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

2022-08-18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到校外搜集包装袋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调查现对质量单位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尽量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上课之前通过游戏让一个同学背一背另外两个同学,让学生了解同学们的体重有轻重。接着让每个学生掂一掂自己的书包和数学书、数学书和橡皮擦。

2、新知学习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一角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让学生掂一掂一袋3千克的洗衣粉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3、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课后让学生回家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的物品。

4、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

系。

5、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让学生掂一掂两袋500克的食盐和一筒1千克的面,让学生亲手感知来掌握单位克和千克间的关系。不过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两袋食盐比一筒1千克的面重一些,而有的又说一筒1千克的面比两袋食盐重,这也许就是学生年龄的特征感觉出了一些偏差。

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甚者在部分学生要填长度单位的也填“克和千克”了,证明一些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模糊了。

第二篇: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

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8.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千克重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 谈话交流: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激发兴趣)

2. 课堂检测

3. 组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学生自由谈论、交流

【做“自主练习”p6—

1、2题。】

3. 对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品等)进行估测、称量,然后进行比较,测查自己估测得是否准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第三篇:《克和千克的认识》王艳的百度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

安昌小学:王艳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85-8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千克洗衣液(4瓶)、1千克的水果、一瓶成长快乐、一个书包、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台盘秤、十本100克的书、二分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书和一只笔,问:你们知道谁重?谁轻吗?

2、(课件演示)孩子们看这几幅图,这在干什么?

3、师:你们知道有哪些重量单位吗?给大家说一说。 师:这些重量单位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板书:质量单位)

而在这些常用的质量单位中,克和千克又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板书课题:克与千克的认识) 齐读课题。

二、探究体验: 1.认识质量单位

国际上规定: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g和 kg) 2.认识感知1千克

(1)那么1千克有多重呢?

这样的一瓶洗衣液,它的质量大约就是1千克。 (2)掂一掂:

老师请同学们分组从前往后轮流的掂一掂,静静感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最轻。 (3)找一找:

老师这里有这几样物品:一袋苹果、1瓶成长快乐、一个书包,还有一袋洗衣粉。这几样物品中哪些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呢?

那你想不想上来掂一掂,感觉一下?

师:掂一掂,质量和1千克的洗衣液比较,感觉一样吗? (4)称一称

出示盘秤,师:你们见过盘秤吗?在哪里见过呢? 你知道怎样使用盘秤来称物品的质量吗? 师: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呢?

你知道4千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0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们用盘秤来称称这袋苹果,先数一数这袋苹果有多少个,看看指针,这七个苹果的质量是多少? (5)说一说:

孩子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呢?

3.认识感知1克

(1)你们知道这枚硬币大约有多重吗?

对,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 (2)掂一掂:

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一克有什么感觉? (3)找一找

(课件演示)这些物品的质量都是大约重一克。 (4)说一说

你们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克吗? (5)小结

4、巩固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5.克与千克的关系

你们知道这本书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克吗?谁来猜一猜? 既然这一本书的质量大约是100克,现在老师这里有10本这样的书,你们再猜猜,它的质量是多少克?(板书:1000克)

这十本书的质量大约是1000克,我们再用盘秤来称一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十本书的质量是几千克?板书1千克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1千克和1000克相等)

一起读一读。

5、巩固练习

(1)问:这个西瓜的质量是多少?这个菠萝呢?质量是多少?

它们的质量相等吗?

(2)、填一填,怎样填两边质量才相等?

6、延伸练习 (1)、判断题。 (2)、书信中的笑话

7、认识秤 (课件出示)你们看这里有些什么秤?

你见过这里面的那些秤呢?在哪里见过?主要称什么?。。。。

8、有趣的小知识

四、总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目标】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重量的估测

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估测出大致的结果。

3、利用所学乘、除法对多个物品进行估测 批

注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天平、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克和千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说一说用“克”称量什么物体?用“千克”称量什么物体?说一说哪些物体重1千克?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鸡蛋?

2、填空。

8千克=(

)克

400克+600克=(

)千克 9000克=(

)千克

1700克-900克=(

)克

二、新课

1、出示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天大约摘了多少千克。 师:你们知道了什么?要想知道大约多少千克?还要知道什么? 学生汇报。并列出算式。

1)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20÷4=(

)千克

2)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

)千克。

20÷5=(

)千克

3)说说还有什么情况?

4)解答正确答案。称一下,看有没有

4、5个重1千克的苹果。

5)做一做。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6)谁能说出一些物品,让同学们估一估。

二、练习。

1、下面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平衡。

2、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3、根据问题回答,并自己提出问题。

4、下面的秤最多能秤多重的物品。

5、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6、调查本小组同学的体重,并记录在下表中。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完成了书上的练习,同学们现在在估测物品重量时还有差距,还需继续练习。

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4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和千克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2、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 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技巧 批

注 【教学重点】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知道它们与生活的联系,能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你认识了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二、练习。

1、填一填。

1)称比较轻的物体重量常用(

)作单位,称一般物体的重量常用(

)作单位。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亮重26(

)

一枝铅笔重7(

) 一个小皮球重30(

)

一袋盐重500(

) 一袋面粉重50(

)

一个2分硬币重1(

)

3)在

填上“> ”“

<” “ = ”。

1000克

1千克

12千克

99克

3千克

2999克

4800克

5千克

3克

4千克

6千克

6000克

2、判断。

1)一个鸡蛋重20千克。

(

) 2)1箱梨重20千克。

(

) 3)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

(

) 4)一头牛重450克。

(

) 5)小兰的体重是32厘米。

(

) 6)60克的石头比60克的木头重。(

) 7)4个5千克是20千克。

(

) 8)8000克与8千克同样重。

(

)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一筐苹果重38千克,筐重4千克,苹果重(

)

a、34千克

b、42千克

c、38千克

2)一只鸭和2只鸡共重9千克,鸭重3千克,平均每只鸡重(

)千克。

a、2千克

b、3千克

c、4千克

3)用天平称一枝粉笔的重量用(

)作单位。

a、厘米

b、克

c、千克

4)在3千克、300克和1300克中,(

)最重。

a、3千克

b、300克

c、1300克

思考题:用1克、3克、6克三个砝码在天平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的物体。

一、 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的练习,你们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提高?哪种题还存在问题?

第五篇:《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并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天平、两袋食盐、2分硬币、1千克的苹果、盘秤。 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乒乓球、一个梨和自己的书包一个。 教学重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支铅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师:当你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说什么呢?

生1:大人上街买菜、买米时都用“斤、两”字比较多,如买5斤大米。 生2:超市里的商品包装上标出的重量间单位是克和千克,那么现在是不是不用“斤、两”这个重量单位了呢?

师:说得好,说明你们平时很认真观察,了解了很多有关重量(质量)的问题。同学们,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要和国际接轨,面国际上规定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师:“克”和“千克”,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1克有多重? 生2:我想知道1千克有多重? 生3:我想知道我的体重是多少?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硬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硬币重多少克?板书:1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5)现在请同学们用天平称一称自己带来的物品。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乒乓球等这些物品的重量。

老师小结:克是用来称一些比较轻的物体时所用的质量单位,称一些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千克”做单位。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秤称一称。 (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食盐500克,那两袋呢? (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6)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秤,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三、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1、基础知识训练:

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第6题。

2、拓展思维:

(1)1个2分硬币是1克,那么10个2分硬币是多少千克?100个2分硬币重多少克?1000个2分硬币重多少克?

(2)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如果称你的体重用哪个单位最合适?

3、课后调查:

(1)家里的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 (2)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大袋洗衣粉有多重?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谁重?

1000克=1千克

上一篇:客房部领班年终总结下一篇:客户答谢会致辞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