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2024-04-26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共9篇)

篇1: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笔者以为,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向前推进至个性化教育。当代教育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重方法,轻观念;重形式,轻内容;重模式,轻创造;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生存生活能力。这些都是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障碍。改善教育评估体系,实现模式的相互融合,搞好主体性教育,这些抛弃了过去教育体制的知识本位主义,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这也许是对当前教育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 以人为本 主体性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今天倡导推行“素质教育”,它表征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然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漫长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尚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回顾这些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很多仍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只不过是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实为新鞋走老路。

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内涵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对人的独立个性的培养,即个性的培养,即个性化教育。

何谓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个体所独具的各种特点的总和,它表现为个别差异,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物质或个人特征,是一个人在其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的特征①。良好的或健康的个性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生活,具有自知之明并能悦纳自我,具有目的性,正视现实,有责任感,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概括起来,人的独立个性主要包括人的独立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方面。

一句话,个性化教育就是使人的独立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

上篇我国在个性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保守而顽固,加之其他文化历史原因,铸造了我国一向只注重人的社会共性而轻视人的独立个性的民族文化性格,中国传统社会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定于一尊,循规蹈矩,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同时压制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的言行,这些违反人性而又践踏个性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并不是很快消失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个人的价值和权利日益行到尊重和体现,这为发展人的独立个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在思想观念方面,尤其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尚不能把培养和发展人的独立个性放在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 重方法、轻观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其教研也不会取得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看起来是个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个教育观念问题。观念决定方法。观念变了,原先认为绝对不行的方法也许可行,而且效果很好。观念不变,即使改革方法,教学仍将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

第二、重形式,轻内容。

素质教育也受到形式主义的干扰。有的地方,有的人宁可花费很多精力去组织“活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却不肯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实际效果。

有的地方过分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导致一些课堂教学华而不实。一堂课是否为好课,其最基本的依据应当是,学生能否通过学习使其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素质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这样的评价标准本身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过分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中看不中用的负面效应。

以语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细化问题的方法,将自己的教学思路细化为一个个的小问题,其目的是使整个课堂便于驾驭,使课堂气势显得活跃;另一方面,由于细小具体的问题容易回答,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比较顺利,不易出现意外枝节,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往往得到较好的评价。但是课堂教学不是上给听课人看的,而应是上给学生的,更应该培养学生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整体思考能力,更应训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清晰性和思维的`完整性。所以,仅以课堂的连贯性、流畅和气氛的活跃为评价导向,那会走入过分强调教学技巧忽视教学目标的误区。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只重视“评优课”、“讲课大赛”等“一堂课”教学或一小段时间的教学,忽视常规课堂教学与常规管理的错误导向,应该改变。

第三、重模式、轻创造

记得一部名为《又见吉隆坡》了的电视片――记录了中国少年足球兵败吉隆坡的痛苦一幕,其中一段解说词意味深长:“中国的孩子的含羞草,总是不敢,他们脆弱、沉默、呆板、老气横秋,缺乏自信、活力、激情、个性和磨练。”这是一个很悲哀的事实。创造是人的本性。然而,现实中,我们习惯于教授给学生我们已知的东西,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去理解,认同和掌握已有知识,不习惯启迪、激发他们主动发现与探索新知,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学会生存》指出,教育的“一个最后上的是一种哲学力量,它是我们行动的先验的本质。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是最后的目的。”②即“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当代社会“需要教育人们能够适应变化,乃至促进变化。”③

第四、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生存生活能力。

从过去到现在,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一种争论:即使受教育者究竟是面向“理性知识世界”还是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前者是传统教育学派,后者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的生活作准备”。儿童掌握科学知识是为了明天过更好的现实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当下的生存生活境况,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做学问等主张,使教育与生活、学校和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增强学生的智慧经验和生活能力服务。显然,前面提到的那一场争论,至今仍令人困惑。

在我国长期提倡实施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是一种知识本位而不是人本位的教育,它以人类社会抽象的、工具的理性知识淡基础。学校片面注重人的求知、认知和致知,不太注重激发人的潜能与个性,不注重如何致知,引导人用知识启发能力,培养人自主的观察、体验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智慧能力。

下篇解救个性化教育的“药方”

既然个性化教育存在如此问题,那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解决呢?笔者认为,以下几项可能奏效:

一、摒弃教育评价中的“完人逻辑”。“完人逻辑”是指在教育目标上把学生学习的榜样塑造成“超人”“完人”,希望其集中一切优秀品质,成为纯粹而毫无瑕疵的人,成为一个抽象的人。正是这种逻辑和要求的存在,学生必须谨言慎行,一举一动要循规蹈矩,从不犯错误,甚至外貌也要先符合“美育”标准,这只会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理压力,扭曲学生的正常人性状态,妨碍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也只会使学校教育产生狭隘性、排它性。

要摒除“完人逻辑”,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首先要正确认识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的种种可能与常态,把人当作人而不是神来培养。承认各个个体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多起点、多层面和多样化,提出一些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措施和决策。

要做到这一点,应提倡多活动、低起点、高要求、小步前进的原则。“多活动”,即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促进学生多多参与教学过程。“低起点”,并不是要降低教育质量,而是强调以学生原有的水平为出发点,使整个教学阶段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方法 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由低到高,逐步实现教学的总体目标。“高要求”,即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和天赋获得尽可能的展示和发展,促进学生自由自在、自觉的学习。“小步前进”,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为基础,侧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教学过程的有序转换和过渡,通过循序渐进的小步前进,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学习过程,知识经过整合以后,以形成获得更高的知识和能力的动力机制系统。这一原则,避免了“完人逻辑”所强调的“一刀切”、“齐步走”,真正认识到了人的个性差异。

还有,改革教育评价标准,建立以“期望效应”为主体的鼓励性教育评价体系。“期望效应”指由教师期望引起学生自我实现预言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系,其出发点是放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评价的目标参照标准是放在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上,而不是只给学生一个不作任何解释的分数。这一评估体系,以鼓励和表扬为和要评价方式,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但这与严格要求并不截然分开,配有必要的批评,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并改正。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模式融合。教育模式不能整齐划一,要多样化、个性化,要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各种模式彼此借鉴和融合。

在这一点上,我国教育改革已经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是“合格+特长”模式。这一模式纠正了教育无个人教育无个性的传统弊端,特长是在合格基础上添加的配料,是对“合格”的补偿和延伸,不是对合格的升华或突破。即特长不是限于专业方面,“合格”不是搞分数主义,其标准具有弹性化,从而保证更多的“钱钟书”能上清华。我们期待明天的教育能给人的聪明才智以广阔的自由的发展环境,让更多的“韩寒”能茁壮成长。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搞好主体性教育

过去的应试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为知识所奴役。现在个性化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

具体来说,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而是制订适合每一部分甚至每个学生的发展计划;在人才现上,应该是价值多元的,只要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能为社会所承认,符合社会所需,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皆应视为人才。这也体现了人才观的开放性的一面。在师生关系上,就要求建立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在真理和知识面前,是平等和对话的关系,不存在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从教育活动的主体看,教育应面对人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开放,从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走向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使人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使教育成为提升人类经验和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总之,主体性教育使学生从强制教育的对象变成自由发展的独特生命个体。

当代教育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正处在转型期,要拯救它,就应抛弃过去的知识中心主义,充分挖掘、培养人的独特个性,给人以关爱。个性化教育也许会成为当代教育的最佳价值追求。

篇2: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

一个完整的个性化教育机构由市场部,咨询部以及教学部。市场部成员主要负责拓展市场,把一些对个性化教育感兴趣的家长介绍到个性化教育机构,再由咨询部负责接待,主要为家长聊聊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和他的目标之间有怎样的差距,为了达到孩子或家长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机构能为孩子提供一些学校所没有的辅导,让孩子能应付中考或高考。在个性化教育机构中,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授课。但在事实流程操作上,由于为了节约人力资本,节省开支,在给学生上课的教师中很少有教学经验很足的教师,经常有一些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授课。一个学生在个性化教育机构补习时往往不止一门课,在教师的分配上,会让新教师与老教师各带他一门课程,老教师经验足,学生能学到知识,那么家长会满意,就不会出现退费的情况;而新教师则缺少经验,需要经过磨练才能得到成长,即使学生不满意也不会退费,因为有老教师顶着,最多学生换教师。

所以一些暑假寒假期间要在个性化教育机构进行补习的学生在选教师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碰到好的老教师。1)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2)教师的教学经历3)教师的讲课水平4)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生的薄弱之处,并能为学生量身制定一套有实际效果的教学计划。

篇3:论数据挖掘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

1)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素质提供适合的教育方案,助其成才。但传统的教育不顾学生的背景,为其设置统一的课程体系,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缺乏求异质疑的意识,职业能力无法得到突破性的提高,也难以专业化。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共性,对学生的个性重视不够,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传播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金融危机呼唤个性化教育

世界金融风暴的出现使得社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的技能人才需求剧减,只有具备独特的专业技能、难以取代的高级技能的人才才得以在危机中立足。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职院校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化环境促进其成长,寻找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案,培养其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个性化的技能培养,提高技能教育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3)高职院校具有开展个性化教育的信息环境

高职院校普遍拥有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具有学生信息数据库,存储了丰富的学生个人信息、课程学习信息,这表明高职院校有可行的信息环境来进行数据挖掘,识别学生群体的特质,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育。但目前,这些学生信息数据库仅用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只是起到简答的记录备案的作用,对于信息中所隐含的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成长环境、兴趣爱好、学习特长等都未得到认识,并进行深层次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让教育者有能力认识到这些信息的真正价值,并根据这些信息更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

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1.1 数据挖掘的概念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有效的、新颖的、有潜在作用的、可信的、并能最终被人理解的模式(pattern)的非平凡的处理过程。数据挖掘集成了许多学科中成熟的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统计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

1.2 实际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分类:对没有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就是找出一个类别的概念描述,它代表了这类数据的整体信息,即该类的内涵描述,并用这种描述来构造模型,一般用规则或决策树模式表示。分类可用于规则描述和预测。

2)预测:用历史来预测未来。预测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变化规律,建立模型,并由此模型对未来数据的种类及特征进行预测。预测关心的是精度和不确定性,通常用预测方差来度量。

3)关联分析:找到数据间的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形式如下的一种规则,“在就业于系统运维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学生中,有95%的人在其工作岗位上都需使用数据库技术”(系统运维+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技术)。

4)聚类:物以类聚。是根据数据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簇(cluster),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个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中的对象差别(相异度)较大。聚类分析可以建立宏观的概念,发现数据的分布模式,以及可能的数据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5)序列模式:是指通过时间序列搜索出的重复发生概率较高的模式,从而得出数据序列共同的行为模式。

6)偏差分析: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异常情况。主要用于分析少数的、反常的、不合规则的特例,根据观察结果和猜测值的差别揭示内在原因。

2 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个性化教育

数据挖掘对于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也正是有了数据挖掘的支持,才使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得以贯彻,满足了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具体来讲,数据挖掘在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中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2.1 学生数据的获取

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在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中第一步工作是搜集学生数据。要实现学生数据的有效挖掘的基本条件是将搜集到的学生数据以一致的模式存储,建立学生数据仓库。

1)学生数据搜集。所搜集的学生数据应包括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学生学习行为素质数据和学生就业反馈数据。通过每年的入学注册、在读管理和就业跟踪等过程不断积累。

2)构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在集成、一致、经过清理的数据上才能更好的实现,因此要进行数据清理、变换、集成、装入等处理,以建立一个整合的、结构化的数据仓库。

2.2 学生细分

学生细分是指将学生群体划分成一个个细分群的过程,同属于一个细分群的学生彼此相似,而隶属于不同细分群的学生被视为差异十分明显。

1)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学生细分。学生细分需要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如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环境、财力背景、学习兴趣、学习专长、职业意向、往届类似学生的就业情况等等,即用数据来描述或给出学生特征的分析过程。可采用序列、关联分析、聚类、偏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仓库的学生数据进行分析。

2)构建学习能力分析与诊断系统。通过建立专业的学习能力测评体系,对学生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测评,从而准确细分,以便开展针对性教育。

2.3 精准教育方案

根据学生细分的结果,为细分群制定准确的、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1)根据细分结果进行专业设置,班级划分,课程建设等。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定位。同时,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创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2)可在成绩单自动为细分群的学生推荐合适的选修课程,利用其自身特点帮助其提高专业素质、综合素质。

3)根据细分群分组,为其选派专门导师,指导其专业深入学习,实现自我。

4)依据社会环境,采取特色教育。如依托东莞的制造资源,对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可帮助其进行创业。

3 小结

本文阐述了在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识别其中的特质,准确细分,然后根据社会人才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细分群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实现高职院校的个性化教育。数据挖掘技术能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在教育界中,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它的威力,相信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成熟,应用领域的广泛,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个性化职业教育中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教育与社会个性化的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难题,该文提出了利用高职院校丰富、可靠的学生数据源,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想法。论文从数据挖掘应用模式类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数据挖掘工具选择,分析学生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实现个性化教育、培养特定职业技能服务。

关键词:数据挖掘,个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唐(Tang Z.H.),(美)麦克雷南(MaccLennan J.)著.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M].邝祝芳,焦贤龙,高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0.

[2]曹毅,贺卫红.基于用户兴趣的混合推荐模型[J].系统工程,2009,(6):68-72.

篇4: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性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有创造力的社会人。诚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使学生能做人、做事,成为健全的社会公民,这就是教育的基础目的。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当前,应试教育的危害已经初现端倪,“高分低能”的教学现象,扼杀了很多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很多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后难以在社会上生存,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从而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人,必须重视人性化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理解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语文教育人性化的内涵

何为人性化教育?笔者认为,所谓人性化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不断提升。从根本上讲,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促进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语文教育的人性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学会尊重人、依靠人和发展人,既有理性的纪律,又充满着各种情感的人文关怀,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一)人性化教育有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比较传统的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着眼,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不再以绝对的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绝对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开放、自由、平等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和谐的良性的沟通,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助的朋友关系。愉快的教学气氛,促进了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人性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人性化教育理念的运用,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而是用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充满情趣的语言,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的快乐。人性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人性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师不再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和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人性化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语文教育人性化的积极意义,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性化教育理念的运用。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在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因素,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不断渗透人性化的教育理念,需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内涵,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启发式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做事、会做人”的社会人,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三)学会鼓励和表扬学生

在小学中段的语文教育过程中,人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技巧,对学生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批评和打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而言,十来岁的年纪,使得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鼓励和表扬,往往会给小学生以信心和希望,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善于用鼓励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摒弃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促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J].北京师大学报,1996(3).

[2]吴立岗,李吉林.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篇5: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而且是一个能让每一个个体的要求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的时代,是一个注重个性和能力的时代。本文将着重探讨个性培养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对个性的培养、个性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个性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作用

一、个性培养的内容。

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而且每个人的主体性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主体性在个体的身上有着不同的展示和表现,哲学上这种个体的不同表现称之为“个性”。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提到,人的个性与人的主体性始终都是统一的。人的主体性越强,人的个体性便越强,那么这个人便更具有自身的个性。反之,人的主体性越弱,人的个体性便越弱,那么这个人便具有较少自身的个性。所以,个性的培养离不开主体性的培养,个性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个性培养的基本内容便是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对于被动性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在人的主体性有计划的实现的过程中,将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也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便需要人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求主体必须发挥出个人的主见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的个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状态中。不仅如此,人们还能够自觉的调动自身潜藏的无限能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个性培养的核心内容是自主性的培养。只有存在依赖性,才有主体性,所以主体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真正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具有依赖性的人。因为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自立自强、坚强进取的品质特征,既能够积极的调控好外部的客观环境,又能够主导自己的主观意识。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够调动和支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能够充分的挖掘自己的才能,展现自己独有的能力和品质,从而最大限度的取得进步和发展。

最后,个性培养的最高目标是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不仅是超越外在事物,也是对自身主体的超越,它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人的主体性。具有创造性的个人品质特征的个体,不仅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而且非常具有批判精神,能够独立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有敏锐的观察力。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才能真正达到个性培养的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对个性的培养。

首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根据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来看,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概括成三个非常基本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宗亲和血缘关系,个人只不过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第二个阶段是市场经济以物的经济联系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第三个阶段是人与人之间不仅摆脱了相互之间的以来,也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成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社会向前发展的速度越快,社会生活越丰富多彩、多样化,越需要人们发展和培养自身的个性。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人的个性,不断的确立和弘扬人类个性培养的基本趋势,充分调动人们对于个性培养的重视。

其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性要求。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肯定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它要求人们摆脱个性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性研究王红梅(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 陕西省 721016)摘 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而且是一个能让每一个个体的要求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的时代,是一个注重个性和能力的时代。本文将着重探讨个性培养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对个性的培养、个性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社会上的一些限制和束缚,独立自主地走向市场。人们只有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进行行业竞争,追求自身的目标,这就需要人们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进行个性的培养。

最后,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进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教育;对道德信念和人格、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视和追求;对自身的关注和尊重以及自主性的张扬和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由浅入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个性培养,个性培养有利于创造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三、个性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个性培养有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给人思想上的保证,包括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人的能力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个性培养能够促进人们提高创新意识和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现的垫脚石。人们的个性和差异性是创造思维生成、发展的环境和土壤。独特的个性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意识存在于人的个性之中。只有不断培养人们的个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其次,个性培养有利于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人们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的全面发展营造出了宽松、包容、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其他人的观点也要认真的考虑。这样有利于人们学会与人合作,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包括能力与个性的发展。

最后,个性培养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善。正是由于必须要培养人的个性,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提倡培养人的个性。在培养人的个性的同时,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同时还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在教育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变,鼓励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效率。个性培养促进思想教育方法完善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发挥其功效。

四、总结。

篇6: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刘振平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职教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认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所以,开展中等职业个性化语文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实施多元化教学,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以实现应有的语文教学效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目标。

篇7: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任兴盛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认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以家庭为组织形式,依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育人规律,以全面提高孩子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孩子主体性,形成孩子健康个性的根本目的的育人行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和祖国的强盛,必须引起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望子成龙”这几乎是古往今来所有为父母者的心愿。从古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到陈毅将军那著名的教子诗篇,无不表达出天下父母对子女成才的强烈盼望和殷切关怀。社会发展至今,伴随高科技而来的人才竞争的严酷现实,使子女的教育与成才越来越成为家庭关注的焦点,没有任何别的诱惑,能使世人如此心甘情愿地把大部分财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培养子女成才的事业之上来。在伟大的爱面前,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无足轻重,因此,父母就天然成了爱的奉献者,爱的提供者,可是经营“爱”的时候,不同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不同命运。有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竭尽全力给予满足,可是实际上离孩子的心灵却很远,最终也就种瓜得豆了,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反省、探索、研究这个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

一、“以身作则”是搞好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前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从生下来就在父母怀里成长,父母不仅给予子女以生理基因优势的遗传,而且给其以人格品质的塑造。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马卡连柯指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子女是父母言行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父母自私沮丧,牢骚满腹,子女就无法健朗热忱;父母斤斤计较觉得谁都对不住自己,子女就偏执狭隘,无法宽容大度。一个自私的家长很难教育出一个无私的孩子,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度的子女。父母的精神和意志,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诲和激励。

其实,孩子们最向往的爱不是溺爱、宠爱、偏爱、私爱之类,而是博大的精神世界。他们由衷咏叹着的爱之歌是由理智和意志主持的强者之歌。

二、培养孩子创造性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富于幻想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把本来在一起的东西,挥手告别,也可以把相距万里的东西,重新拉起手来。对孩子来说,想象比拥有百万家产还重要。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任何发明创造。

家庭、社会环境和自然都会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并深深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给孩子创造一个诗的、童话的世界,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给儿童提供广阔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让他们尽可能地多动手,动脑,促使他们动作、语言、思维的发展,是会为他们智力的更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的。

三、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品格,树立坚定远大的目标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贯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孩子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的坚韧不拨的毅力。培养“自尊心”是通向“树理想”的一步。斯宾塞在《教育论》里指出:“谈论家庭管教问题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家长要作孩子的表率。家长的理想追求,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此外,孩子的毅力培养也至关重要,家长要有耐心,孩子才会有毅力。毅力来自理想,每当孩子缺乏毅力时,家长就讲孩子应有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孩子就有劲了。

要让孩子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辩证的角度看,失败是向成功的逼近,每一个孩子都遭遇过失败的挫折,有些失败是刻骨铭心的。家长的责任是在精神上带领孩子战胜失败的痛苦,激励他们把每一次失败都转化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一个自以为不如别人的孩子老是喜欢向人们说自己怎么不行,而当父母把孩子的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听时,孩子的自责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步在自己的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 2

实的事实,这是非常有害的,会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严重压抑孩子的进取心和创造性,那么,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树立自信心呢?那就是尽可能地设法让孩子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这可能是家长的赞许的眼神或一次激励的语句,这可能是幼儿园里一次游戏的获胜,也可能是小学里一次跳绳比赛,甚至是一次课堂提问时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它可使孩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之中,使孩子意识到原来自己与其他孩子一样好,从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四、学会理解、尊重、信任并赏识自己的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现在,家长们碰到一起,都有满肚子的苦衷。许多家长都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先是望子成龙,因而倍加宠爱。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孩子并不感激父母的好意和苦心。于是恨铁不成钢,在失望的阴影笼罩下向孩子施加压力,恐吓、威胁、打骂现象不断发生,最后,似乎有所发觉孩子不是那块料,无可救药,终于一怒之下,随他去吧!与这种心情相适应,这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起初是引诱,接着是惩罚,最后是放任。可这些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争气,却很少反省自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家长的失败是由于孩子不理解他们的好意,才没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可是,孩子们为什么没有理解父母的好意呢?寻根究底,还是父母不理解孩子,是父母提出的要求没有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换句话说,要孩子理解父母,父母必须首先理解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孩子能打成一片,而要尊重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讲究同孩子说话的技巧,善于从孩子从心理出发,去同孩子谈话。比如,同孩子谈话时,要简单、亲切,让孩子也有机会说话,而不是长篇大论,一人独自说个不停,不能打断孩子说话。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当然不是迁就)。此外,信任是一剂通心的良药,关心得过分就变成了伤害,把孩子当朋友看待,他才会主动让你走进他的心扉。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象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我们中国家长的爱心是最博大,最深沉的,可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跑道和战场,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我们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跌倒,也相信他们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 3

胆量和气魄,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的重压,使我们最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也仿佛在异化。其实孩子并没有变,是我们家长的心态变了,变成了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只看见孩子的弱点。一旦家长观念再转过来,抱着赏识的心态看孩子,那面镜子又会变得平整光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美境,也可以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和他们身上的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孩子的每一个成长时期都是“关键时期”,每一时期都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的成材既有先于的遗传因素,最主要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孩子的成材之路也不是一条,能“专”则“专”,宜“通”则“通”。只要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和身心健康的人,人尽其材,就是最大的成功。家庭素质教育一定要尊重其内在的科学性,不要推之极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拨尖”、“专长”,在认识上陷入误区,在行动上进行误导,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篇8: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自由选择,个性化教育启示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和困惑, 根源在于忽略了“学生是超越性的人的存在”这一基本前提。古往今来, 实现个性化教育是许多教育家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然而, 个性化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实现却是微乎其微、有名无实。无所不在的“社会”、“群体”、“民众”吞噬了“个体”, “普遍”消解了“异类”, “必然”掩盖了“可能”, “标准”取代了“选择”。教育偏离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本意, 导致教育上的工具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泛滥。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猛烈抨击了教育中的工具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论著, 如马丁·布贝尔的《品格教育》 (1939) ,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的理念》 (1946) 和《什么是教育》 (1977) , 贝恩的《悲剧的教育》 (1951) , 哈帕尔的《存在与认知对于教育的意义》 (1955) , 以及尼勒的《存在主义与教育》 (1964) 和《教育哲学导论》 (1964) 等提倡个性化、主体化的“人道主义教育”, 强调自由选择和个人独特性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其见解对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随着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上半叶, 国际形势变幻莫测, 战乱连连, 经济凋敝, 社会动荡。科技的进步促使社会经济快速变迁, 同时也使人被技术所奴役。在整齐划一的机械化社会, “人性被降格为功能化的客观物质, 人像物一样被生产、被制造, 人的自由、尊严和精神的独立性不复存在” (1) 。长期以来支撑人们信念的理性原则受到严重质疑, 个人生存的价值问题成为人们普遍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以研究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为目的的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与传统的过分强调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人存在的哲学相反, 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价值, 关注人自身的命运,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哲学有两个基本命题:第一,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认为, 本质先于存在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具有主观性, 人先存在着, 然后才试图给自己下定义。“人之初, 是空无所有。只是在后来, 人要变成某种东西, 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 (2) ;第二, “人是绝对自由的”。存在主义认为, 人具有选择和否定选择的自由权。上帝、科学、道德等都不能告诉人生活的真理, 也不会对人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作用。真理就是个人的选择, “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 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3)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以存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教育思想, 为现代教育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家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教育改革的设想。

(一) 教育本质观

存在主义教育认为, 人能够超越自身和文化, 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 理性、知识及道德等都是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派生的。因此, 人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存在主义将教育视作使人从社会的异化、沉沦和诱惑中解脱出来, 使人的天赋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的活动。如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 生命内涵的领悟, 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播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4) 存在主义教育家反对将知识本身作为目的的工具理性倾向, 认为这样的教育只能生产标准统一的劳动者, 而不能完成灵魂塑造的任务。他们认为,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天赋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帮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和超越自己, 并通过自由选择和自我负责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而不是沦为技术的奴隶。无论是海德格尔的“自我设计”, 还是萨特的“自我创造”, 或是雅斯贝尔斯的“自我超越”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 教育目的观

存在主义教育家将人作为一个自由生成的主体, 与此相对应, 他们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服务, 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生存环境, 避免自我迷失。如布贝尔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 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 如何与‘你’相遇。” (5) 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 除此之外, 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 (6) 可见, 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递, 而在于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具备精神自由发展的能力。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 更要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特性,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他自己, 而非仅仅成为操纵机器的工具。为此, 教育者需唤醒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和个人承诺感, 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和什么是“应当的”。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属于他自己的生活, 并在不断反思生活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三) 教育内容观

存在主义教育认为, 只有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 才能将人导向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积。因此, 存在主义教育家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在各门学科中, 他们主张:诸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同人的存在有着本质的联系, 了解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的本性与人生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洞察人存在的意义, 因此, 它们应当成为教育内容的重点。在具体内容的确定上, 存在主义教育十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他们认为, 确定课程内容的最终依据不是什么知识体系, 也不是什么社会要求, 而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权应交与学生本人, 使其适应于自身的需要, 而不是使学生屈从于预定的学习规则。在存在主义者那里, 学生被赋予了充分选择的自由, 且随着自身的成熟程度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四) 教育方式观

存在主义认为, 教育不能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 而应为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生成的机会, 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样的理念, 存在主义反对“支配———服从”式的传统集体教育, 主张对学生进行苏格拉底式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布贝尔、雅斯贝尔斯、尼勒等人都非常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如布贝尔将教育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场“对话”, 教师通过“对话”的方法将知识“提供”给学生, 不断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探索和发现真理。雅斯贝尔斯认为, 苏格拉底式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 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对话”是“存在之交往”, 在对话中, 学生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7) 尼勒认为苏格拉底式教育可以推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使学生学到真实的东西, 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此外, 存在主义者反对集体教学, 提倡个别化教育。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不可重复的个体。而整齐划一的集体教育培养的是“成批的头脑”, 不利于学生个体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不同个性,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和发展。

(五) 师生关系观

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 教师和学生都是自由存在、自由活动的个体。由此出发, 存在主义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相互信任的关系。如布贝尔指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 而不是“我与他”或者“我与它”的关系。师生交往是双方精神的交流。只有相互信任, 才有可能进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 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一个好的教师, 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 又要懂得维护自我的自由。教师应按照自己的原则来思想、行动和教育, 通过自己的活动和与学生的对话, 对学生产生实际的长期的影响, 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一个好的学生, 则应积极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 正确辨别知识和道德规则的价值及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 从而自由地作出选择,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服从安排。

三、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正如本文开头指出的那样, 个性化教育的理想源远流长, 然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却微乎其微。笔者认为,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不仅受到诸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时间、教育资金等现实条件的制约, 而且深受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唯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荡涤下, 教育往往忽略个体的特性, 对学生进行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从人的存在出发, 强烈批判了传统教育压抑学生个体选择的倾向, 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认识和阐释, 对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工具理性泛滥的现代社会, 学校教育常常伴随着强制和压抑, 伴随着灌输和叱责, 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则被抛到九霄云外。教育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用一种预先确定好的统一的模式要求和评价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完全统一化、标准化, 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对学生的鉴定、甄别和选拔也往往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 唯分数是尊, 对学生独特的要求或思想置之不理, 甚至加以压制。而在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中, 无论是教育本质观、教育目的观, 还是教育内容观、教育方式观、师生关系观, “自由选择”的观念都贯穿始终。存在主义主张,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的确定性、完全性、必然性, 而恰恰在于他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可能性。投射到教育上, 就是要把学生视为一个未完成的、充满着缺陷美和可能性的艺术, 而不是一个既有的、完全的、必然的模型。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 不完美的现实将激发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 不断地接近完美。在追求完美的漫漫长路之中, 自由选择具有无限大的张力来引领学生个体超越其有限的生命空间, 创造其独一无二的未来世界。因此, 教育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由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自我开发、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

(二) 增强学生自由选择的能力

针对教育中人的异化和失落, 存在主义教育家极力弘扬人的主体创造性, 主张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自我负责, 主张“复归自己”, 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真正符合生命本性的人。自由不是一种单纯的状态, 还在于一种能力, 即捍卫自由和自由地作出明智选择的能力。教育的真谛, 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自由思想者, 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宰自我, 积极行使创造新价值的权力, 不断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 从而完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的统一。遗憾的是, 我们的教育往往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传递, 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精神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培育。教育停留于对学生的规训, 沦为市场的附庸, 机械地为社会提供标准化的人力资源。学校与社会、知识与人生日渐脱离, 导致教育中的人被架空了, 教育退化为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具。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智力开发虽不断提前, 但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心理的成熟则不断落后, 最终陷入童稚化和拒绝长大的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增强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自由选择。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发展成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的独立个体, 从而推动自身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程方荣.教育真谛的回归——存在主义教育解读[J].教育探索, 2007, (1) :8-9.

[2]刘根芳.存在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 :198-200.

[3]王爱玲.述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5-9.

[4]王妙玲, 马多秀.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5) :9-12.

[5]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570-584.

[6]宋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教育评论, 2007, (12) :13-15.

[7]肖静芬.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2, (5) :75-78.

篇9:论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性别刻板化;双性化

一、引言

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发展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一个社会对人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就是性别,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任何儿童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知识,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期望等方面的知识,即获得性别角色知识、形成性别角色行为。

有鉴于此,从孩子一出生、知道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所期许的性别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对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给予强化,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塑造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男性和女性。很显然,这种性别角色教育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在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过度强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性别刻板化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僵固不变的性别观念,造成了男性必须如何如何、女性必须如何如何的固有印象,由此形成了性别刻板观念。

性别观念的刻板化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社会传媒三个方面陈述性别刻板化的具体成因,并进而分析性别刻板化在健康、职业选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弊端,从而提出进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这一建议。

二、性别刻板化的成因

性别刻板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职业选择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但是,这种无孔不入的性别刻板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个没有任何性别意识的婴儿,是怎样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有着初步性别观念的幼儿,并最终形成了有着极强刻板观念的成人?从宏观来讲,性别刻板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最早应该始于男女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远古时代的社会分工,衍变至现代,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抛开这些宏观的、历史的因素,就目前、当下的情形来看,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在性别刻板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家庭方面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不仅是儿童的抚养者,而且也是其心理行为的最早塑造者。父母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会通过直接教养或间接熏陶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性别刻板观念的父母就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子女进行性别角色塑造。

研究表明,儿童一出生,父母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儿童的生物性别加以区别对待,按两性的不同标准和性别角色行为规范,有意地塑造儿童适合于自身性别的行为。例如,Rubin, Provenzano, Luria的研究发现,出生第一天的婴儿在身高、体重、活动等项目的记分上,男婴与女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婴更可能被他们的父母描述为伶俐、小巧、漂亮,男婴更可能被描述为结实、警觉、强壮。等婴儿稍大一点儿,父母就开始从关心照顾的方式、玩具的选购、游戏内容的选择、兴趣的培养、家务劳动的分配等各个方面区别对待男孩儿和女孩儿。具体来说,父母会给予女孩儿更多的照顾,给她们买洋娃娃、积木等玩具,鼓励她们玩过家家、跳舞等游戏,并告诉她们“女孩要文静”;但是对于男孩,则鼓励他们玩一些粗犷的、要求大幅度运动的活动,给他们买飞机、枪、汽车等机械或电子玩具。在对子女的成就期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父母往往对女孩儿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份工作就行;对男孩则表现出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接受较高程度的教育,成名成家。研究还发现(Langlois&Downs,1980),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玩不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性反应,而且对儿子的异性别行为的否定反应显著高于对女儿异性别行为的反应,而母亲则对女儿的异性别行为反应显著高于对儿子的异性别行为的消极反应。这说明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有着极强的性别刻板观念。

父母的这种性别刻板观念,一方面塑造着具有极强的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的儿童,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儿童本身形成了性别刻板化观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对儿童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个场所,作为儿童重要他人的师长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最初的幼儿园教育开始,老师们就以各种方法将性别角色的信息传递给儿童。例如,幼儿园老师往往把机器人、飞机、小汽车、枪等玩具分配给男孩,而把洋娃娃、小炊具等玩具分配给女孩。在游戏中,让男孩担任侦察兵、领导者等起主导作用的游戏角色,而让女孩担任护士、母亲、商店服务人员等作为抚养者、照顾者、支持者的角色。在游戏内容及方式上,鼓励男孩进行体育活动等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刺激性等激烈的游戏,鼓励女孩进行相对恬静、较少冲突的游戏。

进入小学以后,这种区别对待仍然持续存在着。Younger&Warrington通过11年的教师—学生交互作用的观察,得出结论,比起女孩子来,男孩子更经常地受到训斥,受到教师更多的注意,被给予更多的提问。其他的研究还表明,女孩子忽视了教师的区别对待,她们通常相信教师平等地对待两性,而男孩子则不这样认为。Williams(1993)认为,男孩子被社会化为期望更多的注意和抱怨,而女孩子得到并期望较少的注意。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男生比女生更聪明。例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Tiedemann(2000)检查了六年级儿童的数学成绩,她发现,尽管在数学成绩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老师们仍然认为男孩子的数学能力明显地好于女孩。因此,他们会给男生一些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对男生抱有更大的期望,这种看法和期望会反过来导致男生成绩的提高,从而形成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男女生的成绩会给予不同的归因。对于男生,如果成绩差,教师通常会归于不稳定的(努力)、外部的原因;如果成绩好,会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聪明);对于女生,如果成绩差,老师通常会归因于内部的因素(不聪明),如果成绩好,则会归因于运气好、任务简单、勤奋和认真等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男孩和女孩往往从教师那儿收到不同的反馈。Marshell&Smith还(1987)注意到,教师对女孩子的作业通常只标示出正确或不正确,但是对于男孩子则会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改善成绩。

在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堂活动中,性别差异也是突出的。如学校操场足球区占很大一片区域以供男孩子玩耍,而只给予女孩较小的区域;在课堂活动中,男孩子垄断着科学仪器,而女孩子则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听讲和观察上。

另外,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远远多于女性角色,而且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占据着大多数如政治家、军人、科学家、发明家等专业知识强、具有主导性的职位;而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从事的则是小学教师、护士、服务人员等相对辅助性的、支持性的、比较简单的工作。随着年级和教育层次的升高,学校中的女教师越来越少,而男教师越来越多,学校中的领导职位也多为男性。

所有这些既是性别刻板化的表现,又会进一步成为性别刻板化的原因。例如,很多父母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孩子能力的标准,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儿比儿子拥有较低的能力。当这种较低的期望直接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或者间接地由父母传递给孩子时,就会更多地降低女孩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女孩这种降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老师和父母的刻板印象。

3.社会传媒方面

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给人们,成为塑造人们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关于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也会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和作用于儿童。电视、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表现男女差别的镜头,这些镜头多表现男子的强健有力、勇敢、坚强、富于冒险精神,表现女子的温驯、柔弱、可爱、情绪化。这些大众媒介一方面表现了我们社会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性别成见,成了传递性别刻板印象的工具。

三、性别刻板化的弊端

性别刻板化基本上给人一种男强女弱的印象。毫无疑问,这种偏见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公正的,导致她们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而男性似乎应该成为这种偏见的既得利益者。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中获益,下面将从健康、家庭、潜能发挥等方面对其弊端进行具体分析。

1.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巨大社会影响,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这种影响对于男性尤甚,因为他们毫无选择地被纳入到狭隘的、非人化的强者阵营里。作为强者,他们从小就被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当遇到困扰时,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情感,而且更不愿意寻求心理治疗,这就必然会对男性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多的危害。在Cleary P D,Mechnic的研究中,主试发现,对同一件工作,当多数女性觉得满意时,多数男性会抱怨这一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经历更多的挫折感。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男性常感觉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女性高以及男性寿命为什么普遍较女性短。

对女性而言,由于其职业往往被看作是附加的角色,因此,职业女性,尤其是结了婚且有孩子的职业女性比其她女性更容易具有潜在的角色冲突与角色压力。Thornoton Bill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西方,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典型化的女性表现出更多的压抑与焦虑。

2.对家庭的影响

首先,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女性同男性一样外出工作,这就使得她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像传统女性那样负责所有的家务劳动,需要夫妇两人共同分担家务。但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可能会认为做家务是女人干的活,不愿意分担家务、照料孩子,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

其次,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也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性别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在家中可能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妻子则处于一种唯唯诺诺的弱势地位,家庭气氛比较严肃、沉闷。性别刻板观念弱的男性则很可能与妻子、孩子平等相处,家庭充满民主、欢快的气氛。

3.对职业选择及个人提升的影响

由于两性在体格、力量以及解剖学上存在的差异,传统上男性从事狩猎、建筑,女性料理家务、抚养孩子等这种社会分工在前工业社会是有其生存意义的。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社会角色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在承认男女自然差别(如“体力”)的基础上,给予两性平等的选择机会,形成一种灵活而公平的、以个人兴趣与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机制。但是,“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使得社会、家庭甚至女性自身对自己的期望都明显低于男性。成就动机的降低势必会影响女性的竞争意识和潜能的发挥,从而阻碍和限制自身的发展。

实际上,男性也是传统僵化的性别分工的“受害者”。因为,社会上评价男性的标准基本在于其事业成功与否。事业有成的男性普遍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而那些职位低、收入少,甚至失业的男性则为人们所鄙视。长期以来,男性的地位是由其劳动产品的可交换性产生的价值来提高和巩固的,所以,当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工仍潜藏于人们心中时,男性的地位仍旧要靠社会性生产的成功来维持。因此,男性也是传统社会性别分工的“受害者”。由此可见,僵化的社会性别分工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女性发展。因此,逐步改变这种僵化的分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四、关于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建议

随着性别刻板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发现,刻板的性别角色概念并不是最佳的人格模式,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性化人格的假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根据情况需要而作出不同表现。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它是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Bem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就发现: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Girbert(1978)研究表明,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对女性所做的调查表明,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更强。双性化的女性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我国学者李少梅(1998)、马锦华(2001)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有鉴于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进行“双性化教育”,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二十一世纪。

要加强儿童的双性化教育,关键在于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老师等)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社会有识之士更新观念,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发展的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家庭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或女性化倾向。

父亲要承担部分做家务及照顾孩子的责任,母亲要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应有自己的事业,这样有利于孩子把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此外,父母要抛开性别刻板观念,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发展需要,鼓励孩子不分性别地去玩各种游戏和玩具,尝试更多的社会经验。

2.在学校教育中,首先要注意消除教师已有的性别刻板意识,使其对性别角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在目前整个社会普遍存在性别刻板观念的情况下,教师不要过于追求使学生具有现有社会价值所认同的性别人格特质,而应把双性化的人格特征作为学生性别社会化的培养目标;教师对男女学生应给予平等的成就期望,对于学生出现的异性特质不要觉得惊异及妄下结论,更不能予以贬斥。

3.游戏活动在儿童的性别意识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从事传统上属于异性的活动,习得双性化人格。

因此,对于学生的课余活动,教师自己应明确,同时也应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活动本身是没有性别之分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从传统上属于对方性别的活动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事传统上认为属于异性的活动及共同活动,并让他们谈谈参与后的心得。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指导,使男女生学会彼此欣赏对方已有的性别人格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尽可能消除性别刻板观念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习得双性化人格。

4.教材是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媒介

学校教材一直以来都存在宣扬性别刻板甚至是性别歧视的倾向。因此,我们需要增加教材中女性角色的数量,并赋予她们更多的新形象,比如说坚强、睿智的女企业家、女性政治领导人的形象,同时在教材中展示男性细腻、有亲和力的一面。

总之,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学生性别人格发展的影响,应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双性化人格培养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林仙.关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一些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5(4):17~22.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Colette Gray & Helen Leith. Perpetuating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classroom:a teacher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Studies,2004(1).

[4]Cleary P D,Mechnic. Sex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married people[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ur,1983,24:111~121.

[5]Thornton Bill, Leo Rachel. Gender typing,importance of multiple roles,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for women. Sex roles,1992,27(5~6):307~317.

[6]陈莹.从社会性别视觉看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1):36~41.

[7]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8]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3):67~71.

[9]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0]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2000(6).

[11]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12]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13]李方强,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2(4)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电邮:qxdf@sina.com)

志愿者编辑/陈丁和(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冠龙高级中学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下一篇:龙溪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0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