。

陈老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1个分粥的故事1个探究活动即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设置阶梯型问题(如),层层深入剖析相关知识点,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探究、问题的突破,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体现量力性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高了本课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参与——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是点燃智慧的打火机、催化剂。陈老师坚持以生为本,多次提问学生,关注学生参与,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事例、视频等和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如问答法、讨论法,分组交流探究等,能较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主动感悟,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4、课堂互动——氛围宽松热烈,体现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

陈老师具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态亲切自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走入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愿意回答、想要回答,师生互动良好,原本枯燥的.政治课变得生机盎然。

不足:

本课的知识含量大,概念多,因此在时间把握上稍有不足,也无法在课堂上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测。

篇8:《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说课稿

一、中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现状

这里所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 二是收入差距的过大即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是矛盾的统一体。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 并使这个差距不断加大, 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加大, 又反过来促使分配机会和过程不平等严重化。

当前, 中国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上主要是不同产业之间的不公平, 第二产业收益落后于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又落后于第二产业, 分配局面一步步定格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系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差别就是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拉大。纵向上的分配不公平主要是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使然, 使得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收益更多的留在了东部, 而西部在更大程度上只是“输血”过程, 后续发展远远没有跟上, 东西部差距不可避免地在一步步拉大, 而在地区差异基础上的城乡居民的分配不公平又成了一个突出的表现。

收入分配长期不公平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非法收入造成负效率效应。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权钱交易、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等现象在社会中屡见不鲜, 并由此产生以下社会负效率效应:一是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伤害了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人们对提高效率采取消极态度;三是在民众中滋长了不公平和不满情绪, 产生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 导致犯罪,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些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相违背。其次, 收入差距加大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精神压力, 即“在人们心理上将现实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放大”。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完善, 许多人为了防备万一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压低消费, 加大积蓄, 从而缩小内需。由于贫穷者没有生存的保障, 使得他们为了争取生存而不惜一切手段, 导致犯罪率上升, 社会风气变坏, 一些人从精神上堕落。另外, 他们更加依附于雇主, 导致了他们被迫接受低下的工资, 甚至不惜以身体的健康为代价换取工资, 并最终导致雇主与雇员之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形成恶性循环。由于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整个社会对金钱的欲望增加, 容易在社会上形成拜金主义的风气。第三, 社会发展成本的加大。收入分配的失衡, 极易引起社会动荡, 尤其长期将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这种局面若长期得不到解决, 矛盾进一步激化, 必将引起社会和经济动荡, 不可避免地加大社会发展的成本。额外的社会成本和经济的外部性将耗费大量有限的生产要素, 从而导致总体社会需求数量投入的减少。第四, 国家政治体系构建的成本加大与收益的失衡。因为从成本与收益关系的角度看, 每一次国家政治体系的构建必将是一个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过程, 以追求改革成本和收益的均衡。而这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

1. 分配体系发展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经济增长成为政府的主要目标, 收入差距开始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快速增长, “分配体制上的不完善, 仍然存在有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 使之取得过高收入”, 从而也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此可见, 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健全是引起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要想改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 就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从产生问题的源头抓起。

2. 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所以呈现显著特征, 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 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 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 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 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而且, 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 如果大量农民“进城”, 政府势必将不堪负担。可以说, 它“在利益分配上向城市倾斜, 形成了事实上的户口等级、户籍世袭制度, 强化了人们的地域观念和城乡观念。”结果是, 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 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 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虽然现在中国正努力消除这种城乡二元割据, 但效果还不太明显, 还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居民收入分配机会的不平等和政策不公平。

第一,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大, 人均占有耕地量决定了难于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 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 从而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二, 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剪刀差。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缺乏知情、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和能力, 一般是被动接受已经制定的不利于自己的价格, 而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下讨价还价, 造成农民收入低。第三, 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相对不足, 造成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第四, 现代城市工业与乡村传统农业之间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 从而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伴随经济部门的不断扩张, 愈来愈多的就业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到现代部门, 使他们在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面前, 得以参与工业化的过程并分享工业化成果。但相对于城市来说, 这种工业化成果在农村的转移是很难企及的。

三、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对策

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针对政府官员的各种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冲击, 政府只有通过自身的体制改革,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从配置资源的各个领域退出, 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行政权力转化为不平等收入, 进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政府在推行政府体制改革时, 必然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因此, 改革必然会经历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政府必须坚定目标将改革推行到底。具体来讲, 政府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 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 逐步取消各种行政审批权, 彻底清除计划经济残留思想的影响, 进行市场化操作, 减少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另一方面, 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 提高腐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成本, 阻截寻租行为的发生, 防止“权钱交易”的非法收入逍遥法外, 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

2. 收入分配政策导向应及时转换。

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导向, 应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调整, 以解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差距拉大,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第一, 要改进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在分配结果产生以前进行调节, 即对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的调节, 如教育政策、劳动力流动政策、产业结构转换政策等的调整。第二, 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 采取切实措施, 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第三, 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 强化劳动力流动机制, 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 增加职业与职位的市场竞争程度。

3.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解决农民收入低下问题对于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 完善市场机制, 提高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的参与和决策能力, 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第二, 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三, 提高农业质量, 生产高质量、低农药残留的绿色农产品, 加强出口能力;第四, 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并且以此来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第五, 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加大教育对农业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加大农业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 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性人才进入农村就业和进入农村基层领导岗位服务农业, 提高领导的知识水平;第六, 构建为农村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服务体系, 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

4. 实现社会发展机会的均等。

要想改变机会不均等带来的人们收入的不平等, 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 为民众提供平等的机会, 这也正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具体来讲, 政府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积极推动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确保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三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 为民众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不仅是给社会成员以基本社会保障和分享GDP增长带来的好处, 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 它可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和人力资源的价值, 减少雇员对于雇主的依赖程度, 防止雇主过度压低雇员工资待遇, 提高雇员的待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 可以缓解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 改善低收入者心理和生理状况, 减少由于压力导致的身心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三, 减少国民的拜金主义, 从而减小腐败、非法和不合理收入的动机, 缩小贫富差距。

上一篇:欣赏美的历程下一篇:心会陪爱一起走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