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2024-05-09

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精选6篇)

篇1: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

(2002年2月19日起实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间债券交易行为,维护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下简称“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下列名词在本规则中具有以下含义:

(一)债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用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等记账式债券。

(二)参与者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债券交易的以下各类机构:

1、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

2、在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

4、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金融机构。

(三)债券交易包括债券买卖和债券回购两种。

债券买卖是指参与者以商定的价格转让债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债券回购是参与者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指正回购方(资金融入方)在将债券出质给逆回购方(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指定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正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入资金、出质债券的一方,逆回购方是指在债券回购交易中融出资金、享有债券质权的一方。

(四)交易系统是指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数据通讯网络。

(五)信息系统是指由同业中心管理运作的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系统与网络。

第三条 参与者在债券交易中要遵循公平、诚信、自律的原则,参与者自主报价、自选对手、自行清算、自担风险。

第四条 同业中心为参与者的债券报价、交易提供中介及信息服务,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第二章 交易基本规则

第五条 交易系统的工作日为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如遇变更,同业中心应发布市场公告。交易系统工作日的营业时间为9:00-11:00、14:00-16:30。

第六条 回购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1年。参与者可在此区间内自由选择回购期限,不得展期。

第七条 同业中心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交易券种要素公告交易券种的挂牌日、摘牌日和交易的起止日期。

第八条 债券交易数额最小为债券面额十万元,交易单位为债券面额一万元。

第三章 参与者管理

第九条 参与者应指派人员参加同业中心举办的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后,获得同业中心颁发的《交易员证书》,取得交易员资格。

第十条 具备交易员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债券交易。参与者应对其交易员的交易行为负责。交易员对其交易密码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 参与者应在已具备同业中心交易员资格的人员内指定专人担任首席交易员,负责下属交易员的交易管理。

第十二条 参与者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交易限额范围内进行交易。

第十三条 参与者不得买空或卖空债券。

第四章 交易程序

第十四条 参与者利用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债券交易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包括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三个交易步骤。

第十五条 参与者的自主报价分为两类:公开报价和对话报价。

公开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交易意向而面向市场作出的、不可直接确认成交的报价。对话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达成交易而直接向交易对手方作出的、对手方确认即可成交的报价。

第十六条 公开报价分为单边报价和双边报价两类。

单边报价是指参与者为表明自身对资金或债券的供给或需求而面向市场作出的公开报价。

双边报价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双边报价业务的参与者在进行现券买卖公开报价时,在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债券买卖价差范围内连续报出该券种的买卖实价,并可同时报出该券种的买卖数量、清算速度等交易要素。进行双边报价的参与者有义务在报价或合理范围内与对手方达成交易。

第十七条 格式化询价是指参与者必须按照交易系统规定的格式内容填报自己的交易意向。未按规定所作的报价为无效报价。

第十八条 确认成交须经过“对话报价——确认”的过程,即一方发送的对话报价,由对手方确认后成交,交易系统及时反馈成交。

第十九条 交易成交前,进入对话报价的双方可在规定的次数内轮替向对手方报价。超过规定的次数仍未成交的对话,须进入另一次询价过程。

第二十条 参与者在确认交易成交前可对报价内容进行修改或撤销。交易一经确认成交,则参与者不得擅自进行修改或撤销。

第二十一条 债券交易成交确认后,由成交双方根据交易系统的成交回报各自打印成交通知单,并据此办理资金清算和债券结算。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成交价格、应计利息、结算价格、券面总额、成交金额、结算金额、应计利息总额、清算日、结算方式、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员代码、交易双方名称及交易方向、债券种类、债券代码、回购利率、回购期限、券面总额、折算比例、成交金额、到期划款金额、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首次划付日、到期划付日、对手方人民币资金账户户名、开户行、帐号、债券托管账号、手续费等。

第二十二条 债券买卖成交通知单是确认债券买卖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债券回购成交通知单与参与者签署的《银行间债券回购主协议》是确认债券回购交易确立的合同文件。若参与者对成交通知单的内容有疑问或歧义,则以交易系统的成交记录为准。

第二十三条 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采用“T+0”或“T+1”的方式,参与者双方自行决定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的时间。

银行间债券交易中“T+0”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T+1”指参与者于债券交易成交日之后的第一个营业日进行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

债券交易的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必须在同一日进行。债券结算按《银行间债券交易结算规则》(试行)办理,资金清算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交易信息

第二十四条 同业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向参与者发布市场信息。

第二十五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发布以下市场交易信息:

(一)按券种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买卖的收盘价、加权平均价、当日交易的开盘价、最高、最低、最新成交价、加权平均价、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二)按各期限公布前一交易日债券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收盘利率、当天债券回购的开盘利率、最高、最低、最新成交利率、加权平均利率以及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三)按期限品种公布现券买卖和债券回购的即时成交明细(包括成交时间、价位和成交量);

(四)债券交易系统日评、周评、月评、季评、半年报、年报;

(五)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公布的其他市场信息。

第二十六条 同业中心向市场提供以下市场参考和交易辅助信息:

(一)债券分析系统及其他技术分析手段;

(二)统计信息;

(三)参与者授权公开的资信信息;

(四)政策法规;

(五)金融财经统计、相关金融市场行情信息;

(六)市场公告与通知、交易排名、培训园地、通讯录等在线服务信息;

(七)电子杂志、专家论坛;

(八)成员论坛、信息反馈等在线交流信息与交流手段;

(九)其他信息。

第二十七条 同业中心向参与者提供如下市场应用功能和信息:

(一)现券买卖、债券回购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二)债券分销的报价和查询统计功能;

(三)业务权限设置;

(四)其他信息。

第二十八条 同业中心有权在不事先通知信息用户的前提下对信息系统进行修改。

第二十九条 参与者应按期通过同业中心信息系统披露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资信信息。参与者应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背景资料及其变更情况及时通知同业中心。参与者应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六章 违规处罚

第三十条 本规则认定的参与者违规行为有:

(一)成交单生成后,参与者要求同业中心修改交易方向、交易或质押券种、价格或利率、金额、期限、清算速度、结算方式、折算比例等成交要素,或要求撤销成交;

(二)未将帐户信息、联络方式等重要资料及其变更信息及时通知同业中心,从而对交易产生不良影响的;

(三)指派未经同业中心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交易的;

(四)泄露交易密码,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

(五)回购交易所融资金金额与回购质押债券的比例超过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

(六)由于参与者内部管理原因,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限额进行交易的;

(七)买空或卖空债券的;

(八)不按照成交单规定执行合同的;

(九)未按规定报送有关资信信息或报送的资料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

(十)恶意破坏交易系统的;

(十一)不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的;

(十二)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同业中心认定的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第一款所述行为,且累计达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

第三十二条 参与者有第三十条除第一款以外的其他行为的,同业中心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告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同业中心可给予其暂停或取消交易系统使用权的处罚,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参与者应对由其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第三十三条 对参与者发生第三十条所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且情节严重的交易员,同业中心有权给予暂停直至取消交易员资格的处罚。

受到暂停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必须经同业中心再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受到取消交易员资格处罚的交易员自处罚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交易员资格。对由于交易员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该交易员所在机构承担。

第三十四条 同业中心实行参与者违规举报制度。违规参与者的对手方可主动将参与者违规情况向同业中心举报,由同业中心对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

第三十五条 凡参与者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的行为,同业中心应及时上报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六条 参与者行为触犯国家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参与者应按规定缴纳服务费用,具体方式和标准由同业中心公布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 如遇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况,参与者须依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应急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则解释权与修改权属同业中心。

第四十条 同业中心将根据本规则制定有关具体操作规程。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则自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之日起施行。

篇2: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第一章 总则

1.1 为规范债券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交易成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2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4]第1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5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进行的债券交易行为,适用本规则;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适用交易中心其他有关规则。

前款所称债券,包括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的政府债券、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境外机构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以及其他具备还本付息特征的有价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适用本规则。

1.3 本规则所称债券交易,包括现券买卖、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和债券借贷。

1.4 交易中心为交易成员提供报价、成交、风险管理、清算提示以及信息等服务,履行市场日常监测和统计职责,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与交易中心联网的机构应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进行债券交易。

1.5 交易成员在债券交易中应遵循公平、诚信、自律的原则。

第二章 定义与基本规则

2.1 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是指由交易中心管理运作的,向交易成员提供报价成交及其他交易辅助服务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和数据通讯网络。

2.2 交易成员

2.2.1 交易成员是指依照交易中心有关联网管理办法与交易中心联网的机构投资者。依照交易中心有关规则在交易系统开设交易账号,并委托其他交易成员使用其交易账号代为达成交易的机构,视为交易成员。

2.2.2 交易成员应在交易系统中建立系统用户并为其设定相应权限。交易成员通过其建立的系统用户在交易系统中进行债券交易。

2.2.3 交易成员在交易系统中的所有操作以交易系统数据库记录为准。

2.3系统用户

2.3.1 系统用户是指由交易成员建立并支配的,用以在交易系统中进行债券交易及相关操作的系统帐号,包括首席用户和普通用户。

2.3.2 交易成员应授权具备交易中心本币交易员资格的人员通过操作系统用户代表其进行债券交易。

2.3.3 任何通过系统用户在交易系统中进行的操作,交易系统均视为是该系统用户所归属的交易成员的行为,由该交易成员承担行为后果。

2.4 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是指债券交易的成交报价方式,包括询价交易方式和点击成交交易方式。交易系统提供其他交易方式的,由交易中心另行规定。

2.5 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是指债券交易报价和成交的具体条款,由交易系统赋予固定的名称及相关参数。

2.6 交易合同

2.6.1成交单、相关主协议(若有)及补充协议(若有)构成交易双方之间完整的交易合同。

2.6.2 成交单

2.6.2.1 成交单是交易系统确认成交后,根据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就交易要素达成一致的约定,和交易成员在交易系统中提交的成员资料自动生成的格式化的书面合同。

2.6.2.2交易双方可于成交前在补充条款内约定其他未尽事宜。交易达成后,补充条款的内容列示于成交单上。补充条款不得与成交单上的其他要素相冲突。

2.6.3 成交单一经达成,对交易双方具有最终法律约束力。2.7 交易基本参数

2.7.1 收益率、利率、价格保留小数点后4位,交易金额、结算金额精确到分。

2.7.2 结算日适用下一工作日的营业日准则,融资/融券价格的日计数基准为实际天数/365,即计息/计费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一年按365天计算。债券收益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计算。

2.8 结算方式

结算方式是指债券交易中资金收付和债券交割及设定/解除质押的方式。

2.9 上市交易日与摘牌日 交易中心根据债券交易流通文件在交易系统中设定债券的上市交易日(交易流通起始日)和摘牌日(交易流通终止日)。

2.10交易日与交易时间

交易日为每周一至周五,遇法定节假日调整除外,交易时间为每交易日9:00-12:00、13:30-16:30;如遇变更,交易中心将提前发布市场公告。

第三章 交易方式和一般流程

3.1 询价交易方式

3.1.1 询价交易方式是指交易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交易价格以及其他交易要素的交易方式,包括报价、格式化询价和确认成交三个步骤。

3.1.2 询价交易方式下,最低交易量为券面总额10万元,交易量最小变动单位为券面总额10万元。

3.1.3 报价

询价交易方式下,报价包括意向报价、双向报价和对话报价三种报价方式。意向报价和双向报价不可直接确认成交;对话报价经对手方确认即可成交,属于要约报价。交易系统按债券交易子市场设臵相应报价方式。

3.1.3.1 意向报价是指交易成员向全市场、特定交易成员和/或系统用户发出的,表明其交易意向的报价。受价方可以根据意向报价向报价方发送对话报价,进行格式化询价。

3.1.3.2 双向报价是指交易成员向全市场发出的,同时表明其买入/卖出或融入/融出意向的报价。交易成员可就双向报价产品和资产支持证券发出双向报价。

双向报价产品是交易系统事先设定部分交易要素的标准化报价品种。3.1.3.3 对话报价是指交易成员为达成交易,向特定系统用户发出的交易要素具体明确的报价,受价方可以直接确认成交。

3.1.4 格式化询价

格式化询价是指交易成员与对手方相互发送的一系列对话报价所组成的交易磋商过程。交易成员可在交易系统允许的轮次内询价。超过允许轮次而仍未确认成交的,格式化询价结束。

3.1.5 成交

3.1.5.1 交易成员通过格式化询价就交易要素达成一致后可向交易系统提交确认成交的请求。

3.1.5.2 请求确认成交的交易符合交易规则规定及其他风险控制指标的,交易系统予以确认成交。

3.2 点击成交交易方式

3.2.1 点击成交交易方式是指报价方发出具名或匿名的要约报价,受价方点击该报价后成交或由限价报价直接与之匹配成交的交易方式。

3.2.2点击成交交易方式下,最低交易量为券面总额100万元,交易量最小变动单位为券面总额10万元。

3.2.3 报价

3.2.3.1在点击成交交易方式下,报价方式包括做市报价(双边报价)和点击成交报价(单边报价)。

3.2.3.2做市报价是指报价方就某一券种同时报出买入和卖出价格及数量的报价。做市商和尝试做市机构可对其设定的做市券种进行双边报价。点击成交报价是指报价方就某一券种报出买入或卖出价格及数量的报价。

3.2.4 限价报价是指报价方发出的单边买入或卖出报价,该报价不向市场公开,可自动与符合成交条件的点击成交报价成交。

3.2.5 成交 3.2.5.1 点击成交

受价方应输入买入/卖出数量并选择结算方式,交易按报价方所报价格、在报价方设定的金额及结算方式范围内成交。

受价方输入的交易量小于等于点击成交剩余报价量的,按受价方输入量成交;受价方输入的交易量大于点击成交剩余报价量的,按点击成交剩余报价量成交。

3.2.5.2 限价报价成交

交易系统自动将限价报价与符合其报价条件的点击成交报价匹配成交,成交价格以点击成交报价价格为准。

限价报价量小于等于点击成交剩余报价量的,按限价报价量成交;限价报价量大于点击成交剩余报价量的,若限价报价方允许报价量拆分成交,则限价报价可与多个点击成交报价成交,直至限价报价量成交完毕,若限价报价方不允许报价量拆分成交,则交易不能达成。

3.3 成交单

3.3.1 成交单上载有交易双方就交易要素达成一致的约定和其他必要内容。

3.3.2 根据交易成员在交易系统中提交的成员资料,成交单自动显示交易双方的机构信息和账户信息。机构信息包括交易成员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公司住所、达成交易的系统用户名及联系电话、传真;账户信息包括资金账户户名、资金开户行、资金帐号、支付系统行号、债券托管账户户名、债券托管机构、债券托管账号。

交易成员机构信息和账户信息发生变动的,应向交易中心提交变更说明材料(加盖公章)并同时向交易系统提交变更后的信息。交易中心将向交易成员公告变更信息。交易成员对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完整性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3.4 成交修改或撤销

3.4.1 交易双方应根据成交单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3.4.2 若交易双方确需变更或解除已达成的交易,应依交易中心本币交易应急服务规则向交易中心申请修改或撤销成交单。

3.5 交易成员应依据交易合同进行清算和结算。

第四章 现券买卖

4.1 现券买卖是指交易成员约定以某一价格转让其持有债券的交易行为。

4.2 现券买卖主要交易要素含义如下:

(1)净价:不含应计利息的债券价格,单位为元/百元面值。(2)应计利息:上一付息日(或起息日)至结算日之间累计的按百元面值计算的债券发行人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单位为元/百元面值。

(3)全价:全价=净价+应计利息,单位为元/百元面值。(4)待偿期:成交日至债券到期日的期间。(5)券面总额:交易债券的总面额,单位为万元。(6)交易金额:交易金额=净价/100×券面总额×10000,单位为元。

(7)应计利息总额:应计利息总额=应计利息/100×券面总额×10000,单位为元。

(8)结算金额:结算金额=交易金额+应计利息总额,单位为元。(9)清算速度:成交日(T)与结算日之间的工作日天数(N),有T+0和T+1两种。

(10)结算日:债券交割和资金支付的日期。结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

(11)结算方式:包括券款对付、见款付券和见券付款。(12)每百元本金额:每百元待清偿的本金金额,单位为元/每百元面值(仅适用资产支持证券)。

(13)本金额:本金额=每百元本金额/100×券面总额×10000(仅适用资产支持证券)。

4.3 现券买卖按净价交易,全价结算;资产支持证券按每百元面额对应的本金进行报价。

4.4 现券买卖可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和点击成交交易方式。询价交易方式下可用意向报价、双向报价(仅适用资产支持证券)和对话报价,点击成交交易方式下可用做市报价、点击成交报价和限价报价。

4.5 做市业务和尝试做市业务

4.5.1 做市商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做市业务,享有规定权利并承担提供流动性义务的金融机构。

4.5.2 做市业务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做市商在现券买卖中对做市券种向全市场发出双边报价并履行成交义务的行为。

4.5.3 做市商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做市券种向市场提供连续双边报价,报价价差应处于市场合理范围内。以下情形交易系统向做市商进行提示:

(1)双边报价中单边或双边报价的券面总额少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小做市报价量的;

(2)做市券种双边报价空白时间接近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时间且做市商未更新报价的;

(3)做市券种双边报价空白时间达到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时间且做市商未更新报价的。

4.5.4 交易系统向做市商提供以下便利:

(1)做市商可就各做市券种设定做市限额,该做市券种交易超过做市限额的,交易系统对做市商预警;

(2)做市商可就做市报价显示和成交设定券面总额参数;(3)展示本方及市场做市报价信息。

做市商在交易系统享有的便利若有增加或变更,交易中心将另行公告。

4.5.5 拟开展尝试做市业务的金融机构应以书面形式向交易中心提交尝试做市申请书。交易中心收到申请书两个工作日内为其开通做市报价功能并予以公告。尝试做市机构应积极进行做市报价,连续20个工作日未进行做市报价的,交易中心可书面通知该机构停止其做市报价功能,并在三个月内不再接受其尝试做市申请。

4.5.6 做市商和尝试做市机构应通过交易系统提交并及时维护做市券种。

4.6 现券买卖成交单载有以下内容: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双方机构信息、债券代码、债券名称、净价、券面总额、收益率、交易金额、应计利息、应计利息总额、全价、结算日、结算金额、结算方式、补充条款(若有)、成交序列号、交易双方账户信息等。

资产支持证券买卖成交单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每百元本金额和本金额,不包含收益率。

第五章 质押式回购

5.1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指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解除在出质债券上的质权的融资行为。

5.2 交易成员通过交易系统进行质押式回购的,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签署相关回购主协议。

5.3 质押式回购的主要交易要素定义如下:(1)回购利率:以年利率形式表示的资金成本。(2)回购期限:交易双方约定的资金使用期限。质押式回购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365天。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回购期限限制的,交易系统将相应做出调整。

(3)质押债券: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出质的债券,在成交单中以债券代码和债券简称标识。

(4)券面总额:质押债券的总面额,单位为万元。(5)折算比例:每只质押债券可融入金额占质押债券券面总额的百分比。

(6)交易金额(首次结算金额):融入/融出资金金额,单位为元。交易金额≤质押债券1券面总额×折算比例1+质押债券2券面总额×折算比例2+……+质押债券N券面总额×折算比例N。

(7)到期结算金额:到期结算金额=首次结算金额+应计利息,单位为元。

(8)清算速度:成交日(T)与首次结算日之间的工作日天数(N),有T+0和T+1两种。

(9)首次结算日: 办理债券质押登记和逆回购方将资金划至正回购方指定账户的日期。首次结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

(10)到期结算日:正回购方将资金划至逆回购方指定账户并解除债券质押关系的日期。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回购期限(遇到节假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11)实际占款天数:实际占款天数=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

(12)应计利息:正回购方对融入资金支付的利息总额。应计利息=交易金额×回购利率×实际占款天数/365。

(13)交易品种:交易系统定义的期限品种。

5.4 质押式回购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可用意向报价、对话报价和双向报价。

5.5 正回购方应在首期结算日提供足额质押债券,质押债券的折算比例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5.6 回购期间,交易双方不得动用质押的债券。回购到期后,正回购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额返还到期回购项下的资金,并解除质押关系,且不得以任何方式展期。

5.7 质押式回购成交单载有以下内容: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双方机构信息、回购利率、回购期限、债券代码、债券名称、券面总额、折算比例、券面总额合计、交易金额、回购期限、应计利息、到期结算金额、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首次结算日、到期结算日、实际占款天数、补充条款(若有)、交易品种、成交序列号、交易双方账户信息等。

第六章 买断式回购

6.1 买断式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正回购方再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买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

6.2 交易成员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买断式回购的,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签署相关回购主协议。

6.3 买断式回购交易的主要交易要素定义如下:

(1)回购利率:根据首次结算金额、到期结算金额和回购期限等要素计算的参考利率,回购利率不可为负。

(2)回购期限:买断式回购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91天。交易双方可在此区间内决定期限。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回购期限限制的,交易系统将做相应调整。

(3)回购债券:买断式回购的标的债券,在成交单中以债券代码和债券简称标识。

(4)首次净价: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卖出债券的净价,单位为元/百元面值。

(5)到期净价: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买回债券的净价,单位为元/百元面值。

(6)券面总额:交易债券的总面额,单位为万元。(7)交易金额:交易金额=净价/100×券面总额×10000,单位为元。

(8)首次应计利息:上一付息日(或起息日)至首次结算日之间累计的按百元面值计算的债券发行人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单位为元/每百元面值。

(9)首次全价:首次全价=首次净价+首次应计利息,单位为元/每百元面值。

(10)到期应计利息:上一付息日(或起息日)至到期结算日之间累计的按百元面值计算的债券发行人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单位为元/每百元面值。

(11)到期全价:到期全价=到期净价+到期应付利息,单位为元/每百元面值。到期净价加上债券在回购期间的新增应计利息应大于首次净价。

(12)清算速度:成交日(T)与首次结算日之间的工作日天数(N),有T+0和T+1两种。

(13)首次结算日: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卖出债券且融入资金的日期。首次结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

(14)到期结算日:正回购方向逆回购方买回债券且归还融入资金的日期。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回购期限(遇到节假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15)实际占款天数:实际占款天数=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

(16)首次应付利息总额:首次应计利息总额=首次应计利息/100×券面总额×10000,单位为元。

(17)到期应付利息总额:到期应计利息总额=到期应计利息/100×券面总额×10000,单位为元。

(18)首次结算金额:首次结算金额=首次净价/100×券面总额×10000+首次应计利息总额,单位为元。

(19)到期结算金额:到期结算金额=到期净价/100×券面总额×10000+ 到期应计利息总额,单位为元。

(20)交易品种:交易系统定义的期限品种。6.4 买断式回购实行净价交易,全价结算。

6.5 买断式回购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可用意向报价和对话报价。6.6 交易达成后,交易双方不得展期和提前赎回。6.7 买断式回购期间及到期后,交易双方不得换券和现金交割。

6.8交易系统对买断式回购交易的下列风险控制指标设臵成交前判断与控制,不符合以下条件的,交易系统不予确认成交。

(1)交易一方单只券种待回购债券余额应小于该只债券流通量的20%;

(2)交易一方待回购债券总余额应小于其托管的自营债券总量的200%。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上述余额限制的,交易系统将做出相应调整。

6.9 买断式回购成交单载有以下内容: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双方机构信息、债券代码、债券名称、首次净价、到期净价、回购期限、券面总额、折算比例、交易金额、回购利率、回购期限、首次应计利息、到期应计利息、首次收益率、到期收益率、首次全价、到期全价、到期结算金额、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首次结算日、到期结算日、实际占款天数、补充条款(若有)、保证金/券变动标识、交易双方账户信息、成交序列号、交易双方保证品信息等。

第七章 债券借贷

7.1 债券借贷是指债券融入方以一定数量的债券为质物,从债券融出方借入标的债券并向其支付债券借贷费用,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归还所借入标的债券,并由债券融出方解除在出质债券上的质权的债券融通行为。

7.2 债券借贷的主要交易要素定义如下:

(1)借贷费率:以年利率形式表示的债券借贷成本,债券借贷交易以借贷费率报价。

(2)借贷期限:交易双方约定的债券借贷期限。借贷期限最短为1天,最长为365天。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借贷期限限制的,交易系统将相应做出调整。

(3)标的债券:债券融出方向债券融入方借出的债券,成交单中以债券代码和债券简称标识。

(4)券面总额:借贷债券的总面额,单位为万元。(5)借贷费用:到期时债券融入方向融出方支付的费用。借贷费用=借贷费率×券面总额×10000×实际占券天数/365,单位为元。

(6)质押债券:债券融入方出质给债券融出方以担保其到期归还标的债券的债券。

(7)清算速度:成交日(T)与首次结算日之间的工作日天数(N),有T+0和T+1两种。

(8)首次结算日:标的债券从债券融出方向债券融入方过户、质押债券登记的日期。首次结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

(9)到期结算日:标的债券从债券融入方向债券融出方过户、债券融入方向债券融出方支付借贷费用且质押债券解押的日期。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借贷期限(遇到节假日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10)实际占券天数:债券融入方实际持有标的债券天数。实际占券天数=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日。

(11)首次结算方式:券券对付。

(12)到期结算方式:返券付款解券、券券对付或券费对付。(13)交易品种:交易系统根据回购期限归类形成的统计品种。7.3 债券借贷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可用意向报价和对话报价。

7.4 债券融入方应向债券融出方提供足额质押债券,质押债券应为债券融入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登记托管的自有债券。

7.5 债券借贷期间如发生标的债券付息的,债券融入方须在付息日当日将标的债券应计利息足额划至债券融出方资金账户。交易系统在每个付息日下一工作日即自动计算融入方下一付息日应计利息总额,并在原成交单上增加显示下一应计利息总额。成交双方可再次打印成交单。

7.6 单个交易成员自债券借贷的融入余额超过其自有债券托管总量的30%(含30%)或单只债券融入余额超过该只债券发行量15%(含15%)起,每增加5个百分点,该交易成员应向交易中心书面报告并说明原因。

7.7 债券借贷期间,经交易双方协商同意后,可对质押债券进行臵换。交易双方进行质押债券臵换应通过系统修改借贷合同。

7.8 债券借贷期间交易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或到期现金交割的,应通过系统修改借贷合同达成附加协议。

7.9 债券借贷成交单载有以下内容:成交日期、成交编号、交易双方信息、标的债券代码、标的债券名称、标的债券券面总额、借贷期限、借贷费率、借贷费用、争议解决方式、补充条款(若有)、首次结算日、到期结算日、首次结算方式、到期结算方式、交易品种、付息信息、质押品明细、交易双方账户信息、成交序列号等。

第八章 市场监测

8.1交易中心负责银行间债券交易的日常监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向其报告债券交易有关情况。

8.2 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限额和期限限制,在交易系统中预先进行设定,债券交易超过限额或期限限制的,交易系统将向用户提示或不予确认成交。

8.3交易成员认为有违约违规行为的,可向交易中心举报。交易中心可根据需要向交易双方了解、核实有关情况。交易成员应配合交易中心调查,向交易中心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

8.4 交易中心认为发生异常交易的,可以向相关交易成员了解情况,交易成员应根据交易中心的要求提供相应说明,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报告。

8.5 交易中心发现交易成员有违规行为的,可要求其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暂停交易和终止联网的处理,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8.6本规则认定的违规行为包括:

(1)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管理办法的行为;

(2)频繁报出不反映其真实交易意向的价格,或者报价严重偏离报价时的市场成交价格,对其他交易成员造成误导的;

(3)擅自变更或解除成交单的;

(4)重要资料或信息发生变更但未及时向交易系统提交变更后的资料或信息,从而对交易造成不良影响的;

(5)指使、默许或因疏忽而造成没有交易资格的人员进行报价和成交的;

(6)恶意破坏交易系统或者未按交易中心系统使用规范操作系统从而影响交易系统正常运行的;(7)不按规定缴纳费用的;(8)其他违反本规则的行为。

第九章 交易相关服务

9.1交易中心通过交易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中国货币网及授权信息服务机构向交易成员提供信息服务。交易中心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或市场发展需要,调整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9.2 交易中心向交易成员提供信息服务的,或者授权信息服务机构向交易成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交易成员及信息服务机构应与交易中心签订信息服务或许可协议,并应遵守交易中心信息管理相关规定。

9.3 未经交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发布、使用、传播或经营交易中心所有的信息。经交易中心许可使用信息的机构或个人,未经交易中心同意,不得将信息提供给其他机构和个人使用或予以传播。

9.4 交易中心为交易成员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交易系统根据交易成员设定额度进行成交前检验或成交预警。交易金额超过其所设额度的,交易系统向系统用户提示或不予确认成交。

9.5交易成员无法使用交易系统报价、成交或打印成交单功能时,可依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本币交易应急服务规则》向交易中心申请应急服务。

第十章 费用

10.1 交易成员使用交易中心服务的,应当向交易中心缴纳相关费用。

10.2 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按照交易中心颁布的相关文件和与交易成员签署的相关协议执行。

第十一章 附则

11.1 如遇不可抗力,交易中心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可宣布暂停全部或部分交易。上述因素消除后,交易中心恢复交易。

11.2 本规则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于交易中心。

篇3: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结合

一、引言

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债券市场上已经有18家金融机构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而在上证交易所和深证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的大多为其它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作为债市主力投资机构的商业银行不能进入交易所市场,使得一部分仅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债券在投资主体上受到很大限制,客观上造成了交易所债市交易清淡、规模太小的境遇,截止2009年6月,其债券托管量不到整个债券市场的10%。所以把两个交易市场参与的主体结合起来,发挥各自长处是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特点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做市商(Market Maker)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交易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交易者进行证券交易,保证及时成交。做市商扮演经纪人的角色,通过不断买卖证券来提供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正是由于做市商这类交易中介的存在,保证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维持了市场流动性。做市商制度是场外债券市场通行的做法,是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保证市场持续性的有效手段,报价方式的成效也适合于大宗交易的完成。所以,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做市商制度被广泛采用,其中以纳斯达克市场(NASDAQ)的多元做市商制度最为著名和完善。而我国交易所市场实行自从开通债券交易之后,交易方式实行指令驱动方式,指令驱动市场又称为连续竞价市场,该市场不存在做市商,交易者直接提交指令并等待拍卖过程中执行指令。在交易所市场中,交易者提交订单进行交易,订单匹配的原则为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后台登记单位为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通常简称为“中债登”),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后台登记单位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因参与的主体大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所以其它监管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通常简称银监会)进行;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监管主要由中国证券业监督委员会(证监会)进行。

三、两个市场分割存在的缺点、原因

目前两个市场的割裂对我国债券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作为债券的主力投资者不能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大大限制了交易所债市的发展。

2、银行间债券市场虽然交易量大,债券流动性较好,但因其门槛较高,参与交易者的审批较复杂,这就限制了其它有意愿参与的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其交易的大宗性、规模性大大限制了个人投资者进行参与。

3、债券以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为主和交易大宗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交易适合以做市商形式的报价驱动这种大宗交易方式,而不适合指定驱动的方式进行交易。大宗债券在交易所指令驱动的方式下,在特定价位下达了大额交易指令,投资者的这种指令很难在短时间内有价格相同或更优、买卖方向相反的同等大额交易指令与之匹配,以致于交易在很长的时间内难以达成。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通常需要将大宗交易指令像股票交易一样分解为多个价格的小额指令,这在一定程度上花费了更多的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的效率。

4、两个市场分别在不同的后台登记单位进行登记交易,登记单位的不同,表示在结算方式交割方式等方面不能具有一致性,这也是两个交易场所多年分割各自独立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对目前情况的建议

目前促进两个市场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们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步骤,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放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交易所的限制,为交易所债市扩容。实际这一举措正在进行,2009年1月19日,证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核准后,可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从事债券交易。

2、针对从交易品种、期限和成交活跃度交易所债市不如银行间债券市场,从而导致银行对交易所债市兴趣不高的问题,交易所应该加大上市交易债券种类与期限,放宽上市公司发债的限制,并在同时规范债券评级机构,给予上市债券以合适的评级以吸引投资主体参与并保护他们的利益。

3、给予商业银行承销公司债券的资格以提高其参与交易所交易的积极性。

4、协调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两家后台登记单位。实际上,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市交易的工作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债登和交易所对于《通知》中规定“试点期间,债券登记、托管及结算方式暂时不变”这一条款,两方存在一定分歧,所以监管部门要明晰结算后台,这样才能为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扫清障碍。

五、总结

本文从交易方式、后台登记单位等方面介绍了两个交易场所存在的不同,并分析了两个交易场所并行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提出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使两个市场有机的结合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为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伟业,于忠.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J].上海金融,2006,(5)

篇4: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 波段交易 做空机制

波段操作概述

波段交易(swing trading)一般指日内或数日内的以博取价差收入为目标的短线交易,主要针对价格波动性较为频繁剧烈的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及外汇市场而言。波段交易实质为投机类交易,是在短时间内利用市场的波动以最小的资金占用获取价差收入的最大化。根据市场运行特征、投资者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波段交易期限可长可短。

传统意义上,债券风险较小、参与机构多、供给量大使得债券市场波动性较小,似乎短时间内的波段交易机会难觅,常见的波段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更带有趋势交易的性质。发达债券市场如美国,有着良好的流动性,市场波动频繁但幅度较小,为小波段交易提供了温床,“以量补价”的短期波段交易频繁而常见。我国债券市场整体水平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债券市场建设也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深度 、广度、密度 不断改善,交易效率迅速提高,市场波动频繁,“单边市”状况有所改善,这都使得短期波段交易成为可能。

波段交易虽然不是最好的盈利模式,但对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无疑十分有效。有效的交易方式必然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投资类账户专注于对经济周期的分析来进行投资决策并优化配置力度与节奏,受会计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不承担盯市损益的压力,更看重数年内的资产回报率,对短期内的收益率变动不为所动,不适合进行波段交易。交易类账户投资周期短于投资类账户,一般都有资金成本约束、风险指标控制、持有期限制、盯市止损安排等要求,对于交易员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央行货币政策把握、债券市场趋势与短期波段预测能力以及交易员个人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交易类账户更适合也更有动力开展波段交易操作。

在交易实践中,波段交易者也应根据所在机构各种约束,个人交易风格与习惯设定较为严格的交易纪律,以纪律保障策略成功,以结果优化交易纪律。下面笔者列举数条被广泛应用的交易纪律。

第一,准确的分析预测。交易员首先应该是一名研究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研究分析能力才能够较准确地研判市场走势,才能在波段交易中占得先机。

第二,独立决策,果断实施。市场信息纷繁复杂,各种研报各抒己见,机构交易动机千差万别,如果不能根据既定计划果断进行交易,人云亦云的“随大流”,只会成为市场埋单者。

第三,进出场时间。正如巴菲特的投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交易之前应该选择好进出场时机,不盲目追涨杀跌,选择合适的离场时机。有经验的交易员都不会期望在收益率最高点买入并在最低点卖出,这种理想的状态可遇不可求,并且较为单边的市场会使得机构行为趋同,破坏既定进出场时间。这就要求波段交易者适当早进场早出场,在市场超卖末期进场,在市场超买时离场。

第四,严格止损。波段交易属于投机类交易,需要严格控制风险暴露,并设置好止盈止损位置,达到止盈位置时卖出,落袋为安;触及止损线时敢于认赔,果断沽出离场。

第五,韬光养晦,一击制胜。OTC市场的特点决定了交易成本较大,交易机会转瞬即逝,及时正确的进出场时机也不一定能够如期获利,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小或大幅波动时。因此,波段交易要求交易员:市场不明朗时少交易,“牛皮市”时少交易,发现交易机会及时操作,市场走势与策略相反时果断中止交易。

波段交易的机会发掘及策略

按照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本文所指的波段交易可细分为二级市场波段交易和一级半市场波段交易两种。此种分类主要依据债券所处的阶段不同,波段交易基本原理并无差异。

(一)二级市场波段交易

我国现行银行间市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做空机制缺位使得收益率曲线变动仍然以单边变动为主,机构需求同质化强,极易形成追涨杀跌行情。

近年来市场出现了几款可用以做空交易的产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不甚理想。买断式回购体现为两笔真实的债券买卖交易,逆回购方获得回购期间债券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判断后期市场会下跌,正回购方可以将上述债券现行卖出待接近回购到期时再买回相应债券返还逆回购方。但是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融通交易方式一般采用质押式回购,融出方一般为大型银行,缺乏做空动力。而买断式回购限制较多,且存在到期时无法买回相应债券用于交割或价格较差造成做空交易损失的风险,现实中大多数只作为融资功能,做空操作者甚少。

债券远期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未来时点做空机制,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会计准则等制度安排以及交割时点市场风险难以控制等原因,远期交易清淡,逐渐演变为代持交易性质,失去其应有的风险管理内涵,做空功能尽失,成交渐少(见图1)。

债券借贷具有做空功能,但由于商业银行等大机构缺乏做空动力、会计税务处理以及市场风险考虑,该业务交易量小,市场认可度不高,做空交易难以实现,逐步被买断式回购取代。国债期货能够提供良好的国债做空机制,虽然已经过多轮仿真交易,市场预计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出,但具体时间尚不得而知。

因此,银行间二级市场波段交易便落入了传统意义上的交易范畴,即把握市场趋势,低买高卖并真实交割以赚取持有期间利息和价差收入。本文将重点分析日内到数日内的短期波段交易,较长期限的趋势性交易的操作原理与此类似,本文不做过多探讨。

短波段交易的核心是预测市场的短期快速波动之方向与幅度,这就要求交易员深谙引起市场快速波动的扰动因素。笔者认为目前引起债券市场快速波动的扰动因素主要有:国内外经济数据的市场预期及最终数据公布,资金面的冲击,一、二级市场相互影响,突发事件的冲击,股票市场涨跌,止损盘扰动,市场非理性的跟风效应等。这些扰动因素或单独影响市场,或某几个同时作用于市场,使得不同券种、不同期限段券种产生不同的波动方向与波幅,为交易员提供了良好的波段交易试验场。

nlc202309011302

1.数据市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经济数据的共同影响,如美国QE政策、非农就业数据、成屋销售数据等,欧洲各国债务问题,国内GDP、CPI、PPI、PMI、贷款增速、工业增加值、发电量、进出口数据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各类研究机构的分析预测能力大为进步,对上述数据的预测方法较为成熟。因此,数据的初步预测值对市场的影响力大为提高,而数据终止的公布只要不是大幅超出此前预期,对市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此时亦无太多波段交易机会。

例如,2013年1月4日,美国“财政悬崖”达成协议,同时2012年12月份的中采PMI连续3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而汇丰PMI则创出了19个月来的高位。这些数据的公布使得市场抛盘增多,流动性较好的国债首当其冲,中长期上行3-5BP(见表1)。如果数据公布后马上卖出国债,待市场跟随抛盘将收益推高后买回即可实现盈利。

2.资金市

资金是金融市场的血液,直接影响着债券的供需和投资者的成本,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两年来,外汇占款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致使央行停发央票来减少资金回笼。今年央行创新性地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回购操作并辅以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LO)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平滑银行间流动性的多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果投资者能够较好地把握外汇占款的变动、每周二和周四的例行回购操作以及其他时间的SLO操作,并能研判市场的变动方向,就能够捕捉到较多波段交易的机会。

例如,今年1月5日为了缓解准备金的补缴,央行破纪录地开展了5天逆回购操作900亿元,表明央行维持资金利率稳定的决心。市场随即上涨,特别是流动性好的中期国债品种。如果1月4日先卖出12国债14后再买回实现获利,次日可以利用逆回购利好市场卖出再次获利(见表2)。

日内波段交易来看,如果在逆回购操作公布后随即在3.1%-3.12%买入3年期国债12国债17,则在尾盘可以在3.07%附近卖出,获利3-5BP,收益相当可观。

3.一、二级联动市

一、二级市场既相互连接又相互影响。如果一级市场发行缩量,而新的资金配置需求不断累积,这就造成了供需的阶段性失衡,使得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债券,必然在拉低一级市场收益率的同时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走低。二级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使得收益率维持在低位,造成一级市场后续的配置需求被迫拉低投标标位,中标利率随着二级市场继续走抵,最终形成一、二级市场的连锁反应。如果一级市场供给放量,资金短缺造成供需失衡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例如,1月8日国开行招标发行今年首期“福娃债”,由于资金面的宽松与投资盘的配置压力叠加,认购倍数高,使得中标利率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见表3至表5)。

招标结果公布后,如果认为市场需求强烈,并且会持续数日,则可以考虑买入流动性好的关键期限品种,国开债或非国开债均可,两日后卖出便可获利颇丰。

4.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其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内债券市场,令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如果判断准确且行动及时,就会有很好的波段交易机会。

例如,美国推出QE1,显示美国经济低迷,美元贬值,游资流入利多国内债市,市场预测国内也会推出相应的放松政策,债市因此出现短期的上涨。再如,日本大地震造成了核恐慌,市场担忧影响我国并拖累出口,债券市场出现了小幅上涨。随着我国经济指标与政策发布制度的完善,保密工作不断加强,减少了信息泄露,但也使得政策越来越具有突然性,令市场难以把握。央行基准利率的调整就越来越难以把握,常常令市场产生剧烈波动,出现超买超卖。

在央行公布升降息后,市场会随机大幅跳跃式变动:降息后,收益率会大幅下行然后再缓慢上行(见表6);而升息后,收益率会迅速提升而后小幅下行(见表7)。由此我们可以在央行降息后在收益率低点卖出债券,待市场归于平静时买回,或者在升息后迅速卖出持仓,待收益率达到高点市场均衡时买回。

5.“股债跷跷板”

传统上认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反向而行,犹如跷跷板游戏此消彼长。股票市场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股票指数的上涨预示着企业盈亏好转,经济发展良好,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资金开始抽离债市进入权益类市场,使得债券市场下跌。反之则债券市场上涨。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股市萎靡不振数载,风险偏好一直较低,股债反向运动的情形并不多,反而更多地出现股债同涨同跌的怪异现象(见图2),令债市人不无感叹。但当股票市场出现大涨大跌时,债券市场如果把握得当也会有波段交易的机会,但从实践看短期波段交易机会并不容易把握。

6.止损市

交易类账户一般均设有止损限制,当市场出现大幅快速下跌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机构就有可能迫于估值压力而进行清盘处理。此时市场极度脆弱,极有可能出现“杀跌”现象,使得价格更加快速下跌,从而带动估值下移,更加剧了二级市场的恐慌性(见图3)。

例如,自2011年6月初开始,银行间市场资金极度紧张,质押式回购利率屡创新高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严重影响了市场情绪。二级市场开始出现疯狂抛售,价格短时间内快速断崖式下行,导致一部分机构出现止损抛盘并使某些流动性较差的品种(如浮息债)之价格在3个月内大幅下跌2-3元。如果对市场止损盘把握较好,首先卖出持仓后以更低价格买入赚取较大利差,或者在价格快到最低点时果断接盘待价而沽。

7.跟风市

跟风市主要的触发因素是“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市场横盘整理多时没有明显突破迹象之时,也就是“牛皮市”末端,或者在市场变动前夕到初期。在此期间,市场没有方向,机构迷茫不知如何操作,如果结合外部利空或利好信息,在市场还没意识到变动即将来临之时买入或卖出,主动引导市场朝着自己的方向运行就能取得先行优势,必定有所斩获。

nlc202309011302

例如,2012年5月12日,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致使市场在横盘整理5个月后终于爆发,随后3个交易日内收益率大幅下行约40BP(见图4)。但是央行在5月3日和5月10日分别进行了650亿元和240亿元逆回购操作,从5月4日起回购利率就开始小幅下行,种种迹象表明央行有意维持较为宽松的资金面,这必将利多债市。诚然,央行降准在意料之外,但是央行维持宽松政策足以使敏锐的交易员为之一搏,做一名“带头大哥”,超前于市场逐步加仓。

(二)一级半市场波段交易

财政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于3月22日联合公布《关于开展国债预发行试点的通知》,自此我国国债预发行机制正式启动。债券预发行指以即将发行的记账式国债为标的进行的债券买卖行为,具体指国债招标日前4个法定工作日至招标日前1个法定工作日期间可以进行国债预发行交易(when-issued trading)。本质上看,国债预发行属于远期交易,是一级半市场的延伸,本文暂将其归为一级半市场交易。但是,相关部门还未出台实施细则,近期内恐难推出,在此不做分析。

一级半市场的债券虽然还未上市流通,但有时交投十分活跃,达成交易时只是口头协议不用进行实际交割,到上市日才能完成交割清算,一般不占用资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做空交易机会。

该市场的价格波动与二级市场并无区别,因此波段交易原理大致相同,但应该重点控制对手违约风险,特别是在接近上市日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

经验认为一级半市场当天交投最为活跃,此后数日成交一般,上市交易当天也会有一定市场。下面将以投资者起初是否投标取得新发债券为标准进行一级半市场波段交易分析。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投标取得新债的投资者手中有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双向波段交易。

投标结果公布后如果认为后市会上涨,可以择机卖出债券,如果市场继续走强,可以再次买回债券等待时机。例如,1月29日国开行发行今年首期Shibor浮息债,宏观面、资金面和配置需求共同利多债市,市场普遍看低标位,中标结果均大幅低于预期(见表8)。

以13国开11为例,如果投资者认为跨月后资金会进一步宽松,1年期收益会下行,投标取得债券后市场表现较好,可以等待几日再出货。在2月1日以净价100.03元卖出可以赚取0.1元/百元(含7分钱的手续费)。如果当时市场有继续上涨势头,可以继续买入部分仓位,在2月6日卖出仍然能够获利(见表9)。

投标结果公布后如果认为后市会下跌,可以迅速卖出债券,减少亏损。如果市场继续走弱,可以等待收益率高点买回债券以图后期上涨。例如,13国债01中标利率为3.15%,招标当日最初成交在3.17%返手续费的水平,如果投资者能及早出货止损,那么最多亏损2BP。由于近期空头渐起,市场最终在1月11日成交在3.23%-3.24%反手续费水平上,如果此时果断出手买入,该投资者可以实现4BP的盈利(见表10和表11)。

另一种交易策略为“空手套白狼”。顾名思义,该策略为起初没有中标取得债券的投资者提供了波段交易机会。

投标结果公布后,如果市场上涨并预期会延续一段时间,此时投资者可以积极买入,待收益率下行一定幅度后卖出获利离场。以13国开12为例,如果起初投资者没有中标并且认为后市需求增多,收益率会持续下行,可以在1月30日以平价返0.1元手续费(净价为99.9元)果断买入、待价而沽,待市场进一步上涨后在2月4日以100.05元卖出,可以获利0.15元/百元。

投标结果公布后,如果预期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可以先行卖空该债券,待收益率上行一定幅度后再补进相应卖空债券量,以实现零敞口套利。以13国债01为例,投标结束后市场抛盘较重买盘稀少,投资者可以果断卖空一定数量债券,在上市前根据市场情况择机买回相应数量债券,以实现完美波段交易。但如果市场在卖空后走势与预期相反运行,则可能发生亏损。该策略较上述波段操作风险更大,因为可能出现无法补进卖空债券的风险,需要投资者格外关注。

结语

各个市场的波段交易均可以灵活快速地实现盈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高账户收益率,但也对交易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对市场走势判断错误或者即使判断正确但交易未能及时实施,也会错过最佳的获利时机,严重时会造成损失。一级半市场不但为投资者提供了双向操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做空机制,而二级市场更适合投资者日常的波段交易操作。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市场参与者有路径依赖倾向,并且一般都有“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良好气质”。经验认为,交易员的逐利心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一般会使其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数次。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波段交易爱好者应该首先从自身理论修养、研判分析、交易心态、交易纪律、风险控制与实践心得方面做起,不断提高波段交易成功率。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

注: .一级半市场主要是指债券招标当日至上市交易期间的交易市场,由于债券还没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债市人形象地将该市场称为一级半市场,以区别于招投标或簿记发行的一级市场和债券上市交易后的二级市场。

.市场深度指债券市场受到剧烈交易量冲击时债券价格不会大幅偏离市场公允价值的能力。

.市场密度指在正常交易中债券价格偏离市场中间价格的幅度,市场买卖价差和做市商的双边价差能较好地反映。

篇5: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 国债:主要特点,流动性和安全性均好,且利息免税

 编码规则:上海

07年以前01+年份+期数(如21国债12——010112)

07年以后019+年份尾数+期数(如11国债10——019110)

深圳

10+年份+期数(如11国债10——101110)

 地方债:主要特点,与国债相同,但流动性较差

 编码规则:上海 130+发行顺序(09新疆债01——130000)

深圳 109+发行顺序(09新疆债01——109001)

 企业债:产品多样,主体以非上市公司为主,收益相对较高,但利息不免税  编码规则:上海 122+发行顺序(如10红投02 ——122875)

深圳 111+发行顺序(如08长兴债 ——111047  公司债:发行主体以上市公司为主,收益相对较高,但利息不免税  编码规则:上海 122+发行顺序(如07长电债 ——122000)

深圳 112+发行顺序(如08粤电债 ——112001)

 分离债:产品数量较少,全部为上市公司发行,资质较好,票面利率低,较一般债券税负较低

 编码规则:上海 126+发行顺序(如06马钢债 —126001)

深圳 115+发行顺序(如国安债1 —-115002)

 可转债:全部为上市公司发行,利率低,但具备股性,弹性大于一般纯债品种

 编码规则:上海 110+发行顺序(如新钢转债 ——110003)

上海601开头的股票,其转债以113开头

(如中行转债——113001)

深圳 125+股票代码后三位(如唐钢转债 ——125709)

深圳002开头的中小板股票,其转债128开头。

若其发行过转债,再次发行125变为126,128变为129

(如巨轮转2——1 29031)

银行间品种

              国债:

编码规则:年份+00+期数(如10国债01——100001)央票:

编码规则:年份+01+期数(如10央票001——1001001)政策性金融债:

国开债编码规则:年份+02+期数(如10国开01——100201)进出口债编码规则:年份+03+期数(如10进出01——100301)农发债编码规则:年份+04+期数(如10农发01——100401)商业银行金融债:

工行编码规则:年份+05+期数(如10工行01——100501)中行编码规则:年份+06+期数(如10中行01——100601)建行编码规则:年份+07+期数(如10建行001——100701)短融、中票:

短融编码规则:年份+81+顺序号(如10沈机床CP01——1081001) 中票编码规则:年份+82+顺序号(如10陕有色MTN1——1082002) 企业债:

篇6:银行间债券交易规则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增强市场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现予公布。

中国人民银行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的审核,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以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债券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中的债券含义相同。

第三条 债券发行人(以下简称发行人)申请其发行的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以下简称交易流通),应逐期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核。

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交易流通有关事宜按《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2号)规定执行。

第四条 发行人申请其发行的债券交易流通,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券依法公开发行;

(二)债权债务关系确立并登记完毕;

(三)具有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和机制,申请前两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四)债券的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

(五)单个投资人持有量不超过该期债券发行量的30%;

(六)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发行人申请其发行的债券交易流通,应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文件:

(一)交易流通的申请报告;

(二)主管部门批准债券发行的文件;

(三)债券发行章程或发行公告;

(四)债券发行情况报告;

(五)债券持有量排名前30位的持有人名册(债券持有人不足30人的,为实际持有人名册);

(六)发行人申请前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涉及发行人的重大诉讼事项说明;

(七)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发行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受理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决定。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申请债券的交易流通,并不表明对该期债券的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作出了任何判断,投资者应关注发行人的基本状况和披露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投资判断,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第八条 发行人应自接到批准文件起7个工作日内,同时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提供交易流通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本规则第五条第(三)、(六)项、该期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其跟踪评级安排的说明、担保人资信情况说明及担保协议(如属担保发行)。

第九条 中央结算公司接到批准文件后即可确定债券交易流通要素,同时通知同业中心。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应于收到发行人交易流通公告的第二个工作日向市场参与者公布以下信息,并于第三个工作日办理债券的交易流通:

(一)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债券交易流通的文件;

(二)债券交易流通公告;

(三)债券交易流通要素;

(四)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公布的其他信息。

第十条 在债券交易流通期间,发行人应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市场参与者进行持续的信息披露。

第十一条 发行人按照规定提交债券申请文件和进行信息披露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一)发行人按规定提交的债券交易流通申请文件及向市场参与者披露的文件,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二)发行人应披露的信息包括债券交易流通公告、报告、临时报告及跟踪信用评级结果;

(三)发行人披露的信息涉及财务会计、法律、资产评估等事项应由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性中介机构审查验证,并出具书面意见。第十二条 债券交易流通期间,在公布发行人需要披露的信息前,发行人及相关知情人不得泄露其内容。

第十三条 债券交易流通期间,发行人应在每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如遇特殊情况,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可延期披露),向市场参与者披露报告。

第十四条 对债券交易流通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发行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市场参与者公告,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本条所称重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发生重大债务或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违约情况;

(二)发生重大亏损或遭受重大损失;

(三)发行人减资、合并、分立、解散、托管、停业、申请破产的;

(四)涉及发行人的重大诉讼;

(五)涉及担保人主体发生变更或经营、财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如属担保发行)。第十五条 发行人应与信用评级机构就跟踪评级的有关安排做出约定,并应于债券交易流通期间每年的7月31日前向市场参与者公告上一的跟踪评级报告。第十六条 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应通过中国货币网、中国债券信息网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其他新闻媒体进行。

第十七条 发行人应不晚于债券付息或到期日前的第三个工作日公告债券付息或兑付等有关事宜。

第十八条 债券交易流通期间,发行人不得以自己发行的债券为标的资产进行债券交易,但发行人依据有关规定或合同进行提前赎回的除外。

第十九条 经批准交易流通的债券自到期日前的第三个工作日起终止交易流通。

第二十条 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各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对于及时主动纠正有关违法行为的市场参与各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发行人擅自或变相以自己发行的债券为标的资产进行债券交易的;发行人未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或者在债券交易流通间,发行人及相关知情人泄露需要披露信息的;发行人违反本规则其他规定的行为。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擅自交易依法公开发行、但未经批准交易流通债券的。

(三)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不按规定办理债券交易流通或擅自安排债券交易流通的;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

第二十一条 中央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和政府类开发金融机构债券的交易流通不逐期审核,由同业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直接办理交易流通相关事宜。但以上债券应符合本规则第四条第(一)、(二)和

(四)项的要求。

政府类开发金融机构债券发行人应于债权债务登记完成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书面报告该期债券的发行情况。

中央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发行人豁免信息披露及信用评级义务,政府类开发金融机构债券发行人豁免信用评级义务。

上一篇:童年趣事的优秀作文900字下一篇:入团申请的的