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2024-04-17

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通用11篇)

篇1: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涟水县外国语中学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意见

(试用稿)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全并规范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预防并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意见。

二、教学事故

教学事故是指教职员工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因本人主观过错或过失所引起的,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或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教学语言或行为。教学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分位一般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

(一)一般教学工作事故

1.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教师擅离课堂;在上课期间拨打、接听电话或发信息等; 2.教师不备课上课;上课无教案。

3.不按学校课程安排上课;未经学校职能部门批准,擅自调课、增减课时、请人代课或代他人上课;擅自改变上课地点。

4.实验课、阅读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微机课等没有组织学生前往教学地点。5.布置或批改作业马虎随意,批改后的作业未及时向学生反馈,影响教学正常进行。6.监考迟到;擅自请人代监考;监考时以各种方式要求学生提前交卷;校级以上的考试试卷分装有误的。

7.在监考过程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抽烟、闲聊、看书报、批改作业或试卷等);不严格履行监考职责,擅离职守。

8.批阅试卷不认真,出现差错在5分以上失误;经核查,一个班级(或一个考场)需要更改成绩的试卷份数超过该班级(或该考场)试卷总数的10%。

9.无故不按时参加、或不按时完成、或不接受学校及上级部门布置的教学研究工作。无故不参加县、校教研活动(开会、听课、学习、集体备课等)。

10.不按时上交教学计划、读书笔记、教案、作业、听课笔记、总结等材料。

(二)重大教学工作事故

1.在教学过程中散布违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或带有封建迷信、淫秽及其它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违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

2.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超过10分钟,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停课、旷课;教师酒后上课。

3.擅自调课2节以上。无故旷课1节以上;无故不批改作业2次以上;无故不备课2课时以上;

4.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妥善处理,造成事态恶性发展。

5.学生旷课逃学,科任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不在课堂,或发现后未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通报,造成不良影响。

6.教职员工对学生有打、骂、停课、赶出教室或训斥、讽刺、挖苦、侮辱等行为;贬低、嫌弃、排斥、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

7.无故不参加监考;对学生考试违纪行为不制止、不上报;放纵考生舞弊;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导致考场秩序混乱。

8.由于监考人员失误,遗失学生试卷,致使学生成绩无法确定。9.组织或间接参与违规办班、补课,或组织学生有偿家教等。

10.擅自向学生发放讲义、辅导材料并收取费用,或向学生兜售辅导材料等。11.校级以上的考试中同一平台平均成绩差异较大者,以百分制计,理科10分以上,文科7分以上。

12.因为人为原因,延误考试的通知和报名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无效。

三、教学事故的认定

1.教学事故由当事人或发现人、知情人在发现后及时向学校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须作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当事人所在部门。

2.事故当事人所在部门负责调查、取证、核实,按一事一表的方式填写《涟水县外国语中学教学事故记录表》,对事故级别与当事人提出初步认定与处理意见,送交学校职能部门。

3.事故责任人只能是个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门、单位或集体代替。

4.一般教学事故可由职能部门认定;较大教学事故可由分管领导认定;重大教学事故须由校长认定。

四、教学事故的处理与责任追究

1.教学事故的处理原则上由校长室负责最终决定。一般教学事故由当事人所在级部与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校长室作出处理决定;重大教学事故由分管领导会同级部提出处理意见,校长室作出处理决定。

2.教学事故经学校最终认定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须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3.视事故级别和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一般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校内通报批评;一学期内累计三次一般教学事故,视为一次重大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校内警告处分,警告处分满6各月后,个人可以申请解除处分,处分期间不得评优、晋级。一般教学事故与重大教学事故的处理,同时与绩效挂钩。

本意见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本意见自颁布日起试行。

篇2: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为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研部和教务管理部做到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防止并及时处理教学事故,促进教风、学风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教学事故是指在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中由于过失或者故意,对集团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给集团、讲师、学生带来一定损失。根据过失或者事故情节的轻重和造成损失的大小,可分为轻微教学事故、一般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三个级别。

第二条:轻微教学事故为是指教研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过程工作中因工作疏忽,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轻微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轻微教学事故。

1、任课讲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上课期间擅离岗位时间在10分钟以内者;

2、任课讲师备课不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有差错者;

3、讲师在上课或教学活动中衣冠不整者;

4、讲师在上课或教学活动中未关闭通讯设备,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者;

5、经批准同意调课、停课、串课者,教务管理部班主任不及时通知有关讲师和学生而影响教学秩序者;

6、上课时间教室不按时开门,而影响教学工作在10分钟以内者;

7、对安排的教学工作有推诿不配合态度的;

8、其他可认定为教学违规行为的情况。

第三条:一般教学事故是指教研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过程工作中因工作疏忽,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

1、任课讲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上课期间擅离岗位时间超过10分钟者;

2、上课时间教室不按时开门,而影响教学工作在超过10分钟者;

3、一个教学周期内未经中心领导或教研部负责人书面批准,擅自调课、缺课、停课,延长课时三次(含三次)者;

4、在授课过程中散发不健康思想,或违背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原则,授课内容出现严重错误者;

5、续注册率低于50%者;

6、一个教学周期内出现三次以上(含三次)教学违规行为者;

7、其他可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的情况。

第四条:重大教学事故是指教研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过程工作中因工作疏忽,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重大教学事故。

1、一个教学周期内未经中心领导或教学主管书面批准,擅自调课、缺课、停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者;无故迟到、早退、中途离开课堂,在课堂上吸烟、打电话或从事其他与教学无关活动五次以上(含五次)者;

2、在授课过程中,脱离教学大纲或由于讲师本人原因没有教学大纲,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者;

3、学生在做反馈时,讲师影响学生正常反馈进程,造成不良影响者。例如:暗示或者变相诱导学生打高分;

4、续注册率低于30%者;

4、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一般教学事故者;

5、其他可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的情况。

第五条:教务管理责任事故的认定,教务管理负责人、教务管理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即视为教务管理责任事故:

1、未认真如实填写《教室日志》者;

2、对讲师的教学事故不能及时发现,未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或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的,或是对讲师的教学事故隐瞒不报者;

3、擅自更改学生成绩,提供虚假成绩者;

第六条:教学事故处理,教学事故发生后应迅速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最大程度的挽回声誉和经济损失;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之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处罚的原则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微杜渐,警示后人”。

1、轻微教学事故相关责任人,以批评教育为主。自事故认定后,扣发当月50%工资。

2、一般教学事故相关责任人,必须做出深刻反省。自事故认定后,扣发2月课时费,取消当年的晋级资格,停止授课2个月。通告批评。

3、重大教学事故相关责任人,留公司查看。自事故认定后,扣发当月工资,扣发本课程全部课时费。如果没有积极悔改态度,可以予以辞退。

篇3:非种子质量事故的认定与处理

1 事故类型

我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和处理各类农作物事故投诉时, 常碰到如下情况, 种子质量完全合格,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作物出苗率低、徒长、提早抽薹开花、品质下降、作物减产等情况, 归纳为六种类型。

1.1 异常的气候条件

主要指光照、温度、湿度、自然灾害 (如暴雨、冰雹、干旱) 等自然因素。如长时间阴雨, 光照不足, 作物易徒长, 瓜类很难坐果, 作物粒重 (果实) 变小;高温引起灼伤;低温造成冻害;湿度过大影响作物授粉, 结实率降低;狂风暴雨造成作物倒伏, 引发病害;长时间高温高湿导致玉米雄穗抽不出来;长期干旱缺水, 作物枯死;成熟期雨水多, 导致穗发芽等。

1.2 生态差异

农作物种子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能正常生长发育, 超出适宜区域就不能正常发育, 主要受光照、温度、纬度、海拔、土质等因素影响。如小麦是低温长日照作物, 必须经过春化和长日照才能抽穗, 所以在黄淮冬麦区必须在霜降前后播种, 4-5月抽穗结实;西甜瓜不能种植在黏质低洼易涝地上, 否则不是僵苗就是瓜小不甜, 品质极差。

1.3 人为栽培因素

茬口、基肥、整地、浸种、催芽、播种、苗龄、种植密度、追肥、灌溉、化学除草、植株调整、激素、采收时间等人为因素都能造成缺苗断垄、减产或品质下降, 所以生产上十分强调良种良法配套。

1.3.1 购种后保管不当。

如将种子与易挥发的化肥 (如磷酸氢铵) 、农药混放, 或者用不透气的塑料袋盛放, 或者购种后保管不当而变潮, 都会降低发芽出苗率。如芹菜发芽室温为15~20℃, 30℃以上几乎不发芽, 播种时常因高温不发芽而导致种子纠纷。

1.3.2 种子处理不当。

常见的有晒种不当造成“铁籽儿”难以发芽;浸种温度过高、浸闷种时间过长、催芽温度过高或过低或催芽时通气不良, 都会影响发芽出苗。

1.3.3 农药拌种不当。

用量过大、拌种后放置过久等。即使农药使用正确, 如用三唑酮拌麦种, 稍加用量也会降低种子发芽率, 延迟出苗期, 需加大播种量。此外, 有的农户将多种农药混放, 以致错将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成拌种用农药使用, 造成不出苗。

1.3.4 除草剂使用不当。

使用除草剂的时间、品种、用量、方法等不宜。有的除草剂在夏作物上稍超用量或超过要求的时间, 或者喷洒不均匀, 都会影响下茬小麦发芽出苗甚至造成死苗。在保护地用除草剂时, 常把全部用药量集中喷在膜下而造成局部用药量倍增, 影响种子发芽出苗。搞多茬次立体种植时, 也往往会发生一种除草剂适于某作物而使其它作物受害的现象。

1.3.5 肥料使用不当。

主要表现在种肥品种不宜、质量不佳、用量过大或用法不当。种肥与种子不隔离或用量过大会“烧种”。不合格的尿素往往缩二铵含量较多, 作种肥时会影响发芽出苗。施用未腐熟的饼肥若接触种子, 会引起“烧种”和种蝇发生。基肥用量过大也会影响发芽出苗和出苗后的生长。

1.3.6 播种机器和播种技术问题。

播种机器有故障、土壤干旱或洪涝、播种后地温太低、播种过深或过浅、土壤过黏或过板、整地质量差、土壤含盐量高、播后遇雨等, 都会引起出苗不好, 尤其是小粒种子和顶土困难的大粒种子, 最易出现这类问题。播种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播的过早、过深, 播后又遇倒春寒, 导致烂种缺苗。

1.4 种子本身带菌

在生产实践中, 常遇到小麦等作物田块散黑穗病较重。究其原因, 是当年种子带菌, 种子收获后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种子胚内潜伏, 并借此由种子传播。当带菌种子开始萌发时, 潜伏在胚内的菌丝体随上胚轴向上生长而跟着向上浸染, 直到侵入穗部和其它分生组织, 并产生大量的冬孢子, 即形成黑穗。当年病穗发生轻重与上年大、小麦扬花期间雨水多少呈正相关, 雨水多就重, 反之则轻。

1.5 良种遇到自身不抗的病虫和草害

所有的良种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随着世代的更替及年季间气候的变化, 良种会遇到自身不抗的新的病虫、草害, 如果防治不力就会引起作物减产, 甚至绝收。

1.6 遭受外来污染造成的种子质量纠纷

近年来, 在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 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污染事故。很多农民发现作物生长异常, 出现难以治愈的“病状”就认为是种子问题。其实经专家鉴定, 田内玉米长相参差不齐、黄绿不一、高矮有差等“病状”, 是由于村民用附近污染的河水浇地所致。

2 非种子质量事故的处理

篇4:我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文件

地大校办字〔2009〕18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 关于印发《我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修订版)》的通知

各学院(课部)、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经校领导同意,现将《我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修订版)》予以印发,请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修订版)

为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强化教学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减少日常工作中各类教学事故的发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特修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一、教学事故分类

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部门)、教学管理人员(部门)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出现失误或过错,导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等消极后果的均为教学事故。

教学事故按教学类、教学管理类、教学保障类分为三大类。同时,根据事故发生的情节和后果,每类按A级、B级和C级予以认定。

(一)教学类

教学有关人员不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和其它教学工作规定组织教学活动,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定为教学类教学事故。

1.授课教学类:

(1)(A级).有关人员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散布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有损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内容,或散布封建迷信以及伪科学内容,其言行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2)(A级).教师对学生使用侮辱性语言或伤害行为。

(3)(A级).任课教师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停课、缺课,或非出于不可避免的原因而迟到或提前下课等中断教学活动30分钟以上,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

(4)(B级).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调课(包括变更主讲教师、教学时间、地点、授课班级等),影响正常教学进程。

(5)(B级).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变更实验、实习教学组织形式(如合并实验实习分组、变室外为室内等)、削减实践教学内容、压缩实验或实习时间。

(6)(B级).未经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安排与现有的教学工作无关的教学活动或私自承接其他课程,对正常的教学工作造成影响。

(7)(B级).非不可避免的原因任课教师迟到或提前下课等中断教学活动10—30分钟。

(8)(C级).按教学大纲要求应向学生布置作业,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布置作业或练习;或任课教师(助教)从不批改作业或作业批改不认真,以及遗失学生作业10%以上

(9)(C级).无特殊原因,任课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等中断教学活动10分钟以内。

(10)(C级).任课教师衣冠不整,如穿背心或拖鞋上课(必须穿背心或拖鞋上课的除外)。

(11)(C级).任课教师不按教学要求给学生安排答疑或安排次数不足学时数的1/10。

2.考试教学类:

(12)(A级).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考前泄露试题,或试题严重错误(错误率30%以上)未能事先发现,造成考试延误、中断或失效。

(13)(A级).主(监)考人员缺席或迟到达30分钟而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进行;或未能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定而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影响考试结果的有效性。

(14)(A级).考试结束时主(监)考教师漏收学生考卷,一个考场内收回试卷数少于应交试卷20%以上;或任课教师在考试结束后遗失学生未评阅的试卷20%以上。

(15)(B级).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不按教学要求组织课程结业考核,或擅自变更已正式公布的考试安排,并造成严重影响。

(16)(B级).教师不按评分标准阅卷,有意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成绩。

(17)(B级).监考教师上岗迟到达10—30分钟;或主、监考教师不负责任,导致考场纪律松懈,发现学生作弊而不及时纠正、处理。

(18)(C级).任课教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成绩;或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学生成绩报教学管理部门后需要进行修改超过10%;或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任课教师未将学生考卷按要求装订和保存。

(19)(C级).监考教师上岗迟到10分钟以内。

(20)(C级).考试结束时主(监)考教师漏收学生考卷,一个考场内收回试卷数少于应交试卷5%以下;或任课教师在考试结束后遗失学生未评阅的试卷5%以下。

3.其它教学类:

(21)(A级).因工作单位安排不到位或指导教师直接责任造成学生在教学、实践或实验活动中受到严重伤害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22)(B级).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过程中,未按要求指导学生,或对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规定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任务,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造成严重影响。

(23)(B级).在教学活动中因教师擅离岗位或指导失误造成学生受伤,必须送医院就医,或造成财产损失1000元以上。(二)教学管理类

教学管理人员不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履行教学管理职责,对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产生影响,定为教学管理类教学事故。

(24)(A级).教学管理人员因管理不善,丢失学生原始成绩、教学安排资料等教学管理档案材料,造成严重后果。

(25)(A级).出具违背事实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

(26)(A级).发给不应该获得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的学生相应的证书。

(27)(B级).在考试安排中漏排班级、考试课程,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秩序。

(28)(B级).由于开课学院未及时向教材科报送教材需求情况,或教材科未及时将教材使用计划通知教材发行部门,导致开课一周后仍缺供教材20%以上,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正常教学秩序。

(29)(B级).主管部门对本单位所发生的重大教学事故故意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

(30)(B级).对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报表填写有误或漏报,造成严重后果。

(31)(B级).对上级部门下发的教学活动安排或有关教学文件传达和落实不及时或不明确,致使相关工作受影响。

(32)(C级).关于放假或全校性教学调度通知内容不当或未能及时下发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33)(C级).开课单位未安排足够的教师上课,使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或因缺少教师,导致连续两年某些课程不能按计划开出,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

(34)(C级).经院同意,变动上课时间或上课地点,但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未及时报教务处备案,未及时通知有关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

(35)(C级).因安排不当等直接原因造成考试冲突,并对正常考试秩序造成影响。

(36)(C级).因排课失误等直接原因造成上课冲突,并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影响。

(37)(C级).未按规定办理借用教室,造成原定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

(三)后勤保障类:

(38)(A级).因校内变电站的原因造成事先无通知的停电,导致中断上课、实验、实习等教学活动达100人次/小时以上,而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派人修理,严重影响教学进程。

(39)(B级).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突发疾病或受伤,校医院在接到通知后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到位、抢救或转送校外医院,造成严重后果。

(40)(B级).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维修项目,又未能提前向使用部门说明,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1)(B级).值班人员(实验员)未按时打开教室(实验室),影响正常上课。

(42)(B级).教学仪器设备损坏,在已报修的情况下未及时进行修理,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3)(C级).教学楼门窗、玻璃、水电设施损坏,或教室内黑板损坏1/2以上或灯管损坏1/3以上,报修后两个工作日内未修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或学习效果。

(44)(C级).教学楼上课铃或下课铃不响,或在上课期间,教学区铃声、机动车喇叭声或广播乱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5)(C级).教师休息室未按规定时间开门;教师休息室无饮用水供应。

(46)(C级).教室或其它教学活动场所卫生状况很差,应进行打扫但未能按规定清扫。

二、教学事故处理

1.对于C级教学事故,由学院(部)主管院长或部门负责人对被处理人签发《C级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并在本单位内通报批评;被处理人当年考核等次不得高于称职。

2.对于B级教学事故,由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和学院(部)主管院长或部门负责人对被处理人签发附有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处理意见的《B级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在全院内通报批评;取消事故被处理人申报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1次;事故被处理人当年考核等次不得高于基本称职。

3.对于A级教学事故的处理

(1)由学校主管校长责成教务处或研究生院签发附有学校处理意见的《A级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对事故被处理人在全校通报批评。

(2)对事故被处理人其当年考核等次为不称职。

(3)取消事故被处理人申报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2次(连续2年)。

(4)对情节严重者,可由学校人事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5)A级教学事故,均应按岗位职责追究到人,若不属个人责任的,由事故单位有关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按B级教学事故处理,其当年考核等次不得高于基本称职。

4.各有关部门应在教学事故处理完毕后将《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教学岗位解聘通知书》的副本以及具体处理意见报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和人事处,记入教职工人事档案,作为考核、评优、工资调整、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以及聘任等的有效依据。

三、教学事故认定程序

教学事故应由被处理人所在学院或主管部门查实,按一次一张表的方式作好记录,在事故发生后3天内向教务处或研究生院报送。事故记录表中应明确记载被处理人,不得以部门或集体代替。

教务处或研究生院收到上报的材料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学院上报的事故材料进行事故分类及事故级别的认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向教学事故被处理人下达《教学事故拟认定通知书》。

被处理人收到《教学事故拟认定通知书》后,有权在签收时提出书面申辩意见;被处理人不提出申辩意见或者拒绝签收的,视为接受《教学事故拟认定通知书》所认定的事实。

处理单位根据《教学事故拟认定通知书》认定的事实和被处理人提出的申辩意见,制作《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并送达被处理人。

被处理人对《教学事故处理决定书》所作出的最终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教师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

上述三类事故中未列出的突发性事件,对教学工作造成影响的,由教务处或研究生院会同有关单位参照上述事故分类进行认定。

四、附则

本办法适用于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相关文件即日废止。主题词:教学事故 管理 暂行办法 通知

篇5: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减少教学工作中各种事故的发生,并在出现教学事故时得到严肃、妥善的处理,特制定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一、教学事故认定办法

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学服务人员(或部门)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导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等消极后果,都属于教学事故。根据事故发生的情节和后果,分为重大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和一般教学事故三种予以认定。(一)重大教学事故的认定

凡发生下列情况,都属于重大教学事故:

教学类

1.有关人员在教学、实验、实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教学活动中散布违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教书育人的基本宗旨的言论,或散布封建迷信以及不健康内容,其言行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私自或介绍他人发布外校招生信息的。

2.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

3.任课教师未经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准许而擅自停课、缺课、调课,提前下课15分钟以上,或出于非不可避免的原因而迟到15分钟以上,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

4.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考前泄露试题。

5.校内考试命题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试做并由专人审查,从而导致试题严重错误未能事先发现,造成考试延误、中断或失效。

6.监考人员未能及时到岗而严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或未能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定而造成考室秩序混乱;或监考时擅自脱岗(超过十五分钟以上),影响考试结果的有效性。

7.考试结束时监考教师漏收学生考卷,一个考室内收回试卷数少于应交试卷叁份及以上;任课教师在考试结束后遗失学生试卷。

8.无故不参加集体阅卷;或不按评分标准阅卷,教师在非教学因素作用下,擅自提高或压 低学生考试成绩10分以上;或漏登学生考试成绩5人以上;或无故不让学生参加考试3人以上。

9.因指导教师责任造成学生在教学、实践或实验活动中受到严重伤害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3000元以上。

10.教研组长不组织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或在组织教研活动时流于形式,包庇纵容不参加 教研活动的教师,代他人签字;教师全学期从不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或政治业务学习。

11.任课教师不爱岗敬业,讲课不认真,经常出现错误,对待学生态度粗暴,消极待岗,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

12.未经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舍弃学期课程或拖下教学进度1/2以上。

13.从不批改作业或要求批改的作业未满1/2,家长、学生意见很大的。

教学管理类

1.故意出具与事实严重违背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等。

2.教学管理部门丢失学生原始成绩等教学资料,造成查无依据。

3.教学辅助部门(教务处、图书室、档案室、实验室、信息室等)系统数据、资料、药品、仪器设备等丢失(或非正常损失学期累计达3000元以上)。

(二)较大教学事故的认定

凡发生下列情况,都属于较大教学事故:

教学类

1.未经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舍弃学期课程内容(或拖下教学进度)1/4以上。

2.未经学校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变更课程表确定的任课教师;或任课教师未经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找人代课,由此导致教学效果很差,影响教学质量。

3.未经学校教学主管领导同意,擅自取消已安排的教学、教研活动,或变更课程表安排的教学时间,由此导致多数学生误课并影响正常的教学的进程。

4、非正常原因任课教师迟到十分钟以上;教师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中途离开课堂10分钟以上。

5、教师用旧教案上课,或无教案上课。

6.按教学要求应向学生布置作业,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未布置作业或练习;任课教师经常不批改作业或遗失学生作业10%以上。

7.监考教师迟到10分钟以上;监考教师不负责任或无故脱岗(5至15分钟),导致考室纪律 松懈,或发现学生作弊而不及时纠正、处理:考毕收回的考卷与应收考卷数量相差两份及以下。

8.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成绩;考分报教学管理部门后经复查需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修改超过5%;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考试质量分析材料。

9.在教学活动中因教师擅离岗位或指导失误造成学生受伤,必须送医院就医,或造成财产损失1000元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过错,因学生或其他原因导致学生受伤,教师不及时主动送医院的。

10.教研组长组织教研活动、业务学习学期累计缺勤超过两次以上;教师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或政治业务学习学期累计达5次以上。

11.教师借故请病、事假,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12.面对学生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未能及时了解、处理,造成严重后果。

13、教师上课接、打移动电话和或用手机发送信息或酒后上课。

14.有关人员在教学、实验、实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恰当评价校内教职工。

15.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情节较为严重的。

教学管理类

1.不遵守教学管理制度,未按规定及时安排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

2.关于放假或全校性教学调度通知内容不当或未能及时下发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3.审查不认真,出具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

4.教学辅助部门(教务处、图书室、档案室、实验室、信息室等)系统数据、资料、药品、仪器设备等丢失(或非正常损失学期累计达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三)一般教学事故的认定

凡发生下列情况,都属于一般教学事故:

教学类

1.非正常原因,任课教师上课迟到10分钟以下,中途离开课堂10分钟以下,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下。

2.任课教师衣冠不整,如穿背心或拖鞋上课(必须穿背心或拖鞋上课的场合除外)。

3.任课教师课堂上抽烟;上课时有手机铃声响起。

4.监考教师迟到10分钟以下,影响考试环节的准时、正常进行;或装订试卷时倒装、错装、漏装试卷3份以上;监考教师在考场上干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5.任课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未达到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6.教师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或政治业务学习一次。

7.有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的。

教学管理类

1.未经教学主管部门同意随意变动上课时间或上课地点。

2.管理部门未能及时沟通信息,导致管理秩序混乱。

3.教学辅助部门(教务处、图书室、档案室、实验室、信息室等)系统数据、资料、药品、仪器设备等丢失(或非正常损失学期累计在1000元以下)。

二、对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教学事故应由责任人所属主管部门(组、室)查实,按一次一表的方式作好记录,在事故发生后当天向教务处报告。事故记录表应明确列出责任人,不得以部门、集体代替。教务处负责教学事故的认定工作,报学校最后核定。

(一)一般教学事故的处理

由教务处对责任人签发《一般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书》,并在全校通报批评,并根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扣款20元/次。

(二)较大教学事故的处理

由学校主管部门对责任人签发《较大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书》,并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根据情节轻重对事故责任人扣款40元/次:取消事故责任人当年评先、评优、或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资格。

(三)重大教学事故的处理

1.由学校主管部门对责任人签发《重大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书》,并在全校通报批评。

2.对事故责任人扣款80元/次。

3.事故责任人两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或申报高一级职称。

4.对情节特别严重者,责任人认识较差的,可由学校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三、对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1.教务处对全校教学事故进行监督考核检查,接受群众举报、学生投诉,并对教学事故进行追踪、调查和认定。

2.各有关部门应在教学事故处理完毕后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书》以及具体处理意见报教务处备案,作为期末考核、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的参考依据。

3.若事故责任人对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有不同意见,允许在接到《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书》之日起10日内,向学校职能部门提出申诉,学校在接到申诉后十日内组织听证处理。

四、备注:

1、凡本办法中涉及到“以上”、“以下”的均含本数。

篇6: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南京艺术学院关于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避免与减少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教学管理事故性质的界定

凡因任课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部门)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过错,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进程和质量受到影响并产生消极后果的,均属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

二、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等级

(一)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等级,根据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级(重大事故),二级(较大事故),三级(一般事故),四级(轻微事故)。

(二)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标准见附件一《关于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标准》。

三、对各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责任人的处分

(一)对一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公职。

(二)对二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

(三)对三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口头告诫,书面告诫,通报批评。

(四)对四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的责任人,按情节及其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口头告诫,书面告诫。

四、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受理机构

教务处是负责受理教学、教学管理事故投诉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是处理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办事机构。

五、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投诉

(一)凡投诉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者,均应使用书面形式,完整说明投诉事项的详细信息(包括投诉对象、地点、事故事实)。

(二)对匿名投诉,教务处将认真审核投诉内容,并决定是否受理。

(三)对主要事实表述不清,或含有恶意人身攻击内容的投诉,不予受理。

六、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受理

(一)对确定受理的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投诉,由教务处单独或会同相关单位对有关事实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应通知当事人。

(二)当事人如对调查结果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当日起的一周内,向学校监察部门提出请求,要求重新调查。

(三)监察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的具体情况,可以决定受理,重新调查;也可以不予受理,维持原调查结果。

七、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

(一)凡认定为一、二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由教务处会同人事处,根据调查结果和本办法附件的相关条款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事故责任人本人。责任人如无异议,处理意见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由院长签发;责任人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当日起的一周内,向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复议结果报院长办公会议审议,由院长签发。

(二)凡认定为三、四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由教务处根据调查结果和本办法附件的相关条款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责任人本人,处理意见报分管副院长签发。

八、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一)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受院长办公会议委托,负责对一、二级教学或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中的争议进行复议和仲裁。

(二)院教学、教学管理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由11位成员组成,其中:院领导1人、督导专家2人、教师代表2人、学生代表2人、纪检、监察1人、人事处1人,教务处1人、学工处1人,另设秘书1人。院领导为院教学事故处理仲裁委员会主任。九、一、二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结果由人事处记入教职工本人档案,三、四级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处理结果由教务处记录存档。教学事故的处理结果是学校对教职员工考核奖惩、职称评聘、晋职加薪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十、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维护当事人(投诉人、被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对投诉人信息予以保密。

十一、本办法同样适用于督察活动中发现的各种教学、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与处理。

十二、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7:教学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1 教学事故的概念及内涵

教学事故是指行为人不遵循教学规律和规章制度,有意或无意违反或不执行相关规定,对教学工作、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妨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或事故,是事故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教学事故的内涵具有广延性,是指发生事故的主体不仅包括一线教学的教师个体,也包括教学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直接责任教师,同时也包括教学的客体——学生。因此教学事故一旦发生,应查明事故原因,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直接追究责任。

2 教学事故的分类

依照教学环节的不同,教学事故可分为教学组织事故、教学运行事故、教学考核事故和教学保障事故等4种类型[1]。

教学组织事故:教学组织事故是指组织教学的管理部门由于组织不力,以致教学资源、人力、物力未能按时组织到位,造成教学工作难以运行,或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的行为。常见的教学组织事故如:排课、安排考试时间冲突,使上课、考试无法进行;教室容量安排不合理,学生坐不下;制订教学计划严重失误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等[2]。

教学运行事故:教学运行事故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由于违反教学规程,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或教学行为中断,或者妨碍其他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常见的有:教师旷课;擅自调课、停课;调课、停课后未通知学生;擅自增加或减少学时;迟到或提前下课时间比较长;不会使用仪器设备而使上课无法正常进行;教师擅离岗位、辱骂或体罚学生等。

教学考核事故:教学考核事故是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考核过程中,由于有意或无意,造成教学考核无法正常进行或者考试失真的行为。常见的有:监考人员不履行职责,闲聊、看报;考场试卷或答题卡丢失;考前暗示、点题或泄露试题;评阅试卷送人情分或有意加错分等。

教学保障事故:教学保障事故是指教学保障部门由于失误或失职造成保障措施不力,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行为。常见的有:开学后教材未到位,学生无书上课;教学或实验过程中停电;上课时间到未开教室门或未开多媒体设备控制柜;教室桌椅损坏多而维修不及时学生无法坐等等。

3 产生教学事故的原因分析

3.1 失误或过失

失误或过失是产生教学事故的主体教师由于本人主观大意或疏忽而造成的,是由于思想上的放松和麻痹产生的,是对自身要求不严和思想上不重视的表现,是对教学工作抓得不紧、工作马虎,责任心不强的表现。

3.2 故意或放纵

故意或放纵是事故的主体主观上明知结果的产生而放任其产生,或是明知而不阻止并希望其结果的产生,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主观上期望事故的产生,是对工作极不负责和抱有对抗和敌视的态度,是思想和行为恶劣的表现。

3.3 明知而不为

明知而不为是事故的主体主观上明知结果会产生,但却漠视不理,既不阻止也不放任,任其发展而导致结果产生,一旦结果产生却又百般推卸责任。这是对工作漠不关心、玩忽职守的典型表现。

4 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4.1 教学事故的认定原则

教学事故是一种特殊的事故形式。如何认定教学事故,一直是困扰教育界人士的问题[2]。因此,对教学事故的认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正确认定每起教学事故才能为处理好事故、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打下良好基础。教学事故的认定一般应以产生教学事故的原因和产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为依据。

失误或过失型教学事故的认定。认定这种类型教学事故主要以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为主,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无故意,是由于无意或疏忽、思想上的放松和麻痹而产生的。如未对教学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应当认定为一般违规事件,以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如对教学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应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如确实对教学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影响当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或重大教学事故。

故意或放纵型教学事故的认定。认定此类教学事故要以产生事故的行为人主观故意和事故的严重性相结合为依据,如未对教学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应当认定为一般教学事故,如对教学工作造成了较大或严重影响,应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如确实对教学工作造成重大影响,应当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明知而不为型教学事故的认定。认定这类教学事故是最困扰教育界人士的问题,因为行为人既不是失误或过失,也不是故意或放纵,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对这类教学事故的认定一般来说要以事故的严重性来决定,同时有条件的最好组织事故认定小组,根据事故的后果和行为人的主观不作为来确认,可以从一般违规违纪直到重大教学事故加以认定。

4.2 教学事故的处理

对已经证据清晰、查清事实的教学事故应当严肃处理,这是稳定教学秩序,维护规章的严肃性和促进良好教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督促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为人师表的途径,真正做到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根据教学事故的严重性对责任人应当作如下处理:

一般违规违纪的处理。一般违规违纪可不作为教学事故处理,可以给予批评教育,提高认识,以教育本人,警示他人,但对一个学期连续出现两次或一年内出现三次或以上者应作为教学事故处理,以维护教学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一般事故的处理。一般教学事故者在给予批评教育的同时,应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在教学评先评优方面不能评定为优秀,并要根据当事人对事故处理的态度酌情给予绩效津贴的扣除。

严重教学事故的处理。对严重教学事故者在给予批评教育的同时,应在全校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教学年度考核要定为不合格,并在下一年度不能参与职称评定或职务晋升,根据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态度必须扣除半年至一年的绩效津贴,以体现教学规章制度的尊严和神圣不可侵犯。

重大教学事故的处理。重大教学事故影响恶劣,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应将当事人提交校党委会讨论给予严肃处分,调离教学岗位,直至降职、撤职,取消教师资格和解聘,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教学事故的处理涉及到当事人的利益、政治前途和进步,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应在合理、合法和可行的规章制度操作下进行。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在做出处理前告知当事人处理意见,并告知其控告和申诉的权利和期限,相关职能部门在接到其申诉后要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做出复议的决定,并告知行为人。

5 教学事故的预防

教学事故的发生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对教学事故的预防必须始终坚持“预防在先,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根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保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应恪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教师的思想受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思想道德的建设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并制度化、经常化,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考核与教师各类评先评优和晋升、晋级结合起来。重点是加强教师“爱岗敬业、严谨笃学、爱生如子”的师德教育,使教师能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真正把培养人才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强化教学安全新观念。由于教学事故是一种特殊的事故形式,不容易引起重视,因此必须强化教学安全新观念。要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教学事故的防范工作,要像处理生产作业事故一样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教学事故的相关责任人[3]。

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是抓好教学事故预防的必要举措,由于教学事故的表现形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形式不一,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制定新的措施,适应新的形势和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以制约和规范教学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强化“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战斗力”的观念,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防止出现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松散的局面。

建立有效考评和监督机制。有效的考评监督机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抓好教学管理的最佳催化剂。为此,一是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师德考核要摆在首位;二是要建立教学督导机制和发挥督导的监督职能;三是充分发挥教学信息员作用,及时将教学信息员反映的情况予以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督促教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四是各项考核、测试、测评和评估结果要直接与教师个人绩效、酬金、晋升、评聘挂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奖优罚劣,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晶.教学事故的责任追究与预防[J].中国大学教学,2003(3):32-33.

[2]陈建湘.教学事故问题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3):66-69.

篇8: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教育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为进一步贯彻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不断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推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育教学事故分类及等级界定

1、本办法所界定的教育教学事故是指在学校工作中,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部门人员在各环节中由于失责而造成的较为严重后果。

2、本办法将教育教学事故划分为七大类别,按其性质及较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Ⅰ级事故,Ⅱ级事故,Ⅲ级事故。

二、教育教学事故认定程序

1、教育教学事故一旦发生,学校责成有关部门负责调查核实,并在7日内填报《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表》的相关内容后,报校长室审核认定。

2、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后,由学校对事故责任人按照事故的性质进行相应处理。

三、教育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1、对造成Ⅲ级教育教学事故的人员,扣除奖金****元。

2、对发生Ⅱ级教育教学事故人员,扣除奖金****元。

3、对发生Ⅰ级教育教学事故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扣除奖金***** 1 元。

4、教育教学事故处理结果由人事部门通知事故责任人。若事故责任人对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有异议,在接到通知后7日内可向学校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诉,学校进行复核。

四、附则

1、在教育教学事故处理完毕后,有关材料报学校人事部门备案,作为教职工考核、职务聘任等工作的依据之一。

2、一学年内,同一人员每发生2次Ⅲ级教育教学事故视为构成1次Ⅱ级教学事故,每发生2次Ⅱ级教育教学事故视为构成1次Ⅰ级教育教学事故。

3、未涵盖在本办法的其他违反校规的事件,可参照本办法有关条款,并根据具体情况报请校长室进行认定和处理。

4、本暂行办法解释权归校长室。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4月18日

附件一:教育教学事故的分类与级别

附件二: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表

篇9: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2005-2006学年校政字82号)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学差错与教学事故的认定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教学差错:

1、无正当理由,上课、监考迟到、提前下课在5分钟以内;

2、教学内容严重偏离教学大纲;

3、考试题未经教研室主任审核批准;

4、监考中从事与监考无关的事情或未提交考场记录;

5、未按规定时间录入学生考试成绩,拖延1周以上(含1周);

6、试卷评判不认真,出现核分错误;

7、录入成绩有误;

8、其它给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一般教学事故:

1、上课时使用手机或做其它与授课无关的事;

2、上课、监考无正当理由迟到,中途离岗或提前下课在5-15分钟之间;

3、未经学院(系)批准,擅自委托他人代课或监考;

4、未经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批准,擅自更改上课时间或地点;

5、任意更改学生考试成绩;

6、监考中,不按规定履行监考职则,在负责的考场中对作弊或违纪行为予以袒护或求情;

7、其他违反教学管理规定,给教学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

(三)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1、背离教学大纲要求擅自增减教学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学生反映强烈;

2、上课、监考无正当理由迟到,中途离岗及提前下课15分钟以上;

3、未经批准擅自停课1节以上(含1节课);

4、未经批准,擅自委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代课或监考;

5、因失职,在实验、实习及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造成严重人身事故或大型仪器设备损坏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的其它行为;

6、考试漏题、泄密或丢失考卷;

7、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

8、监考中发现作弊或违纪行为隐瞒不报或擅自处理;

9、其他违反教学管理规定,影响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教学管理差错与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教学管理差错:

1、在安排教学、组织考试、学籍管理中出现失误,采取补救措施,未造成严重影响;

2、提供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服务工作中出现失误,能及时予以补救;

3、其他教学管理工作失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未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一般教学管理事故:

1、未履行有关教学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未能及时纠正;

2、安排教学、组织考试、学籍管理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

3、消极执行上级职能部门布置和下达的教学管理任务、工作安排、使工作受到影响;

4、其他因教学管理工作失误影响教学的行为。

(三)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定为重大教学管理事故:

1、不执行有关教学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

2、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出现重大失误,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3、提供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服务工作出现严重问题,致使不能正常进行教学;

4、不执行上级职能部门布置和下达的各种教学管理任务和工作安排;

5、丢失、损坏各类重要教学管理文件及学生的成绩、名册等各种重要教学档案;

6、擅自更改学生成绩、档案等重要文件;

7、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或隐瞒、擅自处理发现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

8、隐瞒或擅自处理学生考试作弊或违纪行为;

9、其他由于教学管理失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的行为。

三、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的处理

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出现上述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视情节轻重和是否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分别予以教务处(研究生院)通报、学校通报、通报批评以及警告处分。

(一)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出现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责成责任人写出情况说明和检查,予以教务处(研究生院)通报。

(二)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出现一般教学和教学管理事故,责成责任人写出情况说明和检查,予以学校通报。

(三)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出现重大教学和教学管理事故,责成责任人写出情况说明和检查,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警告或警告以上的处分。

(四)教师、教辅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因特殊情况,出现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者,视情节可予以从轻处理。

四、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发生后,不论任何人发现或反映到学校任何部门,应先将有关材料交教务处或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由教务处或研究生院负责落实调查、认定及处理工作。

(二)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一经查实,先由责任人所在单位根据本办法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学校教师考核小组研究,研究结果由教务处或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负责报主管校长审批执行。

五、本规定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篇10: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防范和有效地处理各类教学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教学事故的认定原则

一、学校教师及教学辅助和教学管理等有关人员凡违反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规程,在所承担的教学活动及相关工作中出现失误,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不良后果,均属于教学事故。

二、教学事故视情节及后果的不同,分为一般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三级认定。事故认定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考试与成绩、教材管理、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各个方面。

第二章 教学事故的认定级别一、一般教学事故

(一)教学类

1、教师无特殊原因,不按时到达教室组织教学,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3分钟。

2、教师上课不带教案、教材、教具等必备的教学资料或工具,或课前准备不足,影响正常教学。

3、教师在课堂讲授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4、教师上课接听、使用通讯工具,干扰正常教学。

5、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应布置作业而在一学期从未布置作业或未按要求批改作业。

6、考试前考试试卷未按时到达,造成考试延误。

7、监考人员考试迟到或未组织好考场秩序,影响考试。

8、考试结束后,教师未经批准,不按规定时间上报成绩,影响教学管理工作。

(二)教学管理类

1、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出现失误或疏漏,排课、排考时间、地点冲突,不能妥善处理,对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2、教学管理人员未及时将教材、开课任务书等送达任课教师,影响教师备课及 开课的准备工作。

3、后勤管理人员课前未作检查维护,教学设施损坏或不完备,影响教学效果。

4、未经允许,随意更换班级教室。

(三)教学保障类

1、教室灯具、黑板等基本教学保障设施损坏,报修后因人为原因3日内未能及时维修,影响教学。

2、因工作失误或人为原因,造成停电、停水,使上课、实验、实训等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3、教师休息室未按时开门,粉笔等教学用具准备不足,或供水、卫生等服务、保障条件太差,造成不良影响。

二、较大教学事故

(一)教学类

1、教师上课无故迟到15分钟以上或提前下课10分钟以上。

2、教师备课不认真,一学期讲课教案缺失1/2以上。

3、教师在课堂上辱骂、体罚学生,或语言粗鲁、举止不文明或擅自离开课堂,使教学中断,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4、教师个人事先未经教务管理部门批准,请他人临时代课或擅自变动上课或考试时间、地点,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5、教师无特殊原因,实际课程进度与教学进度安排表相差2周以上,或未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1/5以上。

6、教师考试命题质量差,卷面分值误差5分(百分制)以上,试题及标准答案有3处以上错误。

7、监考人员考试试卷收发失误(短缺、丢失),影响学生成绩。

8、监考人员擅自离岗10分钟以上,影响考试纪律,或包庇、纵容作弊行为,对学生违纪事实知情不报。

9、阅卷教师不按评分标准阅卷,人为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分数;或评卷后遗失学生试卷,影响学生成绩。

10、教师对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误选、错选,致使学生无法使用,影响教学。

11、其他部门在教务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任意调派任课教师,而短期内又无法找到学科替代教师。

(二)教学管理类

1、未经教务部门批准,自行改变教学大纲、调整和变更教学计划。

2、教学工作开始前,未按教学计划落实课程安排,或未落实任课教师,致使教学任务无人承担。

3、实习、教学实践活动前未落实实习、实践场所,使实习、实践任务无法完成。

4、教务部门或有关责任人因主观原因造成的教材迟订、漏订、错订,致使教材开学2周内不能发放,对教学造成严重影响。

5、教学资料缺失严重、管理混乱,影响教学正常运行和各类教学评比检查工作。

6、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造成教学设施严重损坏或被盗,影响正常教学。

(三)教学保障类

1、任何部门未经学校批准,擅自占用教学场所,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2、教室未按时开门或教室卫生环境脏乱差,影响上课等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三、重大教学事故

(一)教学类

1、教师擅自停课或无故缺课。

2、教师无授课程教案及相关教学材料。

3、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内容、观点违反宪法,在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4、教师无故未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1/3以上。

5、考试前,教师有意或因试题保管不严泄漏考试内容,或在考场协同学生作弊。

6、教师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教学任务。

7、辅导教师没按计划完成辅导任务,严重影响技能大赛参赛成绩。

(二)教学管理类

1、教学管理人员因失误造成3个以上班级停课。

2、未经学校批准,其他部门随意通知全校学生停课。

3、教师因准备不当、指导不力,在实验、实训及教学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使学生受到严重伤害。

4、教师及管理人员私自篡改学生成绩。

5、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学籍、证书管理中,有意出具或办理不真实的成绩、学籍证明、毕业证书。

(三)教学保障类

1、管理部门修缮、改造工程,因组织不力、指挥失误,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造成学生停课,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2、因工作人员失误或人为破坏,造成大型、贵重教学设备的损坏。

第三章 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一、一学期内,同一人员出现2次一般教学事故,按较大教学事故处理;一学期内,同一人员出现2次较大教学事故,按重大教学事故处理。对于一学期内连续出现3次以上重大教学事故的部门,要同时追究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教学事故发生后,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根据事故的情节及后果,成立由学校领导或事故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事故调查认定小组,对责任人的事故情节进行核实并认定级别,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一般教学事故由教务管理部门审核,通知相关部门按规定处理;较大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报学校研究处理。

三、教学事故,均应按岗位职责追究到人,凡不属个人责任的,由事故部门有关负责人承担领导责任。事故发生后,能及时反映并积极采取措施补救者,可从轻处理;出现事故,隐瞒不报,使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者,从重处理。

四、教学事故处理

1、一般教学事故,由学校或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改正。

2、较大教学事故,给予记过处分,责任人1年内不能参加各类评优、评奖。扣除1个月的绩效工资。

3、重大教学事故,要给予记大过处分,责任人当年的年度综合考核定为不合格,扣除2个月的绩效工资,2年内不能参加评优评先、晋级、职称评聘。情节特别严重的要调离工作岗位或予以解聘。

五、各类教学事故由相关教务部门填写《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登记表》,记录备案,同时将教学事故认定结果呈送相关部门予以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一、本规定中未涉及但对学校教学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的行为、事件,学校均可认定为教学事故,予以处理。

二、本规定解释权归教务处。

篇11: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意见

一、认定办法第三条所称年应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税务机关代开发票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和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计入查补税款申报当月的销售额,不计人税款所属期销售额。

二、认定办法第三条所称经营期,是指在纳税人存续期内的连续经营期间,含未取得销售收入的月份。

三、认定办法第五条第(一)款所称其他个人,是指自然人。

四、认定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所称非企业性单位,是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

五、认定办法第五条第(三)款所称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是指非增值税纳税人;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是指其偶然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

六、认定办法第八条第(一)款所称申报期,是指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月份(或季度)的所属申报期。

七、认定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中需明确告知:同意其认定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确认的时间。

八、认定办法第八条第(三)款第1项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的《税务事项通知书》中需明确告知:其年应税销售额已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应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后1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或《不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表》;逾期未报送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纳税人在《税务事项通知书》规定的时限内仍未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表》或者《不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表》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直至纳税人报送上述资料,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停止执行。

九、认定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3项所称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是指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认定办法第九条第(三)款所称实地查验的范围,是指需要进行实地查验的企业范围及实地查验的内容。

十、认定办法第十一条所称新开业纳税人,是指自税务登记日起30日内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纳税人。

上一篇:7 2012年度纺织服装系工作总结下一篇: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