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介绍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松江区介绍范文

介绍松江历史陵园

清明将至,我们给大家介绍松江历史陵园。

松江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座落在县苗圃桃园内的侯绍裘、姜辉麟烈士纪念碑。1986年5月,经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松江烈士陵园”。为了适应祭扫、纪念和参观的需要,1990年县民政局向县政府呈交了易地兴建烈士陵园的报告。松江县十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扩建松江烈士陵园的提案。1993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举行了隆重的落成揭牌仪式。

扩建后的松江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0.172亩。纪念碑高20米,由四片呈下垂状的红旗组成,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墙体为枫叶红色,象征为烈士们抛洒的鲜血染红;四面红旗组合的墙体代表为四个革命时期;碑体上黑底金字“死难烈士万岁”系毛泽东同志的手迹。纪念碑平台900平方米,碑体展开面积1200平方,有近700平方的陈展大厅,1800平方的祭奠广场,2000平方的进门广场和10000平方的绿化面积。陵园内还设有“松江革命英烈事迹展”,有选择地介绍松江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烈士的事迹。

松江烈士陵园内的侯绍裘(由陆定一同志题写碑文)、姜辉麟(由陈云同志题写碑文)、顾桂龙(由陈云同志题写碑文)烈士纪念碑是松江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松江烈士陵园由松江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9年松江烈士陵园又被松江区人民政府命名为松江区青少年教育基地;1999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松江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市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今年4月1日,“闭园”改建近一年的松江烈士陵园即将重新对外开放。

一年的改建,松江烈士陵园会有何新面貌?前天,记者探访了刚刚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松江烈士陵园,先睹改建一新的集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风采。

下午1点多,春意浓浓,陵园大门口,工人们正忙着在整修道路。

虽然“松江烈士陵园”几个大字还没有出现在正门上,但园内高耸着的那座纪念碑还是那么熟悉,令人肃然起敬。作为陵园的“灵魂”,这座极具特色的纪念碑几乎是本次改建后唯一能寻觅到往日踪迹的建筑,而在经过采用将军红大理石进行贴面后,纪念碑比以往更显高大、厚实、庄严。走进烈士陵园大门,便可见前方两条步道分布在3个景观水池之间。这种引入中国陵墓建筑中“甬道”元素的设计理念,正是希望给人以“先抑后扬”的感觉,在有限的空间内和短暂的时间里,让人们的内心从浮沉喧嚣迅速转换到沉静肃穆状态。

带着这种心情走过步道,便是一个2000平方米的祭扫广场,两侧绿树林立,在这里,肃立、仰望。眼前这座20米高的纪念碑如4面低垂的红旗,与碑上所书的“死难烈士万岁”6个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默默地诉说着对烈士最深切的缅怀。

绕过纪念碑的花岗岩平台,便可到达占地900平方米的烈士墓区,这里长眠着从大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捐躯的173位烈士,这也是本次改建的重点之一。墓区前端正中,是4个组成半圆形的墓,由东至西,分别是10位无名烈士的合葬墓、侯绍裘烈士墓、姜辉麟烈士墓和在淞沪战役米市渡阻击战中牺牲的战士合葬墓。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前,烈士墓区分散在纪念碑的两侧,除了31名知名烈士外,其余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分别长眠于两个合葬墓内。这些烈士虽然全部都是衣冠冢,但此次改造按每一位烈士牺牲年月排序,全部重新进行了单穴迁葬,在墓碑上刻以烈士姓名和生卒年月,有的还配上了烈士遗像。

墓区正中的步道走到尽头,也正走到了陵园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等到4月1日下午陵园正式开放后,市民的缅怀旅程也可在此告一段落。不过,在陵园入口步道和祭扫广场的西侧,还有一座值得期待的全新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纪念馆。今后,纪念馆将一改以往以单一的“连环画”展示烈士生平的方式,而采用模拟沙盘、幻影成像等高科技的展示方式,给予参观者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

而与纪念馆相对的陵园另一侧,未来还将建成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碑林区。作为整个改造工程的布展工程,纪念馆和碑林区将是陵园今年的重点工作。

改建后的烈士墓区更显宽敞庄严。

第二篇:松江区卫生局迎世博领导小组-松江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文明服务二十条措施

一、环境流程

1、布局流程 合理便捷 不断优化就医布局和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推行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就诊高峰时段开足服务窗口,按需设置楼层收费点,减少患者往返。

2、指示标识 清晰明了 按科室、病区布局设置统

一、醒目、规范的指示标识,二甲以上医院完善中英文标识,加强导医和巡视力量,方便患者就医。

3、院容院貌 整洁优美 环境整洁、优美,设施安全;厕所清洁卫生无异味;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公共场所有醒目的禁烟标识,主动劝阻吸烟行为。

二、信息公开

4、医疗收费 规范公开 主动公示收费项目,实行门急诊收费明细账单制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方便患者查询;及时公布政府调价信息,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现象,降低收费差错率。

5、服务须知 公示醒目 公开门急诊、住院服务须知、窗口服务规范;公开便民服务措施;公开监督电话、投诉信箱;公示领导接待日时间和地点。

6、医疗信息 准确及时 落实专人负责医疗信息的定期维护,专家门诊停诊或时间变动、节假日门诊停诊、布局流程调整等信息应及时准确发布,避免患者无效往返。

三、举止礼仪

7、仪容仪表 端庄大方 按规定统一着装,服装整洁,挂牌上岗;工作时不戴耳环,不化浓妆,不涂彩色指甲油,不穿拖鞋及拖鞋式时装鞋,塑造医务人员良好形象。

8、诊疗服务 请字当先 接待患者,“请”字当先,多一点目光交流,多倾听一点,多沟通一点,说得通俗一点,多一点安慰性用语。

9、行为举止 规范得体 加强医务人员行为礼仪和操作培训,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动作轻,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体现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四、服务质量

10、服务态度 亲切温馨 使用医疗服务文明规范用语,不讲服务忌语,倡导“微笑服务”,热情、礼貌接待病人,首句使用普通话,实行首问(诊)负责制;不以床号替代姓名称呼病人,对患者一视同仁。

11、诊疗过程 敬业专注 诊疗过程认真负责、集中精力、专注工作,工作时不闲聊,不讲与工作无关的话,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12、危重抢救 反应快速 绿色通道通畅,抢救设备完好,技术操作熟练,抢救室无长时间滞留患者,为危重患者提供护送、推车等服务。

13、住院治疗 悉心负责 落实床位医师和责任护士工作负责制,主动关心住院病人,及时了解患者需求、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做好沟通、解释、治疗和宣教。

五、便民举措

14、候诊就医 文明有序 加强门急诊工作力量,增设专家、专病门诊;通过现场、网络、电话等途径开展分时段、实名制预约服务,引导患者预约就诊、错峰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电子排队叫号系统,引导患者有序文明就诊。

15、便民措施 细致周到

设置“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导医、咨询、预约等服务;落实无障碍通道、茶水供应、公用电话等便民措施;为来沪病人提供便捷化服务。

16、服务创新 持续探索 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推广自助挂号、便民门诊、日间手术、整合门诊、弹性工作制等创新举措; 1

为输液患者保管大输液;针对部分专家门诊患者隔夜或凌晨排队等候挂号的现象,创造条件实现室内候诊。

17、健康教育 形式多样 结合医院实际,通过册页、版报、宣传栏、电话、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

六、医患关系

18、患者隐私 尊重保护 对患者进行体检、影像检查、心电图检查和身体隐私部位治疗时要有遮隔措施;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妥善保管病史和检查资料;倡导“一人一诊室”,劝导患者不入诊室围观。

19、医患沟通 和谐互动 加强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培训,及时、主动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满意率;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倡导“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效果评估 科学及时 完善医疗服务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检查和社会督查。通过主动听取患者意见、发放意见征询表、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评估意见,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

第三篇:松江区永丰幼儿园

1-5年青年教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

(2008年9月——2011年8月)

一、现状分析

1、发展优势

(1)学历方面。我园目前现有1—5年青年教师12名。其中10名教师为本科学历;2名教师本科在读。一名教师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5名教师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均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总之,我园青年教师努力通过本科的学历进修,并置身于积极、自主的进修氛围中,这为我园师资队伍的后继发展铺垫了知识储备。

(2)通过近年来的园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青年教师们对二期课改理念及新课程内容逐渐从了解走向理解,从理解转化为教育行为,并积累了一定的课堂教学经验。

(3)在“生活启智,融合育美”为办园理念的校园文化渲染下,青年教师形成了爱岗敬业、倾力奉献、真诚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并得以传承与发扬。

2、存在问题

(1)“教育改革,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本园非专业的青年教师比例占全体青年教师的42%以上,他们在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技巧方面有很大的缺口和不足。经过对4位3年内新教师的调查发现:100%的新教师认为自己所接受的职前教育满足不了学前教育实际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非专业类的教师更是觉得所学知识和实际脱节,一切还得从头学起。因此青年教师群体悬殊比较大,特别是新教师专业发展受其工作经验、专业态度等因素的制约,缺乏了发展应有的速度与效度。加强新教师群体的大力培养已成为本园一项重要工作。

(2)青年教师的刻苦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欠佳,设计组织活动、观察分析幼儿、教学研究与反思等专业能力亟待增强。而且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落差,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中不能很好地挖掘教材深层内涵,在把握预设生成、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1 (3)青年教师中的骨干力量不够强,骨干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少,在日常工作中的引领与辐射力度还不够,而且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风格不够凸现。因此各梯队骨干青年教师的再扩充与引领将成为本园教师队伍发展的象征。

二、指导思想

依据《松江区“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和《松江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及幼儿园新三年规划,结合本园实际,以“教师发展为本,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为契机,以本园为主要培训基地,充分运用园内外各种资源,多形式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和活力的永幼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目标

1、素质目标:以幼儿园为基地,以价值为中心,以课程为舞台,以“和谐、共育”为内涵,以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崇德务实、合作诚信”高尚师德,“普特融合教育”课题研究和园本研修教育改革能力较强等综合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2、学历目标:至2011年力争做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

3、骨干青年教师培养目标:三年内区级骨干1-2名,园级骨干3-4名。

四、培养原则

在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基准点,确定以下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即贴近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2、发展性原则。即青年教师通过培养在专业素养上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发挥其长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个体诊断开方,因材施教。

4、持续性原则。即按一定规则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坚持持久,强调自修,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

五、主要任务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重视”。

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首 2 先,幼儿园领导层面高度重视,每年制定思路清晰、具体详细的全园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提出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工作制。根据青年教师的工作年限,内容明确具体,目标逐渐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结合幼儿园青年教师一年发展计划,结合考核要求制定好切合实际的个人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清楚、措施扎实有效。由于幼儿园和青年教师本人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很好的组织实施并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知识学习,突出“提升”。

1、专业素养培训

①加强自培。

对于0年新教师进行职初上岗培训,1—5年的青年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如案头资料撰写培训,唱、跳、弹、画等技能技巧培训,业务知识学习等。同时,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委派青年教师外出参加一些学习班,听专家讲座,学习回来后传达辐射。主要培训形式:上海导学班;区级各类培训(重点:雏雁俱乐部);园际结对;永幼“向日葵俱乐部”沙龙活动等。

②加强自学。

幼儿园通过定期购买幼教方面的的理论书籍,供教师自由阅读,并开展“品读经典”读书活动,让教师读书,读名著,读好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们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是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并在全园交流会上向全园教师推荐,大家共读,共同提高。读书,成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必修课,书中的精神营养,及时滋润着教师的心田。

2、师德教育培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风。因此,根据时代要求,对青年教师提出以提高思想觉悟和师德水平为目标的活动。首先要求青年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次通过师德讲座等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学习身边人的事迹,使他们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师德修养,增强工作的义务感、责任感、自豪感,更加热爱关心每一个孩子,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为社会服务。最后通过参加“我为永幼添风采”、“工作并快乐着”等系列主题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在实践中提升师德。

(三)注重分层培养,突出“实效”。

1、青年教师培养(2—5年教龄)—抓好名师、新秀工程

青年教师是主力军,为雕琢好青年教师这块玉,我们一直致力于抓好“名师、新秀工程”这项工作。我们发动幼儿园业务能力强、有实际教学经验的老师与五年内的青年教师结成对子、结成师徒。这样实行定人帮教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结对帮教目标,采取具体扎实的措施,或师徒相互听课、探讨,或深入班级,或检查交流,对各位徒弟给予直接的指导,使他们对班级管理、教学业务少走弯路,迅速适应、成长。

2、新教师培养(见习期)——抓好常规培养

新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一下子从学生的身份转换为教师的身份,除了不适应外还无从着手,于是我们针对情况从规范抓起,如一日活动的组织、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家长工作等等。与此同时,结合新教师的考核内容“一年入门”,能组织开展“亮相课、过关课”,使一年内的新教师能在教学业务上有所提高。

(四)细化各项管理,突出“落实”。

怎样使青年教师做好各项常规工作,优化一日活动、提高一日活动质量,真正使我们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1、“六认真”管理促规范。即:认真制定计划;认真组织一日活动;认真创设教育教学环境;认真保育工作;认真做好家长工作;认真制作教玩具。为能很好的落实这项工作,首先由园长亲自作计划制定的讲座;其次加强检查,从目标定位正确、可行,到过程是否体现层次目标,每个层次目标下体现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顺序、形式、内容),以及检查每次活动前教具、学具准备;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

2、听课、指导促提高。幼儿园管理层通过经常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评价,找出适宜的行为,下次继续实施;找到不适宜的行为,分析原因,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彻底改进。在一次次的听课和一次次的指导中逐渐提高青年教师驾御课堂的能力。

3、分析反思促研究。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进行“异位”的分析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因此,对于青年教师做好反思分析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提出青年教师一要 4 做好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二要做好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环节中,教师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再进行分析、反思;三要相互交流反思。青年教师通过自己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然后组织交流,养成在反思中不断分析的好习惯,更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获得新的认识,并在未来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尝试,进而实现专业上的共同成长。

4、集体备课促合作研究。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开展以年级组、课题组为单位的“多人一课”合作型实践反思研究活动,为青年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供机会。同时在“同课异构”等活动中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五)提供展示舞台,突出“参与”。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正确对待青年教师的业务爱好,注重对她们自信心、自觉性等个性品质以及竞争、创新意识、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实践、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有计划的安排各种规模的公开课、比武活动,进行自我激励。千方百计的为青年教师架设舞台,扶她们上台,促使他们不断成熟,尽早脱颖而出、满足其创造、成就的需要。对有较高成就的工作将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可根据她们的意向安排到有一定挑战性、开拓性的岗位上,让她们在改革实践中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其创造、成就的欲望。

六、阶段任务及措施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任务:

1、加强二期课改理论学习,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积极推进新教材的实施。创设条件优化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学习型”的群体。

2、建立一支合格、甘愿奉献的青年教师队伍。 措施:

1、幼儿园成立0-5青年教师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健全园本培训制度,分层分类,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2、教研组作为园本培训的主阵地,做好“纲要、课程指南、新教参”的培训研 5 讨,以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完善规范幼儿园局域网建设,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建立培训资源共享平台。

4、开展师徒结对带教,实现带教三级网络,市级导师带教,骨干教师带教,并确立教育教学带教老师、班级工作带教老师。真正提高每位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幼儿园的龙头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引导青年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建立并完善教学资料库。

6、发挥外出学习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园教师学习并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7、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评选,注重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的师德培养。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 任务:

1、帮助青年教师寻找课程、教材、教法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实施新课程。

2、将民俗教育融于新教材四大板块中,逐步形成适合本园特色的民俗教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提高青年教师使用新教材的能力。 措施:

1、学习理解新《指南》的理念和内涵,创设满足“幼儿主动探索”所需的环境和材料,并进行活动案例研究和积累,对实施成果进行测试,提升青年教师对《指南》的理解程度。

2、调整师资结构,在自愿互选基础上完成新一轮师徒结对,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并能按照每年的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3、根据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聘请专家来园做专题讲座及报告,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和积累实施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4、分析、解读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将其有机的融合于幼儿园民俗教育课程,体现民俗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5、设计青年教师园本培训菜单,鼓励教师自主选择培训内容,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搭建平台。

6、力争青年教师100%能完成或参加本科学历的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6 以多样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 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 任务:

1、理论联系实际,帮助青年教师解读幼儿、分析教材,注重计划性和灵活性,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增强教学专业能力。

2、专题研究形成成果,逐步完善园本课程的建设,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展示研究成果。 措施:

1、通过教研组互听互评、微格教学、反思等方法引导青年教师由关注教材和计划到关注幼儿反馈和实际发展需要,并采取适宜对策,合理组织和灵活运用新教材,从中不断提高教师研读孩子的能力。

2、指导青年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言行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制定相应的回应策略,提高教师观察、即时回应的能力。

3、对自己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反馈、调整、完善和整合,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情况的交流,相互传递研究方法和信息,推选出有特色的研究课题,争取在区范围内进行成果汇报。

4、提供青年教师按需参加各类区、市级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水平。将教师的培训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工作的实绩来评价学习的效应,对能学以致用的教师实行奖励。

5、开展各级各类评比活动,为各青年教师搭建舞台,提供多种层次的展示机会。

6、继续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评选“永幼名师”、“教坛新秀”。

7、完善三级带教制度,开展“全能杯”教育教学竞赛,在青年教师中评选出2—3名幼儿园“希望之星”教师。

8、调整园本培训的菜单内容,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自主性、培训目标的发展性。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及奖励机制

1、成立由园长担任组长、师训专管员具体操作的师训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分工合作和课程培训的过程管理小组,建构我园新一轮的师训管理工作网络并进行告 7 示,接受大家的监督。

2、园本培训组织管理网络结构: 园长:黄咏

副园长:贝晓敏 张颖

教研组长:邬海虹(园名师) 鹿爽 施益琴 方芳(园名师)

3、完善永幼园本培训的管理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在学校考核目标的考核值,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制度;完善评选和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选拔骨干青年教师制度。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与稳定我园骨干教师队伍。每年将投入2—3万专项经费,用于幼儿园教师的引进、培养、培训和奖励。

5、拓宽青年教师师资培养、培训渠道:参加上海导学班学习、参加各类培训班以及建立幼儿园的自培基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青年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加快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信息化,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考核制度

1、做到各项目培训活动均必须按要求考核,并记录于师训资料中。

2、将青年教师参与培训的表现与个人的月考核、学期考核相结合,并与奖金挂钩。

2008年9月

第四篇: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市一医院松江分院

2010年度行政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在区卫生局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公立医院办院方向,弘扬“精诚合作、奋发进取、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以医院上等级创建三级医院为契机,抓住关键、聚焦突破、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全面提升医院软硬件达标实力,加快医院先进文化建设,深化、落实2009年医院转体系改革,进一步探索区域性卫生综合改革,努力办成“病人满意、职工满意”医院,切实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发展目标:建成能够满足具有显著特色区域医疗中心要求、与较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相匹配、达到三级医院标准的创新型医院。实现全院业务总量年增长16%的目标。

一、争创三级医院,提升综合实力

以上海推行新一轮医改新政为契机,以《JCI国际医院认证评估标准》、《三级医院综合评审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积极争创三级医院,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以技术和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不断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创新医院管理,推进医改新政

努力完成医院三年规划,积极编制医院十二五规划。坚持医院管理一年一个主题,今年医院管理主题是:医院上等级,服务上星级。以先管理、技术,后体制、机制为原则,以资源整合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区域医疗联合体新模式。初步建成管理平台、医师平台、影像平台、检验平台,实现联合体内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百姓就医服务的均等化。强化领导干部联络点制度。进一步建立主任绩效、质量目标责任制,签订新一轮《科主任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绩效、质量评分与主任酬金、聘任挂钩。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评价办公室;充分发挥认证委员会、参事委员会等作为第三方力量的各类委员会作用,强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一个增长(工作量增长)、二个下降(药占比下降、医院运行成本下降)、一个控制(控制均次费用)作为主要管理目标。

三、加强文化建设,服务世博盛会

以上海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为抓手,以创建创新型医院为目标,建立健全全院培训体系、与医院文化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机制,营造和谐的医院文化氛围。反对狭隘的地方观念和封建意识,建设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型医院。上半年度,完成门急诊环境改造和全院标识更新;完善门诊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建立健康咨询驿站;推出标准化门诊诊室、标准化病区管理;建立住院病人服务中心;坚持院内外迎世博拦截调查,每月公布文明指数排行;世博期间全力做好松江作为世博之旅目的地城市的健康保障服务,后世博阶段着力巩固文化建设,保持文明之风;确保世博文明指数测评位于全区卫生系统前列,全年出版世博简报不少于30期。

四、狠抓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进一步深化主诊医师负责制,完善主诊组门诊、住院、随访一体化管理,明确各诊疗组亚专业的主攻方向。完善医疗制度和管理体系,建立住院总制度和值班体系;规范院外专家会诊制度;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强化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和建档;建立手术分级考核委员会及手术分级管理考核制度;健全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成立以临床药师为主的合理用药指导小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落实处方点评、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等管理制度,抓好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加强“五种人”管理;选择部分病种试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单病种的诊疗行为;实现出院病人带药送病区服务。着眼医院的长远发展,加大对突破性临床重大医疗技术的攻关力度和扶持力度,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完善五级门诊(简易门诊,专科门诊、专病门诊,专家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服务体系,尤其是疑难病会诊中心的建设;所有专科开出专病门诊,扩大专家门诊规模,有计划地推出周末专家、专病门诊;鼓励开设联合特色门诊,在实现以系统疾病为群体门诊布局基础上,探索门诊联合诊治新模式。大力发展日间手术中心,建立手术标准及考核指标,提高日间手术中心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加强开展日间化疗;启用过渡病房,建立管理标准、入住指征与运行模式,理顺GICU、过渡病房和各专科之间的关系;开展部分特需医疗服务。克服医疗诊治手段增加、医疗技术水平快速上升与医保、农保控制费用工作之间的矛盾,全力做好医保农保工作。抓好重点部门即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的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监控和医院传染病监控体系人员的培训。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认真执行医疗纠纷处理体系,不断完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开展全院职工和当事人医疗纠纷处置培训,力争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2009年。全院药占比控制在44%以下,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在9.8天。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规范重点护理对象、重点护理环节的监控及管理;完善“三级网络”质量管理体系,充实与调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专家组指导临床工作。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建立护理急救技能培训体系,加强护理通科培训与专科培训,深入推进分层管理与进阶制度;推出护士长助理制度,扩大护士继续教育途径,建立护理网络继续教育系统;加强护理教学与科研管理,完善护理科研激励机制,提高护理科研水平。推出门诊、病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继续推进与落实病房管理论坛的各项措施,推出标准化诊室和病区;推行静脉穿刺管理体系,完善移动输液系统(PDA),减少输液差错发生;继续开展并扩大护理咨询门诊,推出妇儿护理咨询门诊及腹透护理咨询门诊;建立多个护理专业技能专家队伍。

五、着力学科建设,塑造特色品牌

启动临床医疗中心建设,先行建成微创临床医疗中心、胸部肿瘤临床医疗中心、消化疾病临床医疗中心、口腔疾病临床医疗中心;加强学科专科化、专病化建设;遴选重点建设学科,与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梯队;进一步规范重点学科、特色专科目标化管理,力争建成一至二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

六、推进科教工作,建好附属医院

全面贯彻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做好、做细科教规划,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科教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科教工作,提高科研教育能力。制定以学科人才结构为依据的各科科研任务目标年度计划,修定科技奖励管理条例;及时修订完善科管条例,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借助南医大科研平台和专家资源,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扩大市科委课题、市卫生局课题的立项数量,实现SCI论文发表零的突破。力争成为南医大硕士生培养基地,并招收南医大硕士研究生;开办第二期南医大临床专业硕士研修班,尝试开办第一期南医大管理专业硕士研修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加强与南医大一附院的对口联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发挥教学质量考核委员会的监管作用,认真执行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见习、实习、研究生和进修生的管理;继续强化全院各级医师的三基培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完善中心实验室服务和管理模式,着手建设与附属医院相匹配的图书馆;大力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和开展。

七、加强人才建设,实施人才兴院

根据三级医院基本标准,加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及部分紧缺专科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力争三年内重点学科博士比例达到30%,特色专科博士比例达到20%,以优化人才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金字塔;以医院上等级、住院医师三年基地培训为契机加快人才培养,启动2010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合理设计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课程,开展规范化执业及岗位培训工作,建立培训考核机制;组建医院内外讲师团,推行导师制;分层次建立与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与措施,做好“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四个层次人员培养工作;积极实施“优青”计划;重视在职学历教育,鼓励医疗技术、卫生管理人员经过研修提高学历;加强岗位管理,针对人力成本控制问题深入调研岗位需求,对不符合需求的岗位要适时进行撤岗、转岗、换岗、增岗。

八、完善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

继续调整与完善以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和成本效率为主的三维度绩效考核模式,加大工作质量考核力度,工作效率考核加入人均效率概念,加大成本控制在考核中的比重,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效考核软件试运行阶段,要建立考核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改进考核方法。强化绩效考核工作小组职能,加大主诊医师制与绩效考核的挂钩力度,绩效考核委员会加强对二级分配的指导与监督。结合绩效工资改革,探索“工资向技能要,奖金向服务要”的理论与实践。

九、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益

发挥成本核算软件功能,做好年度、月度资金预算与全成本核算管理;积极参与本单位重大经济项目预测、分析、计划、控制与协调工作;完善财务IT管理;做好财务分析、预测和筹资工作;加强收费管理,成立物价管理小组,逐个部门、逐个项目清理物价,以达到收费合理化、规范化;提供出院病人住院费用明细总单,经复核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核对、确认后,方可办理出院结算手续;建立高额住院费用预警制度,加强欠费管理;继续发挥审计职能,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内审、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督,扩大审计范围,计划对大、中型设备的使用率、收益率进行评估,还将对库房物资价格、药库库存进行评估。

十、推进信息建设,加快医院发展

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区域PACS系统、区域LIS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全面实施电子病历;完善门诊区域电子叫号系统;完成手术室系统信息化建设;推行专家门诊预约服务及短信提醒服务,普及自助挂号;优化医院电子查询系统,扩大网络监控措施;全面扩展成本核算软件应用范围;拟建人事管理系统;建立办公OA系统,行政办公向无纸化发展。

十一、深化后勤改革,提供安全保障

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的时效性;继续深化、推进后勤社会化有效、规范管理,拟在2010年度内对缝补组、门急诊电梯运行、高压配电及水电维修、锅炉、中央空调、安保监控、液氧站等实施社会化管理;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委员会作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对部分设备试行集中管理和租赁制的方法;启动医院新一轮改扩建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后勤基建、维修等预算管理;规范采购程序,对物资的申请、审批、采购、供应、结算的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结合预算管理,加强一次性耗材管理和试剂管理,减少浪费;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实施医院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目标;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监控系统;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十二、加大对外开放,拓宽发展领域

在医院和科室层面,制定对外开放计划,扩大与国内外医院合作力度,结合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医疗特色建设和“优青”计划,加大投入,采取“送出去、迎进来”的方式,拓宽国内外合作渠道,使国外进修和学术交流上一台阶。

2010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集全体之智,聚人人之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医院总体目标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松江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本区民政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民政部、上海市政府《部室共建国家现代民政示范区合作协议实施方案》和《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共松江区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松江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民政局“以人为本、以人和为目标”的总体要求,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保基本”的总体思路,以“体系完善、措施有效、多方联动”为工作着力点,推动现代民政发展,形成社会建设格局,为松江经济社会转型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围绕松江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接续人的社会关系、恢复人的社会功能、增加人的社会资本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调节器、稳定器、服务器的作用。

2、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理顺机构设臵,协调部门关系,建立合作机制,扩大社会参与,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发展为核心,形成“三社互动”,切实发挥社会救助、老龄事业、双拥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组织“五大平台”的作用。

3、坚持科学发展、讲求实效的工作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市局规划和松江实际,合理设臵民政事业发展步骤,精心安排民政事业建设项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三、总体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深化现代民政建设,拓展现代民政领域,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民政事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与松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套、与社会建设要求相衔接的现代民政体系。

救济救灾方面:完善救助政策,健全救助体系,强化救助统筹,优化救助手段,规范救助程序,形成以基本需求为导向、以物质救助为基础、以发展救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形成与本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救助帮困工作格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探索适合松江特点的城市社区综合减灾模式,提高城市备灾减灾水平。

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深化社区服务,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公益项目招投标工作;加强村(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多领域发展,培育专业社工机构;完善行政区划管理,深化撤村撤队建社区工作,探索大型居住区社区建设模式。

双拥优抚安置方面:统一城乡优抚标准,促进优抚工作转型,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优抚工作社会化体系;深化退役士兵 2

安臵改革,完善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就业服务为支撑、以自主择业为方向的市场化安臵服务体系;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军民共建活动,推进拥军优属规范化、社会化进程,形成双拥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拥军社会化的双拥新局面。

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方面:整合社会力量,盘活现存资源,不断完善“9073”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为老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完善优惠政策,拓展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努力实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民政福利普惠制度。

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方面:以加快社会组织发展为导向、以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目的,逐步完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结构,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党建新格局,争取本区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8个社会组织。

社会专项事务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实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文明服务;推行结婚颁证仪式,新建松江区婚姻登记颁证中心,加强婚介机构管理,推进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深化殡葬管理,推行葬式改革,促进丧葬文明进步,完成松江区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坚持依法救助、文明服务,实现救助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网格化。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救助帮困机制,完善核灾救灾体系。

1、理顺组织机构,完善核对机制。加强街镇社会救助机构和救助队伍建设,积极消除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新秩序尚未完全形成导致的街镇组织机构关系不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争取恢复各街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设臵,确保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编制内人员100%到位。加强松江区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设,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纳入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适时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拓展到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一次性救助领域,建立分层次、多类别、高效率、运转灵活的居民家庭收入核对运行机制。

2、深化分类施保,完善救助政策。逐步突破按收入核定贫困的规定,以困难群众基本需求为导向,以家庭刚性支出为指标,构建分类、分层、分级的新型核贫体系。探索解决“支出型贫困”的具体办法,形成以“救助套餐”为特征的分类施保措施,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基本需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缩小城乡救助差距,城乡低保标准化(以农村标准为1)从1.5: 1缩小到1.2:1,低保标准不低于本地人均消费支出的20%,逐步实现救助标准和政策的并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探索提前介入机制,取消病种限制。逐步归并整合综合救助、综合帮扶及其它救助政策,研究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救助问题,加强综合帮扶。

3、健全救助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完善社会救助帮困“一口上下”机制,社会各部门的帮困资源须根据贫困对象实际需求通过区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或各街镇社会救助部门统筹实施。加强对各街镇社救所应用“一口上下”信息系统的指导,及时掌握全区社会救助帮困工作情况,建立社会救助帮困工作统计评估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 4

系内部整合,加强各专项制度间的互通、互联、互补,提升制度整体效能。加强社会救助与其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形成梯次递进的保障结构。建立健全同财政、劳动、卫生、教育、房地等“一口上下”救助帮困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促进社会救助工作与相关业务政策之间的衔接互动。

4、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互助。推动落实《松江区慈善事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开展多样化公益活动,合理配臵募集资源,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动员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拾遗补缺的作用,提高慈善救助实效。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育专业队伍,提高慈善工作专业化水平。健全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制度,规范综合帮扶工作,在“一口上下”运作机制内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应急性、临时性、项目性帮困救助。巩固彩票销售良好势头,加强彩票市场管理,形成诚信品牌。动员社会力量继续做好帮困送温暖和走访慰问工作,实现“四季如春”、“节日加温”。继续做好“送温暖、献爱心”衣被募集工作,对口支援灾区和贫困地区。

5、实施综合减灾,完善核灾救灾体系。创建若干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市级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探索适应松江特点的城市社区综合减灾模式。建设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不断完善核灾减灾体系。

(二)深化基层政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1、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深化村(居)务公开。完善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至“十二五”期末,居委会直选比例达100%,村委会海选比例不低于90%,村委会暂缓选举率不高于5%,逐年提高居委会成员属地化比例。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培 5

育居民自治意识,坚持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扩大村(居)民在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居)委会自治功能、基层社会管理功能,理顺居委会、业委会关系,引导业委会运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处理物业管理事务。探索来沪人员融入社区工作,为来沪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服务,吸纳来沪人员有序参与居(村)民自治活动。居委会建设达标升级、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全覆盖,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强化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意识,畅通渠道,提高村(居)委会工作透明化程度。完善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制度,建议有关部门将民主评议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评议结果与考核结果联系、评议结果与干部报酬挂钩。做好村(居)务公开工作,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健全机制。创新民主监督载体,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确保村(居)务公开及时、真实、有效。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展社区服务方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市民服务要求为出发点,打造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平台。探索街镇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头”管理体制,深化“一门受理”,40%以上的街镇实现“一口受理”,稳步推进“全年无休、全区通办”。构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综合性和普惠型服务。成立松江区生活服务协会,并在全部街镇成立协会分会,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需求,明确生活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在条件成熟的街镇成立3-4家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拓展公益招投标项目内容,探索多模式服务项目,扩大受惠群体,扩大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及其他社会服 6

务范围。培育一批公益性社会组织,探索公益项目由多形式的组织承接。持续推进既有项目,努力做到公益招投标项目街镇覆盖率100%。拓展项目资金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项目。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社区事务代理室、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强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生产、生活服务需求,争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3、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进市民志愿服务。加大村(居)委会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条件,激发村(居)委会干部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退居二线或刚退休的党员干部、基层活动团队负责人志愿参与居委会工作,加强居委会骨干力量。鼓励属地高校毕业生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居委会队伍,培育年轻人服务社会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村(居)委会成员的分级、分类培训,重点做好村(居)委会副主任、委员的培训工作,建立村(居)委会骨干成员培训机制,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加强村(居)委会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社工职业制度,探索社工教育培训、职业资质、实务督导、考核评估等职业制度,持证社工争取达到300人以上。推进社会工作多领域发展,深化社会工作在民政、司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等领域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1500人。开展区校合作,培育3-5家专业社工机构,发挥专业机构政策研究、督导评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提高社工服务项目运作能力和机构管理水平。落实《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网上注册志愿者数达到5万人。探索志愿者招募、注册、 7

培训、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1、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高龄纳保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标准,五年内实现城镇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社会保障全覆盖和城乡老年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强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松江区分会的建设,加大困难老年人救助力度,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经济供养体系。完善高龄老人的医疗保健体系,落实70岁以上老人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治疗、取药措施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和家庭病床,实施动态管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增1000张养老床位,新建松江第二社会福利院,每个街镇至少建有1家公办养老机构,在大型居住社区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村(居)委会全覆盖,继续推进民办公助老年活动室建设。

2、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深化为老服务内容,继续开展以独居老人为重点的纯老家庭老年人和高龄、困难老年人的结对关爱工作;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全区统一标准,根据老年人需要,依托养老机构、服务网点、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资源,打破地域限制,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新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老年服务队伍社会化、专业化建设,鼓励各 8

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核发职业资格证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老年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实施老年服务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落实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物质待遇。

3、发展老年文体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以社区为网点开辟场所,增设健身器材,举办适应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实现本区所有公共活动场所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加强社区老年人文娱设施建设,加强老年活动室管理服务,规范和丰富活动内容,实行老年活动室运作经费补贴;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改善老年大学教学设施,提高镇级老年学校教学质量,推行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培育老年教育学科骨干;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途径,合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支持老年志愿者总队工作,倡导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的互助互动,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4、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营造敬老助老良好氛围。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老年法律服务工作,完善老年维权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使老年人就近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联合接待制度,及时处理涉老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对困难老年人实施法律援助;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各行各业提供老年人优待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尊老、敬老、助老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尊重与包 9

容老年人,切实关心帮助老年人,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氛围;加强宣传和表彰先进工作,通过公开评选表彰“敬老之星”、“敬老楷模”等活动,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尊老、敬老、助老的模范典型,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四)推进优抚安置工作,完善双拥工作体系

1、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夯实双拥社会基础。探索服务和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办法,发挥军地两个优势、整合军地两种资源、调动军地两个积极性,在齐心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在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上下功夫,在共同保障优抚群体权益上下功夫,在营造军民融合发展氛围上下功夫,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双拥工作进连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巩固双拥创建成果,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做好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实事拥军、行业拥军、社区拥军、法律拥军、“两新”组织拥军,使拥军工作紧贴时代要求,实现与时俱进;建立社会化拥军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大力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新格局,推动拥军工作在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全面落实。

2、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推动优抚工作转型。积极探索优抚服务与保障工作社会化,统一城乡优待抚恤政策和标准;完善农村籍老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政策;落实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制度,继续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工作;实行义务兵优待金城乡一体化,推进优抚工作进社区,全面建立优抚社工队伍;完善临时困难补助机制,协助有关部门推进将重点优抚对象住房纳入住房保障规划工作;筹备成立区拥军优属协会,发挥其推动、组织、资助拥军优属工作的作用,努力为 10

部队战士和军烈属排忧解难;深入广泛地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完成松江烈士陵园改建工程,研究和制定烈士家属异地祭扫制度,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

3、深化安臵改革内涵,提高安臵工作水平。结合中央、市安臵政策,继续推进安臵工作改革,在确保退役士兵工作权益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积极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体系,提高退役士兵参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的能力和机会。按照“共享社区、共建社区”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军休干部接收安臵和服务管理工作,推动服务管理思路向“重服务兼管理”转变,运用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培养、提高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服务提升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五)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建立发展支持体系

1、创新政社合作模式,完善社会组织扶持体系。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与区情相适应的促进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创新政社合作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在“人员、机构、财务和资产”四个方面基本分开,探索将可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让渡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通过项目招标、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等形式,规范购买行为。适时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活动。健全沟通协调制度,畅通社会组织利益诉求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打造政府扶持、发展、服务社会组织的公共平台。

2、探索枢纽式管理模式,改进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 11

导,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党建工作方案,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归口分级管理体制,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探索建立枢纽式管理服务模式,在经济、教育、体育、文化等领域开展调研和试点,探索将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授权给有能力承担的联合性社会团体,使之成为相同、相近行业社会组织的枢纽。夯实管理基础,建立检查与日常监督、绩效评估与信用建设、执法查处与宣传培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公众投诉制度,形成对社会组织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3、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结构。通过建、扩、并、撤等措施有效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加强分类指导,合理调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结构。强化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重点培育能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带有行业管理性质的社会团体;大力培育养老助残、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律援助等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安老帮弱、扶危济困等慈善性社会组织;完善区、镇(街道、园区)二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体系。发展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引导其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体活动。

4、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选举、议事、财务、人事等内部制度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深化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工作,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通过开 12

展社会组织负责人、专职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快速反应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

(六)深化专项事务管理,完善规范化建设体系

1、开展“六五”法制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及与民政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思想理念,确立法大于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巩固权责统

一、依法办事、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法治民政新格局。

2、加强平安边界工作,做好行政区划管理。加强界线界桩日常检查,做好每年一次的检查维护工作,巩固勘界成果,保证行政区域界线的完整和稳定,拓展管理功效。指导各单位做好撤村撤队建社区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充分掌握基础资料,严格要求、规范程序。开展大型居住区管理体制研究和公共设施配套、社区服务提供方式及社区组织建设的研究,合理设臵居委会,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探索服务主体多元化,保障大型居住区社区建设服务质量。

3、加强救助标准化建设,提高救助服务水平。加强救助工作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依法救助,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与救助巡查机制相结合,坚持常规救助和专项救助相结合,坚持区、镇(街道)“两级”救助模式和民政、公安、城管“三合一”联动救助机制相结合,不断完善救助制度,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的救助管理专职社工队伍建设,提升救助服务法 13

治化、专业化、社会化、人性化、现代化水平,争创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单位。

4、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深化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新建松江区婚姻登记颁证中心;促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完善离婚“劝和”机制;推动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开展对本区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补录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工组织,建立收养家庭评估、回访机制,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合法权益。探索婚介行业管理新方式,明确行业性质、政府职责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诚信服务好的婚介队伍。

5、深化殡葬方式改革,完善殡葬救助举措。加大殡葬设施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成松江区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完善殡葬惠民政策,健全殡葬救助保障体系,做好殡葬服务进社区工作,扩大重点救助对象殡殓补助覆盖面,实现应补尽补。强化公墓管理,推进葬式改革,力争经营性公墓新开墓区100%小型化。以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6、加强福利企业管理,创建新型示范基地。制定关于鼓励和促进本区福利企业安臵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扶持政策,完成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审验工作,新建5家示范福利企业基地,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拓展残疾人就业新领域,逐步实行福利企业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专产政策,推进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推进风险管理服务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规范行政管理,深化部门联动,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组织 14

保障。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利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民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民政事务行政管理公正、公开、透明;健全现代民政协调、协同、协作机制,发挥“五大平台”作用,实现社区、社会、社工“三社互动”,转变行政方式,加大项目化民政工作推进力度;深化政务公开,规范窗口服务,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继续创建文明行业,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期民政“孺子牛”精神。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加快民政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与发展;拓展人才锻炼渠道,抓好人才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营造以业绩为取向、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三)提高运行效能,强化预算监管,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财政保障。根据市民政局有关要求,结合松江民政事业发展现状,合理提高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水平,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金增长机制,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工作,拓宽社会化筹资渠道;强化预算监管,实行民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民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民政资金使用实效;加强市政府、区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力度,扩大民政事业资产总量,促进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四首爱情诗范文下一篇:生命科学部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