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司法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

2024-04-18

衢江区司法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精选4篇)

篇1:衢江区司法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

衢江区司法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

各科(室)、律师事务所: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断深化新社会“双强争先”活动,扎实推进法律服务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根据上级有关新社会党建全覆盖工作要求,现制定区司法局新社会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省委十二届十次、市委五届十四次和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以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为目标,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法治衢江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围绕“立足衢州标准,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全面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确保在2012年5月底前,实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党组织、党的工作、创先争优、信息化建设等“五个全覆盖”,力争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一)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全覆盖。建立局新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规范阵地建设,确保办公有场所、有设备。落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

(二)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具体标准是实现“二必建”:①有党员的新社会组织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②有3名以上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

(三)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具体标准是实现“六个专”:即党建工作有专人负责,党员活动有专门场所,党建工作有专项制度,党员服务有专门载体,党建活动有专用经费,党建宣传有专门橱窗。

(四)推进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全覆盖。具体标准是新社会组织党建强、诚信强“六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诚信服务好、群众反映好)的发展要求,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亮明一个党员身份、展示一个先锋岗位、恪守一句创争诺言、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做好一件惠民实事”。确保创先争优取得实效。

三、方法步骤

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推进工作从2011年12月初开始到2012年5月底前结束,为期6个月。具体分为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2月)建立组织。司法局成立新社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徐木泉任组长,宋土木任副组长,郑建英、朱月霞、项琦为成员,负责对全覆盖工作的领导。局新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指导作用,做好相关的指导、督查和宣传工作。

(二)集中摸底阶段(2011年12月)

摸清底子。在巩固前一阶段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抽调力量,继续摸清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及党的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到“十个清”:即负责人身份清、律师事务所性质清、经营状况清、职工人数清、党员数量清、党员组织关系清、组织架构清、律师事务所隶属关系清、组建方向清、开展活动清。局新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将分别建立数据库和台账,由律管科专人动态管理。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1月—3月)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没有建立独立党支部也未加入联合党支部的五正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将其并入律师联合党支部,具体事宜由新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和律师联合党支部负责。

(四)规范提升阶段(2012年3月-4月)

1、规范职能定位。规范党组织作用发挥。明确党组织政治核心定位,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优势。借助党组织动员组织、凝心聚力、思想政治、集聚人才优势,营造和谐的新组织氛围,塑造先进的新社会组织文化,促进新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2、规范阵地建设。规范党员活动室建设。按照“十个有”标准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做到有牌匾、办公设施、活动场所、电教设备、工作制度、档案资料、党旗、伟人画像、党务公开栏、公章,为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办公议事、文体娱乐提供平台。

3、规范队伍建设。规范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建好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选配机制,注重从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重点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

4、规范制度建设。规范党组织制度建设。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务公开、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联系职工等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和服务。

5、培育新社会党建典型。东昊律师事务所一向注重党建工作,近年来,党支部在规范化建设、律师队伍素质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实现十七年律师违纪零投诉。目前,该所执业律师十四人,其中党员八人,预备党员一人,多次被评为“衢州市级文明(优秀)律师事务所”,浙江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全省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模范所”等称号,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通过对东昊律师事务所重点培育、引领示范,树立典型,及时发现、总结其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打造特色品牌“双强”示范律师事务所。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示范带动全面,深化各律师事务所的创先争优活动。

(五)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5月)

1、总结经验。总结、推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提炼试点工作的特色、亮点,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同时,通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等载体,围绕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研讨,大力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理论创新。

2、统筹谋划,完善提高。要统筹结合,科学安排,把全覆盖工作与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市委五届十四次和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与2012年工作思路相结合。要通过理论研讨、座谈、论坛等活动,认真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标准体系。

江区司法局党组

2012年2月28日

篇2:衢江区司法局新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施意见

关键词: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存在问题,采取对策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级党组织加大了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通过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更加理顺;通过积极探索, 试点先行,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系统得到全面构建;通过创新载体, 典型带动, 使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严格标准, 加强指导, 使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日益规范。但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 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主要是:

(一) 在思想观念上, 对新社会组织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企业以生产经营和经济增长为重点, 在部分新社会组织中, 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发展轻党建, 重经营轻教育的倾向, 对在新社会组织内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心存疑虑, 有的甚至认为企业党建是对中心工作的冲击和阻碍。

(二) 在人员组成上, 新社会组织党员结构数量不太稳定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可以看出, 新社会组织的组成人员身份复杂多样, 来自社会各个层面, 既包括部分在职干部, 又有一些离退休人员;既有个体经营人员, 又有务工农民。不同于社区和单位党员的是, 他们居住地相对分散, 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因此导致了在党员结构、数量上的不稳定性, 给正常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 在发展环境上, 新社会组织党建软硬件建设程度不高

大部分地市、县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总体上处于党员数量少, 党的力量薄弱阶段, 因此软硬件建设程度相对不高留。在软件建设上, 大部分新社会组织经费来源不足, 活动难以开展, 工作的内容、技巧、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应新社会组织的时代特点, 而且相当一部分新社会组织还没有真正建立党的组织等等;在硬件建设上, 存在规模较小, 无固定场所的实际困难。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新社会组织的迅速增加和蓬勃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以改革创新精神, 实事求是地探索、把握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律,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关心支持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 加强对完善和提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切实增强抓好和管理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本着有利于对社会组织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有利于不同性质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和党员表率作用的有效发挥的原则, 将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要结合当地工作重点和党建工作实际, 根据不同新社会组织的不同情况, 突出重点, 区别对待, 采取有效措施, 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高效、快速、稳步推进。

(二) 加大管理力度, 落实新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主体

要积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如“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系职工等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逐步形成党委统筹指导、行政大力支持、条块相互联动、网络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帮助、督和检查, 广泛开展争先创优, 大力表彰优秀党员, 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新社会组织的审批部门, 不仅要对新申请登记的新社会组织的资质和资格进行严格把关, 还应该根据党建联动和联席会议要求, 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 要积极提醒, 并通报相关党建主管部门。对于先前已经登记注册的, 审批部门要积极配合党建主管部门做好筛查工作, 协助做好党组织组建工作。同时, 作为新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的党组织, 要认真履行职责, 主动深入新社会组织调研和指导, 要主动帮助新社会组织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于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上级党组织可以采取应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的方式, 协助新社会组织做好党的思想路线宣传工作和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此达到党的建设工作在新社会组织中实现全覆盖。

(三) 加强工作指导, 不断探索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新途径

要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他们的服务与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培训, 加强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熟悉程度, 使他们遵纪守法并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不同的岗位技能知识和工作业务技能, 增加干事创业的自信心, 提高市场和生活竞争力。认真研究新社会组织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发展的模式和程序操作, 创新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方式。以党组织牵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 科学设计活动内容, 本着“服务、渗透”的指导思想, 增强活动的实效,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本着“服务与发展”的原则, 积极支持、指导和服务新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 关心和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结语:

抓好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新社会组织的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起步晚, 可借鉴的成型经验不多, 但也正是因此给了我们更多创新的空间。我们要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认真积累经验, 逐步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 不断推动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迈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锦良.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 06.

[2]邓成立, 王晓龙.加强我州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N].大理日报 (汉) , 2005, 10.

篇3: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初探

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经上级党委批准成立了杭州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委(以下简称“党委”),引导全行业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规范行业管理,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使其以更佳的状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

一、行业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情况

2010年7-8月,对全市150余家造价咨询企业的党员、企业主进行问卷调查,对杭州市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等16家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2010年9月,收到来自117家企业的430份问卷,并作整理分析。

2010年12月,党委考察组对拟任党支部书记、委员人选进行组织考察。

调研发现全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党建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私营业主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市场经济下,大部分私营业主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市场竞争、业务发展,对建不建党组织无所谓,有的企业主由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党组织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削弱企业主权力;二怕党组织活动过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加大管理成本;三怕党组织制约党员劳动关系的解除,增加自身负担。

第二,部分党员自身意识淡薄。私营企业中的党员,党性和组织观念逐渐淡薄,认为在私营企业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只是定期回支部交党费,有的甚至是代缴,教育管理有名无实;个别还存在既不到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也不愿暴露身份的现象,成了地地道道的“地下党”。

第三,党支部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建立党支部的企业,其组织活动基本不能正常开展。一是私营企业人员配置相当精简,无专职人员从事党建工作。二是个别党支部的活动,内容枯燥,与需求脱节,调动不起党员的积极性。三是私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四是党建活动在时间和经费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二、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正视问题,党委决定统筹规划,引领全行业基层党建工作步入正轨。

(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

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激活造价咨询机构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以争创“五好企业”(“经济效益发展好”、“人才队伍培养好”、“企业文化营造好”、“职工利益维护好”、“社会责任履行好”)为抓手,引导造价咨询机构党建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发展,最终打响“党建引领品质造价”的行业品牌。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原则

一是循序渐进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如果不考虑制约因素,不切实际空发号施令,反而欲速则不达。二是重点突破原则。要尊重私营业主及其成员的意愿和诉求,以此为切入点,慢慢渗透,不要急于追求组建率,关键是找到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好办法。三是长效机制原则。不能偏重短期效应,应将重点放在党建良性机制的建立上。当党的利益与党员利益交集最大时,才是党的凝聚力最强大的时候。四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原则。中央提出一个行业一个方案,以此类推,党委提出一个企业一个方案,分批推行。实际操作中,充分调动企业、党员的积极性,给企业以自主权,给党员以自由空间。

(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路

新社会党建工作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部署落实,才能取得实效。以下是党委引领行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

1.解开思想困惑,激活内源动力。客观分析三方价值取向及其相互联系:业主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实质就是加快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职工党员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就需要与业主共同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党委的工作目标正是要推动行业又快又好发展。可见,三方价值取向是共同的,这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加大宣传,让企业主和党员意识到共同的基础,内源动力自然激活了。

2.扩大党建网络,夯实党建基石。加快在造价咨询企业建立党支部,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是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调研后,党委决定第一批在浙江金诚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等6家意愿迫切、信誉度好、党员人数多、党建工作扎实的企业成立支部。

3.探索长效机制,推进党建工作。努力构建覆盖全市造价咨询行业的党建网络是推进党建工作的第一步,而实现党对基层组织的影响、渗透和控制则需要探索出一套长效机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党委决定采取方向引领、大体指导、联系实际的原则,为下属支部提供建立长效机制的大框架,各支部自行建立党建工作机制。党委建议各支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制定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协同机制。通过“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成员双向例会”制度,逐步实现在经济工作研究前党组织有所知,研究中党组织有所议,实施过程中党组织有所为的崭新局面。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党委根据实际情况选派一到两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党员与支部结对,负责宣传党政精神、行业的最新讯息,指导党支部创特色、呈实效。三是双向互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素质提升”工程、“人才结对”活动,将优秀的员工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四是党群共建机制。党委帮助基层党支部组建群团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开展工作。

4.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创新党建活动方式。在建设“品质造价”的总目标下,党的工作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建活动这一鲜活载体,形成各方互动的局面。

业务上,造价管理协会理所当然直接指导各造价咨询从业企业;政治上,党委则应采取“引导”、“放手”、“激活”的方式,指导党支部步入党建工作的轨道。“引导”即引领指导各支部围绕党中央会议精神切实开展党建活动;“放手”即尽可能减少对各支部的束缚,让其根据自身需求,开展具体党建活动;“激活”即在“引领”和“放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支部开展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挖掘先进典型,发挥辐射效应。一是把第一批支部培养好,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向党委靠拢,形成“滚雪球”效应。二是完善党委指导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做法,力争将杭州“品质造价”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作者单位: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投资管理办公室)

篇4: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不断完善,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也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治理结构出现了从“一元治理”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治理体系的演化。新社会组织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它包括三部分: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其中社会中介组织是主体。国外一般称这类组织为“非政府组织”或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新社会组织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新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面临着新的整合和调整。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大多数新社会组织成了无上级主管的“自由人”。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不能无上级,党员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探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社会组织发展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建立在她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有效控制和对社会各个阶层政治诉求的高度整合的基础上。把党的组织建立在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基层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制度安排,也是党对基层社会实施有效领导的基本方式。新社会组织的崛起和壮大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生成是同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而生的,不断发展的新社会组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另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崛起是转型期我国政治生态中的新现象,对我国的政治体系和党的领导构成了深刻的冲击。多样化的新社会组织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种格局打破了执政党对中国社会的全面渗透和各种组织资源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对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对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执政党的管理是主导性甚至是唯一性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政的管理逐渐从非公共事务领域退出,这样就需要增加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两个管理主体,与此同时也自然把新社会组织这个主体突现出来。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导致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又引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根据俞可平的概括,随着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由公民社会组织独自行使或它们与党和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①党要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新社会组织的精英分子纳入自身的政治系统,并使得他们的利益在这个政治系统中得以直接伸张。②

(二)对党的政治整合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单位制的逐渐淡出,新社会组织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利益的重要单元。因此,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执政党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工作必须实现观念和体制上的转变,努力扩大党在基层的覆盖面,包括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组织的覆盖面两个方面。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渗透力应该是百分之百,而党组织的覆盖面就不必百分之百。必须以社区为着力点、以社会服务为导向,按照“有所建,有所不建”的原则来对新社会组织进行政治整合。以利益关怀、精神关怀、政治关怀、生活关怀来加强党在民间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从而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

(三)对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政党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政党面临着利益表达和精英聚集的功能被替代的挑战,政党面临着管理手段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的挑战等。中国共产党希望推动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希望它们能够承担一部分社会公共职能,以缓解全能政党的压力,又担心它们在自主性和独立性上走向极端,离执政党和政府愿望太远。这种双重性不可避免地使政府对新社会组织的监管在短时间内无法有序化,无序化的监管又会导致执政党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时处于夹缝之中举棋不定。如何适应并牵引这种转轨有序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③

(四)对党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对执政党来说,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是执政成效的重要内容。过去,政治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理论宣传和运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影响基层政治。④显然,这种“注入式”的政治社会化模式,与新社会组织的内在需求存在差异,也不符合党民主执政的要求。传统的政治宣传方式往往善于通过建立的党组织体系来进行。显然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还存在很大不足,关键是执政党要关注新社会组织的价值预期的实现问题,要通过体现执政党意志的法律、法规产生影响,要通过执政党的精英行为产生影响。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困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步兴起,近年来呈加速的势头,如何将新社会组织纳入党的活动视野,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引导,努力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既不同于传统的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又不同于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因此这类组织的党建工作并无现成的经验可循,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难点与困境。

(一)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缺少强势的行政依托。传统社会组织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其治理结构多沿袭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政治性强、民间性弱,而党组织可以依托强势的行政组织,直接发挥其在组织内和体制内的政治核心作用。新社会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产生的,民间性强,这些非政府性或民间性、自发性的组织不代表政府的立场,不是政府或者国家的附属机构,这就决定了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定位和职能实现没有行政权力依托,缺少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新社会组织面广量大,种类复杂,甚至同一种类新社会组织的生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因此与传统社会组织单一的单位制党建相比,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更为复杂多样,决定其定位也各不相同。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模糊。《党章》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农村等领域的党组织有明确的定位,如“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保证监督”等,但对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定位却不明确,理论指导不明晰,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开展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没有底气、缺乏信心。⑤实践中,人们对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如何协调,党员在新社会组织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党组织成员是企业领导层的行政下级,自身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党员很难发挥党的监督作用,这种关系的不顺严重阻碍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由于新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也存在相应问题。

(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难度较大。新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多而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流动性强,大多数管理比较松散,党员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再加上开展党建工作的力量薄弱,难以经常进行逐一的调查摸底,因而在这一领域到底分布多少党员也就难以掌握。已经建立了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负责人一般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绝大多数是工薪阶层,“雇佣”色彩很浓,加之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组织生活。同时党组织学习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和有效性。绝大多数党组织开展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单调、枯燥,难以受到广大党员的欢迎。

(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要求与资源配置的不统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具体要求体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这个目标要求需要有充分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支持,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党建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但是,在现有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联合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处于松散性管理状态,党务工作者大多是兼职。由于新社会组织普遍以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为取向,业务管理工作繁重,很难有精力指导社会组织开展日常的党建活动,这使得党组织难以全面了解党员情况,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以落实,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开展党员活动难以保证。⑥另外,可供选择的高素质党务干部很少,难以形成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的路径选择

新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新社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决定了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有效发展对执政党建设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有效地开发与运作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执政资源以及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明确职责,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保障。加强各级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机构力量,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工作机构职责。推动完善区县、社区(街道)和乡镇社会(综合)工作党委的职能,重点对基层综合党委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基本职能等出台指导性文件,构建上下对应、工作联动的新社会组织党建网络。通过认真抓好“班长工程”、扩大人才选聘范围、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努力构建能适应新社会组织特点的以支部书记、党群工作者和党建志愿者组成的人才队伍,使之成为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和领导人才。把新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界别,在推荐各级各类代表和“评先树优”时,对其中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给予合理的比例分配。建立党务工作者经济待遇和解雇报告制度,新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书记享有与中层以上业务或管理人员同等的经济待遇,解雇党务干部,须事先向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说明原因,征求意见。

(二)分类管理,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大格局的机制保障。根据不同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属业、属地管理相结合,探索社区党建、单位党建和行业党建“和谐共进”的新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性“大党建”的建设。专业性强、党员流动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可以属业管理为主;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应以社区管理为主,党组织隶属社区党组织。⑦充分发挥现有商业联合会、文联、社联、科协等联合组织的作用,对其积极扶持和政策引导,使其协助党承担起领导、管理、服务新社会组织的责任。这些联合组织可以建立党委,可以视情况管理若干有关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这些联合组织作为财政的预算单位,其党务干部和党务活动经费可以由财政列支。社区党组织要将这类新社会组织作为驻区单位纳入区域性“大党建”的管理范围,实现社区与新社会组织党建资源的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与合理配置。

(三)形成合力,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资源保障。新社会组织党建经费的特点是非制度性,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费支撑脱离社会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大力改善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经费状况,为其正常开展工作和发挥有效的作用提供必要和稳定的经费保障是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必须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党建经费支持制度,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支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新社会组织要从管理费中列支部分资金,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各业务主管单位、行政挂靠单位有帮助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解决经费不足的义务。同时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活动阵地建设,整合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活动场所资源,使其成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阵地。开发建设适应新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载体和平台,增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和白领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

(四)营造氛围,培育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文化保障。在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进程中,完善与精致的制度结构与体系安排固然重要,但积极主动地培育党建制度文化与党员党的意识,并使这种文化与意识内化为每个党员乃至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则更为重要。⑧在整个组织与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氛围,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新社会组织成员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认同度。要有效开发与整合新社会组织的各种社会资源与政治资源,营造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合力氛围与制度文化生态。可以借助工会的地位与职能开展党建工作,人员相互交叉任职、合作,以工会为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渗透力。

注释:

①③尹德慈:《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探求》2004年第3期。

②刘宗洪:《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8页。

④郭亚丁:《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民主执政方式》,《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

⑤束锦:《江苏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探索》2008年第2期。

⑥《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2期。

⑦何庆明:《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统筹发展新格局》,《中国民政》2009年第3期。

⑧康晓强:《民间组织党建的双重发展路径》,《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上一篇:青岛版七年级数学期中下一篇:泥路上的芬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