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2024-04-25

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精选10篇)

篇1: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定义是会计确认和计量不可或缺的前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企业资产扣除企业全部负债后的剩余利益”;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某一个主体的资产扣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这三个定义相同的部分是“资产扣除负债”,而对“资产扣除负债的剩余”是什么则有不同的表述,分别为“剩余权益”、“剩余利益”、“剩余部分”。针对这三个定义,本文将探讨这样几个问题:资产能扣除负债吗、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的改进。从分析可知,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但不是资产扣除负债的剩余。

一、会计主体理论评述

对所有者权益性质的认定依赖于人们对会计主体性质的认定。迄今为止,所有者权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有的定义也并没有揭示所有者权益的本质,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会计主体性质认识的差异。

(一)所有权理论评述所有权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所有权理论认为,所有者拥有资产和负债,资产是所有者所拥有的权利,而负债是所有者所承担的义务,权利减去负债后的净额便是所有者权益。所有权理论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其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则为报告式。

所有权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和分析所有者的净财富,也就是所有权的价值。严格的所有权理论进一步认为,负债为“负资产”,“资产一负债”就是企业的净资产,而所有者权益就成为“净资产”。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是某一个主体的资产扣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这里将所有者权益等同于净资产,可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的依据正是所有权理论。

一般认为,所有权理论只适用于独资和合伙这类不公开募股的公司,并不适用于公众公司。除了股东之外,企业还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社区居民、政府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也拥有对企业的特定权益,企业主体理论正是对这种现实的反映。另外,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不总是归股东所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企业的所有权将被债权人接收,剩余权益理论正是对这种现实的反映。

所有权理论将负债抽象为“负资产”,实质上将负债的义务属性抽象掉了,负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成为特定类别的“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所有权属性也被抽象掉了,而成为“净资产”,成为总资产的一个部分,所有权理论实质上否定了所有权的存在,与其基本的出发点相矛盾。按照所有权理论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只是有关资产、负资产和净资产的信息,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含量,这是所有权理论最致命的缺陷。

(二)企业主体理论评述企业主体理论认为应将企业主体与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分离开来,企业主体是有别于供资者的一个主体,将企业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主体,这也是被法律和制度认可的事实。企业主体拥有企业的资源,负有向所有者和债权人支付的义务。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权益,或者,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在这一等式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被置于相同的地位,都是企业资产的来源,其区别仅在于,债权人的权益

不受其他计价项目的影响,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一种剩余权益,或者说,负债是企业的特定义务,而剩余部分则是归属于所有者的权益。

企业主体理论将“资产”定义为归属于企业主体的权利,“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所有者权益则是权益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企业主体理论的缺陷在于对“权益”的定义。毫无疑问,企业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会计实务核算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主要是债权人和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源形成的,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形成新的资产(主要体现为资产价值的增加),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这部分资产并不是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入,这说明会计实务核算的权益并不全是“资产的来源”。另外,有许多权益项目的形成也并不是“资产的来源”,如,“应计利息”产生的原因不是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了资金,而是源于企业占用了债权人的资金;“应交税金”产生的原因也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了资产,而是企业法定的义务;“留存收益”记录的是企业经营活动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不是所有者向企业投人资产。可见,将“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与会计实务相矛盾。

(三)剩余权益理论评述剩余权益理论是介于所有权理论和企业主体理论之间的一种理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普通股股东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该理论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特定权益=剩余权益。

特定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优先股东权益。在通常情况下,优先股票既具有债权的性质又有所有者权益的性质。有些优先股票实际上具有到期日和金额,到期时必须用现金偿还。这样的优先股票与一般债权并无不同。特定权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数额通常不受资产计价程序的影响,而归属于普通股的权益则受到资产计价程序的影响,即要按上述资产负债表方程式来计算剩余权益。

剩余权益理论兼具所有权理论和企业主体理论缺陷。如果按所有权理论将特定权益定义为“负资产”,则剩余权益也就成为“净资产”,资产负债表也就只能提供有关“资产”的信息。如果按企业主体理论将“特定权益”和“剩余权益”定义为“企业资产来源”,则与会计实务核算的特定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相矛盾。

(四)基金理论评述基金理论将从事业务活动的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对象,这一业务活动单元的利益范围成为基金。该理论所对应的会计等式为:资产=基金。基金可按用途分为基金项目。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采用了基金理论,将资产限定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专项资产,并为之设立了三个相对应的基金,即流动基金、固定基金和专项基金,其根本目的在于控制资产的运用,以达到专款专用。这种做法对国家直接管理企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限制了企业成为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追逐利润的主体。基金理论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所有权的存在,也忽视了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因此,基金理论所建立的会计主体并不适合于企业。

二、资产扣除负债的含义

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该定义所揭示出的资产的最本质特性是“资源”,负债的最本质特性是“义务”。那么,资产能扣除负债?

(一)两个集合的扣除运算借助两个集合的差来探讨“扣除”的含义。设A和B表示两个任意的集合,从集合A中扣除集合B的元素得到的集合称为A和B的差集,记为A—B。集

合A和B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A包含B、A与B不相交、A与B相交,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1)当A包含B,A扣除B就是将集合B从集合A中扣除,剩余部分为A中没有阴影的部分,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2)由于A与B不相交,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仍然为集合A,或者说从集合A中扣除集合B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3)当A与B相交,集合A扣除集合B就是将两集合相交部分从集合A中扣除,剩余部分为A中没有阴影部分,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由此可以看出,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一定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当A与B不相交时,集合A扣除集合B还是集合A本身,“扣除”没有产生任何实际影响。

(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用符号A表示企业的资产集合。按照资产的定义,集合A的构成元素为具备特定条件的“资源”,或者说具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这三个条件的资源构成了集合A。用符号B表示企业的负债集合。按照负债的定义,集合B的构成元素为具备特定条件的“义务”,或者说具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的”这三个条件的义务构成了集合B。

资源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义务的本质属性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指政治上、法律上或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因此,资源与义务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或者说,不存在既是资源又是义务的资源,也不存在既是义务又是资源的义务。进而可知,集合A和集合B的构成元素没有相同的,也即集合A与集合B不相交,因此,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仍然是集合A,即资产集合扣除负债集合仍然为资产集合,或者说,资产扣除负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石,由该等式可以得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资产负债表等式仅仅反映的是等式两边的价值相等,并不表示“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性质相同。资产负债表等式可以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资产的价值=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则实质上是“资产的价值-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只能用来计量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不是对所有者权益属性的规定。“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就是资产的价值减去负债的价值,这只是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并不是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三、所有者权益定义的改进

企业主体理论将“资产”定义为归属于企业主体的权利,“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提出的资产负债表等式为“资产=权益”。本文不赞同企业主体理论对“资产”和“权益”的定义,但接受将“资产=权益”作为资产负债表等式。笔者不赞同所有权理论将“负债”看作是“负资产”,也不赞同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净资产”,但接受所有者权益为“剩余权益”的观点。以此为基础,笔者对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进行改进。

首先给出“权益”的定义:“权益是企业参与主体对企业的索取权”。企业参与主体通常可以分为债权人和企业所有者两类。企业参与主体对企业的索取权通常在相关的契约中载

明,如债权人的索取权在借款合同中规定,所有者的索取权在公司的章程中规定。负债是债权人的索取权,是企业权益的一部分,从企业权益中扣除负债后剩余部分则为归属于所有者的索取权,故可用排除法来定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权益扣除负债后剩余的权益”。将资产负债表等式“资产=权益”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资产的价值=权益的价值”。由于所有者权益为权益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因此,“权益的价值一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用资产价值替换该方程左边的权益价值可以得到“资产的价值一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对所有者权益重新定义并没有改变所有者权益的计量。

综上,将所有者权益称之为“剩余权益”包括两点含义: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权益扣除负债后剩余的权益”;第二,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或权益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的剩余”。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篇2: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昵?近期,一些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公认的定义。比较常见的论述丰要有:

1、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2、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时,基于会计规范、职业经验和具体会计环境中的会计重要性水平,对会计事项专业处理的恰当性进行独立辨别的行为过程。

3、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在会计理论指导下,在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政策范围内根据以往的经验所作的判断,是多个会计原则下的权衡与选择。

4、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工作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在其允许范围内对所发生的会计事项作出的符合会计核算要求的判定过程。

5、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I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所作出分析、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6,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

篇3:对法务会计定义的探讨

一、法务会计是法律问题还是会计问题

对此问题, 业内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会计法律问题论。以戴德明、周华 (2001) 等为代表的业内人事认为法务会计应研究和解决会计中的法律问题, 研究如何规范和保护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维护其合法权利, 关注会计职业界如何更有效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业权利, 在法律框架基础上规范和促进会计职业的发展;或者以会计与法律知识处理财务事实与企业违法问题的关系, 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 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2.法律会计问题论。以盖地 (1999) 等为代表的业内人事认为法务会计应研究和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 从实务来看, 法务会计是以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处理涉及法律法规的会计事项, 它是将会计、审计与调查技术相结合, 对经济案件或纠纷中的财会事实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 将证据规则与之相结合并给法庭提供相关证据, 其主要内容是诉讼支持与调查会计。国内外学者持此观点的最多, 国外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G·杰克·贝洛各尼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 (G·JakeBolo, andRobertJ·Lindquist) 、加拿大会计学家斯考特 (Scott) 。3.法律会计双问题论。以李若山 (2000) 等为代表的业内人事认为法务会计既应当研究和解决会计中的法律问题, 也应当研究和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 即法务会计一方面要查明相关财会问题, 调查、收集、固定证据, 形成专家意见, 并作为法庭证供;另一方面还需要分析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法律问题的性质、法律责任及如何适用法律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或民事赔偿责任等。该观点认为, 法务会计既研究和解决会计中的法律问题, 也研究和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

本文认为, 法务会计是法律问题还是会计问题是对法务会计本质的探讨,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它决定法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要认清一个事物的本质, 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事物的本源, 为此, 要想弄清法务会计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回顾一下法务会计的起源和发展背景。从世界范围来看, 法务会计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871年, 当时苏格兰格拉斯哥的法庭和律师需要一些特殊的会计人员为其提供服务。最初法务计被称作调查会计, 美国税务局曾利用这些特殊的协助人员追查了很多逃税案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联邦调查局雇佣了500多名会计师作为特工人员, 检查与监控了大约总额5138亿美元的财务交易。1946年纽约会计人员Maurice E.Peloubet第一次在一篇名为《法务会计:在当前经济中的地位》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法务会计”一词, 此后,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在经济纠纷、民事诉讼、舞弊调查等领域也越来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法务会计人员的参与, 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 经济领域内的各类舞弊案件也日益增多,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舞弊方式日趋隐蔽和复杂, 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受其专业知识限制, 对于较为复杂的经济性问题只能求助经济领域的专家, 至此法务会计飞速发展。在我国,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界, 由此引发的诉讼案件越演越烈, 我国正面临着虚假会计信息的诉讼高潮, 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法务会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和发展的。

由此看来, 无论是从法务会计的起源还是发展背景来看, 其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一个关键词, 那就是“案件”或“纠纷”, 只是有的法务会计事项进入了诉讼程序, 有的没有, 法务会计相应地提供诉讼服务或非诉讼服务。诉讼服务和非诉讼服务只是在涉入程度上有所不同, 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所以可以说, 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是法务会计的起点, 也是最终目标, 法务会计是会计界对法律界的业务支持。为此, 本文支持“法律会计问题论”。另外, 在本文看来, “会计法律论”是不合理的, 因为可以说所有的会计问题都涉及法律问题, 因为任何会计处理都必须遵循《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纠纷都涉及法律问题, 所以照这样说的话, 那么法务会计就和传统的会计就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了。

二、法务会计定义及其它需要确认的问题

1.法务会计的目标

法务会计目标是指法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国际法务会计的目标主要为向法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解释财务、会计和检查相关问题, 提供因已有交易或事项而获取损失的经济资源以及其时间分部和有关案件审判、应要求、应放弃或者赔偿财产权利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在我国对于法务会计的目标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盖地 (2000) 认为不同领域 (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公检法等机关) 的法务会计有其不同目标。赵如兰 (2001) 将法务会计的目标概括为:对经济活动 (或者经济纠纷) 中的法律问题提供专家意见, 以供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戴德明、周华 (2001) 认为法务会计的目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约束会计职业行为使之符合恰当的法律规范;二是保护会计职业界使之免受不公正的制裁。本文认为, 我国法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供法律事项中所涉及的经济问题的会计学解释和专家意见, 从而为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供决策信息。这其中, 委托人和授权人可以是个人、企业或者政府机关, 如法院。

2.法务会计的对象

法务会计对象是指在法务会计工作中需要审核 (调查、鉴定、咨询、复核) 的与经济案件相关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案件综卷材料、被审核单位的财务制度等其他相关资料。法务会计的对象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是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相关项目的静态结果和动态变化, 如资金的变动、存量等情况。另外, 法务会计对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那就是相关性, 只有与委托事项相关的资料才是法务会计的作用对象。

在明确法务会计的本质、目标和对象之后, 综合以上信息, 本文认为法务会计可以概括如下:法务会计是指特定主体通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相关资料记载的财会事实进行调查、分析、检验和认定, 从而向委托人或授权人就法律事项中所涉及的经济问题提供解释和专家建议。在这里, “特定主体”是指法务人员;“一定的技术手段”包括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方法。

摘要:尽管法务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 但由于在我国引入较晚, 业内对此研究还比较少, 即便是有所研究, 在很多问题上也还都是各执一词, 没有统一, 其中法务会计的定义就是如此。本文在讨论法务会计的起源、目标和对象的基础上就法务会计的定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会计法律问题论,法律会计问题论,法务会计目标,法务会计对象

参考文献

[1]薛智, 蒋利强.法务会计内容的界定.会计之友, 2009, (9) .

[2]戴德明, 周华.法务会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 91 (3) .

[3]盖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会计人才———法务会计.理论探讨, 1999, (05) .

篇4: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关键词:经济学财务会计定义

引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理论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科学手段,在定义方面亟待完善。对于财务会计定义的解读,可以深化财务会计的认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具有相对可靠的属性,是整个财务报告估计和判断的基础。

1.国内外财务会计定义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会计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从财务会计的本质出发,综合多方面的财务会计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的定义方法。

1.1国内会计的定义。第一,五十年代的时候,《会计核算原理》中,提到财务会计核算这样写道:是开展经济核算的一种形式,可以反映经济过程里,各个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的财务审核工第二,六十年代《会计学原理》中提出了会计职能具体有两种,即反映和监督的职能。这时候他们把会计定义成一种方法。例如,会计是进行计量、观察、分析和登记的方法。第三,六十年的《会计原理》中提到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反映一击监督生产过程的监督方法。第四,六十年代《辞海》提出两种定义,分别是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现系统地、连续地在企业机关以及事业单位中,进行预算执行的结果。第五,七十年代《会计基础知识》中写道会计主要是采用货币形式,采用记账、算账和用帐等形式,对企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的核算,这个过程可以反映经济过程的发展成果。第六,有的文章则提出,会计本身就是管理。会计属于管理范畴,是另外一种管理活动。

1.2国外会计定义

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将簿记以及会计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还提出簿记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提出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可以分类总结企业的交易情况并且解释其结果。在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53年8月发表公报中,提出的会计定义和《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比较相似。“公报”,对上述定义中所涉及的“艺术”一词的含义作了解释。“公报”写道,艺术中存在一部分科学,但是艺术必须包括科学上技巧以及经验。但是,七十年代以来,美国会计趋向于,将会计理解作为此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要方式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日本,赫赫有名的会计学家——黑泽清,对复式簿记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他对簿记给出了一个定义,会计师在企业中,采用货币开展计算来的一个资本循环的手段。”

2.从经济学的高度来理解上述定义

2.1从企业出发

企业是货物制造者以及劳务提供者,企业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企业运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又是寻租者,要通过公开发行证券,实现对其他公司的并购,在再分配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资源的扩大。市场初次配置资源,但是再次配置是通过企业进行的。企业内部主把资源变成生产要素,使得他们有机结合起来,变为为现实的生产力,促使社会财富扩大。财务报告需要立足企业,界定对外提供的报告范围。

2.2以服务市场为导向

市场,是通过供需双方仪器决定价格,实现交易完成,这其中调节经济是一种主要的机制。分析市场有市场参与,就是证券、商品和劳务。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不但是买方,

并且是卖方。公平、自由以及平等竞争的平台,促进者财务会计的长久发展。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时候,需要把政府干预以及垄断摆脱开[1]。因为企业总是不确定性并且伴随风险状况下决策,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自于市场。今天的市场不是完全充分市场。那么任何上市企业因为要进入资本市场,所以要有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作为准人“入场券”。在上市之后,必须依照监督者要求,提供规定报告以及财务信息。市场的顺利运转需要配置投资,这个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才使得各企业的财务可以交流,同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如果财务报告没有公开,那么财务信息便是私人产品,是内幕信息。财务报告如果公开,私人产品就成了公共产品。

2.3财务信息与信息

会计,是把企业的经济数据变成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财务会计需要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中变成为企业财务信息的活动。信息有三个特点,第一,可以描述事物的特征。第二,是说事物差异存在变动[2]。第三,反映出事物的差异。企业的资源和主权以及变动,是伴随着交易发生而变化,这种情况客观存在。但是把交易数据变成财务信息,这其中存在的经济变化恐怕,便是无法了解的。信息主要是由每个企业提供的,如果向市场公开,信息就成为公共产品,可以被为全体参与者共享。需要强调是,企业原来的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通过发行证券和筹集资金,对其他其他企业并购实现扩大资本和规模。但在客观上,财务信息最终转化为市场信息,影响到对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2.4反应经济系统

系统具体来说指一系列相互依存,但是各自起作用的部分,来完成整个整体的功能。宇宙是一个自然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下,还可划分出多个小系統。当我们仔细观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发现财务报表是核心,可以决定财务报告中的性质和最终目标[3],但是表外显示的是系统补充,最终使财务报告具有估计和预测功能。财务会计主要是以可稽核凭证作为根据,把会计准作为准绳,实现了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反映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的属性。对于收益信息以及财务状况信息和现金流量中不能绝对可靠,反映出相对可靠的属性。

3.结语

财务会计的定义,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但又不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这些都是因为会计工作性质决定的。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财务会计的定义,主要从列报和披露两部分组成,列报又可分为计量、记录和报表三个部分组成。财务会计的概念还需要进行深化,才能由现象到本质加深对其不断发展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潘飞.基于价值营销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

[2]王文莲.会计新论[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篇5:会计职业道德定义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是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其定义的推导如下:

会计职业人员按照所从事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两大部分:

1.单位内部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

2.接受外部利益集团委托从事审计的人员

狭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人员就是上述第二层涵义。注册会计师协会已于12月26日颁布实施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与亚为评价标准,并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则一种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即精神上的动力要来起作用的非强制性规范。

篇6: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仅引起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动而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有()。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股东大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D、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正确答案】ABD

篇7:对我国会计要素定义的几点思考

吴祥云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会计要素定义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会计实践质量的高低。1993年我们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这对我国基本准则的构建乃至会计实务的指导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形式的不断出现和我国具体准则的陆续出台,基本准则中对会计要素的定义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不利于具体准则的建设和对会计实务的指导,对会计要素定义的修订已是大势所趋。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一、会计要素定义的原则

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必须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各概念之间必须前后一致,富有严密的逻辑。如果离开了整个概念框架来研究定义,容易顾此失彼、我们认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即会计要素的定义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2)一致性,即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3)通俗性,会计要素的定义要

做到文字通顺,语义流畅,符合汉语的习惯,容易为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

二、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

会计要素个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容易与会计帐户相混淆;少了,就难以覆盖现行会计报表内的所有内容,不具有完整性。我国目前的会计要素体系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个会计要素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体系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等7个会计要素组成,而美国FASB所定义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入、费用、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利得和损失10个。不管会计要素有几个,只要其体系严谨、逻辑一致,能满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就是一个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从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看,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均是狭义的,排除了利得和损失。这样将导致利润与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不等,会计要素之间本应存在的勾稽关系受到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该会计要素体系无法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一些广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应有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一矛盾有两种方案,一是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和澳大利亚等国对收入与费用类似的广义定义,让它们涵盖利得和损失的内容;二是增设“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删去“利润”这一会计要素。我们认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适合采用第一方案。对比基本准则中的“收入”定义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收入》中的“收入”定义,可以看出,收入准则虽然未包括营业外收入,但已大大地扩展了基本准则的收入外延,如果能对收入准则的收人定义进行修订,则相比于“利得”和“损失”概念,比较容易为我国广大的会计人员所接受。

至于这些会计要素的主语,国际会计准则是采用“企业”,而美国是采用“特定主体”。我们认为,既然是会计基本概念,立足点就应更高,不应只是企业,而应该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非盈利组织,而且会计要素的主语应与会

篇8: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根据成本的特性, 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国内对于显性成本的研究已经相对充分, 而对于隐性成本的研究依然相对较少。近年来, 随着对隐性成本研究的增多, 国内相关的文章已有百余篇, 但是对隐性成本尚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特别是对于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 由于存在环境隐性成本的意识不足、环境法规不完善与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市场、环境隐性成本信息专业性强及难 以理解、目前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等问题, 环境隐性成本尚没有确切的定义。随着社会大众的道德觉醒和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国家也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加大整治力度, 因此,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会计职业判断视角, 希望通过对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进行探究, 针对国内环境隐性成本确认不清等问题, 提出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 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在理论上完善环境会计体系, 而且在实践上对企业确定环境隐性成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等会计标准, 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对经济业务性质的精确分析, 运用自身专业知识, 通过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 客观公正地对应列入会计系统某一要素的项目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项目作出了确认, 但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各行各业的差异性, 也有更多的会计项目准则尚未给出明确定义。无论是对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还是分析、预测、决策、控制, 其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而对于经济业务中所产生的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 会计职业判断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对某些特定以及不确定的情况对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时, 不仅要准确理解把握会计准则所包含的相关知识, 而且也要结合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对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环境隐性成本的认知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在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对环境隐性成本是否确认作出客观谨慎的会计判断。

二、会计职业判断对环境隐性成本定义影响的表现形式

会计职业判断对环境隐性成本定义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方面

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要求企业在会计实务确认、计量时在多个会计原则之间作出选择, 而各个会计原则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也需要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原则的过程中作出协调。特别地, 对于环境隐性成本, 由于环境会计制度尚不健全, 在确认时, 会计原则的选择则更加复杂。比如, 对于所有者而言, 其目标是企业资源的保值增值,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这种前提下, 股东希望会计人员按照真实性原则不对环境隐性成本作出确认;对于管理者而言, 其受托于所有者, 在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对自己没有益处的前提下, 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对于债权人而言, 其目标是确保其债权的权利 (即按时收到全额利息) , 因此债权人希望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对环境隐性成本作出确认, 以此来更加精确的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而对于政府而言, 其目标是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当然希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应该选择真实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或者是其他原则以及选择这些原则的先后顺序和最优组合等, 这些选择与协调都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

会计处理方法也称会计核算方法, 是指会计对企业、事业, 行政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反映和监督所采用的方法。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计记录方法和会计报告方法。 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 企业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对经济活动产生的某种费用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这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之间本无绝对的孰优孰劣, 而现行制度也缺乏对多种方法选用标准的具体规定, 因此, 会计人员则需要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做出选择。比如, 企业由于环保法规的规定, 公司的法律工作人员参与环境管理活动所产生如取得许可证、控制供应链污染等费用, 而这些费用不能完全归类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项目, 企业将其计入管理费用, 但是由于这项费用是企业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所产生的, 那么是不是应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呢?

(三) 会计估计方面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新的可利用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需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济业务划分为各个阶段, 如年度、季度、月度, 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的确认、计量, 因此对于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进行会计估计。而环境隐性成本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在确认环境隐性成本时更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对其作出估计。例如, 企业研究开发了一项目前市场上没有的环保设备计入环境资产, 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否要对该项环境资产计提折旧以及如果计提折旧, 那么折旧的期限是多久、该项环境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多少?

(四)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方面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这实际是在强调企业 提供的会计信息要遵守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对那些预期可能对经济决策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应单独反映或重点说明;对于不太重要的经济事项, 可以在会计记录或报表上予以简化或省略。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对重要性做出了定义, 但是没有对重要的事项进行更细致的描述,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隐性成本对企业的影响重要与否也会随着时间、地点、经济环境、业务性质等等的不同而不同。这时, 在特定的情况下, 就需要会计人员运用其职业判断能力对其进行分析。比如, 企业需要实施一项乙烯生产的重大战略计划, 该计划可能会使企业承担环境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人员就应充分考虑其应承担的环境隐性成本, 防止突发事件, 规避风险。

根据以上陈述, 无论是从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方面, 还是到会计估计、重要性原则的运用等方面, 其对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都有显著影响。

三、会计职业判断角度下环境隐性成本定义例举分析

依据前文所论, 在环境会计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尚未明确的情况下, 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尤为重要。在此, 本文以A化工企业为例, 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对环境隐性成本如何定义作进一步分析。

案例一:A企业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 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排放大量污水、废气, 对环境造成破坏, 政府相关部门虽然也对其进行了罚款, 但是对于像A这种化工企业而言, 明显存在着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 通过破坏环境换来重大收益, 罚款金额也就不值一提的现象。虽然当下状况如此, 但是国家以后会不会向A企业追缴这笔罚款呢? 随着民众社会道德的觉醒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 国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战略的实施步伐也在加快, 而我国想要进一步走出去, 对于国际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也需予以重视, 例如排碳权等环境法规也要逐步趋同, 在这种国际国内都将对环境愈加重视的前提下, A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前, 针对这一问题, 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确认环境隐性成本, 原因如下:

(一)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有利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传统会计的成本概念, 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 不包括环境成本, 只核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 却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 也就是说, 成本只包含了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 而企业损耗的无所有权的资源和环境费用则没有完全考虑在内, 而当时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政府也是基本上间接默许了企业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行为, 因此, 企业的环境隐性成本是否确认对会计利润的影响不大, 企业的财务负担也不重。但是,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环保事业的重视, 且污染只有积累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后,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 A企业生产的污染性强的化工产品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环境费用, 而环境隐性成本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特别地, 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防范环境隐性成本带来的这种财务风险,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二)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凡是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A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收入, 并产生相应的环境隐性成本, 因此, A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交易成立确认收入的同时也要确认环境隐性成本, 这正是客观体现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由于当前相关法规尚未出台, A企业导致环境问题的行为是合法的, 但是企业对其环境问题也要负有责任。如果到时候在对当下产生的环境隐性成本进行确认, 这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的核算要求, 而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要求。

(三)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配比原则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章费用中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 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 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 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 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 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以看出, 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计对象所取得的收入应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 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和在时间上的配比两层含义。A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收入, 需要将生产出的化工产品卖给买方, 因此可以理解为A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收入而产生相关的环境隐性成本, 所以收入和环境隐性成本存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A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其出售出去的化工产品, 完成一项交易的同时, 就应确认相关的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 而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就属于该项交易的相关成本, 从而体现了收入和环境隐性成本因果关系的配比。因此, 确认环境隐性成本充分体现了配比原则的核算要求。

(四)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实际是在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遵守谨慎性原则。确认 环境隐性成本是A化工企业采用小心谨慎的态度对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费用作出合理的估计, 将其分担到企业平时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这种处理方法完全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的核算要求。

案例二:王某为A化工企业的职工, 在车间工作。由于A化工企业生产的化工产品对空气污染严重, 而王某又常年接触各种化工产品, 以致引发肺癌, 丧失工作能力。根据合同, A企业对王某赔偿30万元。由于王某是因为化工产品对空气污染严重而致工伤, 并且金额可以可靠计量, 因此, 这30万元可以计入环境显性成本。但是, 由于王某是王家的经济支柱, 王某丧失劳动能力之后, 王家会不会要求企业后续赔偿, 例如王某肺癌复发的医治费用或者其子女的抚养费等等。如果企业需要对王家后续赔偿, 那么赔偿费用应该计入环境隐性成本, 还是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A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提出备选方案、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比较, 根据会计准则以及相应法规, 参照社会当地发生的案例等, 得出的结论为企业很有可能 (50%<发生概率≤95%) 对王家进行后续赔尝, 那么, 笔者认为, 对王家后续赔偿的这笔未来将很可能支付但金额不能确定的费用应计入环境隐性成本, 确认为或有负债。理由如下:

1.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有利于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我国目前强制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鼓励非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环境隐性成本属于环境信息的范畴, 只需在财务外表上披露而不需在表内列示, 在表外披露时, 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经验, 大致判断出赔偿金额, 这符合或有负债只要在表外披露的准则。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投资者及潜在的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 做出正确判断。而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则需要以明确的金额在发生时于表内列示, 则在王家要求后续赔偿之前, 该项或有负债不能从会计信息中表现出来。

2.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有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策。现阶段市场上对于环境信息的关注度较低, 因此, 对于环境隐性成本也还未收到足够重视。因此, 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会计而非财务会计的要求, 即环境隐性成本的应用主要是A化工企业的管理者。由于王某旧病复发所需的医药费金额较大, 环境隐性成本可以从当期确认、预估数额, 这有利于A企业了解化工产品的真实成本, 对于制定价格、制订预算、实施战略等有重大影响, 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做出最优决策。而如果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则在发生时确认, 这明显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不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定。

3. 确认为环境隐性成本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由此可以看出, 会计新准则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但在实际工作中, 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 所以会计信息若要真实地反映交易或事项, 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 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企业的工伤赔偿都会做以下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或者营业外支出) , 贷:银行存款等, 但是, 如果这样进行会计处理, 则不能看出这部分管理费用 (或者营业外支出) 究竟产生于哪里;而计入环境隐性成本:借:环境隐性成本—工伤赔偿, 贷:预提费用, 则可以明显得反映出这笔费用的来源, 这显然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结合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发现, 无论各种成本的的表现形式如何, 环境隐性成本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该成本是由企业的经济活动所引致, 而由于各种原因未由本企业承担的环境隐性成本, 成本难以明确计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将环境隐性成本定义为:环境隐性成本就是本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的、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的或者企业难以明确计量的环境成本。 正是因为这种成本尚未作出货币计量, 所以不能称为真正会计意义上的“成本”。

可见, 环境隐性成本必备条件是: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致。它反应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从产品设计如产品结构改进、原料采购如采购较清洁原料、生产加工如改变原材料比例, 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如减少供应链污染等。除此之外, 环境隐性成本还必须满足下两个条件之一, 即: (1) 环境隐性成本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本企业承担。环境隐性成本属于成本的一种, 虽然其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由企业承担, 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甚至是危害确实已经形成了, 即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与环境相关的成本。 (2) 环境隐性成本难以能明确计量。环境隐性成本由于现阶段相关规定准则不健全, 不能明确计量, 如果可以明确计量与环境相关的成本, 应计入显性成本。

摘要:近年来,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环境保护的呼声渐高, 环境会计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对于环境隐性成本尚没有确切定义, 而环境隐性成本对于企业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 笔者从会计职业判断的角度讨论了环境隐性成本的定义, 以期对环境隐性成本的确认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环境隐性成本,会计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王莉梅.会计业务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信息质量策略研究[J].会计理论, 2013 (5) .

[2]郑传海.隐性成本:效益流失的“漏斗”[J].经营管理者, 2006 (2) .

篇9:探索对所有者权益的重新定义

关键词:所有者权益;重新;定义

会计要素是会计原理的基础。正因为有了会计要素,才有了会计要素之关系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这一会计等式正是会计原理的核心。因为正是这一会计等式的产生,才引出了复式记账和设置账户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才形成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财务会计。而作为财务会计基础的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由于其定义不准、含义不清,使得与其相关的内容说不清、道不明,给会计实务及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现行所有者权益定义的不足

现行所有者权益使用的定义,如我国2006年颁布并使用至今的《会计准则》之《基本准则》第五章定义所有者权益为:“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另外,在2001年颁布并使用至今的《企业会计制度》第四章定义所有者权益为:“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会计方面的其他资料如会计教材中也都是使用类似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资产-负债)的索偿权”。笔者认为以上定义有以下不足:

(一).由上面的定义看不出所有者权益到底是什么,什么属于所有者权益或什么不属于所有者权益,没有具体标准。只是给出了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二).前面说过,会计要素是会计原理(财务会计)的基础。只有先有会计要素,才会后有会计要素之关系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在定义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的概念中直接引用后有的会计等式,这在先后顺序上或逻辑上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在目前的财务会计教材中普遍使用这样的定义尤显不合理。因为在会计教材中都是先定义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然后再论述会计要素之关系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成立。这样就形成先引用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定义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然后再利用所有者权益来论述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成立。这种由A成立来证明B成立,再由B成立反过来证明A成立的做法,在逻辑上陷入了循环推论的怪圈。

二、所有者权益的重新定义

了解了现有定义的不足,下面探索对其重新定义。

先定义权益:是企业参与主体因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

因权益拥有人与企业的关系不同,权益分为债主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一)、债主权益债权人因交易或事项(专指企业通过负责取得资产或通过负责发生费用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

比如,1.因商品交易形成的应付账款等;2.因劳务交易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等;3.因借款交易形成的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等。这些都是企业因交易形成的负债,对债主来说,就形成对企业资产的索偿权,即债主权益。

除了因交易使企业形成负债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使企业形成负债,即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企业征收的各种税收,也使企业形成负债-应交税费,对国家而言也属于债主权益。

债主权益的拥有人—债权人与企业是债权债务关系。

(二)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的索偿权。

因企业的所有权属企业所有者,所以,凡属于企业的资产也就属于企业所有者所有。也就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拥有索偿权。这种索偿权就叫所有者权益或业主权益。

由此,对所有者权益重新定义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的索偿权。

三、新定义避免了老定义的不足

(一)与老定义相比,新定义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实质上新定义含义清楚而准确。哪些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权益属于所有者权益或不属于所有者权益,标准很明确:凡不通过负债取得资产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权益均属于所有者权益。

(二)新定义中没有引用会计等式,避免了循环推论的怪圈。

四、在新定义下相关内容的论述、论证变得直观明白

(一)所有者权益内容的论述、论证。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者投入资本,2.各种情况形成的资本公积, 3.企业的经营成果。

由新定义很容易看出,通过上面这些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未形成负债,所以由这些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权益都属于所有者权益。但由老定义看不出这些内容为什么属于所有者权益。

上面1、2两种情况属于所有者权益很明确,不再叙述。为了将第3种情况看的更清楚,详细说明如下:

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是指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入等在内的广义收入。

费用是指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损失、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在内的广义费用。

(1)当收入等于费用时,企业的经营成果为零。这相当于企业用成本100元的商品卖了100元。这时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为零,所以这时企业的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金额上均不变。

(2)当收入大于费用时,企业盈利。这相当于企业用成本100元的商品卖了120元。这时,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20元的资产,由新定义得出所有者权益增加20元。增加的20元所有者权益就是由20元的经营成果形成的。

(3)当收入小于费用时,企业亏损。这相当于企业用成本100元的商品卖了70元。这时,企业不通过负债取得-30元的资产,由新定义得出所有者权益减少30元。减少的30元所有者权益就是由-30元的经营成果形成的。

(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立的论述、论证企业所有资产的取得不外乎两种情况:通过负债取得的;不通过负债取得的。故有等式:企业资产=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而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与形成的负债在金额上是相等的,负债与债主权益在金额上是相等的。

而不通过负债取得的资产在新定义下与所有者权益在金额上是相等的。

这样上面的等式就变换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主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

或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

由上面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在所有者权益新定义下,会计等式的证明既简单又严谨。而在老定义下就没有如此简单严谨的证明,都是用语言在道理上来说明或论述等式的成立。以致于使得作为会计原理核心的会计等式的成立显得不明不白,直接影响对会计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篇10: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理解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

重点与难点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核算;实收资本(或股本)减少的核算。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从数量上看,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净资产

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二、与负债的区别

1、性质不同

A、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全部资产的索偿权,是债权人的权益 B、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索偿权,是所有者的权益

2、享受权利不同

A、债权人与企业只有债权债务关系,无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 B、所有者则有着法定的管理企业或委托他人管理的权利

3、偿还期限不同

A、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间内还本付息或破产时

优先还债 B、所有者权益与企业共存亡,在企业持续经营期内无须偿还

4、风险不同

A、债权人获取的利息一般是固定数额,风险较小

B、所有者获益,则视企业盈利水平及经营政策而定,风险

较大

三、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 股东权益或业主权益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 投入资本形成 利润分配形成 54>>.计量不同

A、负债必须在发生时按照规定的方法单独予以计量

B、所有者权益可不必单独计量,而是对资产和负债计量后形

成的结果

第二节 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概述

(一)概念

是指企业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

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即由

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注意:

注册资本:登记资本。

实收资本:投资者按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金数额,应与注

册资本一致。如企业实收资本与原注册资本数额相

差20%时,应变更登记。

第二节 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概述

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即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或股东的股权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二、投资方式及计价?

1、投资者以资金投入的资本,按双方协议应计入注册资本的金额入帐,实际收现超过计入实收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必须评估作价,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计入资产相关科目,以注册资本中占有的份额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3、投资者以股票投入的资本,按股票面值入帐,超过计入实收资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4、企业吸收无形资产出资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70%?

三、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帐户设置

(二)帐务处理

1、接受投资的核算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①收到现金投资时

实收资本——××投资者 实收资本的增加数额 实收资本的 减少数额

期末实有数额 所有者权益类

借:银行存款等(实收数)

贷:实收资本/股本—×投资者(在注册资本中所享份额)

贷: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差额)

②收到外币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等(外币×当日市场汇率)

贷:实收资本—××投资者(外币×当日市场汇率)

③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A、接受存货投资

例:乙公司 甲

收到材料投资,确认500万 注册资本3000万 甲占10% 专用发票:价500万,税7><85万

借:原材料 5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万

贷:实收资本

(3000×10%)300万

资2<85万

B、接受固定资产投资

例:南方公司 乙 原价 56万

折旧 16>.62万

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42>.3<8万 注册资本100万 乙投资占30%

借:固定资产 42>.3<8万

贷:实收资本——乙 30万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2>.3<8万 C、接受无形资产投资

企业接受投资人投入的无形资产,以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入账

——入账金额最高不超过注册资本的70%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2、实收资本增减的核算(1)实收资本增加的核算

A、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 :与投资者初次投入时一样 B、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增加资本

借: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2)实收资本减少的核算

企业通常不得任意减少实收资本,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 按法定程序减少已登记注册的实收资本,如:资本过剩、发生 重大亏损等

A、因资本过剩而减少实收资本时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等

B、因发生重大亏损而用实收资本来弥补时:

借:实收资本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注:投资者依法转让其持有的投资,不影响本企业实收资本 总额,只需在出让方与受让方之间办理转让手续。C、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借:股本(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贷:库存股(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注意:

股本溢价不足冲减资本公积的,冲减盈余公积直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借:股本(按股票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按所注销的库存股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按其差额)

例题 :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的股本为2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00万股,盈余公积3000万元。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3000万股并注销。

要求:

(1)假定每股回购价为0>.<8元,编制回购股票和购销股票的会计分录。(2)假定每股回购价为2元,编制回购股票和购销股票的会计分录。(3)假定每股回购价为3元,编制回购股票和购销股票的会计分录。(1)① 回购

借:库存股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② 注销

借:股本 3000 贷:库存股 2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2)① 回购

借:库存股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② 注销

借:股本 3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0 贷:库存股 6000(3)① 回购

借:库存股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② 注销

借:股本 3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0 盈余公积 1000 贷:库存股 9000 第三节 资本公积的核算

一、资本公积概述

(一)概念与性质

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形成来源: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的

本 质:属于投入资本范畴,是资本的储备形式(准资本)

一、资本公积概述

(一)概念与性质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区别:

1、从来源和性质看: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从用途看: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一、资本公积概述

(一)概念与性质

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的区别:

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

资本公积的来源不是企业实现的利润而主要来自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等。

(二)核算内容

1、资本(股本)溢价:投资者超过注册资本的额外投资。

2、其他资本公积

3、资本公积转赠资本

(三)用途

主要用于转增资本

1、不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的总额

2、不改变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总额

但是:

1、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的结构

2、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和公司股票的流通量,激活股价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一)帐户设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等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同实收资本的相关核算

期末实有数额

资本公积的来源

或增加数额

资本公积的运用

或减少数额 所有者权益类

第四节 留存收益的核算

一、留存收益概述

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一)盈余公积

1、组成

(1)法定盈余公积

=净利润×10% 注:当累计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可不再提取,计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不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

(2)任意盈余公积 =净利润×规定比例

由企业的股东大会等权力机构批准、确

定(仅限于股份制企业)

2、用途

(1)弥补亏损

企业发生的亏损,可在连续5年内用税前利润补亏。弥补不完的部分,再用税后利润弥补。若以上2项还弥补不完的,可用盈余公积补亏。

(2)转增资本(股本)

转增资本后的法定盈余公积余额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 25%~50 %的部分(3)分配股利或利润

(二)未分配利润

是指企业历年结存的利润,一般未指定专门用途,主要用于以丰补歉、弥补以后的亏损、向投资者分利等。

若为负数,则表示未弥补的亏损。

三、留存收益的核算

(一)盈余公积的核算

1、帐户设置

提取数额 所有者权益类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等

使用数额 期末结余数额

2、帐务处理

(1)提取

A、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B、按自定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2)使用

A、用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转赠资本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投资者 B、用法定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或利润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贷:应付利润—— ××投资者 C、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1、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是指实现的净利润经分配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年初余额

转入的净利润 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本年已分配的利润 年末余额 利润滚存数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其他转入=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

本年可供分配利润-本年实际分配的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类

2、未分配利润的帐务处理

只能在年末进行

(1)年末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结转本年已分配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注:“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外的其他分配科目年末均无余额。

上一篇:乡级土地利用规划调研要点下一篇:我发现我长大了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