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04-14

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通用6篇)

篇1: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在中共鸠江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开发江北、提升江南”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大局,稳步推进跨江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增长11.8%;财政收入30.58亿元,增长24.3%;固定资产投资302.9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亿元,增长14.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36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16039元,增长11.4%。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跨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

江北新区建设拉开帷幕。顺利完成白茆镇划入交接工作。编制了《芜湖市江北新区(鸠江)发展战略研究》、大龙湾片区起步区控制性规划、高新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以及鸠江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江北区域防洪排涝规划等。江北规划馆建成开放。大龙湾片区起步区经一路、纬一路等一期道路全面建成。启动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新引进项目16个,盛世龙庭家居、鼎晖新能源等10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沈巷镇启动鸠江经济开发区北区路网建设。新增流转土地1.38万亩。新开工亿元农业项目4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沈巷都市农业生态园建设初显成效。白茆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江北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征收江北区域房屋21.1万。完成两个市场化安置项目土地出让。全力做好长江二桥、通江大道等市重点工程和江北产业集中区服务保障工作。长江路、汤马路、玉带河路完工。建设农村道路40公里。建成美好乡村点8个。改造农村供电台区108个、泵站6座。治理二坝、白茆境内3公里长江崩岸。牛屯河治理、裕溪河整治等工程有序推进。整治沟渠湖塘129处。白茆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大棚蔬菜保险1.4万亩。市急救中心江北分站建成运行。二坝、汤沟公交线路开通。建成公交首末站3个。江北公益性公墓开工。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二)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1.7亿元,增长 12.9%。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90亿元,增长13.3%。精艺铜业、中瑞汽车等企业新购设备实施技改,世福仪器公司、联合电子公司新增生产线20余条,红方包装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这一首位产业实现产值330.7亿元,增长19%。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32.6亿元,增长20.2%。重点服务业企业收入29.9亿元,增长79.8%。南翔万商轻纺百货博览城开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增长47.3%。芜湖港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启动启运港退税政策,年集装箱运输量突破40万标箱。

狠抓项目增加后劲。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3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引进项目1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到位内资281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58亿美元。鑫龙电器科技园、万开物流园一期等项目投产,欣安新型建材、亚邦生命科技园等项目开工。文化产业集聚区五期和六期、国购商贸城、顺丰电商产业园、润信农产品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围绕企业强化服务。开展“一企一组一策”工作,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促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等政策。兑付企业奖补资金2.8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9亿元;对困难企业减缴缓缴社保费、发放稳岗和促进就业补贴688万元。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充实鸠江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国有资本金5000余万元,为44家企业担保贷款7.5亿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公司993户,增长22.8%。区企业服务中心全年受理涉企代办事项1217件,办结率达99%。

(三)创新创业亮点不断呈现

新增长点开始显现。编制了《芜湖市(鸠江)机器人发展专题研究》、机器人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规划。累计引进机器人产业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30.47亿元。埃夫特万台机器人主机、翡叶伺服电机等8个项目开工。芜湖广告产业园获批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入驻企业35家。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期水上乐园开业、四期东方神画主体竣工、五期复兴之路开工;全年接待游客达447万人次。芜湖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落户我区,247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芜湖产业带”平台;南翔万商电商产业园开园;“亚夏通”汽车电商平台、年氏电商产业园启动建设;引进中财物流信息港,入驻企业13家。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申报省名牌产品3件。2家企业被批准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院(会)士工作站2个。新增高新技术产品36个。发明专利申请量1283件、授权量84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重新认定与复审高新技术企业18家。3家企业被评为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省发明专利百强企业。培育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6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组建了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我区获批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

创业人才逐步集聚。新增创业载体1个。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兑现创业扶持资金630万元。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建立了人才合作基地。引进高端人才112人、创新团队3个。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1人入围省第三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家企业申报第五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兑现人才创新成果等奖励1452万元。

(四)城乡环境面貌日益改善

城乡建设不断加快。出让经营性用地13宗1591亩。共融资52亿元,保障了政府性投资项目顺利建设。清和路、水阳江路、四湾路改造和万春路辅道拓宽等工程完工。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征收房屋面积33.4万m2。在建安置房139万,竣工50万;安置6841户。实施了金湾锦苑扩大区等小区和老村庄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房490户。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座。完成水岸星城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75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完成“三线三边”整治项目36个。实施“大绿化”项目14个,全区新增绿地238万m2。建成绿道14公里。完成造林4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幸福里、大观花园、十里洋场等住宅、商业项目加快推进,全年销售商品房80万。建成城东新区临时菜市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对20处沿街楼体实施了夜景亮化。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出台了安置住宅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拆除违法建设1.3万。41条道路实行市场化保洁。实现全区垃圾清运全覆盖。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区被评为省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沈巷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星辰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年新增耕地1316亩,盘活工业用地768.8亩,完成增减挂钩及工矿废弃地复垦497亩。开展混凝土搅拌站、秸秆禁烧等环境专项整治,推广应用新能源,有效防治大气污染。

(五)社会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组建了芜湖市翰文教育集团、芜湖市育仁学前教育集团。星辰学校、新褐山小学等4所学校(幼儿园)建成使用。实施了农村学校校安工程,江北四镇学校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配备了专职保安。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螺百社区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完成市第一医疗集团与区医院及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移交工作。区图书馆免费开放。《清官陶士麟》黄梅小戏获第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金奖。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106个村(居)138项便民事项实现在线办理,我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省首批残疾人工作示范区,金湾社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四山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管山社区被评为省“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先进单位。芜湖少林文武学校获省第十三届运动会8枚金牌。村级共青团、妇联组织换届选举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档案管理和服务机制不断创新。

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投入3.2亿元,实施了21项民生工程。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176人,举办各类招聘会55场,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职工“五险”参保总人数达19.9万人次。40.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2130名“老字号”群体发放工龄补助。实施临时救助1238户、医疗救助2872人次,共支出救助款1636万元。2567人次享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384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450元。建成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

“平安鸠江”持续稳定。完成55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9件,服务困难群众2541人次。二坝镇被评为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不断加强。设立了江北信访接待站。开展了信访事项“网上预约”接访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整合警力资源,基层派出所由12个整合为8个。强化打击犯罪和侦查破案工作,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得到加强。

(六)政府工作作风持续转变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着力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双岗双责双联系”工作,突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行以“微笑、真情、文明、敬业、满意”为主题的“亲切服务”。完成了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稽查大队和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编制了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区级行政权力事项由1803项精简到1067项,精简了41%;行政审批仅保留65项,精简了38%。专项治理了党政干部违规建房和多占住房、违规经商办企业、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超标等现象,全面清理了领导干部在企业和社会组织兼任职行为。改革招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对公共资源供应商实行诚信管理评价。清理国有资产119万,已处置2万。开展了政府存量债务清理工作。办理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6件,政协委员提案138件。开展了“市民心声”在线访谈活动。依法公开政务信息超万条,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和年度预决算信息实行网上公开,举办新闻发布会6场。办理回复网民咨询和区长信箱留言3085条。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积极防控廉政风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中共鸠江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鸠江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区域面积的不断扩大,全区刚性支出增加,保供给、保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二是产业层次不高,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三是城东新区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江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四是社会矛盾隐患较多,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社会治理能力还需加强;五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干部主动适应和作为的能力不强。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篇2: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开发江北,拓展城区空间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高举高打,推动江北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江北发展规划,做好重点地段及节点的城市设计,注重重要基础设施布局研究,统筹江北各类专项规划,完善功能布局,以高水平规划统领江北开发建设,提升发展水平。明确政策导向,大力推进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向江北集聚,尽快形成吸引各类企业投资的洼地。

坚持聚焦突破。推进大龙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起步区建设,建成经三路、新圩路和华谊大道等道路。加快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建成经一路延伸段、经二路等道路,基本建成集聚区3平方公里内路网;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集聚区配套功能;组建江北企业服务窗口,全方位为落户企业做好服务。

推进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博通创业园、凯诺特种电缆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3-5个项目落户新型城镇化示范区、15个项目落户高新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10个以上。鼓励江南有条件的企业到江北发展。加快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和商业综合体向江北布局。大力发展绿色果蔬、花卉苗木、精品水产、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白茆现代农业示范区、沈巷都市农业生态园,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做好服务保障。围绕江北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和通江大道及延伸段、和谐大道、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等市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加快推进市场化安置项目建设,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二)推动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层次

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德盛镁、杰锋动力等企业拓展市场业务,抢占市场份额。推进人本轴承、河南飞龙等企业实施技改,提升生产智能化、装备自动化水平。推动联合电子、影星巨幕等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支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间相互兼并重组,搭建企业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交易平台,创新企业链接。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壮大清水木器包装业,提升湾里电器部件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特色村级工业园,推动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鼓励企业推广机器人应用;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推进埃夫特万台机器人主机、大洋电机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杨森机器人、和德荣机器人应用集成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巡检、医疗等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核心零部件、智能成套设备项目,确保引进机器人项目10个以上。推进双翼航空工业园二期建设,提高民航维修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专业大市场建设,力促赛格电子市场等项目竣工运营,全面开工建设国购商贸城等项目,加快南翔万商商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四期东方神画建成运营、五期复兴之路全面开工建设,继续支持方特“欢乐世界”、“梦幻王国”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进新华联东老街、海洋馆等项目竣工。大力发展物流业,推进万开物流园二期、南翔万商东部飞阳物流园等项目建成运营,开工建设芜湖港集装箱一期后续工程、顺丰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普洛斯物流园二期、赛格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出台促进电商发展扶持办法,加强电商知识培训,鼓励企业实行线上线下销售,力争形成销售亿元以上电商企业2家,积极申报省级电商示范区。

(三)坚持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提升载体功能。加快鸠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建成北区百旺路、振兴路等道路,推进南区官陡门路下穿芜马高速桥全面建成通车;积极盘活闲置厂房;提升蓝白领公寓环境。加快总部经济园、汽车产业园及扩大区基础配套建设,推进中交二航四公司、永兴建设等公司总部大楼建成使用;宝马、大众等汽车4S店建成营业。推进芜湖广告产业园国家级试点园区建设,加强运营与管理,招引广告等各类文化企业40家。

加快项目建设。实施125个重点产业项目和157个政府性投资项目,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确保完成投资298.7亿元。严格执行科级干部联系企业、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联系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等要素需求;认真谋划上市企业库,积极引导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实现杰锋动力、悠派用品等企业“新三板”上市,推动大昌科技等企业上市进程。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争取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级投资计划。

强化招商引资。结合宏观形势,调整招商政策,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营造招商氛围,实行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围绕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对接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民企、上市公司等,力争在引进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机构上有新突破。加强项目策划和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招商推介活动,有序推进城东新区、大龙湾片区等重点地块招商工作,促进在手洽谈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夯实税源基础。继续开展税源普查工作,核实企业税收级次,关注重点企业税收入库,防止税源流失。充分挖掘现有载体,盘活各类闲置资源,招引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不断培植新税源,做大收入总量。坚持政策支持、产业扶持,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深化改革攻坚,激活发展动力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施区政府机构改革。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行政权力项目库和权力运行、政务公开、法制监督、电子监察“四平台”,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管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先照后证”制度,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实施税制改革,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行全口径预算,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引入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化土地改革,稳妥推进江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高统计质量。

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办医条件和就医环境,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人事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村医退出、养老机制,提高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审批改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五)强化创新创业,增强竞争优势

增强企业主体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照国家级标准打造鸠江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创新型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30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兑现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建设,注重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率、转化率和交易率,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100件、授权量达70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培育区域性主导产品,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新增注册商标300件以上,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省名牌产品1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政府质量奖。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落实“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流的创新创业团队,给予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便利,广泛集聚各类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个以上,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特区。

着力推动大众创业。评选鸠江创业之星,营造创业氛围。落实公租房提供、房租补贴、就业奖励等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扶持青年创业、科技创业,引进一批科技创业项目。组织开展创办企业、创业意识培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争创省级青年创业园1个,建设创业特区。

(六)突出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

统筹城乡一体建设。持续开发城东新区,加快梦想城、公园大道壹号等住宅和商业项目建设;推进社区设置和邻里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规范设置摊群点,建成三潭音悦菜市场。坚持统筹规划、成片改造棚户区,完成改造面积34万。加快建设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续建90万,竣工42万。实施大阳路、老南阳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农村公路30公里。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农村供电台区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0户。加快江北区域城市公交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联盟小区、东部星城等小区整治工程。完成姚郭泵站改造。建成牛屯河分洪道续建工程。争取上级政策,推进永定大圩、裕溪河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申报省小农水重点县(区)。

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挖掘道德模范典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推进城乡精细化管理,重点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管理盲区、城郊结合部延伸,打造市容管理示范路和样板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加强城市道路、楼宇立面保洁。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偷倒垃圾等行为,规范整治夜市排档、流动摊点等市容乱象。优化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健全数字化城管运行处置机制。清理盘活低效、闲置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土地整治复垦及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加强土地动态巡查,依法利用土地资源。

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新增造林2万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实施“大绿化”工程,新增绿地72万,绿化提升5万。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提升芜湖发电厂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效率,加强朱家桥、城东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鸠江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和企业减排技术改造。开展燃煤小锅炉、餐饮油烟、建筑工地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强秸秆禁烧,推进综合利用。突出饮用水源保护。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努力实现环境质量好转。

(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

坚持民生为先。投入3.5亿元,实施22项民生工程。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推进校企合作,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扩大就业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扩面长效机制,落实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强流浪乞讨救助人员管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积极开展非物质救助。建设农民文化乐园。

促进社会和谐。推进集团化办学和结对共建工作,通过名校办分校的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评估验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全覆盖。开办东部星城学校。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师、打造名校。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养老机构运行管理模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拓展为老服务项目。完成第八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全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官陡门民俗文化集、江北龙舟活动等特色文化品牌。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推进档案数字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工作,发展地方志、防灾减灾等事业。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创新社会治理。实施59项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推进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继续推进城市星级社区和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探索开展社区涉外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全面运行为民办事“一站通”、居民生活“易户网”等应用平台。深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血吸虫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整顿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隐患排查、挂牌督办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依法规范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积极推行网上受理,加强初信初访办理,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推进应急联动体系建设,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完成“六五”普法任务。健全人民调解协作机制,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体现法律服务人文关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和有效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履职,提升政府公信力。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公权、履行职责。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坚决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和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整合规范市场监管执法主体,加强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执法力量,推行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高效服务,提升政府亲和力。深入开展“亲切服务”活动,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企业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对涉企事项实行一表申报、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全程监察;推进企业服务“易企网”平台运行。推行村(居)集中办公、零距离服务。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红黑榜”制度,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认真办理“市民心声”、区长信箱等网民咨询和留言,切实回应社会关切。扎实开展“双岗双责双联系”活动,推动问题矛盾在基层解决。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加强行政问责和政务督办,推进政府工作有效落实。

篇3:迎江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迎江区作为安庆市的中心城区, 历史悠久、文化产业集中、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 我区紧紧围绕“古城安庆、黄梅戏乡”的定位, 坚持前瞻立意策划、政策激励引领和重点项目拉动相结合, 努力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项目的提升促进产业的开发,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初步形成了涉及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印刷出版、音像图书、影视传媒、古玩书画以及艺术培训等多行业多门类的产业体系。

(一) 文化产业:

目前有电影院3家, 从业人员105人, 年收入400万元, 电影业随着外来投资进入, 市场逐渐有复苏迹象。尤其是人民剧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 通过自身努力, 投资近200万元将剧院大厅改造为安庆市最大的3D影院, 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体现了文化企业旺盛的生命力。音像制品零售店现有7家, 从业人员15人, 年收入50万元。由于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 给音像制品零售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致使经营单位逐年减少, 发展处于下降态势;印刷企业共12家, 其中印刷厂1家, 文印社11家, 从业人员17人, 年收入110万元, 市场较稳定;经营性网络服务 (网吧) 有15家, 从业人员25人, 年收入198万元, 因种种原因也处于萎缩态势。游戏室 (厅) 41家, 从业人员120人, 年收入356万元;文化娱乐业 (KTV、舞厅) 13家, 从业人员37人, 年收入5000余万元。

(二) 旅游产业:

1.文物景点多, 文化底蕴深厚。

辖区内古迹、旧址及代表性建筑共88处。其中,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 分别是振风塔和世太史第 (赵朴初故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分别是迎江寺、熊范二烈士专祠、关南清真寺、天主堂、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同仁医院旧址以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对象31处,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探花第、基督教堂、安庆内军械所遗址和江西会馆等;牌坊两处, 即倒扒狮石牌坊和钱牌楼石牌坊;其它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7处。自然景点4处, 一是莲湖公园。位于大湖风景区东南部, 是安庆市目前唯一开放型公园, 黄镇生平陈列馆、程长庚像建于园中,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已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二是安庆市长江外滩公园。该景点依堤而建, 东起渡江路, 西至焚烟亭, 建有长87米、高4米的反映安庆建城以来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文化墙, 是安庆市民休闲、纳凉的主要场所;三是新洲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该洲是长江冲积形成, 四面环江, 总面积50.1平方公里, 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四是长风沙。位于辖区长风乡境内, 因唐代诗人李白的“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而得名。同时辖区内还有徐锡麟纪念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大南门民俗文化街等旅游景点。

2.旅游饭店、餐馆多, 游客接待能力较强。我区现有旅游星级饭店10家, 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6家;旅游星级餐馆5家, 其中五星级餐馆1家, 四星级餐馆1家, 三星级餐馆3家, 四星级农家乐一家和三星级农家乐3家。

3.地方特色产品多、旅游产品丰富。有胡玉美蚕豆酱、麦陇香墨子酥、肖家桥油酥饼、江毛水饺、迎江寺素菜以及余良卿制药百年老字号产品和品牌。近几年开发的皖江文化园根雕馆、黄德义雪木画也正在抢占市场份额, 旅游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4.旅行社多, 市场主体活跃。全市共有旅行社42家, 仅我区就占20家, 2013年我区共接待游客95.62万人次, 同比增长20.78%,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978人次, 同比增长3.87%,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20.3%。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2013年文化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约3.6亿元, 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64%。在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同时, 推动了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项目

1.长风柘林文化生态园:项目用地面积1000亩, 主要建设种植园区、柘林文化园等, 总投资1.78亿元。

2.大南门文化历史街区整治改造项目:结合老城改造, 打造大南门民族历史文化特色一条街及商圈, 总投资5亿元。

3.黄鹄港及黄鹄号建设:拟建设一个码头、三条游船、五个泊点的娱乐休闲餐饮场所, 总投资1.255亿元。

4.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主城文化商业街, 将辖区天主堂、基督教堂、迎江寺, 大南门回族聚居区串联起来, 形成宗教历史文化圈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

三、迎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与优势

迎江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又具有南方城市秀丽典雅的文化气质, 此外还具有富于浓郁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的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民风民俗。这是迎江的魅力和比较优势之所在, 也是构成我区文化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否具有鲜明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魅力, 是决定城市能否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我区独特的近代史地位和人文因素的交互影响及作用, 使我市的文化旅游核心资源具备了极其鲜明的、无法复制的特点和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2.个性鲜明, 地方特色突出。

3.和谐包容, 人文气息浓郁。

4.东部西城, 孕育商机无限。

总的来说, 迎江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多元化特征明显, 且呈现出门类全、亮点多、后劲足的特点。旅游者对迎江历史古迹、餐饮和民风民俗需求比较旺盛。因此这三类资源应成为迎江区旅游大众观光开发的主体。同时以动漫游艺、3D电影等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并将为迎江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对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重视不够。近年来, 省市两级政府对文化旅游业扶持发展的力度逐年增大, 但我区与其它先进县区相比, 在总体规划和资金扶持上有较大差距, 还没有制定出与省市配套的总体规划和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我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但是受到市区管辖体制所限, 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许多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如英王府和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等, 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

二是文化旅游产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 但主体“小、弱、散”, 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为主, 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只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 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 紧跟时代发展脉络, 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 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 实现强强联合, 做大文化产业。

三是没有树立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习惯于传统化, 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 不能创新求发展, 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 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 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 几年一贯制, 甚至多年一个样, 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是缺乏文化旅游经典项目。目前我区还没有真正形成彰显“魅力迎江”特色的标志性旅游项目, 如迎江寺和大南门历史街区等亮点项目, 因多种原因与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 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将辖区内的文物保护、旅游企业管理权逐步下放, 随着文化旅游管理职能的逐步到位, 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急需引进文化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如区旅游局目前仅有局长一名行政编制, 只能开展一般性日常工作。

六是对新型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网站很少能够见到迎江文化和旅游的信息。

五、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 要从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也是我区全面推进文化旅游经济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我区处在全市的核心区域, 地理位置优越,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其他县市区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因此, 大力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科学跨越发展已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

(二) 要站在统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战略高度, 尽快制定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定位, 从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 制定出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景区景点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开阔眼界, 突出特色, 科学合理, 集思广益、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水平管理, 长远与近期相结合,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对“魅力迎江”旅游品牌的宣传,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 大力宣传迎江区文化旅游形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旅游博览会, 同时组织选调各类优秀节目和运动员团队参加黄梅戏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比赛, 自行开展各类文艺宣传演出等, 扩大“魅力迎江”的知名度, 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三) 要加大协调力度,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 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正视现实, 自我加压, 把协调上级文化、旅游等部门落户我区的重点工程当成我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头等大事, 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尽快打造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新洲旅游乡镇、长风沙景区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景区;配合市里推进文化下基层、广电村村通等文化民生工程;策划实施风情美食节旅游营销活动;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建设,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家乐、体验游等生态体验项目, 规划建设迎江寺的禅宗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

(四)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议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等综合协调机构。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 先期投资大, 受益周期长, 无论是对外宣传营销还是支持扶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 都需要各级政府前期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区政府在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基础上, 再出台一部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 形成全社会兴办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 尽快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对经营性文化单位, 鼓励和支持其进入市场,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吸收社会资本, 组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

(五) 尽快建立迎江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综合性网站, 在区宣传部门的领导下, 根据不同市场对象, 组合成不同文化主题的产品组合。推进产业链内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企业合作, 提供赞助, 景点和精品线路的联合营销、互联网营销等。联合不同文化景点和企业统一组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包括全方位媒体广告, 制作文化、体育与旅游相关娱乐文化休闲节目宣传资料等。

篇4: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的调整报告。

会议认为,区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区政府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围钢经济,使全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经济支撑点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接近和超过十一五规划末期目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发展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编制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审议是适时和科学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会议对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议。一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扩大;二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发展高新产业,多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化解风险,均衡发展;四是培育财源,加强征管,节约开支,增强财政实力。(刘敏)

创新审议方式 提高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是《监督法》确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审议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督实效。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确定的造福百姓、惠及民生的重点工作。长春市二道区作为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棚户区改造开发任务非常繁重。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步伐,区人大常委会把审议监督区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工作,列入了常委会的重点审议内容。审议前,他们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调研、多数人进行审议的方式,组织参加审议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并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共同视察,让大家直观地看到通过棚户区改造开发給城市建设带来的新面貌;然后,再听取区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情况报告;最后,召开常委会进行审议。实施先视察、后审议的方式,形象直观、目的明确,使大家耳目一新,既改变了大家头脑中存在的老二道陈旧混乱形象,也对区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更对变化着的新二道的快速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次审议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质量,推动了政府的重点工作,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篇5: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二、安全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学校安全工作小组由卫发明校长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鄢克兰副校长和罗光雄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成员有各行政人员、德育干部以及年级组长。

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制定了“镇子实验学校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镇子实验学校学生‘一日安全’常规”,“镇子实验学校村校学生‘一日安全’常规”,把学校校长、村校主任教师、班主任确定为校、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校长确定为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此外,本期已召开主任教师、党、政、工、队负责人安全工作专题2次,中心校每周周前会,值周领导讲本周工作要点的第一点就是学校安全工作,让全体教师明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固然重要,但师生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及时排查,及时预防

学校安全工作会后,全体安全工作小组成员立即一起对学校教学楼、运动场、食堂、幼儿园、各个实验室、微机室以及校门等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检查,检查安全隐患,有问题立即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学校出门就是公路,学生又多,放学后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男厕所正面堵墙产生裂缝,很容易倒塌;

3、中学部教学楼电源开关破坏严重,容易发生漏电事故;

4、学校2个修建项目在进行,进出机动车较多;

5、学生下课在阳台和楼道上的活动监管力度不够;

(二)整改措施: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丝毫松懈不得,对此,我们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做出如下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全力做好当前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今后学校安全稳定。

2、针对放学校门口存在公路安全现象,学校团总支、少先队组建路队纠察队,在各要害部位设岗巡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针对男厕所的墙体产生裂缝,立即推倒重建。

4、针对教学楼电源开关的漏电隐患立即检修更换。

5、针对学校机动车进出较多,加强学校门卫管理,规定除学校机动车以外其余一切机动车都不得进入校门,工地材料车在下课期间一律不得进入学校,所有学生提前出校门必须有政教处签名方得放行。

篇6:鸠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向高新区人民政府申请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报告

高新区人民政府:

数银在线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金融互联网企业,是浙江省委赵书记提出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理念的数字化载体。

一、数银在线简介:

数银在线是将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结合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数银在线由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运营。公司以“网络融资市场”的形态,整合了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融资渠道,集约化受理中小企业融资请求,集成公共信息平台为融资机构提供信用辅证;引入银行、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消化集群,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市场,满足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业务流程中的减少交易成本、参与成本、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管理、资本增值、提高效率等需求。

二、数银在线发展情况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90%的就业岗位,70%的出口,60%的财政收入。但面对要素供给成本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大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窘境。为缓解该问题,调整区域经济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其可持续发展,省委赵书记提出了构建“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设想。

数银在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全新模式打造“网络融资交易中心”,成为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一个重要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真正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该平台于2009年7月22日正式开始运营以来受理了来自全国各地206亿贷款申请,有效申请额49亿,有效率达到24%,试运

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营前四周累计放款8.3亿。截止2010年7月底,通过数银在线平台撮合成交的贷款量累计达到了16.75亿。通过数银在线审核推荐到银行的贷款成功率高达95%。客户群中,中小企业客户占52%,个体工商户占18%,个人占30%。

数银在线得到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政府相关部门(工信部、银监会、人民银行、金融办等)、创投公司的高度关注和认同,并获得创投公司较高的估值。在2010年6月17日的开通仪式上,数银在线与杉杉创投签订了风险投资协议,杉杉创投对数银在线的估值达五个亿。

三、数银在线的服务模式、流程、特色、优势和发展前景

数银在线采用金融服务的“携程”模式,实现融资最大化。作为“互联网+传统金融”模式的开创者,数银在线独创了一系列独特的业务体系和服务体系,包括融资体检、融资比较、融资引擎,以及“1+3+3”客户服务模式。

1、融资体检:数银在线为客户提供“融资体检”服务,出具体检报告。为客户的融资进行准确的把脉,并根据体检结果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融资解决方案;

2、融资比较:数银在线为客户提供在线融资比较服务,客户可以比额度、比利率、比服务、比效率选择适合的贷款产品;

3、融资引擎:根据客户“融资体检”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配对,在各集群和产品库中抓取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最大化融资目的。

4、“1+3+3”服务:为每一个中小企业客户配备终生制客户经理、贷审经理、跟单经理,经过数字化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系统自动将客户融资信息派发到三家金融机构,这三家机构可以同时为该客户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

数银在线不仅仅为金融机构做前台业务的筛选工作,同时还转变了中小企业由原来的“客户求机构”到“机构抢客户”的融资理念,实现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市场化。

数银在线承接银行、担保等机构的信贷业务前端流程外包,发挥信息集聚

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与规模效应。传统的银行贷款流程是客户到现场咨询各类产品,提交申请和证明文件,银行再进行相关资信调查,然后进入贷款审批程序,最终决定是否发放贷款。随着“贷款工厂”模式的推广,贷款各环节逐步进入标准化阶段,这也为金融服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数银在线正是一家银行贷款业务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务商。扮演着银行前台贷款经理的角色。客户可以在线咨询各银行的金融产品,提交贷款申请,包括在线提交各类审批材料,然后由数银在线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数银在线将这些材料经由与银行搭建的绿色通道,交给银行审批是否发放贷款,最后陪同贷款客户直接到银行面签和办理贷款手续。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更专业化的分工,金融机构与数银在线实现了双赢,金融机构通过数银在线,不但节约了成本,更可以集中精力经营自身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数银在线则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发挥了信息集聚与规模经济效应。

数银在线全国首推“G3手机贷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卡”等特色项目。数银在线与浙江移动公司合作,在全国首次推出“G3手机贷款”业务,利用数银在线与G3互联网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机贷款服务。

数银在线全国首发独家联手浙江省工商电子营业执照系统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增值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卡”,服务于浙江电子营业执照认证的58万企业用户和200多万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数银在线融资比较和融资实现服务。

数银在线与多家银行联合推出以担保集群和政府买断风险、银行集群提供资金、数银在线解决客户融资实现为特点的“数银手机融通卡”,成为实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载体。

数银在线推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数据中心,为政府及相关机构的金融决策提供支持。在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的指导下,数银在线开通中小企业融资数据中心,为政府和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需求信息、实时融资行情、融资趋势分析、融资产品分析、融资渠道统计、行业客户分析等一系列可定制的数据报表,适时

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地推出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指数系列,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民间融资报告,全力打造“中小企业融资的晴雨表。”

数银在线注重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开发了融资交易等21项专属知识产权业务系统,成为行业内具有最强技术实力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受理平台。尤其是贷审接口系统实现了客户数据的实时传送,系统全方位、全流程、全透明地展现了客户在金融机构业务受理的状态和实时反馈情况,数银在线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无缝地对接了金融机构和客户。此外还具备以下优势:

1、数银在线与个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了对接并签订协议,成为国内唯一引入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受理平台;

2、数银在线与浙江省工商电子营业执照系统进行了对接并签订协议,有效排除恶意、虚假的申请信息,实现诚信安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数银在线与中国移动携手推出手机贷款业务签订了排他协议,提升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4、数银在线系统与银行贷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客户数据的实时传送,成为国内唯一对接银行的网络平台,确立银行业紧密合作伙伴地位;

5、数银在线对接了社会化的信息平台,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用评价体系,推行诚信激励计划。

在竞争者进入之前,数银在线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市场准入壁垒,并将这些服务特色标准化。

数银在线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将成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融资贷款服务平台,成为网络融资贷款服务的领导者。公司计划到2011年底在平台推广上投入6000万元,实现将中国第一家金融互联网企业打造成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融资贷款服务平台的愿景,并以浙江为基地,将成功模式迅速复制到全国。争取在2010年通过数银在线平台撮合成交的贷款量达到36亿、2011年撮合成交的贷款量达到940亿,2012年撮合成交的贷款量累2000亿的规模。

2010年10月9日,公司与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成功策划了首届“浙融会”,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并发起成立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联盟(Investment Finance Uniform)。

数银在线计划于2011年5月至10月期间会同工信部、银监会、人民银行总行、浙江省政府等相关部门举办面向全国的中国首届投融资交易会(类似“广交会”,为期5天的投融资交易会)。

四、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作为处于创业期和发展期的电子商务公司,虽然数银在线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可,但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仍遇到人员规模持续扩大,办公场所严重制约公司发展的困难;由于公司处于发展期,资金实力相对有限,目前已在建设系统、购置设备、人才引进、品牌推广方面投入较多资金,2011年公司人员的扩充发展更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资金问题导致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不能深入,影响了业务模式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快速推广。

五、请求高新区人民政府会给予扶持

为了使数银在线的业务模式能够快速向浙江及全国扩张,更快、更成功地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融资贷款服务平台,成为金融业的“携程”,尽快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服务,恳请高新区人民政府给予以下扶持:

1.把数银在线列入高新区重点扶持发展对象;

2.资金支持,给予数银在线资金补助3000万元或按融资额配套银行贴息贷款,支持数银在线的快速推广和大规模扩张;

3.土地供给上给予支持,在高新区提供土地,支持数银在线建设办公楼、专家楼、呼叫中心大厦、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数据中心、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展厅等;

4.在高新区天堂软件园道富银行二层提供约4000平米办公场所,并在一层

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为未来发展预留6000平米左右办公场所,对于提供的办公场所给予前三年免收租金的补贴;

5.给予三年免收所得税、营业税及其他相关税费方面的优惠;

6.给予人才扶持及相关政策支持,包括综合工时制、建立实习基地、人才引进政策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结语:数银在线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模式,希望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平台。

专此申请,恳望批复。

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

上一篇:陈瑞鸟语教学设计下一篇:读员工安全手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