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04-21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这也教学过程: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活动体验,感受质量。

1、老师先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谁愿意来?(请三位同学上台)你来背一背他们两人,等会儿让底下的小朋友听听你背的感觉,好吗?其他小朋友来猜一猜他背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吧!(有的轻有的重)

很好,你们感受到了小伙伴的体重,有轻,有重。

2、这是两袋食品:红枣,膨化食品,它们的包装大小差不多,可是,猜一猜,哪一袋会重些?(指名2~3人)

刚才是小朋友的猜测,那究竟猜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来验证小朋友的猜测?

“掂一掂”这个办法真简单、真方便!

“称一称”这个办法真科学!

就请你来掂一掂吧!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3、今天来上课,我们带来了好多物品,在哪?看--(小组长拿出两样不同的物品)

请小朋友先不动手,只用眼睛看——哎!在心里猜测一下,哪个物品重,哪个物品轻——静静地猜。

谁来说一下你的猜测?(指名2~3人)

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把刚才的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左手、右手上,掂一掂(边说边示范),看看你猜得对不对。依次序进行。(小组活动交流)

谁愿意把你验证的情况说给大家听?(指名2~3人)

用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

4、小朋友,刚才通过背一背,掂一掂,我们感受到了:物体是有重量的,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对吗?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1、小朋友,想想看,如果我们要准确地知道物体有多重,就要请什么工具来帮忙了呢?(秤)

2、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我们都见到过哪些秤呢?

(生答,师相机出示:磅秤 天平台秤等秤的图像)

(选1~2个说说在什么地方可以见到。)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秤,可以用来称物体有多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秤。

3、(教师出示台秤图像)这就是小朋友刚才所说的——台秤。

小朋友有兴趣来和台秤交交朋友吗?

瞧,我们的朋友来了。(小组长拿出台秤)

让我们一起观察秤面,说说在这个秤面上可以看到些什么?开始观察。

指名回答(刻度、指针、数字、Kg)

想想看,我们测量长度时,要用到什么?(长度单位)

那么,测量重量呢,就要用到——重量单位。千克就是常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千克)

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

在秤面上看到有Kg,就说明在这个台秤上称出的物品重量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小朋友一起在小组里的秤面上找一找!(巡视)1千克;2千克;5千克;8千克,10千克。

三、提供机会,主体参与。

1、(老师出示一袋鸡蛋。)谁来猜一猜,老师手里这袋鸡蛋重几千克?你来掂一掂,估计重几千克?

老师放到台秤上来称一称,轻轻地放上去,放好了,手拿开,看一看!几千克?你是怎么看的?

小朋友们猜一猜: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呢?(指名2~3人),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一千克鸡蛋在16个左右。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有多少个呢?

2、小朋友想亲自动手称物品的重量是吗?好,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袋盐,请小朋友轮流掂一掂,好,猜猜有几千克?究竟多少千克呢?我们用秤称一称,看看几千克?

这是一千克的盐,我们来拎一拎,来感觉一下这一千克。

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袋苹果,轮流着掂一掂,感觉一下会有几千克。

我们来称称。

按小组来说说,你们称出的苹果是几千克。

一千克苹果有几个呢?数一数。

有什么不同情况吗?怎么回事呢?

4、感觉“1千克”。

刚才,小朋友相互合作,称出了好几种1千克的物品。现在,让我们来感觉一下“1千克”。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手掂一掂或拎一拎这些1千克的物品,体会1千克有多重。把小组里的几种物品轮流着都掂掂或拎拎,多体会几次。好吗?开始!

找到1千克的感觉了吗?真找到了?那我们又要来玩个游戏了。有兴趣吗?

四、操作体验,巩固感知。

1、称出1千克大米。

我们来比赛称大米。请小朋友先不用台秤,在袋子里装米,最后去称一称,比一比谁装的米的重量最接近1千克。

(学生活动)

2我来评评:哪个小组最接近一千克?哪些小组比一千克多一些?哪些小组比一千克少一些?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千克。就拿我们的想想做做看看吧!

1、想想做做1。

你能说出下面物体有多重吗?(出示放大的图像)

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把千克说成公斤。(板书:公斤)1千克可以说成1公斤,5千克可以说成5公斤。

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个“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指包装袋内物品实际有多重。如果把这袋盐水鸭放在台秤上称,指针是不是就指在一千克上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

请看下一组。

第2小题:如果这辆卡车的实际载重量为6000千克,让你当警察,你会让它通过吗?

生活中啊,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这里提到的几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个新的、与千克相关的数学知识呢!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去探究一下。

3、想想做做3。

小朋友们,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当然离不开新鲜的蔬菜。我这里也有一组,看看它们各是多少千克?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指名2~3人)

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4、想想做做4。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想想做做5。你是怎么想的?体会有多重。

六、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大家分享一下吧。

相机出示课题:千克的认识

2、学了一千克,知道了一千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我这里有两个建议,大家看看好吗?

篇2: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江苏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胡艳 录入时间:2006-11-1 阅读次数:30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秤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个小卡通人物,一个举着一包红枣,另一个举着一包膨化食品。两人争论不休,都说自己的东西重。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3.师生共同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4.认识秤。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充分感知。

[说明: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根据“称一称”活动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让学生在需要中学。]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活动体验,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红枣的重量,体验“1千克”。

掂一掂不够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两种实物重量的感觉。

学生实践后交流体验的结果。

[说明:通过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于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观察秤面,认识秤面上的数字刻度。

根据秤面上的数字刻度,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概括:如果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教学“试一试”,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流实践,交流体验。

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体验。

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

4.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说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体验空间,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知,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概念、拓展应用

1.出示标有净含量的袋装食品,让学生观察外包装,交流从包装袋上获得的数据信息,然后再掂一掂,称一称。

比较净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净含量”的意义。

2.借助多媒体播放乘坐电梯的录像实况,了解电梯和货车的载重情况。3.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题)4.阅读课本32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说明:练习让学生经历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巩固概念的同时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 2.课后实践活动: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说明:把课堂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篇3: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信息窗”呈现的情境信息及编者的编写意图分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借助蜂鸟、小狗、袋鼠、蓝鲸这四种动物的质量信息,引出质量的三个单位:克、千克、吨.为叙述方便,先把其中的四句文字信息(图略)进行标号呈现于下.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3)“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

(4)“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由此可见,“信息窗”呈现的是百科知识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动物世界的一扇窗户.编者的编写意图应该是通过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和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开阔其视野,并将数学知识与生物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进而达成教学目的;同时,借助学生查阅资料的背景,渗透学习方法.不再赘述.

二、对“信息窗”中情境信息的几点思考

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好的,对达成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信息窗”中信息的语言表述欠严谨

最大与最小这两个词存在歧义.最大、最小是指动物的体型(体积),还是质量或年龄?若抛开此问题不谈,按编者的思路最大、最小指质量.若说文字信息(1)还比较严谨的话(说的是蜂鸟孵出时的质量),而文字信息(2)和(3)严谨性就有点欠缺,是刚出生的小狗和袋鼠,还是成年的或几岁的?不明确这个前提便不具有可比性.诚然,这些信息的表述出自科普读物,但在比较严谨的数学课本中出现有点欠妥.

(二)“信息窗”中的信息欠科学

就是按编者的意图,动物的最大、最小是指质量,文字信息(1)(2)(3)也不科学.其实编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将教材第一版“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改为了第二版的“最大的袋鼠大约重90千克”.这样改后科学性也有问题,因可能有更大的袋鼠还没被人们发现呢!再如,即使文字信息(2)中最小的狗是指成年狗,1千克也不是最小的.据2015年9月12日中新网报道,波多黎各的吉娃娃蜜莉(Milly)狗4岁半,身长只有9.65厘米,体重170克,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狗.更何况刚出生的小狗还可能不倒170克呢,也可能有更小的狗没被发现.同样道理,蜂鸟也不一定是最小的鸟.

(三)最大最小的表述限制了学生创新发现的空间

编者的编写意图应该有通过动物世界的奇闻趣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开阔其视野的目的.但最大最小的表述,封堵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关上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大门.因为有了最大和最小,学生就失去了进一步探索更大的和更小的动物的想法与动力,限制了创新发现的空间,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信息窗”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可能偏离方向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动物趣闻激发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学习兴趣,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却未必集中在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上,有可能集中在“这些可爱的动物到底长成什么样”等问题上,从而在大脑中展开想象,思维飞向了课堂之外,要拉回到课堂上学习质量的单位可能兴趣全无,进而干扰了听课和对质量单位的探索.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窗”呈现的大量信息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再者,“信息窗”下面的卡通问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问的宽泛性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偏离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而转向非数学的思考.因此,这样的设计很有可能实现不了编者的编写意图.

(五)“信息窗”中的信息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关于质量单位的认识,课程标准提出了“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的教学目标;青岛版教师教学用书也提出了“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的教学目标.可见都注重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也就是先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而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观察、抚摸、掂掂或称称等操作活动.而“信息窗”呈现的四种动物,除去狗,其他三种恐怕大多数人没见过,尤其是蜂鸟和蓝鲸,别说是学生,就是编者、老师等成人又有几人见过?学生既不能看,又不能摸,也不能掂一掂、称一称,何来感受,又怎么感知质量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青岛版教材情境创设之后的设计,借助口香糖、砝码、2分的硬币、花生仁等实物,通过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操作活动感受1克与1千克,进而借助具体的1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大米重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通过有层次的数学推理过程,使学生建立起不易直接感知的“吨”这个单位.这种设计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体现了编者匠心独运的设计.

三、关于“克、千克、吨的认识”情境创设之建议

由于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故情境创设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建立在他们对质量观念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设计.因三年级的学生几乎都买过东西,起码也跟随家长买过东西,有时买东西需要上称称重量,这些学生是见过的,也就是说学生具有质量的相关感性认识和经验.笔者认为,创设一个买卖东西的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需精心设计其中的语言信息和问题.限于篇幅,笔者简单谈一下设计建议.

创设一个超市买卖东西的情境,至少要呈现两类商品(多点也可)且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给出一类个数、形状与单位质量价格相同,但质量(用克或千克明确标注)与体积大小不同,标有不同售价的两种商品,并提出售价为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原因.

〔这是考虑到学生还没建立起质量观念,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生活中以个数多少论价高低的习惯缺乏科学性,进而主动纠正之而设计;仍留有用比较大小(体积)的习惯进行判断的空间,目的是为下面的第二做铺垫.〕

第二,给出另一类形状与单位质量价格相同,质量(明确用克或千克标注)也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标有相同售价的两种商品,并提出售价为什么相同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原因.

〔这是针对第一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纠正生活中以大小(体积)论价高低的习惯而设计.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第一、第二中两类商品中标注的其他信息(质量),认识到有些商品售价的高低需要以重(质)量来确定,认识到学习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其探索欲望.〕

第三,商品最好售价比较低,且便于携带.这样,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买来进行操作比较,并亲自掂一掂,称一称,形成对克和千克的感知.

篇4:“认识千克”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千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几种秤,我们也知道了在台秤上的k、g两个字母写在一块就表示千克,假如把物体放在秤盘中,秤的指针指到了哪个数字上就代表着是几千克。接下来我们就来称一下这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师把盐放在秤上)秤的指针现在在数字1上,那么这袋盐重1千克。

教师接下来让提前做了准备的几个学生把准备好的东西拿上来,称一称重量。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对,我们平常说的2斤就是1千克。在我国,老百姓习惯用斤这一单位来衡量重量,而在国际上则一般使用千克这一单位,我们也把千克叫做公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在外包装上表明东西的重量,如矿泉水上瓶上有“净含量1千克”这样的字样。那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

在学生回答“所谓净含量指的就是除去包装之后物体的重量,在这里也就是去了瓶子后水的重量”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来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然后再试着把学习用具组合在一起,凑1千克。(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

师:你们凑的学习用具是不是1千克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学生把自己拼凑的1千克学习用具拿到讲台上用秤来称)

教师对于学生的做法表示肯定,表扬他们的动手态度和精确的估算能力。

二、认识几千克

教师在讲述几千克之前,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秤上,让学生回答称量的重量。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用图,让学生回答图上不同蔬菜在秤上显示的重量是几千克。(土豆5千克、黄瓜3 千克、大白菜1千克、西红柿有2千克……)再出示一些质量超过整数千克数或者低于整数千克数的物体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得数,并及时进行点评。

出示图片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回答什么是载重,比如电梯的载重,卡车的载重等。向学生解释载重就是最大量不超过这个重量,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危险。比如,电梯的载重是1000千克,如果进入电梯的人数过多,重量超过1000千克,就可能会出现电梯坠毁的风险。借此可以向学生灌输安全思想,教育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是教学的生活化,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一、在实践中感受

所谓在实践中感受,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感知来对千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称一称学生准备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到1千克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斤,而在生活中可以说1千克是处处可见的。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即使体积相同,重量却不一定相同的道理,比如说一样包装的食盐和淀粉,重量并不一样。

二、在实践中体验

在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亲自动手来认识“千克”这一单位。重量单位和其他单位是不同的,仅仅靠眼睛来观察是不行的,必须动手操作。在教学中采用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等活动,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对“千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就可以了解到1千克大约就是2袋食盐、十五六个鸡蛋或者八九个橘子等的重量。而通过这些体验,学生还能够进一步地理解,即使重量相同的不同的东西,数量也不一定相同。

三、在生活中应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痕迹,只有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让小学生了解了1千克、几千克与几千千克以后,教师还要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对“限载”和“超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课堂结束前,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外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逛超市的时候或者到菜市场买菜时,要认真观察超市中袋装商品的净重,或者看看菜市场中人们买菜时买几千克,大约有多少数量,等等。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作业,更是学生以后生活中的长期作业。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应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篇5: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去体验,去认识。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我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努力体现一个宗旨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以及猜测等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它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1.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充分的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去感受1克的重量,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感受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教师及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索的学习气氛,开展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从而在头脑中建立1克的概念。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数学其实是自己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2.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学生带来的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学生感受到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

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如此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一定要学好它。产生学习需求。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而学生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自主探究实现再创造。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学生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辩论,当学生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学生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包办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起承担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学生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4.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

我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借助今天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前的调查,填

写表格吗。点击鼠标:出现一幅半开放性的表格。左第一列标示三个项目调查内容、质量单位、数据。从第二列起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前调查任意填写若干内容。再想想用什么质量单位最合适?学生填写,后指名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调查的物品和选用的合适的质量单位。

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估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体重秤、天平等测量工具验证估计,分组活动。最后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进行这样的调查,看看这次你都能估计对每件物品的质量吗?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直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也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一方面,在课堂上提供参与机会把课前的调查进行反馈和实践验证,让学生多多亲历实践过程;另一方面,把课上的调查与估计更进一步的延伸课外,使学生的思维螺旋发展,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千克与克的质量的感知。

(二)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1、授课时间过长,本节课的授课时间超过了40分钟。总结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费了一些时间;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无用的行为过多,教师要不断的组织教学,也浪费了时间。

3、课堂的调控不灵活。由于本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的提了很多要求,但对兴奋度很高的学生作用不大,教师每进行一项活动都要等待很长时间,应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三)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

根据对第一次教学的分析,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策略的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使用目的,这样就可以更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取舍和调换;

2、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的方法指导,明确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如要求同一小组同学把物品放到一起共同使用等;

3、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在使用所选择的资源时,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

篇6: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和二年级时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一些相似,但在教学上又有很大不同。长度单位的教学学生可以用眼,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比较学到知识,而克与千克的内容则要依靠学生的手,用手来感受1克与1千克的质量,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针对教材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活动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体验和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准备大量实物教具和学具。在本节课中,为了让学生有充分感受的机会,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1枚2分硬币和2袋500克的盐,结果,学生实际操作中发现,500克的盐较少,所以我改为布置每个学生到超市买一千克的物品。正好,孩子准备的物品五花八门,也拓宽了他们学习的空间。而我自己则准备了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称。还准备了很多如苹果、糖等不同的物品。

再次,在本节课堂上,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让他们通过掂、比、猜、说、称等实践活动,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再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篇7:克千克的认识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l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技能目标

开展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千克”和“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估算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难点

单位的换算和估算。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一条口香糖、一枚2分硬币、花生米、大米或黄豆、质量为一千克的实物。

2.搜集有关质量的问题。

二、预习学案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很奇妙,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请学生回答。,生1: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板书:1克)生2: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板书:1千克)生3: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重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板书:150吨,1 吨)生4: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4克。(板书:40千克,.4克)2.看一看,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将质量单位和数据重点突出。3.你能读一读这些数据吗? 1克1千克40千克4克150吨1吨 学生读数据。

4.你知道这些数据都是来说明什么的吗? 引导学生说出:表明物体的重量。、5.小结:对,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用克、千克、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实际就是物体的质量。

克、千克、吨就是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6.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千克)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地学习新知。

三、导学案

1.学生质疑,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好多有趣的知识,课前也让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质量的问题,接下同学之 间相互交流,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有关质量的问题: 生l:一块橡皮有多重? 生2:我的体重是34千克。生3:火腿肠一根40克。生4:我想知道一袋盐有多重? 2.认识常见的秤。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好多问题,后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现在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吧。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学生汇报: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还有一种秤叫天平,同学们都见过吗?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秤,现在请你们猜想一下:l克有多重呢? 学生自由讨论

师:同学们究竟猜想得对不对呢?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食物:一条口香糖、一粒花生米、一枚2分硬币。试一试:掂一掂这些物体的重量,你感觉怎么样? 学生掂一掂,体会,感觉:很轻。

我们用天平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l克。板书:1克。(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克的认识不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亲自实践、亲自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创设了让学生操作探究的有利条件,也让学生课前准备了充分的实物教具、学具,借助这些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亲自感知1克的质量。同时,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使1克的质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较深的印象。)4.师:刚才同学们学得真好,现在小博士有个小知识要教给大家。课件出示: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全班一起读一读。

通过和小博士一起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三四名学生回答)大家可以拿着手中的大米来验证一下1克大约有多重。(学生实践)拓展: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l克有多重。

师:l克真的好轻。大自然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l克的物 品吗. 学生交流汇报: 生I:一小块橡皮。生2:4粒黄豆。生3:1个扣子。生4:1个小发卡。

师:通过大家的举例,你知道了什么呢? 引导得出: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认识“千克”。

1.师:我们知道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现在请你再猜想一下,1千克有多重? 板书:l千克。

出示重1千克的物品,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品,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4 生:—辙500克,两袋盐1030克,蠛l千克,也可以说]000个l竟是l千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2.师:小博士还要告诉我们一个小知识。

课件出示: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l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全班齐读。学生交流汇报: 生1:1千克有点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样量。

生4:都是1千克重,但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师:为什么呀? 生4:轻的东西就多一些,重的东西就少一些。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请各小组同学拿出自己的书包、凳子,先估计一下有多重,再来称一称。(小组活动,并记 录下估计的重量和称出的重量)4.你知道你同桌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背一背,说一说。

学生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在此环节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l千克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起过1千克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就这样,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四、课堂检测 1.连线。西瓜1100克 方便面5千克 一袋盐500克’ 小明的体重35千克、2.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3)l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3.看图填一填。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谁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六、课后作业练习:

1.第6页“自主练习”第1题。2.第6页“自主练习”第2题。

篇8: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克与克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称量物体轻重的必要性,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引出计量单位千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采用以实际感受为主要形式来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建立质量和质量单位的概念。

【教学片段及评析】

一、营造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多重吗?

生1:我家的一桶饼干是2千克。

生2:一袋奶粉是350克。(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观看)……

小结:通过调了解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

师:关于千克与克,你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吗?

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有多重有,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

【评析】从生活中实物的重量引出本课的数学问题“克和千克”,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到很亲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联系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搬”进了课堂,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组织探究活动,体验感悟问题

1. 师:1角钱我们都见过,可这枚硬币有多重?(天平游码停在刻度1,说明1枚1角钱硬币重1克。)

师:同学们都拿起1角钱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

师:1克真的是好轻。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生:黄豆、扣子等)

师: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

2.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400克。生2:500克。

师: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生:1000克。

师: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合适!盐太重了。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台秤,谁知道台秤的用法?(出示台秤)……

【评析】在本节课中,教者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新知。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

三、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师:你能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材料袋里有大米、黄豆等若干千克,要求学生合作)

师: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有点重。生2:有的物品多,有的物品少,但都是1千克。……

(生合作交流)

【评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不仅解除了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

【综合评价与反思】

篇9: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千克

【片段一】

认识千克

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1千克的物品。有容易数的物品:果冻、苹果、土豆、橘子、洋葱、本子等。难数物品:大豆、玉米、枣子、大米等。不可数的物品:水、洗衣粉、牛奶、盐等。

课上,学生在用手掂1千克的物品时,要求学生闭上嘴巴,用心感受,记住1千克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掂一袋500克的盐,思考:与先前掂的1千克的物品比较,感觉轻还是重?学生很容易感觉到没有1千克重,再请他把两袋盐合在一起掂,与1千克比,怎么样?学生感觉有1千克重的。再用秤称一称,确实有1千克。再掂掂,记住这感觉。

请学生上来掂班级的一套《补充习题》,比1千克重,拿掉多余的《补充习题》至10本,大约有1千克重。

点评: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把动态感知与静心体悟相结合,促使概念由外在的具体可感知物象,逐步过渡到学生头脑中内在的概念表象,这其实也是一个逐步抽象、概括和凝练的过程。

【片段二】

请学生说说自己带的1千克物品。

学生1:我带的苹果大约有4个就有1千克了。

学生2:我带的果冻大约有17个就有1千克了。

学生3:我带的土豆大约5个就有1千克了。

学生4:我带的饮料大约2瓶就有1千克了。

学生5:我带的这么多水大约就有1千克了。(放在橙汁瓶里)

学生6:我带这么多米大约就有1千克了。(放在方便袋里)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所带的玉米、枣子、洗衣粉、牛奶等。

多方位地让学生感受1千克物品有多重。

师:刚才我们知道4个这么大的苹果大约是1千克,那么这样大的鸡蛋1千克会有几个呢?

学生1:5个

学生2:10个

学生3:50个

学生4:16个

师生一起来称一称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结果大约是17个。

师:谁估计的最接近?请他说说是怎么估计的?

生:4个这么大的苹果大约是1千克,这一个苹果大约有4个鸡蛋这么重,16个鸡蛋差不多了!

师:同学们,你们听懂他估的方法了吗?对,用他的这种方法估计的话,就不会有50个,5个这样的答案了!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10本《补充习题》大约有1千克重,你能估计,全班的《补充习题》大约有多重吗?

生:大约是4千克。

师:请你说说方法?

生:10本《补充习题》大约有1千克重,我们班有45个学生,就有45本《补充习题》,大约有4个10本,所以大约是4千克。

点评: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操作前估计、操作中调整、操作后对比和反思,在反复调整放入过程中建立概念。经常这样的强化,学生就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

【片段三】

师:请看这个橙汁瓶里的水是1千克,你能估计我们喝的纯净水一大桶有多重吗?

生:4千克,10千克,6千克,20千克,100千克,50千克……(瞎估计)

师:答案太多了,有的同学开始瞎猜了,有的同学不知所措。我们把1千克的水倒入脸盆,看有多深?你能估计一脸盆水有多重吗?

生:4千克,6千克,8千克……

师:我们请估计6千克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1千克的水就那么深,脸盆大约有6个那么深,估计大约是6千克。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位同学很会学习数学,用这种方法估计得很准确。如果现在请你估计这桶纯净水有多重?

生:10千克,20千克,15千克,18千克……(估计得比较在谱)

师:请估计18千克的学生说估计的方法。

生:一脸盆水大约是6千克,这桶纯净水大概有3个这么多,估计是18千克。

师:我们为什么这次就这么容易估计了,因为我们1千克水和一桶水相差太大了,以1千克水做标准的时候难估计,如果把这个标准换成1脸盆水,就好估计多了。所以我们再估计的时候可要找对标准哦!

师:你能估计我的体重吗?

生:无从下手。

师:提示,你知道你自己的体重吗?

生:知道。

师:请同学们与自己最好的朋友抱一抱,你可以抱起他来吗?感觉怎样?

生:相互抱抱。

生1:我可以抱起来我最好的朋友,他很轻。

生2:我抱不动他,他太重了。

……

师:请个抱得最认真的同学上来,抱一抱老师,抱完后,请你估计老师大约有多重?

生:差点抱起老师。估计老师大概50千克,因为我的同桌有25千克,抱起来不太重。抱老师用了很大的劲,差点抱起来,我估计有50千克。

师:你今天学得很认真!同学们,我们在估计的时候还可以像他这样拎、抱、掂。

你可以估计了吗?并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1:我是25千克,老师的体重大概是我的两倍,约是50千克。

生2:我是50千克,老师大概和我差不多,也是50千克。

生3:我是38千克,老师比我重一些,大概是50千克。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体重作标准,估计得很准确。

点评:用数学的思维来学习千克的知识,在不断的对比、反思、辨析中尽可能使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概念表象由模糊状态进入到清晰化状态。在用1千克作标准来估计物体的重量有困难的话,我们得改变标准。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事物找准合适的估计标准。这也是本节课需要学生认识的知识点。1千克水的概念和18千克水的概念相差太大,在学生的脑海里很难形成这种联系,中间用一脸盆水作为跳板,以一脸盆水为标准来估计一桶水的话,就简单多了。用这种方法,通过以自己的体重作为标准估计老师的体重,也就容易估计了,以此来鼓励学生主动选择自己熟悉的物体作参照物估计身边物体的重量。在填合适的单位中,如,一头猪100(千克),一筐水果50(千克),一头牛400(千克)这样的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千克是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教学,特别是质量等相对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体验,通过反复的比较促进概念的建立,注重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反思辨析,主动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为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打下基础。

上一篇: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下一篇:做未来合格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