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024-04-21

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共9篇)

篇1: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刚刚有个家长打来电话,跟我反映她的孩子不会思考不会理解的问题。于是我又翻到这一节,仔细阅读。苏说:“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中成为劳动者。”这样看来似乎我自己从小到大也一直没有做到一个良好的甚至是合格的劳动者。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希望我的学生跟我走进同样的怪圈,误入同样的歧途。

苏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他这是向教师的智慧提出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智慧。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考“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呢?

他说:必须是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他的教学经验是在课堂上做两件事:

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

第二,要是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这第一点对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说,都能做到,更有甚者,会大大的有意无意的扩大这个范围。也正是这种扩大的行为,是第二点失去方向或偏离了轨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两点的结合点,让孩子们在接受必要知识的基础上聪明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让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他在课堂上所学的那些东西,比如开展与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的丰富的思维活动。这样,所练就的一种独立性有能为在课堂上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是一个良心循环。

我在想,对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正是缺少一些形式多样地思维活动跟我们的阅读教学,甚至是作文教学相关的。缺少一些除课本以外的有利刺激。针对这种情况和教学实际,我觉得可以在作业设计、课堂小拓展、课外资源的引入等方面再灵活一些,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知识,关键是能否带领孩子们进入思维的领域畅游一番。不管怎样,这是一条值得探究的道路。

篇2: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通过试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辩论等多种形式,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活动中,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没有思考是不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 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往往是新课改中最精彩的部分, 因为质疑最能表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有人说, 一节好课, 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思维含金量。要使思维的含金量提高, 提出好问题是关键。好的问题背后往往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 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好的问题, 更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好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问题,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以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例如, 在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展示给同学们一张元素周期表, 这对每位同学都很熟悉, 110多种元素整齐地排列于其中。

教师:关于元素周期表, 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学生: (观察元素周期表, 思考并讨论, 提出了希望了解的问题) 第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得如此有规律, 表中是否蕴含有一定的规律?第二, 表中所蕴含的规律是什么?第三,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为何如此排列?

利用学生熟悉的元素周期表, 鼓励学生质疑,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入手,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教师: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那种微粒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原子序数与该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等。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教材中的数据, 并依据所填的数据画出直方图和折线图。

学生:一是组内分工, 写出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二是组内讨论, 寻找原子序数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关系, 并画出图形, 为归纳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各抒己见并进行组间的互评。

通过评价和讨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提升, 学生们共同得到元素周期律。最后, 在总结本节课的同时给学生提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再去思考他们看到周期表所想到的问题。从这节课不难看出,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尤显重要。

但现在的事实是这样吗?袁振国教授在他的新作《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 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家长们关心的是学校既定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 也是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 那就是犹太民族, 当孩子放学回家后, 家长们问他们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里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老师没有回答出来。”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高兴。可是如果中国的孩子回来对家长说他提了一个问题把教师难住了, 绝大多数家长会感到为难, 尴尬甚至会斥责孩子“你逞什么能!”

通过这个小故事不难想到平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教学中只注重了学生答, 而忽略了学生问的培养与指导。更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问题意识, 缺乏民主意识, 缺乏对话意识。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 用老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的做法, 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应真正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认真备课, 给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 让问题意识成为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 说到底, 就是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那么教师的教才能见成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其实在每一个年轻学生的心里, 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点燃他们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必须让学生知道思考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 用自己的思考征服、教育和指导学生。相信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 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都说会思考的人, 才有活力。脑海中呈现出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作品, 那曾经让多少人为之惊叹:原来, 思考着可以如此有魅力!作为教师, 让学生成为成功的人, 必须要先学会思考。在苏老的阐述中, 笔者再次认识到了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让其学会思考责任之重大。

篇3:“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以笔者观察,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生态逐步得到改善,但不少课堂,教师仍把教材、教学设计、课后习题视为纲领、圭臬,围绕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照本宣科,对于成绩的过度追求依然如故,许多课堂不为学生所喜欢,导致出现学生厌学、苦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究竟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的价值无非是思想境界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灵动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促成真正的发展,生发出自觉的快乐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的劝告——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应当为我们所遵从。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站位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升华学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认知。《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集体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人们为什么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2.你觉得那些“小伙子”棒么?3.你觉得本文中什么得到了“检阅”?

同学们深入研讨文本后整理出如下观点:“小伙子”博莱克真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走得非常投入,有精神,不难想见他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多少心血。同时,他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身体虽有缺陷却精神力量强大,让人无限感佩。而“小伙子们”用无声的行动呵护着博莱克,用“德行”带给博莱克以自信自尊、昂扬向上,这种理解、尊重、友爱、信任、成全他人的品质同样值得夸赞。显然,博莱克的“坚强刚毅”和孩子们的“仁慈善念”得到检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我们要带着孩子以一种敏感审慎的态度走进文本细读思考:1.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2.为什么会这样表达?3.为什么只能这样表达?4.这样的遣词造句有何独到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5.文本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成为文本中的角色,不草率定论,不轻信盲从,在反复的追问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礼物》讲述的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人人都称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就设计这样的问题:“礼物”指的就是“老奶奶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文章为什么选择去写一位老太太的微笑?老太太的微笑为什么充满魔力,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礼物呢?

学生自然在头脑中明确老人身上的几组对立的矛盾:孤独无依靠、很苍老、很勤劳、很穷困、很开朗、很善良等等。

那么,“微笑”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看似挣扎在生活边缘的老奶奶却有着超乎别人的幸福人生,不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吗?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不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吗?面对生活的点滴挫折、痛苦就颓丧萎靡的人在与之比较中是否应该有些自责而振作呢?

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拓展生命的自由,在文本细微曲折处凝神推敲,在思考中“经历”“经验”,由知识走向生命的回归,实现学生的精神健壮,思想丰富、优雅、从容。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体验,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教材、对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结论进行批判、选择,让学生在求异思维、换位思维中掌握积极的思考方式。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执教中,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交流自己感悟。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大家在凝神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拉骆驼的”那么冷的天走那么远的路着实生活不易。有的说这些“拉骆驼的”讨价还价时没有巧舌如簧,只是言说“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见他们的憨厚质朴。有的说作者把“拉骆驼的”从门头沟徒步而来卖煤,“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看似闲言赘语,却又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利用顿挫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她对于“拉骆驼的”好感与亲近含蓄不尽妙不可言。

能够在无疑处生疑,能独具慧眼平中见奇,能敢想敢说见解独到,这种自主性、探究性地体验,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困难、挑战,用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去观望,学生就能在自己主动发现中练就平中见奇、无疑而疑的一双慧眼,这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带给学生的是思想的愉悦,也将是成全孩子积极思考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开启智慧以解蒙昧,课堂才有其真正的高效魅力。

篇4: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究竟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人的价值无非是思想境界如何,思维能力如何。”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灵动的思考以及思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才能促成真正的发展,生发出自觉的快乐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的劝告——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应当为我们所遵从。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站位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发展,升华学生对于人生、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基本认知。 《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集体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人们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 人们为什么纷纷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 2. 你觉得那些“小伙子”棒么? 3. 你觉得本文中什么得到了 “检阅”?

同学们深入研讨文本后整理出如下观点:“小伙子”博莱克真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走得非常投入,有精神,不难想见他在平时的训练中,付出多少心血。同时,他能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身体虽有缺陷却精神力量强大,让人无限感佩。而“小伙子们”用无声的行动呵护着博莱克,用“德行”带给博莱克以自信自尊、昂扬向上,这种理解、尊重、友爱、 信任、成全他人的品质同样值得夸赞。显然,博莱克的“坚强刚毅” 和孩子们的“仁慈善念”得到检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需要我们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习惯。我们要带着孩子以一种敏感审慎的态度走进文本细读思考:1. 文本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2. 为什么会这样表达? 3. 为什么只能这样表达? 4. 这样的遣词造句有何独到之处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 文本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成为文本中的角色,不草率定论,不轻信盲从,在反复的追问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品质。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礼物》讲述的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 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生活贫困而朴素,品质勤劳而善良,她无私地把微笑送给别人,人人都称这是最好的礼物。我就设计这样的问题:“礼物”指的就是“老奶奶的微笑”,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文章为什么选择去写一位老太太的微笑?老太太的微笑为什么充满魔力,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礼物呢?

学生自然在头脑中明确老人身上的几组对立的矛盾:孤独无依靠、很苍老、很勤劳、很穷困、很开朗、很善良等等。

那么,“微笑”的价值也就呼之欲出:

看似挣扎在生活边缘的老奶奶却有着超乎别人的幸福人生,不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吗?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不应受到人们的尊敬吗?面对生活的点滴挫折、痛苦就颓丧萎靡的人在与之比较中是否应该有些自责而振作呢?

着力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世界, 走进思想碰撞的海洋,拓展生命的自由,在文本细微曲折处凝神推敲,在思考中“经历”“经验”,由知识走向生命的回归,实现学生的精神健壮,思想丰富、优雅、从容。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地时间体验,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表达个性化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教材、对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结论进行批判、选择, 让学生在求异思维、换位思维中掌握积极的思考方式。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执教中,我让同学们自由阅读,交流自己感悟。有这样一个句子,“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 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大家在凝神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思考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拉骆驼的” 那么冷的天走那么远的路着实生活不易。有的说这些“拉骆驼的” 讨价还价时没有巧舌如簧,只是言说“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见他们的憨厚质朴。有的说作者把“拉骆驼的”从门头沟徒步而来卖煤,“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看似闲言赘语,却又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利用顿挫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她对于“拉骆驼的”好感与亲近含蓄不尽妙不可言。

能够在无疑处生疑,能独具慧眼平中见奇,能敢想敢说见解独到,这种自主性、探究性地体验,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时间、困难、挑战,用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去观望,学生就能在自己主动发现中练就平中见奇、无疑而疑的一双慧眼,这种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带给学生的是思想的愉悦, 也将是成全孩子积极思考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篇5: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在道德上败坏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教学工厂也好,学校试验园地也好,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怎样才能使紧张的、愉快的脑力劳动在学校里占统治地位呢?关于这一点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在教师来说像空气一样需要。而现在我只想说说主要的意思。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这就是让学生记忆教师讲过的现成的东西,死背教科书。固然,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居第二位。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可是多么遗憾,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譬如说,我们布置一个八年级学生今天回去读10页教科书,而他在这一天里又从有趣的科学书籍和杂志里读了20页、30页、40页书,他读这些书不是为了去记熟它和背过它,而是出于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只有这样,这个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劳动者。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但是,我们还常常会看到那些被无力胜任的死抠功课的苦役折磨着的活死人。新闻记者在报道一个学校时,往往主要是把教师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描述一番。但是,关于学生的阅读这样一个对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来说都如此重要的问题,我却从未看到有谁提起过。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篇6: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1. 活用教材, 语文学习生活化

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如教学“语文园地”里的看图作文, 图上画的是三位少先队员在标本室里收集标本。这个内容就本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首先是学校里没有标本室, 其次是同学们也从未进行采集标本的活动。于是, 我撇开这幅图, 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张画片或一张邮票按要求写下来。当学生把习作交上来时, 文章充满童趣, 充满幻想, 富有想象, 富有个性, 表现出学生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样的作文, 不是比死扣课本题目而不考虑学生实际, 更有价值和意义吗?不是也更能展现人性美,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可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更好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 多阅读, 语文学习时空化

学生的阅读量多了, 自然词句积累就丰富了, 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同时广博的知识会使人变得机智聪明、富有灵气, 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 要学生举例说说对《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这段话的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本来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教学前引导学生阅读小学生科普丛书《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等有关环保知识的书籍, 学生积累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后, 理解这段话就不难了。有一位同学是这样理解的:“随意毁坏森林不但使小动物们无法生存, 而且会使土地裸露, 造成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所以, 毁坏森林到头来还是害了人类自己。希望人们不要再毁坏森林, 要保护好森林。”事实说明,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途径。

二、间接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1. 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 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 善于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 加以有效地利用,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参加社会活动, 实践语文

社会是个大课堂, 是个资源库,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每年的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 我会鼓励学生去观看, 让他们去接受融艺术、科学、人性等方面为一体的美丽大展园的熏陶, 让学生在生活中见证语言的魅力。

3. 交流话题, 创生学习资源

篇7: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

《论语》一书篇幅不大,共计20篇,一万一千多字。然而,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文言典籍,光注释就是原文的数倍,学习它自然会有相当的困难。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创造性的主体体验?如何处理“积累、思辨、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符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我们的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读

我们知道,“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要以“读”为根基的。与文本、作者或师长“对话”,是要有资本的,有了资本积累才有“对话”资格,而“读”正是这种资本积累的最为有效的方式。那么,怎样读才能变难为易,化繁入简;才能印象深刻,铭记在心;才能兴致盎然,兴趣不减?1. 按原著顺序读;2. 用孔子故事引读(这很重要,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前后牵连,可保持兴趣);3. 后边章节提前读(缓解压力);4. 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换句话说,在“读”这一块,我们是既搞“阵地战”,又搞“游击战”。以读为本,读、赏、评、析穿插进行(赏、评、析三项已属“研究”的范畴,要尽可能探“本”寻“真”,具体见“第二阶段:研”)。两个月下来,同学们通读了整本《论语》,读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有些章节甚至能够熟读成诵,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研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张鸿苓指出:语文学习,小学重在记忆,初中重在理解,高中则重在批判精神的培养。而“研”正是培养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论语》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通过切磋、琢磨、探究、研讨,没有或者缺乏直接人生体验的高中学生就会沉浸其中,就能渐进为会思考、有思想、有见地的人。为此,我们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传统课堂里研读。印发朱瑞芬先生编著的《人生智慧海——<论语>今读》里的文章。其中,研究文章主题内容的篇章选印了《举贤用能》《“贵和”与现代竞争》《传统节俭与现代消费》《义利之间》《名实相应的理性美》《“不愤不悱”与创新思维》《问人不问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教育的现代价值》《对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视》;研究文章思路结构的篇章选印了《读书的感觉》《知之·不知·阙疑》《宽容:减少“感情损伤”》《新世纪的学习》《富与贵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悟通时间与生命》《岁寒,松柏后凋》《美食·艺术·养生》《立志·磨炼·成材》等,计二十篇。朱先生的“今读”文章,实际上已指向一个个具体的论题或者说话题。文章将儒家文化资源向现代社会生活融合、转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我们“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最好范例。

第二步,在网络教室里研读。主要是从文章选题、写作思路等方面讨论上传“家园”学习网站的文章。(篇目见“资源准备”)

在完成这两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收集、整理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资料并在网上做成“文件包”,为下一阶段“写”做准备。教师则提供方法和路径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怎样从广泛的阅读材料中选题?选定论题后怎样围绕论题去搜索相关资料?阅读相关资料后怎样去筛选、确定自己要用的材料?怎样确定自己的行文写作思路或文章结构?怎样感受、把握或寻求自己写作时的言语风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学间怎样相互交流、讨论等。

据网上统计,学生选定的论题涉及到《论语》的各个方面,如仁、礼、忠、信、义、智、德、勇、孝、大同社会、济世理想、和为贵、和而不同、名与实、入世与出世、君子与小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尊师重道、养生有术等等。一个多月下来,以“文件包”字数计,人均阅读超过两万字以上,加上印发和上传网站的文章,学生人均阅读超过十万字以上。

第三阶段:写和评

先说写——

有了扎扎实实的“研”,自然,“写”就水到渠成。两个星期后,同学们的手写习作稿陆续上交。全班60位同学,最后改定、打印、上传“家园网”的习作共42篇,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两篇。一篇篇精彩的习作,数量如此之多,篇幅如此之大,涉及内容如此之广,观照现实如此之紧密,批判精神如此之锐利,是我做专题学习以来从未有过的。我做过一个统计,以一篇习作2000字计,这一次,我共批阅了近十万字。我常常是连夜审阅、校对、上传,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再说评——

第一步,学生网上“自评互评”,两课时。“自评”在于认识自我,如明确优点,发现不足,反思调整等。“互评”在于发现伙伴的优点,相互学习、激励和提高,可产生辐射效应和体验成功愉悦。对“自评”我提出要求:如,这篇习作你写了几次?有没有列提纲?写了几稿?上交后有没有重写或修改?你查阅了哪些资料?阅读了哪些书籍?书籍要写出书名、作者,从互联网上引用的资料要说出作者及文章的标题。你是怎样确定“论题”或者说“标题”的?老师改了你的标题,你有什么看法?定题后你又是怎样围绕“题”再次查阅资料的?写作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写作过程中状态如何?如愉悦或苦痛等。(请用描述语)从查阅资料到自己写作这种自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次专题阅读或者写作,你最大的体会或感受是什么?等等。

第二步,“教师网上点评”,一课时。对学生习作评价要慎之又慎,这里特指想象力、创造力特别丰富或者思想比较另类的习作。我们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创造力培养对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意识到个性和自由意志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个性和自由意志往往被视为人性的另类,殊不知,没有个性和自由意志哪来创造力呢?我常常提醒自己:激励和保护永远比评价更重要!

请容许我列出部分同学习作的标题:

1. 从终极人格到终极社会(何珅)

2. 试谈孔子的济世理想(杨俊雄)

3. 尧、舜、禹——孔子的追求(傅嵘)

4. 水哉,水哉——浅析儒家文化中的“水”与“仁”(邓晓燕)

5.“仁”,一生的伴侣(林晓娜)

6. 利与仁的对立,义与仁的共存(陈泽雄)

7.孔子之“礼”保守乎,迂腐乎(邹伟珍)

8. 探究孔子的“忠”的真义(俞宏斐)

9. 信,做人之本,成事之基(林 颖)

10. 欲,抑之以德(张智明)

11. 孝——人的立身之本(麦钰雯)

12. 孝,一种高于物质的精神赡养(邬虹虹)

13.“君子”的标准与造就(李智达)

14. 浅谈君子、小人与现代社会(梁冠华)

15. 和谐是美——读《论语》我所想到的(刘天珍)

16. 谈孔子“以和为贵”思想的现实意义(陈冰鸿)

17.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现代思考(骆森英)

18. 浅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谢伟萍)

19. 从孔子的“从众”与“违众”说起(郭巧婕)

20.“不患无位,不患莫己知”——我读《论语》(张伟枫)

21. 因材施教与现代中国教育之我见(罗锦滔)

22. 从“尊师重道”谈到教育兴国(李桃欣)

23. 孔子的音乐人生——我读《论语》(詹春骁)

24. 也说“伟大”背后的“平凡”(田怡玮)

25. 被冤枉的孔子(黄小敏)

26.“隐”领新世界(刘志胜)

27. 走过,还要悟过(湛琲琲)

读着这些文章的标题,遥想着字里行间的思想和内容,你想象得出是出自高一年级学生之手吗?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获得了三颗星、两颗星的评价,欣喜地告知家长、同学,你知道哪会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呢?纵观全程,我们“正本”和“今读”的目标基本达成。下面,摘录同学们写作后的一些网上反馈——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老子的《上善若水》《诸子论水》《蹈水之道》,庄子的《秋水》等等。在确定论题这一点上,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是写“陋室与豪宅”“小人与君子”,还是写“孔子与山水”呢?我收集了大量材料,一番筛选后,终于决定写“孔子与水”。

写作时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何确定中心,如何开头、结尾,如何使文章语言更有风格和优美凝练,都让我花费了不少时间。这些确定后,我又面临着该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的问题。经过努力,初稿终于出来了。这一过程说是痛苦就太夸张了,我为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了解到这么多东西和发掘出一些优美文章而感到高兴。(邓晓燕)

我想,德是体现一个人内在高尚品质的标志,有了“德”,自然能展现生命风采。所以我定了这个题目。定完题后,我把文章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由《论语》中的一句话作开头。这三句话都含有“德”字。内容为助人之德、企业管理之德、为政之德。写作前,我查阅了“宁波文化网”,引用了其中的一个例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为了说明“风行草偃”,还参考了《如何有效地创造文化》,列举国际上创新优秀的企业的例子,说明君子的德风起着重要的影响。(陈爽)

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感触到了孔子的“巍巍乎”!于是,我便产生了要写出孔子的伟大的念头。孔子的伟大莫过于“济世”,(他不仅仅是济当世)于是,标题就出来了:“孔子的济世理想”。

题目出来了,可资料却不好找。(估计我是第一个写“孔子的济世理想”的)我只好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个标题去找。找到一些资料后,我试着列了一个提纲:1. 社会背景(礼乐崩坏,天下大乱);2. 信念意志与坎坷历程;3. 思想体制(仁为指导,以礼行之);4. 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我开始根据提纲来写。写到第四点,又不知道怎么去“分析研究其思想体制的合理性”,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然后一气呵成!(杨俊雄)

……

近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我的学生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论语》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似乎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一种东西在远方向你招手或是从你心底涌起,像是在告诉你:往前走,更美的风景就在不远处……

(作者单位:深圳市新安中学)

篇8:最得意的读书札记:读苏《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 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 既要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有想头, 又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展开思考, 正是一问激起千层浪, 达到激活思维的理想境界.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形状, 联系实际, 发挥想象力, 想每个数字像什么.如数字“3”, 有的学生说像是语文中拼音字母W被竖放了, 又如数字“7”, 有的学生甚至能说出像他家用的台灯.同时, 在教学中我还给学生讲一些和数字有关的故事.如:给他们讲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讲数字的童话《数字们的对话》, 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有关数字的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等.通过这些, 让学生感到其实数很有意思, 而不是表面上的一个数字那么简单, 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发现, 然后找到答案的, 从而初步形成探究氛围.这样, 学生就会在放松、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 打开思维的闸门, 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思考除了有氛围, 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全班学生都养成遇到问题自己动脑去解决的习惯, 就必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而不能只流于形式, 让优秀的学生搞一言堂, 剥夺其他学生的话语权.现在每遇到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 我就会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静静的思考, 主动去思考.例如上“长短”一课, 我拿出红、黄两支铅笔, 红色铅笔较长, 黄色铅笔较短, 我把两支铅笔的一部分遮住, 还故意把较短的黄色铅笔露出较多, 请学生判断哪支铅笔最短, 学生不约而同地答出:“红色铅笔较短.”我没说话, 微笑着等了一会儿, 终于有一名学生小声地说:“好像不是.”望着他, 我依旧没说话, 又过了一会, 另一名学生突然对我说:“老师, 你的手遮住了铅笔的一头, 我没办法知道哪支铅笔长.”一语惊醒梦中人, 所有学生都认真思考起他的话, 开始议论, 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要看到铅笔的两头, 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才可以比较出它们的长短.”“你们想清楚了吗?”我问完, 学生又沉默了一会, 说:“想清楚了.”正是我的沉默, 以及学生的沉默, 使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让他们慢慢经过思考, 推出正确结论.这一做法看似浪费时间, 实则是引导学生学会充分思考、如何思考的细微之举, 让我们看到不但要利用教学内容, 还要利用对课堂细节的处理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 最关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思考方法能使学生把数学的语言转变成一种形式, 使较复杂的叙述变得直观、形象, 易于对比, 达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转化.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思考方法.我们低年级学生现在逐步渗透的有分析思考方法, 比如:分析应用题中的关键句, 缩短关键句, 并注意选择合适的数代入关键句.例如, 在进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教学中, 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 而应训练和强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因此, 在教学此类题时, 要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的基础上, 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摆学具, 直观感受哪些部分是相同的, 哪些部分是比另一部分多或少的, 这样,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就直观的呈现出来, 学生就有目的地思考, 就会有序地把观察到的知识说出来, 写出来.总之, 教会学生思考, 让学生顺利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

另外, 教师必须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 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尤其是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考.教师要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但又不失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思考性的语言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思考乐趣, 除适时有效地储备灵活的课堂教育机制外, 还要用真诚的心爱护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及学习权力等, 以及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及时保护好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并耐心、巧妙地加以启发, 用真情感化学生, 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他们成功的起点.

篇9: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当在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灵活开展教学内容的讲解,并通过活泼、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昂扬的精神状态下更好地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研究与学习,我将这一精神积极地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学习“锦绣江南”这章音乐内容之前,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江南的人文风情进行了大概的了解。通过多媒体,江南的独特美景就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了学生眼前:碧水曲折窈窕,如飘如拂,时放时收,宛若缎带点缀在江南的大地上;各色建筑依水而建、错落有致,配上碧水青山以及悠长的青石板路,真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浪漫风光;至于江南水乡的美人们更是或温婉或朴素或精致……目之所及,处处都是旖旎而秀美的江南水乡风光。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不时发出赞叹,眼睛里闪烁的也都是充满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光芒,这样一来既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音乐知识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二来更是通过多媒体让他们对锦绣江南的人文、自然风光有了更好的认识,这就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以及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提高了本章音乐内容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关键所在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音乐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指引职责,而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代替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主观认识,这不但制约了学生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这就要求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逐渐抛弃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而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转而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学习《爱心满天》这首音乐曲目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一上课就对学生长篇大论地灌输“爱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社会需要爱”等观念,而是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自身感受到的各种感情与爱。

学生甲:父母给予我悉心的关注与呵护,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

学生乙:在学校,老师除了帮助我们丰富知识认知,还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人格及道德修养,这也是爱的一个表现。

学生丙:我跟班上的同学相处得都很融洽,当我遇到困难时,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我解决问题,我认为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爱的另一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友爱。

学生丁:我认为爱的定义很广泛,除了你们说的这些,还应包括社会上的大爱。像汶川地震、玉树泥石流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奔赴灾区进行支援,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大爱啊。

……

学生讨论纷纷,既很好地总结了有关“爱”的定义,同时在自主总结的过程中还进一步感受到了“爱”的无所不在,认识到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们人类社会永远会大力歌颂的主题。这样一来,既将新课标关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又为《爱心满天》这个音乐曲目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该曲的主旨思想内涵,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高效课堂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作为新世纪的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充分保护他们的音乐兴趣以及积极性,并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进步。

上一篇:军训中展示士气的口号下一篇: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