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2024-04-27

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共8篇)

篇1: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职教育目前的第一追求,本文.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教学考核改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 者:莫建平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科学系,广西,柳州,545004 刊 名: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篇2: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报-07-22本报评论员

课堂教学历来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教育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均表明: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奏响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凯歌。

如何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熊飞教授集数十年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潜心研究课堂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经过22年的苦苦探索,构建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这一理论对于推动课堂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何以能让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开花、结果?首先,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的倾向,确定了“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教学思想,揭示了教学辩证法的真谛:“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其次,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正确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明确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基本关系:教是为了学,教要落实到学,教要服务于学;教师是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教与学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在独立人格基础上建立起真诚的感情关系。

第三,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学科教学目标上,坚持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特别突出了“陶冶品德”这一以往教学模式中常常被忽视的方面,从而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第四,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重视发挥知识基本价值的功能,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把仅仅注重知识的理论价值转化为激活知识的全部价值,以启迪和诱导学生不断获得全面发展。

篇3:着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高等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伟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全面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1.“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认知和发展趋势。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倡导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把学生及学生的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21世纪的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1]。世纪之交,美国发布了《本科教育重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强调“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包括教育发展在内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发展的17项重要目标。201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强调“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并且有助于实现其他各项人权”,强调“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提出把“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2]。在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把我们的实践融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洪流,提供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2. 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它立足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和作为社会成员的成长的全面需求上,凝聚在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延续终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转化成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要更加注重面向每个学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即将到来的时代,更是如此。那种只重视少数精英而忽视全体学生的观念和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是重要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精英人才、拔尖人才对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即所谓的“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未来的学校当然应该培养出能够成为学术大师、业界精英的各类杰出人才,但更多的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杰出人才与“负责任的公民”并不对立,杰出人才是在“负责任的公民”的竞争中涌现的,是在实践中成长的,这是人才成长的规律。那种“伯乐相马”式的识才用才的传统模式必然要让位于竞争出才、实践成才的现代模式。这不只是思想观念问题,更是关乎制度安排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既要有社会的普遍性、共同性要求,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与此相适应,学校也必然是多元化的。

3. 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最重要的有两条:

其一,把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作为学校一切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调动学生的发展主动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育创造性。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这实质上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转变。

以此反观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虽不乏精彩的、学生喜爱的课程,但味同嚼蜡的“水课”也屡见不鲜,课堂“低头族”群体日趋庞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有的高校实行“无手机课堂”虽能一定程度上让“低头族”在上课时不再那么依赖手机,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抬起头来认真听课。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传播方式、获取渠道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反躬自问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最集中的改变可能就是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用PPT代替“粉笔+黑板”。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还只是虚应故事。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研究“教”的改革,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研究“学”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创新“教”和“学”的技术手段乃至教学形态;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要求。师生学习共同体要以学习为中心任务、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以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与超越。

1.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导。

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否认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主导作用,而是要强调“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教学场域中,教师和学生是两大主体,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一个也不能少。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也是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3]。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活力。

今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都负有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要将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要求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作为科研工作评价导向[4]。这些既是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高校教师发展的方向。

3.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倾心教学和敬业奉献,但我们也要看到,教师也有自己专业发展、职业成长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广大教师,我们要多一份呵护与关爱,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解决后顾之忧。只有当教师处处体会到站在三尺讲台上有帮助、有依靠、有归属、有荣耀,他们的教学信心、教学情感、教学责任心才能被激发和唤起,才能转化成奉献教学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把支持和扶持拔尖人才与帮助培养广大教师结合起来,使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师德素养有一个整体性提升,为高等教育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由大变强、实现现代化打下最为可靠的基础。四川大学自2014年起在全校设立“卓越教学”奖,就是让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优秀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构建起专注教书育人的大环境[5]。厦门大学等不少高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和帮助教师发展成长。其他高校也有不少好的做法。我们要通过制度设计,让高校涌现出更多的好老师,让更多的好老师奉献出更多的好课程、培育出更多的好学生!

4. 学生是学习共同体的主体。

教师不仅要潜心研究“怎么教”,更要重视研究学生“怎么学”“如何让学生学得好”。今天,高校已经全面迎来了95后大学生。这一群体思想活跃、自信达观,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信息技术已全面嵌入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高校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建构方式的变化,依旧教条刻板地单向度、布道般的传授知识,我们就会彻底输掉这场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包括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与学习规律。现在欧美国家一些大学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如美国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澳大利亚的“课程体验调查”和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等,都把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与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要促使学生把学习视为第一要务,学校要建设良好的学风,支持和奖励爱学、勤学、善学的学生,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一个时期上海市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走红,成为上海高校实实在在的热门课程。“治国理政”“读懂中国”“中国道路”“法治中国”“创新中国”等一批课程围绕当下青年学生最关心的国事,由授课教师和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扩展视野、陶冶情操。“思政课程”开始向“课程思政”模式转变,成为学生追捧的精品课程。上海市高校“中国系列”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追捧,就在于它回应了大学生的关切,启明了大学生的心智,采取了大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6]。

只有我们每个教师都重视立德树人,都把教学视为第一任务,把教师作为第一身份;只有每个学生都勤于学习、热爱学习,把学习视为成长的第一需求,把学生作为第一身份;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充满活力、生动活泼、奋发上进的学习共同体中如饥似渴地求知、孜孜不倦地探索,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从美好的愿景变为理想的现实。

三、课堂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其中的所有人和物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构成了育人的环境。近年来,很多学校抱着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的初心,活跃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开辟第二课堂、推进社会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收到了一定成效。在这方面,很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动了不少脑筋,有不少创新,其中很多好的做法今后应当长期坚持。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学校对课堂这个主阵地关注不够,对课堂教学这个主业抓得不紧、不实、不力。应当十分明确: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育人水平,这是回归常识、回归本源的问题。不重视课堂教学的领导是不成熟的领导,成熟的领导应当首先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 课堂教学现代化,首先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以工程教育的国际实质性等效为标准、以培养我国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进行了持续的、系统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被《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专家高度认可。他们有很多经验,其中,在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包括毕业五年后可能达成的目标,以培养目标确定以能力为中心的对应培养环节(课程、实验、实践、创新、设计、活动等)和教学内容,从而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北京交通大学、燕山大学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化设计的做法也与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相吻合。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大学就开始教学系统化设计改革,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其他几所著名高校研究开发的CDIO工程教学改革计划就是影响广泛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改革成果。这项改革的显著成果就是大学的课程不再是一种模糊的“经验”安排,也不是学生在学校“课程超市”上的随意“选购”。当然,对不同科类学生的课程构成、要求和自由度是不同的。教学系统化设计体现的是对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性要求,它们与灵活性选课、灵活性学习相辅相成,实现对学生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选择两者的平衡。

目前,我国高校虽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上仍然滞后。正如一些专家分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联系不紧、对应不足;课程内容严重落后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忽视能力培养,考核注重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能力的提高;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通识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缺乏整体考虑,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偏弱,文科学生科学教育偏弱;课程设置封闭,忽视跨学科课程和课程的社会化;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不能真正把握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重点要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传授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去探究如何达成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我们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使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课堂教学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

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批评,已经很多;呼吁教学方法革新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七八年前,学会时任会长周远清就尖锐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7]2016年,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呼吁“掀起一场‘课堂革命’”。部长的呼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急切和无奈。2016年10月,欧洲大学协会秘书长LESLEY WILSON在中欧教育政策智库论坛的演讲中提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欧盟各国的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方向。现在,我国不少的高校都在推动慕课、微课等,以期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些高校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开始对教室的容量和布局、桌椅的形状和摆放、电子设备的功能和配置等精心设计。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两主五性”的理念对传统教室的功能进行了全新的改造。“两主”是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而“五性”则是指教室形态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具备互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先进性、舒适性。还有一些高校也在探索类似的改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教学方法的改革收效甚微。当前,我们急需真正“掀起一场‘课堂革命’”。这里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好的教法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把握和对学生的挚爱。只有教师心中有大爱,手上有本事,才能凝练出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好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师在前台、领导当后盾。教学方法的改革最深厚的力量来自教师、最深刻的智慧来自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呈现在课堂上,而不是点缀在领导的报告里的。学校各级领导,要以真招实策支持一线教师搞教学、搞教改,特别要扶持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要把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真正传导到神经末梢,使“微循环”活跃起来。三是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要着眼于“育人”,在“融合”上下功夫。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注意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真心期待着在广大一线教师中真正掀起一场“课堂革命”!

3. 课堂教学现代化,要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着力方向。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要学生马上去开公司办企业,不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运动,重要的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撬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4. 课堂教学现代化,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价值导向问题,把“育人”放在首位。

学术有自由,同时,学术有责任;思想要解放,同时,讲课有纪律。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彰显国家意志和教育价值导向的主渠道。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自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

5. 课堂教学现代化,积极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和教师考评机制,完善教学评估方法与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持续提高质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关涉每一所高校,需要统筹谋划,打出“组合拳”,让所有高校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都有可及性和获得感。对此,国家既要实施重点建设,也要带动一般,更要补齐短板。在当前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中,要重视办好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并以此示范带动其他高校共同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要更多关照占普通高校2/3强的地方本科高校和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高专院校。它们承载着培养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力量。这部分高校的建校时间大都较短,在我国1219所本科高校中,建校时间不足16年的有近700所,占近60%,1341所高职高专院校基本都是在新世纪建立的,这些新建高校办学经费比较紧张、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水平亟待提升[8]。中西部高校的困难更为突出。我们要本着补齐短板、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大扶持和支持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只有全国的每一所高校都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真功夫,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强国之本,在于重教;教育之本,在于育人。国外某著名大学的一位老教师讲课非常精彩,特别受学生欢迎,当最后一堂课结束的时候,全体学生起立报以持久不息的掌声,直至老师离开教室好久,掌声依旧在持续。学生们说,老师会在远方听到这“遥远的掌声”。真心期待我们的课堂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响起“遥远的掌声”,响起更多“遥远的掌声”!

摘要: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育人水平,而育人水平的提升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主阵地是课堂。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力,构建活泼生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让所有高校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都有可及性和获得感。

关键词:学生,教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EB/OL].(2004-9)[2016-8-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6/200409/712.html.

[2]Rethinking Education: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R].UNESCO,2015.

[3]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9-10)[2016-7-1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4]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9-20)[2016-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609/t20160920_281586.html.

[5]四川大学设“卓越教学奖”:特等奖100万一等奖50万[EB/OL].(2014-12-27)[2016-8-20]http://sc.people.com.cn/n/2014/1227/c345167-23361106.html.

[6]上海高校思政课大改革[N].文汇教育,2016-10-31.

[7]陈浩.不屑于教学方法:大学教改抹不去的痛[J].决策与信息,2016(3).

篇4: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率

一、端正教学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笔者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和中央、省、市领导同志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精神,深刻地认识到初中教育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正确定位,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高举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这面大旗,理直气壮地提倡初中生开展教学竞争,激励学生为争取考取高一级学校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在初三最后一学期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针对信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是中国脐橙之乡、草菇之乡,我校请县、镇两级农艺师授课,让学生学到农业生产技术、种养技术,为他们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我校的部分往届毕业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生产能手、专业户、富裕户。所以说,只要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明确了教学方向,就干劲十足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各类学生都能各领风骚,殊途同归。

二、抓好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常规工作是否扎实细致,是否坚持不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众多的工作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没有明确具体要求,斤斤计较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度的制定则起到约束人、指导人的作用。一直以来,笔者在管理中,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一切以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在制定一系列常规工作的管理中,要让全校教师和学生经常组织学习,人人明白工作目标和要求。

光有制度,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作为保障,没有持之以恒的严格检查和督促,再好再多的制度也是形同一纸空文,不能发挥实效。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此,在实际工作中以笔者为班长的班子成员带头执行,时时、事事、处处能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班子成员都在教学一线上担任各年级及主科教学。他们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成绩突出。正因為班子榜样的示范作用,全体教师工作目标清楚,任务明确,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经常化、常态化,制度执行有力,工作落实到位,使学校工作出实绩、出高效。

例如,我校教师对教学常规检查这一项工作都自觉执行“每月一次大检查,每周一次小检查,每天一次小抽查”,从来没有发现未备课上课的现象,使教师自觉执行教学常规成常态。所以说,学校的制度这项刚性措施执行到位,学校的工作就如虎添翼,就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提高教学质量。

三、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我校把教学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等新举措,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无论是抽考,还是中考,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篇5: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2004-9-12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叶澜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说到:“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1]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呢?通过观摩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第一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这句话同样适合于上课。45分钟里的第一分钟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这当中大有学问。其基本原则是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教学参与者进入角色。例如用微笑法感染学生的情绪;用静候观察法收敛学生散乱的心情;用小测法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时空等等。我们留意到,许多时候我们往往被一两个学生的迟到行为所干扰。许多教师觉得这是“偶尔的”、“个别的”,或轻描淡写,或听之任之,以为“无关大局”而“大眼大过”。但有经验的课堂管理者却认为,在这一分钟里的“干扰波”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这种迟到行为直接干扰了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不消说,这是我们对迟到者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地,因为这种行为的存在,在教学时间上,45分钟的课堂变得不完整了;以此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教学目标的不完整……从更深意义上说,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参与者的“生命价值”。

二、充分相信学生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而“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一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不是见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可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且伴随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实实在在的有力武器。说明白点,“充分相信学生”就是学生能够完成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能够完成的事教师设置台阶让学生自己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以下一些问题:哪些知识应该可以让学生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应该设置台阶,设置多高的台阶;哪个环节上需点拨,点拨到什么火候;什么做法应推广,推广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方面应鼓励,鼓励他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哪些同学须表扬,表扬面够不够充分;哪个地方需纠正,用什么方式方法来纠正……只有这样,学生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教学模式才是真正的主体性教学模式。

三、增强中考意识

应当指出的是,“增强中考意识”并不是“唯中考论”,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是强调文化知识方面应当有针对性地传授和学习,把握教学大纲文化知识方面的重难点。无可否认,仅就这方面来说,中考考点的确有其独特的指导意义的。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中考考点,加强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的认识,更加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目的,有利于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具体说来,以下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新知识讲授前以往届中考题练习引入;讲授完一个新知识点后借往届中考题在设计方面的独到特点引导学生鉴别、理解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巩固新课中以往届中考题作练习以再次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甚至在布置的作业中也可适当安排往届中考题,让学生认识知识点在实际运用中变化的一些特点。更应该指出的是,“增强中考意识”与“唯中考论”仅一步之遥,把握得不恰当就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

四、加强方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认识水平,解决别的问题。”先生的一席话,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实在的指导意义。从方法学习和掌握的角度来看,过去采用“题海战术”,无非是想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悟”出相关的方法。这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教解题,而非指导方法,所以我们评价它是“事倍功半”的,不可取的方法。“学”和“习”是不同层面的特殊关系,“学”是为了“习”,丰富了知识、丰富了方法;“习”进上步扩展了“学”的外延,结果是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学”就更有兴趣,也“学”得更好。因此,判断学生学得怎样,不要简单地看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对了多少道题;而是要看他们学到了什么方法,会解决什么问题,多少问题。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生“学”和“习”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开宗明义法。即教师明确地指出让学生掌握某种学习方法。如一位初二物理老师在开始第一单元复习时指出:“这节课我们将第一单元复习一次,这是老师第一次给大家进行单元复习,希望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复习的;如果觉得我这种方法适合你,在以后的复习中你就可以参照这种方法。”这样,学生更加目的明确地学习这种方法。要不然,这种单元复习方法作为一种系统方法在一节课里学生就很难“悟”得出了。

2.点拨诱导法。就是在教学中或创设情境或抓住契机,用点拨的方法诱导学生去思考、学习某种方法。如一位数学老师提问学生练习填空题时要求学生讲明依据,第一位学生回答得严谨而通俗,同学们在老师的提示下鼓掌鼓励;当第二位学生表现出难于回答第二小题时,老师就提示:“其他同学可按照第一位同学的回答模式来解释。”这位学生及其他也就明白了应如何做了。

3.对照模仿法。即通过模仿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而学习掌握某种方法。如一位初三物理老师在演示“决定电流做功的多少的因素”实验前,先让学生回忆前面“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运用对照模仿的方法初步掌握了一种科学研究方法。4.构建模型法。即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将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构建成一种模型,从而掌握方法。如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话题作文的写作时就构建了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模型。她先是让学生比较、分析与话题作文相近的材料作文间的异同;然后进一步归纳、概括;再后从审题、文体、结构、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种话题作文写作的模型供学生写作参考。这样,学生很顺利地掌握了写话题作文的方法。

五、注意激活右脑

右脑活跃与否对课堂教学效率有何影响?日本村田晴彦所著《第四意识的奇迹》一书说到,当人左、右脑不同步,大脑新旧皮质不协调时,人们会感到不舒服,注意力分散,学习、工作效率低。只有左、右脑达到同步,新旧皮质平衡协调时,人脑才处于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感觉心情愉快,头脑清醒,学习、工作效率高,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3]左脑运用语言进行逻辑性思维,而右脑则用表象进行思维。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人通过“行为→图象→符号→结构”这样的过程来认识事物的。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注意使学生的右脑活跃起来与左脑一齐参与学习活动。许多教师在激活学生右脑方面通常采取如下一些办法。

1、巧妙地在恰当之处稍作停顿,留下“空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去思考、联想;

2、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事物的形象、规律;

3、尽可能地通过实验、教具、图画、音像、表演等教学手段让右脑参与活动。这样做,可以使左、右脑更同步、更协调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六、唤起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源动力。有人提倡“学生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种提法现在来看是不切合实际,但它不无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不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学来有什么用,他们就会陷于被动而怠于学习,也就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知识来源于实践。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知识存在的价值,就能唤起他们学习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师讲课时总是将课本上知识涉及到的事例、例题、故事、现象等内容本地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无穷魅力,从而产生迫切的需要,调动学习积极性。

七、把握“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的是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会有差异,这个差异形成了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可帮助我们不仅看到儿童的今天,更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儿童发展的可能性。[4]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为依据,以“最近发展区”为期望目标,对学生进行最有效指导,让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着力点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也是许多优秀教师有高效率课堂的秘诀之一。但我们怎样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呢?实践中应当在一些教学关键处注意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知识的引入、原理的讲解、例题与练习的选取、方法的传授与指导、能力的提高等等。例如例题的选取,如果学生预习效果差或根本没有预习,或是课本上的例题对现有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课本的例题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就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就应当原本地采用;反之,就应当将课本例题变化或另外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进行教学;否则,教学效率就不会高。

八、关注中下生

中下生的存在及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般的学校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势必要关注中下生的学习,让他们跟上教学,得到发展。这里介绍一种课堂分层教学法。它在课堂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了层次安排:

1、在目标达成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别制定目标,让中下生通过努力也能够看到进步;促使他们向更高目标跃进;

2、在难点的突破上注意设置层次递进,让中下生上得去的同时,也让优生巩固了基础知识;

3、在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方面作分层安排,让中下生能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期望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显然,它照顾了学习优生同时关注了中下生,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九、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有充实内容、再现过程、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拓宽形式、启迪思考、强化重点、点化难点、直观演示、视听结合等优点。这些优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效率。目前,我市普遍备配的多媒体辅助设备是投影仪。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设备的功能对提高课堂效率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从化中学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充分。不用说其在诸多方面的良好效果,最明显地,它有助于他们进行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例如练习题的抄写、表格的绘制、事例的展示等等用胶片投影,一节课少说也节约2分钟,多则5至10分钟。这是什么概念?它至少意味着学生思考更充分了,思维时间增大了,也就意味着学生学得更深刻了,思维的空间也更大了,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篇6: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向科学民主管理要质量

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 杨忠明

灌溪中学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太阳山脚,渐水河畔,地处常德市西郊,毗邻2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灌溪中学属城郊结合部,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学校现有教职工128人,学生近1000人。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重,提升品牌,以人为本,校园和谐”的工作思路,遵循:“尚真求实,笃学健体”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移植洋思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一是实行集体备课。要实现有效、高效课堂这一目标,教学设计成为关键,需要吸纳集体的智慧,博采众人之长,我们要求每一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实施了“五步备课法”:①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备好下周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以说课形式进行展示;②组内教师针对教材、教法、自学指导、当堂作业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内容;③备课组长归纳小结;④主备教师修改,制好教案;⑤备课组长将教案在周五上午交分管领导签字,打印后分发全组教师。经过这一程序的教案,我们称之为“有效教案”。只有持有“有效教案”,教师才能进入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二次备课”,也就是要求教师依据个人教风、班情和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微调,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去年,学校投入40余万元,添置了复印机、一体速印机,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同时,成立了16个学科备课组,每名校级领导和二层骨干捆绑一个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地开展备课活动,派专人进行考勤登记,在月底列会上进行情况通报,并将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栏,作为年底评岗晋级的指标,多管齐下使集体备课活动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确保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行,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再到教研组长,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听原生态的推门课,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主要是看教师是按“有效教案”上课,还是按自己的“老教案”上课,是否体现了课改理念,每一个教师都没有空子可钻,习惯便成了自然。同时,建立了“点课制度”,每周三、四第2或3节课由教务处安排两名教师上示范课,学校领导、教师听评课。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的教风、教态、教学效果等进行评议,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以“少年宫”为活动主阵地,开展了舞蹈、书法、美术、音乐、棋类、科技制作、经典诵读、球类、田径、古筝、课外阅读等十几项社团活动,把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氛围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启智、健体”目标。

三是践行“三生六环”。“三生六环式”中的“三生”是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现“生活化、生动化、生态化”。“生活化”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以生活作为切入点,与生活联系、贴近学生的感知世界,达到激趣的作用,将课本知识实践化,回归生活,指导生活;“生动化”要求课堂是学生“乐学”的阵地,知识能在教师、学生间和谐沟通,在情景教学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反馈,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生态化”就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客观规律,教学要求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吃得了、吃得好、吃得饱”,教学环节真切,效果真实,不走形式,师生和谐。

“六环式”由“情景导入→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师生探究→当堂训练”六环组成。在组织实施教学前,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共同探讨本章节的内容,要求备学情、备考情,做足课前戏,实行“精备课、简教学”。课中在科学设置自学指导的导航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个体为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教师 2

宏观引导调控为辅的“三生”教学模式。当堂训练的设计要合理、有效,题型要甄选、题量要适中、兼顾全体、课内完成,实现减负高效、整体提升。因此“六环节”要求目标要有指导性、自学指导要有启发性、小组交流要有实效性、师生小结要有归纳性、当堂训练要有可控性,做到精讲精练,当堂检测,杜绝一切重复、机械性演练。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在移植“洋思课堂”过程中注重了“变异”,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灌溪课堂”,学校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全区的课改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先后有20几个兄弟单位的领导、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灌溪中学已成为鼎城区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也最先尝到课改带来的胜利果实。校长们深入课堂的次数更多了,老师们研究教学的时间多了。全区组织的大型考试,同年级同一学科班平均分之间的差距由10多分缩小到了2分以内。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已跻身于全市初中学校先进行列,数学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教研组。

二、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团队潜能

在课堂教学变革中,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教学变革的配套管理机制,让科学民主管理带出课改的活力。

一是绩酬挂钩机制。就是将工作成绩与个人酬劳进行挂钩。我们把这项机制渗透到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成为了推动工作的原动力。在教学上,学校给每位教师都建立了量化台帐,实行“日督查”、“周登记”、“月量化”、“期总结”,对教师教学过程全程监督,哪节课迟到,迟到几分钟;哪次作业没有按时批改;哪堂课没有按“有效教案”上课,教师工作量化台帐上清晰可见。一期一结账,按照业绩兑现奖励。同时,还制定了中考奖励方案,包括输才奖、巩固率奖、全科合格率奖、单科进步奖、学生包保奖、管理协作奖等奖项。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都要发放各类教学奖金10多万元,重 3

奖工作成绩突出的一线教师。

二是优秀教师培养机制。学校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每两年组织一次“灵泉杯”教学比武,通过比武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比武活动成为了学校规格最高的活动,去年16堂课参与比赛,12堂被评为一等奖。在活动中,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课堂教学的脊梁,在全区乃至全市形成影响。2011年10月10日,在常德市政治教学风采比赛中,我校刘云老师执教的比武课——《亲子之间》获得了特等奖,并代表常德市参加在张家界举行的省级赛课活动。李爱茗老师参加了全省历史课教学比武,像这样的教师学校还有一大批,如丰杰伟、李小兰、李丽、周立兵等,他们成为了我校课改的先锋,去年有四位优秀教师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学校二层骨干岗位。

三是校务公开机制。学校的大事一律民主决策,大家做主,不搞暗箱操作。从2006年开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每月召开一次职代小组会,每期召开一次职工大会,校长公布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重大事件决策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2010年,在与楚康公司协调商店承包款的问题上,学校职代会组织了谈判小组,三次与公司负责人磋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为学校增加了近3万元的收入。2014年3月,学校锅炉损坏,又由职代会派代表到市里考察质量、价格,最后仅用3万多元就采购到了物美价廉的锅炉。今年5月在学校多方努力下,阳光工程——学生公寓楼开工建设。这几年,灌溪中学没有一起教师上访、举报的案件,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师生之间高度和谐。

三、坚持德育为首,落实素质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为此,我们把德育教育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德育活动。

一是占领课堂主阵地。把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定在课堂,我们编写了《灌溪中学学生德育逐月教育内容》,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组织、策划,老师只观摩,先后开展了辩论赛,自编节目汇演等,积极开展“三会”活动,即晨会、班会、校会,制定了翔实的工作计划和班会主题教育方案,由学校下发到各班,由各班主任按学校要求组织实施,学校进行学期考评。积极打造“升旗仪式特色教育品牌”,开展了“三个一”的主题教育,即唱一首红歌,朗诵一次校训,聆听一段国旗下讲话,激活了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的热情。整个活动庄严肃穆,由校长亲自主持,全体师生参与。

二是从细节入手。融常规训练于主题教育之中,学校编写了《灌溪中学学生德育“四自”读本》、《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课》等校本教材,从“卫生保洁,集会快静齐,两操动作求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活动讲文明,食堂用餐显修养,爱护公物强意识”等细节方面抓起。充分发挥学生自治功能,设立了“文明礼仪示范岗”,每日早晨迎师生进校,礼仪示范,检查规范学生仪表。课间设立了“巡视岗”,纠正学生不文明行为,对校园卫生进行巡查,发出“表扬单”、“友情提醒单”、“整改单”等。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年“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全校学生投票,评选表彰“十佳学子”和“优秀共青团员”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三五”开展学雷锋讲奉献活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五四”举行“感悟青春、放飞理想”演讲、“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国庆开展参观新农村、工业园,感受祖国大变化体验活动。学校还编写了《崛起的灌溪》乡土教材,列入 5

校本课程计划,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同时,我们把林佰渠纪念馆、市新农村建设点富贵村、中联重科起重机分厂、和谐园、敬老院等作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校德育教育颇具成效。一名学生被评为“省十佳少年”;一名学生被评为“省文明少年”;22名学生获得了省、市、区级“优秀干部”、“三好学生”光荣称号。

四、狠抓初三教学,践行“质量立校”

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我校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消化课改的内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重过程、抓落实”为关键,齐心协力,教学质量节节攀升,成为鼎城区农村教学的翘楚。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现,是毕业年级教书育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在学年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灌溪中学毕业年级、毕业学科教书育人领导小组;以分管副校长为首的灌溪中学毕业年级教书育人工作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在这一学年里,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4次毕业年级、毕业学科教师动员鼓劲大会;工作小组先后十多次召开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情、教情分析会;组织了六次大型考试并及时总结;召开了十多次不同层面的学生会议。这一年来、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经常深入毕业年级听课评课并随时和任课教师商讨对策,还逐一学科地与老师们进行座谈,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中肯的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学校领导对毕业年级、毕业学科工作极为重视,密切注视着毕业年级、毕业学科工作进展,对老师们的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困难都给予了热情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学校领导还对毕业年级工作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着眼长远,立足脚下。一年来,学校要求全体毕业年 6

级教师要精诚团结、积极配合、团结协作、以学校为整体、以班级为整体、以学科为整体,我们要的是团队精神,不是一花独放;我们要的是全体同学的整体合格,不是个别学生的格外优秀。做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老师们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加强包保工作,确保巩固率、合格率。几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区教育局的相关精神,做好了班级、学生的各种包保工作。具体作法是:首先制定了方案,要求对每一个包保对象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并建立包保档案,力保巩固率、合格率的稳定与合格。其次,建立了学校行政领导、初三所有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包保工作链,即:学校校长管统筹、分管校长包年级、行政领导包班级、班主任、科任教师包学生,做到班班有人管、生生有人包保,层层负责,个个落实。第三,包保工作建立工作登记册,对学生的思想、学业成绩、行为养成习惯、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展开教育。必须做到逐日登记、逐周反馈、逐月总结,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全面稳定学生思想,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初三学生因厌学、自卑、前途渺茫等原因而辍学的现象。在实施包保的过程中,学校针对包保档案实行每月一督查,半期一小结,并将检查情况作为业绩考核,与中考的奖励方案结合,极大的推进和落实了包保工作。经过干群配合,2016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达到86.5%,巩固率96.31%,教书育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狠抓毕业年级的课堂教学工作,全体初三学科教师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以课改为动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我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夯实了基础。具体作法如下:

1、优胜劣汰,大力调整,充实力量:在八年级的教学工作结束 7

后,我们领导班子就坐下来,审视学生的成绩,深刻剖析、发掘问题,未雨绸缪。我们根据学科和教师的情况,调整了教师的配备结构,如:调整各班级的相对薄弱学科的任课教师岗位;调整学科组长坐阵把关毕业教学;各学科配备三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初三把关教师等。通过调整,初三会考科目均获全区前五名的好成绩。

2、铆足干劲,各司其职,挑起重任:面对越来越厚重的社会压力,更好地完成初三育人工作,我校行政、全体教师及家长不间断开会,商榷有效方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①各班主任率先坐阵班级,严格执行“五到堂”;②教研组长稳重把关、夯实业务;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各组员努力收集筛选信息,精选习题、精讲精练,针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数、理、化统一学案;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评教师讲课,掌握学生动态,每周达四次。③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剖析,摸清状况,形成策略:进入初三,尤其是下学期,学生明显呈现三种状态:一是真正认识到了学习意义,一直都在学习路上努力的学生;二是一直丧失自信、沉沦、混沌的学生,书本不动,非睡即闹;三是中间游走状态,按部就班,需要老师管理的学生,对于这三类学生,把握全局的关键是稳住学生的心态阵脚,监控管理;④对优等生实行教师承包制,辅导到位,切实有效;所有教师都要知道所教学生的薄弱学科,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课内外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对象,耐心辅导,对重点学生布置特殊作业,面批面改,即时补漏;对个别偏科生,单独辅导,全力消灭其薄弱环节。教师对月考、周考进行深刻细致分析,对合格率和优秀率严格把关。每次大型考试之后,我们都要召开学科老师、班主任和学校行政会,联合会诊,调整教法,改变学生的不良状况,激励学生,促进提高。

篇7:中学国旗下讲话:向课堂要质量

中学国旗下讲话:向课堂要质量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学习是同学们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同学们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同学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

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在教室里听好多年课,但不善于听课,或者根本不会听课,其表现:

一、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或上课即进入自己的沉思状态;

二、根据兴趣对老师 的讲述有选择性地听讲,四十五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几年下来只记得老师课堂上讲的故事或笑话;

三、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动地听,只能局限于“听”,而没有“懂”,头脑这个思维的“湖”十分平静,激不起思维的浪花。

怎样做才是会听课和听好课了呢?下面几方面对听好课至关重要。

第一,要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

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相信自己能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要求自己每堂课都学些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同学们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

预习:预先学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

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如果很难保证45分钟都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必须保证疑难点集中起注意力来。

若时间有限,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预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多预习能培养同学们自学能力,长此坚持,有一天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

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质培养。考试也是考你该不该知道,不是老师讲没讲过,所以,优秀的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特别重要。

在这一方面请同学们记住两句话:①能力比分数重要;②过程比结果重要。

第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手脑并用。

注意力是什么?就是专心于某一事物的品质。能长时间地看、想某一道题而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

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课堂效果

都很好。他的眼睛瞧着老师和书本,他的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他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不放过,并且听了大都要在心里想想为什么这样,记在心里。为了帮助自己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同学们一定要坐端正,提起精神来,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垫,正好为想睡觉的念头准备了枕头。古人强调坐如钟,立如松,走路一阵风,很有道理。为了加深印象,上课时,眼要看、耳要听、手要写、脑要想、嘴要说。当你全方位调动这个器官进入活动时,那个想开小差的思想自然就无法钻进来干扰你!甚至个别不守纪律同学的说话你也听不见。这就是全神贯注。

第四,要勤思多问。

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不但要求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为以后的学习扫除“隐患”。

第五,学会记课堂笔记。

听课要不要记笔记?还是记点笔记的好。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同学们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同学们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因此,上课时关键知识要记下来,课后要认真看。

第六,课堂积极讨论。

一是带着问题参加讨论;二是每时

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小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学习;三是小组长要控制讨论节奏,安排好组内“兵教兵”,安排好谁展示、谁点评、谁拓展;四是讨论要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杜绝不参与讨论的现象,讨论完后立即坐下,迅速巩固落实。

篇8:向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要教学质量

一、深钻教材、吃透大纲、把握用书、有的放矢地教学

新编的初中《化学》(上下两册)是化学启蒙教育用书,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化学术语、概念、现象、技能等基础知识。能解释或处理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常识性问题,为继续升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层次要求,不偏难,不在深广度上做文章,适当为宜。如①让学生知道常见的27种元素符号的写法、意义;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基本写法和读法;几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法、读法、应用。②掌握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方法、操作步骤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③初步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离子的道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吃透了教材后,教学中计划明确,每堂课会觉得教学任务不压头,不会出现为完成任务而拼命赶进度的局面,有序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有兴趣,确保质量

一堂课的课题揭示方法可以多样,如开门见山法、日常生活现象质疑法、故事导入法、重点难点课前揭示法等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运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如学习第三单元第二节分子时,新授前教师提问质疑为什么物质的香味隔有一段距离也能闻到?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什么是分子?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做实验,思考。教师引导由于构成物质的是一种肉眼看不见、又保持着物质化学性质的微小粒子,这些微小粒子不继地运动,跑到空气中刺激了嗅神经的缘故,可见构成物质的是微粒……。这样学生在有解难析疑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又在教师提问、指令回答的外力作用下,学生学有兴趣,且容易弄懂。

教学时,还可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有选择的对旧知识的要点进行检索、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构建联系、创设成功的学习情境(即让学生成功地获得对各种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好奇心和学习愿望得以满足,并体验到探究活动的快乐的情境)等等。如学习《氧气的制取》之时,教师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就告诉学生在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得到氧气,而使用学生通过自己预习,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道底是什么物质的分解得到氧气,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三、积极开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新教材(新人教版)配合《大纲》的要求编写了个演示实验、个学生实验和个家庭实验。化学老师最感麻烦的就是准备实验,为做好这些实验,在仪器室里要花去很多时间。不过花多长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学生最喜欢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他不但可看,而且还可动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让学生学得懂,学有兴趣,学出能力,就要积极地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践中①演示实验从不马虎,必要时每四人共一套化学仪器边听课边动手实验;②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电视录像片,适时组织学生观看,增强记忆,纠正错误操作,省时省力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注重实验报告的填写,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④关注实验后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归纳实验过程的成败以及改进的方案,锻炼学生实验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抓好课堂内外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已教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得力措施。课内练习10分钟,题型可以用选择题、问答题或计算题,练习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口答、抢答或多人修改补充答等。例如某道题,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后,问其他学生这道题的解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大家依次上台修改。有时为解对一道题会出现三、四人分别上台修改才改答正确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提高了自我检测的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教学大纲,针对教学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既要有用,又要有效,还要有趣。通过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地对原来设计的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弥补。

上一篇: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下一篇:一站到底题库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